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上師,「吐登達爾吉」圓寂時,但說兩個字:「清淨。」
我們大家都知道,學佛就是轉化:
一、發心:發菩提心,求佛果。
二、修行:修三密行,趣向佛果。
三、證菩提:依行因,證果位。
四、涅槃:果位圓滿,不生不滅。
五、方便究竟:任運自在。
這其中的修三密行,是修「口清淨」、「身清淨」、「意清淨」。
一切念誦法、相應法、瑜伽法。
是將三業轉化成三密,也就是口業轉化成口清淨、身業轉化成身清淨、意業轉化成意清淨,如此趣向佛果。
密教三根本是:
上師。加持根本。
本尊。攝受根本。(成就根本)
護法。事業根本。
全是依三密行而修。
三密是:
身、口、意。
將身口意三業轉化成身清淨、口清淨、意清淨,就是三密。
如此達到了「清淨是一」。
我說:
上師相應法。
本尊相應法。
護法相應法。
修法的觀想不同、咒語不同、手印不同,但,其理是一。
入三摩地就是「合一」。
清淨也是「一」。
●
我個人認為:
學佛之人知道由三業修三密,雖身、口、意是三,其實也是一。
身、口是由「意」來操控,若無「意」,身、口不能獨自有作為。
「意」就是「心」。
首重「心法」。
人人相同的是此心。
人人不同也是此心。
因為是「佛性平等」,所以聖凡平等。
但不同此心,是習心不同,遮障不同,污染不同,心才會不同。
原本無別,是佛性無別。
聖凡有別,佛與凡夫有別,是因為不知不覺日增其習性,日日失本心,才有分別的。
習心增一分,佛性減一分。
佛法曰: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即是:
「掃盡習性,立見佛性!」
我們只要掃盡習性,直至心清淨,也就是「心地法門」。
是「觀心法門」。
重修養、重轉化。
這種修法,各門各派,用名不同,下手有別,但,同是一種「心地法門」。
老子重養性。
佛陀重制心。
孔子重教化。
只要清淨了,就是「一心法門」。
趣佛也!這就是口訣。
盧勝彥文集249《來自佛國的語言》清淨是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