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31日 星期四

救民之窮當如救焚拯溺

 

  明仁宗洪熙元年(公元一四二五年),有一位使者從南京回來,仁宗問他:「你到過的地方有什麼好建議的呢?」


  使者回答:「淮州、徐州、山東的人民多缺乏糧食,而地方官府正趕著要課征夏季的捐,所以老百姓負擔很大。」


  仁宗立即召楊士奇,請他起草寫減免一半糧的詔文。楊士奇請皇上准許他通知部。


  仁宗:「通知部可以慢一點。拯救人民要緊!解救蒼生的困厄當如救火拯溺,不可稍有遲疑。因為相關的部門會顧慮到國家的財政,必定不敢放手去做,所以賢卿暫且不要通知他們。」


  完,仁宗便命中官取紙筆,令楊士奇快速書寫詔文,呈覽完畢,馬上蓋上玉璽,派遣使者出發賑災。


  然後,再告訴楊士奇:「你現在可以去告訴部,朕已全部免除他們的糧了!」


  左右的文武百官都:「那地方很廣闊,其中未必完全沒有收入,也許應該分別一下,才不會濫恩!」


  仁宗:「體恤老百姓寧可寬厚一些,朕為一國之主,難道要跟人民斤斤計較嗎?」


  明仁宗這種做法,真可以做為萬世的榜樣。(《德育古監》第七十九頁)


※ ※ ※


  論語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位,而眾星拱之」。一個為政者之理想,必是以其德行使國民心悅誠服,猶如:北極星常守在固定的位置上,卻有許多星辰在它的四周拱衛環繞,以其為中心。


  一個人必須從修身做起,乃至齊家、治國、平天下;而居上位者必須以德服人,除了本身之修身外,對其他人必以仁愛對待,所謂仁民愛物,因為能以身作則,故言而有力,雖然僅是佇立不動,亦不發一言,卻有許多人受到他的德性之影響,乃致依循環繞,甚而追隨,此皆全賴之以德也。個人如此,團體或者道場亦是如此。


  領導地位者,若能德行彰顯,並且仁慈待人,對於事物能充份了解,盡心盡力去解析,甚至於解決,態度上秉持中正不偏之理,必可使眾人有所依循效法,此乃因以身作則;是以,雖然不常見其言,但觀其行,則萬眾一心,俱皆為德之召感。


  我人於進德修業上,亦是如此,彰顯本德為修行之目標,因一切自然,非刻意造作,則導民中正,嚴己寬人,律人則不立法而自律,蓋因居上位者以身作則、以德服人也。


  昔時,包公位居開封府尹,雖不刻意去招賢納才,卻有不少賢才因其德行而一一出現,並在左右而擁護拱衛;反之,若人無德,雖居高位,其左右常是阿諛奉承的小人之輩,此即因無德基也。


  修道子於進德修業上,鑒及於此,明乎真理,外行諸善,修至德,恆心毅力,持之以誠,德行則自然流露彰顯,宜悟而實踐之。


修身養性-第二十章 為政以德


2023年8月30日 星期三

煩惱的輕重層次

 

南海古佛 降


詩曰:百味俱全未必鮮,綾羅華美不如棉;


   人生路漫多煙雨,何不清閒養壽年。


聖示:吾今日降著:「遠離煩惱的生活」


  第五章 煩惱的輕重層次


  所有的煩惱皆可歸類為貪、嗔、痴,此三不善根即是一切煩惱的根本。


  這些煩惱若依其展現的輕重程度,則可分為三個層次:


  一、違犯性煩惱


  違犯性煩惱是屬於最粗的煩惱。


  這種煩惱是指已經付諸於身行、口行,並於造作不善業後所出現的煩惱。因為,這些身、口行為已經違犯了戒律,完全在燃燒一個人的身心,故稱為違犯性煩惱。


  例如,一個人勃然大怒到欲置人於死地,或殺害其他生物;或因為覬覦他人財物而去盜、搶劫;或垂涎美色追求異性、玩弄感情;或欺騙、咒罵、搬弄是非;或為了名利權位而不擇手段打壓別人。


  違犯性煩惱可以透過「持戒」來去除。


  二、纏縛性煩惱


  纏縛性煩惱是屬於中等的煩惱。


  這種煩惱是指已經受到煽動、激怒,心中浮現出惡念、情緒,但沒有表露出來,也尚未付諸行動。這包括貪婪、憎惡、執著、倔強、傲慢、煩躁、鬱悶、侷促不安、麻木不仁……等,也就是一般人所的「習氣」。


  例如你厭惡一個人,甚至敵視他,但沒有出口,亦尚未採取行動,只是在心憎惡他。又例如你感到很焦慮、煩躁不安,但尚未做出衝動之事情來。


  纏縛性煩惱可以透過「修定」來去除。


  三、潛伏性煩惱


  潛伏性煩惱是屬於最微細的煩惱。


  這種潛伏性的煩惱沒有表露於身、口、意中,只是靜靜地蟄伏著,要在因緣條件成熟時才會顯現。也就是它猶如一顆「種子」,雖然尚未現形,但並非就沒有煩惱。


  例如:有些修習禪定的人,能靜靜地安坐在座墊上數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在他入定期間,心寧靜安樂,沒有雜念、煩惱,只有單純的禪定之樂。但是當他出定後,依然會被眼睛所看、耳所聽、鼻子所聞、舌頭所、身體所觸、意念所想吸引,生起貪、嗔、痴,這是因為他的煩惱尚未完全斷除,只是在禪定中被定力鎮伏住而已。


  就好像地上的雜草被大石頭壓住,無法生長一樣,當大石頭移開後,它又開始快速瘋長。又好像拔草時,根沒有被拔乾淨,一旦有機會,它依然會冒芽生長出來。煩惱只要沒有被連根拔除,它就會以潛伏性的狀態存在著。


  潛伏性煩惱可以透過「修慧」來去除。


  戒、定、慧,人人都在學,人人都在聽聞,但大多數的人對煩惱卻依然一籌莫展。其實,煩惱習氣完全不畏懼那些具有許多知見的人,也不畏懼對經典倒背如流,或戒律十分嫻熟的人,煩惱只畏懼有智慧、有覺性的人。因為有覺性的人,在煩惱一生起的時候,就將其熄滅,並且生出智慧,所以,好好提升智慧、覺性,才能將煩惱連根拔起,不再被煩惱染清淨的心。


2023年8月29日 星期二

優雅民族

 

  因工作需要,我去了一趟法國。


  剛到沒多久,一個在法國的老朋友就邀請我去一家咖啡店敘舊。


  我欣然受邀,連忙趕到了咖啡店。這是一間不論外表還是招牌都很普通的咖啡店,名叫“席拉的小店”。


  雖然整個空間裝潢簡潔,但充滿了溫馨的格調,顧客們紛至遝來,生意很火的樣子。還未點咖啡,就被法國人的熱情奔放所震動。


  旁邊一位胖胖的男士剛一入座便毫無徵兆地去擁抱鄰桌一位女士,那位女士也很開心地迎了上去。


  隨即,那位胖男士點了一杯咖啡便坐了下來,我親眼看到服務員過來只收了他1.4歐元。


  一杯咖啡居然這麼便宜,難怪這家店生意這麼紅火,我驚訝于這家普通的咖啡店竟然有這麼多匪夷所思的地方。


  待朋友進來後,我徑直走到服務台點咖啡,用並不流利的法語對服務生:「我要一杯咖啡。」


  服務生略顯驚奇地看了看我,問了一句:「麻煩您再重複一下剛才的話,好嗎?」


  我以為我蹩的法語他沒有聽懂,便又怯怯地重複了一遍,「我要一杯咖啡」。


  這次,服務生沒有再什麼,迅速地遞給了我一杯咖啡,並告訴我:「這杯咖啡7歐元,女士。」


  我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又問了一遍,確認還是7歐元後,雖然對剛才那個胖男士的咖啡價格耿耿於懷,但終究不好意思追問,只好無奈地付了7歐元。


  回到座位上,我就跟朋友抱怨起來:「這怎麼回事?為什麼同樣一杯咖啡只收剛才那位男士1.4歐元,卻收了我7歐元?這不公平!」


  朋友笑得很狡猾,我繼續看下去就知道了。


  不一會兒,又來了一位優雅的女士,對服務員:「請給我準備一杯咖啡好嗎?」


  服務員馬上遞給了她一杯香濃的咖啡,收了她4.25歐元。


  我特別注意了她點的也是和我一模一樣的咖啡,難道這家店看人收費?可是剛才那位男士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啊!


  陸陸續續地,我發現同樣一杯咖啡,竟然有1.4歐元、4.25歐元和7歐元三種不同的價格!我心裡開始對受到7歐元的不公正待遇憤憤不平起來。


  這時朋友哈哈大笑了起來,出了真相:「你有沒有注意到他們對服務生的話呢?如果你只是對他們:‘來杯咖啡!’價錢就是7歐元;你若:‘請給我一杯咖啡。’價錢就是4.25歐元;但是你要是:‘你好,請給我一杯咖啡好嗎?’甚至給陌生人一個擁抱的話,咖啡就是1.4歐元的價格。」


  聽完她的解釋,我頓時恍然大悟,感慨於這家咖啡店獨特的創意。習慣了在國對服務員“招手即來,揮手即走”式的點餐,回想到自己剛才對服務生不客氣的語言,我不禁有些羞愧難當。


  她接著:「在電報剛興起的時候,法國人就一個‘請’字就浪費了將近200萬歐元。即使這樣,法國人也沒有放棄發電報不‘請’字。由此,法國人對禮貌待人的執著追求可見一斑。」


  我想,以咖啡價格的不同來提醒人們注意禮貌,真是一個不錯的構思。


  這家名叫“席拉的小店”的咖啡店用這種特別的方式告訴了人們應該以禮貌待人,以優雅的方式與人相處。


  一杯“禮貌咖啡”,既給大家帶來一個溫馨舒適的氛圍,又巧妙地讓大家體會到了“禮貌”的樂趣,一個民族的優雅也被體現得淋漓盡致。


2023年8月27日 星期日

鬼的味道

 

蓮生/文


  人問:


  「鬼有味道嗎?」


  我答:


  「人有形體,鬼無形體,但,人鬼均有氣息,自然有味道。」


  人問:


  「鬼的味道是什麼?」


  我答:


  「一個作祟害人的鬼,規避教導及戒德,的味道是令人作嘔的。」


  人問:


  「什麼樣的味道才相似?」


  我答:


 「盧師尊形容如下,有些氣如同人的狐臭、口臭,還有屍體的臭味,例如:羊騷味、腐肉味、死魚味、死老鼠味……。」


  人問:


  「還有什麼特別的味道?」


  我答:


  「邪惡的臭味。」


  人問:


  「如何嗅知?」


  我答:


  「陰氣。這種味道很難形容,大凡我進入一棟房子,感應到陰氣,馬上知道這房子裡面有鬼,而且不是善鬼,而是惡鬼;善鬼很少,惡鬼卻很多。」


  人問:


  「鬼氣會傳染給人嗎?」


  我答:


  「當然。與鬼常相處的人,沾上了鬼氣,我們一嗅均知。他們的臉是一陣青、一陣白,煞氣非常的重。」


  人問:


  「如何知之?」


  我答:


  「陰陽怪氣。」


  人問:


  「鬼懂得修行嗎?」


  我答:


  「很少。佛法教導人熄滅痛苦,和達到涅槃境界,們是充耳不聞的。因為鬼是專注在自己的玩樂之上,甚至入人的心中,控制人,和盜取宿主的氣,以為這是最好的遊戲!」


  人問:


  「人如何可以溝通鬼?」


  我答:


  「供養們即是,例如,很努力的做護摩火供,供鬼而已。真正的佛菩薩,早已厭惡那些鬼氣,回歸本位去了,而那些自稱佛、菩薩的,反是鬼變的。」


  人問:


  「鬼婆及其弟子,是否沾上鬼氣?」


  我答:


  「臭味相投。」


  人問:


  「如何喚醒?」


  我答:


  「不易也!因為業力的法統治整個世間,鬼統治了惡業的法,故難喚醒。」


盧勝文集第259冊《鬼與盧師尊》鬼的味道

2023年8月24日 星期四

遠離惡友

 

本堂玄天上帝 登台


詩曰:人生匹似浪滔空,月滄桑任西東;


   莫問相知何處覓,但隨正法樂相逢。


聖示:吾今日以「遠離惡友」為題,供世人參悟。


  遠離惡友


  人類是過著群居的生活,因此「擇友」就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周易•繫辭上》有云:「方以類聚,物以群分。」一個人有什麼樣的朋友,直接就反映著他的為人是如何。所以,只要觀察一個人的社交圈子,就約略能瞭解一個人,也可以從中看出他的人生價觀。


  孔子:「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僻、友善柔、友便佞,損矣。」意思是,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正直的朋友,信實的朋友,多廣見聞的朋友;有害的朋友有三種:阿諛奉承的朋友,口蜜腹劍的朋友,巧言令色的朋友。


  有益的朋友,能從各方面協助你、感召你,令你受益無窮。反之,有害的損友,會令你走向岔路,受到意想不到的牽連和傷害。若一個人跟隨怎麼樣的人學習,日後也必定會成為怎麼樣的結局。


  昔時,有一日,佛陀著衣持缽,進入羅城中托缽乞食。約略同一時間,提婆達多也走入羅城中乞食。阿難跟在佛陀身後走在一街道上,正要進入其中一條巷子的時候,看到提婆達多也將進入同一個巷子,於是佛陀轉身準備繞道而去。


  這時,阿難問佛陀:「世尊,我們為什麼要避開這條巷子呢?」


  佛陀:「因為提婆達多也在這條巷子裡,所以我要避開他。」


  阿難不解地問:「世尊!難道您怕提婆達多嗎?」


  佛陀:「我不是怕提婆達多,而是不想跟這個惡人相見。」


  阿難又:「世尊!我們是不是應該將提婆達多驅逐到其他地方呢?」


  佛陀:「我從來就沒有想過要將提婆達多驅逐至他處,他自己造的惡業,自會讓他去他應該去的地方。」


  阿難:「但是提婆達多在世尊的僧團當中造諸惡業,我們應當如何對待呢?」


  佛陀:「他是愚痴之人啊!愚痴的人,我們不應該和他見面,也不要跟他們一起共事;不要跟他們話,因為他們總是喜歡是非、造惡業而已。」


  阿難:「世尊,愚痴的人究竟有什麼能耐和過失,就連跟他們話,也都會替自己帶來這麼大的危機呢?」


  佛陀:「愚癡的人自己造下各種重大的惡業,做盡各種非法壞事,他們總是違背正見、常規,讓邪見日益增長。所以,阿難,不要和惡知識、損友共事。如果和這些愚痴人共事,不僅沒有信用、沒有戒行、不想聽聞正法,智慧也難以生起。而與善知識、益友共事,就能不斷增加功德,成就戒行。因此,阿難,你們都應當如此學習!」


  阿難:「世尊,我明白了!」


  這則經歷過程讓世人懂得「遠離愚人,親近智者」的道理,因為,只有這麼做一個人才會有安全和喜樂。所以,對於心思與行為惡劣的人,要適時避開,對於理性智慧的善友,要多親近,尤其是在修行道路上,更要步步謹慎,選擇如法、向法的益友,才能在你迷途的時候拉你一把;在你退卻的時候推你前進,未來可以獲得喜樂、進步與寧靜。


虛原雜誌274


2023年8月23日 星期三

狐生員勸人修仙

 

出自《子不語》


  有一位姓趙的大將軍,他的兒子名叫襄敏,任職總督保定。


  有一天夜裡,他在西樓讀書,他的房門已閉,突然間有一個身影自窗縫中側身而入,這個神秘的身形很扁,它來到樓中,以手搓頭及手足,漸漸地身形開始變圓,變成了一個頭戴方穿紅鞋的秀才模樣。


  這個秀才書生走上前,向趙生長揖拱手,道:「您好,我是狐仙,我在此已長居百年,蒙諸大人的允許而住在此地。因為您忽然來此讀書,我不敢抗拒未來國家之大臣,故來請示。先生如果一定要在此讀書,我就要遷讓,但請您務須寬限我三日的準備時間;倘若先生見憐,容我卵息於此,則請就像平時一般把門鎖上即可。」


  趙生起初嚇了一大跳,但見狐仙沒有惡意,便笑問:「你真的是狐狸嗎?狐狸怎麼可能是一個秀才?」


  「群狐每年都蒙泰山娘娘考試,每年一次大考。女神取其文理精通者為秀才,劣者為野狐。秀才可以修成仙,野狐就不許修仙。」


  狐仙因而勸趙生:「像先生這般天資聰穎的貴人,可惜不學仙。像我們,學仙最難。我們必須先學人形,再學人語;學了人語之前,還必須先學鳥語;學鳥語者,又必須盡學四海九州之鳥語;我們必須無所不能,然後才能為人聲,以成人形,這時我們的功力已有五百年了。人學仙,相較於畜生異類學仙可以少五百年功之苦。倘若貴人、文人學仙,相較凡人又可省去三百年的功苦。大多學仙者,千年而成,此乃定理也。」


  趙生一聽,便信其語,即於次日讓出西樓。


  這件事是從鎮遠太守諱之壇那裡聽來的,他就是趙將軍的孫子,他:「當時我的父親很後悔沒有問泰山娘娘出了什麼題目考群狐。」


  「打鐵趁熱莫誤機,少年修道正當時;世間美景非長久,沉迷不覺實堪愁;急早尋個安身法,一失人身想修無。」


※ ※ ※


  世人應如何面對人身?眾生今得人身實屬不易,人身乃修行利器,但芸芸苦海眾生卻將此肉身用來儲存你的「喜、怒、哀、樂」,並浸淫其中,隨著這穢世濁水浮浮沉沉,實為可惜!


  此肉身乃三界間最能修持之身,不藉此良機好好的行善開佛緣,而使心中生起守戒,守戒後而生起定心,安住在定心而升起般若大智慧,如此修持能超六道。


  眾生千萬別運用此肉身行享樂、生煩惱,此乃無明愚知,若眾生能醒悟,懂得好好運用此身來修行,才不枉這歷經數劫而好不容易得來的人身。


虛原雜誌283


寡婦守節

寡婦守節


  在清朝才子紀曉嵐所著的《微草堂筆記》中,有這樣一則故事:


  有一位恪守貞節婦道四十多年的寡婦,眾親為她建了貞節牌坊。有和她一起玩耍長大的表姐妹,開玩笑地問她:「這四十多年的大好時光,你就沒有對別的男人動過心嗎?」


  寡婦實話實道:「人非草木,豈能無情。但我覺得禮不可逾,義不可負,所以我能剋制自己不去做越軌的事情。」


  之後,寡婦清明祭掃后,忽然感到頭昏目眩,口中喃喃囈語,回家后直到半夜才清醒過來。


  寡婦對她的兒子:「我在恍惚間見到了你的父親,他告訴我不久後會與我相聚,而且言語間很是欣慰。他人世間的事,神鬼無所不知。幸虧我平生沒有做出有虧婦道的事,否則在黃泉下有何面目見你的父親。」果然,半年後寡婦死了。


※ ※ ※


  為女子者,既稟坤道,而造端乎夫婦,其婦道之行為,所重在乎「貞節」矣!然婦有五漏之因,蓋緣夙世缺修,今當謹慎持躬,盡守此生之清白,清白惟節操矣!故節為女子最尊貴。


  自生長以來,年當少艾,孰不慕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家既秉母訓,知三從之道,明四德之箴,愛身惜玉,期白璧以無瑕;夙締因緣,以諧君子,白首偕歡,固終身之幸福也。


  可嘆人事不齊,妍媸不等,每見紅頻蹇命,竟爾鸞鳳分飛。富者守志尚容易,貧者欲守更難為。當此之間,必以鐵石為心,玉璧為度,念結髮之恩情,思山盟之珍重,抱柏舟之苦志,忍孤寂之清孀,任他月下風情,繁華樂事,亦無意關心,專務夫情義切,婦代子職,顧一脈之香煙,外克修;耐半生之苦境,節操始終,得身後之餘榮,俗超凡,神道可得矣!


  故婦女者,節操可不自重乎哉!


修緣寶典-女慕貞節文


2023年8月22日 星期二

中陰身的問答

 

蓮生/文


  有人問盧師尊:


  「什麼是中陰身?」


  我答:


  「這問題太廣太大,我跟維摩詰大士討論後,再回答你。」


  以下就是討論的結果:


  中陰身就是俗語的「靈魂」。(或稱中有)


  中陰身的存在,不一定是四十九天,天數不定。


  至於形象,也有變化。


  人像。


  天人像。


  也沒有固定的形象。


  (因為眾生不可思議,故形象不可思議。)


  中陰身的顏色?


  在地獄中是黑灰色。


  在旁生是煙。


  在餓鬼如水。


  在天是金色身。


  (也有是白色的)


  體積大小,在人間的中陰身如五、六的孩童。


  中陰身存在的時間,確實是不固定的,完全看因緣而定。


  因緣具足就可投胎。(轉世)


  因緣不具足就一直待下去。在中陰界,也有老人。


  誰可以看見中陰身?


  同類中陰身,可以互相看見。


  有天眼的人,可以看見。


  中陰身能存在的原因,是「食氣」之故,們最好的食物是「氣」。


  很多的中陰身,如果清淨細微,是有神通力的。


  能飛行於空中。


  在樹林岩石或圍牆,可以自由穿梭,沒有一絲一毫的阻礙。


  但,有二個地方,不能去。


  一、母胎。


  二、佛的金剛座。


  因為母胎是有「結界」的。(除了具緣的)


  佛的金剛座有很大的加持力守護,中陰身不能入。


  中陰身如何再轉世?


  入胎有些從陰道入。


  有些從肛門入。


  有些從肚臍入。


  另外,轉投生在旁生。


  母雞的蛋。(在雞交媾時)


  投生為犛牛在夏天。


  投生為狗在秋天。


  投生為熊在冬天。


  投生為馬在春天。


  …………。


  大部分的中陰身是「五根具全」的,少部份的中陰身,五根不具。(這是業力的關係)


  活著的人對死去的中陰,做佛事有用嗎?


  答案是「有用」。


  因為中陰身跟著念佛,就可以到淨土。


  如果投生為狗,狗的壽命不長,又可以轉到更好的地方。


  …………。


  維摩詰大士告訴我:


  「中陰身述不盡。」(中陰身也是眾生之一)


  我


  「我們要修不落中陰身,是無上法門。」


盧勝文集第291冊《法王大神變》中陰身的問答


2023年8月21日 星期一

水鬼帚

 

  出自《子不語》


  我的表弟張鴻業,住在秦淮河邊潘某的客房裏。一個夏天的夜裏,他去上厠所,時已三更,寂無人聲。月光明亮,張鴻業倚著河邊的欄杆欣賞月色,忽聽水中砉地一聲,有個人頭從水中冒出。


  他有信不信,怎麼這個時辰還有人在水中游泳。於是細細察看,見此人沒有眉毛和眼睛,整個身體黑乎乎的,僵硬地直立水中,頭頸不能轉動,像個木偶。張鴻業用石塊擲過去,這個木偶人就沉了下去。


  第二天的午後,張鴻業聽有個男子淹死在水裏,他這才明白昨夜現身的木偶人是個水鬼,便將所見的一切告訴了住在同屋的人。這時,有個米商因此而講了一個水鬼討命的奇事。


  米商年輕時,到嘉興去販米,路過一條黃泥溝,因為溝中淤泥大深,所以借騎了一條水牛過溝。


  走到半溝時,有只黑手從淤泥中伸出來拉他的。米商就將縮起來,於是這只黑手就拉住牛,牛不能動了。


  米商很怕,就叫喊過路人一齊牽牛出溝,牛就是起不來。於是用火烤牛尾巴,牛痛得忍不住,竭盡全力從泥中拔起。大家發現牛肚下系着一把破掃帚,又腥又臭,無法靠近。


  用根棍子打它,還發出啾啾的叫聲,同時還滴下黑色的血水。眾人就用刀將系掃帚的繩子割斷,並用柴火燒掉,余臭經過一個月才散發掉。


  從此以後,黃泥溝不再有淹死人的事。講這個故事的米商還寫了一首詩記述:


  「本欲牽人誤扯牛,何須懊悔哭啾啾。與君一把桑柴火,暗處陰謀明處休。」


2023年8月20日 星期日

人間的殊勝

 

本堂主席關聖帝君 登台


聖示:母娘臨堂,命本堂福神十里外,命本堂城隍五里外,恭接懿駕,其餘神人排班候駕。


駕前九天玄女仙姑 降


詩曰:人生實可貴,日月快如梭;


   莫管無聊事,修行收穫多。


聖示:母娘臨堂,神人靜心接駕,不得失儀!


無極皇母大天尊 降


懿示:諸賢卿及諸兒女免禮,賜坐!


詩曰:野花廝伴野風吹,搖曳生姿不為誰;


   寧靜此生須致遠,黃粱一夢笑輪迴。


懿示:娘今日以「人間的殊勝」為題,供諸兒女悟勉。


  人間的殊勝


  六道眾生因為業力之關,生活在不同的環境和不同的境界中。然而,這些環境和境界差異甚大,也各有其特殊之處,例如:


  一、西牛賀洲有三事勝於人間。何等為三?一者牛多,二者羊多,三者珠玉多。


  二、東勝神州有三事勝於人間。何等為三?一者其土地極廣,二者其土地極大,三者其土地極妙。


  三、北俱蘆洲有三事勝於人間。何等為三?一者無所繫屬,二者無有我,三者壽命固定為一千


  四、餓鬼道有三事勝於人間。何等為三?一者長壽,二者身形長大,三者他作自受。


  五、龍、金翅鳥有三事勝於人間。何等為三?一者長壽,二者身形長大,三者宮殿。


  六、阿修羅有三事勝於人間。何等為三?一者宮殿高廣,二者宮殿莊嚴,三者宮殿清淨。


  七、四天王天有三事勝於人間。何等為三?一者長壽,二者相貌端正,三者享樂多。


  八、忉利天、焰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亦有三事勝於人間。何等為三?一者長壽,二者相貌端正,三者享樂多。


  但是,人間也有三件事勝過餓鬼、龍、金翅鳥、阿修羅、欲界諸天和其他三大部洲等。哪三件事呢?


  一、勇猛強記,能造善業行:


  人間有富貴貧賤、壽夭窮通,所以,世人堪忍耐苦,也能廣行善業。例如貧女難陀,貧窮孤獨,靠乞討自活。她看到舍衛國的國王臣民和百姓,皆能供養佛陀及眾僧,因此心生供養之念。雖然整天乞討唯得一文錢,依然毫不猶豫拿去買油,點燈供佛,植福田,造善業。


  二、勇猛強記,能修清淨行:


  從環境的享受角度而言,天界的確優於人間;但從修行的角度而言,天界並非最好的選擇。因為天界安逸享樂的環境,往往會令人失去修行動力,沉溺在五欲的享樂中難以自拔。


  而人間苦多於樂,所以容易生起向道之心,能勤修梵行,清淨持戒,遠離身、口業的過失,進而開智慧,邁向解


  三、勇猛強記,佛必出其土:


  「諸佛世尊,皆出人間。」如釋迦牟尼佛在人間成道。雖然娑婆人間不完美,但娑婆人間卻是造就一個人修成無上正等正覺,解輪迴的福地。所以,當欲界天人壽命終了要輪迴時,也是以人間為善處歸宿。


  上述人間三事不但是非三惡道所能及,還「勝」過「諸天」甚多,因此,珍惜擁有的人身,好好修行,才是最有智慧的人。


虛原雜誌第294 -「皇母慈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