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4日 星期日

平等的愛

  很久以前,在以色列地發生了以下一段故事:

  某年某月某日政府在翻新穀倉的時候,發現牆角有一個老鼠洞。

  於是眾人用煙薰入其內,希望逼使裡面的老鼠出來。

  待了一會,只見老鼠一列二三四五六七的逃竄出來。

  眾人正忖度大概已經走得清光,可以上前打掃之際,卻見有兩隻老鼠仍在洞口處推擠逼碰,然後再幾經辛苦,雙雙才出得了來。

  可是很奇怪,兩隻老鼠出了洞口以後,卻不立時逃走,而是在洞口附近團團轉的互相追趕,像是要咬對方的尾巴似的。

  眾人都希奇是什麼緣故,於是走上前去細看,這才發現,原來其中一隻老鼠是瞎眼的,看不見東西的,而另一隻老鼠正設法使對方咬著自己的尾巴,然後帶領同伴一起逃走。

  眾人見狀,都默然不語,各自陷進了沉思當中。吃飯的時候,眾人又圍著坐下,有人開始討論剛才的兩隻老鼠。

  嚴肅的羅馬官長說:『我認為剛才的兩隻老鼠是君臣主僕的關係。』

  眾人思考一會後,都說:『原來如此』。

  於是羅馬官兵擺出一副高傲孤芳的模樣。

  聰明的以色列人說:『我認為剛才的兩隻老鼠是夫婦的關係。』

  眾人又思考了一會,覺得不錯,連聲稱是,於是以色列人變成了一副飄飄然得意的嘴臉。

  強調孝義的中國人說:『我認為剛才的兩隻老鼠是母子的關係。』

  眾人又思考了一會,更覺合理,又都連聲稱讚,於是中國人的臉上立時堆滿了專業的謙虛。
  呆頭呆腦的撒瑪利亞人,卻蹲在地上雙手托著下巴,呆呆的望著眾人,問道:『為什麼兩隻老鼠一定要有什麼關係呢?』

  空氣在剎那之間靜止凝固了。

  眾人呆呆的望著這個撒瑪利亞人,不發一語。

  卻見先前說話的羅馬官長、以色列人和中國人都臉有慚色地低下頭不敢作聲。

  愛,原來不是建基於利益、情義和血緣的關係上,而是需要建基於「即使沒有任何關係」。

※ ※ ※

  「行善」不見得一定要是富裕人家才能做得的事,而是每一位眾生不論「富貴貧賤」皆能造作之普遍性善德,為何有人對於行善乃能秉持人飢己飢之精神造作?為何有人本身已是三餐不繼,卻能樂於盡一己心力施造善行?此乃眾生深俱「慈悲喜捨」之願力,肯放下我欲,知世間一切皆屬短暫,不能長久,明白及時行善勝於享一時之快活。

  能「慈」,所以對於世間萬物皆視若己出,凡年紀比我稍長的男眾,乃視如兄長伯叔一般敬重;凡年紀比我稍長之女眾,則視如姊嫂姑姨一樣予以敬重;有事盡力效勞,不會有所憂慮悲傷,見世間苦難眾生,感同身受,見他受盡苦楚,我心慟徹心扉,不忍其苦,不願世間多災難。於是能夠從心裡散發出一股歡喜之心,為拯濟災難同胞,盡一己能力捨財,以令正在遭逢宿命之受災逢難之眾生,得以因有我喜捨之帶動下,獲得離苦得樂。

  透過效法菩薩救苦救難之精神,明白我雖身無一物,卻也知付出,並依從菩薩行,對其他苦難眾生,盡一己心力去救援,雖然我在財力上無法付出多少,但能付出時間與毅力,去協助苦難眾生遠離苦境;我能盡一己正知見,協助苦難眾生,將心中之苦獄打開,走出災難之陰影。是故,行有餘力,深願慈悲喜捨,即是功滿,超凡入聖矣。

轉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