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30日 星期一

百年一夢,今朝方省

 

蓮生/文


  節度使李端愿居士,在自家的後花園,建了一座蘭若(精舍)。


  請來達觀禪師,朝夕咨參。


  李居士問:


  「天堂地獄,畢竟是有是無?」


  達觀禪師答:


  「諸佛向無中有,眼見空花。你向有裡尋無,手摣水月。堪笑。眼前見牢獄不避,心外聞天堂欲生。殊不知忻怖在心,善惡成境。你但了自心,自然無惑。」


  李居士問:


  「心如何了?」


  達觀禪師答:


  「善惡都莫思量。」(入三摩地)


  李居士問:


  「不思量後,心歸何所?」


  達觀禪師答:


  「且請你回家。」(回歸佛性)


  李居士問:


  「人死後,心又歸何處?」


  達觀禪師答:


  「未知生,焉知死。」


  李居士問:


  「我已知生。」


  達觀禪師反問:


  「生從何來?」


  李居士茫然(罔措)。


  達觀禪師觸一下李居士的胸,


  「只在這裡,不用想什麼?」


  李居士


  「知道了!」


  達觀禪師問:


  「你如何知道的?」


  李居士答:


  「只知貪圖前程,不覺路已錯了。」


  達觀禪師


  「百年一夢,今朝方省。」


  偈曰:


  三十八


  懵然無知。


  及其有知,


  何真無知。


  滔滔汴水,


  隱隱隋堤。


  師其歸矣,


  箭浪東馳。


  在盧師尊這裡。


  人問:


  「生從何處來?」


  我答:


  「問心。」


  人問:


  「死從何處去?」


  我答:


  「問心。」


  人問:


  「心如何問?」


  我答:


  「了心。」(吾人修行三摩地法,明心而已,而後見性)


盧勝文集第273冊《禪機對禪機》百年一夢,今朝方省


2024年9月28日 星期六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

 

  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上,權力的轉移總是不太平和。改朝換代之際,經常布滿腥風血雨。


  從這樣的現象來看,發生在「五帝」(黃帝、顓頊、嚳、堯、舜)時期的「禪讓政治」,可是一種典範。


  這種將帝位傳賢不傳子的做法,是基於「公天下」的理念,也就是不把領導的位置當作家,而是當成天下人所共有的——被大家公認最有品德和才幹的人,就請他來繼承。


  有句古語:「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我們今天讀《史記》記載的堯舜禪讓的故事,應該思考「天下」一詞的含意。


  我們不是每個人長大後都會從事政治工作,也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當上國家的領導人。但是不論在什麼領域,我們總會遇到「公」與「私」的問題。想想看,在那個關鍵的時刻,你是不是也像堯舜那樣「大公無私」呢?


  《史記》


  堯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於是乃權授舜。授舜,則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則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堯曰:「終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


  堯知道兒子丹朱不成材,不能把天下交給他,所以用變通的方式交給舜。交給舜,那麼天下得到利益,只有丹朱一人受損;交給丹朱,那麼天下受損,只有丹朱一人得到利益。堯:「終究不可以用整個天下的損害來讓一個人得利。」最後把天下交給舜。



2024年9月27日 星期五

追悔無益

 

南海古佛 降


詩曰:如煙舊事不知離,又在夢中陷淖泥;


   追悔從來無意義,勤修般若掃痴迷。


聖示:吾今日降著:「遠離煩惱的生活」


  第三章 煩惱的種類 第七節 追悔


  每個人都有一些美麗的回憶,也有許多不堪回首的往事,然而,過去的往事只能回憶,卻無法回頭。故,俗語有云:「千金難買早知道」。


  在這個世間:


  有人追悔已成雲煙的戀情,


  有人追悔失之交臂的財富,


  有人追悔每況愈下的健康,


  有人追悔衝動辭去的工作,


  有人追悔沒掌握住的機會,


  有人追悔逝去的光陰,


  有人追悔失去的親情,……。


  因此,「當初,我應該……。」這句話就成為追悔者最常縈繞在耳際的聲音。


  「追悔」是指追溯以往,對自己做了不應該做的事情,或者應該做的沒有做,應該的沒有,回想起來時感到悔恨、懊喪。例如悔恨當時自己為什麼不這樣做?當時為什麼不這樣?當時自己為什麼要那樣做?當時為什麼要那樣


  追悔是屬於四種嗔恨心之一,這種行為會將原來所做的不善業不斷地重複、加強。因此,心會夾雜不安、憂愁,嚴重者容易形成憂鬱症,影響身心健康,也會形成修道的障礙。


  例如,曾經有位韓國拳擊手,遠赴美國世界拳王寶座而出賽,到了比賽後段期間,韓國拳擊手已明顯無力招架對手攻擊,但是擔任裁判的主審,並沒有及時停止比賽,造成韓國拳擊手被重重擊倒,隔天即因傷重不治而客死異


  比賽結束後,輿論一面倒地責難裁判失職,此位裁判也因而不斷後悔自己的過失。由於他無法越過事件陰影,最終舉槍自盡,這就是一種典型的追悔行為。


  又例如,曾經被人欺侮而無力反抗者,若一直耿耿於懷,每想起一次,就生起嗔心一次,想起十次就生起嗔心十次,若反復去想他人的侮辱,就反復再生起嗔心一次,這也是一種追悔的行為。


  一般人常將懺悔和追悔混為一談,所謂懺悔是指悔謝罪過,也就是請求對方寬恕自己的過失,未來不會再犯。而追悔是不斷地譴責自己,沒有了結的一天。所以,佛陀曾:「追悔是無濟於事的。」因為那些都是自己的無明、愚癡,或缺乏正念智慧、當機立斷能力造成。故,事件發生後,要誠心懺悔,離惡行善,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即可,不要連三併四地拿來追悔自責。


  其實,回憶只是回憶,回憶只是大腦的記憶功能,在回憶中並沒有一個「我」。所以,它什麼都不是!它不能令你快樂或傷心,如果憤怒會生起,那是因為你相信了回憶是真的;如果貪愛會生起,那是因為你相信了回憶是真的。


  因為,每一件事情的發生,都有它當下的因緣,當因緣結束時,事件就已經結束。一個人在還沒有證果之前,都會犯錯,所以,如果懂得開始修習觀照當下、覺知當下,你就能掌握當下,減少犯錯機會發生,也減少後悔事件發生。


2024年9月26日 星期四

保國之法

 

  越王勾踐輕忽了大夫范蠡的一次勸諫,使得越國陷入幾乎亡國的險境。從那個時候起,他就知道自己再也不能不聽范蠡的話。


  那是勾踐在位的第三年(西元前四九四年)王夫差為了報復越王的殺父之仇,日以繼夜的練兵——在先前的一次戰役裡,夫差的父親闔閭被越軍射中趾,不久因傷而死。


  勾踐見到這種情形,知道夫差一定會攻打越國,心想:與其挨打,不如先發制人,乾脆搶在國之前發動攻擊。


  范蠡力勸勾踐不要這麼做:「我聽兵器是凶器,戰爭有違天德,只有事情發展到不得已的地步,才會動用武力。暗中計劃發動戰爭,好用凶器去做那些等而下之的事,這是上天所不容許的。要是這麼做,一定不利!」


  「我心意已決,這場仗非打不可!」勾踐一心求戰,哪裡聽得進去?然而當他率領軍隊進攻國,沒想到吃了個大敗仗,剩餘的五千甲兵還被圍困在會稽山。


  勾踐對范蠡:「都怪我沒聽你的話才落到這種地步。現在該怎麼辦?」


  范蠡:「想要保全國家,就要效法上天,不要自滿;想要扭轉危機,就要學會謙卑;想要讓事情有所成就,就要像開墾土地那樣,不到時候不要勉強種植。現在請您恭恭敬敬的給王送大批的禮物去,他若不答應講和,您就親自到國去,把自己當抵押品,給王當奴僕。」


  這是個難堪的局面,但勾踐只能照著做。他派大夫文種當代表,以一種亡國奴的姿態向夫差跪地求饒。眼看夫差就要答應了,半路卻殺出一個伍子胥來阻撓。勾踐按捺不住,想把妻兒都殺掉,焚毀寶物,然後跟軍決一死戰,但被勸止了。


  後來,文種帶著美女和貴重物品去賄賂國的太宰伯嚭,請求伯嚭在王面前講情,這才讓夫差點頭答應。


  國退了兵,而越國成了國的屬國。


2024年9月25日 星期三

放生消業

 

蓮生/文


  有一位沈弟子,是「空服員」,他到舍下來問事。  


  我一看他的臉,一團黑氣在上額的地方,我按靈光一,叫了一聲「哎啊!」不妙!


  因為我出來:沈弟子前世是一位獵人,以「殺生」為業,殺了不計其數的生物,除了自己煮食之外,還賣給城鎮的人。


  這在佛教,是業障至重的人。


  又有一次,他獵了一隻母羊,見一隻小羊,咩咩的叫,而且流淚,圍在母羊身旁,並不走開,獵人靠近,小羊也不閃


  獵人看了,心中也是不忍,取出身上的「金創藥」,幫母羊治傷,看著母羊及小羊,雙雙離去。


  這是獵人一生中,唯一的善事。


  後來,獵人雖有心改變自己的行業,但,他沒有其他的本領。


  仍然以狩獵為生。

 

  ●


  我對沈弟子


  「你參加放生否?」


  「偶而。」


  我


  「你願意多多放生否?」


  沈弟子答:


  「願意,從今天起,要多多放生。」


  我


  「很好,可教也!」


  我告訴他:


  「下個月,你不要飛!」


  他答:


  「下個月不行,我要飛一個星期,台北至日本,日本至台北。」


  「一定要飛嗎?」


  「不一定,因為我尚有假期,也可以不飛。」


  我


  「那好,你不用飛了。」


  沈弟子


  「那就不飛!」


  ●


  我看出沈弟子臉上一團黑氣,有三雷轟頂,一是金雷、二是火雷、三是土雷。這五雷就有三雷,豈不是非常恐怖?


  所謂五雷轟頂,是:  


  金雷──刀、劍砍死。


  木雷──巨樹、樑柱壓死。


  水雷──水淹死。


  火雷──火燒死。


  土雷──土石流活埋而死。


  一般來,「天打雷劈」,如果被天雷打死,那更是業障深重也。除天雷之外,尚有五雷呢!


  且那飛機,要降落時,一時差錯,平平而降,轟隆一聲,機身斷裂,正是「金雷」。


  飛機起火燃燒,正是「火雷」。


  飛機著地,砰然大響,正是「土雷」。


  這不是是三雷加身嗎?


  這位沈弟子原是業障至重之人,但,至少他行了一件大善之事,又此世發菩提心,要極力放生,因此,他自己救自己,避開了一次大難。


  有人問我:


  「一生行惡,唯有一善,這業障如何算?


  我答:


  「大善。」


  又問:


  「一生行善,唯後有一惡,這又怎麼算?」


  我答:


  「大惡。」


  來人:「這不太公平吧?」


  我:「改過遷善,痛改前非,仍大善也;貞婦失節不如老妓從良。


盧勝文集第219冊《南山怪談》救人生命的活佛


2024年9月24日 星期二

遇事自省

 

  一天,孩子和父親在朋友家做客,主人等客人就座後為他們好茶,把暖水瓶放在桌上,好像又想起了什麼,就離開客廳到裡屋去了。


  當父子二人正欣賞著窗外美麗的景色時,突然聽到一聲炸響,兩人回頭一看,原來是暖水瓶倒在地上摔碎了。

  

  主人聞聲從裡屋急忙出來,「不要緊,不要緊!」,父親稍微頓了一下,就是他不小心碰倒了。


  後來父子告別主人,在回家途中兒子問父親:「不是你碰倒的,你為什麼要認錯呢?」


  父親笑了:「生活中,有時候需要勇氣承擔責任,而不是為自己辯解,人們更願意寬容一個認錯的人,據理力爭是不會有什麼好處的。」


※ ※ ※


  人生在世,無法保證每一個人在身口意上,都是完全符合標準,並且絲毫無偏差的;既然並非完人,當然有其不甚圓滿之處。凡人缺少「自省」功夫,一遇問題,常觀他人過,念他人怨,與別人吵架、打架,責怪別人先動手、先罵人,不聽自己的話,惹自己生氣,「我」才……。這種「推過責」的態度,常是修行人無法進步的原因,


  為避免人生總是到處留下缺陷以及悔恨。《論語‧學而篇》提及:「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意思是,曾子每天都再三的自我反省三件事,即是:替別人做事有沒有盡心竭力?和朋友相處有沒有言而無信?師長傳授的道理,我有沒有好好認真實踐力行?


  眾生凡是能落實「一日三省吾身」者,多少可以點滴修正,各自於日常生活上,不經意所犯造之缺點與疏失,積極扶持偏頗之身行,予以回歸正道,至少能不至於失之毫釐,差之千里。身行之所以會偏頗,通常是心不清明所導致。


  許多人經常錯誤曲解,誤認為只有在過去的日子裡,所做所為是錯事的人,唯有這種人,才有需要日三省吾身。但本篇所闡述之「三省」,的的確確、明明白白適用於一切世人,不分宗教、不分國度、不分民族、不分膚色、亦不分社會之身份地位,任何人隨時都要觀、化。上至國家元首,下至販夫走卒,人人都應該落實每日「三省吾身」的精神,觀自省,往深思,若有一識偏移正道,立即拉回歸返正軌,使行儀依軌道步步向前,不偏不移,則前途充滿無限光明也。



2024年9月23日 星期一

盤山精底肉

 

  寶積禪師在菜市場。


  看見一位客人買豬肉,這位客人對屠夫


  「割一斤精肉來!」


  屠夫放下刀,叉手而立,


  「那一塊不是精的?」


  寶積禪師一聽,便開悟了。


  後來,寶積禪師有一天出門。


  看見送葬的儀隊。


  那招魂者振鈴云:


  「紅輪決定沉西去,未委魂雲往那方?」


  孝子大哭:


  「哀哀!」


  寶積禪師突然有悟,身心踴躍。他回寺院,將悟得的,告訴馬祖道一禪師,馬祖道一禪師給寶積禪師印可。


※ ※ ※


  大乘論中,有二句偈:「空而不空,謂之真空;法而不法,謂之正法」。初基者,以為能知空知法,固執一法以求究竟,固執一空以為得道,此皆未入化境。因為佛法如鐵碗磨砂,必要研,愈研愈得精細,不研始終為砂而已。故研究佛法,決不能執一不變,持一不研,否則,難入化境也。


  如何能達化境?心平二字是良方。心平者,心一切平等,不分貴賤,不問精粗,自無得心,便可入化。


雨華再集-58-化境

2024年9月22日 星期日

缺席避禍

 

  霸州有個老儒生,是位古道熱腸的君子,裏的人都推他為最德高望重的長者。


  忽然,這位老先生的家裏鬧起鬼怪來。老先生在家裏時,就風平浪靜、毫無蹊蹺;只要老先生一離開家,他們就搖窗撼,摔毀器物,擲髒物,無所不為。因此,這位老先生很少離開家裏,每天讀書養神而已。


  當時,霸州地方正在修竣河道。當地的一班子儒生們認為:霸州知州借修河工程貪贓枉法,準備聯名上告他。約好在縣學府集合,並共推這位老先生為眾儒之首。


  這位老先生因為家裏鬧鬼怪而沒有去。眾儒生就另推選了一位姓王的人。後來,王某竟以「聚眾抗官」之罪被殺了頭。而老先卻因未出席而幸免。


  所以,在小人身上,不會出現什麼好兆頭,如果有了好兆頭,也是上天出面,因而助長了他的罪孽;相反,君子人的家裏不會鬧妖怪,如果鬧了妖怪,也是上天向他提供的預示和警告。


※ ※ ※


  凡眾造因成果都如同自搬石頭打,此乃世人在行事前未洞悉後果,才致自己自食惡果。


  對因果問題,每一世人都應要非常謹慎,何以故?乃好的因自有好的果,若平時都是念善、行善,定得善的果,如每一個念或行為都想著如何來侵算別人、傷害別人,那終是自食惡果。人世間本無善惡分別,皆因人的念與行為背離了人道,違反了天道才會有善惡之分別。


  是以要如何來植善因,此完全端於一心之想,一念之造作,如時保正心正行,就不怕有因果業報糾纏。世間人需時時對這問題深思,方不會受果報之苦時才後悔。


慈聖雜誌-第一五二期

2024年9月21日 星期六

「肉丸」的密密密

 

蓮生/文


  我隨著冥吏而走,走到一個非常「腥臭」的地方,一般人走到此處,幾乎是無法呼吸的,但冥吏與我就不同了,因爲是修持的緣故,修到「平等一味」的人,香與臭均不影響了。


  這種腥臭很特殊,類似:


  一、屍臭。


  二、牙根腐爛。


  三、水溝阻塞。


  四、魚長蛆。


  五、老鼠長蛆。


  六、香港


  這種腥臭的綜合,可謂集一切臭之大全,一般人一聞此臭,必然大吐特吐的。


  對了,也如同嘔吐之人,吐出了穢物,經空氣蒸發,飄散的味道。


  轉一個彎,看到一大堆的「肉丸」,無窮無窮、無盡無盡的「肉丸」。而這臭味竟然是「肉丸」發出來的。


  我大駿。


  我問:


  「這些肉丸,是什麼?」


  冥吏


  「你先不要問,你看看肉丸是什麼?」


  我定睛一看,天啊!肉丸是人,無手無,卻有小小的眼耳鼻舌,肉丸一個又一個的顫抖,好像憤怒到了極點。


  冥吏對「肉丸」群


  「我請了蓮生活佛盧勝來此,特別爲你們摸頂加持,讓你們還陽去!」


  眾「肉丸」彈跳歡呼。


  此時腥臭更重。


  我問冥吏:


  「爲什麼這麼臭?」


  冥吏答:


  「這是仇恨心發出來的,仇恨心是天底下最臭穢的心,至臭至臭。」


  我問:


  「爲何要我摸頂?」


  冥吏答:


  「令肉丸還陽。」


  我伸手摸頂,那些肉丸一個一個滾了過來,我的手一觸,肉丸就消失了。「咻」的一聲,還陽去了,肉丸來得快,去得更快。


  「咻」!


  「咻」!


  「咻」!


  聲音不


  我好奇問冥吏:


  「這些肉丸回陽間,幹什麼去?」


  冥吏答:


  「報仇!」


  「怎麼報仇?」


  冥吏答:


  「肉丸還陽,遇到仇家,就鑽入仇人的肉體,而成了腫瘤。」


  「癌症!」我嚇呆了。


  「不錯。」


  


  「那我不是成了劊子手?」


  冥吏


  「這不是你的錯,你只是令他們早日解決及平息他她之間的仇恨而已,你只是轉輪聖王,你讓愛恨之間,平等平等。」


  我無話可


  我只是想


  「仇恨是輪迴六道之根,世人宜早早醒醒來!」


盧勝文集第234冊《蓮生活佛盧勝的密密密》「肉丸」的密密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