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幼卿〉
  目送楚雲空,前事無蹤。漫留遺恨鎖眉峯。自是荷花開較晚,孤負東風。
  客館歎飄蓬,聚散匆匆。揚鞭那忍驟花驄。望斷斜陽人不見,滿袖啼紅。
  幼卿,南宋徽宗宣和年間女詞人,姓名不詳。南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載有她的《浪淘沙.目送楚雲空》一首和她與表兄的一段情事。
  幼卿和她的表兄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常常在一起讀書。耳鬢廝磨日久,兩人漸漸難捨難分。
  有一天,兩家人在一起談起國事:國家日漸衰落,金人不斷入侵,這樣下去,如何是好?萬一戰事再起,國家將分崩離析、家人將四處離散!
  幼卿和表哥聽了大人們的議論,心如刀絞。兩人不願再聽下去,一起到書房去唸書。書哪裏還唸得下去,便又悄悄議論起來:萬一金兵打來,兩家人各奔東西,今世難以再見。表兄妹商量來、商量去,打算讓表兄的父母前來提親,使兩人結為連理,這樣,兩人便可不再分離。
  表兄回家以後,便要父母給他提親。父母便揀擇了一個好日子,讓媒婆前去說合。幼卿的父母認為外甥沒有考取功名,還是一介白丁,不同意這門親事。
  媒人離開後,父母跟幼卿說起這件事:你表兄現在一事無成,嫁給他難道以後去喝西北風?女人需嫁好男兒,日後有個依靠。幼卿想想父母道的話說得不錯,後悔自己跟表兄私訂終身。
  表兄偷偷讓人送來書簡,表示自己海枯石爛不變心。幼卿回覆表兄道:婚姻大事需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私訂終身只不過是兒戲,不能算數。
  讀了幼卿的回信,表兄頓時覺得如同五雷轟頂,痴呆呆地不敢相信這是真的。然而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怎麼會有假!表兄見表妹如此不重情分,只得將這件事撇開了,立誓發憤讀書,要出人頭地。
  第二年,他果然考取功名,被委派到洮房(今陝西臨壇)任職。沒過多久,幼卿也出嫁了。她奉父母之命嫁給了一個武將,跟隨武將前往陕西駐地。
  有一天,表兄因辦理公務外出,跟幼卿及其丈夫在驛站相遇。兩人撲面相見,十分驚訝,舉止也不由得侷促起來。片刻以後,心靈遭到沉重打擊的表兄別過臉,不再朝她多看一眼,匆匆在驛站吃了點東西,便騎馬揚鞭而去。
  幼卿自覺無顏面對表兄,望着表兄漸漸遠去的身影,淚如泉湧,悔之不及。她在陝西驛亭牆壁上題下《浪淘沙.目送楚雲空》,表達她此時的感觸。而呆呆站在她身邊的武官,不知道究竟發生了甚麼事,許久沒能說出一句話。
  這首詞的上片「目送楚雲空,前事無蹤」,是寫作者眼看着表兄迅速離去,覺得往事已永遠消失了。自己留下了遺恨緊皺雙眉。「自是荷花開較晚,孤負東風」,意為荷花為什麼要到夏天才開放,辜負了東風的深情!這裏表現幼卿空有遺恨,因丈夫在身邊而不能明言說出。
  下片「客館歎飄蓬,聚散匆匆」兩句,寫出自己和表兄相見匆,別也匆匆。緊接着寫出短暫而扣人心弦的一幕:「揚鞭那忍驟花驄」。表兄鞭馬不顧而去,這狠狠一鞭,象徵着她們的愛情已經成為無可彌補的遺恨!這一鞭,打在幼卿的心頭!「望斷斜陽人不見,滿袖啼紅」,人已無法再見,只能空自流淚、獨自哀傷了。
  這首詞出自封建社會一位不幸女子之手,隱含着一幕婚姻悲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