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有一段時日,常常去大醫院,看見了無數無數「哀爸叫母」的病患,有的叫「上帝」,有的叫「馬祖」,有的叫「觀音」……,看了令人無不感慨!
「醫院是地獄」,由此印證。
我常常想:
什麼是健康?
什麼是病?
健康與病的界限如何定?
大家一定會笑我,健康就是健康,病就是病,哪裡還有什麼界線?
但,我想的和大家想的,可能不太一樣吧!
我看見一個身強體壯的人,我有可能說他病了。
我看見一個哀朽的老人,我有可能說他健康的不得了。
因為:
那身強體壯的人,「業重」。
那哀朽的老人,「業輕」。
我又說
健康與病之間,只是一線。
在《胎息祕要》有一歌訣:
「忽然身染疾,非理有損傷。歛意歸閑室,脫身臥本床。仰眠兼握固,扣齒及焚香。三十六咽足,丹田氣越常。隨心連引到,損處最為良。汙出以為度,省求廣利方。」
這一段文字,學胎息者必可明白。
我主要是說明「忽然身染疾」的「忽然」二字:
病是「忽然」來的嗎?
我看見一個健健康康的人,「忽然」就死了!
前幾天還打籃球,「忽然」就死了!
前陣子談笑風生,「忽然」就死了!
昨天在電視上,「忽然」就死了!
「沐浴」死了!
「上床」死了!
「跌倒」死了!
「快樂」死了!
「噎」死了!
「笑」死了!
…………。
請問什麼是健康?什麼是病?
健康與病是不是一線之間?
我到了陰間問冥王:
「如何是健康?」
「業障輕。」
「如何是病?」
冥王答:
「業障重。」
我問:
「健康與病如何是一線之間?」
冥王答:
「善惡一念之間。」
我了解冥王的意思,健康與病全在於「因果」,在醫學上,仍然是「因果」,在「善惡業障」同樣是「因果」。冥王下了一道旨,原本健壯的人,便病倒,如山崩地裂一般。一個病重的,冥王下一道旨,並也突然就好了,直挺挺的,死者變成活,又多活許多年。
所以,我說:
「健康與病是一線之間。」
一剎那,我腦分八瓣,四大分散。
一剎那,我又健健康康,完全無事。
真是健康與病是一線。
我問大家:
「這世間,誰永遠不病?不病者誰?」試參這一句。
摘錄自《地獄變現記》健康與病是一線之間
2012年7月30日 星期一
英國人的禮儀
有一次,英國王室要在倫敦舉行晚宴,招待印度當地居民的代表,晚宴由身為「皇太子」的溫莎公爵所主持。
當宴會快要結束的時候,侍者為每一位客人端來了洗手盤。
沒想到,來自印度的客人們還以為端來的是可以喝的水,於是就端起來一飲而盡。
在場的所有英國貴族都嚇得目瞪口呆,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沒想到溫莎公爵本人完全像沒有發生什麼事情一樣,一邊和客人們聊天,一邊也端起自己面前的洗手水一飲而盡。
旁邊的英國貴族也都學著公爵的動作,喝下了端來的水。原本可能會出現的尷尬場面,頓時煙消雲散。
※ ※ ※
自古有言:「不知人情,容易自是他非,常起唐突」,是故要(情、理、法)圓融在世間。
各地方之民情、文化水平,常因民族性不同而顯得差異,並且居於海域的人民、居住在山區的人民與居住在城市的人民,其日常生活習慣完全不同,文化也不同,教育方式當然各有其不同模式;若是不能深入了解各區域的生活文化,一旦突然相遇,則必然居山的斥責居海的「捕魚是錯的」,而居海的也要對居山的大聲怒吼「捉山豬是錯的」,因為彼此不能明白對方的居住環境及日常生活的必要性,便容易互相起衝突,此皆因不明道理所形成,修行之人亦如是。
修行者來自於社會各角落,而各地區皆有其地方性習俗,雖然是共聚於同一個道場積極學修道,亦各有其不同之祭祀禮節;因此當看見有其他人,凡是禮節與自己不同時,自然要視若平常,為了統一禮節,必須予以正法理諦之解說,使之明白並接受之後,則共同引為道場之(法條),以做為大眾遵循之方針。
有些人的居住環境,是非常講究環境的清潔及「垃圾的分類」,一旦有與生活環境在髒亂、垃圾隨地亂丟的人相處,平時垃圾分類習慣的人,對於垃圾隨地亂丟的人,自然要火冒三丈,而平時髒亂習慣的人,也要嫌垃圾分類者是找麻煩;若是不能各自冷靜思索,並對垃圾亂丟的人,耐心的「教育」(大自然生態保育)的正確理諦,則這些人永遠不能明白生態的重要性,而正法也就無安定社會及維護大自然的作用。
因此,正法教育有賴修行者理性的示範與引導,使善良民情得以永續流傳,劣質的民風則應以正法教育,將劣等民風轉為善良正理之民情,而淨化地方之人人也。
摘錄自寶德雜誌第63期
當宴會快要結束的時候,侍者為每一位客人端來了洗手盤。
沒想到,來自印度的客人們還以為端來的是可以喝的水,於是就端起來一飲而盡。
在場的所有英國貴族都嚇得目瞪口呆,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沒想到溫莎公爵本人完全像沒有發生什麼事情一樣,一邊和客人們聊天,一邊也端起自己面前的洗手水一飲而盡。
旁邊的英國貴族也都學著公爵的動作,喝下了端來的水。原本可能會出現的尷尬場面,頓時煙消雲散。
※ ※ ※
自古有言:「不知人情,容易自是他非,常起唐突」,是故要(情、理、法)圓融在世間。
各地方之民情、文化水平,常因民族性不同而顯得差異,並且居於海域的人民、居住在山區的人民與居住在城市的人民,其日常生活習慣完全不同,文化也不同,教育方式當然各有其不同模式;若是不能深入了解各區域的生活文化,一旦突然相遇,則必然居山的斥責居海的「捕魚是錯的」,而居海的也要對居山的大聲怒吼「捉山豬是錯的」,因為彼此不能明白對方的居住環境及日常生活的必要性,便容易互相起衝突,此皆因不明道理所形成,修行之人亦如是。
修行者來自於社會各角落,而各地區皆有其地方性習俗,雖然是共聚於同一個道場積極學修道,亦各有其不同之祭祀禮節;因此當看見有其他人,凡是禮節與自己不同時,自然要視若平常,為了統一禮節,必須予以正法理諦之解說,使之明白並接受之後,則共同引為道場之(法條),以做為大眾遵循之方針。
有些人的居住環境,是非常講究環境的清潔及「垃圾的分類」,一旦有與生活環境在髒亂、垃圾隨地亂丟的人相處,平時垃圾分類習慣的人,對於垃圾隨地亂丟的人,自然要火冒三丈,而平時髒亂習慣的人,也要嫌垃圾分類者是找麻煩;若是不能各自冷靜思索,並對垃圾亂丟的人,耐心的「教育」(大自然生態保育)的正確理諦,則這些人永遠不能明白生態的重要性,而正法也就無安定社會及維護大自然的作用。
因此,正法教育有賴修行者理性的示範與引導,使善良民情得以永續流傳,劣質的民風則應以正法教育,將劣等民風轉為善良正理之民情,而淨化地方之人人也。
摘錄自寶德雜誌第63期
2012年7月29日 星期日
被洗腦的大象
從前,印度的一個王國飼養了一匹大象。它力大無窮,勇敢凶悍,在戰場上能一舉打敗敵人的進攻。如果處決罪犯,它會去執行踏死對方的任務。
一次,發生了火災,大象的住所被燒毀,只好搬遷到另一個住處,在新住處附近有一座精舍,裡面的和尚常常念經。
經文裡有一句話說:「行善者超升天堂,作惡者下沉深淵。」
大象不分晝夜都聽到這句話,深受感動,以至性情漸漸溫和,甚至起了慈悲心。
一天,國王命令大象去踏死一名重大罪犯,罪犯被拖到大象的駐地,不料,大像只用鼻子輕觸了犯人幾下,就自行離去了。
後來凡是被拖來的罪犯,大象全都用這種方法處理。國王看了大為光火,召集一群大臣詢問原因。
群臣議論紛紛,有一大臣禀告說:「這隻大象的住所旁邊有一間精舍,所以大象必定是朝夕聽聞佛法的教誨,心生慈悲。如果現在把它放在屠宰場旁,讓他日夜看見屠宰的情形,必定會再起惡心。」
國王覺得有道理,立刻派人把大象遷到屠宰場附近,讓它每天都看到斬殺、剝皮等殘忍的事情。
不久,大象果然又恢復了昔日的惡性,對待罪犯的動作,變得愈來愈兇猛殘忍了。
畜牲尚且如此,人類也不例外。
※ ※ ※
人性本無善惡之別,但因為每個人有不同的處身環境,因此逐漸養成善或惡的習性,久而久之,善與惡的思想、行為造作乃成為習慣,假若壞的行為習性定了型,其後果往往是禍害延綿。
以漂染絲綢為例,世人就像一縷純潔的白絲,而環境則是一個大染缸。好的環境就像一個色彩明朗的染缸,染出來的絲明艷耀眼;不好的環境卻像一個色彩混濁的染缸,染出來的絲必然黯淡無光。絲綢只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污染,再怎麼洗也不能恢復本色了;人也是一樣,一旦在不好的環境學岔,想要再改過來就很不容易了。
佛曰:「常在河邊走,那有不濕鞋。」世之人身處萬丈紅塵中,難免沾染世俗習氣,縱使心靈如何光潔清明,也一樣難逃俗世環境的薰陶,身心靈變得越來越渾濁。故有智慧之人,當常親近大善知識,聽聞佛樂、佛菩薩聖號及研習經文,以此淨化自己的心性,讓心靈得以回復清淨,如此才不致墮落無底深淵。
轉載
一次,發生了火災,大象的住所被燒毀,只好搬遷到另一個住處,在新住處附近有一座精舍,裡面的和尚常常念經。
經文裡有一句話說:「行善者超升天堂,作惡者下沉深淵。」
大象不分晝夜都聽到這句話,深受感動,以至性情漸漸溫和,甚至起了慈悲心。
一天,國王命令大象去踏死一名重大罪犯,罪犯被拖到大象的駐地,不料,大像只用鼻子輕觸了犯人幾下,就自行離去了。
後來凡是被拖來的罪犯,大象全都用這種方法處理。國王看了大為光火,召集一群大臣詢問原因。
群臣議論紛紛,有一大臣禀告說:「這隻大象的住所旁邊有一間精舍,所以大象必定是朝夕聽聞佛法的教誨,心生慈悲。如果現在把它放在屠宰場旁,讓他日夜看見屠宰的情形,必定會再起惡心。」
國王覺得有道理,立刻派人把大象遷到屠宰場附近,讓它每天都看到斬殺、剝皮等殘忍的事情。
不久,大象果然又恢復了昔日的惡性,對待罪犯的動作,變得愈來愈兇猛殘忍了。
畜牲尚且如此,人類也不例外。
※ ※ ※
人性本無善惡之別,但因為每個人有不同的處身環境,因此逐漸養成善或惡的習性,久而久之,善與惡的思想、行為造作乃成為習慣,假若壞的行為習性定了型,其後果往往是禍害延綿。
以漂染絲綢為例,世人就像一縷純潔的白絲,而環境則是一個大染缸。好的環境就像一個色彩明朗的染缸,染出來的絲明艷耀眼;不好的環境卻像一個色彩混濁的染缸,染出來的絲必然黯淡無光。絲綢只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污染,再怎麼洗也不能恢復本色了;人也是一樣,一旦在不好的環境學岔,想要再改過來就很不容易了。
佛曰:「常在河邊走,那有不濕鞋。」世之人身處萬丈紅塵中,難免沾染世俗習氣,縱使心靈如何光潔清明,也一樣難逃俗世環境的薰陶,身心靈變得越來越渾濁。故有智慧之人,當常親近大善知識,聽聞佛樂、佛菩薩聖號及研習經文,以此淨化自己的心性,讓心靈得以回復清淨,如此才不致墮落無底深淵。
轉載
2012年7月28日 星期六
被沖走的父親
蓮生活佛/文
我有一段時日,住在大河溪畔。
夜晚禪坐,忽然聽到悲泣的聲音。
「阿爹!阿爹!你在哪裡?」
「嗚……嗚……嗚……。」哭得很淒慘。
「阿爹!阿爹!」
一聲哭,一聲呼喚。
我一聽,從禪定中出來,內心惻然,這是怎麼一回事?但,一出定,聲音就沒有了,聽不見了。再入定,聲音又出現了,非常的清晰。
真是奇怪。
一入定,聲音盈耳!
一出定,聲音消杳!
我去問我的好友,城隍菩薩。
城隍說:
「在大河溪的下游,有一戶人家,只父女二人,姓顏,相依為命,女兒純孝。前幾天大雨不止,溪河暴漲,那老父經過溪河,被河水沖走,不知去向。女兒沿著大溪河,尋找老父的蹤影,因此哭泣了七天七夜。」
我問:
「此事奇怪,下游離我住的地方,至少二十公里遠,我如何聽到了哭聲?」
城隍答:「至誠的哭聲,連天上都聽得見!」
「你是城隍菩薩,你怎不理會?」我責問。
城隍哈哈一笑:
「誰聽見了,誰就去理。」
我內心咕噥,這些神明,全是推諉責任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享受人間煙火及供品,卻是只坐在供桌上方,當一個「閒閒的神明」,閒閒「無代誌」!
我這一想,城隍菩薩就知道了,城隍菩薩說:「此事我不能管,你住溪河,當然你來管。」
我離開了城隍廟。
回到大溪河的住處,我禪定,手掐避水訣,我到溪河之中去找水神。
水神雙手一攤:
「莫法度,屍體早已流到大海裡了!」
我大驚:「那永遠找不到屍體了。」
「是的。」
「這怎麼辦?她是一個孝女喔!」
「孝女是孝女,但早已流到大海。……」水神覺得愛莫能助。
我說:
「不行,此女真性流露的孝思,我非幫忙她不可。為人子女事奉親人,沒有比送終這件事情更大了,若是連為父母送終的這件事,都無法盡心的話,那是一大遺憾。我一定要盡力去救助她,我親自去找玉帝。」
水神聽了也很感動,水神說:「這樣吧!我們水裡的神明,到大海中尋得他的屍首,然後用神力移此屍首,回到溪河下游吧!算是回報此女的孝思吧!」
我聽了,非常感謝水神。
結果,再經過二天。
孝女父親的屍體,竟然在掉入大溪河的同一地點,浮出了水面。
遠近的人看到之後,都感到十分的震驚,覺得非常不可思議。
此事轟動一時。這就是真性流露,孝感動天。
彌勒菩薩說:
「堂上有佛二尊。
惱恨世人不識。
不用金彩裝成。
非是栴檀彫刻。
即今現在雙親。
就是釋迦彌勒。
若能誠敬得他。
何用別求功德。」
信哉!信哉!孝感動天!
摘錄自《讓陽光照進來》真性的流露
我有一段時日,住在大河溪畔。
夜晚禪坐,忽然聽到悲泣的聲音。
「阿爹!阿爹!你在哪裡?」
「嗚……嗚……嗚……。」哭得很淒慘。
「阿爹!阿爹!」
一聲哭,一聲呼喚。
我一聽,從禪定中出來,內心惻然,這是怎麼一回事?但,一出定,聲音就沒有了,聽不見了。再入定,聲音又出現了,非常的清晰。
真是奇怪。
一入定,聲音盈耳!
一出定,聲音消杳!
我去問我的好友,城隍菩薩。
城隍說:
「在大河溪的下游,有一戶人家,只父女二人,姓顏,相依為命,女兒純孝。前幾天大雨不止,溪河暴漲,那老父經過溪河,被河水沖走,不知去向。女兒沿著大溪河,尋找老父的蹤影,因此哭泣了七天七夜。」
我問:
「此事奇怪,下游離我住的地方,至少二十公里遠,我如何聽到了哭聲?」
城隍答:「至誠的哭聲,連天上都聽得見!」
「你是城隍菩薩,你怎不理會?」我責問。
城隍哈哈一笑:
「誰聽見了,誰就去理。」
我內心咕噥,這些神明,全是推諉責任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享受人間煙火及供品,卻是只坐在供桌上方,當一個「閒閒的神明」,閒閒「無代誌」!
我這一想,城隍菩薩就知道了,城隍菩薩說:「此事我不能管,你住溪河,當然你來管。」
我離開了城隍廟。
回到大溪河的住處,我禪定,手掐避水訣,我到溪河之中去找水神。
水神雙手一攤:
「莫法度,屍體早已流到大海裡了!」
我大驚:「那永遠找不到屍體了。」
「是的。」
「這怎麼辦?她是一個孝女喔!」
「孝女是孝女,但早已流到大海。……」水神覺得愛莫能助。
我說:
「不行,此女真性流露的孝思,我非幫忙她不可。為人子女事奉親人,沒有比送終這件事情更大了,若是連為父母送終的這件事,都無法盡心的話,那是一大遺憾。我一定要盡力去救助她,我親自去找玉帝。」
水神聽了也很感動,水神說:「這樣吧!我們水裡的神明,到大海中尋得他的屍首,然後用神力移此屍首,回到溪河下游吧!算是回報此女的孝思吧!」
我聽了,非常感謝水神。
結果,再經過二天。
孝女父親的屍體,竟然在掉入大溪河的同一地點,浮出了水面。
遠近的人看到之後,都感到十分的震驚,覺得非常不可思議。
此事轟動一時。這就是真性流露,孝感動天。
彌勒菩薩說:
「堂上有佛二尊。
惱恨世人不識。
不用金彩裝成。
非是栴檀彫刻。
即今現在雙親。
就是釋迦彌勒。
若能誠敬得他。
何用別求功德。」
信哉!信哉!孝感動天!
摘錄自《讓陽光照進來》真性的流露
2012年7月26日 星期四
愛是什麼
一名作家曾經如此的寫:
有一對年輕的情侶,經過了轟轟烈烈,柔情蜜意的戀愛之後,因為時空的阻隔,各分東西。
時間經過五十年。
男的七十歲。
女的六十多。
男的在無意中,得知女的住址及電話,於是勾起了多年埋葬在心裡如痴如醉的往事。
他們電話聯絡,談起了昔日經常說的話是:
「我是你的。」
「你是我的。」
電話中,仍然柔軟的聲音,帶給幻想中昔日的愛的城堡。
他她互約見面,地點是五十年前,公園裡的一張石椅,那是他們不見不散的老地方。
到了約會的那一天,男的故意提早到,為了給女的驚喜,他先躲在一棵大樹後。
漸漸的,漸漸的,時間接近了。
他知道,她很守時,至今習慣不改。
他心中想著五十年前的倩影,清湯掛麵的學生頭,清清秀秀的臉,會說話的大眼睛,小鳥依人的身材,清新的衣裳,他天天想用柔軟的羽翼去衛護她。
遠遠的,她終於來了。
他看見她時,大大的驚駭。
一個駝著背的老婦人,蹣跚的扶著枴杖走來。
一頭銀絲。
穿藏青色的上裝,下著黑褲。包著一付浮腫的軀體。
臉上佈滿了雞皮縐紋。……
男的不忍再看下去,他即刻轉身,很迅速的離去,拋棄了手中的鮮花。
他輕易的被夢幻擊碎。
男的說:「他實在無法面對她那滿口的黃牙。」
最後這位作家問讀者,到底愛是什麼?
‧
到底「愛是什麼?」
我也曾經想過這個問題,我知道,在這世界上,最難講得清楚明白的,恐怕就是愛了。
我承認,我年輕時,有很多很多的愛,而很多很多的愛,有很多很多的春風得意,也一樣很多很多的傷痕。我笑,我哭,像一個瘋子,這就是愛。
有時候築起了堅固的愛的城堡,卻輕易的被三言兩語完全擊碎了。
有女子,一秒鐘前說深深的愛,一秒鐘之後,卻無情無義的殺害你。
有女子,今天用深愛來愛著你,明天卻發現,她用同樣的深愛與別人約會。
在一起的時候,是兩人世界,幸福的巔峰。
分手的時候,是刀劍相見,痛苦的地獄。
愛最美好。
愛也是最恐怖。
往往愛人的心會被割裂,不只是四分五裂,而是細細的,無一完整。更慘的是,愛人的腳踩在割裂的心上,再將心,輾碎。
在愛之中,往往是瞎了眼。
在愛之中,往往是聾了耳朵。
愛,得到的,是世人的嘲笑。
愛人,往往得到的,是無情的匕首。
‧
我修行的時候──
對於愛的問題,雖然不是能完全的清楚明白,但,大致上也有了些領悟。
愛與恨是一家人,根本不分。
愛與恨都是苦惱的根源。
愛不要去太了解,最好迷迷糊糊。
無得也無失。
修行人最後的一句話:「真正的愛是寬容。」
摘錄自《虛空中的孤鳥》愛的傷痕
有一對年輕的情侶,經過了轟轟烈烈,柔情蜜意的戀愛之後,因為時空的阻隔,各分東西。
時間經過五十年。
男的七十歲。
女的六十多。
男的在無意中,得知女的住址及電話,於是勾起了多年埋葬在心裡如痴如醉的往事。
他們電話聯絡,談起了昔日經常說的話是:
「我是你的。」
「你是我的。」
電話中,仍然柔軟的聲音,帶給幻想中昔日的愛的城堡。
他她互約見面,地點是五十年前,公園裡的一張石椅,那是他們不見不散的老地方。
到了約會的那一天,男的故意提早到,為了給女的驚喜,他先躲在一棵大樹後。
漸漸的,漸漸的,時間接近了。
他知道,她很守時,至今習慣不改。
他心中想著五十年前的倩影,清湯掛麵的學生頭,清清秀秀的臉,會說話的大眼睛,小鳥依人的身材,清新的衣裳,他天天想用柔軟的羽翼去衛護她。
遠遠的,她終於來了。
他看見她時,大大的驚駭。
一個駝著背的老婦人,蹣跚的扶著枴杖走來。
一頭銀絲。
穿藏青色的上裝,下著黑褲。包著一付浮腫的軀體。
臉上佈滿了雞皮縐紋。……
男的不忍再看下去,他即刻轉身,很迅速的離去,拋棄了手中的鮮花。
他輕易的被夢幻擊碎。
男的說:「他實在無法面對她那滿口的黃牙。」
最後這位作家問讀者,到底愛是什麼?
‧
到底「愛是什麼?」
我也曾經想過這個問題,我知道,在這世界上,最難講得清楚明白的,恐怕就是愛了。
我承認,我年輕時,有很多很多的愛,而很多很多的愛,有很多很多的春風得意,也一樣很多很多的傷痕。我笑,我哭,像一個瘋子,這就是愛。
有時候築起了堅固的愛的城堡,卻輕易的被三言兩語完全擊碎了。
有女子,一秒鐘前說深深的愛,一秒鐘之後,卻無情無義的殺害你。
有女子,今天用深愛來愛著你,明天卻發現,她用同樣的深愛與別人約會。
在一起的時候,是兩人世界,幸福的巔峰。
分手的時候,是刀劍相見,痛苦的地獄。
愛最美好。
愛也是最恐怖。
往往愛人的心會被割裂,不只是四分五裂,而是細細的,無一完整。更慘的是,愛人的腳踩在割裂的心上,再將心,輾碎。
在愛之中,往往是瞎了眼。
在愛之中,往往是聾了耳朵。
愛,得到的,是世人的嘲笑。
愛人,往往得到的,是無情的匕首。
‧
我修行的時候──
對於愛的問題,雖然不是能完全的清楚明白,但,大致上也有了些領悟。
愛與恨是一家人,根本不分。
愛與恨都是苦惱的根源。
愛不要去太了解,最好迷迷糊糊。
無得也無失。
修行人最後的一句話:「真正的愛是寬容。」
摘錄自《虛空中的孤鳥》愛的傷痕
2012年7月25日 星期三
老叟八十歲
在這人世間,計算歲數的方法,其實有三:
第一、一般人的計算方法,是從出生那一年算起,一直到去世那一年為止,這幾乎是所有的人都是這麼算的。
例如:
有一個人是西元一○○○年出生,活到一一○○年死亡,那就是一○○歲。
東方人算虛歲。
西方人算實歲。
不管是東方、西方,相差不過是一歲而已,不用太計較了。
第二、屬於精算的,有一首詩,如此寫:
百年三萬日,老病常居半,
其間互憂樂,歌笑雜悲嘆,
顛倒不自知,直為神所玩,
須叟自堪笑,萬事風雨散,
自從識此理,久謝少年伴。
這是「理智」的精算法:
例如:
有人活一○○歲。
扣掉老病,就只剩五○歲。(含睡眠)
再扣掉憂愁悲嘆顛倒不自知,就只剩下二十五歲。
活一○○歲,真正算起來,只活二十五歲,其他的全是白活。
這世界上,有多少人真正在活著,大家想想看,莫不是行屍走肉、尸位素餐,拖著死屍,過一天算一天,這種沒有意義的日子,還不是白活是什麼?
這個叫虛擲光陰。
這個叫浪費米糧。
這個叫活「死人」。
這個叫無聊人生。
我看這等人,活一○○歲,高壽耶!其實在我眼中,只二十五歲。
活得愈老,愈是老頑固,愈是老糊塗,愈是老番顛,愈是食古不化,愈是浪費米糧,愈老,業障愈重。
真正是「夭壽」啊!
所以只活二十五歲。
(精打細算,二十五歲已很便宜他了)
第三、加長年歲的計算法,這是屬於心靈上的,形而上的。
有修行人說:
「他每天過著寧靜的日子,心清神活,無憂無慮,別人過一日,他等於過二日。」
這個意思是說,別人過得毛毛躁躁。
他確實把握住這一天,他利用一分一秒的時光,認真的活著。
別人一日。
他看成是二日。
如果別人活一○○歲,他就是二○○歲。
我用這種方式,來計算自己的歲數──
我的一般計算年齡是:六十一歲。一九四五年生,今年二○○五年。
我在三十八至四十之間,得「道」。
二十年來,度化眾生,分秒必爭,度眾五百萬,雷藏寺四十座,堂會三百餘。
我連睡眠時光,均「神行三昧」,出去度化眾生而無休止。
又修法又禪定又寫作,每天過得非常有意義,一天當成二天用。
如果,四十歲以一般年齡計算,就是四十歲。
後來的二十年以加長年歲的計算方法,也就是四十歲。
四十歲加上四十歲等於八十歲,老叟八十歲了。
哈哈!我快變成老妖怪了!
摘錄自《走出紅塵》老叟八十歲
第一、一般人的計算方法,是從出生那一年算起,一直到去世那一年為止,這幾乎是所有的人都是這麼算的。
例如:
有一個人是西元一○○○年出生,活到一一○○年死亡,那就是一○○歲。
東方人算虛歲。
西方人算實歲。
不管是東方、西方,相差不過是一歲而已,不用太計較了。
第二、屬於精算的,有一首詩,如此寫:
百年三萬日,老病常居半,
其間互憂樂,歌笑雜悲嘆,
顛倒不自知,直為神所玩,
須叟自堪笑,萬事風雨散,
自從識此理,久謝少年伴。
這是「理智」的精算法:
例如:
有人活一○○歲。
扣掉老病,就只剩五○歲。(含睡眠)
再扣掉憂愁悲嘆顛倒不自知,就只剩下二十五歲。
活一○○歲,真正算起來,只活二十五歲,其他的全是白活。
這世界上,有多少人真正在活著,大家想想看,莫不是行屍走肉、尸位素餐,拖著死屍,過一天算一天,這種沒有意義的日子,還不是白活是什麼?
這個叫虛擲光陰。
這個叫浪費米糧。
這個叫活「死人」。
這個叫無聊人生。
我看這等人,活一○○歲,高壽耶!其實在我眼中,只二十五歲。
活得愈老,愈是老頑固,愈是老糊塗,愈是老番顛,愈是食古不化,愈是浪費米糧,愈老,業障愈重。
真正是「夭壽」啊!
所以只活二十五歲。
(精打細算,二十五歲已很便宜他了)
第三、加長年歲的計算法,這是屬於心靈上的,形而上的。
有修行人說:
「他每天過著寧靜的日子,心清神活,無憂無慮,別人過一日,他等於過二日。」
這個意思是說,別人過得毛毛躁躁。
他確實把握住這一天,他利用一分一秒的時光,認真的活著。
別人一日。
他看成是二日。
如果別人活一○○歲,他就是二○○歲。
我用這種方式,來計算自己的歲數──
我的一般計算年齡是:六十一歲。一九四五年生,今年二○○五年。
我在三十八至四十之間,得「道」。
二十年來,度化眾生,分秒必爭,度眾五百萬,雷藏寺四十座,堂會三百餘。
我連睡眠時光,均「神行三昧」,出去度化眾生而無休止。
又修法又禪定又寫作,每天過得非常有意義,一天當成二天用。
如果,四十歲以一般年齡計算,就是四十歲。
後來的二十年以加長年歲的計算方法,也就是四十歲。
四十歲加上四十歲等於八十歲,老叟八十歲了。
哈哈!我快變成老妖怪了!
摘錄自《走出紅塵》老叟八十歲
2012年7月24日 星期二
哥哥的禮物
這一年生日,保羅的哥哥送給他一輛新車作為生日禮物。
生日的那一天,保羅從他的辦公室出來時,看到街上一名男孩在他閃亮閃亮的新車旁走來走去,觸摸它,滿臉羨慕的神情。
保羅饒有興趣的看著這個小男孩,從他的衣著來看,他的家庭顯然不屬於自己這個階層,就在這時,小男孩抬起頭,問道:「先生,這是你的車嗎?」
「是啊。」保羅說:「我哥哥給我的生日禮物。」
小男孩睜大了眼睛:「你是說,這是你哥哥給你的,而你不用花一角錢?」
保羅點點頭。
小男孩說:「哇!我希望......」
保羅認為他知道這小男孩希望的是什麼--「有一個這樣的哥哥。」
但小男孩說出的卻是:「我希望自己也能當這樣的哥哥。」
保羅深受感動的看著這個男孩,然後他問:「要不要坐我的新車去兜風?」
小男孩驚喜萬分的答應了。逛了一會兒之後,小男孩轉身向保羅說:「先生,能不能麻煩你把車開到我家前面?」
保羅微微一笑,他理解小男孩的想法,坐一輛大而漂亮的車子回家,在小朋友的面前是很神氣的事。但他又想錯了。
「麻煩你停在兩個台階那裡,等我一下好嗎?」
小男孩跳下車,三步兩步跑上台階,進入屋內,不一會兒他出來了,並帶著一個顯然是他弟弟的小男孩,因患小兒麻痺症而跛著一隻腳。
他把弟弟安置在下邊的台階上,緊靠著坐下,然後指著保羅的車子說:「看見了嗎,就像我在樓上跟你說的一樣,很漂亮對不對?這是他哥哥送給他的生日禮物,他不用花一角錢!將來有一天我也要送給你一部和這一樣的車子,這樣你就可以看到我一直跟你講的櫥窗裡那些好看的東西了。」
保羅的眼睛濕潤了,他走下車子,將小弟弟抱到車子前排的座位上,他的哥哥眼睛裡閃著喜悅的光芒,也爬了上來。於是三人開始了一次令人難忘的假日之旅。
在這個生日,保羅明白了一個道理:給予比接受真的令人更快樂。
轉載
生日的那一天,保羅從他的辦公室出來時,看到街上一名男孩在他閃亮閃亮的新車旁走來走去,觸摸它,滿臉羨慕的神情。
保羅饒有興趣的看著這個小男孩,從他的衣著來看,他的家庭顯然不屬於自己這個階層,就在這時,小男孩抬起頭,問道:「先生,這是你的車嗎?」
「是啊。」保羅說:「我哥哥給我的生日禮物。」
小男孩睜大了眼睛:「你是說,這是你哥哥給你的,而你不用花一角錢?」
保羅點點頭。
小男孩說:「哇!我希望......」
保羅認為他知道這小男孩希望的是什麼--「有一個這樣的哥哥。」
但小男孩說出的卻是:「我希望自己也能當這樣的哥哥。」
保羅深受感動的看著這個男孩,然後他問:「要不要坐我的新車去兜風?」
小男孩驚喜萬分的答應了。逛了一會兒之後,小男孩轉身向保羅說:「先生,能不能麻煩你把車開到我家前面?」
保羅微微一笑,他理解小男孩的想法,坐一輛大而漂亮的車子回家,在小朋友的面前是很神氣的事。但他又想錯了。
「麻煩你停在兩個台階那裡,等我一下好嗎?」
小男孩跳下車,三步兩步跑上台階,進入屋內,不一會兒他出來了,並帶著一個顯然是他弟弟的小男孩,因患小兒麻痺症而跛著一隻腳。
他把弟弟安置在下邊的台階上,緊靠著坐下,然後指著保羅的車子說:「看見了嗎,就像我在樓上跟你說的一樣,很漂亮對不對?這是他哥哥送給他的生日禮物,他不用花一角錢!將來有一天我也要送給你一部和這一樣的車子,這樣你就可以看到我一直跟你講的櫥窗裡那些好看的東西了。」
保羅的眼睛濕潤了,他走下車子,將小弟弟抱到車子前排的座位上,他的哥哥眼睛裡閃著喜悅的光芒,也爬了上來。於是三人開始了一次令人難忘的假日之旅。
在這個生日,保羅明白了一個道理:給予比接受真的令人更快樂。
轉載
2012年7月23日 星期一
綿綿陰雨二人行,怎奈天不淋一人。
有一天,無德禪師寫了兩句話,要他門下的弟子徒眾們去參究。那兩句話是:「綿綿陰雨二人行,怎奈天不淋一人。」
弟子們於是議論了起來。
第一個弟子說:「明明兩個人走在雨地裡,有一個人卻不淋雨,那是因為他穿了雨衣。」
第二個則說:「那一定是局部陣雨。有時候遇到這種雨,連馬背上都是一邊淋雨,另一邊卻是乾的,所以兩個人走在陣雨裡,其中一個人不淋雨,身上是乾的,那有什麼稀奇。」
第三個弟子得意地說:「你們都說錯了,明明是綿綿的細雨嘛!怎可說是局部陣雨?那是有一個人走在屋簷底下。」
就這樣,眾人你一句、我一句地,人人說得好像都有理,互相辯論個沒完。
最後,禪師看看時機已到,就對大家說:「讓我來揭開謎底吧!其實,你們當中,都沒有一個人說得對!因為大家對「不淋一人」這四個字,執著得過分厲害,那當然只有爭論不休。由於各據有理,所以距離圓融的真理便愈來愈遙遠。其實啊,既是「不淋一人」,不就明白告訴了你,是兩個人都在淋雨嗎?」
※ ※ ※
佛云:「欲成無上菩提,須離一切名相。」不但佛菩薩之法相必須離去而不執,就連佛所宣說之一切法義理諦都必須放下而不著,才不會產生法縛。
眾生從聞法學佛到開始修持,尚有一段長時間之體驗,然後學悟,等到一件事情覺悟後,便要開始行持於日常生活上,這便是落實生活。人的一生當中,必須經過許多體驗及覺悟,集所有覺悟與實踐之體驗,才能成為佛的弟子,乃至阿羅漢或菩薩。
在所有經教下,諸經書中,難免會有一些道學名詞,但諸名詞,不過是方便引導對佛道法義的認識及效法;但世間上總是有一些迷昧又愚痴的行者,一天到晚都在經書裡的(文字名詞上)追根究底,想要了解每一句的義思,像這樣的修者,實在是距離佛法甚遠,並且與成就愈來愈遠。
因為行者把文字執著了,又將名詞的相持在心裡,不肯放下,像這樣的修行人,縱使非常熟識一切佛道名詞義思,終其一生,只不過是比別人多知道一些佛學常識罷了,與斷煩惱無關連。因為在追尋文字名詞解釋中,已無形的增加不少煩惱,並且與(息滅貪嗔痴)無關。
一個學習佛道的修行者,終其學佛一生,只學到佛學與道學名詞的常識,亦成就不了菩提,只能等待來生再來重新修持。
另外有一種修行者,雖然無法對佛學、道學名詞很透徹,但卻明白其經中真實義理而能活用,於日常生活上去實踐、去體驗來覺悟,雖然盡其一生對名詞文字相的了解不多,但因為肯放下執著,肯實際去行持,終其一生,亦能成就豐功偉業,登仙證果。
修行者當知,經書歷歷不少朝代及地域與種族,在各種族及各國間,早已各翻譯符合本國及本種族能夠明白的經譯本,一種文字與一種譯本,只是要讓該領域的人民與修行者能夠方便懂而已,絕不能一直停留在追探佛學、道學的名詞相之中;對於名詞只要明瞭其意便可,無須在名相中鑽研,讓自己無法進入佛道義理之真諦裡。
勉勵修道子放下無明,不要執著,不可執相,用心體悟驗證,進而能達見性之門也。
摘錄自寶德雜誌第37期
水上行走的絕技
曾經有一個老和尚,他讓自己的弟子到各地去修行,其中有一個弟子,在經過一番苦修後,練成了「在水面上行走」的絕技。
他洋洋得意,在其他弟子面前講得眉飛色舞,並興奮地問老和尚:「老師,如何?我夠厲害吧!大家是不是該向我多多學習呢?」
老和尚一語不發,帶著大家到河邊叫了艘船,領著眾人一起坐著船渡到對岸。
大家都不知道老和尚要做甚麼,等到了對岸後,老和尚問船家:「要多少錢呢?」
船家說:「二塊錢。」
這時,老和尚微笑地對著那位心高氣傲、不可一世的弟子說:「年輕人,你引以為傲的本領也不過值“二塊錢”而已嘛。」
那位弟子聽了之後滿臉羞紅,從此以後更努力地培養自己的品德,幾年之後,成為了一位既謙虛又有智慧的人。
※ ※ ※
在現實的修行中,有的人也念佛、也誦經、也打坐、也持咒、也禮拜、也觀想也修早晚課,經過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修行,但是依然業障、煩惱、嗔心、罣礙、習氣等一如往昔。生活沒有改變、心態沒有改變,很多人修到最後,與周圍的人和環境格格不入、被他人視為異類。很多人在此狀態下,得過且過,隨波逐流,虛度光陰,荒廢人身,甚至退失道心,放棄修行,實堪憐也。
其實,這是修行之初沒有將方向、次第定位,就如同航行在大海的船隻,雖然羅盤經緯只差一毫,但經過千里航行反而離目的地更遠,其理同也。
那到底應如修行呢?世人常聽到一句:「佛法廣大浩瀚,有八萬四千法門,不知從何修起?」所謂八萬四千法門,其本意只有一項,就在「修心」,若修行不是著重在「修心」,就是佛門所謂外道,容易落入顯化或是神通之追求,最後反而被顯化或神通障礙,而槓高我慢,落入魔道。
《心經》有云:「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此即是修心最佳詮釋,希世人莫迷惑於心外之修,而誤了寶貴之人身也,勉之。
摘錄自全真月刊-第65期
他洋洋得意,在其他弟子面前講得眉飛色舞,並興奮地問老和尚:「老師,如何?我夠厲害吧!大家是不是該向我多多學習呢?」
老和尚一語不發,帶著大家到河邊叫了艘船,領著眾人一起坐著船渡到對岸。
大家都不知道老和尚要做甚麼,等到了對岸後,老和尚問船家:「要多少錢呢?」
船家說:「二塊錢。」
這時,老和尚微笑地對著那位心高氣傲、不可一世的弟子說:「年輕人,你引以為傲的本領也不過值“二塊錢”而已嘛。」
那位弟子聽了之後滿臉羞紅,從此以後更努力地培養自己的品德,幾年之後,成為了一位既謙虛又有智慧的人。
※ ※ ※
在現實的修行中,有的人也念佛、也誦經、也打坐、也持咒、也禮拜、也觀想也修早晚課,經過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修行,但是依然業障、煩惱、嗔心、罣礙、習氣等一如往昔。生活沒有改變、心態沒有改變,很多人修到最後,與周圍的人和環境格格不入、被他人視為異類。很多人在此狀態下,得過且過,隨波逐流,虛度光陰,荒廢人身,甚至退失道心,放棄修行,實堪憐也。
其實,這是修行之初沒有將方向、次第定位,就如同航行在大海的船隻,雖然羅盤經緯只差一毫,但經過千里航行反而離目的地更遠,其理同也。
那到底應如修行呢?世人常聽到一句:「佛法廣大浩瀚,有八萬四千法門,不知從何修起?」所謂八萬四千法門,其本意只有一項,就在「修心」,若修行不是著重在「修心」,就是佛門所謂外道,容易落入顯化或是神通之追求,最後反而被顯化或神通障礙,而槓高我慢,落入魔道。
《心經》有云:「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此即是修心最佳詮釋,希世人莫迷惑於心外之修,而誤了寶貴之人身也,勉之。
摘錄自全真月刊-第65期
2012年7月22日 星期日
何處無危機
《法句譬喻經》中有這樣一則公案:
佛陀在王舍城時,城中有梵志兄弟四人,個個都獲得了五神通,可令天地倒置,日月無光,移山倒海,無所不能。
他們通過神通觀察,得知七日後四人會命盡身亡,於是共同商量逃避死亡的辦法。
一個人說:「我遁入海中,把自身化為大海,無常鬼便找不到我。」
一個人說:「我遁入須彌山中,把自身化為山石,無常鬼怎知我在哪裏?」
一個人說:「我遁入虛空中,把自身化為空,無常鬼到哪裏找我?」
一個人說:「我藏入喧鬧的大集市中,在人群中四處躲藏,無常鬼如何捉我?」
四人商量好以後,便按照各自的想法藏了起來。
結果七日之後。
藏在大海中的,被水溺斃。
藏在山中的,被山活埋。
藏在空中的,墮地而死。
藏入集市中的,在人群中裡突然死去。
佛知道這件事後,對比丘們說:「這四人愚昧,不通達生命的真相,古往今來,有誰逃脫得了死亡?眾生欲求不死,終不可得。」
※ ※ ※
我記得有一個人,到非洲去,那時非洲正在流傳一種很可怕的瘟疫,中瘟疫的人,剎那即死,無藥可治。(現實世界,無藥可治的多的是)
有人問:
「你怎敢來?」
那人答:
「何處無危機!」
這句「何處無危機」,令我感觸很深很深,現代人其實都生活在「危機」之中,而且是時時刻刻,天有不測的風雲,人有旦夕之禍福,真的是「諸行無常」。
乘飛機、乘船、乘車,隨時有危機!連走路都有人搶劫,真的很可怕可怖。
好好的一個人,隨時有疾病,一檢查,業障來了,因緣生又要因緣滅了。中風、心臟、癌、愛滋、衰竭等等,死神隨時等候在側,萬法豈有常態?
住家失火,火焚。
游泳溺水,水淹。
無常地震,活埋。
龍捲大風,壓死。
這世界意外太多,上了床,不知能不能明天下床?「處處是危機」真的很難逆料到。死者死矣!生者哀慟,情何以堪,很難去承受隨時變滅的事實。
我勸世人:
能夠呼吸就是一種幸福
應該是能健康的呼吸就是滿足
你仔細瞧瞧
被剝奪生命者
殘障者
誰又能活得自自如如
修行確實要趁早
業障消除生死才能了
合一合掌至誠的祈禱(至誠念一句佛,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摘錄自《孤獨的傾訴》處處是危機
佛陀在王舍城時,城中有梵志兄弟四人,個個都獲得了五神通,可令天地倒置,日月無光,移山倒海,無所不能。
他們通過神通觀察,得知七日後四人會命盡身亡,於是共同商量逃避死亡的辦法。
一個人說:「我遁入海中,把自身化為大海,無常鬼便找不到我。」
一個人說:「我遁入須彌山中,把自身化為山石,無常鬼怎知我在哪裏?」
一個人說:「我遁入虛空中,把自身化為空,無常鬼到哪裏找我?」
一個人說:「我藏入喧鬧的大集市中,在人群中四處躲藏,無常鬼如何捉我?」
四人商量好以後,便按照各自的想法藏了起來。
結果七日之後。
藏在大海中的,被水溺斃。
藏在山中的,被山活埋。
藏在空中的,墮地而死。
藏入集市中的,在人群中裡突然死去。
佛知道這件事後,對比丘們說:「這四人愚昧,不通達生命的真相,古往今來,有誰逃脫得了死亡?眾生欲求不死,終不可得。」
※ ※ ※
我記得有一個人,到非洲去,那時非洲正在流傳一種很可怕的瘟疫,中瘟疫的人,剎那即死,無藥可治。(現實世界,無藥可治的多的是)
有人問:
「你怎敢來?」
那人答:
「何處無危機!」
這句「何處無危機」,令我感觸很深很深,現代人其實都生活在「危機」之中,而且是時時刻刻,天有不測的風雲,人有旦夕之禍福,真的是「諸行無常」。
乘飛機、乘船、乘車,隨時有危機!連走路都有人搶劫,真的很可怕可怖。
好好的一個人,隨時有疾病,一檢查,業障來了,因緣生又要因緣滅了。中風、心臟、癌、愛滋、衰竭等等,死神隨時等候在側,萬法豈有常態?
住家失火,火焚。
游泳溺水,水淹。
無常地震,活埋。
龍捲大風,壓死。
這世界意外太多,上了床,不知能不能明天下床?「處處是危機」真的很難逆料到。死者死矣!生者哀慟,情何以堪,很難去承受隨時變滅的事實。
我勸世人:
能夠呼吸就是一種幸福
應該是能健康的呼吸就是滿足
你仔細瞧瞧
被剝奪生命者
殘障者
誰又能活得自自如如
修行確實要趁早
業障消除生死才能了
合一合掌至誠的祈禱(至誠念一句佛,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摘錄自《孤獨的傾訴》處處是危機
2012年7月20日 星期五
有用與無用
有一位年輕人,體格很棒,他醉心於「卡拉提」,是韓國的跆拳道,得到高段。
他的父母只想要他好好唸書,得到好成績。
但他不喜歡讀書。
他父母罵他「無用」。
老師也罵他「無用」。
有一回,他和父母從夜街歸家,卻遇到五名歹徒,攔路搶劫,這時這位年輕人,施展跆拳道的功夫,以一對五,竟然把五名歹徒打得落花流水,狼狽而逃。
從此──
父母不再罵他無用。
老師也不再罵他無用。
後來,他成了跆拳道的總教練,每月收入,比讀書讀得很好的同學還多。
‧
好像記得有這樣的故事:
一位大學教授過河,他和船夫談天。
教授問:
「你懂數學嗎?」
「不懂。」
又問:「你懂天文嗎?」
「不懂。」
再問:「你懂電腦程式嗎?」
「不懂。」
大學教授笑他:「你彷彿什麼都不會!」
這時船到河心。
船夫問教授:「你會游泳嗎?」
教授答:「不會。」
船夫說,這船壞了,將沉了。
結果──
教授死了。
船夫游泳上岸。
‧
再說:
有二個人在沙漠旅行,他們在沙漠迷失方向,一個人揹負著黃金,另一個人揹負一袋水。
他們實在太渴了。
揹負著黃金的,這時要求,將黃金換取一袋水。
揹負著一袋水的不肯。
結果──
揹負著黃金的死了。
一袋水的活了。
‧
我在美國西雅圖的時候,有一位朋友,是外科醫師,姓歐,他對我說:
「盧勝彥,我等你!」
「等我做什麼?」
「等你有一天,你到來,我幫你開刀!」
「呵!」我有好氣沒好氣的。
想想,也是的,歐醫師是外科醫師,我人是血肉之軀,難保不會生病,住院開刀,他說的話,並非是沒有道理的。
我也對歐醫師說:
「歐醫師,我也等你!」
「你等我做啥?」
「等你有一天,你到來,我幫你超度!」
歐醫師的臉都綠了。
‧
我要告訴大家的是,這天下的事物,全是互相關聯著的,並沒有一樣個體是分開的。
想一想一棵樹,從根到樹幹,從樹幹到枝,從枝到樹葉,從葉到花,從花到果。
什麼都重要。
什麼都有用。
所以,每一個人都有用。
摘錄自《虛空中的孤鳥》有用與無用
他的父母只想要他好好唸書,得到好成績。
但他不喜歡讀書。
他父母罵他「無用」。
老師也罵他「無用」。
有一回,他和父母從夜街歸家,卻遇到五名歹徒,攔路搶劫,這時這位年輕人,施展跆拳道的功夫,以一對五,竟然把五名歹徒打得落花流水,狼狽而逃。
從此──
父母不再罵他無用。
老師也不再罵他無用。
後來,他成了跆拳道的總教練,每月收入,比讀書讀得很好的同學還多。
‧
好像記得有這樣的故事:
一位大學教授過河,他和船夫談天。
教授問:
「你懂數學嗎?」
「不懂。」
又問:「你懂天文嗎?」
「不懂。」
再問:「你懂電腦程式嗎?」
「不懂。」
大學教授笑他:「你彷彿什麼都不會!」
這時船到河心。
船夫問教授:「你會游泳嗎?」
教授答:「不會。」
船夫說,這船壞了,將沉了。
結果──
教授死了。
船夫游泳上岸。
‧
再說:
有二個人在沙漠旅行,他們在沙漠迷失方向,一個人揹負著黃金,另一個人揹負一袋水。
他們實在太渴了。
揹負著黃金的,這時要求,將黃金換取一袋水。
揹負著一袋水的不肯。
結果──
揹負著黃金的死了。
一袋水的活了。
‧
我在美國西雅圖的時候,有一位朋友,是外科醫師,姓歐,他對我說:
「盧勝彥,我等你!」
「等我做什麼?」
「等你有一天,你到來,我幫你開刀!」
「呵!」我有好氣沒好氣的。
想想,也是的,歐醫師是外科醫師,我人是血肉之軀,難保不會生病,住院開刀,他說的話,並非是沒有道理的。
我也對歐醫師說:
「歐醫師,我也等你!」
「你等我做啥?」
「等你有一天,你到來,我幫你超度!」
歐醫師的臉都綠了。
‧
我要告訴大家的是,這天下的事物,全是互相關聯著的,並沒有一樣個體是分開的。
想一想一棵樹,從根到樹幹,從樹幹到枝,從枝到樹葉,從葉到花,從花到果。
什麼都重要。
什麼都有用。
所以,每一個人都有用。
摘錄自《虛空中的孤鳥》有用與無用
2012年7月19日 星期四
一所最好的大學
一九九七年七月二十八日,大陸天津一中高三學生安金鵬,在阿根廷舉行的第三十八屆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中榮獲世界第一名金牌,為大陸天津歷史寫下新頁。這位十九歲數學奇才的成功,是因為他讀了「一所最好的大學」。
一九九七年九月五日,是我離家去北京大學數學研究院報到的日子。裊裊的炊煙一大早就在我家那幢破舊的農房上升騰,跛著腳的母親在為我捍麵,這麵粉是母親用五個雞蛋和鄰居換來的,她的腳是前天為了給我多籌點學費,推著一整車蔬菜在往鎮裡的路上扭傷的。
端著碗,我哭了。我撂下筷子跪到地上,久久撫摸著母親腫得比饅頭還高的腳,眼淚一滴滴滾落在地上……
我的家在天津武清縣大友岱村,我有一個天下最好的母親,她名叫李艷霞。我家太窮了,我出生的時候,奶奶便病倒在炕頭上,四歲那年,爺爺又患了支氣管喘和半身不遂,家裡欠的債一年比一年多。七歲那年,我上學了,學費是媽媽向人借的。我總是把同學扔掉的鉛筆頭撿回來,用線捆在一根小棍上接著用,或用橡皮把寫過字的練習本擦乾淨,再接著用,媽媽心疼得有時連買鉛筆和本子的幾分錢也要去向人借。
不過,媽媽也有高興的時候,不論大考小考,我總能考第一,數學總是滿分。在媽媽的鼓勵下,我愈學愈快樂,我真的不知道天下還有什麼比讀書更快樂的事。我沒上小學就學完了四則運算和分數小數;上小學靠自學弄懂了初中的數理化;上初中也自學完了高中的理科課程。
一九九四年五月,天津市舉辦初中物理競賽,我是市郊五縣學生中唯一考進前三名的農村小孩。那年六月,我被著名的天津一中破格錄取,欣喜若狂地跑回家。沒想到,把喜訊告訴家人時,他們的臉上竟堆滿愁雲。
奶奶去世不到半年,爺爺也生命垂危,家裡現在己欠了一萬多元的債。我默默回到房中,流了一整天的淚。晚上,聽到屋外有爭吵聲。原來是媽媽想把家裡的那頭毛驢賣掉,好讓我上學,爸爸堅決不同意。他們的話讓病重的爺爺聽見,爺爺一急竟也永遠地離開了人世。
安葬完爺爺,家裡又多了幾千元的債。我再不提念書的事了,把「錄取通知書」疊好塞進枕套,每天跟媽媽下田幹活。過了兩天,我和父親同時發現--小毛驢不見了!!爸爸鐵青著臉責問媽媽:「你把小毛驢賣了?你瘋了,以後盤莊稼、賣糧食你去用手推、用肩扛啊?你賣毛驢的那幾百塊錢能供金鵬念一學期還是兩學期…?」
那天,媽媽大哭,她用很兇很兇的聲音吼爸爸:「娃兒要念書有什麼錯?金鵬考上市一中在咱武清縣可是獨一無二呀!咱不能讓窮字把娃兒的前程給耽誤了。我就是用手推、用肩扛也要給他念下。」
捧著媽媽賣毛驢得來的六百元,我真想給媽媽下跪、磕頭。我太愛念書,然而這一念下去,媽媽又要為多少難,吃多少苦?那年秋天我回家拿冬衣,發現爸爸臉色蠟黃,瘦得皮包骨似地躺在炕上。媽媽若無其事地告訴我:「沒事,重感冒,快好了。」誰知,第二天我拿起藥瓶看上面的英文,竟發現這些藥是抑制癌細胞的。我把媽媽拉到屋外,哭著問她這是怎麼回事,媽媽說自從我上一中後,爸開始血便,一天比一天嚴重。媽媽借了六千元去天津、北京一遍遍地查,最後確診為腸息肉,醫師要爸爸儘快動手術。媽媽準備再去借錢,可是爸爸死活不答應。他說親戚朋友都借遍了,只借不還誰還願意再借咱呀?
那天,鄰居還告訴我:母親是用一種原始而悲壯的方式完成收割的,看的人直掉淚,大家也自身難保。她沒有足夠的力氣把麥子挑到場院去脫粒,也無錢雇人幫忙,她是熟一塊割一塊,然後再用平板車拉回家,晚上院裡鋪一塊塑料布,用雙手抓一大把麥穗在大石頭上摔打…三畝地的麥子,全她一個人,她累得站不住了就跪著割,膝蓋磨出了血,走路時一顫一顫的留下血跡……不等鄰居說完,我便飛跑回家,大哭道:「媽媽,媽媽我不能再讀下去了呀…」媽媽最終還是把我趕回了學校。
我的生活費是每個月六十到八十元,比起別的同學的兩百至兩百四十,實在少得可憐。可只有我才知道,媽媽為這一點點錢,從月初就得一分一分地省,一元一元地賣雞蛋、蔬菜,實在湊不出時還得去借個二十、三十。而她和爸爸、弟弟,幾乎從不吃菜,就是有點菜也不用油拌,只舀點醃鹹菜的湯攪和著吃,不知吃了多少年。媽媽為了不讓我餓肚子,每個月都要步行十多里路去給我批發方便麵渣。每個月月底,媽媽總是帶著一個鼓鼓大袋子,千辛萬苦地來天津看我。袋裡除了方便麵渣,還有媽媽從六里外一家印刷廠要來的廢紙(那給我做計算紙的)和一大瓶黃豆辣醬、鹹芥菜絲,以及一把理髮的推子。(天津理髮最便宜也要五元,媽媽要我省下來多買幾個饅頭吃。)
我是天津一中唯一在食堂連青菜也吃不起的學生,只能買兩個饅頭,回宿舍泡點方便麵渣就著辣醬和鹹菜吃;我也是唯一用不起稿紙的學生,只能用一面印字的廢紙打草稿;我還是唯一沒用過肥皂的學生,洗衣服總是到食堂要點鹼麵將就。可是我從來沒有自卑過,我覺得媽媽是一個苦難、向厄運抗爭的英雄,做她的兒子我無上光榮!
剛進天津一中的時候,英語課就把我聽懵了。母親來的時候,我給她說了怕英語跟不上的憂慮,誰知她竟一臉笑容地回答:「媽只知道你是最吃苦的孩子,媽不愛聽你說難,因為一吃苦便不難了。」我記住了媽媽的話。我有點口吃,有人告訴我,學好英語,首先要讓舌頭聽自已的話,於是我常撿一枚石子含在嘴裡,然後拚命背英文。舌頭跟石子磨呀磨,有時血水順著嘴角流了下來,但我始終咬牙堅持著。半年過去了,小石子磨圓了,我的舌頭也磨平了,英語成績進入全班前三名。我真感謝母親,她的話激勵我神奇地跨越了這個大學習障礙。
一九九六年我參加全國奧林匹克知識競賽天津賽區的比賽,獲得了物理一等獎和數學二等獎,將代表天津去杭州參加全國物理奧賽。「拿一個全國一等獎送給媽媽,然後參加世界物理奧賽去。」我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把喜訊和願望寫信告訴了母親。結果我僅得了二等獎,我一頭栽在床上,不吃不喝,儘管這已是天津市參賽者中的最好成績,可要報答含莘茹苦的母親,實在不夠啊!回到學校,老師們幫我分析失敗的原因:我總想數理化全面發展,主攻項目太多而分散了精力。如果我現在攻數學,一定能上。
一九九七年一月,我終於在全國數學奧賽中,以滿分的成績獲得第一名,進入國家集訓隊,並在十次測驗中奪魁。按規定,我赴阿根廷參加比賽的費用須自理。交完報名費,我把必備的書籍和母親做的黃豆辣醬包好,準備工作就結束了。班主任和數學老師看我依然穿著別人接濟的,顏色、大小不協調的衣服,打開儲藏櫃,指著袖子接了兩次,下襬接了三寸長棉衣和那些補靪拽補靪的汗衫、背心說:「金鵬,這就是你全部的衣服啊?」我不知所措,忙說:「老師,我不怕丟人。母親總告訴我『腹有詩書氣自華』,我穿著它們就是去美國見柯林頓也不怕。」
七月二十七日,奧賽正式開始。我們從早上八點三十分到下午兩點,整整做了五個半小時的試題。第二天公布成績,首先公布的是銅牌,我不希望聽到自己的名字;接著公布銀牌,最後……公布金牌,就是我!!!!我喜極而泣,心中默默喊道:「媽媽,你的兒子成功了。」我和另一位同學在第三十八屆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中分獲金銀牌的消息,當晚便被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和中央電台播出了。
八月一日,當我們載譽歸來時中國科協、中國數學學會為我們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此時,我想回家,我想儘早見到媽媽,我要親手把燦爛的金牌掛在她的脖子上…那天晚上十點多,我終於摸黑回到朝思暮想的家。開門的是父親,可是一把將我緊緊摟進懷裡的,依然是我那慈祥的母親。朗朗的星空下,母親把我摟著那樣緊……我把金牌掏出來掛在她脖子上,暢暢快快地哭了。
八月十二日,天津一中堂裡座無虛席,母親和市教育局的官員及著名的數學教授們一起坐上了主席台。那天,我說了這樣一席話:
我要用整個生命感激一個人,那就是哺育我成人的母親。她是一個普通的農婦,可是她教給我的做人的道理卻可以激勵我一生。高一那年,我想買一本「漢英大詞典」學英語。媽媽兜裡沒錢,卻仍然答應想辦法。早飯後,為了買一本辭典,媽媽借來一輛架子車,裝了一車白菜和我一起拖到四十里外的縣城去賣。到縣城時已快中午了,我早上和媽媽只喝了兩碗紅薯玉米稀飯,此時肚子餓得直叫,真恨不得立刻有買主把菜拉走,媽媽還是耐心地討價還價,最後終於以一角錢一斤成交。兩百一十斤白菜應換來二十一元,買主只給了二十元。
有了錢我想先吃飯,可是媽媽說還是先買書吧!這是今天的正事。我們到書店一問書價,要十八元兩角五分,買完書只剩下一元七角五分。媽媽只給了我七角五分零錢去買了兩個燒餅,說剩餘的一元錢要攢著給我上學花。雖然吃了兩個燒餅,等我們娘倆快走完四十多里的回家路時,我已經餓得頭暈眼花了。這時才想起,我居然忘了分一個燒餅給母親,她餓了一天,為我拉了八十里路的車。我後悔打了自己的耳刮子,母親卻說:「媽沒多少文化,可是媽記得小時候老師念過高爾基的一句話---貧困是一所最好的大學!你要是能在這個學堂裡過了關,那咱天津、北京的大學就由您考哩。」
媽媽說這話的時候不看我,看著那條土路遠處,好像它真的可以通向天津、通向北京一樣。「我聽著聽著就覺得肚子不餓了,腿也不痠了……如果說貧困是一所最好的大學,那我就要說,我的農婦媽媽,她是我人生最好的導師。」
台下,不知有多少雙眼睛濕潤了,我轉過身,朝我雙鬢已花白的母親,深深地鞠躬……。大家如果還認為貧困不算是最好的大學,那最好的大學就是各位看倌偉大的母親!!
註:俄國大文豪高爾基曾說過一句名言:「貧困是一所最好的大學,如果你能夠在這裡修完所有學分的話,在未來的人生,還有什麼不能超越與突破呢?」
轉載
一九九七年九月五日,是我離家去北京大學數學研究院報到的日子。裊裊的炊煙一大早就在我家那幢破舊的農房上升騰,跛著腳的母親在為我捍麵,這麵粉是母親用五個雞蛋和鄰居換來的,她的腳是前天為了給我多籌點學費,推著一整車蔬菜在往鎮裡的路上扭傷的。
端著碗,我哭了。我撂下筷子跪到地上,久久撫摸著母親腫得比饅頭還高的腳,眼淚一滴滴滾落在地上……
我的家在天津武清縣大友岱村,我有一個天下最好的母親,她名叫李艷霞。我家太窮了,我出生的時候,奶奶便病倒在炕頭上,四歲那年,爺爺又患了支氣管喘和半身不遂,家裡欠的債一年比一年多。七歲那年,我上學了,學費是媽媽向人借的。我總是把同學扔掉的鉛筆頭撿回來,用線捆在一根小棍上接著用,或用橡皮把寫過字的練習本擦乾淨,再接著用,媽媽心疼得有時連買鉛筆和本子的幾分錢也要去向人借。
不過,媽媽也有高興的時候,不論大考小考,我總能考第一,數學總是滿分。在媽媽的鼓勵下,我愈學愈快樂,我真的不知道天下還有什麼比讀書更快樂的事。我沒上小學就學完了四則運算和分數小數;上小學靠自學弄懂了初中的數理化;上初中也自學完了高中的理科課程。
一九九四年五月,天津市舉辦初中物理競賽,我是市郊五縣學生中唯一考進前三名的農村小孩。那年六月,我被著名的天津一中破格錄取,欣喜若狂地跑回家。沒想到,把喜訊告訴家人時,他們的臉上竟堆滿愁雲。
奶奶去世不到半年,爺爺也生命垂危,家裡現在己欠了一萬多元的債。我默默回到房中,流了一整天的淚。晚上,聽到屋外有爭吵聲。原來是媽媽想把家裡的那頭毛驢賣掉,好讓我上學,爸爸堅決不同意。他們的話讓病重的爺爺聽見,爺爺一急竟也永遠地離開了人世。
安葬完爺爺,家裡又多了幾千元的債。我再不提念書的事了,把「錄取通知書」疊好塞進枕套,每天跟媽媽下田幹活。過了兩天,我和父親同時發現--小毛驢不見了!!爸爸鐵青著臉責問媽媽:「你把小毛驢賣了?你瘋了,以後盤莊稼、賣糧食你去用手推、用肩扛啊?你賣毛驢的那幾百塊錢能供金鵬念一學期還是兩學期…?」
那天,媽媽大哭,她用很兇很兇的聲音吼爸爸:「娃兒要念書有什麼錯?金鵬考上市一中在咱武清縣可是獨一無二呀!咱不能讓窮字把娃兒的前程給耽誤了。我就是用手推、用肩扛也要給他念下。」
捧著媽媽賣毛驢得來的六百元,我真想給媽媽下跪、磕頭。我太愛念書,然而這一念下去,媽媽又要為多少難,吃多少苦?那年秋天我回家拿冬衣,發現爸爸臉色蠟黃,瘦得皮包骨似地躺在炕上。媽媽若無其事地告訴我:「沒事,重感冒,快好了。」誰知,第二天我拿起藥瓶看上面的英文,竟發現這些藥是抑制癌細胞的。我把媽媽拉到屋外,哭著問她這是怎麼回事,媽媽說自從我上一中後,爸開始血便,一天比一天嚴重。媽媽借了六千元去天津、北京一遍遍地查,最後確診為腸息肉,醫師要爸爸儘快動手術。媽媽準備再去借錢,可是爸爸死活不答應。他說親戚朋友都借遍了,只借不還誰還願意再借咱呀?
那天,鄰居還告訴我:母親是用一種原始而悲壯的方式完成收割的,看的人直掉淚,大家也自身難保。她沒有足夠的力氣把麥子挑到場院去脫粒,也無錢雇人幫忙,她是熟一塊割一塊,然後再用平板車拉回家,晚上院裡鋪一塊塑料布,用雙手抓一大把麥穗在大石頭上摔打…三畝地的麥子,全她一個人,她累得站不住了就跪著割,膝蓋磨出了血,走路時一顫一顫的留下血跡……不等鄰居說完,我便飛跑回家,大哭道:「媽媽,媽媽我不能再讀下去了呀…」媽媽最終還是把我趕回了學校。
我的生活費是每個月六十到八十元,比起別的同學的兩百至兩百四十,實在少得可憐。可只有我才知道,媽媽為這一點點錢,從月初就得一分一分地省,一元一元地賣雞蛋、蔬菜,實在湊不出時還得去借個二十、三十。而她和爸爸、弟弟,幾乎從不吃菜,就是有點菜也不用油拌,只舀點醃鹹菜的湯攪和著吃,不知吃了多少年。媽媽為了不讓我餓肚子,每個月都要步行十多里路去給我批發方便麵渣。每個月月底,媽媽總是帶著一個鼓鼓大袋子,千辛萬苦地來天津看我。袋裡除了方便麵渣,還有媽媽從六里外一家印刷廠要來的廢紙(那給我做計算紙的)和一大瓶黃豆辣醬、鹹芥菜絲,以及一把理髮的推子。(天津理髮最便宜也要五元,媽媽要我省下來多買幾個饅頭吃。)
我是天津一中唯一在食堂連青菜也吃不起的學生,只能買兩個饅頭,回宿舍泡點方便麵渣就著辣醬和鹹菜吃;我也是唯一用不起稿紙的學生,只能用一面印字的廢紙打草稿;我還是唯一沒用過肥皂的學生,洗衣服總是到食堂要點鹼麵將就。可是我從來沒有自卑過,我覺得媽媽是一個苦難、向厄運抗爭的英雄,做她的兒子我無上光榮!
剛進天津一中的時候,英語課就把我聽懵了。母親來的時候,我給她說了怕英語跟不上的憂慮,誰知她竟一臉笑容地回答:「媽只知道你是最吃苦的孩子,媽不愛聽你說難,因為一吃苦便不難了。」我記住了媽媽的話。我有點口吃,有人告訴我,學好英語,首先要讓舌頭聽自已的話,於是我常撿一枚石子含在嘴裡,然後拚命背英文。舌頭跟石子磨呀磨,有時血水順著嘴角流了下來,但我始終咬牙堅持著。半年過去了,小石子磨圓了,我的舌頭也磨平了,英語成績進入全班前三名。我真感謝母親,她的話激勵我神奇地跨越了這個大學習障礙。
一九九六年我參加全國奧林匹克知識競賽天津賽區的比賽,獲得了物理一等獎和數學二等獎,將代表天津去杭州參加全國物理奧賽。「拿一個全國一等獎送給媽媽,然後參加世界物理奧賽去。」我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把喜訊和願望寫信告訴了母親。結果我僅得了二等獎,我一頭栽在床上,不吃不喝,儘管這已是天津市參賽者中的最好成績,可要報答含莘茹苦的母親,實在不夠啊!回到學校,老師們幫我分析失敗的原因:我總想數理化全面發展,主攻項目太多而分散了精力。如果我現在攻數學,一定能上。
一九九七年一月,我終於在全國數學奧賽中,以滿分的成績獲得第一名,進入國家集訓隊,並在十次測驗中奪魁。按規定,我赴阿根廷參加比賽的費用須自理。交完報名費,我把必備的書籍和母親做的黃豆辣醬包好,準備工作就結束了。班主任和數學老師看我依然穿著別人接濟的,顏色、大小不協調的衣服,打開儲藏櫃,指著袖子接了兩次,下襬接了三寸長棉衣和那些補靪拽補靪的汗衫、背心說:「金鵬,這就是你全部的衣服啊?」我不知所措,忙說:「老師,我不怕丟人。母親總告訴我『腹有詩書氣自華』,我穿著它們就是去美國見柯林頓也不怕。」
七月二十七日,奧賽正式開始。我們從早上八點三十分到下午兩點,整整做了五個半小時的試題。第二天公布成績,首先公布的是銅牌,我不希望聽到自己的名字;接著公布銀牌,最後……公布金牌,就是我!!!!我喜極而泣,心中默默喊道:「媽媽,你的兒子成功了。」我和另一位同學在第三十八屆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中分獲金銀牌的消息,當晚便被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和中央電台播出了。
八月一日,當我們載譽歸來時中國科協、中國數學學會為我們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此時,我想回家,我想儘早見到媽媽,我要親手把燦爛的金牌掛在她的脖子上…那天晚上十點多,我終於摸黑回到朝思暮想的家。開門的是父親,可是一把將我緊緊摟進懷裡的,依然是我那慈祥的母親。朗朗的星空下,母親把我摟著那樣緊……我把金牌掏出來掛在她脖子上,暢暢快快地哭了。
八月十二日,天津一中堂裡座無虛席,母親和市教育局的官員及著名的數學教授們一起坐上了主席台。那天,我說了這樣一席話:
我要用整個生命感激一個人,那就是哺育我成人的母親。她是一個普通的農婦,可是她教給我的做人的道理卻可以激勵我一生。高一那年,我想買一本「漢英大詞典」學英語。媽媽兜裡沒錢,卻仍然答應想辦法。早飯後,為了買一本辭典,媽媽借來一輛架子車,裝了一車白菜和我一起拖到四十里外的縣城去賣。到縣城時已快中午了,我早上和媽媽只喝了兩碗紅薯玉米稀飯,此時肚子餓得直叫,真恨不得立刻有買主把菜拉走,媽媽還是耐心地討價還價,最後終於以一角錢一斤成交。兩百一十斤白菜應換來二十一元,買主只給了二十元。
有了錢我想先吃飯,可是媽媽說還是先買書吧!這是今天的正事。我們到書店一問書價,要十八元兩角五分,買完書只剩下一元七角五分。媽媽只給了我七角五分零錢去買了兩個燒餅,說剩餘的一元錢要攢著給我上學花。雖然吃了兩個燒餅,等我們娘倆快走完四十多里的回家路時,我已經餓得頭暈眼花了。這時才想起,我居然忘了分一個燒餅給母親,她餓了一天,為我拉了八十里路的車。我後悔打了自己的耳刮子,母親卻說:「媽沒多少文化,可是媽記得小時候老師念過高爾基的一句話---貧困是一所最好的大學!你要是能在這個學堂裡過了關,那咱天津、北京的大學就由您考哩。」
媽媽說這話的時候不看我,看著那條土路遠處,好像它真的可以通向天津、通向北京一樣。「我聽著聽著就覺得肚子不餓了,腿也不痠了……如果說貧困是一所最好的大學,那我就要說,我的農婦媽媽,她是我人生最好的導師。」
台下,不知有多少雙眼睛濕潤了,我轉過身,朝我雙鬢已花白的母親,深深地鞠躬……。大家如果還認為貧困不算是最好的大學,那最好的大學就是各位看倌偉大的母親!!
註:俄國大文豪高爾基曾說過一句名言:「貧困是一所最好的大學,如果你能夠在這裡修完所有學分的話,在未來的人生,還有什麼不能超越與突破呢?」
轉載
2012年7月18日 星期三
蘇東坡與琴操
傳說宋代學者蘇東坡與文友們同遊西湖,文友們招來蘇杭名妓琴操等陪同飲酒作樂。席間見琴操談吐清雅,有意度化她。
一番對談後,蘇東坡對她說:「佛說眾生平等,我們就不問身份來問答,我作禪師,你試著參禪如何?」
琴操躬身禮拜,欣然應允。
蘇東坡以禪師口吻問道:「請問施主,何謂湖中景?」
琴操思索後答道:「裙拖六幅瀟湘水,髻挽巫山一段雲。」
蘇東坡說:「很好,那何謂人中景?」
琴操立即回答:「金勒馬嘶芳草地,玉樓人醉杏花天。」
蘇東坡不容轉圜緊迫大聲問道:「榮華富貴歡樂場,到頭究竟能如何?」
琴操心頭一驚頓時醒悟,遲疑一會,淒然答道:「禪師您問如何?還不是“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蘇東坡誠懇地說:「姑娘何不回頭,除了家門,難道沒有清靜之地?」
「了家門?出了家門,是啊!我知道去處了。」琴操心中豁然開朗,深深向蘇東坡拜謝轉身而去。
數日後,琴操脫離鴇母控制悌度披緇出家去了。
有人說,官實如妓,多少達官顯貴榮華富貴之後的收場又如何呢?值得深省。
※ ※ ※
世間的繁華五光十色,就似一困人之桎梏,隨著歲月流水如絲繭般牽纏不休,至死皆讓人難以自拔,即便是生死輪迴亦復如此。有者學道數十年不見進步者,皆是未脫俗累之故,因此修道者必須設法淡化塵勞,除去俗見,日後方能修之有成而脫苦海。
現今之世不乏讀書明理之女性,因景慕先哲之高風而志於道修,故有者發下大願,有者深具毅力,不願滿足於現世人生,而欲誓破生、老、病、死之定律以喚起覺性,縱使風雨自嚐,孤帆遠囂,亦殫精竭慮毫不卻步,可謂人中之傑也。
其實凡人自然之壽命,本為短暫,縱使不加戕賊,今世而能超越百歲者亦是少有,何況塵勞與疾病環伺,皆足以傷竭人之元氣。故世之女性修持者若能在氣滿神清之際入道而修,自然會有一番成就。
摘錄自坤道與習氣-序
一番對談後,蘇東坡對她說:「佛說眾生平等,我們就不問身份來問答,我作禪師,你試著參禪如何?」
琴操躬身禮拜,欣然應允。
蘇東坡以禪師口吻問道:「請問施主,何謂湖中景?」
琴操思索後答道:「裙拖六幅瀟湘水,髻挽巫山一段雲。」
蘇東坡說:「很好,那何謂人中景?」
琴操立即回答:「金勒馬嘶芳草地,玉樓人醉杏花天。」
蘇東坡不容轉圜緊迫大聲問道:「榮華富貴歡樂場,到頭究竟能如何?」
琴操心頭一驚頓時醒悟,遲疑一會,淒然答道:「禪師您問如何?還不是“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蘇東坡誠懇地說:「姑娘何不回頭,除了家門,難道沒有清靜之地?」
「了家門?出了家門,是啊!我知道去處了。」琴操心中豁然開朗,深深向蘇東坡拜謝轉身而去。
數日後,琴操脫離鴇母控制悌度披緇出家去了。
有人說,官實如妓,多少達官顯貴榮華富貴之後的收場又如何呢?值得深省。
※ ※ ※
世間的繁華五光十色,就似一困人之桎梏,隨著歲月流水如絲繭般牽纏不休,至死皆讓人難以自拔,即便是生死輪迴亦復如此。有者學道數十年不見進步者,皆是未脫俗累之故,因此修道者必須設法淡化塵勞,除去俗見,日後方能修之有成而脫苦海。
現今之世不乏讀書明理之女性,因景慕先哲之高風而志於道修,故有者發下大願,有者深具毅力,不願滿足於現世人生,而欲誓破生、老、病、死之定律以喚起覺性,縱使風雨自嚐,孤帆遠囂,亦殫精竭慮毫不卻步,可謂人中之傑也。
其實凡人自然之壽命,本為短暫,縱使不加戕賊,今世而能超越百歲者亦是少有,何況塵勞與疾病環伺,皆足以傷竭人之元氣。故世之女性修持者若能在氣滿神清之際入道而修,自然會有一番成就。
摘錄自坤道與習氣-序
2012年7月17日 星期二
天上的烏龜
從前,池塘裡住著一隻烏龜,兩隻白天鵝常到這口池塘覓食,烏龜總是熱情的招待牠們。於是,烏龜和天鵝就成為好朋友。
天鵝常受烏龜款待,過意不去,就說:「烏龜兄弟,我們住在山的那邊,是一個很美麗的地方,你願意去我們家做客嗎?」
烏龜說:「天鵝兄弟,我很感激你們的盛情邀請,但那麼遠,我怎麼去呢?」
天鵝說:「我們叼一根木棍,你緊緊咬住,只要你不鬆口,我們就可以安全到達了。」
烏龜說:「這我辦得到。」
於是,三位朋友出發了。一路上,要飛越很多村莊,孩子們見了,都大叫起來:「快來看哪!多滑稽啊!兩隻白天鵝帶著一隻笨烏龜在天上飛呢!」
孩子們越聚越多,緊緊跟在後面嘲笑嘻鬧。天鵝只是不理,飛得更高更快。
烏龜卻忍不住了。牠想:「這些孩子太沒有教養了。朋友請我去做客,朋友請我去做客,關你們屁事!」
牠要罵幾句,以解心頭之恨。可是剛一開口,就從木棍上滑下,摔到地上,跌成兩半。
天鵝繞著摔死的朋友飛了兩圈,淚流嘆息說:「叫你莫開口,你偏要開口。本來邀你去,招待有好酒。誰知反害你,叫我心難受。多年老交情,從此永分手。」
※ ※ ※
自古以來,「忍」字最難修行,亦不容易克服,卻是重要之修行課目。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遭遇到有一些令人產生嗔恨心的事物,諸如:行進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從心裡便會產生一股莫名的苦惱,進而起嗔恨心,甚且辱罵有關單位的不該。亦有些人是身體多病苦,不思本身過去生中造業深重,卻反而從心裡辱罵天地不公平,而徒增罪孽。有許多人經常在外與人爭先恐後,造成種種衝突事件,乃是因為嗔恨心使人產生無明火。
有些人分明是自己做錯事情、說錯話語,而導致種種不必要的事情發生;一旦被人責難,便心生不悅,起爭執,強詞奪理;一旦理字站不住腳,便會起嗔恨心,因為惱羞成怒,無明火不由得於瞬間燃燒起來,而且一發不可收拾。佛云:「無明火,火燒功德林」,眾生常燃放一把無明之火,將自身過去所耕種之功德樹林燒化成灰燼,使自身一無是處;眾生一旦興起無明,則無論功德再深再大,亦將要功虧一匱,自然離道也就愈遠了。
然而「忍辱」雖然不好受持,不但忍氣吞聲而受辱,甚而蒙受不白之冤;然而,並非所有的嗔恨心都無法降伏,凡是眾生在行善達到某種程度時,便會想進一步的修身立德,而開始進入道門求修學習正法,此「忍辱」便是修行第一門也。
雖然世人無法將他人之無妄加諸於我身的過失忘懷,但初知修行的人,應該學習勇於認錯,並且積極改善曾經造作的過失。眾生每當有人對我身所做一切事物、言語有所不認同時、有指責時,應該先思考事物如何處理最好?在百般思索後,若發現應該以他人的意見為最佳時,則理當真心認知自己的錯誤理念所在,並加以懺悔認錯,從此更加謹慎處理事物,並應廣納眾見,加以擇揀出最佳處理方法。
若能徹底明白自身有過失,並且加以認錯者、能加強改善者,乃因降伏每一次嗔恨之心,達到忍辱功夫,在修行功果上,乃能增添一個內果,而成道則需要內修八百果。對於自我的過失,應該勇於承認錯誤,並殷勤求懺悔,更積極改善,終身未再造犯,世人離道並不遠也。
摘錄自鸞門修行次第論-第十三章 初忍
天鵝常受烏龜款待,過意不去,就說:「烏龜兄弟,我們住在山的那邊,是一個很美麗的地方,你願意去我們家做客嗎?」
烏龜說:「天鵝兄弟,我很感激你們的盛情邀請,但那麼遠,我怎麼去呢?」
天鵝說:「我們叼一根木棍,你緊緊咬住,只要你不鬆口,我們就可以安全到達了。」
烏龜說:「這我辦得到。」
於是,三位朋友出發了。一路上,要飛越很多村莊,孩子們見了,都大叫起來:「快來看哪!多滑稽啊!兩隻白天鵝帶著一隻笨烏龜在天上飛呢!」
孩子們越聚越多,緊緊跟在後面嘲笑嘻鬧。天鵝只是不理,飛得更高更快。
烏龜卻忍不住了。牠想:「這些孩子太沒有教養了。朋友請我去做客,朋友請我去做客,關你們屁事!」
牠要罵幾句,以解心頭之恨。可是剛一開口,就從木棍上滑下,摔到地上,跌成兩半。
天鵝繞著摔死的朋友飛了兩圈,淚流嘆息說:「叫你莫開口,你偏要開口。本來邀你去,招待有好酒。誰知反害你,叫我心難受。多年老交情,從此永分手。」
※ ※ ※
自古以來,「忍」字最難修行,亦不容易克服,卻是重要之修行課目。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遭遇到有一些令人產生嗔恨心的事物,諸如:行進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從心裡便會產生一股莫名的苦惱,進而起嗔恨心,甚且辱罵有關單位的不該。亦有些人是身體多病苦,不思本身過去生中造業深重,卻反而從心裡辱罵天地不公平,而徒增罪孽。有許多人經常在外與人爭先恐後,造成種種衝突事件,乃是因為嗔恨心使人產生無明火。
有些人分明是自己做錯事情、說錯話語,而導致種種不必要的事情發生;一旦被人責難,便心生不悅,起爭執,強詞奪理;一旦理字站不住腳,便會起嗔恨心,因為惱羞成怒,無明火不由得於瞬間燃燒起來,而且一發不可收拾。佛云:「無明火,火燒功德林」,眾生常燃放一把無明之火,將自身過去所耕種之功德樹林燒化成灰燼,使自身一無是處;眾生一旦興起無明,則無論功德再深再大,亦將要功虧一匱,自然離道也就愈遠了。
然而「忍辱」雖然不好受持,不但忍氣吞聲而受辱,甚而蒙受不白之冤;然而,並非所有的嗔恨心都無法降伏,凡是眾生在行善達到某種程度時,便會想進一步的修身立德,而開始進入道門求修學習正法,此「忍辱」便是修行第一門也。
雖然世人無法將他人之無妄加諸於我身的過失忘懷,但初知修行的人,應該學習勇於認錯,並且積極改善曾經造作的過失。眾生每當有人對我身所做一切事物、言語有所不認同時、有指責時,應該先思考事物如何處理最好?在百般思索後,若發現應該以他人的意見為最佳時,則理當真心認知自己的錯誤理念所在,並加以懺悔認錯,從此更加謹慎處理事物,並應廣納眾見,加以擇揀出最佳處理方法。
若能徹底明白自身有過失,並且加以認錯者、能加強改善者,乃因降伏每一次嗔恨之心,達到忍辱功夫,在修行功果上,乃能增添一個內果,而成道則需要內修八百果。對於自我的過失,應該勇於承認錯誤,並殷勤求懺悔,更積極改善,終身未再造犯,世人離道並不遠也。
摘錄自鸞門修行次第論-第十三章 初忍
2012年7月16日 星期一
沉沒的國度
取材自馬克斯著《皇家港的再發現》一書與《國家地理雜誌》:「重現邪惡海盜城」的節目內容。
牙買加皇家港是一個炎熱、潮濕且疾病流行的城市。從十六世紀起,加勒比海就成了海盜的天堂,其中許多海盜都是由他們本國國王授權的。法國、英國、荷蘭、葡萄牙等國,都各有由官方發給「搶劫許可證」的海盜。海盜擁有特權,可以合法的打家劫舍,就更加肆無忌憚,這可以說是天下奇聞了吧!
一六七零年,按照馬德里條約,西班牙正式將牙買加等地割讓給英國。英國政府當時專門闢出牙買加島東南岸的皇家港作為海盜的基地,皇家港於是成為歷史上海盜船隊的最大集中地,號稱「海盜之都」。海盜搶奪而來的金銀財寶在這裡堆積成山,一船船的寶物,有的時候輪不到裝卸,只有停放在港口裡等候。
在這裏,所有販運贓物的富商們都會遵守一項不成文的默契;絕對不會問你的貨物是來自何處?更不會談這些貨物的前主人是誰?他們明明知道海盜們運來的貨物都是不義之財,但富商們為了要發橫財,便來者不拒,照單全收了。
海盜燒殺擄掠而來的財寶,因為不是辛苦付出的結果,再加上之後可能會有更大一筆的在等著他們,所以海盜都養成了揮金如土的習性。因此,皇家港賭場林立,酒館、飯館一家連一家,甚至連妓女都供不應求,海盜們日復一日過著紙醉金迷,沒有明天的日子,其奢華的程度已遠遠超過當時的大城市倫敦、巴黎了。
曾有一位英國神父至皇家港佈道,向他們宣講真理,但不久就發現,在這座城市裡到處都充斥著妓女、海盜、酒鬼、亡命之徒。真理在這裡只有嘲諷、訕笑、斥責,根本無人理會,神父見這般人已是無藥可救,遂不得已而黯然離去。
四十年就這樣過去了,皇家港的末日終於降臨了。一六九二年六月七日,皇家港經歷了一場毀滅性的大地震,中午時分忽然大地顫動了一下,接著是一陣一陣的搖晃,地面出現了巨大的裂縫,建築物紛紛倒塌,大地像波浪般起起伏伏,地面同時出現了幾百條的裂縫,忽開忽合,皇家港漸漸下沉;接著引發大海嘯,連天巨浪撲天蓋地的席捲而來,將港內的船隻悉數打得粉碎。穿金戴銀的人在屋塌、地裂、海嘯的交逼之下瘋狂奔走,企圖找到一個庇身之所。
十一時四十七分,一陣最猛烈的震動之後,全城有三分之二沉入海底,殘存在陸地上的建築物也被海浪衝擊得無影無蹤,頓時有四千人葬身海底。搶掠而來的金塊、銀塊、錢幣、鑽石、象牙、玉器、絲綢、香料、煙草......等奇珍異寶,轉瞬之間全部都化為烏有。
※ ※ ※
觀天象星塵,能洞悉萬機變化,此雖有其兩儀諸相的轉化徵兆可尋,但若是在現今時代,那可就無需用此觀象來定論任何變化了。如是現代人迷惑嚴重,貪嗔痴三毒深蝕心靈嚴重,那心靈的變動就已能轉動一切動機,進而形成世間的一切自然界連接變動習習相關,但是人們卻亂動其自然界的儀軌,因此轉動了原本自然界順序,這都是人心動了轉變自然相繫關係,以致天地交際隨著人心變化轉動天地變動之機矣。
末法時期,不論在任何一個國家其面臨的種種動盪與災難,定有其國度人心變動才導致其動盪災難形成,此無需用何觀象就能一目瞭然。因此人們當知世間三界空間,山河大地、天地人界者有其牽動著的一定緣機,這個緣機會如何轉動全端看人們的心念舉止定論,其緣機變化能否形成安定平和,全在人們一念之間。
蓋萬物各有其安住之處,當不能亂了這本有儀軌,人們如能謹慎自我的心念變化,安住不使其亂了原有規則,定皆是無災無難。
摘錄自慈聖雜誌101期
牙買加皇家港是一個炎熱、潮濕且疾病流行的城市。從十六世紀起,加勒比海就成了海盜的天堂,其中許多海盜都是由他們本國國王授權的。法國、英國、荷蘭、葡萄牙等國,都各有由官方發給「搶劫許可證」的海盜。海盜擁有特權,可以合法的打家劫舍,就更加肆無忌憚,這可以說是天下奇聞了吧!
一六七零年,按照馬德里條約,西班牙正式將牙買加等地割讓給英國。英國政府當時專門闢出牙買加島東南岸的皇家港作為海盜的基地,皇家港於是成為歷史上海盜船隊的最大集中地,號稱「海盜之都」。海盜搶奪而來的金銀財寶在這裡堆積成山,一船船的寶物,有的時候輪不到裝卸,只有停放在港口裡等候。
在這裏,所有販運贓物的富商們都會遵守一項不成文的默契;絕對不會問你的貨物是來自何處?更不會談這些貨物的前主人是誰?他們明明知道海盜們運來的貨物都是不義之財,但富商們為了要發橫財,便來者不拒,照單全收了。
海盜燒殺擄掠而來的財寶,因為不是辛苦付出的結果,再加上之後可能會有更大一筆的在等著他們,所以海盜都養成了揮金如土的習性。因此,皇家港賭場林立,酒館、飯館一家連一家,甚至連妓女都供不應求,海盜們日復一日過著紙醉金迷,沒有明天的日子,其奢華的程度已遠遠超過當時的大城市倫敦、巴黎了。
曾有一位英國神父至皇家港佈道,向他們宣講真理,但不久就發現,在這座城市裡到處都充斥著妓女、海盜、酒鬼、亡命之徒。真理在這裡只有嘲諷、訕笑、斥責,根本無人理會,神父見這般人已是無藥可救,遂不得已而黯然離去。
四十年就這樣過去了,皇家港的末日終於降臨了。一六九二年六月七日,皇家港經歷了一場毀滅性的大地震,中午時分忽然大地顫動了一下,接著是一陣一陣的搖晃,地面出現了巨大的裂縫,建築物紛紛倒塌,大地像波浪般起起伏伏,地面同時出現了幾百條的裂縫,忽開忽合,皇家港漸漸下沉;接著引發大海嘯,連天巨浪撲天蓋地的席捲而來,將港內的船隻悉數打得粉碎。穿金戴銀的人在屋塌、地裂、海嘯的交逼之下瘋狂奔走,企圖找到一個庇身之所。
十一時四十七分,一陣最猛烈的震動之後,全城有三分之二沉入海底,殘存在陸地上的建築物也被海浪衝擊得無影無蹤,頓時有四千人葬身海底。搶掠而來的金塊、銀塊、錢幣、鑽石、象牙、玉器、絲綢、香料、煙草......等奇珍異寶,轉瞬之間全部都化為烏有。
※ ※ ※
觀天象星塵,能洞悉萬機變化,此雖有其兩儀諸相的轉化徵兆可尋,但若是在現今時代,那可就無需用此觀象來定論任何變化了。如是現代人迷惑嚴重,貪嗔痴三毒深蝕心靈嚴重,那心靈的變動就已能轉動一切動機,進而形成世間的一切自然界連接變動習習相關,但是人們卻亂動其自然界的儀軌,因此轉動了原本自然界順序,這都是人心動了轉變自然相繫關係,以致天地交際隨著人心變化轉動天地變動之機矣。
末法時期,不論在任何一個國家其面臨的種種動盪與災難,定有其國度人心變動才導致其動盪災難形成,此無需用何觀象就能一目瞭然。因此人們當知世間三界空間,山河大地、天地人界者有其牽動著的一定緣機,這個緣機會如何轉動全端看人們的心念舉止定論,其緣機變化能否形成安定平和,全在人們一念之間。
蓋萬物各有其安住之處,當不能亂了這本有儀軌,人們如能謹慎自我的心念變化,安住不使其亂了原有規則,定皆是無災無難。
摘錄自慈聖雜誌101期
2012年7月15日 星期日
戰爭不息
以前,我是軍校大學部畢業。所以我是職業軍人,在軍中共十四年多。
我讀的是大地測量系,學到的知識是測量、製圖。最後官職是少校測量工程官,我是少校退伍。
軍人,以「保家衛國」為天職。
雖然我屬聯勤總部管,但後勤部隊仍然是第一線部隊的支援。
後來的日子,我學佛修道,去揣測眾生的心,我覺得觸目驚心。
我發覺眾生心難測,人心難測。
國家對國家難測:
恐怖。
凌虐。
狠毒。
戰爭是集體性的互相殺人,是用各種先進武器來殲滅對方。
現代的武器不再是古代的刀箭,而是:
導彈。
化武。
核武。
在這世界(地球),二次大戰之後,仍然有無數的戰爭,這些戰爭,有些是爭土、爭地,有些是爭權、爭位,有些是爭名、爭利,有些是爭獨立、爭自主,有些是爭民族、爭自由。
然而人類被凌虐。死亡及殘障無數。
戰火無情,不管是打勝戰,或是打敗戰,多少人死亡,多少家庭支離破碎,多少流離失所的人呵!
我常常試圖去揣測那些執掌權力的人,他們是存著怎麼樣的居心,竟然能不顧及一個個的生命。一個個從嬰孩、少年、青年,漸漸成長的生命,而去主導集體殺人的任務。
最後,我總是感覺自己有心無力,我確實失敗了,因為我完全無法去阻止戰爭。(止戈為武)
追本溯源──
從古至今,戰爭就一直沒有停過,歷史上的戰爭無數,這世界永無安寧的時代,偶而有,也是非常短暫。
傲世雄才「成吉思汗」的大蒙古帝國如何來的?
氣吞寰宇「拿破崙」的版圖是如何來的?
蓋世英雄「亞歷山大」的大帝國是如何來的?
威震南歐「凱撒」的大帝國是如何來的?
漢武帝劉徹的二名大將:
「衛青」。
「霍去病」。
赫赫功名是如何來的?
這些世界上的偉大人物,或是中國歷史上的偉大人物,他們是以集體殺死別人的生命,踩在萬人的枯骨身上,才揚名立萬的。
我不明白「偉人」的標尺,「偉人」難道是殺人、殺人、殺人……。
希特勒至今,尚有人崇拜!
墨索里尼至今,尚有人崇拜!
當我看到某國和某國的戰爭,當我看見某國和某國的聯合軍事演習,當我看見核子武器的競賽,當我看見世界武器的發展,當我看見,某國的軍威大震,當我看見國防增添新的戰略武器。
我不是歡呼萬歲!
而是哀傷!
人不應發展武器去殺人,去殺另一個國家的人民。其他國家的人,就不是人嗎?
人應該「天真」、「純淨」、「和平」、「自然」啊!
《走出紅塵》無法揣測的眾生
我讀的是大地測量系,學到的知識是測量、製圖。最後官職是少校測量工程官,我是少校退伍。
軍人,以「保家衛國」為天職。
雖然我屬聯勤總部管,但後勤部隊仍然是第一線部隊的支援。
後來的日子,我學佛修道,去揣測眾生的心,我覺得觸目驚心。
我發覺眾生心難測,人心難測。
國家對國家難測:
恐怖。
凌虐。
狠毒。
戰爭是集體性的互相殺人,是用各種先進武器來殲滅對方。
現代的武器不再是古代的刀箭,而是:
導彈。
化武。
核武。
在這世界(地球),二次大戰之後,仍然有無數的戰爭,這些戰爭,有些是爭土、爭地,有些是爭權、爭位,有些是爭名、爭利,有些是爭獨立、爭自主,有些是爭民族、爭自由。
然而人類被凌虐。死亡及殘障無數。
戰火無情,不管是打勝戰,或是打敗戰,多少人死亡,多少家庭支離破碎,多少流離失所的人呵!
我常常試圖去揣測那些執掌權力的人,他們是存著怎麼樣的居心,竟然能不顧及一個個的生命。一個個從嬰孩、少年、青年,漸漸成長的生命,而去主導集體殺人的任務。
最後,我總是感覺自己有心無力,我確實失敗了,因為我完全無法去阻止戰爭。(止戈為武)
追本溯源──
從古至今,戰爭就一直沒有停過,歷史上的戰爭無數,這世界永無安寧的時代,偶而有,也是非常短暫。
傲世雄才「成吉思汗」的大蒙古帝國如何來的?
氣吞寰宇「拿破崙」的版圖是如何來的?
蓋世英雄「亞歷山大」的大帝國是如何來的?
威震南歐「凱撒」的大帝國是如何來的?
漢武帝劉徹的二名大將:
「衛青」。
「霍去病」。
赫赫功名是如何來的?
這些世界上的偉大人物,或是中國歷史上的偉大人物,他們是以集體殺死別人的生命,踩在萬人的枯骨身上,才揚名立萬的。
我不明白「偉人」的標尺,「偉人」難道是殺人、殺人、殺人……。
希特勒至今,尚有人崇拜!
墨索里尼至今,尚有人崇拜!
當我看到某國和某國的戰爭,當我看見某國和某國的聯合軍事演習,當我看見核子武器的競賽,當我看見世界武器的發展,當我看見,某國的軍威大震,當我看見國防增添新的戰略武器。
我不是歡呼萬歲!
而是哀傷!
人不應發展武器去殺人,去殺另一個國家的人民。其他國家的人,就不是人嗎?
人應該「天真」、「純淨」、「和平」、「自然」啊!
《走出紅塵》無法揣測的眾生
生生不息
《晉書》〈方技傳〉記載:
有一位幸靈的人,小時候,父母叫他去看護稻田。
幸靈一方面看牛,一方面看護稻田。
牛去吃稻子。
幸靈見了,卻不去把牛趕走。
等牛吃飽了,自行走開,幸靈才去整理稻田,把踏亂的一一扶正,把吃剩的,再重新栽好,收拾收拾。
父母看見了,非常生氣,怒斥他。
幸靈說:
「牛肚子餓了,自然就去吃稻草,為何要去趕牠,不讓牠吃呢?」
父母更氣,便問:
「既然如此,你又為何下田去整理這稻穀,一一還原?」
幸靈說:
「牛吃稻,為了生。而稻子吃剩了,我去整理,也是為了稻子的生。」
幸靈是一位有道之士,他是為了牛的生,也為了稻子的生,這才是:「生、生、生,生生不息。」
※ ※ ※
在《玉皇育德真經》提及「長養百類情」。古云:天蓋地載,萬物皆由大地滋養而生,並且是給予的種種機會,萬物完全平等,絲毫無差別待遇;大地無私,因此,能夠默默為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萬物,提供各種食物及花草樹木,每一枝草皆有其妙用。
眾生只要懂得草木的藥性者,便能隨手採摘草枝為救命之仙丹妙果,在內行人的眼裡,並沒有任何一枝草屬於沒有用的草,因為遍地看得到的都是靈藥。
大地無私,於是滋養樹木,縱然在陡坡、岩壁之間都能令樹木、花草生長茂盛,以茂密之樹木聚集嵐霧及其聚雲成雨,使山川河嶽永不缺水,更促使溪、流、泉、井能承載地層,進而滋潤土壤以提供肥沃之養分及水,使花草、樹木欣欣向榮,百花爭艷之下,為人間帶來極自然又美麗的圖畫,令欣賞到美麗花朵者能夠怡情,並且百花又提供蝴蝶及蜜蜂採花粉、花蜜,人們則從蜜蜂的勞力中獲得甜頭,草枝又供給螳螂、蚱蜢等昆蟲活動與棲息之空間,藉以美化人間,這些昆蟲們並定時免費提供世間一曲曲動人的交響樂,使人們耳根清靜、心情愉快,做為一種回饋。
人間因為有樹木,所以萬物聚集,若是人與萬物處得好,彼此敦親睦鄰,則猴子亦能幫忙看家抓賊、貓犬亦能熱鬧人們,人之對待萬物必須像大地一樣無私無欲,人及萬物、花草之間便能相輔相成、共生、共榮也。
人間因為有樹木讓鳥禽棲息,而鳥禽們便替諸佛表演大藏經,時時在提醒人們「一日之計在於晨」,百鳥無不是都在天方亮時早已動身工作,找尋蟲兒,為一天做努力,為養家而勤奮,但此時的人們卻有甚多還沉醉於夢鄉中,直至日曬三竿,才願意不甘心的慵懶起床;是以故,大地無私,長期為眾生弘法演教,而人們豈能不時時多用心乎!
摘錄自寶德雜誌第101期-述論:長養百類情
有一位幸靈的人,小時候,父母叫他去看護稻田。
幸靈一方面看牛,一方面看護稻田。
牛去吃稻子。
幸靈見了,卻不去把牛趕走。
等牛吃飽了,自行走開,幸靈才去整理稻田,把踏亂的一一扶正,把吃剩的,再重新栽好,收拾收拾。
父母看見了,非常生氣,怒斥他。
幸靈說:
「牛肚子餓了,自然就去吃稻草,為何要去趕牠,不讓牠吃呢?」
父母更氣,便問:
「既然如此,你又為何下田去整理這稻穀,一一還原?」
幸靈說:
「牛吃稻,為了生。而稻子吃剩了,我去整理,也是為了稻子的生。」
幸靈是一位有道之士,他是為了牛的生,也為了稻子的生,這才是:「生、生、生,生生不息。」
※ ※ ※
在《玉皇育德真經》提及「長養百類情」。古云:天蓋地載,萬物皆由大地滋養而生,並且是給予的種種機會,萬物完全平等,絲毫無差別待遇;大地無私,因此,能夠默默為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萬物,提供各種食物及花草樹木,每一枝草皆有其妙用。
眾生只要懂得草木的藥性者,便能隨手採摘草枝為救命之仙丹妙果,在內行人的眼裡,並沒有任何一枝草屬於沒有用的草,因為遍地看得到的都是靈藥。
大地無私,於是滋養樹木,縱然在陡坡、岩壁之間都能令樹木、花草生長茂盛,以茂密之樹木聚集嵐霧及其聚雲成雨,使山川河嶽永不缺水,更促使溪、流、泉、井能承載地層,進而滋潤土壤以提供肥沃之養分及水,使花草、樹木欣欣向榮,百花爭艷之下,為人間帶來極自然又美麗的圖畫,令欣賞到美麗花朵者能夠怡情,並且百花又提供蝴蝶及蜜蜂採花粉、花蜜,人們則從蜜蜂的勞力中獲得甜頭,草枝又供給螳螂、蚱蜢等昆蟲活動與棲息之空間,藉以美化人間,這些昆蟲們並定時免費提供世間一曲曲動人的交響樂,使人們耳根清靜、心情愉快,做為一種回饋。
人間因為有樹木,所以萬物聚集,若是人與萬物處得好,彼此敦親睦鄰,則猴子亦能幫忙看家抓賊、貓犬亦能熱鬧人們,人之對待萬物必須像大地一樣無私無欲,人及萬物、花草之間便能相輔相成、共生、共榮也。
人間因為有樹木讓鳥禽棲息,而鳥禽們便替諸佛表演大藏經,時時在提醒人們「一日之計在於晨」,百鳥無不是都在天方亮時早已動身工作,找尋蟲兒,為一天做努力,為養家而勤奮,但此時的人們卻有甚多還沉醉於夢鄉中,直至日曬三竿,才願意不甘心的慵懶起床;是以故,大地無私,長期為眾生弘法演教,而人們豈能不時時多用心乎!
摘錄自寶德雜誌第101期-述論:長養百類情
2012年7月13日 星期五
火錢地獄
我講《地藏菩薩本願經》,講「無間地獄」受苦有五:
一、時無間──不停的受苦,沒有間斷,是「時無間」。
二、空無間──一人亦滿,多人亦滿,受苦的身子,滿遍地獄,是「空無間」。
三、刑器無間──刑器的施用,叉棒鷹蛇狼犬,碓磨鋸鑿剉硬鑊湯、鐵細鐵繩鐵驢鐵馬、剝皮、鐵丸鐵汁,一刑又一刑,更無間斷,是「刑器無間」。
四、平等無間──不問是男子女人、羌胡夷狄、老幼貴賤、天龍鬼神,一律平等報應,是「平等無間」。
五、生死無間──就算刑至死,一陣清風又活,是萬死萬生的受苦,求一念間空閒亦不可得,是「生死無間」。
這「無間地獄」是最苦的。
《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所提到的地獄很多,有飛刀地獄、火箭地獄、夾山地獄、鐵車地獄、千刀地獄、流火地獄。拔舌、火山、火床、鋸牙、剝皮、……等等。
每一個地獄都是很恐怖的。
我曾「入定觀」。
到了幽冥世界,有一「寶手使者」迎接我,帶我參觀諸獄,這裡都是生前作下千般業,死後來此受罪刑的。有不忠的、不孝的、傷天理的、佛口蛇心的、味己不公道的、花言巧語騙人的、詐人財物的、強暴強姦欺負善良的、謀財害命的、製作淫具淫書的、譭謗聖賢的。......
所以,我奉勸佛弟子,要守五戒?
一、不殺生。
二、不偷盜。
三、不邪淫。
四、不妄語。
五、不飲酒。
「寶手使者」帶我經過一獄,是新蓋的,尚未完工,我很好奇,問是何獄?
寶手使者答:「是火錢地獄。」
「火錢地獄,我從未聞此獄?」我又問:「何人當來此獄?」
寶手使者答:「火錢地獄果然經書皆無此名,這是新設立的地獄,只因今之世人,愛錢如命,一個個重財重利,為了金錢財利,使盡千般手段,強取豪奪,殺盜偷搶,無惡不作。有些官員貪非份之財,受收賄賂,也送此獄。」
我問:「何謂火錢?」
寶手使者答:「是錢也,此錢均是銅板,無盡無數,只是燒得通紅而已,一塊一塊的紅通通。送此火錢地獄者,每日每夜,以火錢為食,汝在陽世吃人多少,在火錢地獄,便吃錢多少,一分一毫均無差錯。用燒紅的火錢,拋入他的口中,從唇舌、喉、食道、胃、小腸、大腸……。依次燒焦、燒爛。」
我一聽,心生怖畏悲愍:「啊!這太苦了。」
寶手使者答:「吃錢多,苦亦多,吃錢少,苦亦少,此乃因果,凡地獄種種,皆是因果。正是人生卻莫把心欺,鬼神昭彰放過誰?」
寶手菩薩說:「蓮生活佛盧勝彥,您真佛宗有一位上師,即將來此火錢地獄也!」
「啊!」我大吃一驚:「是誰﹖」
「XX上師。」
「是他。」我心黯然。
他是早期的上師,據說賺很多錢,每做一件事,規定很高價錢,有很多房子土地。雖是上師,但從未真正弘法度眾,十年未與根本上師聯絡,只是做他的營利事業,與俗人一般。他是一位被金錢考倒的上師。
我出定後,不久。
傳來消息,這位上師真的死了。
我想問問他:「賺那麼多錢,何用?」
但,已經來不及了。
《天地間的風采》地獄苦難無盡
一、時無間──不停的受苦,沒有間斷,是「時無間」。
二、空無間──一人亦滿,多人亦滿,受苦的身子,滿遍地獄,是「空無間」。
三、刑器無間──刑器的施用,叉棒鷹蛇狼犬,碓磨鋸鑿剉硬鑊湯、鐵細鐵繩鐵驢鐵馬、剝皮、鐵丸鐵汁,一刑又一刑,更無間斷,是「刑器無間」。
四、平等無間──不問是男子女人、羌胡夷狄、老幼貴賤、天龍鬼神,一律平等報應,是「平等無間」。
五、生死無間──就算刑至死,一陣清風又活,是萬死萬生的受苦,求一念間空閒亦不可得,是「生死無間」。
這「無間地獄」是最苦的。
《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所提到的地獄很多,有飛刀地獄、火箭地獄、夾山地獄、鐵車地獄、千刀地獄、流火地獄。拔舌、火山、火床、鋸牙、剝皮、……等等。
每一個地獄都是很恐怖的。
我曾「入定觀」。
到了幽冥世界,有一「寶手使者」迎接我,帶我參觀諸獄,這裡都是生前作下千般業,死後來此受罪刑的。有不忠的、不孝的、傷天理的、佛口蛇心的、味己不公道的、花言巧語騙人的、詐人財物的、強暴強姦欺負善良的、謀財害命的、製作淫具淫書的、譭謗聖賢的。......
所以,我奉勸佛弟子,要守五戒?
一、不殺生。
二、不偷盜。
三、不邪淫。
四、不妄語。
五、不飲酒。
「寶手使者」帶我經過一獄,是新蓋的,尚未完工,我很好奇,問是何獄?
寶手使者答:「是火錢地獄。」
「火錢地獄,我從未聞此獄?」我又問:「何人當來此獄?」
寶手使者答:「火錢地獄果然經書皆無此名,這是新設立的地獄,只因今之世人,愛錢如命,一個個重財重利,為了金錢財利,使盡千般手段,強取豪奪,殺盜偷搶,無惡不作。有些官員貪非份之財,受收賄賂,也送此獄。」
我問:「何謂火錢?」
寶手使者答:「是錢也,此錢均是銅板,無盡無數,只是燒得通紅而已,一塊一塊的紅通通。送此火錢地獄者,每日每夜,以火錢為食,汝在陽世吃人多少,在火錢地獄,便吃錢多少,一分一毫均無差錯。用燒紅的火錢,拋入他的口中,從唇舌、喉、食道、胃、小腸、大腸……。依次燒焦、燒爛。」
我一聽,心生怖畏悲愍:「啊!這太苦了。」
寶手使者答:「吃錢多,苦亦多,吃錢少,苦亦少,此乃因果,凡地獄種種,皆是因果。正是人生卻莫把心欺,鬼神昭彰放過誰?」
寶手菩薩說:「蓮生活佛盧勝彥,您真佛宗有一位上師,即將來此火錢地獄也!」
「啊!」我大吃一驚:「是誰﹖」
「XX上師。」
「是他。」我心黯然。
他是早期的上師,據說賺很多錢,每做一件事,規定很高價錢,有很多房子土地。雖是上師,但從未真正弘法度眾,十年未與根本上師聯絡,只是做他的營利事業,與俗人一般。他是一位被金錢考倒的上師。
我出定後,不久。
傳來消息,這位上師真的死了。
我想問問他:「賺那麼多錢,何用?」
但,已經來不及了。
《天地間的風采》地獄苦難無盡
2012年7月12日 星期四
世間最苦的事
有一天,洞山良价禪師問學僧們說:「你們覺得世間上什麼最苦呢?」
甲學僧不假思索地回答說:「地獄最苦!」
洞山良价禪師說:「不盡然。」
乙學僧接著也回答說:「感情的束縛最苦!」
洞山良价禪師還是說:「不盡然。」
丙學僧則說:「身體的老病最苦。」
洞山良价禪師就搖搖頭,說:「你們剛才所說的這些苦,都還有對治的方法,但還不是世間最苦的。」
這時,就有學僧試探地反問說:「那禪師您以為呢?」
「在此衣線下,不明大事,是名最苦。」洞山良价禪師語重心長地說。
「在此衣線下」,意指穿著袈裟、出家修道的僧眾,所謂的「不明大事」,也就是指不明白生死大事。洞山良价禪師清楚地開示,生死問題不能解決,「大事未明」是世間上最苦的事。
禪宗有謂「生死未明,如喪考妣」,祖師大德也常以「生死事大」來警策修行人,要從中體會無常迅速,不使心迷惑於虛浮不實的外境,珍惜身邊所擁有的一切,認真地活在當下,莫使心念白白地空過。
生與死是人生的兩大課題,俗語說「各人生死各人了」,意思是無人可以替代,必須自己去面對。所以,「生」的時候,努力活得自在、活得充實、活得有意義,那麼「死」的時候,就能安心、放下,沒有遺撼,了無牽掛地走,這樣無論生死就都能安然自在了。
※ ※ ※
超生了死,乃是古來聖德所傳授之極樂妙訣,亦為歷代修行者不斷尋覓之出世間心法,再以清淨心量入世。
行菩薩道第一要義,便是:超生,顧名思義,就是超越生活,眾生之生活應該如何超越,必須以脫俗之心,建立清新及清靜之生活,使生活上時時充滿人文氣息,令生活上充滿優雅氣質,是為:超生。至於:了死,乃是對於死並不感到恐懼,並且是以一種安靜的心情去面對,是謂:了死。
許多眾生沉溺於緊張、苦惱、散漫、渾渾噩噩當中,日復一日,造成生活陷入迷愚之境,雖然與其他人一樣的工作、吃飯、睡覺,但只是落入圖求生存的人生,像這樣度日如年的日子,實在是令人感慨。然而知道誠心正意之修行人,正因為有理想、有目標,為貢獻一己之力量,欲造福社會,乃秉持濟世之精神,經營各種行業以濟世牖民,雖然同樣在做事業,由於行者洞悉主旨在造福人間,是以,其發展事業,其實是在修行,亦是在造功德,生活著的每一日都在超越生活,成就菩薩道。
修行人最後所關心的便是:了死,了解死後的境界,區分明白死後的境界、環境、生活,因此在生活的日子裡,便無時無刻不是在為死後的日子做努力。由於希望死後能往生到淨土,因此修行人在生活著的時候,便學習為人處世之道理以及待人接物上的妙諦,日積月累,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提昇與進化,就因為本身希望往生到淨土,於是住世的每一個日子裡,都讓自己保持愉悅之心及輕鬆安康的行為;是以,欲使身心靈輕安自在,得依循八德目及三綱五常,行持於正道之中,時時刻刻沐浴在優雅的氛圍裡,從此並不恐懼死亡,因為心中很清楚非常明白,死後將依現在的生活條件,及現有生活模式繼續到另一個淨土安居而已。
因此,對於「死」並不恐惶,甚至於打從心裡希望這一天早日降臨,能如此有正確之「超生了死」的觀念,則人生處處逍遙自在也。
摘錄自寶德雜誌第101期-述論:超生了死
甲學僧不假思索地回答說:「地獄最苦!」
洞山良价禪師說:「不盡然。」
乙學僧接著也回答說:「感情的束縛最苦!」
洞山良价禪師還是說:「不盡然。」
丙學僧則說:「身體的老病最苦。」
洞山良价禪師就搖搖頭,說:「你們剛才所說的這些苦,都還有對治的方法,但還不是世間最苦的。」
這時,就有學僧試探地反問說:「那禪師您以為呢?」
「在此衣線下,不明大事,是名最苦。」洞山良价禪師語重心長地說。
「在此衣線下」,意指穿著袈裟、出家修道的僧眾,所謂的「不明大事」,也就是指不明白生死大事。洞山良价禪師清楚地開示,生死問題不能解決,「大事未明」是世間上最苦的事。
禪宗有謂「生死未明,如喪考妣」,祖師大德也常以「生死事大」來警策修行人,要從中體會無常迅速,不使心迷惑於虛浮不實的外境,珍惜身邊所擁有的一切,認真地活在當下,莫使心念白白地空過。
生與死是人生的兩大課題,俗語說「各人生死各人了」,意思是無人可以替代,必須自己去面對。所以,「生」的時候,努力活得自在、活得充實、活得有意義,那麼「死」的時候,就能安心、放下,沒有遺撼,了無牽掛地走,這樣無論生死就都能安然自在了。
※ ※ ※
超生了死,乃是古來聖德所傳授之極樂妙訣,亦為歷代修行者不斷尋覓之出世間心法,再以清淨心量入世。
行菩薩道第一要義,便是:超生,顧名思義,就是超越生活,眾生之生活應該如何超越,必須以脫俗之心,建立清新及清靜之生活,使生活上時時充滿人文氣息,令生活上充滿優雅氣質,是為:超生。至於:了死,乃是對於死並不感到恐懼,並且是以一種安靜的心情去面對,是謂:了死。
許多眾生沉溺於緊張、苦惱、散漫、渾渾噩噩當中,日復一日,造成生活陷入迷愚之境,雖然與其他人一樣的工作、吃飯、睡覺,但只是落入圖求生存的人生,像這樣度日如年的日子,實在是令人感慨。然而知道誠心正意之修行人,正因為有理想、有目標,為貢獻一己之力量,欲造福社會,乃秉持濟世之精神,經營各種行業以濟世牖民,雖然同樣在做事業,由於行者洞悉主旨在造福人間,是以,其發展事業,其實是在修行,亦是在造功德,生活著的每一日都在超越生活,成就菩薩道。
修行人最後所關心的便是:了死,了解死後的境界,區分明白死後的境界、環境、生活,因此在生活的日子裡,便無時無刻不是在為死後的日子做努力。由於希望死後能往生到淨土,因此修行人在生活著的時候,便學習為人處世之道理以及待人接物上的妙諦,日積月累,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提昇與進化,就因為本身希望往生到淨土,於是住世的每一個日子裡,都讓自己保持愉悅之心及輕鬆安康的行為;是以,欲使身心靈輕安自在,得依循八德目及三綱五常,行持於正道之中,時時刻刻沐浴在優雅的氛圍裡,從此並不恐懼死亡,因為心中很清楚非常明白,死後將依現在的生活條件,及現有生活模式繼續到另一個淨土安居而已。
因此,對於「死」並不恐惶,甚至於打從心裡希望這一天早日降臨,能如此有正確之「超生了死」的觀念,則人生處處逍遙自在也。
摘錄自寶德雜誌第101期-述論:超生了死
2012年7月11日 星期三
你就是你自己
在一個可能是任何地方的地方,在一個可能是任何時間的時間,有一個美麗的花園,裡面長滿了蘋果樹、橘子樹、梨樹和玫瑰花,它們都幸福而滿足地生活著。
花園裡的所有成員都是那麼快樂,唯獨一棵小橡樹愁容滿面。可憐的小傢伙被一個問題困擾著,那就是--它不知道自己是誰。
蘋果樹認為它不夠專心:「如果你真的努力了,一定會結出美味的蘋果,你看多容易!」
玫瑰花說:「別聽它的,開出玫瑰花來才更容易,你看多漂亮!」
失望的小樹按照它們的建議拼命努力,但它越想和別人一樣,就越覺得自己失敗。
一天,鳥中的智者雕來到了花園,聽說了小樹的困惑後,它說:「你別擔心,你的問題並不嚴重,地球上的許多生靈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我來告訴你怎麼辦!」
雕說:「你不要把生命浪費在變成別人希望你成為的樣子,你就是你自己,你要試著了解你自己,要想做到這一點,就要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說完,雕就飛走了。
小樹自言自語道:「做我自己?了解我自己?傾聽自己的內心聲音?」
突然,小樹茅塞頓開,它閉上眼睛,敞開心扉,終於聽到了自己內心的聲音:「你永遠都結不出蘋果,因為你不是蘋果樹;你也不會每年每天都開花,因為你不是玫瑰。你是一棵橡樹,你的命運就是要長得高大挺拔,給鳥兒們棲息,給遊人們遮陰,創造美麗的環境。你有你的使命,去完成它吧!」
小樹頓覺渾身上下充滿了力量和自信,它開始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而努力。很快它就長成了一棵大橡樹,填滿了屬於自己的空間,贏得了大家的尊重。
這時,花園裡才真正實現了每一個生命的快樂。
在生活中,所有人都有自己需要完成的使命和屬於自己的位置,不要讓任何事或任何人阻止我們認識和享受我們存在的美妙真諦。
※ ※ ※
人不怕不知人,怕不已知,不己知則流浪放蕩,遇事無輕重之分,自不量力,為所欲為,待明醒時,已闖下大禍,不可收拾,失落了自我,哀嘆痛苦。
天生我才必有用,不論聰智愚鈍都各有所長,多認識自己,發揮所長,創造自己的一片天,這才是人生的真諦,不可漠視自己,隨波逐流,失去了人生的價值,多麼可惜!
自己永遠是最大的敵人,迷昧自己,創傷自己,哀嘆自己,漠視自己,使得無以提昇明智、重建心靈、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所以必須明醒自己,開創一條明路,才可自己創造美好的遠景。
摘錄自尋回失落的自我-第二十一章 明醒自我
花園裡的所有成員都是那麼快樂,唯獨一棵小橡樹愁容滿面。可憐的小傢伙被一個問題困擾著,那就是--它不知道自己是誰。
蘋果樹認為它不夠專心:「如果你真的努力了,一定會結出美味的蘋果,你看多容易!」
玫瑰花說:「別聽它的,開出玫瑰花來才更容易,你看多漂亮!」
失望的小樹按照它們的建議拼命努力,但它越想和別人一樣,就越覺得自己失敗。
一天,鳥中的智者雕來到了花園,聽說了小樹的困惑後,它說:「你別擔心,你的問題並不嚴重,地球上的許多生靈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我來告訴你怎麼辦!」
雕說:「你不要把生命浪費在變成別人希望你成為的樣子,你就是你自己,你要試著了解你自己,要想做到這一點,就要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說完,雕就飛走了。
小樹自言自語道:「做我自己?了解我自己?傾聽自己的內心聲音?」
突然,小樹茅塞頓開,它閉上眼睛,敞開心扉,終於聽到了自己內心的聲音:「你永遠都結不出蘋果,因為你不是蘋果樹;你也不會每年每天都開花,因為你不是玫瑰。你是一棵橡樹,你的命運就是要長得高大挺拔,給鳥兒們棲息,給遊人們遮陰,創造美麗的環境。你有你的使命,去完成它吧!」
小樹頓覺渾身上下充滿了力量和自信,它開始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而努力。很快它就長成了一棵大橡樹,填滿了屬於自己的空間,贏得了大家的尊重。
這時,花園裡才真正實現了每一個生命的快樂。
在生活中,所有人都有自己需要完成的使命和屬於自己的位置,不要讓任何事或任何人阻止我們認識和享受我們存在的美妙真諦。
※ ※ ※
人不怕不知人,怕不已知,不己知則流浪放蕩,遇事無輕重之分,自不量力,為所欲為,待明醒時,已闖下大禍,不可收拾,失落了自我,哀嘆痛苦。
天生我才必有用,不論聰智愚鈍都各有所長,多認識自己,發揮所長,創造自己的一片天,這才是人生的真諦,不可漠視自己,隨波逐流,失去了人生的價值,多麼可惜!
自己永遠是最大的敵人,迷昧自己,創傷自己,哀嘆自己,漠視自己,使得無以提昇明智、重建心靈、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所以必須明醒自己,開創一條明路,才可自己創造美好的遠景。
摘錄自尋回失落的自我-第二十一章 明醒自我
2012年7月10日 星期二
雙胞胎考試
江西省南昌縣有一對雙胞胎兄弟,他們的相貌、動作、說話聲音,完全相同,父母常常弄錯,而以衣服顏色區分二人。
至兄弟三十歲時間,二人同時入學、同時婚娶、又同時生子;他們的學問、書法、領悟能力及榮辱得失,幾乎完全相同。但是到了三十一歲以後,卻有了重大變化。
三十一歲時,兄弟二人到省城參加考試,在居所隔鄰有位年輕的富孀,姿容豔麗,她見兄弟二人俊朗斯文,有意擇一而托附終身,因此經常藉故過來搭訕。
哥哥內心有所警惕,當面拒絕,請她以後不要再來。哥哥並且告誡弟弟:「男女不應單獨相處於一室之內,以免旁人誤解,損壞各人名節;孀婦再來時,最好拒絕她逗留,不要被她迷惑顛倒,而有苟且行為。」
弟弟表面允諾,卻抵不過孀婦的誘惑,背地裏與孀婦暗渡陳倉,並且許下諾言:「若省城考試得中,必來迎娶。」
放榜後,哥哥考上,而弟弟名落孫山;婦人也弄不清楚他們兄弟二人誰是誰,以為高中的,就是與自己有約的人。
弟弟非常納悶:明明兄弟二人實力一樣,何以自己居然落榜?卻不知自我反省,已犯了「亂孀寡,天律不容;折福折壽折功名」之惡。弟弟仍然執迷不悟,竟還騙孀婦:「省考已中,待進京參加進士考試,得中後再來迎娶,更為風光體面。」於是婦人傾囊給與弟弟下聘的資金,一心盼望佳訊。
哥哥在京試中果然進士及第。婦人非常高興,私治行裝,等著風風光光的結婚。但是,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杳無音訊,婦人在漫長的等待中,由幽怨、抑鬱而氣憤成疾,終致不治。臨終時,托人帶信給哥哥,責怪他薄情寡義、不守承諾、騙人騙財。
哥哥見信覺得奇怪,詢問弟弟緣故?弟弟不得不承認自己犯下的過失,也痛悟古聖先賢所警世的「科甲重陰功」、「犯淫損功名」,是真實不虛。如今,孀婦為己而亡,絲恩發怨,無有不報,以後該怎麼辦?
孀婦病故的第二年,兄弟二人的孩子在戲水時,弟弟的孩子意外溺斃,而哥哥的孩子卻安然無恙。弟弟因喪子之痛,加上內心的憂惱、惶恐,沒多久雙目失明。在短短的時日裏,由於身心俱傷,不久,弟弟就去世了。而哥哥卻仕途發達,子孫榮顯。
雙胞兄弟二人,前三十年之榮辱、得失、進退相同;三十歲以後,理應同享高官厚祿、多子多福壽。弟弟卻因誨淫邀寵,彼來我就而反轉。以百年名節、畢生前程、子孫福祿,斷送於半時迷惑。有子複絕,獨留妻子於世,面對蕭牆枯燈,其情可哀!
※ ※ ※
試觀今日世界,人心激變,反古之道,忤逆十惡悖行,棄道德於不問,廢綱常於無聞,所以縱情動慾,廉恥不顧,節義無存,乖背倫理而喪德,實比禽獸猶不如也。怪象叢生,幽冥沉淪,良可悲也。
慨嘆歐風東漸之毒素,使男女沉迷,崇尚自由平等,偏向淫亂,習以為常,戀愛離合,自殺殘害,為所欲為,時有所聞,造成千古之臭名,而不知痛改前非、復古禮教,造成昏暗世界。
上天造物,男女平等,會為娼作妓者,乃父母因為貪財,受人迷惑,或自甘墮落,棲身於秦樓,依足於楚館,行無定所,四處飄泊,可說是殘花敗柳,平淡視之,乃同胞姊妹也。好色之徒,少年不戒,及長,為了落花流水,遂而辱之賤之,於心無愧乎?
人生功名、事業在於生命,淫害生命者,如鋼刮水火,塵情趨之若鶩,甘之如飴,人之動情也,是以,說是非淫害生命者乎。男兒以健壯有用之軀,沉迷於溫柔之鄉,遂至形消骨立,淫之禍害深也。
自古而今,淫亂之家,好色之徒,不是家破人亡,就是妻離子散,昭彰報應,如影隨形,圖一時之樂,而受萬劫之苦,世人能不醒乎哉!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摘錄自回心思道-第二五 章心不淫亂
至兄弟三十歲時間,二人同時入學、同時婚娶、又同時生子;他們的學問、書法、領悟能力及榮辱得失,幾乎完全相同。但是到了三十一歲以後,卻有了重大變化。
三十一歲時,兄弟二人到省城參加考試,在居所隔鄰有位年輕的富孀,姿容豔麗,她見兄弟二人俊朗斯文,有意擇一而托附終身,因此經常藉故過來搭訕。
哥哥內心有所警惕,當面拒絕,請她以後不要再來。哥哥並且告誡弟弟:「男女不應單獨相處於一室之內,以免旁人誤解,損壞各人名節;孀婦再來時,最好拒絕她逗留,不要被她迷惑顛倒,而有苟且行為。」
弟弟表面允諾,卻抵不過孀婦的誘惑,背地裏與孀婦暗渡陳倉,並且許下諾言:「若省城考試得中,必來迎娶。」
放榜後,哥哥考上,而弟弟名落孫山;婦人也弄不清楚他們兄弟二人誰是誰,以為高中的,就是與自己有約的人。
弟弟非常納悶:明明兄弟二人實力一樣,何以自己居然落榜?卻不知自我反省,已犯了「亂孀寡,天律不容;折福折壽折功名」之惡。弟弟仍然執迷不悟,竟還騙孀婦:「省考已中,待進京參加進士考試,得中後再來迎娶,更為風光體面。」於是婦人傾囊給與弟弟下聘的資金,一心盼望佳訊。
哥哥在京試中果然進士及第。婦人非常高興,私治行裝,等著風風光光的結婚。但是,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杳無音訊,婦人在漫長的等待中,由幽怨、抑鬱而氣憤成疾,終致不治。臨終時,托人帶信給哥哥,責怪他薄情寡義、不守承諾、騙人騙財。
哥哥見信覺得奇怪,詢問弟弟緣故?弟弟不得不承認自己犯下的過失,也痛悟古聖先賢所警世的「科甲重陰功」、「犯淫損功名」,是真實不虛。如今,孀婦為己而亡,絲恩發怨,無有不報,以後該怎麼辦?
孀婦病故的第二年,兄弟二人的孩子在戲水時,弟弟的孩子意外溺斃,而哥哥的孩子卻安然無恙。弟弟因喪子之痛,加上內心的憂惱、惶恐,沒多久雙目失明。在短短的時日裏,由於身心俱傷,不久,弟弟就去世了。而哥哥卻仕途發達,子孫榮顯。
雙胞兄弟二人,前三十年之榮辱、得失、進退相同;三十歲以後,理應同享高官厚祿、多子多福壽。弟弟卻因誨淫邀寵,彼來我就而反轉。以百年名節、畢生前程、子孫福祿,斷送於半時迷惑。有子複絕,獨留妻子於世,面對蕭牆枯燈,其情可哀!
※ ※ ※
試觀今日世界,人心激變,反古之道,忤逆十惡悖行,棄道德於不問,廢綱常於無聞,所以縱情動慾,廉恥不顧,節義無存,乖背倫理而喪德,實比禽獸猶不如也。怪象叢生,幽冥沉淪,良可悲也。
慨嘆歐風東漸之毒素,使男女沉迷,崇尚自由平等,偏向淫亂,習以為常,戀愛離合,自殺殘害,為所欲為,時有所聞,造成千古之臭名,而不知痛改前非、復古禮教,造成昏暗世界。
上天造物,男女平等,會為娼作妓者,乃父母因為貪財,受人迷惑,或自甘墮落,棲身於秦樓,依足於楚館,行無定所,四處飄泊,可說是殘花敗柳,平淡視之,乃同胞姊妹也。好色之徒,少年不戒,及長,為了落花流水,遂而辱之賤之,於心無愧乎?
人生功名、事業在於生命,淫害生命者,如鋼刮水火,塵情趨之若鶩,甘之如飴,人之動情也,是以,說是非淫害生命者乎。男兒以健壯有用之軀,沉迷於溫柔之鄉,遂至形消骨立,淫之禍害深也。
自古而今,淫亂之家,好色之徒,不是家破人亡,就是妻離子散,昭彰報應,如影隨形,圖一時之樂,而受萬劫之苦,世人能不醒乎哉!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摘錄自回心思道-第二五 章心不淫亂
2012年7月9日 星期一
看「達利」的畫
我曾觀賞西洋畫家「達利」的畫,在一家門面頗氣派的現代畫廊,那次的展出,全部是西班牙畫家「達利」的,他的畫是超現實派。
他的畫很特殊:
畫出他的「幻夢」。
畫出自己「貪婪」的組合。
有人說,看「達利」的畫,看得多了,覺得有噁心之感。
也有人說,其實「達利」的畫,在歐洲,在巴黎,並未普遍受到欣賞及歡迎。
「達利」不只是畫他的「夢」,有一組特殊的組合,是畫他貪吃的組合──
畫「頭檯」食品。
畫「湯」及「青菜沙拉」。
畫「麵包」及「牛排」、「雞排」。
畫「魚、蝦、龍蝦、螃蟹」。
畫「臭起士」。
畫「蛋糕」。
畫「甜點」。
也就是等於從「頭檯」畫到「甜點」的一組的畫,使人感受到人類貪吃的嘴臉。
當我觀賞「達利」的畫時,我個人覺得「達利」畫他的夢幻,似乎是在反抗當前的社會,反抗現實世界。
「達利」畫貪婪的嘴臉,似乎是嘲笑他人,也嘲笑自己,這畫作裏面藏有深層意識。
「達利」的畫:
有粗暴的表現。
有否定的意味。
就像平時連一隻螞蟻都不忍心踩死的人,一旦上了餐桌,卻照樣大口的嚼,大口的吞,絕對不會眨眼。
現實的社會,表面上是公平的,是公義的,是法律的,每一個人的外在表現彷彿都是道貌岸然,不說一句髒話的。但,真正有了權利鬥爭,每一個人的面相都變了,害人的方式,之兇,之惡,之毒,之狠,簡直是到了難以想像的地步。
「達利」的畫,我發覺他是「叛逆的」,是「負面的」,他畫的正是社會走火入魔的景相。
他的夢幻是在挖人類內心的「貪、瞋、痴」,在挖人類肉體內的屎尿,什麼稀奇古怪的想像,全部揭發在他的畫作之中,他不是在抹黑人,而是畫出人的負面。
想一想──
人與人的鬥爭。
似乎全在於,你抹黑,我澄清。我攻擊,你反駁。
大家你來我往,惡性循環。
這樣一來,要想不負面也難。
似乎所有的人類都成了受害者。
就連統治者也是這樣,記得有一則故事,是這樣的:
以前,亞歷山大帝逮捕了一名海盜,他問這個海盜頭子憑什麼權利稱霸海上,該強盜的答覆令大帝非常的震驚:
「如你一樣。」
「為什麼?」亞歷山大帝問。
「我只有一條船。」海盜說:「而你有一大批船。」
海盜說:
「我只搶他人一條,你搶全世界。」
海盜又說:
「我是海盜,你是君王。」
由這個故事,我們發覺,現實世界裡存在了太多的盲點,現實的權利有時候在鬥爭之中便因為貪婪而踐踏了公義,權利的不擇手段,便形成了罪惡。
現實社會呼籲,「人權」、「自由」、「公平」、「法治」是沒有錯的,這些是被認定目前的人類價值。
但,如果被「濫權」呢?如果被惡人不擇手段的應用?反而好人被惡人制伏,好人成了惡人的奴僕。
請注意。
是不是可能!
「達利」的畫,是「負面的」,是「反叛的」,這現實世界其實就是他的一場噩夢!
摘錄自《虛空中的孤鳥》-看「達利」的畫
他的畫很特殊:
畫出他的「幻夢」。
畫出自己「貪婪」的組合。
有人說,看「達利」的畫,看得多了,覺得有噁心之感。
也有人說,其實「達利」的畫,在歐洲,在巴黎,並未普遍受到欣賞及歡迎。
「達利」不只是畫他的「夢」,有一組特殊的組合,是畫他貪吃的組合──
畫「頭檯」食品。
畫「湯」及「青菜沙拉」。
畫「麵包」及「牛排」、「雞排」。
畫「魚、蝦、龍蝦、螃蟹」。
畫「臭起士」。
畫「蛋糕」。
畫「甜點」。
也就是等於從「頭檯」畫到「甜點」的一組的畫,使人感受到人類貪吃的嘴臉。
當我觀賞「達利」的畫時,我個人覺得「達利」畫他的夢幻,似乎是在反抗當前的社會,反抗現實世界。
「達利」畫貪婪的嘴臉,似乎是嘲笑他人,也嘲笑自己,這畫作裏面藏有深層意識。
「達利」的畫:
有粗暴的表現。
有否定的意味。
就像平時連一隻螞蟻都不忍心踩死的人,一旦上了餐桌,卻照樣大口的嚼,大口的吞,絕對不會眨眼。
現實的社會,表面上是公平的,是公義的,是法律的,每一個人的外在表現彷彿都是道貌岸然,不說一句髒話的。但,真正有了權利鬥爭,每一個人的面相都變了,害人的方式,之兇,之惡,之毒,之狠,簡直是到了難以想像的地步。
「達利」的畫,我發覺他是「叛逆的」,是「負面的」,他畫的正是社會走火入魔的景相。
他的夢幻是在挖人類內心的「貪、瞋、痴」,在挖人類肉體內的屎尿,什麼稀奇古怪的想像,全部揭發在他的畫作之中,他不是在抹黑人,而是畫出人的負面。
想一想──
人與人的鬥爭。
似乎全在於,你抹黑,我澄清。我攻擊,你反駁。
大家你來我往,惡性循環。
這樣一來,要想不負面也難。
似乎所有的人類都成了受害者。
就連統治者也是這樣,記得有一則故事,是這樣的:
以前,亞歷山大帝逮捕了一名海盜,他問這個海盜頭子憑什麼權利稱霸海上,該強盜的答覆令大帝非常的震驚:
「如你一樣。」
「為什麼?」亞歷山大帝問。
「我只有一條船。」海盜說:「而你有一大批船。」
海盜說:
「我只搶他人一條,你搶全世界。」
海盜又說:
「我是海盜,你是君王。」
由這個故事,我們發覺,現實世界裡存在了太多的盲點,現實的權利有時候在鬥爭之中便因為貪婪而踐踏了公義,權利的不擇手段,便形成了罪惡。
現實社會呼籲,「人權」、「自由」、「公平」、「法治」是沒有錯的,這些是被認定目前的人類價值。
但,如果被「濫權」呢?如果被惡人不擇手段的應用?反而好人被惡人制伏,好人成了惡人的奴僕。
請注意。
是不是可能!
「達利」的畫,是「負面的」,是「反叛的」,這現實世界其實就是他的一場噩夢!
摘錄自《虛空中的孤鳥》-看「達利」的畫
2012年7月8日 星期日
最凶狠、最殘暴、最醜惡的動物
美國有一家動物園,動物齊全,創辦得有聲有色。每一個參觀過該動物園的人,心靈都會受到一次極大的震撼。
因為每一位遊客參觀到最後一個動物籠子時,他們會看到籠子上有一個大牌子,上面寫著一行醒目的大字:「最凶狠、最殘暴、最醜惡的動物!」
此時,遊客一定會心生疑惑看看籠子裏究竟有著什麼可怕的動物,可是一看進去卻發現該籠子是空的,什麼動物也沒有,有的卻是一面大大的鏡子,把遊客自己的嘴臉清清楚楚地映照在鏡子裏面。
使參觀者深受震撼的並不是什麼兇殘猙獰的動物,而是參觀者自己!看到鏡中自己的形象後,你又會有何感想?
※ ※ ※
時下社會,多少人皆是暗室為惡,做出違背良心的事:為圖暴利不顧他人死活,為錢財而不顧良知情義,運用各種手段來侵吞剝取。這種人心狠毒辣,空有萬物之靈的(人身),卻只是一個披著人皮的「衣冠禽獸」,絲毫觀察不出有任何行為造作是屬於(人)的跡象,可說已喪失了為人根本。
有些當官的、有權勢的,抓了機會就貪贓枉法;工商界不能安廉,商品偷工減料,摻雜劣品,並且壓榨員工;做工的不盡心力、懶、不負責任,而且尚誑枉老闆,處處見諸詐騙欺瞞,這都是失落義性而敗廉。又如今之世人寡恥之例亦多,因在貪欲私利的情況下,什麼不要臉的事都做的出來,在「笑貧不笑娼」的不德風氣下,以美色換來金錢,以不道德之勾當來圖暴利,且還沾沾自喜,真是忝不知恥也,試問倫理顏面安在?就因為如此,造成如今社會動盪不安之事層出不窮矣。
如今世界到處都有災劫,到處都有動盪,每天皆有殺盜淫妄示現,皆是人心不懂得修善去惡,導致社會淪陷在諸般惡障之中。倘若人類不斷除邪見惡行,仍一昧胡作非為,造諸般業因,在上蒼來言,必然會藉天地的災難,來收拾世間的不善人種,希世人思悟之!
因為每一位遊客參觀到最後一個動物籠子時,他們會看到籠子上有一個大牌子,上面寫著一行醒目的大字:「最凶狠、最殘暴、最醜惡的動物!」
此時,遊客一定會心生疑惑看看籠子裏究竟有著什麼可怕的動物,可是一看進去卻發現該籠子是空的,什麼動物也沒有,有的卻是一面大大的鏡子,把遊客自己的嘴臉清清楚楚地映照在鏡子裏面。
使參觀者深受震撼的並不是什麼兇殘猙獰的動物,而是參觀者自己!看到鏡中自己的形象後,你又會有何感想?
※ ※ ※
時下社會,多少人皆是暗室為惡,做出違背良心的事:為圖暴利不顧他人死活,為錢財而不顧良知情義,運用各種手段來侵吞剝取。這種人心狠毒辣,空有萬物之靈的(人身),卻只是一個披著人皮的「衣冠禽獸」,絲毫觀察不出有任何行為造作是屬於(人)的跡象,可說已喪失了為人根本。
有些當官的、有權勢的,抓了機會就貪贓枉法;工商界不能安廉,商品偷工減料,摻雜劣品,並且壓榨員工;做工的不盡心力、懶、不負責任,而且尚誑枉老闆,處處見諸詐騙欺瞞,這都是失落義性而敗廉。又如今之世人寡恥之例亦多,因在貪欲私利的情況下,什麼不要臉的事都做的出來,在「笑貧不笑娼」的不德風氣下,以美色換來金錢,以不道德之勾當來圖暴利,且還沾沾自喜,真是忝不知恥也,試問倫理顏面安在?就因為如此,造成如今社會動盪不安之事層出不窮矣。
如今世界到處都有災劫,到處都有動盪,每天皆有殺盜淫妄示現,皆是人心不懂得修善去惡,導致社會淪陷在諸般惡障之中。倘若人類不斷除邪見惡行,仍一昧胡作非為,造諸般業因,在上蒼來言,必然會藉天地的災難,來收拾世間的不善人種,希世人思悟之!
2012年7月7日 星期六
處處有美景
據說在很遠的地方有座大山,那裏風景如畫,猶如仙境。只有很少的人真正到過那裡,因為實在是太遙遠了。
有一天,智者和一位將軍相約,一同前去遊覽這個令人神往的地方,然後,兩人各自出發了。
許多年以後,兩人又在路上相遇,他們發現那地方確實是太遙遠了,即使走一輩子,也未必能到達。
將軍懊惱地說:「我竭盡全力跑來,結果什麼都不能看到,真是太讓人傷心了。」
智者則悠然地說:「這一路上有許多數不清的美妙風景,難道你都沒有注意到?」
將軍一臉迷惑:「我只顧朝著目標奔跑,哪有心思欣賞沿途的風景?」
智者無不感慨地說:「那就太遺憾了,當我們追求一個遙遠的目標時,不要忘記,旅途處處有美景、有快樂!」
一味地追求與現實相距太遙遠的目標,沒有時間欣賞沿途美麗風景,也許,這就是我們總和快樂一次次錯過的原因。
※ ※ ※
輕鬆與恬淡,乃是心境清淨悠然的舒泰,可使身心獲得調劑,恢復精神與活力,創造出無比的暢快。
輕鬆是現今忙碌社會的一種休閒藝術,放下工作,緩慢生活的腳步,排除萬緣,不惦念俗務,甚至於連時間的觀念都一起放下,專注於悠閒的情趣中,讓自己在另外一個生活中甦醒過來。同時要知道,並不是專程放下工作去旅遊就可以得到的,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就可獲得。甚至於靜坐就可鬆馳身心,亦或可學習禪觀,收斂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觀看眼前的靜物,或是遠處之老樹、山色,空中的白雲、彩霞,渾然忘我,專注於真正本質的清淨。正如「秋雲秋水,滿山是目,這裡明得,千足萬足。」真正的愉悅與快樂,就建立在此「千足萬足」上。
輕鬆與恬淡並不是以名利或財富可換取來的,是從虛幻的環境中覺醒過來,直道而行,自然豐足的快樂。當然要注意,不可「風動心樹榣,雲生性己塵」所帶來的煩惱所影響。明悟之!
摘錄自禪-第十三章 禪足輕鬆與恬淡
有一天,智者和一位將軍相約,一同前去遊覽這個令人神往的地方,然後,兩人各自出發了。
許多年以後,兩人又在路上相遇,他們發現那地方確實是太遙遠了,即使走一輩子,也未必能到達。
將軍懊惱地說:「我竭盡全力跑來,結果什麼都不能看到,真是太讓人傷心了。」
智者則悠然地說:「這一路上有許多數不清的美妙風景,難道你都沒有注意到?」
將軍一臉迷惑:「我只顧朝著目標奔跑,哪有心思欣賞沿途的風景?」
智者無不感慨地說:「那就太遺憾了,當我們追求一個遙遠的目標時,不要忘記,旅途處處有美景、有快樂!」
一味地追求與現實相距太遙遠的目標,沒有時間欣賞沿途美麗風景,也許,這就是我們總和快樂一次次錯過的原因。
※ ※ ※
輕鬆與恬淡,乃是心境清淨悠然的舒泰,可使身心獲得調劑,恢復精神與活力,創造出無比的暢快。
輕鬆是現今忙碌社會的一種休閒藝術,放下工作,緩慢生活的腳步,排除萬緣,不惦念俗務,甚至於連時間的觀念都一起放下,專注於悠閒的情趣中,讓自己在另外一個生活中甦醒過來。同時要知道,並不是專程放下工作去旅遊就可以得到的,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就可獲得。甚至於靜坐就可鬆馳身心,亦或可學習禪觀,收斂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觀看眼前的靜物,或是遠處之老樹、山色,空中的白雲、彩霞,渾然忘我,專注於真正本質的清淨。正如「秋雲秋水,滿山是目,這裡明得,千足萬足。」真正的愉悅與快樂,就建立在此「千足萬足」上。
輕鬆與恬淡並不是以名利或財富可換取來的,是從虛幻的環境中覺醒過來,直道而行,自然豐足的快樂。當然要注意,不可「風動心樹榣,雲生性己塵」所帶來的煩惱所影響。明悟之!
摘錄自禪-第十三章 禪足輕鬆與恬淡
2012年7月6日 星期五
最毒負心人
賈迪。波德默是一名成功的猶太商人。
一九四二年三月,希特勒下令搜捕德國所有猶太人,六十八歲的賈迪。波德默召集全家商討對策,最後想出一個沒有辦法的辦法——向德國的「非猶太人」求助,爭取他們的保護。
辦法確定之後,接下來是選擇求助的對象。兩個兒子認為,應該向銀行家金。奧尼爾求助,因為他一直把波德默家族視為恩人,曾多次表示,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儘管找他。
波德默家族擁有潘沙森林的採伐權,是歐洲著名的木材供應商。金。奧尼爾是一家銀行的小股東,是在波德默家族的資助下發家的。
四十年來,為了支持他打敗競爭對手,波德默家族的錢,從沒存入過其他銀行。直到事發時,金。奧尼爾的銀行里還存有波德默家族的五十四萬馬克。現在,波德默家族遇到滅頂之災,金。奧尼爾應該不會袖手旁觀。
六十八歲的老人卻不是這種意見。他認為應該向拉爾夫。本內特求助。拉爾夫。本內特是一位木材商人。波德默家族起初是跟他打工,後來通過他的資助,才有了今天的家業。兩家現在雖然很少往來,但心理上從沒斷絕過感激和思念。
最後,老人說:「你們還是去求助拉爾夫。本內特先生吧!雖然我們欠他很多,但他確實是個熱心人。」
第二天一早,兩個兒子出發了。在路上,二兒子說:「我們不能去本內特先生那兒,上次我見他時,他還提那七百噸木材的事。要去,哥哥你去吧!我要去求奧尼爾。」
大兒子說:「我想還是應該聽爸爸的,他接觸的人比你我要多得多啊。」
最後,二兒子去了銀行家那裡,大兒子則去拜訪木材商。
一九四八年七月,一個名叫艾森。波德默的人從遙遠的日本回到德國尋找家人,最後卻是一無所獲。後來,他從納粹檔案中查到一條令人痛心疾首的記錄:銀行家金。奧尼爾來電,家中闖入一年輕男子,疑是猶太人。
一年後,他又於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死亡檔案中,查到父親、母親、妻子、弟媳及六個孩子的名字,他們是在他和弟弟分手後第四天被捕的。
後來,艾森·波德默定居美國,直到二零零三年十二月四日去世,終年八十三歲,他留下一部回憶錄、兩個兒子、三個女兒和九個孫子、孫女。
他的回憶錄裡,主要講述了他在木材商本內特的捨命幫助下,怎樣偷渡日本,保全性命的傳奇經歷。
該書的封面上寫著:獻給我的父親賈迪。波德默!
封底則寫著:許多人誤認為,想要贏得他人的忠誠,最好的辦法是給予其恩惠。
但是
曾經得到你恩惠的人,未必會向你伸出援手;
而那些你欠他很多的人,很多時會在你危難之時給予幫助。
這究竟是為什麼?
其實,只有真心援助過你的人,才會真誠地再次拯救你。
因為
既然已經付出過,就不會吝惜什麼。
轉載
一九四二年三月,希特勒下令搜捕德國所有猶太人,六十八歲的賈迪。波德默召集全家商討對策,最後想出一個沒有辦法的辦法——向德國的「非猶太人」求助,爭取他們的保護。
辦法確定之後,接下來是選擇求助的對象。兩個兒子認為,應該向銀行家金。奧尼爾求助,因為他一直把波德默家族視為恩人,曾多次表示,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儘管找他。
波德默家族擁有潘沙森林的採伐權,是歐洲著名的木材供應商。金。奧尼爾是一家銀行的小股東,是在波德默家族的資助下發家的。
四十年來,為了支持他打敗競爭對手,波德默家族的錢,從沒存入過其他銀行。直到事發時,金。奧尼爾的銀行里還存有波德默家族的五十四萬馬克。現在,波德默家族遇到滅頂之災,金。奧尼爾應該不會袖手旁觀。
六十八歲的老人卻不是這種意見。他認為應該向拉爾夫。本內特求助。拉爾夫。本內特是一位木材商人。波德默家族起初是跟他打工,後來通過他的資助,才有了今天的家業。兩家現在雖然很少往來,但心理上從沒斷絕過感激和思念。
最後,老人說:「你們還是去求助拉爾夫。本內特先生吧!雖然我們欠他很多,但他確實是個熱心人。」
第二天一早,兩個兒子出發了。在路上,二兒子說:「我們不能去本內特先生那兒,上次我見他時,他還提那七百噸木材的事。要去,哥哥你去吧!我要去求奧尼爾。」
大兒子說:「我想還是應該聽爸爸的,他接觸的人比你我要多得多啊。」
最後,二兒子去了銀行家那裡,大兒子則去拜訪木材商。
一九四八年七月,一個名叫艾森。波德默的人從遙遠的日本回到德國尋找家人,最後卻是一無所獲。後來,他從納粹檔案中查到一條令人痛心疾首的記錄:銀行家金。奧尼爾來電,家中闖入一年輕男子,疑是猶太人。
一年後,他又於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死亡檔案中,查到父親、母親、妻子、弟媳及六個孩子的名字,他們是在他和弟弟分手後第四天被捕的。
後來,艾森·波德默定居美國,直到二零零三年十二月四日去世,終年八十三歲,他留下一部回憶錄、兩個兒子、三個女兒和九個孫子、孫女。
他的回憶錄裡,主要講述了他在木材商本內特的捨命幫助下,怎樣偷渡日本,保全性命的傳奇經歷。
該書的封面上寫著:獻給我的父親賈迪。波德默!
封底則寫著:許多人誤認為,想要贏得他人的忠誠,最好的辦法是給予其恩惠。
但是
曾經得到你恩惠的人,未必會向你伸出援手;
而那些你欠他很多的人,很多時會在你危難之時給予幫助。
這究竟是為什麼?
其實,只有真心援助過你的人,才會真誠地再次拯救你。
因為
既然已經付出過,就不會吝惜什麼。
轉載
2012年7月5日 星期四
修行之意義
大勢至菩薩 降
吾觀諸賢生及眾善信大德終日繁忙,為事業、為家庭、為子女、為父母、為道場謢持奔忙,有時忽略了對自己肉身的調養,甚至忙得連運動、睡眠的時間都沒有,這樣不佑照顧自身健康,縱使努力精進,肉身也會累得「罷工」。
其實,真正懂得修行的人,一定要調養「精、氣、神」,使自己精神飽滿,健步如飛,聲如洪鐘,神韻康健,否則眾生業力如此之重,不待壽命終了,早就把肉身給摧殘殆盡了。
吾今夜便以「修行之意義」為題,與諸賢生及眾善信大德共同參研之。
「修行之意義」
有此修行者並不了解修行的意義,誤以為每天參與道場之事務,忙著法會之工作即是修行,其實此皆是外功之積累,協助自己早回理天。但是修行也要注重「內果」之培養,就像瓜熟蒂落一般,在瓜果成熟之前,修行的人如果為這株「道果」做好除蟲、施肥、除草、修剪枝葉......等工作,此即為修「內果」。
提到除蟲,即是修行之人如何斷除自己的身、口、意......等惡習,所以儒家修行者強調「吾日三省吾身」、「不貳過」......等修行方式,如果同樣的過犯一犯再犯,那除了傷害「內果」之外,更會折損自己辛苦所造之「外功」。
其次,說到施肥,平時多研讀古聖先賢及各宗教之善書,都能滋養自己的心靈,開闊自己的眼界,堅定自己的道心,也對修行人來說,即是要修剪「愩高我慢」、「驕傲自滿」、「他卑我尊」等想法,如能將這些雜念除掉,才能使仙佛訓言深入內心,不會「半瓶水響叮噹」,隨時保持「謙虛」的態度。
最後,提到修枝剪葉,修行的人必須因時因地,為度化眾生而自我調整,度化他人不是勉強別人去改變,而是改變自己,將自己的道德提升,以身作則去度化他人,在度化他人之前,自己要能先懺悔前非且不再犯,眾生自能被感動,而自願被度化。
摘錄自全真月刊第84期
吾觀諸賢生及眾善信大德終日繁忙,為事業、為家庭、為子女、為父母、為道場謢持奔忙,有時忽略了對自己肉身的調養,甚至忙得連運動、睡眠的時間都沒有,這樣不佑照顧自身健康,縱使努力精進,肉身也會累得「罷工」。
其實,真正懂得修行的人,一定要調養「精、氣、神」,使自己精神飽滿,健步如飛,聲如洪鐘,神韻康健,否則眾生業力如此之重,不待壽命終了,早就把肉身給摧殘殆盡了。
吾今夜便以「修行之意義」為題,與諸賢生及眾善信大德共同參研之。
「修行之意義」
有此修行者並不了解修行的意義,誤以為每天參與道場之事務,忙著法會之工作即是修行,其實此皆是外功之積累,協助自己早回理天。但是修行也要注重「內果」之培養,就像瓜熟蒂落一般,在瓜果成熟之前,修行的人如果為這株「道果」做好除蟲、施肥、除草、修剪枝葉......等工作,此即為修「內果」。
提到除蟲,即是修行之人如何斷除自己的身、口、意......等惡習,所以儒家修行者強調「吾日三省吾身」、「不貳過」......等修行方式,如果同樣的過犯一犯再犯,那除了傷害「內果」之外,更會折損自己辛苦所造之「外功」。
其次,說到施肥,平時多研讀古聖先賢及各宗教之善書,都能滋養自己的心靈,開闊自己的眼界,堅定自己的道心,也對修行人來說,即是要修剪「愩高我慢」、「驕傲自滿」、「他卑我尊」等想法,如能將這些雜念除掉,才能使仙佛訓言深入內心,不會「半瓶水響叮噹」,隨時保持「謙虛」的態度。
最後,提到修枝剪葉,修行的人必須因時因地,為度化眾生而自我調整,度化他人不是勉強別人去改變,而是改變自己,將自己的道德提升,以身作則去度化他人,在度化他人之前,自己要能先懺悔前非且不再犯,眾生自能被感動,而自願被度化。
摘錄自全真月刊第84期
2012年7月4日 星期三
吃人的老虎最好看
有道禪師悟道之後都住在山中,有時候會有父母送年幼的兒童來學道,可是還沒來得及養成、長大,就紛紛離開寺院了。
有道禪師慢慢了解到,少年人不甘於山中的寂寞,更禁不起外界聲色貨利的誘惑,所以他後來再收的二個幼童徒弟,就只讓他們在山中修道,不與外界接觸,以免受紅塵的污染。
這二個幼童慢慢長大,很守規矩,早晚課誦、打坐、念佛,偶爾向禪師學習參禪法要,安分守道,師徒都相安無事。
有一日,有道禪師心想,封閉的教育終非長久之計,還是有必要讓這二個少年男孩到社會去看一看,只要對佛法的信心不致動搖,對社會的誘惑不受影響,應該慢慢讓他們和外界接觸。
於是,禪師就擇日帶他們下山。到了市街,到處是五光十色,紅男綠女,二個年輕人看得是眼花撩亂,這當中他們對於女性特別好奇,尤其是年輕貌美的女子,他們都歡喜注意地多看幾眼,有道禪師就對他們說:「不要看,那個是吃人的老虎。」
走過了一趟市鎮街道之後,又回到深山,晚上師父召集這二個年輕的徒弟,問他們:「今天帶你們到街上去,那許多的物品、飾品、飲食,那個最好看呢?」
二個年輕人不約而同脫口而出:「吃人的老虎最好看。」
※ ※ ※
過去,有一位年輕的比丘曾經請問佛陀道:
「佛陀!像摩訶波闍波提夫人等五百人出家,她們剃發染衣,現出僧相,我們可以不把她們看作女人,但對社會上的婦女,我們應該抱一種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她們呢?」
佛陀回答道:「最好是能避開她們,不要看她們;假使不能避開的話,要像沒有看到她們,不要講話;假若不能不講話,對她們講話一定要有純潔的心,要想到自己已經出家,好像汙泥中的蓮花,雖然汙穢,但蓮花畢竟是清靜無垢的。色欲是世間罪惡的淵藪,應該要讓身心清靜無垢的來生活在其中。見到年老的女人時,要把她們當作母親來看待;見到年輕的女人時,要把她們當作姐妹來看待。」
「在人間最強大的就是煩惱色欲的力,最可怖畏的也是煩惱色欲的力。人要想戰勝煩惱色欲的話,那就得要用誠實忍耐的弓,銳利智慧的箭,頭戴正思和正念的盔,身披無我的甲,方能戰勝五欲的世間。」
「學道的男人,沉迷於美麗的女人;學道的女人,醉心於英俊的男子,淫欲就會關閉人們智慧的心的,對於真理就不容易明白。」
「生在這個世間的女人,無論在走路的時候,站立的時候,坐著的時候,睡眠的時候,都希望別人注視她的姿勢。她們畫眉爭妍,熏衣競俏,一切都像花瓶似的為了給別人觀賞。別人讚揚的是衣履的美觀,其實與她並無關係,她也引以為歡喜榮耀,有時她們讓人家畫像,有時從人家面前經過,都想用自己的魅力能囚縛對方,她們對不動心的僧侶,也是同樣有此企圖。」
「生在這個世間的男人,無論見到什麼女人,他也歡喜看上幾眼,他們的眼睛好像就是為了女人而長的。女人的一句話,能使他生命和名譽都付之一炬,做一件事好像也是為女人而做的。你問我這關於學道的人,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女人?那麼我告訴你,你務必記好,女人的眼淚,女人的微笑,要看作和敵人一樣;女人俯下去的姿勢,垂下去的手腕,要看作是收魂攝魄的鐵鉤;女人的秀發,化妝的面容,要看作是捆縛人的鐵鏈。謹慎管制自己的心,不要允許心放肆。」
轉載
有道禪師慢慢了解到,少年人不甘於山中的寂寞,更禁不起外界聲色貨利的誘惑,所以他後來再收的二個幼童徒弟,就只讓他們在山中修道,不與外界接觸,以免受紅塵的污染。
這二個幼童慢慢長大,很守規矩,早晚課誦、打坐、念佛,偶爾向禪師學習參禪法要,安分守道,師徒都相安無事。
有一日,有道禪師心想,封閉的教育終非長久之計,還是有必要讓這二個少年男孩到社會去看一看,只要對佛法的信心不致動搖,對社會的誘惑不受影響,應該慢慢讓他們和外界接觸。
於是,禪師就擇日帶他們下山。到了市街,到處是五光十色,紅男綠女,二個年輕人看得是眼花撩亂,這當中他們對於女性特別好奇,尤其是年輕貌美的女子,他們都歡喜注意地多看幾眼,有道禪師就對他們說:「不要看,那個是吃人的老虎。」
走過了一趟市鎮街道之後,又回到深山,晚上師父召集這二個年輕的徒弟,問他們:「今天帶你們到街上去,那許多的物品、飾品、飲食,那個最好看呢?」
二個年輕人不約而同脫口而出:「吃人的老虎最好看。」
※ ※ ※
過去,有一位年輕的比丘曾經請問佛陀道:
「佛陀!像摩訶波闍波提夫人等五百人出家,她們剃發染衣,現出僧相,我們可以不把她們看作女人,但對社會上的婦女,我們應該抱一種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她們呢?」
佛陀回答道:「最好是能避開她們,不要看她們;假使不能避開的話,要像沒有看到她們,不要講話;假若不能不講話,對她們講話一定要有純潔的心,要想到自己已經出家,好像汙泥中的蓮花,雖然汙穢,但蓮花畢竟是清靜無垢的。色欲是世間罪惡的淵藪,應該要讓身心清靜無垢的來生活在其中。見到年老的女人時,要把她們當作母親來看待;見到年輕的女人時,要把她們當作姐妹來看待。」
「在人間最強大的就是煩惱色欲的力,最可怖畏的也是煩惱色欲的力。人要想戰勝煩惱色欲的話,那就得要用誠實忍耐的弓,銳利智慧的箭,頭戴正思和正念的盔,身披無我的甲,方能戰勝五欲的世間。」
「學道的男人,沉迷於美麗的女人;學道的女人,醉心於英俊的男子,淫欲就會關閉人們智慧的心的,對於真理就不容易明白。」
「生在這個世間的女人,無論在走路的時候,站立的時候,坐著的時候,睡眠的時候,都希望別人注視她的姿勢。她們畫眉爭妍,熏衣競俏,一切都像花瓶似的為了給別人觀賞。別人讚揚的是衣履的美觀,其實與她並無關係,她也引以為歡喜榮耀,有時她們讓人家畫像,有時從人家面前經過,都想用自己的魅力能囚縛對方,她們對不動心的僧侶,也是同樣有此企圖。」
「生在這個世間的男人,無論見到什麼女人,他也歡喜看上幾眼,他們的眼睛好像就是為了女人而長的。女人的一句話,能使他生命和名譽都付之一炬,做一件事好像也是為女人而做的。你問我這關於學道的人,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女人?那麼我告訴你,你務必記好,女人的眼淚,女人的微笑,要看作和敵人一樣;女人俯下去的姿勢,垂下去的手腕,要看作是收魂攝魄的鐵鉤;女人的秀發,化妝的面容,要看作是捆縛人的鐵鏈。謹慎管制自己的心,不要允許心放肆。」
轉載
2012年7月3日 星期二
末法時期
有一智者,來參訪我,與我展開對答。
智者說:
「釋迦牟尼佛曾經在閻浮樹下思索,水中的魚,互相的咬噬。山野的動物,互相吞食。還有國與國互相的戰爭,人與人互相鬥爭的問題。請問,這問題能解決否?」
我說:
「目前尚不能。」
智者再說:
「釋迦牟尼佛曾經思惟,一個耕作的農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由壯而老,由老而死。試問,這種耕農之苦,在這浩大的人生時空之中,有何意義?」
我說:
「盡本份而已。」
智者再說:
「釋迦牟尼佛於四門出遊時,看見生、老、病、死之相,於是,慨然有遁世之志,這遁世之志,是否消極?」
我說:
「遁世之志,並非不再出世,而是尋求解脫涅槃之道,坐正覺山菩提樹下思惟,後來觀四諦十二因緣,於是成就正覺佛陀,為人天的導師。以後四十九年遊歷四方,化導群類,這不是消極,而是積極了!」
智者問我:「佛陀成道,對水中的魚,山野的動物,耕作的老農,國與國,人與人,生、老、病、死,有何益哉?」
我回答:「世間一切,是有生滅之相,凡是生滅之相者,是可被毀者,具有可毀壞義。而佛法在人間,只有人道眾生,能夠適合接受佛法的教導,能止息世染之情,更加的慈悲引導眾生,走上涅槃之路。」
智者說:
「我看今日世界,科技愈發達,人心愈迷失,物質愈文明,道德愈墮落,心靈愈染污,治安愈敗壞。世道人心那麼壞,犯罪那麼多,戰爭永遠不止,天下永遠不能太平,這佛法有用嗎?」
我回答:「這不是佛法無用,而是現代人完全追求科技,對於心靈修養上漠不關切,很多人認為根本沒有因果報應。作惡的人多,作善的人少,甚至還有很多人對佛法誤解很深,認為太消極,太灰色,太迷信,如此反其道而行,自然世界會有災難和苦果。」
智者問:「你是說,今天人心敗壞,世界大亂,是不信佛法的結果?」
我答:「正是。」
我認真的補充一句:
「萬法皆空,因果在其中。」
智者說:
「你不覺得現代的人生很憂鬱,很灰色嗎?」
我說:
「正因為如此,我才親近承事佛法,認真專一修持,在種種毀謗阻撓之中,努力度化眾生。」
智者仍然憂鬱:
「你能度化多少?」
我答:
「這一世不行,下一世,下一世不行,下下一世,再下下一世!」
智者無語。
這位智者走了以後,我回頭想一想智者的問題,在海底世界,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泥巴。在山野的野獸動物,真是殺戮戰場啊!
想一想人間,掀天動地觸目驚心的戰禍!
人與人之間,永遠的爭權奪利的窮凶惡極的行為!
還有一個大地的老農,在太陽之下,孤單的影子,舉起鋤頭的耕作!
我茫茫然,欲哭無淚。
這娑婆眾生,能接觸佛法的人太少太少,能有佛法正知正見的人太少太少,去體會其中的真理,又去踏實的實踐的人更少更少。
這就是我悲天憫人,努力寫作的真正原因啊!
《讓陽光照進來》與智者對答
智者說:
「釋迦牟尼佛曾經在閻浮樹下思索,水中的魚,互相的咬噬。山野的動物,互相吞食。還有國與國互相的戰爭,人與人互相鬥爭的問題。請問,這問題能解決否?」
我說:
「目前尚不能。」
智者再說:
「釋迦牟尼佛曾經思惟,一個耕作的農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由壯而老,由老而死。試問,這種耕農之苦,在這浩大的人生時空之中,有何意義?」
我說:
「盡本份而已。」
智者再說:
「釋迦牟尼佛於四門出遊時,看見生、老、病、死之相,於是,慨然有遁世之志,這遁世之志,是否消極?」
我說:
「遁世之志,並非不再出世,而是尋求解脫涅槃之道,坐正覺山菩提樹下思惟,後來觀四諦十二因緣,於是成就正覺佛陀,為人天的導師。以後四十九年遊歷四方,化導群類,這不是消極,而是積極了!」
智者問我:「佛陀成道,對水中的魚,山野的動物,耕作的老農,國與國,人與人,生、老、病、死,有何益哉?」
我回答:「世間一切,是有生滅之相,凡是生滅之相者,是可被毀者,具有可毀壞義。而佛法在人間,只有人道眾生,能夠適合接受佛法的教導,能止息世染之情,更加的慈悲引導眾生,走上涅槃之路。」
智者說:
「我看今日世界,科技愈發達,人心愈迷失,物質愈文明,道德愈墮落,心靈愈染污,治安愈敗壞。世道人心那麼壞,犯罪那麼多,戰爭永遠不止,天下永遠不能太平,這佛法有用嗎?」
我回答:「這不是佛法無用,而是現代人完全追求科技,對於心靈修養上漠不關切,很多人認為根本沒有因果報應。作惡的人多,作善的人少,甚至還有很多人對佛法誤解很深,認為太消極,太灰色,太迷信,如此反其道而行,自然世界會有災難和苦果。」
智者問:「你是說,今天人心敗壞,世界大亂,是不信佛法的結果?」
我答:「正是。」
我認真的補充一句:
「萬法皆空,因果在其中。」
智者說:
「你不覺得現代的人生很憂鬱,很灰色嗎?」
我說:
「正因為如此,我才親近承事佛法,認真專一修持,在種種毀謗阻撓之中,努力度化眾生。」
智者仍然憂鬱:
「你能度化多少?」
我答:
「這一世不行,下一世,下一世不行,下下一世,再下下一世!」
智者無語。
這位智者走了以後,我回頭想一想智者的問題,在海底世界,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泥巴。在山野的野獸動物,真是殺戮戰場啊!
想一想人間,掀天動地觸目驚心的戰禍!
人與人之間,永遠的爭權奪利的窮凶惡極的行為!
還有一個大地的老農,在太陽之下,孤單的影子,舉起鋤頭的耕作!
我茫茫然,欲哭無淚。
這娑婆眾生,能接觸佛法的人太少太少,能有佛法正知正見的人太少太少,去體會其中的真理,又去踏實的實踐的人更少更少。
這就是我悲天憫人,努力寫作的真正原因啊!
《讓陽光照進來》與智者對答
2012年7月2日 星期一
快樂之本
在一個冬天的晚上,勞德夫人和她的兩個女兒坐在壁爐旁。兩個女孩在縫東西,媽媽則在忙著織毛衣。
凱蒂完成了自己手上的活兒。她抬頭看了看說:「媽媽,我覺得今天的火比平時的大。我真愛聽火在燃燒時發出的劈劈啪啪的聲音。」
「我也正準備這麼說呢。」瑪麗也叫起來:「今天的燈確實比昨晚的亮。」
「親愛的孩子們。」媽媽說:「那一定是因為你們今天晚上感覺比平時快樂的緣故。也許這就是你們認為火比平時更大、燈比平時更亮的原因吧!」
「但是媽媽。」瑪麗說:「我不明白我們現在為什麼會比平時更快樂。昨晚表姐在這裏和我們玩遊戲,一直玩到我們都累了才結束呢!」
「我知道,我知道為什麼!」凱蒂說:「這是因為今天晚上我們在幹一些有意義的活兒。我們之所以感到快樂,是因為我們成了有用的人!」
「說得很對,親愛的。」媽媽說:「我很高興你們兩個都認識到做些事情要比單純玩耍更令人愉快,更讓人受益。」
※ ※ ※
有思悟才能覺醒,有了覺醒之心志,才能邁向理性的康莊大道。世人往往就是缺少了這一層的工夫,以致於無法成就自己,而造成一生中甚多的遺憾也。
放眼而觀之,現今之世人其實善者比惡者還多,只是大家沒有用心去觀察、去瞭解,同時以這些人為榜樣思齊之,則社會將更敦厚矣。
現今之世人有多少人默默的付出當義工,為有疾者無條件的服務。又有多少人為了那些殘障孤苦的孩子,日夜不眠的照顧。又有多少人全心全力的為老人服務,不論是金錢或是勞力,都是如同家人的照顧著。又有多少人總是無條件的為社會鄉里在服務,解決地方上的困難。又有多少人在照顧那些人以外的生靈,義務的飼養。又有多少人在為了他人的幸福而努力,都是不求任何之代價的,這些人等難道都不知利用時間去享樂嗎?其實他們更知道做此等有意義的事,才是真正的享樂,看到別人的痛苦能獲得舒解,就等於解除自己的痛苦一樣,此等之心懷,就是菩薩心腸,就是人性的昇華也。
再看大多數的人,一天到晚懵懵懂懂混過日子,只求自己身邊事情的圓滿,從來不花些許的時間去考慮別人的苦難,難道這就會得到真正的快樂嗎?到頭總才會思悟到自己這一生真是白走了一趟,也就是說總待臨終才會思悟到:空白的人生。
然一個人的心志,當設法思齊於這些人間之愛的一群,以自己有多大的力量,盡量去做有多大意義的事情,那你這一生才會更多采多姿,更加充實也,希能思悟齊勉之。
摘錄自心志歸向-第十七章 思悟愛的世間
凱蒂完成了自己手上的活兒。她抬頭看了看說:「媽媽,我覺得今天的火比平時的大。我真愛聽火在燃燒時發出的劈劈啪啪的聲音。」
「我也正準備這麼說呢。」瑪麗也叫起來:「今天的燈確實比昨晚的亮。」
「親愛的孩子們。」媽媽說:「那一定是因為你們今天晚上感覺比平時快樂的緣故。也許這就是你們認為火比平時更大、燈比平時更亮的原因吧!」
「但是媽媽。」瑪麗說:「我不明白我們現在為什麼會比平時更快樂。昨晚表姐在這裏和我們玩遊戲,一直玩到我們都累了才結束呢!」
「我知道,我知道為什麼!」凱蒂說:「這是因為今天晚上我們在幹一些有意義的活兒。我們之所以感到快樂,是因為我們成了有用的人!」
「說得很對,親愛的。」媽媽說:「我很高興你們兩個都認識到做些事情要比單純玩耍更令人愉快,更讓人受益。」
※ ※ ※
有思悟才能覺醒,有了覺醒之心志,才能邁向理性的康莊大道。世人往往就是缺少了這一層的工夫,以致於無法成就自己,而造成一生中甚多的遺憾也。
放眼而觀之,現今之世人其實善者比惡者還多,只是大家沒有用心去觀察、去瞭解,同時以這些人為榜樣思齊之,則社會將更敦厚矣。
現今之世人有多少人默默的付出當義工,為有疾者無條件的服務。又有多少人為了那些殘障孤苦的孩子,日夜不眠的照顧。又有多少人全心全力的為老人服務,不論是金錢或是勞力,都是如同家人的照顧著。又有多少人總是無條件的為社會鄉里在服務,解決地方上的困難。又有多少人在照顧那些人以外的生靈,義務的飼養。又有多少人在為了他人的幸福而努力,都是不求任何之代價的,這些人等難道都不知利用時間去享樂嗎?其實他們更知道做此等有意義的事,才是真正的享樂,看到別人的痛苦能獲得舒解,就等於解除自己的痛苦一樣,此等之心懷,就是菩薩心腸,就是人性的昇華也。
再看大多數的人,一天到晚懵懵懂懂混過日子,只求自己身邊事情的圓滿,從來不花些許的時間去考慮別人的苦難,難道這就會得到真正的快樂嗎?到頭總才會思悟到自己這一生真是白走了一趟,也就是說總待臨終才會思悟到:空白的人生。
然一個人的心志,當設法思齊於這些人間之愛的一群,以自己有多大的力量,盡量去做有多大意義的事情,那你這一生才會更多采多姿,更加充實也,希能思悟齊勉之。
摘錄自心志歸向-第十七章 思悟愛的世間
2012年7月1日 星期日
牽拖賴皮,升官進爵;道歉負責,罪加三等。
有位宰相近來發現他最心愛的花瓶破了。便把六個兒子叫來問道:「是誰打破了花瓶?」
大兒子答:「是風吹倒的。」
二兒子答:「有嗎?花瓶什麼時候破的啊?」
三兒子答:「一定是家丁-阿福,我看他鬼鬼崇崇的。」
四兒子答:「難道爹、娘、阿公、阿媽、祖公、祖媽…他們以前小時候就沒打破東西過嗎?」
五兒子答:「您這麼問,會讓大家疑神疑鬼,破壞家庭的和諧,你不愛這個家庭!」
小兒子沈思了一會,答道:「對不起,父親大人,是我不小心弄破的!」
這時,宰相夫人附耳告訴宰相:「我都看到了,是他們四兄弟玩遊戲時一起打破的。」
宰相聞言後,賞給大兒子一兩銀、二兒子二兩銀、三兒子三兩銀、四兒子四兩銀、五兒子五兩銀、阿福六兩銀,卻打了小兒子十個板子。
夫人問:「你怎麼可以處罰誠實認錯的小兒子,卻獎賞說謊賴皮的其它人呢?甚至還獎賞阿福呢?」
宰相便考問大兒子:「父親希望你們長大以後做什麼?」
大兒子答道:「做大官啊!」
宰相又考問二兒子:「那當官的要訣是什麼呢?」
二兒子立刻答道:「牽拖賴皮,升官進爵;道歉負責,罪加三等。」
宰相轉身對夫人說:「大兒子把過錯都牽拖給天災,這招很厲害,我朝中下級官員都會使用這招!」
「二兒子來個裝死不知,這招更是高段,實得老夫為官之真傳。」
「三兒子乾脆把責任栽贓給家丁-阿福,這招不但是當今聖上的必殺絕技,也是滿朝官員爭相仿效的一招。」
「四兒子直接把過錯推給以前的人!這可是我朝呂太后穩坐大位的精髓手段。」
「五兒子最狠,直接把任何質疑視為〝不愛家庭〞的行為!這招是我朝首開先例、獨步天下,所發明出來的無敵卸責手段。」
「另外,雖然花瓶不是阿福打破的,但他勇於為老闆扛責任、背黑鍋,這當然要受到獎勵,因為這不也是滿朝文武追求升官進爵時的最佳寫照嗎?」
「只有小兒子竟然誠實認錯,你說,我不好好教訓他,以後他怎麼能當大官呢?」
「我罰的不是小兒子犯的錯,而是罰他『認錯』這件事!」
※ ※ ※
人之生也,各有先天真性,本俱渾然至善,智聰慧明。故,人之性一也,無智愚賢不肖之分,但是,今日世上竟有如此眾多之晦暗愚昧之徒,因何而生乎?乃人落後天,環境使然矣!人一生之教育,由受孕開始,即受母親耳濡目染之影響,以及情緒動念之灌輸,遂成人格之初始教育。及至出生,先有家庭環境之教育,後有學校以及社會之教育。總之,自有生命之開始,終其一生無不隨時受到環境之改變和影響,至善之性亦因此有其黑赤之別矣!愚人者由是生焉!
所謂愚人者,非指思考簡單,行動遲鈍而言,凡思想不純正,心念有歪曲,不明是非,不利曲直,不了解人生真諦,雖然身受高等教育,位居顯赫之尊,概屬愚人之列。君不見乎?身受高等教育而貪贓枉法者有之,背信棄義,不忠不孝者尤多所聞,悲乎!世之愚人何其多哉!
可憐世人,久居鮑肆而不聞其臭,自己糊塗,卻譏笑他人不懂享受,愚痴之徒,實有再教育之必要。時下一般世人,不明人生真諦者眾,咸以為物質之享受,名位之獲得,才是人生努力之目標,因此之故,巴結奉承,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諸君應知:良田百畝,惟用三餐,華廈千間,但取一室,財多位尊,轉瞬成空,若不及早修身,速速積德,則到時何話見閻羅?
總之,物質乃養生,不可著迷:為官乃服務,豈可驕矜?人生以服務為目的,亦以行善為最樂。祈望爾等改卻前非,去迷返善,亦可謂聰且慧也。
摘錄自儒宗寶典第二卷-談:愚人
大兒子答:「是風吹倒的。」
二兒子答:「有嗎?花瓶什麼時候破的啊?」
三兒子答:「一定是家丁-阿福,我看他鬼鬼崇崇的。」
四兒子答:「難道爹、娘、阿公、阿媽、祖公、祖媽…他們以前小時候就沒打破東西過嗎?」
五兒子答:「您這麼問,會讓大家疑神疑鬼,破壞家庭的和諧,你不愛這個家庭!」
小兒子沈思了一會,答道:「對不起,父親大人,是我不小心弄破的!」
這時,宰相夫人附耳告訴宰相:「我都看到了,是他們四兄弟玩遊戲時一起打破的。」
宰相聞言後,賞給大兒子一兩銀、二兒子二兩銀、三兒子三兩銀、四兒子四兩銀、五兒子五兩銀、阿福六兩銀,卻打了小兒子十個板子。
夫人問:「你怎麼可以處罰誠實認錯的小兒子,卻獎賞說謊賴皮的其它人呢?甚至還獎賞阿福呢?」
宰相便考問大兒子:「父親希望你們長大以後做什麼?」
大兒子答道:「做大官啊!」
宰相又考問二兒子:「那當官的要訣是什麼呢?」
二兒子立刻答道:「牽拖賴皮,升官進爵;道歉負責,罪加三等。」
宰相轉身對夫人說:「大兒子把過錯都牽拖給天災,這招很厲害,我朝中下級官員都會使用這招!」
「二兒子來個裝死不知,這招更是高段,實得老夫為官之真傳。」
「三兒子乾脆把責任栽贓給家丁-阿福,這招不但是當今聖上的必殺絕技,也是滿朝官員爭相仿效的一招。」
「四兒子直接把過錯推給以前的人!這可是我朝呂太后穩坐大位的精髓手段。」
「五兒子最狠,直接把任何質疑視為〝不愛家庭〞的行為!這招是我朝首開先例、獨步天下,所發明出來的無敵卸責手段。」
「另外,雖然花瓶不是阿福打破的,但他勇於為老闆扛責任、背黑鍋,這當然要受到獎勵,因為這不也是滿朝文武追求升官進爵時的最佳寫照嗎?」
「只有小兒子竟然誠實認錯,你說,我不好好教訓他,以後他怎麼能當大官呢?」
「我罰的不是小兒子犯的錯,而是罰他『認錯』這件事!」
※ ※ ※
人之生也,各有先天真性,本俱渾然至善,智聰慧明。故,人之性一也,無智愚賢不肖之分,但是,今日世上竟有如此眾多之晦暗愚昧之徒,因何而生乎?乃人落後天,環境使然矣!人一生之教育,由受孕開始,即受母親耳濡目染之影響,以及情緒動念之灌輸,遂成人格之初始教育。及至出生,先有家庭環境之教育,後有學校以及社會之教育。總之,自有生命之開始,終其一生無不隨時受到環境之改變和影響,至善之性亦因此有其黑赤之別矣!愚人者由是生焉!
所謂愚人者,非指思考簡單,行動遲鈍而言,凡思想不純正,心念有歪曲,不明是非,不利曲直,不了解人生真諦,雖然身受高等教育,位居顯赫之尊,概屬愚人之列。君不見乎?身受高等教育而貪贓枉法者有之,背信棄義,不忠不孝者尤多所聞,悲乎!世之愚人何其多哉!
可憐世人,久居鮑肆而不聞其臭,自己糊塗,卻譏笑他人不懂享受,愚痴之徒,實有再教育之必要。時下一般世人,不明人生真諦者眾,咸以為物質之享受,名位之獲得,才是人生努力之目標,因此之故,巴結奉承,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諸君應知:良田百畝,惟用三餐,華廈千間,但取一室,財多位尊,轉瞬成空,若不及早修身,速速積德,則到時何話見閻羅?
總之,物質乃養生,不可著迷:為官乃服務,豈可驕矜?人生以服務為目的,亦以行善為最樂。祈望爾等改卻前非,去迷返善,亦可謂聰且慧也。
摘錄自儒宗寶典第二卷-談:愚人
總督大人駕到
契沖是日本明治時代東福寺的住持。
有一天,京都總督前去拜訪他。契沖的侍者拿著印有「京都總督北垣」的名片送到大師面前,並告訴他說:「總督大人駕到。」
契沖對侍者說:「我與這人沒有關係,叫他出去。」
侍者奉命將名片退回給總督,並如實轉達了大師的話。
「那是我的錯誤。」總督北垣說道,便當場將名片上的「京都總督」四個字除去,然後對侍者說:「煩請再向你的師父求見。」
這回大師看了名片後說:「請他進來。」
世人喜得他人之「譽」,遇之則沾沾自喜,不可一世,貢高我慢之心一一浮現。修行之人應去「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四相既無,則一切之讚譽不動於心矣!
※ ※ ※
名乃虛表之榮也,受塵世虛幻意識所導致,且世人因內心無修,不明其真意之所在,因此受困、受惑而無以自拔,沉溺於「名」之虛表中,亦因而煩惱不已也。
試觀世人因名而傾家蕩產、因名而爭吵不休、因名而意氣鬥智、因名而欺心使詐、因名而勾心鬥角、因名而狠心趨害、因名而無所不極等等,比比可見,實在令人恐懼!然而為何為名會有如此之現象?追其根、究其底,乃心無以明理,不知名只是一種代表而已,非真實之物,即是世人不知名之真諦,因而在虛中深受其害也,希世人能細加研悟,莫可劫復其中而悔恨不已。
不論屬何種之名(或名份),只是某種代表之意耳,當明真諦,不可受惑,否則沉迷其間,待悔醒時晚矣,亦盼世人在此中能細加明悟之。
摘錄自 惑 第七章 名惑
有一天,京都總督前去拜訪他。契沖的侍者拿著印有「京都總督北垣」的名片送到大師面前,並告訴他說:「總督大人駕到。」
契沖對侍者說:「我與這人沒有關係,叫他出去。」
侍者奉命將名片退回給總督,並如實轉達了大師的話。
「那是我的錯誤。」總督北垣說道,便當場將名片上的「京都總督」四個字除去,然後對侍者說:「煩請再向你的師父求見。」
這回大師看了名片後說:「請他進來。」
世人喜得他人之「譽」,遇之則沾沾自喜,不可一世,貢高我慢之心一一浮現。修行之人應去「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四相既無,則一切之讚譽不動於心矣!
※ ※ ※
名乃虛表之榮也,受塵世虛幻意識所導致,且世人因內心無修,不明其真意之所在,因此受困、受惑而無以自拔,沉溺於「名」之虛表中,亦因而煩惱不已也。
試觀世人因名而傾家蕩產、因名而爭吵不休、因名而意氣鬥智、因名而欺心使詐、因名而勾心鬥角、因名而狠心趨害、因名而無所不極等等,比比可見,實在令人恐懼!然而為何為名會有如此之現象?追其根、究其底,乃心無以明理,不知名只是一種代表而已,非真實之物,即是世人不知名之真諦,因而在虛中深受其害也,希世人能細加研悟,莫可劫復其中而悔恨不已。
不論屬何種之名(或名份),只是某種代表之意耳,當明真諦,不可受惑,否則沉迷其間,待悔醒時晚矣,亦盼世人在此中能細加明悟之。
摘錄自 惑 第七章 名惑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