2017年3月20日 星期一

昭君出塞

  游牧民放主要生活在長城以北的區域,亦即俗稱的「關外」。由於環境的差異,北方民族多在廣闊的大草原上四處遷徒、逐水草而居;更因為生活於浩瀚的原野,他們的個性多半粗獷、豪放而不拘小節,諸如此類的習性,皆與漢民族安土重遷的農耕型態不同。

  在中國歷史上,從匈奴、鮮卑一直到蒙古、女真等民族,與居住於關內的漢人之間,便時常產生相互制衡、衝突而融合的情況。


  漢元帝時,匈奴王呼韓邪單于來到長安,希望漢元帝能以和親的方式,促進兩民族間的友好關係。當時的漢朝未有能力與匈奴抗衡,漢元帝便答應了呼韓邪單于的要求,下詔:「凡願意前往匈奴和親者,便視同漢朝的公主。」


  後宮佳麗們聽聞此消息,能躲的躲,能避的避,都不願意遠嫁到蠻夷之地。


  漢元帝後宮有位嬪妃,名叫王嬉,字號昭君;容貌姣好,且善於彈奏琵琶。但由於昭君生性耿直,不會討好皇帝身邊的隨侍,因此入宮以來,漢元帝從不知道後宮中有如此才貌兼備的佳人。


  因此,當皇帝知道昭君自願前往和親時,便高興地應允,選擇良辰吉時召見昭君,賜予公主頭銜,令其風光出嫁呼韓邪單于。


  當昭君盛裝打扮,前往大殿晉見元帝時,元帝驚為天人:「朕的後宮,竟然有如此天仙絕色!」一時懊悔莫名,卻也無法反對,便讓昭君出發了。


  據說元帝回到宮中,越想越氣惱,便將早先獻入宮中的佳麗畫像取出,找到昭君的圓像。原來漢代女子進宮,無法直接與皇帝見面,而是由宮廷畫師描繪面貌,交由皇帝挑選。


  當時負責繪圖的畫師,是個名叫毛延壽的貪婪之徒,他對女子們說道:「只要交給我一些錢財,我就能讓妳成為美貌佳人。」這樣的要求,遭到王昭君拒絕,於是毛延壽懷恨在心,將王昭君的畫像醜化,使得漢元帝從未注意過這位女子。


  元帝明白真相後,震怒之下,便將毛延壽斬首示眾。


  而王昭君和官員的護送下,離開了長安。她懷中抱著琵琶,騎著高大的駿馬;她回頭向家鄉告別,再看著前方廣闊無垠的草原,凜冽的寒風吹拂著她的臉龐……這「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致,讓長年深居閨閣中的昭君感到十分恐懼。但勇敢的她,仍挺起背脊,無畏而堅強地向前走去。


  來到匈奴的昭君,做了呼韓邪單于的閼氏(意近皇后),封為「寧胡閼氏」,希望她的和親,能為兩國帶來安寧與和平。昭君亦不負她的責任,時時勸勉單于少動干戈,更將漢族的文化思想傳入匈奴。


  自此之後,兩族獲得將近六十餘年的和平。「昭君出塞」便成為中國古代外交史上的一個重要事件,而王昭君更與西施、楊貴妃、貂嬋(一說趙飛燕)並列中國四大美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