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自懲是浙江省寧波縣人,在縣府的監獄中擔任獄吏。他的存心很仁慈,待人忠厚,辦事守法,尤能公平寬大的管理囚犯。可是當時的縣官很嚴酷,在訊問案件的時候,常常聲色俱厲,甚至嚴刑拷打。因為古時的政治,行政與司法是不分的,所以縣府衙門也就是執法行刑的機關。
有一天,縣府拘來了一個犯罪的老百姓。縣官認為那個犯人惡性很重,命令警衛們押那犯人跪在地上,用竹鞭木棍毆打全身,一時被打得皮破血流,慘不忍睹。犯人受不了嚴刑,表示不服,更引起了縣官的大發雷霆,繼續痛毆。
楊自懲看了很是不忍,就跪下來向縣官求情,請求縣官饒恕那犯人。縣官說:「這人違犯法紀,背叛情理,怎得使人不怒!」
楊自懲又叩頭向縣官解釋說:「古人有言,如得其情,哀矜弗喜。喜尚且不可,怎可發怒呢!」縣官聽了他的話,很受感動,就把怒火平息下來,停止毆打。
楊自懲的家中雖很貧窮,但決不收受他人的饋贈,當然更不會做納賄的貪污勾當。並且遇到囚犯缺糧的時候,還多方的設法救濟。
有一次,新到了幾個囚犯,已有一天沒有吃飯,因為囚犯糧還沒有配到,監獄中也無法立刻供給飲食。楊自懲目睹那幾個新來的囚犯,餓得奄奄一息,很是可憐。要想設法救濟,可是自己家中也沒有多餘的米,怎麼辦呢?
回家與他妻子商量,他妻子問:「囚犯從什麼地方來?」
他說:「幾個都是從杭州解來的新犯,沿途整天沒有吃東西,因此個個都餓得面黃乏力,垂頭喪氣。」
他妻子聽了也很同情,夫婦二人決定犧牲了自己炊飯的米,煮成稀粥,分給那幾個新犯同吃。雖然他夫妻因此不能自己吃飽,但奄奄待斃的幾個囚犯,幸而沒有成為餓鬼,延續了性命。
後來他的子孫都很顯達,長子守陳,次子守址,都做到南北吏部侍郎的官職。長孫茂元,任刑部侍郎,次孫茂仁,任四川巡察使,都是一代名臣。
德育古鑒讚歎楊自懲有 云:「此一獄吏爾,而積德獲福如此。古云:公門中好修行。何也?公門時時刑罰,其間貧而負累,冤而獲罪,愚而被欺,弱而受制,呼天搶地,無可告訴,惟公門人,下得民隱,上知官情,艱苦孤危之際,扶持寬假一分,勝他人方便十分。若能釋貧解冤,教愚扶弱;無乘危索騙,無因賄唆打,無知情故枉,無舞文亂法,則一日間可行十數善事,積之長久,自然吉慶日至,子孫昌盛矣。」(取材自德育古鑒)
2019年7月29日 星期一
慈悲心
蓮生/文
一
觀世音菩薩就是慈悲的化身。
我們人類有慈悲裡才能繼續成長。同時繼續將慈悲的種子撒向周圍的人們,這樣才產生整個人類的和諧。
盧勝彥的金句說:「人的心靈之中,有一個潛在的東西,它在等候適當的時機,被表現出來,這就是慈悲。」
人之初,性本善。
我不以為物質主義者,永遠是物質主義者。我永遠知道,物質主義者的心中,一直攜帶著靈性的慈悲,總有一天,物質主義者的心靈,會被喚醒。
我認為「慈悲」是催化劑。
我認為「慈悲」是一種法力。
我認為「慈悲」使一切井然有序。
我認為「慈悲」令人類歡欣善悅。
二
「慈悲」令所有的人,變成整體合一,可以令人類融解,變成一體,這是佛菩薩的努力。
假如沒有「慈悲」:
人類會「孤獨」。
人類會「受苦」。
人類會「死」。
如果有「慈悲」,就會「成長」,會有「滋潤」,會有「歡喜」,會有「滿足」,會有「意義」。
每一個人不可以自我封閉自己,這一點每一個人都要瞭解,因為自閉的結果,便會自我的枯萎,終久會失掉你自己,事實上自閉的結果,就是孤獨受苦而死。
我們每一個人,要心存慈悲,發揚慈悲,經歷慈悲,瞭解慈悲,融入慈悲。
因為:
慈悲就是快樂。
慈悲就是滿足。
慈悲就是滋養。
三
《涅槃經》曰:
大慈大悲,名為佛性。
慈即如來,如來即慈。
《觀無量壽經》曰:
佛心者,大慈悲是也,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這「無緣慈」,這種慈悲,不限於親疏,不管有緣無緣,一律平等慈悲,這是包含著無限的慈悲憐憫,不分親疏厚薄,包括胎生、濕生、卵生、化生。
《無量壽經》曰:
我於無量劫,為大施主,普濟諸貧苦,誓成正覺。
四
與樂曰慈。
拔苦曰悲。
三種慈悲:
一、眾生緣慈悲──以一慈悲心,視十方六道眾生,如自己親人,生與樂拔苦之心,名眾生緣慈悲。
二、法緣慈悲心──已斷煩惱的三乘聖人,但憐憫眾生不知是法空,依法的因緣與樂拔苦,是法緣慈悲心。
三、無緣慈悲──此慈悲心,惟佛才有。是佛以平等無分別的最廣大普度,名無緣慈悲心。
「慈悲」有十二利:一、福常隨身。二、臥安。三、覺安。四、不見惡夢。五、天護。六、人愛。七、不毒。八、不兵。九、水不喪。十、火不喪。十一、在所得利。十二、死生梵天。
我深深覺得,「慈悲」是一個使人間開滿了美麗花朵的瑰麗主人。它本身是價值不菲的,真正的「慈悲」是利他而不是自利,沒有目的,沒有企圖,沒有盡地。
「慈悲」的範圍,是不須結界的,在最美的空間。
「慈悲」是內心花朵的芬芳。
「慈悲」是恩賜,是理性最偉大的力量。
(省略……)
盧勝彥文集第095冊《盧勝彥的金句》第十五章:慈悲
一
觀世音菩薩就是慈悲的化身。
我們人類有慈悲裡才能繼續成長。同時繼續將慈悲的種子撒向周圍的人們,這樣才產生整個人類的和諧。
盧勝彥的金句說:「人的心靈之中,有一個潛在的東西,它在等候適當的時機,被表現出來,這就是慈悲。」
人之初,性本善。
我不以為物質主義者,永遠是物質主義者。我永遠知道,物質主義者的心中,一直攜帶著靈性的慈悲,總有一天,物質主義者的心靈,會被喚醒。
我認為「慈悲」是催化劑。
我認為「慈悲」是一種法力。
我認為「慈悲」使一切井然有序。
我認為「慈悲」令人類歡欣善悅。
二
「慈悲」令所有的人,變成整體合一,可以令人類融解,變成一體,這是佛菩薩的努力。
假如沒有「慈悲」:
人類會「孤獨」。
人類會「受苦」。
人類會「死」。
如果有「慈悲」,就會「成長」,會有「滋潤」,會有「歡喜」,會有「滿足」,會有「意義」。
每一個人不可以自我封閉自己,這一點每一個人都要瞭解,因為自閉的結果,便會自我的枯萎,終久會失掉你自己,事實上自閉的結果,就是孤獨受苦而死。
我們每一個人,要心存慈悲,發揚慈悲,經歷慈悲,瞭解慈悲,融入慈悲。
因為:
慈悲就是快樂。
慈悲就是滿足。
慈悲就是滋養。
三
《涅槃經》曰:
大慈大悲,名為佛性。
慈即如來,如來即慈。
《觀無量壽經》曰:
佛心者,大慈悲是也,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這「無緣慈」,這種慈悲,不限於親疏,不管有緣無緣,一律平等慈悲,這是包含著無限的慈悲憐憫,不分親疏厚薄,包括胎生、濕生、卵生、化生。
《無量壽經》曰:
我於無量劫,為大施主,普濟諸貧苦,誓成正覺。
四
與樂曰慈。
拔苦曰悲。
三種慈悲:
一、眾生緣慈悲──以一慈悲心,視十方六道眾生,如自己親人,生與樂拔苦之心,名眾生緣慈悲。
二、法緣慈悲心──已斷煩惱的三乘聖人,但憐憫眾生不知是法空,依法的因緣與樂拔苦,是法緣慈悲心。
三、無緣慈悲──此慈悲心,惟佛才有。是佛以平等無分別的最廣大普度,名無緣慈悲心。
「慈悲」有十二利:一、福常隨身。二、臥安。三、覺安。四、不見惡夢。五、天護。六、人愛。七、不毒。八、不兵。九、水不喪。十、火不喪。十一、在所得利。十二、死生梵天。
我深深覺得,「慈悲」是一個使人間開滿了美麗花朵的瑰麗主人。它本身是價值不菲的,真正的「慈悲」是利他而不是自利,沒有目的,沒有企圖,沒有盡地。
「慈悲」的範圍,是不須結界的,在最美的空間。
「慈悲」是內心花朵的芬芳。
「慈悲」是恩賜,是理性最偉大的力量。
(省略……)
盧勝彥文集第095冊《盧勝彥的金句》第十五章:慈悲
2019年7月28日 星期日
豬哥們的評議
一年有春夏秋冬之分,四季有陰晴雨雪之別,但是,豬哥們打發日子的方法卻永恆不變:吃了睡,睡了吃,吃飽喝足,便在院子裡溜達溜達。一日如此,天天如此。
這樣的生活太沒意思了。一頭不願這樣混過一生的白豬獨自跑到田裡,用嘴幫助水牛耕地。它辛辛苦苦地拱呀,拱呀,直累得大汗淋漓。
傍晚,豬哥們傾巢出動,開始對白豬的勞動進行評議:
「嘿!這裡還有一根草沒拱掉呢!」
「看啦,田裡的水都叫它搞渾了。渾水裡怎麼能長莊稼呢!」
「你們聞聞,它把汗水都流到田裡了。那汗水裡是有鹽的,田裡摻進鹽肯定會變成鹽鹼地!」
……
豬哥們七嘴八舌地議論白豬,意思只有一個:白豬幫助水牛耕地,沒有一點功勞,純粹是幫倒忙。根本不如睡覺,睡覺有益無害。
白豬被說得灰心喪氣,從此隨大流,吃了睡,睡了吃,豬哥們也就再沒有對它說「不」字的了。
水牛歎息道:「幹事的,總可以被挑出毛病;不幹事的,則保留充分的批評權。一個集體若形成這樣的風氣,這個集體也就完了。」
這樣的生活太沒意思了。一頭不願這樣混過一生的白豬獨自跑到田裡,用嘴幫助水牛耕地。它辛辛苦苦地拱呀,拱呀,直累得大汗淋漓。
傍晚,豬哥們傾巢出動,開始對白豬的勞動進行評議:
「嘿!這裡還有一根草沒拱掉呢!」
「看啦,田裡的水都叫它搞渾了。渾水裡怎麼能長莊稼呢!」
「你們聞聞,它把汗水都流到田裡了。那汗水裡是有鹽的,田裡摻進鹽肯定會變成鹽鹼地!」
……
豬哥們七嘴八舌地議論白豬,意思只有一個:白豬幫助水牛耕地,沒有一點功勞,純粹是幫倒忙。根本不如睡覺,睡覺有益無害。
白豬被說得灰心喪氣,從此隨大流,吃了睡,睡了吃,豬哥們也就再沒有對它說「不」字的了。
水牛歎息道:「幹事的,總可以被挑出毛病;不幹事的,則保留充分的批評權。一個集體若形成這樣的風氣,這個集體也就完了。」
心之鐘
有一位身為公司主管的護法居士,經常為生活的瑣碎事務以及人際關係而苦惱。他到寺院裡向大香禪師請教說:「禪師,要怎麼樣才能把情緒控制好,不讓心念隨意放縱,亂起瞋恚無明?」
大香禪師回答說:「善護清淨心。」
這位居士不明白,再問:「如何善護住清淨心呢?」
大香禪師於是說了一個故事。
過去,在喜馬拉雅山的頂峰,有一座大水池,龍王經常領著龍子龍孫在此興風作浪。貴霜王朝的迦膩色迦王為了平息這件事,於是帶領百萬雄兵前往,想要在山上興建一座寶塔,並且將龍池填平。
龍王聽聞此事,瞋心大發,立即呼風喚雨,一時間,天地變色,飛砂走石,軍隊分不清東西南北,結果匆匆落荒而逃。
不過,迦膩色迦王毫不氣餒,幾次之後,終於趁著風雨歇息,領軍攻上山頂,命令軍隊搬運大石填平龍池,並建了一座寶塔。龍王無法抵抗,於是請求:
「大王啊!我甘願降服,但是我生性暴戾,難調難伏,所以,請大王在寶塔頂懸掛一口大鐘。如果看見山頂生起黑雲,就趕快敲鐘,我一聽到鐘聲,就會熄滅心中的瞋火了。」
大香禪師接著對居士說:「自覺,是截斷善惡念頭流轉的智慧寶劍。你因為不自覺,所以才會任由貪瞋癡的風雨大作。」
大香禪師走近這位居士,指著他的心,笑著說:「這裡,就是少了一口自我警覺的大鐘呀!」
※ ※ ※
人之一天為何而忙、而勞乎?人之一天為生活、為餬口、為事業而奔波煩勞,為生活而動,為己欲而勞,勞心勞力,心難有所定,紛紛亂亂,難覓難掌其中。
心因人之呼吸而動,此心乃有形之心也!唯掌控心動之物又為何乎?亦為己心也!此乃無形之心,人之思也!
人生活其中,無時無刻不停起心動念,思己之欲、思己之行為以滿足己欲,便生起善惡之分、好懷之別哉!人一動心,即如谷底回響,己未能聞,唯神監之!不僅神知,亦有一人知哉!此人物為何也?乃自己耳。蓋,人之動念因己欲而生,自己了然明白於方寸之間,俗世雖常云:「舉頭三尺有神明」,唯人之行事斷不可常賴靠神而行事,尤以宗教修者更應對己心之動向瞭若指掌,斷不可紛擾己心而無所尋之,此便失了修持者應有之道範規章。
故,雖云為監察,實人當監察自己,監察自己之動心起念,神乃一指導,藉由神之監察來堅定己心方向。唯一切造化端賴己也!觀今世人生活於紅塵中,迷亂己心常有,乃因欲望所引也!今既有福報而能得入聖堂聽聞生活之逆,此道皆為生活方針指南,若不知珍握於鸞音中尋得方向,豈非有負己福乎?既得以入,更應知慎始慎終,為自己開創一光明普耀之大道回程也!
殷盼修子既能聞道而修,應知始終哉!時時觀照自己,時時反省自己,掌控己心、己欲之動哉!方為修也。使自己顯露神之特性,豈不亦為生活在火宅中之快樂活神仙矣!今夜從人心之作用而論,盼賢兒明悟其中之奧,監察當先賴己之自我監察與自我反省矣!
悟道箴言-述:「時刻觀照己心,以合修持」
大香禪師回答說:「善護清淨心。」
這位居士不明白,再問:「如何善護住清淨心呢?」
大香禪師於是說了一個故事。
過去,在喜馬拉雅山的頂峰,有一座大水池,龍王經常領著龍子龍孫在此興風作浪。貴霜王朝的迦膩色迦王為了平息這件事,於是帶領百萬雄兵前往,想要在山上興建一座寶塔,並且將龍池填平。
龍王聽聞此事,瞋心大發,立即呼風喚雨,一時間,天地變色,飛砂走石,軍隊分不清東西南北,結果匆匆落荒而逃。
不過,迦膩色迦王毫不氣餒,幾次之後,終於趁著風雨歇息,領軍攻上山頂,命令軍隊搬運大石填平龍池,並建了一座寶塔。龍王無法抵抗,於是請求:
「大王啊!我甘願降服,但是我生性暴戾,難調難伏,所以,請大王在寶塔頂懸掛一口大鐘。如果看見山頂生起黑雲,就趕快敲鐘,我一聽到鐘聲,就會熄滅心中的瞋火了。」
大香禪師接著對居士說:「自覺,是截斷善惡念頭流轉的智慧寶劍。你因為不自覺,所以才會任由貪瞋癡的風雨大作。」
大香禪師走近這位居士,指著他的心,笑著說:「這裡,就是少了一口自我警覺的大鐘呀!」
※ ※ ※
人之一天為何而忙、而勞乎?人之一天為生活、為餬口、為事業而奔波煩勞,為生活而動,為己欲而勞,勞心勞力,心難有所定,紛紛亂亂,難覓難掌其中。
心因人之呼吸而動,此心乃有形之心也!唯掌控心動之物又為何乎?亦為己心也!此乃無形之心,人之思也!
人生活其中,無時無刻不停起心動念,思己之欲、思己之行為以滿足己欲,便生起善惡之分、好懷之別哉!人一動心,即如谷底回響,己未能聞,唯神監之!不僅神知,亦有一人知哉!此人物為何也?乃自己耳。蓋,人之動念因己欲而生,自己了然明白於方寸之間,俗世雖常云:「舉頭三尺有神明」,唯人之行事斷不可常賴靠神而行事,尤以宗教修者更應對己心之動向瞭若指掌,斷不可紛擾己心而無所尋之,此便失了修持者應有之道範規章。
故,雖云為監察,實人當監察自己,監察自己之動心起念,神乃一指導,藉由神之監察來堅定己心方向。唯一切造化端賴己也!觀今世人生活於紅塵中,迷亂己心常有,乃因欲望所引也!今既有福報而能得入聖堂聽聞生活之逆,此道皆為生活方針指南,若不知珍握於鸞音中尋得方向,豈非有負己福乎?既得以入,更應知慎始慎終,為自己開創一光明普耀之大道回程也!
殷盼修子既能聞道而修,應知始終哉!時時觀照自己,時時反省自己,掌控己心、己欲之動哉!方為修也。使自己顯露神之特性,豈不亦為生活在火宅中之快樂活神仙矣!今夜從人心之作用而論,盼賢兒明悟其中之奧,監察當先賴己之自我監察與自我反省矣!
悟道箴言-述:「時刻觀照己心,以合修持」
2019年7月26日 星期五
忠化賢澤
岳武穆王 降
岳武穆王:賢生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恩師聖安!
岳武穆王:賢生免禮!前幾回闡述到「將士盡忠,鞠躬盡瘁。文武百官,戒貪禁瀆。百姓學賢,謀事盡力。」當這些事項都具備以後,就可以心安的說「一切合集,成事在茲。」
邱生:那是什麼意思呢?
岳武穆王:一個國家的將士們主要的責任是捍衛疆土,在個人方面要能服從上級命令,做到活力充沛而精神飽滿、身心勞苦卻不怠惰。
在朝廷中的眾官員,皆能秉持愛國護民的精神,有忠貞愛國的精神,就不敢做出貪瀆舞弊的事端;百姓若有任何事要陳情時,應該將心比心無條件從旁協助,才能盡到為官之道,為官者因為戒除貪欲,才不會冒瀆職位的神聖性。
至於平民百姓,在處事上亦必須盡本分守原則,任何不公不義之事,都應避免絲毫之嫌疑;做任何事都要有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態度,隨時要有明哲保身的作為;百姓從事於各行各業上要能盡心盡力,並努力將各行業做好做確實,不投機取巧,不偷工減料,這也是善盡該行業之忠信。
邱生:原來忠義精神與態度,涵括如此廣泛。
岳武穆王:整體而言,對國家經濟穩定發展有密切關係,每一個人都守住忠義原則,人群便少了紛爭,個人與各系統的健康平安都能操守住。以上這些互相支援之下,才能完成每一件事,否則都是有欠缺的,而後便形成「千秋聖道,忠化賢澤」。
邱生:千秋聖道,怎與忠化賢澤扯上關係呢?
岳武穆王:忠化賢澤,先談「忠」,忠者中心,就是不偏不倚,中直之心,或說中正、中平、中和、中庸。一心守中道,進而柔化一些剛強的人,效法忠誠之道,因為深受感動,大都能起效應。古今不少忠臣將士,雖兩軍交戰下不得已捐軀,對方皆給予最大禮敬,敬該將士對國家的忠貞。
邱生:學生看過一些演義,確實國家的棟樑都能使其它國家領導人敬畏的。
岳武穆王:眾生只要有強而有力的忠貞信守,必能傳承出輩輩賢能良才,這些賢能良才雖然不及忠臣良將護國衛民的精神,但持守忠貞的信念,無不是效法忠臣良將的作風逐漸如實,在各自崗位上能善守職責,讓使命必達利益遍及群生,此皆是忠的示現。
感召有善慧心的賢能者,並感動一心純善的眾生,或因某事而感化,或因某物而啟化,或因言談中的一句,形成內心之感動。促使善慧者提昇境界起而行,學習做一位良才,凡事肯做,一切能忍,效法聖人無為而為的精神,學習賢能者貢獻社會服務人群的決心,凡事盡一己之能力澤蔭人群,藉以促進社會之祥和,使人間遍佈溫馨氣氛。此皆忠貞化育社會人群轉運來的功行,並建立在眾生樂守崗位,做事有恆心,學賢有毅力,明忠奸,辨是非,知對錯,承繼古聖精神啟迪後人,從此良能之人輩出,賢達者日增。
邱生:所以,四維、八德就是由「忠」字不斷的衍生出來的。
岳武穆王:眾生面對一切能中直就是最好的修持,持忠者懂得仁、曉得義,何況忠臣出於孝道之門,有了這些基礎,人與人之間豈敢悖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莫動。」這些都是仁人君子應有的精神,人人如此則人群能和諧,世間呈現出吉祥與溫馨。
邱生:感恩恩師慈示!相信有朝一日,必能有更多人明白恩師的苦口婆心起而行。
岳武穆王:但願芸芸蒼生能夠體會。
邱生:一定會的。
邱武穆王:時候不早,也該回道院。
道院已到,賢生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恩師聖駕!
岳武穆王:可。停筆。吾回!
行道育德遊記-第五回 千秋聖道‧忠化賢澤
岳武穆王:賢生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恩師聖安!
岳武穆王:賢生免禮!前幾回闡述到「將士盡忠,鞠躬盡瘁。文武百官,戒貪禁瀆。百姓學賢,謀事盡力。」當這些事項都具備以後,就可以心安的說「一切合集,成事在茲。」
邱生:那是什麼意思呢?
岳武穆王:一個國家的將士們主要的責任是捍衛疆土,在個人方面要能服從上級命令,做到活力充沛而精神飽滿、身心勞苦卻不怠惰。
在朝廷中的眾官員,皆能秉持愛國護民的精神,有忠貞愛國的精神,就不敢做出貪瀆舞弊的事端;百姓若有任何事要陳情時,應該將心比心無條件從旁協助,才能盡到為官之道,為官者因為戒除貪欲,才不會冒瀆職位的神聖性。
至於平民百姓,在處事上亦必須盡本分守原則,任何不公不義之事,都應避免絲毫之嫌疑;做任何事都要有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態度,隨時要有明哲保身的作為;百姓從事於各行各業上要能盡心盡力,並努力將各行業做好做確實,不投機取巧,不偷工減料,這也是善盡該行業之忠信。
邱生:原來忠義精神與態度,涵括如此廣泛。
岳武穆王:整體而言,對國家經濟穩定發展有密切關係,每一個人都守住忠義原則,人群便少了紛爭,個人與各系統的健康平安都能操守住。以上這些互相支援之下,才能完成每一件事,否則都是有欠缺的,而後便形成「千秋聖道,忠化賢澤」。
邱生:千秋聖道,怎與忠化賢澤扯上關係呢?
岳武穆王:忠化賢澤,先談「忠」,忠者中心,就是不偏不倚,中直之心,或說中正、中平、中和、中庸。一心守中道,進而柔化一些剛強的人,效法忠誠之道,因為深受感動,大都能起效應。古今不少忠臣將士,雖兩軍交戰下不得已捐軀,對方皆給予最大禮敬,敬該將士對國家的忠貞。
邱生:學生看過一些演義,確實國家的棟樑都能使其它國家領導人敬畏的。
岳武穆王:眾生只要有強而有力的忠貞信守,必能傳承出輩輩賢能良才,這些賢能良才雖然不及忠臣良將護國衛民的精神,但持守忠貞的信念,無不是效法忠臣良將的作風逐漸如實,在各自崗位上能善守職責,讓使命必達利益遍及群生,此皆是忠的示現。
感召有善慧心的賢能者,並感動一心純善的眾生,或因某事而感化,或因某物而啟化,或因言談中的一句,形成內心之感動。促使善慧者提昇境界起而行,學習做一位良才,凡事肯做,一切能忍,效法聖人無為而為的精神,學習賢能者貢獻社會服務人群的決心,凡事盡一己之能力澤蔭人群,藉以促進社會之祥和,使人間遍佈溫馨氣氛。此皆忠貞化育社會人群轉運來的功行,並建立在眾生樂守崗位,做事有恆心,學賢有毅力,明忠奸,辨是非,知對錯,承繼古聖精神啟迪後人,從此良能之人輩出,賢達者日增。
邱生:所以,四維、八德就是由「忠」字不斷的衍生出來的。
岳武穆王:眾生面對一切能中直就是最好的修持,持忠者懂得仁、曉得義,何況忠臣出於孝道之門,有了這些基礎,人與人之間豈敢悖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莫動。」這些都是仁人君子應有的精神,人人如此則人群能和諧,世間呈現出吉祥與溫馨。
邱生:感恩恩師慈示!相信有朝一日,必能有更多人明白恩師的苦口婆心起而行。
岳武穆王:但願芸芸蒼生能夠體會。
邱生:一定會的。
邱武穆王:時候不早,也該回道院。
道院已到,賢生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恩師聖駕!
岳武穆王:可。停筆。吾回!
行道育德遊記-第五回 千秋聖道‧忠化賢澤
2019年7月25日 星期四
臥輪禪師與慧能禪師
蓮生/文
有一位臥輪禪師,出示一偈曰:
臥輪有伎倆。
能斷百思想。
對境心不起。
菩提日日長。
慧能禪師一見,說:「此偈未見性!」
也示一偈:
慧能沒伎倆。
不斷百思想。
對境心數起。
菩提恁麼長。
這位臥輪禪師自認有修有行,能把一切念頭止住,對於一切境界能不動心,而修行的果一天天的增長。
(此乃行者一般的想法)
至於慧能禪師的見解是,他無修,也無對治,一切念頭隨緣來隨緣去,對著境界,心亦然是起滅的。
但菩提佛果,仍然那麼長。佛性根本無增滅。
(此是見性者的見地)
ð
我個人對這兩首偈,分析如下:
臥輪禪師是執著法的。
執著修的。
修一念不起。
認定一念不起的是菩提。
但,問題就是,一念不起就永遠一念不起嗎?如果念又起,如何?
念又起,菩提在哪裡?
在慧能禪師這方面:
無修無法,就是修法。
對於百種念頭,不去斷它,也不住它,任來任去。
對於境界,有這個心念,但也無憎愛取捨。
菩提果恆在。
我盧勝彥這樣分析,你說如何?
ð
大凡學佛的人,一開始是跟著臥輪禪師學,學到某一程度了。
會發覺:
「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
心生心滅全在一剎那。
心滅不久,心又生。
念念相續,無休無止。
斷念、心不起,是功夫,但,能永斷、永不起嗎?
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後。
就要學慧能禪師的:
於一切處而不住相,在相中不生憎愛,亦無取捨,不念利益成壞,於是安閑恬靜,虛融澹泊,無修等於修。
於一切處,行住坐臥,對境心起,但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真成淨土,這是無法也等於法。
慧能禪師的偈:
心地含諸種。
普雨悉皆生。
頓悟華情已。
菩提果自成。
我說,這慧能禪師是大開悟者,我蓮生活佛盧勝彥是大開悟者。
不是慧能禪師姓盧。
我蓮生活佛姓盧。
而是慧能禪師的佛性,我盧勝彥的佛性,是一般,也一樣。
告訴大家,此心本淨,無可取捨,隨緣好去,一定見證佛性。
盧勝彥文集188冊《送你一盞明燈》臥輪禪師與慧能禪師
有一位臥輪禪師,出示一偈曰:
臥輪有伎倆。
能斷百思想。
對境心不起。
菩提日日長。
慧能禪師一見,說:「此偈未見性!」
也示一偈:
慧能沒伎倆。
不斷百思想。
對境心數起。
菩提恁麼長。
這位臥輪禪師自認有修有行,能把一切念頭止住,對於一切境界能不動心,而修行的果一天天的增長。
(此乃行者一般的想法)
至於慧能禪師的見解是,他無修,也無對治,一切念頭隨緣來隨緣去,對著境界,心亦然是起滅的。
但菩提佛果,仍然那麼長。佛性根本無增滅。
(此是見性者的見地)
ð
我個人對這兩首偈,分析如下:
臥輪禪師是執著法的。
執著修的。
修一念不起。
認定一念不起的是菩提。
但,問題就是,一念不起就永遠一念不起嗎?如果念又起,如何?
念又起,菩提在哪裡?
在慧能禪師這方面:
無修無法,就是修法。
對於百種念頭,不去斷它,也不住它,任來任去。
對於境界,有這個心念,但也無憎愛取捨。
菩提果恆在。
我盧勝彥這樣分析,你說如何?
ð
大凡學佛的人,一開始是跟著臥輪禪師學,學到某一程度了。
會發覺:
「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
心生心滅全在一剎那。
心滅不久,心又生。
念念相續,無休無止。
斷念、心不起,是功夫,但,能永斷、永不起嗎?
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後。
就要學慧能禪師的:
於一切處而不住相,在相中不生憎愛,亦無取捨,不念利益成壞,於是安閑恬靜,虛融澹泊,無修等於修。
於一切處,行住坐臥,對境心起,但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真成淨土,這是無法也等於法。
慧能禪師的偈:
心地含諸種。
普雨悉皆生。
頓悟華情已。
菩提果自成。
我說,這慧能禪師是大開悟者,我蓮生活佛盧勝彥是大開悟者。
不是慧能禪師姓盧。
我蓮生活佛姓盧。
而是慧能禪師的佛性,我盧勝彥的佛性,是一般,也一樣。
告訴大家,此心本淨,無可取捨,隨緣好去,一定見證佛性。
盧勝彥文集188冊《送你一盞明燈》臥輪禪師與慧能禪師
2019年7月24日 星期三
愚公谷
有一次,齊桓公在出外打獵時忽然看到一隻鹿從前面飛快地跑過,於是他策馬緊追不捨,一直追進了一個山谷裡。齊桓公正不知此山谷為何處,恰好遇一老者齊桓公就問老者:「這裡叫什麼谷?」
老者回答說:「這裡叫愚公谷。」
齊桓公又問:「為什麼叫這個名字?」
老者說:「這是用我的名字來命名的。」
齊桓公朝老者仔細看了看,疑惑不解地問:「我看你的相貌,毫無愚蠢之狀,為什麼說是用你的名字來命名的呢?」
老者回答說:「讓我把事情的原委告訴您吧。我曾經餵養了一頭母牛,母牛下了一頭小牛。後來小牛慢慢長大了,我便賣了牛買了一匹小馬。一個年輕後生看到我牽著一匹小馬,上前便喝斥道:『你養的是一頭牛,牛是不能生馬的,你這馬是哪來的?莫不是偷來的!』於是強行把我的馬牽走了。後來鄉鄰們知道了這件事,都說我真愚蠢。他們把我叫做愚公,而把我住的這個山谷就叫做愚公谷。」
桓公聽後也說:「依我看,你也的確愚蠢。既然那小馬是你用辛勤餵養的牛換來的,你為什麼要讓那個年輕人把它牽走呢?」說完,齊桓公不去繼續追趕鹿,調轉馬頭回宮去了。
第二天上朝時,齊桓公把這件事講給他的相國管仲聽了。管仲一聽,臉色變得嚴肅起來。他鄭重地整了整自己的衣襟,向齊桓公兩次下拜請罪說:
「在君王的屬土之內竟然出現這樣的事情,應該算做我的過錯啊!假如是堯帝時候,皋陶為掌管刑獄的官員,哪裡還會有人膽敢強搶人家的馬駒子呢?即使有這樣的情況,那被欺淩的老者也決不會輕易撒手,而是要找地方跟搶馬的人評理的。
如今那老者知道處理訴訟案件不公正,遇到巧取豪奪的人惹不起、躲得起,只好把小馬給他算了。看來,這不是一個老頭愚蠢的問題,而是社會治理不力的問題。回頭讓我好好整頓一番吧。」
齊桓公十分贊成管仲的意見,支持他放手整頓法治,懲治邪惡,伸張正義。
老者回答說:「這裡叫愚公谷。」
齊桓公又問:「為什麼叫這個名字?」
老者說:「這是用我的名字來命名的。」
齊桓公朝老者仔細看了看,疑惑不解地問:「我看你的相貌,毫無愚蠢之狀,為什麼說是用你的名字來命名的呢?」
老者回答說:「讓我把事情的原委告訴您吧。我曾經餵養了一頭母牛,母牛下了一頭小牛。後來小牛慢慢長大了,我便賣了牛買了一匹小馬。一個年輕後生看到我牽著一匹小馬,上前便喝斥道:『你養的是一頭牛,牛是不能生馬的,你這馬是哪來的?莫不是偷來的!』於是強行把我的馬牽走了。後來鄉鄰們知道了這件事,都說我真愚蠢。他們把我叫做愚公,而把我住的這個山谷就叫做愚公谷。」
桓公聽後也說:「依我看,你也的確愚蠢。既然那小馬是你用辛勤餵養的牛換來的,你為什麼要讓那個年輕人把它牽走呢?」說完,齊桓公不去繼續追趕鹿,調轉馬頭回宮去了。
第二天上朝時,齊桓公把這件事講給他的相國管仲聽了。管仲一聽,臉色變得嚴肅起來。他鄭重地整了整自己的衣襟,向齊桓公兩次下拜請罪說:
「在君王的屬土之內竟然出現這樣的事情,應該算做我的過錯啊!假如是堯帝時候,皋陶為掌管刑獄的官員,哪裡還會有人膽敢強搶人家的馬駒子呢?即使有這樣的情況,那被欺淩的老者也決不會輕易撒手,而是要找地方跟搶馬的人評理的。
如今那老者知道處理訴訟案件不公正,遇到巧取豪奪的人惹不起、躲得起,只好把小馬給他算了。看來,這不是一個老頭愚蠢的問題,而是社會治理不力的問題。回頭讓我好好整頓一番吧。」
齊桓公十分贊成管仲的意見,支持他放手整頓法治,懲治邪惡,伸張正義。
2019年7月23日 星期二
染絲的聯想
墨子在經過一家染坊時,看見工匠們將雪白的絲織品分別放進熱氣騰騰的染缸裡,浸泡良久後取出,在晾曬時就變成不同顏色的織物了。工匠們工作得十分辛苦而認真。
墨子仔細地觀察了染絲的全過程後,頓有所悟,不覺長歎一聲,自言自語地說:“本來都是雪白的絲織品,而今放到青色顏料的染缸裡浸泡後就變成了青色,放到黃色顏料的染缸裡浸泡後就變成了黃色。所用的顏料不同,染出來的顏色也隨之不同。如果我們將白絲先後放到五種不同顏色的染缸裡各染一遍,它就會改變五次顏色了。如此看來,染絲的時候,人們就不能不謹慎從事啊。”
接著,墨子又從染絲的原理引伸開去,進一步產生聯想,從而深深地感到,其實在人世間,不僅是染絲與染缸的顏料有關,即使是一個人、一個國家,不也存在著一個會染上什麼顏色的問題嗎?
這則寓言提醒人們,對於一個涉世未深、純潔無瑕的青少年,當他身處五顏六色的社會大染缸之中時,一定要牢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真理,擇善而從,以促使自己更健康地成長。
※ ※ ※
我人常以為自出娘胎稚小心靈是一片純潔白淨,或曰天真無邪,對耶?錯耶?事情需從先天與後天剖析。
若以當下,乃以此認知,倒也沒錯!嬰兒心靈潔淨,在成長過程開始學習及接觸人、事、物,因此開始變化心靈;表面上沒錯,但若深層探索,我人各個內心潛意識中之善惡根源,卻是決定此一個人將來往善、往惡學習及發展。雖然稚小年齡無法具體表達善惡認知,及自主能力,但是卻有一股力量驅使他往善或往惡,此一力量由何而來?即來自我人之「含藏識」,此識亦謂「阿賴耶識」,即第八識。
其所蘊納之識業,浩瀚如星河雲漢,幾可無以數計之輪迴悉皆攝受;在每個輪迴──不論是人、是畜,均皆與此識銜接,更因當下之薰染,而開始啟放善惡業緣。(此即人在學習成長、發展智識過程中,開始私心之動力。)所以,華夏民族之聖哲有「近朱者赤」之語,更有「孟母三遷」之典。此乃預防我人受薰染之藏識,因外緣及外在事物而啟動善惡根源。
需知,我人六根真正影響到心識,是在第七識「末那耶識」開始起作用。此識是亦謂「我識」(但此「我」乃仗他,非第六之我識),亦即我人從稚小學習過程中,得到表面事物之智慧,從第六識之「我執」開始傳達第七「仗他」之我識,此際開始啟動第八識所含藏之善惡業,因此形成所謂善人、惡人,或者賢、愚等分判。
至此,我人當知外在事物是有薰染、影響我人內在所含藏之累識種子,而此累世種子之薰染,乃積聚許多善惡業之能量,一旦啟放,很難阻斷。因此我人必要從稚小年齡,即加注意此一「薰染」之重要性。
拱衡雜誌第261期-述論:薰染
墨子仔細地觀察了染絲的全過程後,頓有所悟,不覺長歎一聲,自言自語地說:“本來都是雪白的絲織品,而今放到青色顏料的染缸裡浸泡後就變成了青色,放到黃色顏料的染缸裡浸泡後就變成了黃色。所用的顏料不同,染出來的顏色也隨之不同。如果我們將白絲先後放到五種不同顏色的染缸裡各染一遍,它就會改變五次顏色了。如此看來,染絲的時候,人們就不能不謹慎從事啊。”
接著,墨子又從染絲的原理引伸開去,進一步產生聯想,從而深深地感到,其實在人世間,不僅是染絲與染缸的顏料有關,即使是一個人、一個國家,不也存在著一個會染上什麼顏色的問題嗎?
這則寓言提醒人們,對於一個涉世未深、純潔無瑕的青少年,當他身處五顏六色的社會大染缸之中時,一定要牢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真理,擇善而從,以促使自己更健康地成長。
※ ※ ※
我人常以為自出娘胎稚小心靈是一片純潔白淨,或曰天真無邪,對耶?錯耶?事情需從先天與後天剖析。
若以當下,乃以此認知,倒也沒錯!嬰兒心靈潔淨,在成長過程開始學習及接觸人、事、物,因此開始變化心靈;表面上沒錯,但若深層探索,我人各個內心潛意識中之善惡根源,卻是決定此一個人將來往善、往惡學習及發展。雖然稚小年齡無法具體表達善惡認知,及自主能力,但是卻有一股力量驅使他往善或往惡,此一力量由何而來?即來自我人之「含藏識」,此識亦謂「阿賴耶識」,即第八識。
其所蘊納之識業,浩瀚如星河雲漢,幾可無以數計之輪迴悉皆攝受;在每個輪迴──不論是人、是畜,均皆與此識銜接,更因當下之薰染,而開始啟放善惡業緣。(此即人在學習成長、發展智識過程中,開始私心之動力。)所以,華夏民族之聖哲有「近朱者赤」之語,更有「孟母三遷」之典。此乃預防我人受薰染之藏識,因外緣及外在事物而啟動善惡根源。
需知,我人六根真正影響到心識,是在第七識「末那耶識」開始起作用。此識是亦謂「我識」(但此「我」乃仗他,非第六之我識),亦即我人從稚小學習過程中,得到表面事物之智慧,從第六識之「我執」開始傳達第七「仗他」之我識,此際開始啟動第八識所含藏之善惡業,因此形成所謂善人、惡人,或者賢、愚等分判。
至此,我人當知外在事物是有薰染、影響我人內在所含藏之累識種子,而此累世種子之薰染,乃積聚許多善惡業之能量,一旦啟放,很難阻斷。因此我人必要從稚小年齡,即加注意此一「薰染」之重要性。
拱衡雜誌第261期-述論:薰染
2019年7月22日 星期一
愚者忍辱
有一天,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對比丘們開示:很久以前,天帝釋提桓因率領天眾與阿修羅作戰。釋提桓因告訴阿修羅王:「今天,我們不要用打仗的方式來互相傷害,不如以辯論的方式決定勝負。」
阿修羅王回答:「可以!但是由誰來決定輸贏?」
釋提桓因回答:「天人及阿修羅眾中,都有睿智、辯才無礙者,就由他們共同來決定勝負。」
阿修羅王回應:「帝釋你先說!」
釋提桓因謙讓地說:「我可以先說,但您是舊天王,理應由您先開始。」
阿修羅王表示:「愚者忍辱,是因為害怕,他還以為這是自己勝過他人的地方。」
釋提桓因則說:「愚者雖然因為怖畏而忍辱,但是忍辱對自己卻是最有利的,即使擁有一切財寶和名利,都無法勝過忍辱的功德。」
阿修羅王又說:「愚者沒有智慧,所以要先制止他們,就像慢吞吞的牛要被後面奔騰的牛趕上,所以要藉助刀杖來摧伏愚者。」
釋提桓因則說:「我認為要制止愚者,沉默忍耐是最好的方法。面對怒氣騰騰的人,如果能忍辱而不發一言,他自然會平息下來。一個人如果沒有嗔心、惱害心,他就是聖賢,抑是聖賢的弟子,我們應該常常親近這樣的人。容易憤怒的人,因為嗔心重,障礙就會像山一樣高;如果起嗔心,能忍耐克制,就是善業,就像用韁繩駕馭惡馬一般。」
負責評斷的諸天和阿修羅眾認為,阿修羅王所說以諍鬥為本,釋提桓因則是止息諍訟,且沒有忿恚、爭執之心,因此評斷天帝釋提桓因贏得此次辯論。
佛告訴比丘們:「釋提桓因在天中最自在,因為他能常行忍辱,並讚歎忍辱法。如果比丘們能行忍辱、讚歎忍辱,就是真正的出家。」比丘們聽完佛陀的開示,都非常歡喜並信受奉行。
《別譯雜阿含經•卷二》
《佛遺教經》云:「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忍辱是十方諸佛菩薩所共行、所讚歎,若日常生活中,面對一切順逆境界都能忍辱,不論稱、譏、毀、譽、利、衰、苦、樂都能如如不動,如此,自然能化除種種障礙,廣結善緣,諸事成就。
※ ※ ※
修道中人,最重一個「忍」字,有所謂:「忍一時,無憂無慮」。紅塵俗世之間,一切災禍,無不是缺乏「忍辱」心量所形成的,人人逞強鬥狠,互不肯退讓,自然要衍生出各種事端。
真實的修行者,乃是有「堅忍不拔」的節操,所謂:「沉默不是懦弱、忍耐不是麻木」「不到最後的關頭,絕不輕言戰鬥」,就像梅花生長在寒冷的季節裡,氣候愈冷,梅花就愈能開出美麗的花朵,並且使得梅花芬芳,清香陣陣傳揚。而修行者在修持「忍辱」功夫上,絕對不會因為置身所在的環境惡劣,而動搖向道的決心,亦不會因為貧苦而動搖修持正法的堅定意志。
真實修行之人,雖然對別人釋出善意,反而常被別人誤解及懷恨,仍舊不會改變其面對正道的心念與初衷。修行者奉行「恕道」精神,經常遭受到無情的打擊,又為了使正法能恆常運轉,雖然常無端飽受流言、妄語、謗詆,乃至於無端的威脅、迫害,仍能秉持正念行持,並不會因為遭受外在的不實在加諸於身的迫害,而去動搖初發心;反而是絲毫都不會影響到修行正道的志向,並且能「更積極」的讓正道之光輝,展現出燦爛而綺麗的妙道法華,使世界都沐浴在正教、正法的普照之下。
「忍辱」,就是在面對別人一句無情的怒吼與辱悔言語加身時,切記不能動肝火、起怨念,更不能反造辱言去回應。若是在別人無端對我人發出辱罵言語時,亦當息滅嗔恚之心,並且要降伏憤怒的心,不要讓自己再去造作口業,以免因為惡劣口語互相往來,而產生肢體衝突。若無此逆境出現時,我人在修行的路程上,不但未能有增進功行,反而會退步減功。
在人與人之間,經常會因為個人脾氣、毛病不斷,又俱皆喜歡挑剔別人的缺失,而不檢討自己的缺點,因此容易互相產生辱言、妄語,此時必須更加「包容」,並且心裡不該產生「計較與比較」的心。畢竟人際之間,欲和睦相處不易,是故千萬不可因為言語上的小事件,而造成人際關係上的變質與惡劣,修行者必須克服來自於家庭的壓力,並該克服在團體間的人際因緣,必須讓劣境轉為佳境,更當克服我所:亦即誤認為身邊一切地位、名利、田宅…等,都是我所擁有的,始能成就「忍辱菩提」。因為眾生通常會將他人不實加諸的言語想成是在說我,因而嗔恚之心頻起。
世人必須知道,別人所說的是「妄語」;而現在我的身軀不過是短暫數十載的使用而已,別人造作的妄語根本不是在說我,因為我無法去控制別人不造口業,故實在沒有任何人所說的辱毀言語是在說我啊!「過去並無這個我、未來亦無這個我」,就連現在的我也不是我,別人的辱罵、謗詆並不是在說我。
願勉世人能領悟現在這個我,便能增進一果境界也。
鸞門修行次第論-第十五章 堅忍
阿修羅王回答:「可以!但是由誰來決定輸贏?」
釋提桓因回答:「天人及阿修羅眾中,都有睿智、辯才無礙者,就由他們共同來決定勝負。」
阿修羅王回應:「帝釋你先說!」
釋提桓因謙讓地說:「我可以先說,但您是舊天王,理應由您先開始。」
阿修羅王表示:「愚者忍辱,是因為害怕,他還以為這是自己勝過他人的地方。」
釋提桓因則說:「愚者雖然因為怖畏而忍辱,但是忍辱對自己卻是最有利的,即使擁有一切財寶和名利,都無法勝過忍辱的功德。」
阿修羅王又說:「愚者沒有智慧,所以要先制止他們,就像慢吞吞的牛要被後面奔騰的牛趕上,所以要藉助刀杖來摧伏愚者。」
釋提桓因則說:「我認為要制止愚者,沉默忍耐是最好的方法。面對怒氣騰騰的人,如果能忍辱而不發一言,他自然會平息下來。一個人如果沒有嗔心、惱害心,他就是聖賢,抑是聖賢的弟子,我們應該常常親近這樣的人。容易憤怒的人,因為嗔心重,障礙就會像山一樣高;如果起嗔心,能忍耐克制,就是善業,就像用韁繩駕馭惡馬一般。」
負責評斷的諸天和阿修羅眾認為,阿修羅王所說以諍鬥為本,釋提桓因則是止息諍訟,且沒有忿恚、爭執之心,因此評斷天帝釋提桓因贏得此次辯論。
佛告訴比丘們:「釋提桓因在天中最自在,因為他能常行忍辱,並讚歎忍辱法。如果比丘們能行忍辱、讚歎忍辱,就是真正的出家。」比丘們聽完佛陀的開示,都非常歡喜並信受奉行。
《別譯雜阿含經•卷二》
《佛遺教經》云:「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忍辱是十方諸佛菩薩所共行、所讚歎,若日常生活中,面對一切順逆境界都能忍辱,不論稱、譏、毀、譽、利、衰、苦、樂都能如如不動,如此,自然能化除種種障礙,廣結善緣,諸事成就。
※ ※ ※
修道中人,最重一個「忍」字,有所謂:「忍一時,無憂無慮」。紅塵俗世之間,一切災禍,無不是缺乏「忍辱」心量所形成的,人人逞強鬥狠,互不肯退讓,自然要衍生出各種事端。
真實的修行者,乃是有「堅忍不拔」的節操,所謂:「沉默不是懦弱、忍耐不是麻木」「不到最後的關頭,絕不輕言戰鬥」,就像梅花生長在寒冷的季節裡,氣候愈冷,梅花就愈能開出美麗的花朵,並且使得梅花芬芳,清香陣陣傳揚。而修行者在修持「忍辱」功夫上,絕對不會因為置身所在的環境惡劣,而動搖向道的決心,亦不會因為貧苦而動搖修持正法的堅定意志。
真實修行之人,雖然對別人釋出善意,反而常被別人誤解及懷恨,仍舊不會改變其面對正道的心念與初衷。修行者奉行「恕道」精神,經常遭受到無情的打擊,又為了使正法能恆常運轉,雖然常無端飽受流言、妄語、謗詆,乃至於無端的威脅、迫害,仍能秉持正念行持,並不會因為遭受外在的不實在加諸於身的迫害,而去動搖初發心;反而是絲毫都不會影響到修行正道的志向,並且能「更積極」的讓正道之光輝,展現出燦爛而綺麗的妙道法華,使世界都沐浴在正教、正法的普照之下。
「忍辱」,就是在面對別人一句無情的怒吼與辱悔言語加身時,切記不能動肝火、起怨念,更不能反造辱言去回應。若是在別人無端對我人發出辱罵言語時,亦當息滅嗔恚之心,並且要降伏憤怒的心,不要讓自己再去造作口業,以免因為惡劣口語互相往來,而產生肢體衝突。若無此逆境出現時,我人在修行的路程上,不但未能有增進功行,反而會退步減功。
在人與人之間,經常會因為個人脾氣、毛病不斷,又俱皆喜歡挑剔別人的缺失,而不檢討自己的缺點,因此容易互相產生辱言、妄語,此時必須更加「包容」,並且心裡不該產生「計較與比較」的心。畢竟人際之間,欲和睦相處不易,是故千萬不可因為言語上的小事件,而造成人際關係上的變質與惡劣,修行者必須克服來自於家庭的壓力,並該克服在團體間的人際因緣,必須讓劣境轉為佳境,更當克服我所:亦即誤認為身邊一切地位、名利、田宅…等,都是我所擁有的,始能成就「忍辱菩提」。因為眾生通常會將他人不實加諸的言語想成是在說我,因而嗔恚之心頻起。
世人必須知道,別人所說的是「妄語」;而現在我的身軀不過是短暫數十載的使用而已,別人造作的妄語根本不是在說我,因為我無法去控制別人不造口業,故實在沒有任何人所說的辱毀言語是在說我啊!「過去並無這個我、未來亦無這個我」,就連現在的我也不是我,別人的辱罵、謗詆並不是在說我。
願勉世人能領悟現在這個我,便能增進一果境界也。
鸞門修行次第論-第十五章 堅忍
2019年7月21日 星期日
學道則愛人
蓮生/文
臺中中山路鼎盛參藥行的店面內室,有一塊瓷器做的圓盤子,上面寫了五個字:「學道則愛人」,這鼎盛參藥行是吾友洪挺貿先生的商行。第一次我看到這塊懿術品,就深深被這五個字吸引住了,每次去,總要多看幾次,多想幾遍。
有一天晚上,彰化的一群朋友到寒舍聊天,有吳萬吉、陳正雄、林慶明、阮秀籟、許水旺等,還有林聰仁夫婦、張文瑞夫婦。其中吳萬吉先生問我:「如何修道,如何學道?」
我回答說:「學道無他,愛人而已。我們曉得,菩薩是因為慈悲,所以才成為菩薩,人若有愛心,就可以明白道在其中,修道就是去實行「愛人」的行為,而學道則愛人。反之,一個人若違背了道,他的心中就沒有愛心,有了恨意,其心狹窄,這種人不但沒有道,反而著了魔一般。著魔的人,其心境是毀滅的、破碎的、空虛的。」
我提示重要的二點:
學道則愛人,則慈悲,則寬大,則謙虛。
反道則仇恨,則鬥爭,則狹窄,則驕傲。
我常常想,有某些人自稱學道,這些學道者往往自我貢高,認為自已的道是天下第一,自己酌法術最高最深,他們以自己的道法攻擊別人的道法,在言行上或文字上去傷害別人,揭露了別人的隱私而洋洋自得,有些修道者往往懷有如此可怕的心理,一味的晦澀下去。
事實上,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了。三山九侯先生告訴我:「凡是有愛心的人,他做人處世皆寬大,心懷慈悲,言語謙虛,這才是有道之士。至於著魔的人,心中有了仇恨,想與人鬥爭,爭名爭利,此心胸狹窄,乃驕傲非凡也。」
三山九侯先生斬釘斷鐵的說:「驕傲就是魔。」
三山九侯先生又說:「自高與驕傲,絕對不能得道。」
我寫偈曰:
本意是學道。
結果被魔著。
學道則愛人。
驕傲過了頭。
盧勝彥文集第039冊《異靈的真諦》學道則愛人
臺中中山路鼎盛參藥行的店面內室,有一塊瓷器做的圓盤子,上面寫了五個字:「學道則愛人」,這鼎盛參藥行是吾友洪挺貿先生的商行。第一次我看到這塊懿術品,就深深被這五個字吸引住了,每次去,總要多看幾次,多想幾遍。
有一天晚上,彰化的一群朋友到寒舍聊天,有吳萬吉、陳正雄、林慶明、阮秀籟、許水旺等,還有林聰仁夫婦、張文瑞夫婦。其中吳萬吉先生問我:「如何修道,如何學道?」
我回答說:「學道無他,愛人而已。我們曉得,菩薩是因為慈悲,所以才成為菩薩,人若有愛心,就可以明白道在其中,修道就是去實行「愛人」的行為,而學道則愛人。反之,一個人若違背了道,他的心中就沒有愛心,有了恨意,其心狹窄,這種人不但沒有道,反而著了魔一般。著魔的人,其心境是毀滅的、破碎的、空虛的。」
我提示重要的二點:
學道則愛人,則慈悲,則寬大,則謙虛。
反道則仇恨,則鬥爭,則狹窄,則驕傲。
我常常想,有某些人自稱學道,這些學道者往往自我貢高,認為自已的道是天下第一,自己酌法術最高最深,他們以自己的道法攻擊別人的道法,在言行上或文字上去傷害別人,揭露了別人的隱私而洋洋自得,有些修道者往往懷有如此可怕的心理,一味的晦澀下去。
事實上,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了。三山九侯先生告訴我:「凡是有愛心的人,他做人處世皆寬大,心懷慈悲,言語謙虛,這才是有道之士。至於著魔的人,心中有了仇恨,想與人鬥爭,爭名爭利,此心胸狹窄,乃驕傲非凡也。」
三山九侯先生斬釘斷鐵的說:「驕傲就是魔。」
三山九侯先生又說:「自高與驕傲,絕對不能得道。」
我寫偈曰:
本意是學道。
結果被魔著。
學道則愛人。
驕傲過了頭。
盧勝彥文集第039冊《異靈的真諦》學道則愛人
答謝社會
愛因斯坦說:「我每天都要提醒自己一百次,我裡裡外外的生活是許多在世或已經過世的人努力的成果,所以我必須貢獻全部的心力回報他們。」想想愛因斯坦的話,就明白其中包含著多麼大公無私的智慧了。
首先,我們都虧欠父母,因為是他們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來的。其次,我們也虧欠為我們安全接生的所有醫護人員。
對我們一生極重要的讀、寫、算等技能,是教育制度賦予我們的,我們理應感謝。的確,如果沒有人教愛因斯坦二加二等於四,大概就不會有相對論的產生了。
不論我們從事士、農、工、商的哪一行,大都虧欠牧師、神父、法師及其他使我們明白生命真諦的人。
曾經給過我們鼓勵、教導的人,我們當然虧欠他們。那些為我們傳遞訊息的郵政人員、新聞從業人員、築路工人、…….,更給了我們太多應該感謝的東西。
我們所虧欠的人多得數不清,愛因斯坦的話一點也沒有錯,每個人都虧欠他人極多。要想還債,就要經常向那些使我們生活更美好的人表達謝意。
※ ※ ※
凡是一個懂得報恩的人,必定是非常的自愛。凡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必定能夠非常有熱心的,對人群做付出。
能自愛的人,首先必須先學會疼惜自己,疼惜自己的精神及疼惜自己的身體,如此生活,才能夠自我愛惜。
如何疼惜自己的精神?就是不與人計較,不去嫉妒別人的成就及長處,並且不去思憶別人的短處缺失。如何疼惜自己的身體?就是存著包容心,不起分別心,努力讓自己的日常作息正常,而且不暴飲、暴食。若能讓自己的身體與精神,獲得最良好的照顧,這便是報答天恩師德的表現。
什麼是付出?若能盡一己之能力,為社會人群奉獻一份無私的愛,凡能力所及,當全力以赴,或做環境保育,或做生態保育,或從事急難救助,或從事社區服務。只要有能力可以付出的事,皆盡一己所能做付出,不懈不怠,這就是心懷感恩的做法。
首先,我們都虧欠父母,因為是他們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來的。其次,我們也虧欠為我們安全接生的所有醫護人員。
對我們一生極重要的讀、寫、算等技能,是教育制度賦予我們的,我們理應感謝。的確,如果沒有人教愛因斯坦二加二等於四,大概就不會有相對論的產生了。
不論我們從事士、農、工、商的哪一行,大都虧欠牧師、神父、法師及其他使我們明白生命真諦的人。
曾經給過我們鼓勵、教導的人,我們當然虧欠他們。那些為我們傳遞訊息的郵政人員、新聞從業人員、築路工人、…….,更給了我們太多應該感謝的東西。
我們所虧欠的人多得數不清,愛因斯坦的話一點也沒有錯,每個人都虧欠他人極多。要想還債,就要經常向那些使我們生活更美好的人表達謝意。
※ ※ ※
凡是一個懂得報恩的人,必定是非常的自愛。凡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必定能夠非常有熱心的,對人群做付出。
能自愛的人,首先必須先學會疼惜自己,疼惜自己的精神及疼惜自己的身體,如此生活,才能夠自我愛惜。
如何疼惜自己的精神?就是不與人計較,不去嫉妒別人的成就及長處,並且不去思憶別人的短處缺失。如何疼惜自己的身體?就是存著包容心,不起分別心,努力讓自己的日常作息正常,而且不暴飲、暴食。若能讓自己的身體與精神,獲得最良好的照顧,這便是報答天恩師德的表現。
什麼是付出?若能盡一己之能力,為社會人群奉獻一份無私的愛,凡能力所及,當全力以赴,或做環境保育,或做生態保育,或從事急難救助,或從事社區服務。只要有能力可以付出的事,皆盡一己所能做付出,不懈不怠,這就是心懷感恩的做法。
2019年7月18日 星期四
《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
白話譯文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一萬人俱。及諸菩薩摩訶薩十萬人俱。皆悉住於不退轉地。久已供養無量諸佛。於諸佛所深種善根。成就眾生淨佛國土。得陀羅尼。獲樂說辯才。成就智慧具足功德。以自在神通游諸佛世界。放無量光明說無盡妙法。教諸菩薩入一相門。得無所畏。善降眾魔教化度脫外道邪見。若有眾生樂聲聞者說聲聞乘。樂緣覺者說緣覺乘。樂世間者說世間乘。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攝諸眾生。未度者度。未脫者脫。未安者安。未泥洹者令得泥洹。究竟菩薩所行。善入諸佛法藏。如是種種功德皆悉具足。
其名曰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彌勒菩薩。普光明菩薩。不舍勇猛精進菩薩。藥王菩薩。寶掌菩薩。寶印菩薩。月光菩薩。日淨菩薩。大力菩薩。無量力菩薩。得勤精進菩薩。力幢相菩薩。法相菩薩。自在王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十萬人俱。並余天龍鬼神等一切大眾。皆悉來集。
爾時世尊於中夜時放大光明。青黃赤白雜頗梨色。普照十方無量世界。一切眾生觸此光者。皆從臥起見此光明。皆得法喜。鹹生疑惑。此光何來普遍世界。令諸眾生得安隱樂。作是念已。於一一光復出大光明。照耀殊特勝於前光。如是展轉乃至十重。一切菩薩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夜叉干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鹹皆踊躍得未曾有。各各思念必是如來放此光明。我等應當疾至佛所禮拜親近恭敬如來。
是時文殊師利。及諸菩薩摩訶薩眾遇此光者。歡喜踊躍充遍身心。各從住處到祇洹門。爾時舍利弗。大目揵連。富樓那彌多羅尼子。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俱絺羅。皆從住處到祇洹門。帝釋四天王上至阿迦尼吒天。亦睹光明嘆未曾有。與其眷屬齎妙天花天香天樂天寶衣。一切皆悉到祇洹門。其余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八部。遇光歡喜皆來到門。
此時世尊以一切種智,知道一切大眾都聚集在門外,世尊從座而起走到門外,自己鋪好法座,結珈趺坐。世尊問舍利弗:你今天一早就來到門外了嗎?
舍利弗回答說:世尊,文殊師利等等大菩薩都先我而至。
這時世尊問文殊師利:你今天早上先來到門外的嗎?
文殊師利稟告世尊說:是的,世尊,我在中夜看到大光明照耀十方,內心生出從來未有的歡喜,有無量的喜悅,所以前來禮拜親近世尊,並且希望聽聞世尊演說甘露妙法。
這時世尊告訴文殊師利:你現在真實的看到了如來嗎?
文殊師利秉告世尊說:世尊,如來的法身本來是不可見的,我為了眾生的緣故,所以來見你。佛的法身不可思議,沒有相貌,沒有形狀,不曾來也不曾去,不是有也不是無,不是我們所見也不是我們看不見,實際上的真如本心是沒有來也沒有去,不是沒有也不是有,不是有所處也不是沒有處,不是單一存在也不是多數存在,不是清靜也不是雜染,不是生起也不是消滅,我也是以這樣來見如來的。
佛問文殊師利:你現在也是這樣見佛的嗎?
文殊師利說:世尊,我實沒有見佛,也沒有見佛的心相。
這時舍利弗問文殊師利:我現在不明白你所說的意思,怎麼能這樣來見到如來呢?
文殊師利回答:大德舍利弗,我並不是這樣而見到如來。
舍利弗問:如果依照你所說的,我更加無法理解了。
文殊師利回答:舍利弗,不能理解的就是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不是可以理解,也不是不能理解的。
舍利弗問:你是否對眾生起慈悲心呢?你是否為了眾生行六波羅蜜,不再為眾生而入無余涅槃呢?
文殊師利回答舍利弗:如你所說,我對眾生起慈悲心,行六波羅蜜而不入涅槃。然而眾生實際上是不可得的,沒有相貌沒有形狀,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舍利弗,你是否常常有這樣的想法,一一世界有恆河沙數量的諸佛,久住於世如恆河沙數般難以數計的時間,說一一法來教化度脫如恆河沙數量的眾生,於是一一的眾生都得以滅度,你是否有這樣的想法?
舍利弗說:文殊師利,我是常有這樣的想法。
文殊師利回答舍利弗:就像虛空一樣無可數量,眾生也是一樣無可數量;就像虛空不可度化,眾生也一樣不可度化。為什麼呢?一切眾生與虛空是等同的!哪裡有諸佛教化眾生呢?
舍利弗問:如果一切眾生與虛空相等,你為什麼要為眾生說法,讓他們得到菩提?
文殊師利答舍利弗說:菩提其實是空不可得的,那我應該要說什麼樣的法來讓眾生得到菩提呢?為什麼呢?舍利弗,菩提與眾生不是相同也不是不同,沒有分別,沒有作為,沒有名字,沒有形相,其實全都是虛妄不可得,無所有的。
這時世尊顯現瑞相,由肉髻中發出稀有無法形容的光明進入文殊師利菩薩的頭頂,再由頭頂出來普照大眾和十方一切世界。接觸到這個光明的大眾感受到從未曾有的身心快樂,都從座位起立瞻仰世尊及文殊師利,共同生起念頭,今日世尊放出如此奇妙的光明進入文殊師利法王子的頭頂,又從頭頂發出普照大眾和十方,一定有相當的因緣要宣說妙法。我們應當勤奮修行,精進實行佛陀的教法。生起這樣念頭後,各自向佛秉告。世尊。您今日放此光明,一定有相當的因緣要宣說妙法,我們都渴望請您說法,依教奉行,說完後默然等佛開示。
這時文殊師利對佛說:世尊,您放光加持我的神力,這種稀有的光明不是顏色也不是形狀,不是來也不是去,不是動也不是靜,不是眼見不是聽聞不是感覺不是認知,一切眾生都觀看不到,沒有歡喜沒有畏懼也沒有任何分別。我應當承佛威神,藉由佛陀的加持來訴說這種殊勝微妙光明,讓眾生得以了解進入無想慧。
這時佛告訴文殊師利說:很好,很好,你快述說,我為你高興。
文殊師利對佛說:世尊,這個佛加持的光明是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就是如來,如來就是一切眾生。世尊,我就是這樣修行般若波羅蜜的。
這時佛告訴文殊師利:善男子,你今天就是如此宣說甚深般若波羅蜜。我現在問你,如果有人問你眾生世界的數量種類有多少,你怎麼回答?
文殊師利秉告佛說:世尊,如果有人這麼問,我就回答:眾生界的數量就是如來界的數量。
佛說:文殊師利,如果有人問,眾生世界的寬窄如何,你怎麼回答?
文殊師利秉告佛說:世尊,如果有人這麼問,我會回答他:眾生界和佛世界的寬窄一樣。
佛說:文殊師利,要是又有人問,眾生界位置在哪裡?你怎麼回答?
文殊師利說:世尊,我會回答說,佛世界在哪裡,眾生界就在那裡。
佛說:文殊師利,如果又有人問你,眾生界依止在哪裡,你如何回答?
文殊師利說:世尊,我會回答,依止涅槃界處。
佛對文殊師利說:你這樣的修行般若波羅蜜,而般若波羅蜜有所依止之處嗎?
文殊師利說:世尊,般若波羅蜜沒有依止之處。
佛對文殊師利說:如果般若波羅蜜沒有依止之處,那你如何修行,怎麼學習呢?
文殊師利回答:世尊,如果般若波羅蜜有一定的依止住處,就不是修學般若波羅蜜了。
佛對文殊師利說:你修行般若波羅蜜時,善根有增減嗎?
文殊師利回答:世尊,並沒有善根可增可減,如果有任何的善根增減發生,就不是修般若波羅蜜了。世尊,善根並不會因為修法才增加,善根也不會因為修法而減少,這才是修行般若波羅蜜。不斷滅凡夫法也不執取如來法,才是修學般若波羅蜜。為什麼呢?世尊,般若波羅蜜不是為了得到法才修學,也不是為了不得到法而修學;不是為了修行而修,也不是為了不修行而修。世尊,沒有任何得到也沒有任何舍棄,是修學般若波羅蜜。為什麼呢?不是為了恐懼生死輪回而修,也不是為了求取涅槃功德而修。世尊,應該這樣來修學般若波羅蜜,一切不取,不受,不捨,不放,不增,不減,不起,不滅。世尊,如果善男子善女人有這樣的想法,這是上等法門,這是中等法門,這是下等法門,他就不是修行般若波羅蜜。為什麼呢?本來就沒有上中下法的分別。世尊,我就是這樣修行般若波羅蜜的。
佛對文殊師利說:一切佛法不都是增上法嗎?
文殊師利回答:世尊,佛法、菩薩法、聲聞法、緣覺法乃至凡夫法都是不可得的。為什麼呢?因為這些法都是畢竟空的,畢竟空的境界中沒有佛法,也沒有凡夫法,而凡夫法中沒有畢竟空。為什麼呢?空,不空都是不可得的。
佛對文殊師利說:佛法是最至高無上的嗎?
文殊師利秉告佛說:世尊,沒有任何一種法,甚至是像微塵一樣微小的法,叫做至高無上的法門。為什麼呢?布施波羅蜜是畢竟空,乃至般若波羅蜜是畢竟空,如來十力是畢竟空,四無畏、十八不共法乃至於連一切智菩提也是畢竟空不可得。在這究竟空的境界中,沒有至高無上,而至高無上之中沒有空,但是空、不空都是不可得的。世尊,這個不可思議的法門就是般若波羅蜜。
佛問文殊師利:你不思惟佛法嗎?
文殊師利秉告佛說:世尊,我若是思惟佛法,我就會見到佛法的至高無上。為什麼呢?至高無上的法是不存在的。世尊,五蘊、十二入、十八界都是畢竟空不可得的,一切佛法也都是畢竟空不可得的,在不可得的境界中並沒有可得或是不可得。世尊,般若波羅蜜中,沒有凡夫乃至沒有佛,無正法也無非法,那我該思惟什麼樣的法呢?
佛說:善男子,如果你沒有去思惟法,你不應該說這個是凡夫法,這個是緣覺法,乃至不應該說這個是佛法,為什麼呢?因為所有法都是空不可得的。
文殊師利回答:世尊,我其實沒有宣說凡夫法乃至宣說佛法,為什麼呢?因為我不修般若波羅蜜的緣故。
佛說:善男子,你也不應該有這樣的想法,這是欲界、這是色界、這是無色界。為什麼呢?這些都是空不可得的。
文殊師利說:世尊,欲界是空不可得的,乃至無色界都是空不可得的。空中沒有任何說法,所以我也無所說法。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沒有見到上,也沒有見到不上。為什麼呢?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不會只執取佛法,也不會捨棄凡夫法。為什麼呢?在畢竟空的境界中,並沒有取或捨的分別啊!
佛對文殊師利說:很好很好,你能這樣的宣說甚深般若波羅蜜,這就是菩薩摩訶薩的法印啊。文殊師利,任何善男子善女人,沒有在千萬佛所種下善根,是不能得聞此法的。乃至在無量無邊佛土種下善根,才能聽聞此甚深般若波羅蜜而不生恐懼。
文殊師利又秉告佛說:世尊,我憑借佛的威神力,應當再說甚深般若波羅蜜法門。
佛說:很好很好,文殊師利,我們就聽你宣說吧。
文殊師利秉告佛說:世尊,如果不得一法生起,無一法可得,就是修行般若波羅蜜!為什麼呢?一切法本來就沒有生。若是不得一法安住,不依止於任何一法就是修行般若波羅蜜!為什麼呢?一切法本來就真實存在。如果不得一法滅除,不滅除一切法,就是修行般若波羅蜜!為什麼呢?一切法本來就寂滅畢竟空。世尊,如果不得色陰,不著於色陰就是修般若波羅蜜,乃至不得識陰、不著於識陰就是修行般若波羅蜜!為什麼呢?一切諸法如幻術,如火焰空不可得。世尊,如果不得眼識,不著於眼識就是修般若波羅蜜,乃至不得意識,不著於意識就是修行般若波羅蜜!如果不著於色塵乃至於法塵,不著於眼界色界眼識界,乃至不著於法界意識界,就是修行般若波羅蜜!若了解欲界畢竟空就是修行般若波羅蜜,乃至了解無色界也是畢竟空就是修行般若波羅蜜!世尊,若是明白布施波羅蜜也是畢竟空,這樣就是修行般若波羅蜜。乃至明白般若波羅蜜也是空無一法,這樣就是修行般若波羅蜜!如果明了如來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也是空不可得,就是修行般若波羅蜜!為什麼呢?一切體性都是原本空寂,乃至無法和有法都是畢竟空,不可得的。
世尊,如果有任何法生起、安住、滅除的想法,就不是修行般若波羅蜜;如果認為五蘊十二入十八界有任一可取,就不是修行般若波羅蜜;若是認為欲界、色界、無色界可得可知,就不是修行般若波羅蜜;若是認為布施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如來十力乃至十八不共法有所可得可知,就不是修行般若波羅蜜。為什麼呢?因為認為有所可得的緣故。
世尊,如果善男子善女人聽聞這個甚深般若波羅蜜法門,不驚恐不懷疑不怖畏不退墮,應該知道這個人自久遠以來在許多佛前已種下善根。
文殊師利又秉告佛說:世尊,若是不執著區分染污或是清淨,不執著區分生死苦空或是涅槃常樂,不執著區分佛、菩薩、緣覺、聲聞、凡夫之差別,就是修行般若波羅蜜!為什麼呢?一切諸法本自無垢無淨,乃至無凡夫。(眾法都是眾生內心自行分別取舍的關系顯現,才不見實相啊!)世尊,如果見到干淨和染污,乃至見到凡夫,就不是修行般若波羅蜜。世尊,如果見到染污和干淨的差別,乃至見到凡夫的差別,就不是修行般若波羅蜜。為什麼呢?般若波羅蜜是沒有任何差別相的!
佛告訴文殊師利:很好很好,你是真的修行般若波羅蜜啊!文殊師利,那你如何供養佛呢?
文殊師利秉告佛說:世尊,如果虛幻的人心都除滅妄想,我就是供養佛了。
佛對文殊師利說:你不安住於佛法嗎?
文殊師利說:佛都不住一法,我有什麼法可以安住呢?
佛告訴文殊師利:若是無佛法可得,那誰有佛法呢?
文殊師利說:沒有人有佛法。
佛問文殊師利:你已經到達無所著的境界了嗎?
文殊師利回答:無所著本身就無法到達,為何世尊還要問我是否已到達無著的境界呢?
佛問文殊師利:你是否住於菩提?
文殊師利秉告佛說:世尊,佛尚且不住菩提,何況我呢!
佛問文殊師利:你是憑借什麼來做出這些回答的呢?
文殊師利回答:我並沒有根據什麼來做出這麼回答。
佛問:你既然沒有任何根據,那你為何還有說法呢?
文殊師利秉告佛說:是這樣的,世尊,我其實並無所說。為什麼呢?一切諸法並沒有名字啊!
這時長老舍利弗對佛說:世尊,如果菩薩聽聞此甚深法門,不驚疑怖畏,是否就接近無上正等正覺的成就了嗎?
這時彌勒菩薩問佛:世尊,如果菩薩聽聞此甚深法門,不驚疑怖畏,是否就接近無上正等正覺的成就了嗎?
這時有天女名為無緣,亦問佛:世尊,如果善男子善女人聽聞此法門,不驚疑怖畏,是否就應當得到聲聞法緣覺法菩薩法佛法嗎?
這時佛告訴舍利弗:是啊是啊,舍利弗,如果菩薩聽聞這甚深法門,不驚疑怖畏,一定能得到無上正等正覺。這個善男子善女人一定成為個大布施主、第一布施主、最殊勝的布施主,也同時具足其它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波羅蜜,也具足功德,成就相貌端好,自然不怖畏,也讓別人不怖畏,究竟明了般若波羅蜜,以不可得無相無為而成就第一不可思議的法門。
佛對文殊師利說:你為了要見證什麼,或是為了得到什麼快樂,而求取無上正等正覺?
文殊師利說:我並沒有為了要見證,或是得到快樂,而求取無上正等正覺。
佛問:如果不要任何見證,也不要得到快樂,照理來說應該是無所求。
文殊師利說:是的,世尊,我實際上是無所求的。為什麼呢?若有所求,就是凡夫相。
佛問:你是真的不求菩提嗎?
文殊師利回答:我是真的不求菩提。為什麼呢?如果有心求菩提,就是凡夫相。
佛問:你是肯定求取菩提還是肯定不求取菩提?
文殊師利回答:如果說是肯定求或是肯定不求,肯定求或是不求肯定,不求或是非不求,都是凡夫相。為什麼呢?菩提沒有依止之處。
佛告訴文殊師利:很好很好,你能這樣的宣說甚深般若波羅蜜,你之前已經於無量佛國種下甚深的善根,而且長久修習清淨梵行,所有菩薩也應該像你所說的那樣去做。
文殊師利說:我不種善根也不修梵行,為什麼呢?我如果種善根則一切眾生也種善根,我如果修梵行則一切眾生也修梵行。為什麼呢?一切眾生就是梵行相。
佛問文殊師利:你是有怎樣的見地或怎樣的修證能這樣說?
文殊師利回答:我沒有見地,沒有修證,也無所說。世尊,我不分別凡夫,不分別有學也不分別無學,不分別非學不分別非無學,一切都不分別,所以沒有修證。
這時舍利弗問文殊師利:你是否見到佛?
文殊師利回答:我連聲聞都不分別,何況是見到佛。為什麼呢?不分別諸法才稱為菩薩。
舍利弗問:你現在決定不分別一切法的嗎?
文殊師利回答:大德大比丘啊,請你停止,不要再問這個問題了。
舍利弗又問:成佛成就是誰說出的?
文殊師利回答:佛和非佛都是空不可得,沒有言者也沒有說者。舍利弗,菩提也不是言語文字可以形容的,更何況說有佛境界可形容可描述。而且,舍利弗,你問是誰言說成佛的,這些言語不合不散,不生不滅不去不來,沒有一法可以形容與之相應,不能用字用句書寫言說,大德舍利弗,欲見佛者應當如此修學。
這時舍利弗問佛:世尊,文殊師利所說的法,初發心的菩薩不能了解啊。
文殊師利回答:是啊是啊,舍利弗,大德舍利弗,菩提本來就是無法形容理解的,初發心的菩薩如何能了解呢。
舍利弗問文殊師利:諸佛如來不覺知法界的存在嗎?
文殊師利回答:諸佛是空不可得,怎麼會說有佛覺知法界呢?舍利弗,法界也是不可得,如何說有法界可以被佛覺知。舍利弗,法界就是菩提,菩提就是法界。為什麼呢?一切法沒有邊界啊。大德舍利弗,法界和佛的境界沒有差別,沒有差別就是沒有造作,沒有造作就是沒有作為,沒有作為就是無為,無為就是無法可說,無法可說就是無所有啊!
舍利弗問文殊師利:一切法界還有佛的境界都是無所有的嗎?
文殊師利回答:不是有也不是沒有。為什麼呢?有或沒有,一相或無相,不是一樣,也不是不同啊。
舍利弗又問:如果這樣修學,可以得到菩提嗎?
文殊師利回答:這樣的修學是無所學,不生於善道也不墮於惡道,不得菩提也不入於涅槃,為什麼呢?舍利弗,因為般若波羅蜜是畢竟空的緣故啊。畢竟空的境界中沒有一二三四等分別,沒有來去,不可思議。大德舍利弗,如果有人說他得到菩提是增上慢的說法,為什麼呢?菩提不可得卻妄說有得,這樣的增上慢人不能受人信仰布施,有信仰的人不應供養他。
舍利弗又問:你到底憑借什麼而能說出這番話來?
文殊師利回答:我無所依才能做如是說,為什麼呢?般若波羅蜜與一切法是一樣的,一切法也是無所依,所以是平等的。
舍利弗問:你不用智慧斷除煩惱嗎?
文殊師利問舍利弗說:你是漏盡的阿羅漢嗎?
舍利弗回答:不是。
文殊師利說:我也不用智慧斷除煩惱。
舍利弗問:你憑借什麼,能夠這樣說而不怖不畏呢?
文殊師利回答:我尚且不可得,哪裡有我能生出怖畏呢?
舍利弗贊嘆:很好,文殊師利,趕快宣說甚深般若波羅蜜法門吧。
這時佛問文殊師利:善男子,有菩薩安住菩提心,求無上正等正覺嗎?
文殊師利回答:沒有菩薩安住菩提心求無上正等正覺。為什麼呢?菩提心不可得,無上正等正覺亦不可得。五無間罪實是菩提性,但是沒有菩薩發起無間心求無間罪業果報,所以哪裡有菩薩住菩提心求無上正等正覺。菩提即是一切法。為什麼呢?色陰或非色陰是不可得的,乃至識陰或非識陰也是不可得;眼識不可得乃至意識不可得,色塵不可得乃至法塵不可得,眼界不可得乃至法界亦不可得。生不可得乃至老死亦不可得,布施波羅蜜不可得乃至般若波羅蜜不可得,佛的十力不可得乃至四無畏十八不共法也不可得,菩提心和無上正等正覺都是不可得。不可得的境界中之中沒有可得也沒有不可得的分別。所以世尊,沒有菩薩住菩提心求無上正等正覺。
佛告訴文殊師利:你認為佛是你的老師嗎?
文殊師利回答:我沒有生起認為佛是我的老師的想法,為什麼呢?世尊,我尚且不可得,何況有想法認為佛是我的老師啊。
佛問:文殊師利,你對我有什麼疑問嗎?
文殊師利回答:世尊,我實不可得,尚且沒有決定性,何況對其它事物生出疑問。為什麼呢?必須要先確定真有實體後才能發出疑惑。
佛問:你不肯定如來生出於世間嗎?
文殊師利回答:如果說如來出生於世間,法界也應該出生。為什麼呢?法界和如來是一不二。
佛問:文殊師利,你是否相信諸佛如來入涅槃嗎?
文殊師利回答:一切諸佛如來就是涅槃相,涅槃相並不能說入也不能說不入。
佛問:文殊師利,你說諸佛有流轉嗎?
文殊師利回答:世尊,不流轉都不可得,何況流轉呢?
佛告文殊師利:諸佛如來沒有分別心,只有在如來、漏盡阿羅漢或是不退轉菩薩前可以說這種話。若其它的人聽聞這些話,不生信心反而會生起驚恐懷疑。為什麼呢?因為這個甚深般若波羅蜜法門,難信難解的緣故啊。
文殊師利問佛:世尊,那還有什麼人能相信此甚深法門?
佛回答說:一切凡夫能信此法,為什麼呢?如來沒有分別心,一切凡夫也沒有分別心。
文殊師利問佛:世尊,為什麼要這樣說?新發意菩薩及阿羅漢都有疑惑,希望您能解說。
佛說:一切實相、法性、法住、法位中,實際上有佛和凡夫的差別嗎?
文殊師利回答:沒有,世尊。
佛說:既然沒有差別,為什麼要生出疑問呢?
文殊師利問:世尊,在無差別境界中有佛有凡夫嗎?
佛說:有,為什麼呢?佛與凡夫沒有什麼差別,無二無別,一相無相。
佛說:文殊師利,你相信如來在眾生中是最為殊勝的嗎?
文殊師利回答:世尊,我相信如來在一切眾生中是最殊勝的。世尊,但是如果我這樣相信如來在一切眾生中是最殊勝的,則如來就變成了不是最殊勝的。
佛問文殊:你相信如來成就了一切不可思議法門嗎?
文殊師利說:世尊,我相信如來成就了一切不可思議法門。世尊,但是我如果這樣相信如來成就了一切不可思議法門,如來就變成了可思議的。
佛問:你相信一切聲聞是如來所教化的嗎?
文殊師利說:我相信一切聲聞都是如來所教化。世尊,但是我如果這樣相信一切聲聞是如來所教化,則法界就變成可以教化的了。
佛問文殊師利:你信如來是無上福田嗎?
文殊師利回答:世尊,我相信如來是無上福田。世尊,但是我如果這樣相信如來是無上福田,則如來就不是福田了。
佛問:你是憑借什麼而這樣回答我的?
文殊師利回答:世尊,我實際上沒有依靠任何一法來做這樣的回答。世尊,在無所依中,沒有殊勝和不殊勝,沒有可思議和不可思議,沒有教化和不教化,沒有福田和非福田。
這時因為佛的神力,大地發生六種振動,有一萬六千比丘以無可取心得到解脫。有七百比丘尼,三千優婆塞,四萬優婆夷遠離塵世之污染,得到法眼淨。六萬億那由他諸天,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這時長老阿難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的問佛:世尊,什麼樣的因緣使得大地震動?
這時佛告阿難:這個般若波羅蜜的法門。往昔古佛都在此處說此法。因為這樣的因緣所以此地震動。
這時舍利弗秉告佛:世尊,文殊師利菩薩所說的真是不可思議啊!
佛對文殊師利說:如舍利弗所說,你所說的確實不可思議。
文殊師利回答:世尊,若是不可思議,則不能用語言文字來形容。若能用語言文字來形容表達就是可思議的。不可思議原來就不可得,無所有。一切的聲音也是都是不可思議的,不可思議的就沒有聲音。
佛問:你進入不思議三昧了嗎?
文殊師利回答:不是的,世尊。我就是不思議,我從不見有心能思議,怎麼能說我進入不思議三昧呢?我在初發心的時候想進入這個三昧定境,現在思惟,實際上並無心可以進入這個三昧定境。就像是一個人學習射箭久了熟能生巧,後來即使不用心,但是因為長久練習的關系,發箭也能射中目標。我現在也是這樣,剛開始學不思議三昧的時候把心系縛在一個所緣境上,時間一久,不刻意用心也能常與三昧定境相應合。
舍利弗問文殊師利:還有比般若波羅蜜更加殊勝的其它寂滅定法門嗎?
文殊師利回答:如果真的有不可思議定法,你就可以問我是否還有更殊勝的寂滅定法,但是按照我的理解,不可思議定法尚且不可得,何況寂滅定法啊!
舍利弗說:原來不可思議定法是不可得的!
文殊師利說:由心思惟的定法是可得法,不可思議的定法是不可得的。一切眾生實際上都成就了不可思議定,為什麼呢?一切心相就是非心(真心實相為非心),這個就叫做不思議定法。所以一切眾生相和不思議三昧相是等同沒有差別的。
佛贊嘆文殊師利:很好很好,你在諸佛國土,長久種下善根,修習清淨梵行,才能演說甚深三昧法門。你現在也安住在這個甚深般若波羅蜜中。
文殊師利回答:要是我住在般若波羅蜜中,而宣說這樣的法門,便是有所想法,便是住於我想,如果住於有想或我想中,般若波羅蜜便有所住;般若波羅蜜如果住於無,也落入我想,也是有所住;離開有無二處,住於無所住,就像諸佛如來安住於寂滅不思議境界,這樣的不思議,叫做般若波羅蜜的住處。般若波羅蜜的住處,一切法沒有相貌,一切法沒有作為,般若波羅蜜就是不思議法,不思議法就是法界,法界就是無相,無相就是不思議。不思議就是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和法界無二無別,無二無別就是法界,法界就是無相,無相就是般若波羅蜜界,般若波羅蜜界就是不思議界,不思議界就是無生無滅界,無生無滅界就是不思議界。
文殊師利又說:如來界和我界是不二相,如此修行般若波羅蜜,也是不求菩提,為什麼呢?捨離菩提這個名相就是般若波羅蜜。世尊,如果通達了悟我相而不執著,無知無著就是佛所證覺知的,不可思議無知無著就是佛的覺知,為什麼呢?知道物體本性是不可得,無所有相。為什麼能轉法界?若了解本性無實體無所著,就名為無物。無有物就是無處所無依無住,無依無住就是無生無滅,無生無滅就是有為功德,如果能有如此覺知就是無心想,如何知道無心想者呢?於一切有為和無為功德無知就是不思議,不思議是佛所證知,於一切無取無不取,不見三世去來等相,不取生滅和諸起作,也不斷滅無常,如此知見就名為正智不思議智,如虛空一樣,無此無彼,不可區分類別,無好惡,無種種分別,無相無貌。
佛告訴文殊師利:如果有這樣的知見,就名為不退智。
文殊師利回答:無作智也叫做不退智,像金矛一樣要先錘打才知道好壞,金屬如果不鍛煉一下,不能知道質地的好壞,不退智也是這樣,要在境界中修行,不起念不貪著沒有生起沒有作為,具足真如不動,一切不生不滅,這個不退智才會真正顯現。
這時佛問文殊師利:諸佛如來自己宣揚自己的佛智,誰能相信呢?
文殊師利回答:這樣的佛智不是涅槃法不是生滅法,是寂滅行,不斷貪欲嗔恚愚痴,也不是不斷,為什麼呢?佛智沒有窮盡沒有滅除,不離生死也非不離生死,不離修道也非不離修道,能這樣思惟見解的就是正信佛智。
佛告訴文殊師利:很好很好,正如你所說的,真是深切了解般若波羅蜜的意義。
這時長老摩訶迦葉問佛說:世尊,於未來世有誰能相信這甚深法?又有誰愛聽聞這法門呢?
佛說:迦葉,就是現在正在聽法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四眾,在未來世聽到這甚深的般若波羅蜜法門時能完全相信,他們聽到此甚深法門,應當知法,應當求法。迦葉,譬如長者或長者子,遺失了價值億萬兩黃金的大寶珠,非常憂惱,現在突然失而復得,生大歡喜,煩惱都沒有了。就像這樣,迦葉,未來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聽聞到此最深般若波羅蜜經,當下與般若相應,聽聞已經生出喜悅,心得安樂,不再憂惱,應該說出這樣的言語:我們今日得見如來,供養如來。為什麼呢?因為得以聽聞此甚深微妙波羅蜜的緣故。迦葉,譬如三十三天見到波利質多羅樹初生芽皰時,就會心想這芽以後會開花結果,心生歡喜一樣。迦葉,現在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聽聞到甚深般若波羅蜜,心生歡喜,因為知道未來世能夠聽聞此法。
迦葉,此深般若波羅蜜法在我滅後,應當常住不滅,處處流行。迦葉,因為佛的威神力,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聽聞到此經,就像是珠寶師看到了珠寶一樣滿心歡喜,不用思考就馬上知道是真法還是偽法。為什麼呢?因為往昔就曾經見聞此法的關系。就是這樣,迦葉,如果有人聽聞此般若波羅蜜法門,心生歡喜,充滿信樂,應該知道此人歷世累劫已經聽聞過此般若波羅蜜,從久遠劫來已經供養諸佛。
迦葉對佛說:世尊,這些善男子善女人今天聽聞此法,在未來世還是會再信解受持。
佛告摩訶迦葉:是的是的,如你所說。
這時文殊師利說:世尊,這個法門沒有作為沒有形像,說這個法的人也沒有作為沒有形像。為什麼世尊會說他有作為有形像呢?
佛說:文殊師利,我以前行菩薩道的時候,修習各種善根,想到達不退轉的果地,應當修學般若波羅蜜;希望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應當修學般若波羅蜜;若善男子善女人欲了解一切法相,欲知道一切眾生心皆同等,當學般若波羅蜜;文殊師利,欲學一切佛法具足無礙,當學般若波羅蜜;欲學一切佛,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相好威儀無量法式,當學般若波羅蜜;欲知一切佛,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切法式及諸威儀,當學般若波羅蜜;為什麼呢?在空的境界中不見諸佛不見菩提的緣故。如果善男子善女人,想知道如此等相而無疑惑者,當學般若波羅蜜;為什麼呢?般若波羅蜜,不見諸法若生若滅若垢若淨,所以善男子善女人,應如是修學般若波羅蜜;欲知一切法無過去未來現在等相,當學般若波羅蜜;為什麼呢?法界性相沒有去來現在。欲知一切法同入法界心無罣礙,當學般若波羅蜜;欲得三轉十二行法轉亦自證知而不取著,當學般若波羅蜜;欲得慈心遍覆一切眾生而無限齊亦不作念有眾生相,當學般若波羅蜜;欲得於一切眾生不起諍論,亦復不取無諍論相,當學般若波羅蜜;欲知是處非處十力無畏住佛智慧得無礙辯,當學般若波羅蜜。
這時文殊師利秉告佛:世尊,我觀察正法實相,無為無相無得無利,無生無滅無去無來,無知者無見者無作者,不見般若波羅蜜,亦不見般若波羅蜜境界,非證非不證,不作戲論,無有分別。一切法無盡離盡,無凡夫法無聲聞法無辟支佛法,非得非不得,不捨生死不證涅槃,非思議非不思議,非作非不作,法相也是如此,不知該如何修學般若波羅蜜?
佛告訴文殊師利:若能這樣通達明了一切法門相貌,就是在修學般若波羅蜜了。菩薩想要學習菩提自在三昧,得到三昧以後,觀照一切佛法以及了知一切諸佛的名字,同時知道諸佛世界沒有障礙,應當根據文殊師利所說的來修行。
文殊師利說:世尊,為什麼這法門叫作般若波羅蜜呢?
佛說:般若波羅蜜無邊無際無名無相不可思量,無歸依無洲渚無犯無福無晦無明,如法界無有區分邊界,亦無限數,叫做般若波羅蜜,也叫做菩薩摩訶薩行處,非行非不行處,都歸入一乘叫做非行處。為什麼呢?沒有動念沒有作為。般若波羅蜜(菩薩摩訶薩行處)是一切諸佛之母,一切諸佛皆由此而生。為什麼呢?因為一切諸佛無生。所以文殊師利,若善男子善女人欲行菩薩道,具足一切波羅蜜,當修此般若波羅蜜;若欲得坐道場成無上菩提,當修此般若波羅蜜;若欲以大慈大悲遍覆一切眾生,當修此般若波羅蜜;若欲起一切定方便,當修此般若波羅蜜;若欲得一切正受正定(三摩跋提),當修此般若波羅蜜。為什麼呢?一切正定正受是無所為的緣故。
一切諸法沒有出離也沒有出離之處,如果有人想要探究此語,就應該修學般若波羅蜜;一切諸法如實存在卻不可得,如果想得到明白此語的快樂,就應當修學般若波羅蜜;一切眾生為了得到菩提而修菩提道,而實際上並沒有眾生,也沒有菩提,如果有人想要相信並樂於此法門,就應當修學般若波羅蜜。為什麼呢?因為一切法本來就如實存在而且本質和菩提相同!異於眾生之行還是不捨離自性,這些眾生之行稱為非行,而這些非行就是菩提,這個菩提就是法界,如果要不執著系縛於此法,就要修行般若波羅蜜。
文殊師利,如果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受持般若波羅蜜,以一首四句偈宣說給別人聽,我說這個人得以不退轉於正法,更何況實際上修行精進呢!應該知道這些善男子善女人已經身處於佛國境界。
文殊師利,如果善男子善女人聽聞此甚深般若波羅蜜,不生怖畏,當知此善男子善女人已經受到佛的法印授記,這個法印是由佛所造出,是佛所珍貴的。為什麼呢?用此法印來印證不著法相的緣故。如果善男子善女人,被此法印所印記,應該知道此人跟隨菩薩乘而決定不退轉,不會墮落於聲聞辟支佛的果地。
這時帝釋和他的眷屬子女從三十三天灑下旃檀香粉和黃金粉細末,又散出郁波羅花、缽頭摩花、拘物陀花、分陀利花及曼陀羅花等等香花來供養般若波羅蜜,供養完畢而開口說:我已經供養了無上無著的最殊勝第一法,祈願我來世輪回也能聽聞這甚深般若波羅蜜。如果有人已經被這甚深般若波羅蜜法印所印記,祈願他未來也能再聽聞攝受此法,究竟成就一切智。
這時帝釋問佛:世尊,如果善男子善女人聽聞般若波羅蜜,有一字一句經歷耳根,我為了護持增廣佛法,會守護此人,在百由旬內不讓非人干擾其方便。此善男子善女人,畢竟會得到無上正等正覺,我應當每天到他的住所而廣設供養。
這時佛告訴帝釋:正是正是,帝釋,應當知道此善男子善女人具足佛法,一定能得到無上正等正覺。
這時文殊師利說:祈願世尊以威神力加持讓般若波羅蜜久住於世,能饒益更多的眾生。
文殊師利說此語時,佛的威神力使得大地生出六種震動。這時佛便微笑,放出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佛以威神力加持令般若波羅蜜久住於世。
這時文殊師利秉告佛說:世尊,放出此大光明就是加持般若波羅蜜的形相。
佛告文殊師利說:正是,就是這樣,文殊師利,我放出此大光明,就是加持般若波羅蜜的形相。文殊師利,你現在已經知道我加持般若波羅蜜久住於世,如果有人不輕易損壞此法,不毀謗此法,應當知道這個人已經被這甚深般若波羅蜜法印所印記。所以文殊師利,我會長久安住此印,如果有人已經被此法印所印記,應當知道此人不會被魔王干擾其方便。
佛對帝釋說:你應該受持讀誦此經並廣宣流布,讓未來世更多善男子善女人得此法印。
佛又告訴阿難:你也應該受持讀誦,廣為人說。
這時帝釋和阿難問佛:世尊,應當如何稱呼此經?我們要如何受持?
佛說:此經叫做文殊師利所說經,又叫做般若波羅蜜經,就是這樣受持。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於恆河沙劫歲月,用無價的寶珠來布施給恆河沙數目的眾生,而這些眾生受用布施之後都發出修道之心,這時布施主隨順方便來開示教化,利益眾生法喜,令眾生得到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這個人所得功德是否很多呢?
阿難秉告佛說:很多,世尊。
佛說:善男子,如果有人起一念心,相信般若波羅蜜經而不誹謗者,比前面所述的功德超過百倍千倍百千萬億倍,乃至算數譬喻所無法形容,何況具足受持讀誦,為人解說,這個人所得到的功德,無量無邊,諸佛如來說不能盡,為什麼呢?此經能生一切諸佛之一切智。如果虛空有盡,則此經功德有盡,若法性有盡,則此經功德有盡。
所以,文殊師利,善男子善女人應該勤勞精進,守護此經,這部經能滅除生死煩惱和一切怖畏、能摧滅天魔所設立的幢幡、能讓菩薩得到涅槃果、開示教導遠離二乘。
這時帝釋和長老阿難都秉告佛:世尊,正是正是,如佛所說,我等應當頂戴受持,廣宣流布,希望如來不用憂慮。如此的話語總共說了三次,祈願如來不要憂慮,我等當頂戴受持。
佛說完此經,文殊師利等等菩薩摩訶薩,舍利弗等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夜叉、干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持。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一萬人俱。及諸菩薩摩訶薩十萬人俱。皆悉住於不退轉地。久已供養無量諸佛。於諸佛所深種善根。成就眾生淨佛國土。得陀羅尼。獲樂說辯才。成就智慧具足功德。以自在神通游諸佛世界。放無量光明說無盡妙法。教諸菩薩入一相門。得無所畏。善降眾魔教化度脫外道邪見。若有眾生樂聲聞者說聲聞乘。樂緣覺者說緣覺乘。樂世間者說世間乘。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攝諸眾生。未度者度。未脫者脫。未安者安。未泥洹者令得泥洹。究竟菩薩所行。善入諸佛法藏。如是種種功德皆悉具足。
其名曰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彌勒菩薩。普光明菩薩。不舍勇猛精進菩薩。藥王菩薩。寶掌菩薩。寶印菩薩。月光菩薩。日淨菩薩。大力菩薩。無量力菩薩。得勤精進菩薩。力幢相菩薩。法相菩薩。自在王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十萬人俱。並余天龍鬼神等一切大眾。皆悉來集。
爾時世尊於中夜時放大光明。青黃赤白雜頗梨色。普照十方無量世界。一切眾生觸此光者。皆從臥起見此光明。皆得法喜。鹹生疑惑。此光何來普遍世界。令諸眾生得安隱樂。作是念已。於一一光復出大光明。照耀殊特勝於前光。如是展轉乃至十重。一切菩薩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夜叉干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鹹皆踊躍得未曾有。各各思念必是如來放此光明。我等應當疾至佛所禮拜親近恭敬如來。
是時文殊師利。及諸菩薩摩訶薩眾遇此光者。歡喜踊躍充遍身心。各從住處到祇洹門。爾時舍利弗。大目揵連。富樓那彌多羅尼子。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俱絺羅。皆從住處到祇洹門。帝釋四天王上至阿迦尼吒天。亦睹光明嘆未曾有。與其眷屬齎妙天花天香天樂天寶衣。一切皆悉到祇洹門。其余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八部。遇光歡喜皆來到門。
此時世尊以一切種智,知道一切大眾都聚集在門外,世尊從座而起走到門外,自己鋪好法座,結珈趺坐。世尊問舍利弗:你今天一早就來到門外了嗎?
舍利弗回答說:世尊,文殊師利等等大菩薩都先我而至。
這時世尊問文殊師利:你今天早上先來到門外的嗎?
文殊師利稟告世尊說:是的,世尊,我在中夜看到大光明照耀十方,內心生出從來未有的歡喜,有無量的喜悅,所以前來禮拜親近世尊,並且希望聽聞世尊演說甘露妙法。
這時世尊告訴文殊師利:你現在真實的看到了如來嗎?
文殊師利秉告世尊說:世尊,如來的法身本來是不可見的,我為了眾生的緣故,所以來見你。佛的法身不可思議,沒有相貌,沒有形狀,不曾來也不曾去,不是有也不是無,不是我們所見也不是我們看不見,實際上的真如本心是沒有來也沒有去,不是沒有也不是有,不是有所處也不是沒有處,不是單一存在也不是多數存在,不是清靜也不是雜染,不是生起也不是消滅,我也是以這樣來見如來的。
佛問文殊師利:你現在也是這樣見佛的嗎?
文殊師利說:世尊,我實沒有見佛,也沒有見佛的心相。
這時舍利弗問文殊師利:我現在不明白你所說的意思,怎麼能這樣來見到如來呢?
文殊師利回答:大德舍利弗,我並不是這樣而見到如來。
舍利弗問:如果依照你所說的,我更加無法理解了。
文殊師利回答:舍利弗,不能理解的就是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不是可以理解,也不是不能理解的。
舍利弗問:你是否對眾生起慈悲心呢?你是否為了眾生行六波羅蜜,不再為眾生而入無余涅槃呢?
文殊師利回答舍利弗:如你所說,我對眾生起慈悲心,行六波羅蜜而不入涅槃。然而眾生實際上是不可得的,沒有相貌沒有形狀,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舍利弗,你是否常常有這樣的想法,一一世界有恆河沙數量的諸佛,久住於世如恆河沙數般難以數計的時間,說一一法來教化度脫如恆河沙數量的眾生,於是一一的眾生都得以滅度,你是否有這樣的想法?
舍利弗說:文殊師利,我是常有這樣的想法。
文殊師利回答舍利弗:就像虛空一樣無可數量,眾生也是一樣無可數量;就像虛空不可度化,眾生也一樣不可度化。為什麼呢?一切眾生與虛空是等同的!哪裡有諸佛教化眾生呢?
舍利弗問:如果一切眾生與虛空相等,你為什麼要為眾生說法,讓他們得到菩提?
文殊師利答舍利弗說:菩提其實是空不可得的,那我應該要說什麼樣的法來讓眾生得到菩提呢?為什麼呢?舍利弗,菩提與眾生不是相同也不是不同,沒有分別,沒有作為,沒有名字,沒有形相,其實全都是虛妄不可得,無所有的。
這時世尊顯現瑞相,由肉髻中發出稀有無法形容的光明進入文殊師利菩薩的頭頂,再由頭頂出來普照大眾和十方一切世界。接觸到這個光明的大眾感受到從未曾有的身心快樂,都從座位起立瞻仰世尊及文殊師利,共同生起念頭,今日世尊放出如此奇妙的光明進入文殊師利法王子的頭頂,又從頭頂發出普照大眾和十方,一定有相當的因緣要宣說妙法。我們應當勤奮修行,精進實行佛陀的教法。生起這樣念頭後,各自向佛秉告。世尊。您今日放此光明,一定有相當的因緣要宣說妙法,我們都渴望請您說法,依教奉行,說完後默然等佛開示。
這時文殊師利對佛說:世尊,您放光加持我的神力,這種稀有的光明不是顏色也不是形狀,不是來也不是去,不是動也不是靜,不是眼見不是聽聞不是感覺不是認知,一切眾生都觀看不到,沒有歡喜沒有畏懼也沒有任何分別。我應當承佛威神,藉由佛陀的加持來訴說這種殊勝微妙光明,讓眾生得以了解進入無想慧。
這時佛告訴文殊師利說:很好,很好,你快述說,我為你高興。
文殊師利對佛說:世尊,這個佛加持的光明是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就是如來,如來就是一切眾生。世尊,我就是這樣修行般若波羅蜜的。
這時佛告訴文殊師利:善男子,你今天就是如此宣說甚深般若波羅蜜。我現在問你,如果有人問你眾生世界的數量種類有多少,你怎麼回答?
文殊師利秉告佛說:世尊,如果有人這麼問,我就回答:眾生界的數量就是如來界的數量。
佛說:文殊師利,如果有人問,眾生世界的寬窄如何,你怎麼回答?
文殊師利秉告佛說:世尊,如果有人這麼問,我會回答他:眾生界和佛世界的寬窄一樣。
佛說:文殊師利,要是又有人問,眾生界位置在哪裡?你怎麼回答?
文殊師利說:世尊,我會回答說,佛世界在哪裡,眾生界就在那裡。
佛說:文殊師利,如果又有人問你,眾生界依止在哪裡,你如何回答?
文殊師利說:世尊,我會回答,依止涅槃界處。
佛對文殊師利說:你這樣的修行般若波羅蜜,而般若波羅蜜有所依止之處嗎?
文殊師利說:世尊,般若波羅蜜沒有依止之處。
佛對文殊師利說:如果般若波羅蜜沒有依止之處,那你如何修行,怎麼學習呢?
文殊師利回答:世尊,如果般若波羅蜜有一定的依止住處,就不是修學般若波羅蜜了。
佛對文殊師利說:你修行般若波羅蜜時,善根有增減嗎?
文殊師利回答:世尊,並沒有善根可增可減,如果有任何的善根增減發生,就不是修般若波羅蜜了。世尊,善根並不會因為修法才增加,善根也不會因為修法而減少,這才是修行般若波羅蜜。不斷滅凡夫法也不執取如來法,才是修學般若波羅蜜。為什麼呢?世尊,般若波羅蜜不是為了得到法才修學,也不是為了不得到法而修學;不是為了修行而修,也不是為了不修行而修。世尊,沒有任何得到也沒有任何舍棄,是修學般若波羅蜜。為什麼呢?不是為了恐懼生死輪回而修,也不是為了求取涅槃功德而修。世尊,應該這樣來修學般若波羅蜜,一切不取,不受,不捨,不放,不增,不減,不起,不滅。世尊,如果善男子善女人有這樣的想法,這是上等法門,這是中等法門,這是下等法門,他就不是修行般若波羅蜜。為什麼呢?本來就沒有上中下法的分別。世尊,我就是這樣修行般若波羅蜜的。
佛對文殊師利說:一切佛法不都是增上法嗎?
文殊師利回答:世尊,佛法、菩薩法、聲聞法、緣覺法乃至凡夫法都是不可得的。為什麼呢?因為這些法都是畢竟空的,畢竟空的境界中沒有佛法,也沒有凡夫法,而凡夫法中沒有畢竟空。為什麼呢?空,不空都是不可得的。
佛對文殊師利說:佛法是最至高無上的嗎?
文殊師利秉告佛說:世尊,沒有任何一種法,甚至是像微塵一樣微小的法,叫做至高無上的法門。為什麼呢?布施波羅蜜是畢竟空,乃至般若波羅蜜是畢竟空,如來十力是畢竟空,四無畏、十八不共法乃至於連一切智菩提也是畢竟空不可得。在這究竟空的境界中,沒有至高無上,而至高無上之中沒有空,但是空、不空都是不可得的。世尊,這個不可思議的法門就是般若波羅蜜。
佛問文殊師利:你不思惟佛法嗎?
文殊師利秉告佛說:世尊,我若是思惟佛法,我就會見到佛法的至高無上。為什麼呢?至高無上的法是不存在的。世尊,五蘊、十二入、十八界都是畢竟空不可得的,一切佛法也都是畢竟空不可得的,在不可得的境界中並沒有可得或是不可得。世尊,般若波羅蜜中,沒有凡夫乃至沒有佛,無正法也無非法,那我該思惟什麼樣的法呢?
佛說:善男子,如果你沒有去思惟法,你不應該說這個是凡夫法,這個是緣覺法,乃至不應該說這個是佛法,為什麼呢?因為所有法都是空不可得的。
文殊師利回答:世尊,我其實沒有宣說凡夫法乃至宣說佛法,為什麼呢?因為我不修般若波羅蜜的緣故。
佛說:善男子,你也不應該有這樣的想法,這是欲界、這是色界、這是無色界。為什麼呢?這些都是空不可得的。
文殊師利說:世尊,欲界是空不可得的,乃至無色界都是空不可得的。空中沒有任何說法,所以我也無所說法。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沒有見到上,也沒有見到不上。為什麼呢?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不會只執取佛法,也不會捨棄凡夫法。為什麼呢?在畢竟空的境界中,並沒有取或捨的分別啊!
佛對文殊師利說:很好很好,你能這樣的宣說甚深般若波羅蜜,這就是菩薩摩訶薩的法印啊。文殊師利,任何善男子善女人,沒有在千萬佛所種下善根,是不能得聞此法的。乃至在無量無邊佛土種下善根,才能聽聞此甚深般若波羅蜜而不生恐懼。
文殊師利又秉告佛說:世尊,我憑借佛的威神力,應當再說甚深般若波羅蜜法門。
佛說:很好很好,文殊師利,我們就聽你宣說吧。
文殊師利秉告佛說:世尊,如果不得一法生起,無一法可得,就是修行般若波羅蜜!為什麼呢?一切法本來就沒有生。若是不得一法安住,不依止於任何一法就是修行般若波羅蜜!為什麼呢?一切法本來就真實存在。如果不得一法滅除,不滅除一切法,就是修行般若波羅蜜!為什麼呢?一切法本來就寂滅畢竟空。世尊,如果不得色陰,不著於色陰就是修般若波羅蜜,乃至不得識陰、不著於識陰就是修行般若波羅蜜!為什麼呢?一切諸法如幻術,如火焰空不可得。世尊,如果不得眼識,不著於眼識就是修般若波羅蜜,乃至不得意識,不著於意識就是修行般若波羅蜜!如果不著於色塵乃至於法塵,不著於眼界色界眼識界,乃至不著於法界意識界,就是修行般若波羅蜜!若了解欲界畢竟空就是修行般若波羅蜜,乃至了解無色界也是畢竟空就是修行般若波羅蜜!世尊,若是明白布施波羅蜜也是畢竟空,這樣就是修行般若波羅蜜。乃至明白般若波羅蜜也是空無一法,這樣就是修行般若波羅蜜!如果明了如來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也是空不可得,就是修行般若波羅蜜!為什麼呢?一切體性都是原本空寂,乃至無法和有法都是畢竟空,不可得的。
世尊,如果有任何法生起、安住、滅除的想法,就不是修行般若波羅蜜;如果認為五蘊十二入十八界有任一可取,就不是修行般若波羅蜜;若是認為欲界、色界、無色界可得可知,就不是修行般若波羅蜜;若是認為布施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如來十力乃至十八不共法有所可得可知,就不是修行般若波羅蜜。為什麼呢?因為認為有所可得的緣故。
世尊,如果善男子善女人聽聞這個甚深般若波羅蜜法門,不驚恐不懷疑不怖畏不退墮,應該知道這個人自久遠以來在許多佛前已種下善根。
文殊師利又秉告佛說:世尊,若是不執著區分染污或是清淨,不執著區分生死苦空或是涅槃常樂,不執著區分佛、菩薩、緣覺、聲聞、凡夫之差別,就是修行般若波羅蜜!為什麼呢?一切諸法本自無垢無淨,乃至無凡夫。(眾法都是眾生內心自行分別取舍的關系顯現,才不見實相啊!)世尊,如果見到干淨和染污,乃至見到凡夫,就不是修行般若波羅蜜。世尊,如果見到染污和干淨的差別,乃至見到凡夫的差別,就不是修行般若波羅蜜。為什麼呢?般若波羅蜜是沒有任何差別相的!
佛告訴文殊師利:很好很好,你是真的修行般若波羅蜜啊!文殊師利,那你如何供養佛呢?
文殊師利秉告佛說:世尊,如果虛幻的人心都除滅妄想,我就是供養佛了。
佛對文殊師利說:你不安住於佛法嗎?
文殊師利說:佛都不住一法,我有什麼法可以安住呢?
佛告訴文殊師利:若是無佛法可得,那誰有佛法呢?
文殊師利說:沒有人有佛法。
佛問文殊師利:你已經到達無所著的境界了嗎?
文殊師利回答:無所著本身就無法到達,為何世尊還要問我是否已到達無著的境界呢?
佛問文殊師利:你是否住於菩提?
文殊師利秉告佛說:世尊,佛尚且不住菩提,何況我呢!
佛問文殊師利:你是憑借什麼來做出這些回答的呢?
文殊師利回答:我並沒有根據什麼來做出這麼回答。
佛問:你既然沒有任何根據,那你為何還有說法呢?
文殊師利秉告佛說:是這樣的,世尊,我其實並無所說。為什麼呢?一切諸法並沒有名字啊!
這時長老舍利弗對佛說:世尊,如果菩薩聽聞此甚深法門,不驚疑怖畏,是否就接近無上正等正覺的成就了嗎?
這時彌勒菩薩問佛:世尊,如果菩薩聽聞此甚深法門,不驚疑怖畏,是否就接近無上正等正覺的成就了嗎?
這時有天女名為無緣,亦問佛:世尊,如果善男子善女人聽聞此法門,不驚疑怖畏,是否就應當得到聲聞法緣覺法菩薩法佛法嗎?
這時佛告訴舍利弗:是啊是啊,舍利弗,如果菩薩聽聞這甚深法門,不驚疑怖畏,一定能得到無上正等正覺。這個善男子善女人一定成為個大布施主、第一布施主、最殊勝的布施主,也同時具足其它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波羅蜜,也具足功德,成就相貌端好,自然不怖畏,也讓別人不怖畏,究竟明了般若波羅蜜,以不可得無相無為而成就第一不可思議的法門。
佛對文殊師利說:你為了要見證什麼,或是為了得到什麼快樂,而求取無上正等正覺?
文殊師利說:我並沒有為了要見證,或是得到快樂,而求取無上正等正覺。
佛問:如果不要任何見證,也不要得到快樂,照理來說應該是無所求。
文殊師利說:是的,世尊,我實際上是無所求的。為什麼呢?若有所求,就是凡夫相。
佛問:你是真的不求菩提嗎?
文殊師利回答:我是真的不求菩提。為什麼呢?如果有心求菩提,就是凡夫相。
佛問:你是肯定求取菩提還是肯定不求取菩提?
文殊師利回答:如果說是肯定求或是肯定不求,肯定求或是不求肯定,不求或是非不求,都是凡夫相。為什麼呢?菩提沒有依止之處。
佛告訴文殊師利:很好很好,你能這樣的宣說甚深般若波羅蜜,你之前已經於無量佛國種下甚深的善根,而且長久修習清淨梵行,所有菩薩也應該像你所說的那樣去做。
文殊師利說:我不種善根也不修梵行,為什麼呢?我如果種善根則一切眾生也種善根,我如果修梵行則一切眾生也修梵行。為什麼呢?一切眾生就是梵行相。
佛問文殊師利:你是有怎樣的見地或怎樣的修證能這樣說?
文殊師利回答:我沒有見地,沒有修證,也無所說。世尊,我不分別凡夫,不分別有學也不分別無學,不分別非學不分別非無學,一切都不分別,所以沒有修證。
這時舍利弗問文殊師利:你是否見到佛?
文殊師利回答:我連聲聞都不分別,何況是見到佛。為什麼呢?不分別諸法才稱為菩薩。
舍利弗問:你現在決定不分別一切法的嗎?
文殊師利回答:大德大比丘啊,請你停止,不要再問這個問題了。
舍利弗又問:成佛成就是誰說出的?
文殊師利回答:佛和非佛都是空不可得,沒有言者也沒有說者。舍利弗,菩提也不是言語文字可以形容的,更何況說有佛境界可形容可描述。而且,舍利弗,你問是誰言說成佛的,這些言語不合不散,不生不滅不去不來,沒有一法可以形容與之相應,不能用字用句書寫言說,大德舍利弗,欲見佛者應當如此修學。
這時舍利弗問佛:世尊,文殊師利所說的法,初發心的菩薩不能了解啊。
文殊師利回答:是啊是啊,舍利弗,大德舍利弗,菩提本來就是無法形容理解的,初發心的菩薩如何能了解呢。
舍利弗問文殊師利:諸佛如來不覺知法界的存在嗎?
文殊師利回答:諸佛是空不可得,怎麼會說有佛覺知法界呢?舍利弗,法界也是不可得,如何說有法界可以被佛覺知。舍利弗,法界就是菩提,菩提就是法界。為什麼呢?一切法沒有邊界啊。大德舍利弗,法界和佛的境界沒有差別,沒有差別就是沒有造作,沒有造作就是沒有作為,沒有作為就是無為,無為就是無法可說,無法可說就是無所有啊!
舍利弗問文殊師利:一切法界還有佛的境界都是無所有的嗎?
文殊師利回答:不是有也不是沒有。為什麼呢?有或沒有,一相或無相,不是一樣,也不是不同啊。
舍利弗又問:如果這樣修學,可以得到菩提嗎?
文殊師利回答:這樣的修學是無所學,不生於善道也不墮於惡道,不得菩提也不入於涅槃,為什麼呢?舍利弗,因為般若波羅蜜是畢竟空的緣故啊。畢竟空的境界中沒有一二三四等分別,沒有來去,不可思議。大德舍利弗,如果有人說他得到菩提是增上慢的說法,為什麼呢?菩提不可得卻妄說有得,這樣的增上慢人不能受人信仰布施,有信仰的人不應供養他。
舍利弗又問:你到底憑借什麼而能說出這番話來?
文殊師利回答:我無所依才能做如是說,為什麼呢?般若波羅蜜與一切法是一樣的,一切法也是無所依,所以是平等的。
舍利弗問:你不用智慧斷除煩惱嗎?
文殊師利問舍利弗說:你是漏盡的阿羅漢嗎?
舍利弗回答:不是。
文殊師利說:我也不用智慧斷除煩惱。
舍利弗問:你憑借什麼,能夠這樣說而不怖不畏呢?
文殊師利回答:我尚且不可得,哪裡有我能生出怖畏呢?
舍利弗贊嘆:很好,文殊師利,趕快宣說甚深般若波羅蜜法門吧。
這時佛問文殊師利:善男子,有菩薩安住菩提心,求無上正等正覺嗎?
文殊師利回答:沒有菩薩安住菩提心求無上正等正覺。為什麼呢?菩提心不可得,無上正等正覺亦不可得。五無間罪實是菩提性,但是沒有菩薩發起無間心求無間罪業果報,所以哪裡有菩薩住菩提心求無上正等正覺。菩提即是一切法。為什麼呢?色陰或非色陰是不可得的,乃至識陰或非識陰也是不可得;眼識不可得乃至意識不可得,色塵不可得乃至法塵不可得,眼界不可得乃至法界亦不可得。生不可得乃至老死亦不可得,布施波羅蜜不可得乃至般若波羅蜜不可得,佛的十力不可得乃至四無畏十八不共法也不可得,菩提心和無上正等正覺都是不可得。不可得的境界中之中沒有可得也沒有不可得的分別。所以世尊,沒有菩薩住菩提心求無上正等正覺。
佛告訴文殊師利:你認為佛是你的老師嗎?
文殊師利回答:我沒有生起認為佛是我的老師的想法,為什麼呢?世尊,我尚且不可得,何況有想法認為佛是我的老師啊。
佛問:文殊師利,你對我有什麼疑問嗎?
文殊師利回答:世尊,我實不可得,尚且沒有決定性,何況對其它事物生出疑問。為什麼呢?必須要先確定真有實體後才能發出疑惑。
佛問:你不肯定如來生出於世間嗎?
文殊師利回答:如果說如來出生於世間,法界也應該出生。為什麼呢?法界和如來是一不二。
佛問:文殊師利,你是否相信諸佛如來入涅槃嗎?
文殊師利回答:一切諸佛如來就是涅槃相,涅槃相並不能說入也不能說不入。
佛問:文殊師利,你說諸佛有流轉嗎?
文殊師利回答:世尊,不流轉都不可得,何況流轉呢?
佛告文殊師利:諸佛如來沒有分別心,只有在如來、漏盡阿羅漢或是不退轉菩薩前可以說這種話。若其它的人聽聞這些話,不生信心反而會生起驚恐懷疑。為什麼呢?因為這個甚深般若波羅蜜法門,難信難解的緣故啊。
文殊師利問佛:世尊,那還有什麼人能相信此甚深法門?
佛回答說:一切凡夫能信此法,為什麼呢?如來沒有分別心,一切凡夫也沒有分別心。
文殊師利問佛:世尊,為什麼要這樣說?新發意菩薩及阿羅漢都有疑惑,希望您能解說。
佛說:一切實相、法性、法住、法位中,實際上有佛和凡夫的差別嗎?
文殊師利回答:沒有,世尊。
佛說:既然沒有差別,為什麼要生出疑問呢?
文殊師利問:世尊,在無差別境界中有佛有凡夫嗎?
佛說:有,為什麼呢?佛與凡夫沒有什麼差別,無二無別,一相無相。
佛說:文殊師利,你相信如來在眾生中是最為殊勝的嗎?
文殊師利回答:世尊,我相信如來在一切眾生中是最殊勝的。世尊,但是如果我這樣相信如來在一切眾生中是最殊勝的,則如來就變成了不是最殊勝的。
佛問文殊:你相信如來成就了一切不可思議法門嗎?
文殊師利說:世尊,我相信如來成就了一切不可思議法門。世尊,但是我如果這樣相信如來成就了一切不可思議法門,如來就變成了可思議的。
佛問:你相信一切聲聞是如來所教化的嗎?
文殊師利說:我相信一切聲聞都是如來所教化。世尊,但是我如果這樣相信一切聲聞是如來所教化,則法界就變成可以教化的了。
佛問文殊師利:你信如來是無上福田嗎?
文殊師利回答:世尊,我相信如來是無上福田。世尊,但是我如果這樣相信如來是無上福田,則如來就不是福田了。
佛問:你是憑借什麼而這樣回答我的?
文殊師利回答:世尊,我實際上沒有依靠任何一法來做這樣的回答。世尊,在無所依中,沒有殊勝和不殊勝,沒有可思議和不可思議,沒有教化和不教化,沒有福田和非福田。
這時因為佛的神力,大地發生六種振動,有一萬六千比丘以無可取心得到解脫。有七百比丘尼,三千優婆塞,四萬優婆夷遠離塵世之污染,得到法眼淨。六萬億那由他諸天,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這時長老阿難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的問佛:世尊,什麼樣的因緣使得大地震動?
這時佛告阿難:這個般若波羅蜜的法門。往昔古佛都在此處說此法。因為這樣的因緣所以此地震動。
這時舍利弗秉告佛:世尊,文殊師利菩薩所說的真是不可思議啊!
佛對文殊師利說:如舍利弗所說,你所說的確實不可思議。
文殊師利回答:世尊,若是不可思議,則不能用語言文字來形容。若能用語言文字來形容表達就是可思議的。不可思議原來就不可得,無所有。一切的聲音也是都是不可思議的,不可思議的就沒有聲音。
佛問:你進入不思議三昧了嗎?
文殊師利回答:不是的,世尊。我就是不思議,我從不見有心能思議,怎麼能說我進入不思議三昧呢?我在初發心的時候想進入這個三昧定境,現在思惟,實際上並無心可以進入這個三昧定境。就像是一個人學習射箭久了熟能生巧,後來即使不用心,但是因為長久練習的關系,發箭也能射中目標。我現在也是這樣,剛開始學不思議三昧的時候把心系縛在一個所緣境上,時間一久,不刻意用心也能常與三昧定境相應合。
舍利弗問文殊師利:還有比般若波羅蜜更加殊勝的其它寂滅定法門嗎?
文殊師利回答:如果真的有不可思議定法,你就可以問我是否還有更殊勝的寂滅定法,但是按照我的理解,不可思議定法尚且不可得,何況寂滅定法啊!
舍利弗說:原來不可思議定法是不可得的!
文殊師利說:由心思惟的定法是可得法,不可思議的定法是不可得的。一切眾生實際上都成就了不可思議定,為什麼呢?一切心相就是非心(真心實相為非心),這個就叫做不思議定法。所以一切眾生相和不思議三昧相是等同沒有差別的。
佛贊嘆文殊師利:很好很好,你在諸佛國土,長久種下善根,修習清淨梵行,才能演說甚深三昧法門。你現在也安住在這個甚深般若波羅蜜中。
文殊師利回答:要是我住在般若波羅蜜中,而宣說這樣的法門,便是有所想法,便是住於我想,如果住於有想或我想中,般若波羅蜜便有所住;般若波羅蜜如果住於無,也落入我想,也是有所住;離開有無二處,住於無所住,就像諸佛如來安住於寂滅不思議境界,這樣的不思議,叫做般若波羅蜜的住處。般若波羅蜜的住處,一切法沒有相貌,一切法沒有作為,般若波羅蜜就是不思議法,不思議法就是法界,法界就是無相,無相就是不思議。不思議就是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和法界無二無別,無二無別就是法界,法界就是無相,無相就是般若波羅蜜界,般若波羅蜜界就是不思議界,不思議界就是無生無滅界,無生無滅界就是不思議界。
文殊師利又說:如來界和我界是不二相,如此修行般若波羅蜜,也是不求菩提,為什麼呢?捨離菩提這個名相就是般若波羅蜜。世尊,如果通達了悟我相而不執著,無知無著就是佛所證覺知的,不可思議無知無著就是佛的覺知,為什麼呢?知道物體本性是不可得,無所有相。為什麼能轉法界?若了解本性無實體無所著,就名為無物。無有物就是無處所無依無住,無依無住就是無生無滅,無生無滅就是有為功德,如果能有如此覺知就是無心想,如何知道無心想者呢?於一切有為和無為功德無知就是不思議,不思議是佛所證知,於一切無取無不取,不見三世去來等相,不取生滅和諸起作,也不斷滅無常,如此知見就名為正智不思議智,如虛空一樣,無此無彼,不可區分類別,無好惡,無種種分別,無相無貌。
佛告訴文殊師利:如果有這樣的知見,就名為不退智。
文殊師利回答:無作智也叫做不退智,像金矛一樣要先錘打才知道好壞,金屬如果不鍛煉一下,不能知道質地的好壞,不退智也是這樣,要在境界中修行,不起念不貪著沒有生起沒有作為,具足真如不動,一切不生不滅,這個不退智才會真正顯現。
這時佛問文殊師利:諸佛如來自己宣揚自己的佛智,誰能相信呢?
文殊師利回答:這樣的佛智不是涅槃法不是生滅法,是寂滅行,不斷貪欲嗔恚愚痴,也不是不斷,為什麼呢?佛智沒有窮盡沒有滅除,不離生死也非不離生死,不離修道也非不離修道,能這樣思惟見解的就是正信佛智。
佛告訴文殊師利:很好很好,正如你所說的,真是深切了解般若波羅蜜的意義。
這時長老摩訶迦葉問佛說:世尊,於未來世有誰能相信這甚深法?又有誰愛聽聞這法門呢?
佛說:迦葉,就是現在正在聽法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四眾,在未來世聽到這甚深的般若波羅蜜法門時能完全相信,他們聽到此甚深法門,應當知法,應當求法。迦葉,譬如長者或長者子,遺失了價值億萬兩黃金的大寶珠,非常憂惱,現在突然失而復得,生大歡喜,煩惱都沒有了。就像這樣,迦葉,未來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聽聞到此最深般若波羅蜜經,當下與般若相應,聽聞已經生出喜悅,心得安樂,不再憂惱,應該說出這樣的言語:我們今日得見如來,供養如來。為什麼呢?因為得以聽聞此甚深微妙波羅蜜的緣故。迦葉,譬如三十三天見到波利質多羅樹初生芽皰時,就會心想這芽以後會開花結果,心生歡喜一樣。迦葉,現在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聽聞到甚深般若波羅蜜,心生歡喜,因為知道未來世能夠聽聞此法。
迦葉,此深般若波羅蜜法在我滅後,應當常住不滅,處處流行。迦葉,因為佛的威神力,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聽聞到此經,就像是珠寶師看到了珠寶一樣滿心歡喜,不用思考就馬上知道是真法還是偽法。為什麼呢?因為往昔就曾經見聞此法的關系。就是這樣,迦葉,如果有人聽聞此般若波羅蜜法門,心生歡喜,充滿信樂,應該知道此人歷世累劫已經聽聞過此般若波羅蜜,從久遠劫來已經供養諸佛。
迦葉對佛說:世尊,這些善男子善女人今天聽聞此法,在未來世還是會再信解受持。
佛告摩訶迦葉:是的是的,如你所說。
這時文殊師利說:世尊,這個法門沒有作為沒有形像,說這個法的人也沒有作為沒有形像。為什麼世尊會說他有作為有形像呢?
佛說:文殊師利,我以前行菩薩道的時候,修習各種善根,想到達不退轉的果地,應當修學般若波羅蜜;希望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應當修學般若波羅蜜;若善男子善女人欲了解一切法相,欲知道一切眾生心皆同等,當學般若波羅蜜;文殊師利,欲學一切佛法具足無礙,當學般若波羅蜜;欲學一切佛,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相好威儀無量法式,當學般若波羅蜜;欲知一切佛,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切法式及諸威儀,當學般若波羅蜜;為什麼呢?在空的境界中不見諸佛不見菩提的緣故。如果善男子善女人,想知道如此等相而無疑惑者,當學般若波羅蜜;為什麼呢?般若波羅蜜,不見諸法若生若滅若垢若淨,所以善男子善女人,應如是修學般若波羅蜜;欲知一切法無過去未來現在等相,當學般若波羅蜜;為什麼呢?法界性相沒有去來現在。欲知一切法同入法界心無罣礙,當學般若波羅蜜;欲得三轉十二行法轉亦自證知而不取著,當學般若波羅蜜;欲得慈心遍覆一切眾生而無限齊亦不作念有眾生相,當學般若波羅蜜;欲得於一切眾生不起諍論,亦復不取無諍論相,當學般若波羅蜜;欲知是處非處十力無畏住佛智慧得無礙辯,當學般若波羅蜜。
這時文殊師利秉告佛:世尊,我觀察正法實相,無為無相無得無利,無生無滅無去無來,無知者無見者無作者,不見般若波羅蜜,亦不見般若波羅蜜境界,非證非不證,不作戲論,無有分別。一切法無盡離盡,無凡夫法無聲聞法無辟支佛法,非得非不得,不捨生死不證涅槃,非思議非不思議,非作非不作,法相也是如此,不知該如何修學般若波羅蜜?
佛告訴文殊師利:若能這樣通達明了一切法門相貌,就是在修學般若波羅蜜了。菩薩想要學習菩提自在三昧,得到三昧以後,觀照一切佛法以及了知一切諸佛的名字,同時知道諸佛世界沒有障礙,應當根據文殊師利所說的來修行。
文殊師利說:世尊,為什麼這法門叫作般若波羅蜜呢?
佛說:般若波羅蜜無邊無際無名無相不可思量,無歸依無洲渚無犯無福無晦無明,如法界無有區分邊界,亦無限數,叫做般若波羅蜜,也叫做菩薩摩訶薩行處,非行非不行處,都歸入一乘叫做非行處。為什麼呢?沒有動念沒有作為。般若波羅蜜(菩薩摩訶薩行處)是一切諸佛之母,一切諸佛皆由此而生。為什麼呢?因為一切諸佛無生。所以文殊師利,若善男子善女人欲行菩薩道,具足一切波羅蜜,當修此般若波羅蜜;若欲得坐道場成無上菩提,當修此般若波羅蜜;若欲以大慈大悲遍覆一切眾生,當修此般若波羅蜜;若欲起一切定方便,當修此般若波羅蜜;若欲得一切正受正定(三摩跋提),當修此般若波羅蜜。為什麼呢?一切正定正受是無所為的緣故。
一切諸法沒有出離也沒有出離之處,如果有人想要探究此語,就應該修學般若波羅蜜;一切諸法如實存在卻不可得,如果想得到明白此語的快樂,就應當修學般若波羅蜜;一切眾生為了得到菩提而修菩提道,而實際上並沒有眾生,也沒有菩提,如果有人想要相信並樂於此法門,就應當修學般若波羅蜜。為什麼呢?因為一切法本來就如實存在而且本質和菩提相同!異於眾生之行還是不捨離自性,這些眾生之行稱為非行,而這些非行就是菩提,這個菩提就是法界,如果要不執著系縛於此法,就要修行般若波羅蜜。
文殊師利,如果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受持般若波羅蜜,以一首四句偈宣說給別人聽,我說這個人得以不退轉於正法,更何況實際上修行精進呢!應該知道這些善男子善女人已經身處於佛國境界。
文殊師利,如果善男子善女人聽聞此甚深般若波羅蜜,不生怖畏,當知此善男子善女人已經受到佛的法印授記,這個法印是由佛所造出,是佛所珍貴的。為什麼呢?用此法印來印證不著法相的緣故。如果善男子善女人,被此法印所印記,應該知道此人跟隨菩薩乘而決定不退轉,不會墮落於聲聞辟支佛的果地。
這時帝釋和他的眷屬子女從三十三天灑下旃檀香粉和黃金粉細末,又散出郁波羅花、缽頭摩花、拘物陀花、分陀利花及曼陀羅花等等香花來供養般若波羅蜜,供養完畢而開口說:我已經供養了無上無著的最殊勝第一法,祈願我來世輪回也能聽聞這甚深般若波羅蜜。如果有人已經被這甚深般若波羅蜜法印所印記,祈願他未來也能再聽聞攝受此法,究竟成就一切智。
這時帝釋問佛:世尊,如果善男子善女人聽聞般若波羅蜜,有一字一句經歷耳根,我為了護持增廣佛法,會守護此人,在百由旬內不讓非人干擾其方便。此善男子善女人,畢竟會得到無上正等正覺,我應當每天到他的住所而廣設供養。
這時佛告訴帝釋:正是正是,帝釋,應當知道此善男子善女人具足佛法,一定能得到無上正等正覺。
這時文殊師利說:祈願世尊以威神力加持讓般若波羅蜜久住於世,能饒益更多的眾生。
文殊師利說此語時,佛的威神力使得大地生出六種震動。這時佛便微笑,放出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佛以威神力加持令般若波羅蜜久住於世。
這時文殊師利秉告佛說:世尊,放出此大光明就是加持般若波羅蜜的形相。
佛告文殊師利說:正是,就是這樣,文殊師利,我放出此大光明,就是加持般若波羅蜜的形相。文殊師利,你現在已經知道我加持般若波羅蜜久住於世,如果有人不輕易損壞此法,不毀謗此法,應當知道這個人已經被這甚深般若波羅蜜法印所印記。所以文殊師利,我會長久安住此印,如果有人已經被此法印所印記,應當知道此人不會被魔王干擾其方便。
佛對帝釋說:你應該受持讀誦此經並廣宣流布,讓未來世更多善男子善女人得此法印。
佛又告訴阿難:你也應該受持讀誦,廣為人說。
這時帝釋和阿難問佛:世尊,應當如何稱呼此經?我們要如何受持?
佛說:此經叫做文殊師利所說經,又叫做般若波羅蜜經,就是這樣受持。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於恆河沙劫歲月,用無價的寶珠來布施給恆河沙數目的眾生,而這些眾生受用布施之後都發出修道之心,這時布施主隨順方便來開示教化,利益眾生法喜,令眾生得到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這個人所得功德是否很多呢?
阿難秉告佛說:很多,世尊。
佛說:善男子,如果有人起一念心,相信般若波羅蜜經而不誹謗者,比前面所述的功德超過百倍千倍百千萬億倍,乃至算數譬喻所無法形容,何況具足受持讀誦,為人解說,這個人所得到的功德,無量無邊,諸佛如來說不能盡,為什麼呢?此經能生一切諸佛之一切智。如果虛空有盡,則此經功德有盡,若法性有盡,則此經功德有盡。
所以,文殊師利,善男子善女人應該勤勞精進,守護此經,這部經能滅除生死煩惱和一切怖畏、能摧滅天魔所設立的幢幡、能讓菩薩得到涅槃果、開示教導遠離二乘。
這時帝釋和長老阿難都秉告佛:世尊,正是正是,如佛所說,我等應當頂戴受持,廣宣流布,希望如來不用憂慮。如此的話語總共說了三次,祈願如來不要憂慮,我等當頂戴受持。
佛說完此經,文殊師利等等菩薩摩訶薩,舍利弗等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夜叉、干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持。
蒂姆的煩惱
蒂姆小時候像其他孩子一樣,天真、活潑、可愛。長大後的蒂姆總是會說:「真希望自己從沒有上過學,一直像小時候那樣,可以無憂無慮地,開開心心地度過每一天。」
蒂姆之所以有這樣的感嘆,要從他上小學開始說起。自從蒂姆上了小學,那天真快樂的生活就離他而去。他的父母和老師不斷地告訴他:「上學的目的就是取得優秀的成績,這樣你長大後才能找到好工作。」
蒂姆在這些話的影響下,總是擔心自己考試考不好、作文寫錯字,心靈背負着極大的焦慮和壓力。蒂姆每天最盼望的事情就是下課、放學,他把所有的精神寄托都放在了假期上,因為那時他就不需要再為學校的事情而煩惱了。
日久天長,蒂姆逐漸接受了父母與老師的價值觀,他開始認同:成績是成功的唯一標准。
他開始自主地努力學習,雖然他心裏十分討厭這樣的生活。
當他因為成績優秀而得到老師與父母的誇奬,還有同學的羨慕時,心裏感到了幸福,這使蒂姆相信:犧牲現在是為了換取未來的幸福。雖然蒂姆對現在的生活依然很反感,但是他還是全然努力着。當蒂姆到了高中的時候,學業變得更加繁重,頭銜與榮譽不斷地推着他向前走。當壓力大到無法忍受的時候,蒂姆總是這樣安慰自己:「等上了大學就會好了。」
在蒂姆收到大學通知書的那一刻,他激動地哭了,他認為自己終於可以開心地生活了。但是入學後的事情卻恰好相反,那種讓蒂姆再熟悉不過的焦慮與緊張再次回到他的身上。他開始擔心自己在與同學的競爭中不能取勝,這樣,畢業後就會找不到好工作。為此,蒂姆在四年大學生涯中,終於勤奮刻苦地學習着,努力為自己未來的履歷表增添光彩。
最終,蒂姆如願地被一家大公司錄用。這時蒂姆心想:「現在我終於可以開始享受生活了。」但是很快他又發現:這份每週需要工作84小時的高薪工作讓他充滿了更大的壓力。
蒂姆說:「說實話,我在這一路的忙碌奔波中,也曾有過快樂,也曾感到過幸福。但是它每次都那麼短暫,隨之而來的卻更大的緊張與焦慮,我不明白這是什麼原因。我一生追求幸福,但是為什麼從來沒有一次能感覺到幸福在我身邊長久地停留呢?」
蒂姆對泰勒說:「雖然在大多數人眼裡我現在是成功,是很多朋友模仿的偶像,但是我卻為那些與我有相同命運的孩子感到悲哀。可是我又不知道該如何改變這種情況,我甚至不知道如何來教育我的孩子,我總不能教育他們不用好好地學習,不用去考什麼大學,不需要去找什麼好工作吧?」
※ ※ ※
人,總是忙碌的,朝夕如此,年年若是。忙碌,會使人自我遺忘,甚至於無暇去思索和反省,終生忙碌奔波,究竟所為何事?為名乎?為利乎?缺欠思考和縝密之探討,一旦誤入歧途,徒喚奈何,豈不可愚!
忙碌,有別於勤奮,勤奮是有目標的,有理想的,為了個人以及社會大眾之利益,勤勉而堅決的努力。而忙碌,可說是盲目的,毫無計劃的匆忙,雖說稍有助益個人之貪慾,卻屬鏡花水月,是虛妄不實的,空忙一生,終究一無所獲,要說得利的,不過是一連串的失望,和疲憊的身心,何苦來哉!
尤其一些專走邪徑之輩,不走正途,卻忙於酒色之追逐,日以繼夜,沉迷於嫖賭之深淵,無視禮教之羞恥,不思為人之常軌,優遊四處,欺壓善良,豈只虛擲歲月,更是貽羞子孫,欠思者應引為鑑。
雖說今日是工商時代,時間就是金錢,但是,盲目的匆忙就能解決問題嗎?沒有正確的目標,沒有理想的方針,奢望成功,猶緣木求魚,終將徒勞無功。願世人忙碌之前,先加縝密思考和探討,整理出一條可行之路,釐訂一理想之目標,則按圖索驥,努力前進,成功之望,亦指日可待也。
儒宗寶典第四卷-談:忙 碌
蒂姆之所以有這樣的感嘆,要從他上小學開始說起。自從蒂姆上了小學,那天真快樂的生活就離他而去。他的父母和老師不斷地告訴他:「上學的目的就是取得優秀的成績,這樣你長大後才能找到好工作。」
蒂姆在這些話的影響下,總是擔心自己考試考不好、作文寫錯字,心靈背負着極大的焦慮和壓力。蒂姆每天最盼望的事情就是下課、放學,他把所有的精神寄托都放在了假期上,因為那時他就不需要再為學校的事情而煩惱了。
日久天長,蒂姆逐漸接受了父母與老師的價值觀,他開始認同:成績是成功的唯一標准。
他開始自主地努力學習,雖然他心裏十分討厭這樣的生活。
當他因為成績優秀而得到老師與父母的誇奬,還有同學的羨慕時,心裏感到了幸福,這使蒂姆相信:犧牲現在是為了換取未來的幸福。雖然蒂姆對現在的生活依然很反感,但是他還是全然努力着。當蒂姆到了高中的時候,學業變得更加繁重,頭銜與榮譽不斷地推着他向前走。當壓力大到無法忍受的時候,蒂姆總是這樣安慰自己:「等上了大學就會好了。」
在蒂姆收到大學通知書的那一刻,他激動地哭了,他認為自己終於可以開心地生活了。但是入學後的事情卻恰好相反,那種讓蒂姆再熟悉不過的焦慮與緊張再次回到他的身上。他開始擔心自己在與同學的競爭中不能取勝,這樣,畢業後就會找不到好工作。為此,蒂姆在四年大學生涯中,終於勤奮刻苦地學習着,努力為自己未來的履歷表增添光彩。
最終,蒂姆如願地被一家大公司錄用。這時蒂姆心想:「現在我終於可以開始享受生活了。」但是很快他又發現:這份每週需要工作84小時的高薪工作讓他充滿了更大的壓力。
蒂姆說:「說實話,我在這一路的忙碌奔波中,也曾有過快樂,也曾感到過幸福。但是它每次都那麼短暫,隨之而來的卻更大的緊張與焦慮,我不明白這是什麼原因。我一生追求幸福,但是為什麼從來沒有一次能感覺到幸福在我身邊長久地停留呢?」
蒂姆對泰勒說:「雖然在大多數人眼裡我現在是成功,是很多朋友模仿的偶像,但是我卻為那些與我有相同命運的孩子感到悲哀。可是我又不知道該如何改變這種情況,我甚至不知道如何來教育我的孩子,我總不能教育他們不用好好地學習,不用去考什麼大學,不需要去找什麼好工作吧?」
※ ※ ※
人,總是忙碌的,朝夕如此,年年若是。忙碌,會使人自我遺忘,甚至於無暇去思索和反省,終生忙碌奔波,究竟所為何事?為名乎?為利乎?缺欠思考和縝密之探討,一旦誤入歧途,徒喚奈何,豈不可愚!
忙碌,有別於勤奮,勤奮是有目標的,有理想的,為了個人以及社會大眾之利益,勤勉而堅決的努力。而忙碌,可說是盲目的,毫無計劃的匆忙,雖說稍有助益個人之貪慾,卻屬鏡花水月,是虛妄不實的,空忙一生,終究一無所獲,要說得利的,不過是一連串的失望,和疲憊的身心,何苦來哉!
尤其一些專走邪徑之輩,不走正途,卻忙於酒色之追逐,日以繼夜,沉迷於嫖賭之深淵,無視禮教之羞恥,不思為人之常軌,優遊四處,欺壓善良,豈只虛擲歲月,更是貽羞子孫,欠思者應引為鑑。
雖說今日是工商時代,時間就是金錢,但是,盲目的匆忙就能解決問題嗎?沒有正確的目標,沒有理想的方針,奢望成功,猶緣木求魚,終將徒勞無功。願世人忙碌之前,先加縝密思考和探討,整理出一條可行之路,釐訂一理想之目標,則按圖索驥,努力前進,成功之望,亦指日可待也。
儒宗寶典第四卷-談:忙 碌
2019年7月17日 星期三
無有恐怖
蓮生/文
﹙一﹚
我深深覺得,一個人若明白了佛的三法印,就得「無有恐怖」。
這「三法印」就是:
諸行無常印--一切世間法,無時不在生住異滅中,過去有的,現在已起了變異,現在有的,將來終歸幻滅。
諸法無我印--一切有為或無為的諸法中,無有「我」的實體。
涅槃寂靜印--說明涅槃的境界,是沒有生死,及一切痛苦的,是寂靜而安樂的。
這三大法印,即佛的正法。
﹙二﹚
我已經仔細的想過,萬世萬物的運動和變化,都依據了一種循環,這種循環是因果,也是因緣,我已清楚明白。
由「諸行無常」,你當學「包容」。
由「諸法無我」,你當學「周遍」。
由「涅槃寂靜」,你當學「無有恐怖」。
由學佛,由觀想,由進入「三摩地」,就可明察一切的事理,洞知萬物變化的規則,深深明白真理的源頭了。
以「人」來說,「古人」已到何處去?
以「國」夾說,「古國」今又何有?
現在的「我」,祇是現在的「我」,也等於「無我」。
過去的「我」呢?
未來的「我」呢?
﹙三﹚
在這人間世,你看到眾生熙熙而行,我祇看到「生死」二字。
在這人間世,有人評斷善惡,而我看到「實無善惡」,祇有「因果」。
在這人間世,有人口若懸河的批評,而我如沉睡中的嬰孩,渾然不覺。
在這人間世,人皆進取功名,而我如愚者沌沌。
在這人間世,人皆爭鬥,獨我避之,無動於衷。
我重複的述說一句話:
假如父母離我而去。
假如妻子﹙侍者﹚離我而去。
假如子女離我而去。
假如弟子們離我而去。
我「無有恐怖」。
﹙四﹚
我死了,這是「正常」,我若不凡,才是「反常」。
「死」,「無有恐怖」。
政治上的災難,是人類的共業啊!我若有這樣的業障,也不必恐懼。
大地震的災難,是人類的共業啊!我若有這樣的業障,也不必恐懼。
火災的災難,就算我經濟破產,我若有這樣的業障,也不必恐懼。
牢獄的災難,就算我犯了法,我若有這樣的業障,也不必恐懼。
我若「戰死」、「病死」、「橫死」、「凶死」、「殺死」……。我若有這樣的業障,也不必恐懼。
「生」與「死」相差多少?
「吉」與「凶」相差多少?
「喜」與「喪」相差多少?
「富」與「窮」相差多少?
「勝」與「敗」相差多少?
世人均知要趨吉避凶,而我獨不然,我若有業障,也不必恐懼,來了才是「好」。
﹙五﹚
我已克服自己的「恐怖心理」,無有恐懼,因為有「三法印」。
我已「無我」。既然「無我」,我已不存在,何有恐怖顛倒?
「涅槃寂靜」就是道,我擁有這個「道」,故「無有恐怖」了。
﹙六﹚
在「心中平和」與「無有恐怖」方面,蓮生活佛欣賞兩首「山坡羊」的詞:
「劉致」填的:
朝朝瓊樹
家家朱戶
驕嘶過沽酒樓前路
貴何如
賤何如
六橋都是經行處
花落水流深院宇
閒
天定許
忙
人自取
「張養浩」填的:
峯巒如聚
波濤如怒
山河表裏潼關路
望西都
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
百姓苦
亡
百姓苦
﹙此二詞,意境不同,含自然循環之理,吟咏之,心中平和,無有恐怖﹚
盧勝彥文集第74冊《無形之通》無有『恐怖』
﹙一﹚
我深深覺得,一個人若明白了佛的三法印,就得「無有恐怖」。
這「三法印」就是:
諸行無常印--一切世間法,無時不在生住異滅中,過去有的,現在已起了變異,現在有的,將來終歸幻滅。
諸法無我印--一切有為或無為的諸法中,無有「我」的實體。
涅槃寂靜印--說明涅槃的境界,是沒有生死,及一切痛苦的,是寂靜而安樂的。
這三大法印,即佛的正法。
﹙二﹚
我已經仔細的想過,萬世萬物的運動和變化,都依據了一種循環,這種循環是因果,也是因緣,我已清楚明白。
由「諸行無常」,你當學「包容」。
由「諸法無我」,你當學「周遍」。
由「涅槃寂靜」,你當學「無有恐怖」。
由學佛,由觀想,由進入「三摩地」,就可明察一切的事理,洞知萬物變化的規則,深深明白真理的源頭了。
以「人」來說,「古人」已到何處去?
以「國」夾說,「古國」今又何有?
現在的「我」,祇是現在的「我」,也等於「無我」。
過去的「我」呢?
未來的「我」呢?
﹙三﹚
在這人間世,你看到眾生熙熙而行,我祇看到「生死」二字。
在這人間世,有人評斷善惡,而我看到「實無善惡」,祇有「因果」。
在這人間世,有人口若懸河的批評,而我如沉睡中的嬰孩,渾然不覺。
在這人間世,人皆進取功名,而我如愚者沌沌。
在這人間世,人皆爭鬥,獨我避之,無動於衷。
我重複的述說一句話:
假如父母離我而去。
假如妻子﹙侍者﹚離我而去。
假如子女離我而去。
假如弟子們離我而去。
我「無有恐怖」。
﹙四﹚
我死了,這是「正常」,我若不凡,才是「反常」。
「死」,「無有恐怖」。
政治上的災難,是人類的共業啊!我若有這樣的業障,也不必恐懼。
大地震的災難,是人類的共業啊!我若有這樣的業障,也不必恐懼。
火災的災難,就算我經濟破產,我若有這樣的業障,也不必恐懼。
牢獄的災難,就算我犯了法,我若有這樣的業障,也不必恐懼。
我若「戰死」、「病死」、「橫死」、「凶死」、「殺死」……。我若有這樣的業障,也不必恐懼。
「生」與「死」相差多少?
「吉」與「凶」相差多少?
「喜」與「喪」相差多少?
「富」與「窮」相差多少?
「勝」與「敗」相差多少?
世人均知要趨吉避凶,而我獨不然,我若有業障,也不必恐懼,來了才是「好」。
﹙五﹚
我已克服自己的「恐怖心理」,無有恐懼,因為有「三法印」。
我已「無我」。既然「無我」,我已不存在,何有恐怖顛倒?
「涅槃寂靜」就是道,我擁有這個「道」,故「無有恐怖」了。
﹙六﹚
在「心中平和」與「無有恐怖」方面,蓮生活佛欣賞兩首「山坡羊」的詞:
「劉致」填的:
朝朝瓊樹
家家朱戶
驕嘶過沽酒樓前路
貴何如
賤何如
六橋都是經行處
花落水流深院宇
閒
天定許
忙
人自取
「張養浩」填的:
峯巒如聚
波濤如怒
山河表裏潼關路
望西都
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
百姓苦
亡
百姓苦
﹙此二詞,意境不同,含自然循環之理,吟咏之,心中平和,無有恐怖﹚
盧勝彥文集第74冊《無形之通》無有『恐怖』
2019年7月15日 星期一
孵蛋研究
歐洲一個專門研究動物的機構中,有位教授負責研究雞,他很用心地觀察各種雞類的生活形態。
有一天,他在樹林裡發現一隻山雉生了好多蛋,就悄悄地拿了幾個蛋帶回去。
剛好有一隻母雞也生蛋了,他把母雞生的蛋取走,換上山雉的蛋。
母雞看到蛋不一樣,猶豫了一下,但是很快地就去孵這些蛋,既溫柔又謹慎,好像在孵自己的蛋一樣。
經過一段時間,小山雉破殼而出,母雞帶牠們到樹林裡,自己用爪子將土撥開,尋找土和樹根之間的小蟲,然後咕咕地叫著那些小山雉來吃。
教授看了好驚訝!因為以前這隻母雞生的小雞,都是餵食人造飼料;這一次,母雞居然知道小山雉不吃飼料,只吃自然界中的食物。
教授又拿了一些鴨蛋讓母雞孵化,母雞一樣耐心地把鴨蛋孵化成小鴨,然後,帶著小鴨到水池邊,讓小鴨在水裡游泳。
這兩件事讓教授明白一個道理──
人類認為愚蠢、沒有感情的雞,其實既有愛心、又有智慧啊!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個性、習慣、觀念,人與人之間的誤會、衝突,絕大部分起源於此。
一個團體能否和諧安定,關鍵就在於團體中的個體,能否相互尊重、包容,以慈悲的胸懷彼此扶持,而非相互計較、埋怨;以清淨的智慧化解紛爭,而非任由無明的情緒蔓延。
一隻母雞能夠以愛心和智慧,對待外形和生活習性皆與自己不同的異類,身為人類的我們,只要肯用心,當然也能以「知足、感恩、善解、包容」彼此相待。
有一天,他在樹林裡發現一隻山雉生了好多蛋,就悄悄地拿了幾個蛋帶回去。
剛好有一隻母雞也生蛋了,他把母雞生的蛋取走,換上山雉的蛋。
母雞看到蛋不一樣,猶豫了一下,但是很快地就去孵這些蛋,既溫柔又謹慎,好像在孵自己的蛋一樣。
經過一段時間,小山雉破殼而出,母雞帶牠們到樹林裡,自己用爪子將土撥開,尋找土和樹根之間的小蟲,然後咕咕地叫著那些小山雉來吃。
教授看了好驚訝!因為以前這隻母雞生的小雞,都是餵食人造飼料;這一次,母雞居然知道小山雉不吃飼料,只吃自然界中的食物。
教授又拿了一些鴨蛋讓母雞孵化,母雞一樣耐心地把鴨蛋孵化成小鴨,然後,帶著小鴨到水池邊,讓小鴨在水裡游泳。
這兩件事讓教授明白一個道理──
人類認為愚蠢、沒有感情的雞,其實既有愛心、又有智慧啊!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個性、習慣、觀念,人與人之間的誤會、衝突,絕大部分起源於此。
一個團體能否和諧安定,關鍵就在於團體中的個體,能否相互尊重、包容,以慈悲的胸懷彼此扶持,而非相互計較、埋怨;以清淨的智慧化解紛爭,而非任由無明的情緒蔓延。
一隻母雞能夠以愛心和智慧,對待外形和生活習性皆與自己不同的異類,身為人類的我們,只要肯用心,當然也能以「知足、感恩、善解、包容」彼此相待。
偷得半日閒
清幽寧靜的山中寺廟,某天來了一為達官貴人。
他東走走,西摸摸,在大殿燒香禮拜後,跑到和尚們打坐閉關的石窟,又逛到吃飯的齋堂裡,覺得意猶未盡,還要求參觀起居的禪房,不停地詢問:
「這是你們睡覺的地方嗎?哦,這是吃飯的筷子和碗,那一定是早課用的誦本、木魚……」
年邁的住持和一群小和尚,跟在他身後解釋回答,其餘的人守在崗位上,緊張得如臨大敵。
享用過一餐精美素飯後,住持請貴人到石桌旁喝茶,欣賞山雲松濤。
「唉!我現在才瞭解,所謂的清閒是什麼滋味了!」
貴人被招待得渾身舒暢,此時山風徐徐吹拂,他張開雙臂、心花怒放地吟出一首詩:
「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閒……好詩、好詩!妙啊!」
住持摸摸雪花的鬍子,苦笑說道:「您看來的確是偷了半日閒,不過老衲我可是整整忙碌了三天啊!」
※ ※ ※
人之心何嘗靜過,終日動彈不已,就是連睡覺時亦是動之,無以安息,然此乃指心之臟器如此,而臟器主在受人心之靈影響而有所變動也。此之所言,心當安於靜,即是靈要能有所靜也,靈之不得其靜,人身臟器必定翻騰而導疾之來,或身不安也,更會因而行為舉止有所偏,是以心靈當安於靜之要,其理在此。
世間一切事物能得其靜,就可顯出其美;天地間能得其靜,靈氣就可顯現,浩氣自能顯出矣。何況人之心靈如能得其靜,可見己性、可明己靈也,更可顯現出人身特有之潛性,發揮其智性。故心能安於靜,智慧就能現出,智慧一出,可體悟、可頓悟一切道之理也。
心靜之好處甚多,亦得由世人自己去體悟了,更得由本身去證實其妙也。醒醒自己吧!靜靜己心靈吧!勉行之。
方寸當知所安-第十三章 心當安於靜
他東走走,西摸摸,在大殿燒香禮拜後,跑到和尚們打坐閉關的石窟,又逛到吃飯的齋堂裡,覺得意猶未盡,還要求參觀起居的禪房,不停地詢問:
「這是你們睡覺的地方嗎?哦,這是吃飯的筷子和碗,那一定是早課用的誦本、木魚……」
年邁的住持和一群小和尚,跟在他身後解釋回答,其餘的人守在崗位上,緊張得如臨大敵。
享用過一餐精美素飯後,住持請貴人到石桌旁喝茶,欣賞山雲松濤。
「唉!我現在才瞭解,所謂的清閒是什麼滋味了!」
貴人被招待得渾身舒暢,此時山風徐徐吹拂,他張開雙臂、心花怒放地吟出一首詩:
「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閒……好詩、好詩!妙啊!」
住持摸摸雪花的鬍子,苦笑說道:「您看來的確是偷了半日閒,不過老衲我可是整整忙碌了三天啊!」
※ ※ ※
人之心何嘗靜過,終日動彈不已,就是連睡覺時亦是動之,無以安息,然此乃指心之臟器如此,而臟器主在受人心之靈影響而有所變動也。此之所言,心當安於靜,即是靈要能有所靜也,靈之不得其靜,人身臟器必定翻騰而導疾之來,或身不安也,更會因而行為舉止有所偏,是以心靈當安於靜之要,其理在此。
世間一切事物能得其靜,就可顯出其美;天地間能得其靜,靈氣就可顯現,浩氣自能顯出矣。何況人之心靈如能得其靜,可見己性、可明己靈也,更可顯現出人身特有之潛性,發揮其智性。故心能安於靜,智慧就能現出,智慧一出,可體悟、可頓悟一切道之理也。
心靜之好處甚多,亦得由世人自己去體悟了,更得由本身去證實其妙也。醒醒自己吧!靜靜己心靈吧!勉行之。
方寸當知所安-第十三章 心當安於靜
2019年7月14日 星期日
二桃殺三士
喜歡熱鬧的齊景公羅致了一批奇人異士隨侍左右,以優厚的禮遇將他們養在宮中,其中最出名的是田開疆、古冶子、公孫捷三位勇士。
田開疆身如鐵塔,勇冠三軍,與晉國一戰,連殺晉軍數將,一個人就俘虜了晉國甲士五百餘人,為齊國確立東部霸主的地位立下了汗馬功勞。
古冶子輕功非凡,一次同齊景公一起渡黃河,突遇狂風巨浪,一隻大黿從水中冒出,一口從齊景公身邊叼走了一匹馬,情勢十分危急。古冶子奮身躍入河中,與大黿血戰,力斬大黿。
公孫捷身高一丈,面如靛染,雙目突出,力舉千鈞。一次陪齊景公在山中打獵,一隻猛虎忽然撲向齊景公,公孫捷奮不顧身,赤手空拳與猛虎搏鬥,將猛虎打死。
這三個人勇猛有加,卻不明事理,結為異姓兄弟,互相標榜,挾勇恃功,自稱「齊國三傑」,上朝時傲慢無理,下朝後更是飛揚跋扈,狂傲不可一世。久而久之,成了朝野間的一個毒瘤。
一年,魯昭公來到齊國,齊景公設宴款待,晏嬰以相國身份出席作陪。公孫捷等三人佩劍坐於廊下,一派目中無人的樣子。
席間,晏嬰奏道:「園中蟠桃已熟,是否採幾枚來佐酒?」景公同意,晏嬰便親自帶著隨從到園中摘了一盤桃子回來。
這種蟠桃品種十分稀貴,結桃不多,但個大色豔,異香撲鼻。齊魯二君吃後讚不絕口。見盤中還剩下兩枚桃子,晏嬰建議景公賞給有功勇士,以示犒勞,同時讓魯君一睹齊國勇士的風采。
齊景公就傳令說:「堂下的侍臣向魯君自陳功績,由相國當評判,功大者食桃一枚。」
話音剛落,公孫捷一步跨出,說:「我陪主公出獵桐山,有一斑斕猛虎欲傷主公性命,被我雙拳打死,救下主公一命,這個功勞可否吃一枚桃子?」
晏嬰說:「保駕斃虎,功勞實在大,當然應賞美酒一爵、鮮桃一枚!」
古冶子一見,忙說:「且慢,打虎確實不易,但我跳入黃河與妖黿搏鬥,保駕護主,功勞如何?」
齊景公插口說:「當時河上波濤洶湧,大黿鼓浪而來,一口將一匹馬拖下水去,又返身沖向寡人,若無古冶子,寡人命將不保!該賞!該賞!」晏嬰聽了,忙取美酒一爵、蟠桃一枚賞給古冶子。
一旁的田開疆按捺不住了,跨上一步說:「我領軍出征,破晉克徐,促成主公盟主之位。斃虎殺黿,不過是個人小事,我血戰千里,反而不能得賞,這豈不分明折辱我與齊魯二君跟前,今後有何面目見人?」說著就拔劍自刎了。
公孫捷、古冶子見狀大驚,說:「我等結拜為兄弟,誓同生死,現在卻因我倆得賞,致他於死命,我倆又有何臉面苟活世上?」說罷,也雙雙拔劍自刎。(《晏子春秋.內篇諫下二》)
晏嬰是否有意用兩枚桃子殺了三個勇士,似已無從考證,但三個勇士因驕慢而喪生,這是確確實實的。
※ ※ ※
人生在世,血氣是很重要的東西。
人人都有血氣,血氣是人的精力泉源,可謂乃精神之根本。
人不分賢、愚,先天之血氣,大都相同矣。
人要自己控制血氣,使之納入正道。孔夫子曾說過:「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這段話講得很不錯,人在少年時血氣還未充足,體力不強壯,壯年時血氣充足,體力增強,老年詩,體力漸衰,轉為虛弱,這三個時期情況各不相同,其行為應特別謹慎。
年青人血氣旺盛,體力強壯,千萬不要意氣用事好勇鬥狠,逞強一拼之作風,將血氣保留,集中意志為國效勞,國家有難,立志殺敵,一個人血氣旺盛時,千萬不要衝動,不氣憤。學習忍讓工夫,控制衝動,要有能伸能屈之精神,將血氣化為志氣,來為國家、為社會,保護自己國土,抱定勝敵制敵精神,即為修身之道。
修到此點,要靠平時自身修為。血氣之勇,無補於事,爭鬥不能解決一切,一個好鬥的人並非真的勇敢,乃自卑感耳。真正的化血氣為勇氣,諸位皆是炎黃子孫,國家有難應拿出勇氣「志氣」為國家效勞。
儒宗寶典第二卷-論:將血氣化為志氣
田開疆身如鐵塔,勇冠三軍,與晉國一戰,連殺晉軍數將,一個人就俘虜了晉國甲士五百餘人,為齊國確立東部霸主的地位立下了汗馬功勞。
古冶子輕功非凡,一次同齊景公一起渡黃河,突遇狂風巨浪,一隻大黿從水中冒出,一口從齊景公身邊叼走了一匹馬,情勢十分危急。古冶子奮身躍入河中,與大黿血戰,力斬大黿。
公孫捷身高一丈,面如靛染,雙目突出,力舉千鈞。一次陪齊景公在山中打獵,一隻猛虎忽然撲向齊景公,公孫捷奮不顧身,赤手空拳與猛虎搏鬥,將猛虎打死。
這三個人勇猛有加,卻不明事理,結為異姓兄弟,互相標榜,挾勇恃功,自稱「齊國三傑」,上朝時傲慢無理,下朝後更是飛揚跋扈,狂傲不可一世。久而久之,成了朝野間的一個毒瘤。
一年,魯昭公來到齊國,齊景公設宴款待,晏嬰以相國身份出席作陪。公孫捷等三人佩劍坐於廊下,一派目中無人的樣子。
席間,晏嬰奏道:「園中蟠桃已熟,是否採幾枚來佐酒?」景公同意,晏嬰便親自帶著隨從到園中摘了一盤桃子回來。
這種蟠桃品種十分稀貴,結桃不多,但個大色豔,異香撲鼻。齊魯二君吃後讚不絕口。見盤中還剩下兩枚桃子,晏嬰建議景公賞給有功勇士,以示犒勞,同時讓魯君一睹齊國勇士的風采。
齊景公就傳令說:「堂下的侍臣向魯君自陳功績,由相國當評判,功大者食桃一枚。」
話音剛落,公孫捷一步跨出,說:「我陪主公出獵桐山,有一斑斕猛虎欲傷主公性命,被我雙拳打死,救下主公一命,這個功勞可否吃一枚桃子?」
晏嬰說:「保駕斃虎,功勞實在大,當然應賞美酒一爵、鮮桃一枚!」
古冶子一見,忙說:「且慢,打虎確實不易,但我跳入黃河與妖黿搏鬥,保駕護主,功勞如何?」
齊景公插口說:「當時河上波濤洶湧,大黿鼓浪而來,一口將一匹馬拖下水去,又返身沖向寡人,若無古冶子,寡人命將不保!該賞!該賞!」晏嬰聽了,忙取美酒一爵、蟠桃一枚賞給古冶子。
一旁的田開疆按捺不住了,跨上一步說:「我領軍出征,破晉克徐,促成主公盟主之位。斃虎殺黿,不過是個人小事,我血戰千里,反而不能得賞,這豈不分明折辱我與齊魯二君跟前,今後有何面目見人?」說著就拔劍自刎了。
公孫捷、古冶子見狀大驚,說:「我等結拜為兄弟,誓同生死,現在卻因我倆得賞,致他於死命,我倆又有何臉面苟活世上?」說罷,也雙雙拔劍自刎。(《晏子春秋.內篇諫下二》)
晏嬰是否有意用兩枚桃子殺了三個勇士,似已無從考證,但三個勇士因驕慢而喪生,這是確確實實的。
※ ※ ※
人生在世,血氣是很重要的東西。
人人都有血氣,血氣是人的精力泉源,可謂乃精神之根本。
人不分賢、愚,先天之血氣,大都相同矣。
人要自己控制血氣,使之納入正道。孔夫子曾說過:「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這段話講得很不錯,人在少年時血氣還未充足,體力不強壯,壯年時血氣充足,體力增強,老年詩,體力漸衰,轉為虛弱,這三個時期情況各不相同,其行為應特別謹慎。
年青人血氣旺盛,體力強壯,千萬不要意氣用事好勇鬥狠,逞強一拼之作風,將血氣保留,集中意志為國效勞,國家有難,立志殺敵,一個人血氣旺盛時,千萬不要衝動,不氣憤。學習忍讓工夫,控制衝動,要有能伸能屈之精神,將血氣化為志氣,來為國家、為社會,保護自己國土,抱定勝敵制敵精神,即為修身之道。
修到此點,要靠平時自身修為。血氣之勇,無補於事,爭鬥不能解決一切,一個好鬥的人並非真的勇敢,乃自卑感耳。真正的化血氣為勇氣,諸位皆是炎黃子孫,國家有難應拿出勇氣「志氣」為國家效勞。
儒宗寶典第二卷-論:將血氣化為志氣
2019年7月12日 星期五
開悟者的善惡之觀
蓮生/文
(一)
有人問我「善惡」事?
我答:「無善無惡。」
「善惡何來?」
「比較而來。」我答。
「聖尊如何開悟?」
「我不牽掛善惡事,善惡都是自己想的,天下的萬事萬物同出於本源的,也同時存在這宇宙之間。其實開悟者的眼中,並無善惡之分,因為同是宇宙自然界的一份子,享受同樣的天地啊!」
「何謂善人?何謂惡人?」
「我如此說,善人心如天,惡人心如地。天地皆有其功用,德澤與罪孽也非絕對,在內在的真我之中,有了罪孽才會產生德澤啊!這是互相襯托的,請仔細思之。」
所以,我曾如此寫:
「光明」就是「善」嗎?「黑暗」就是「惡」嗎?
「公」就是「善」嗎?「私」就是「惡」嗎?
「讚揚」就是「善」嗎?「罵人」就是「惡」嗎?
「濟人」就是「善」嗎?「殺人」就是「惡」嗎?
「食素」就是「善」嗎?「食葷」就是「惡」嗎?
其他…………。
有人說,有黑暗,才反映光明。先要有私,才會努力為公。罵人是為了將來的讚揚,殺人刑罰是抑惡,等於濟人。食葷是超度,比食素更積極。……。
在明眼人的眼光之中,「惡」是來考驗「善」的,更明白的說,「惡」是來幫助「善的」。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世人,最成熟的境界:
忘掉善。
志掉惡。
無我。
無他。
完全沒有善惡的分別。
如此,天地合一,放縱自如,千變萬化,可以隨意自在矣!
(二)
我常問:「假如沒有人的時候,什麼又是善?什麼又是惡?」
答:「無善無惡。」
我常問:「假如有人的時候,善惡如何來?」
答:「比較而來,接觸而來。」
是啊!我說:「善惡之觀,如此而已。」
「善惡」由「接觸」(染)而來,我有二個比喻:
佛本行經:世尊與長老難陀,共入迦毘羅婆蘇都,至一賣魚店,告難陀曰,汝入此魚店,取彼鋪腐魚上之茅草一把,難陀如世尊教,取之。佛復告曰,汝少時捉之,而後放地。難陀捉彼草,經一時間,放之於地。爾時佛告難陀,汝嗅自手,汝手有何氣?難陀答曰:世尊!唯有不淨腥臭。佛即告難陀,實然!若人親近諸惡知識,共交為朋友者,少時惡業染習,其惡名遠聞。
佛本行經:世尊又與長老難陀,共至香舍,告難陀,汝取此店之香囊來,難陀依佛教,取店上香。佛又告難陀,汝一漏刻間,持其香而後放地!難陀如命,經一刻間,放於地上。爾時佛告難陀,汝今當自嗅手,其手作何等香也?難陀白佛言:世尊!其手香氣微妙不可量。佛告難陀,實然!若人親近諸善知識,常自隨順,習染其德,又得舉大名。
佛告比丘:
近香則香。
繫魚則腥。
漸染翫習。
各自不覺。
在這二段經文之中,以「香」表示「善」,以「臭」表示「惡」,完全說明了「近朱則赤,近墨則黑」之理。這是「善惡」由接觸及比較而來。
而在我開悟者的眼中:我超然於香臭之上,超然於美醜之上,超然於好壞之上,超然於黑白之上,超然於是非之上,超然於對錯之上,超然於喜怒之上,當然更超然於善惡之上。
我能消解「善惡」。混同「善惡」。
達到「無善無惡」。
(省略……)
盧勝彥文集第80冊《佛王之王》第二十章:開悟者的善惡之觀
(一)
有人問我「善惡」事?
我答:「無善無惡。」
「善惡何來?」
「比較而來。」我答。
「聖尊如何開悟?」
「我不牽掛善惡事,善惡都是自己想的,天下的萬事萬物同出於本源的,也同時存在這宇宙之間。其實開悟者的眼中,並無善惡之分,因為同是宇宙自然界的一份子,享受同樣的天地啊!」
「何謂善人?何謂惡人?」
「我如此說,善人心如天,惡人心如地。天地皆有其功用,德澤與罪孽也非絕對,在內在的真我之中,有了罪孽才會產生德澤啊!這是互相襯托的,請仔細思之。」
所以,我曾如此寫:
「光明」就是「善」嗎?「黑暗」就是「惡」嗎?
「公」就是「善」嗎?「私」就是「惡」嗎?
「讚揚」就是「善」嗎?「罵人」就是「惡」嗎?
「濟人」就是「善」嗎?「殺人」就是「惡」嗎?
「食素」就是「善」嗎?「食葷」就是「惡」嗎?
其他…………。
有人說,有黑暗,才反映光明。先要有私,才會努力為公。罵人是為了將來的讚揚,殺人刑罰是抑惡,等於濟人。食葷是超度,比食素更積極。……。
在明眼人的眼光之中,「惡」是來考驗「善」的,更明白的說,「惡」是來幫助「善的」。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世人,最成熟的境界:
忘掉善。
志掉惡。
無我。
無他。
完全沒有善惡的分別。
如此,天地合一,放縱自如,千變萬化,可以隨意自在矣!
(二)
我常問:「假如沒有人的時候,什麼又是善?什麼又是惡?」
答:「無善無惡。」
我常問:「假如有人的時候,善惡如何來?」
答:「比較而來,接觸而來。」
是啊!我說:「善惡之觀,如此而已。」
「善惡」由「接觸」(染)而來,我有二個比喻:
佛本行經:世尊與長老難陀,共入迦毘羅婆蘇都,至一賣魚店,告難陀曰,汝入此魚店,取彼鋪腐魚上之茅草一把,難陀如世尊教,取之。佛復告曰,汝少時捉之,而後放地。難陀捉彼草,經一時間,放之於地。爾時佛告難陀,汝嗅自手,汝手有何氣?難陀答曰:世尊!唯有不淨腥臭。佛即告難陀,實然!若人親近諸惡知識,共交為朋友者,少時惡業染習,其惡名遠聞。
佛本行經:世尊又與長老難陀,共至香舍,告難陀,汝取此店之香囊來,難陀依佛教,取店上香。佛又告難陀,汝一漏刻間,持其香而後放地!難陀如命,經一刻間,放於地上。爾時佛告難陀,汝今當自嗅手,其手作何等香也?難陀白佛言:世尊!其手香氣微妙不可量。佛告難陀,實然!若人親近諸善知識,常自隨順,習染其德,又得舉大名。
佛告比丘:
近香則香。
繫魚則腥。
漸染翫習。
各自不覺。
在這二段經文之中,以「香」表示「善」,以「臭」表示「惡」,完全說明了「近朱則赤,近墨則黑」之理。這是「善惡」由接觸及比較而來。
而在我開悟者的眼中:我超然於香臭之上,超然於美醜之上,超然於好壞之上,超然於黑白之上,超然於是非之上,超然於對錯之上,超然於喜怒之上,當然更超然於善惡之上。
我能消解「善惡」。混同「善惡」。
達到「無善無惡」。
(省略……)
盧勝彥文集第80冊《佛王之王》第二十章:開悟者的善惡之觀
文以涵養
奧利佛˙霍米斯是二十世紀初美國著名的法官,其法學素養無人可以企及,但仍孜孜不倦,勤學苦讀,經常可以看到他安靜地坐在一旁展讀群藉。
在他九十多歲時,生了一場幾乎要他老命的重病,朋友連忙去探望他,到了病床時,只見霍米斯仍坐著身子讀書,眼尖的朋友看到他手捧的正是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作品。
「您老這麼大的年紀,現在又在病中,難道不能暫時放下書本嗎?」
朋友的口氣有點指責。
只見這位權高位重的大法官,神采奕奕地回答道:「我正在準備一生中的最後一場考試。」
※ ※ ※
吾以此題是為何意?以現代白話講,意即「三日不看書,面目可憎」。
文字之奧妙,乃在可以表達人意,更可以解釋事物。因此從編集之書冊中可以用同樣的字,不同的排列而形成不同的意義(簡而言之,認識文字的意義及運用即是顯現自身之智慧)。
文字既是可以解釋事物,當然,就是使閱者有所得而充實內涵,亦即從書中增益自身之見識,進而使自身可以廣泛運用此見聞,而使言行有所見地,亦即言必中肯,不致言之無物貽笑大方。因而眾生在接觸鸞門善書中,即可依諸天佛聖之珠璣訓文而增深自己善知識,啟發善根,進而學習領悟,終致有所得。
此即文以增識,發之於外,即是智慧言行,內則因文字之啟發自身良知之學習,循規蹈矩不敢踰越,乃成有德之人。此為涵養自身,莫怪近代有識之士大聲疾呼「三日不看書,面目可憎」,甚願眾生細研。
拱衡雜誌第254期-述論:文以涵養
在他九十多歲時,生了一場幾乎要他老命的重病,朋友連忙去探望他,到了病床時,只見霍米斯仍坐著身子讀書,眼尖的朋友看到他手捧的正是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作品。
「您老這麼大的年紀,現在又在病中,難道不能暫時放下書本嗎?」
朋友的口氣有點指責。
只見這位權高位重的大法官,神采奕奕地回答道:「我正在準備一生中的最後一場考試。」
※ ※ ※
吾以此題是為何意?以現代白話講,意即「三日不看書,面目可憎」。
文字之奧妙,乃在可以表達人意,更可以解釋事物。因此從編集之書冊中可以用同樣的字,不同的排列而形成不同的意義(簡而言之,認識文字的意義及運用即是顯現自身之智慧)。
文字既是可以解釋事物,當然,就是使閱者有所得而充實內涵,亦即從書中增益自身之見識,進而使自身可以廣泛運用此見聞,而使言行有所見地,亦即言必中肯,不致言之無物貽笑大方。因而眾生在接觸鸞門善書中,即可依諸天佛聖之珠璣訓文而增深自己善知識,啟發善根,進而學習領悟,終致有所得。
此即文以增識,發之於外,即是智慧言行,內則因文字之啟發自身良知之學習,循規蹈矩不敢踰越,乃成有德之人。此為涵養自身,莫怪近代有識之士大聲疾呼「三日不看書,面目可憎」,甚願眾生細研。
拱衡雜誌第254期-述論:文以涵養
2019年7月11日 星期四
坐著做什麼
有一位禪師坐著,一動也不動,他的三位弟子看見了,過去問禪師。
甲問:「師父剛才是入三摩地?」
師父答:「不!」
乙問:「師父一定是在觀想。」
師父答:「不!」
丙問:「那我知道了,師父一定在持咒?」
師父答:「不!」
三位弟子摸不著頭緒,問:「什麼都不是,那師父坐在哪裡做什麼?」
師父回答:「我只是坐在那裡!」
※ ※ ※
禪定者,由戒入定生慧出智。何以由戒入定,蓋因戒者攝心之源,心既攝,則心清靈明,思正、行律、身修矣!是以戒為諸心法之首,為修道之先也!
《法寶壇經.坐禪品》云:「此門坐禪,元不看心,亦不看淨,亦不是不動。若言看心,心原是妄,知心如幻,故無所看也。若言看淨,人性本淨,由妄念故,蓋覆真如,但無妄想,性自清淨。起心看淨,卻生淨妄,妄無處所,看者是妄。淨無形相,卻立淨相,言是工夫;作此見者,障自本性,卻被淨縛。善知識!若修不動者,但見一切人時,不見人之是非善惡過患,即是自性不動。善知識!迷人身雖不動,開口便說他人是非長短好惡,與道違背;若看心看淨,即障道也。」
又云:「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元是臭骨頭,何為立功過。」由上所述,在在指明一切唯心所識,唯心所往。心若有執念是以迷失,卻迷去執,返本還原,性自清淨;心既清淨,則可入定,因無執思、妄念、紛思之故,由茲而定;心既清,性既定,則靈而明,由茲生慧出智。是以欲達自性智慧等覺,必求心清、性定;欲得心清性定,則必五戒八齋隨意,不急妄斷,漸而修,退無明;無明退,則煩惱失;煩惱既失,則心清也,性定也,靈明也,智慧由茲而生也,此為禪之由也!禪者,無論行、住、坐、臥皆不亂其心,是為禪也;照見一切外緣景象,心無所動,便是定也。是以禪定之功由戒而生也!
是以《中庸》有云:「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何者為賢?賢者,智慧學識高尚之士也;何者為不肖,凡俗眾生智礙慧塞之輩也。是以,學高識廣者認為一切皆平常,故不多云、多教;而智低慧淺之凡夫,則認一切都遙不可及,故難發上增,難發精進心。是以慧超智突之人,視一切平庸無奇;而凡夫視一切不可及也。故兩極心令人迷茫,無依之處!是以故,悉皆人自飲食,方能知其味也!
修道心法衍繹-第二十五章 禪定心法
甲問:「師父剛才是入三摩地?」
師父答:「不!」
乙問:「師父一定是在觀想。」
師父答:「不!」
丙問:「那我知道了,師父一定在持咒?」
師父答:「不!」
三位弟子摸不著頭緒,問:「什麼都不是,那師父坐在哪裡做什麼?」
師父回答:「我只是坐在那裡!」
※ ※ ※
禪定者,由戒入定生慧出智。何以由戒入定,蓋因戒者攝心之源,心既攝,則心清靈明,思正、行律、身修矣!是以戒為諸心法之首,為修道之先也!
《法寶壇經.坐禪品》云:「此門坐禪,元不看心,亦不看淨,亦不是不動。若言看心,心原是妄,知心如幻,故無所看也。若言看淨,人性本淨,由妄念故,蓋覆真如,但無妄想,性自清淨。起心看淨,卻生淨妄,妄無處所,看者是妄。淨無形相,卻立淨相,言是工夫;作此見者,障自本性,卻被淨縛。善知識!若修不動者,但見一切人時,不見人之是非善惡過患,即是自性不動。善知識!迷人身雖不動,開口便說他人是非長短好惡,與道違背;若看心看淨,即障道也。」
又云:「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元是臭骨頭,何為立功過。」由上所述,在在指明一切唯心所識,唯心所往。心若有執念是以迷失,卻迷去執,返本還原,性自清淨;心既清淨,則可入定,因無執思、妄念、紛思之故,由茲而定;心既清,性既定,則靈而明,由茲生慧出智。是以欲達自性智慧等覺,必求心清、性定;欲得心清性定,則必五戒八齋隨意,不急妄斷,漸而修,退無明;無明退,則煩惱失;煩惱既失,則心清也,性定也,靈明也,智慧由茲而生也,此為禪之由也!禪者,無論行、住、坐、臥皆不亂其心,是為禪也;照見一切外緣景象,心無所動,便是定也。是以禪定之功由戒而生也!
是以《中庸》有云:「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何者為賢?賢者,智慧學識高尚之士也;何者為不肖,凡俗眾生智礙慧塞之輩也。是以,學高識廣者認為一切皆平常,故不多云、多教;而智低慧淺之凡夫,則認一切都遙不可及,故難發上增,難發精進心。是以慧超智突之人,視一切平庸無奇;而凡夫視一切不可及也。故兩極心令人迷茫,無依之處!是以故,悉皆人自飲食,方能知其味也!
修道心法衍繹-第二十五章 禪定心法
2019年7月10日 星期三
龔遂勸農
龔遂被調入朝中擔任大司農是有原因的。當初,渤海周圍各郡遇到荒年,百姓飢饉,盜賊井起,在任的官員不能擒獲制止。
滿宣帝下令征選有能力治理的官員,丞相、御史舉薦前昌邑國郎中令龔遂,於是滿武帝任命龔遂為渤海太守。召見時,滿宣帝問龔遂:「你用什麼辦法來治理渤海郡,平息那裏的盜賊呢?」
龔遂說:「渤海郡地處海濱,遠離京師,得不到聖明君主的教化,當地百姓為飢寒所苦,而地方官吏卻不加體恤,所以才使陛下的子民盜取陛下的兵器,自行耍弄罷了。如今陛下是打算派我去鎮壓他們呢,還是去安撫他們?」
漢宣帝說:「我征選賢良人才,當然是要安撫他們。」
龔遂說:「我聽說,治理作亂的百姓,就如同整理一團亂繩一般,不能操之過急,只有先將緊張的局勢緩和下來,然後才能治理。我希望丞相、御史不要用嚴格的法令約束我的行動,准許我相機行事。」漢宣帝批准了龔遂的請求,井加賞黃金,派他前往。
龔遂乘坐驛車,來到渤海邵界,邵中官員聽說太守來到,派軍隊前往迎接。龔遂將軍隊全部遺還,井下達文書給所屬各縣,命令:「將所有負責緝捕盜賊的官吏一律撤回,凡是手持鋤頭、鐮刀和其他農具的,一律視為良民百姓,地方官吏不得刁難,只有手持兵器的才算是盜賊。然後,龔遂單人獨車前往邵衙門就職。」
盜賊們聽說新太守的命令後,立即解散,拋棄兵器弓弩,拿起鐮刀、鋤頭,於是盜賊全部平息,百姓安居樂業。龔遂下令打開官倉,賬濟貧苦百姓,選派品行優良的官吏對百姓進行按撫、管理。
龔遂發現齊地風俗奢侈,人們喜歡經營工商業,不願在田間勞作,便以身作則,提倡勤儉節約,勸導百姓從事農業生產,致力於農桑,按各家人口的多少,規定每一個人種植一棵榆樹、一百本薤、五十本葱、一畦韭,每一家喂養兩只母豬、五只雞。經過龔遂的辛勤勸勉、往來巡查,終於使渤海郡內各家各戶都有了積蓄,刑獄訟案也大為減少。
後來,宣帝認為龔遂年紀大了不便擔任公卿,於是升任他為水衡都尉,議曹王生為水衡丞,以此褒揚龔遂。水衡主管上林禁苑,為離宮別館和宗庙供應、設置各種器物,職責與宣帝親密接近。宣帝特別器重他,龔遂後老死在任上。
滿宣帝下令征選有能力治理的官員,丞相、御史舉薦前昌邑國郎中令龔遂,於是滿武帝任命龔遂為渤海太守。召見時,滿宣帝問龔遂:「你用什麼辦法來治理渤海郡,平息那裏的盜賊呢?」
龔遂說:「渤海郡地處海濱,遠離京師,得不到聖明君主的教化,當地百姓為飢寒所苦,而地方官吏卻不加體恤,所以才使陛下的子民盜取陛下的兵器,自行耍弄罷了。如今陛下是打算派我去鎮壓他們呢,還是去安撫他們?」
漢宣帝說:「我征選賢良人才,當然是要安撫他們。」
龔遂說:「我聽說,治理作亂的百姓,就如同整理一團亂繩一般,不能操之過急,只有先將緊張的局勢緩和下來,然後才能治理。我希望丞相、御史不要用嚴格的法令約束我的行動,准許我相機行事。」漢宣帝批准了龔遂的請求,井加賞黃金,派他前往。
龔遂乘坐驛車,來到渤海邵界,邵中官員聽說太守來到,派軍隊前往迎接。龔遂將軍隊全部遺還,井下達文書給所屬各縣,命令:「將所有負責緝捕盜賊的官吏一律撤回,凡是手持鋤頭、鐮刀和其他農具的,一律視為良民百姓,地方官吏不得刁難,只有手持兵器的才算是盜賊。然後,龔遂單人獨車前往邵衙門就職。」
盜賊們聽說新太守的命令後,立即解散,拋棄兵器弓弩,拿起鐮刀、鋤頭,於是盜賊全部平息,百姓安居樂業。龔遂下令打開官倉,賬濟貧苦百姓,選派品行優良的官吏對百姓進行按撫、管理。
龔遂發現齊地風俗奢侈,人們喜歡經營工商業,不願在田間勞作,便以身作則,提倡勤儉節約,勸導百姓從事農業生產,致力於農桑,按各家人口的多少,規定每一個人種植一棵榆樹、一百本薤、五十本葱、一畦韭,每一家喂養兩只母豬、五只雞。經過龔遂的辛勤勸勉、往來巡查,終於使渤海郡內各家各戶都有了積蓄,刑獄訟案也大為減少。
後來,宣帝認為龔遂年紀大了不便擔任公卿,於是升任他為水衡都尉,議曹王生為水衡丞,以此褒揚龔遂。水衡主管上林禁苑,為離宮別館和宗庙供應、設置各種器物,職責與宣帝親密接近。宣帝特別器重他,龔遂後老死在任上。
2019年7月9日 星期二
什麼都不知
蓮生/文
﹙一﹚
有一位老遠從泰國來的修道人士,特來參訪。
他說:「×××是我的乾爹。」
又說:「某某修道社是我創立的。」
接著說:「我已修道四十年,聽說你已得到大智慧,所以不辭千萬里的飛過來見你,盼望你教導。」
「……。我什麼都不知道。」我欠身的說。
「什麼都不知道,怎可能得到大智慧?」來客說。
「知者不言,言者不如。」我答。
「這樣的回答,太簡單了,見了你之後,真令人大失所望,我還以為你是天下的大奇才呢!」來客說。
來客走了,又來一信,批評說:「你不過是一個平平凡凡的法師而已,沒有什麼了不起之處。」
﹙二﹚
我承認自己是一個平平凡凡的法師。也承認自己並沒有什麼了不起。
我寫的書,我說的話,均無法把「真理」解析得一清二楚,我祇是知道「它」,但無法寫出「它」及說出「它」。
我祇能如此描寫:「一切的根源,廣大而無邊,是無限的,也是無窮的,天地間萬事萬物生長的表現。」
我亦明白,我是愈來愈「無知」。
我是愈來愈「愚蠢」。
無法表達一切的道理,無法將心中所悟的說個明白,無法解釋出來,所以變成:「我所知道的,就是什麼都不知道。」
我現在所擁有的是:「什麼都不知道了。」
﹙三﹚
有二則「玉琳國師」的法語,我很喜歡:
第一,「衲僧家不為小毀小譽所動,方是具正見正行的,一切去其計功謀利之心,方許一切真實,無時無事不快樂。」
第二,「余平生無甚長處,祇不記古今隻言片字,生平亦有自負處,不學他諸方佛法,噫,安得不記人言句者,聆我斯言乎,書付行岳,以示千百年知音者。」
我的領悟,如下:
第一,我已無為無事,也無動心事,也就無時無事不快樂,心是既明且虛,連毀譽均無。
第二,我愈是體會古人的隻言片字,愈學愈是「無知」。愈是知識廣博,愈是離「道」愈遠。我是愈學佛法,愈是「蠢」得可憐。
這大概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吧!所謂究竟的真理,不是言語所能言說,也不是心思所能思念。
其實「真如」,其說也未必中:「真是真實不虛,如是如常不變,合真實與如常二義,謂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是法界相性真實如此之本來面目,恒常如此不變不異,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即無為法。亦即一切眾生的自性清淨心,亦稱佛性、法身、如來藏、實相、法界、法性、圓成實性等。」起信論說:「一切諸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省略……)
盧勝彥文集第74冊《無形之通》來客之言
﹙一﹚
有一位老遠從泰國來的修道人士,特來參訪。
他說:「×××是我的乾爹。」
又說:「某某修道社是我創立的。」
接著說:「我已修道四十年,聽說你已得到大智慧,所以不辭千萬里的飛過來見你,盼望你教導。」
「……。我什麼都不知道。」我欠身的說。
「什麼都不知道,怎可能得到大智慧?」來客說。
「知者不言,言者不如。」我答。
「這樣的回答,太簡單了,見了你之後,真令人大失所望,我還以為你是天下的大奇才呢!」來客說。
來客走了,又來一信,批評說:「你不過是一個平平凡凡的法師而已,沒有什麼了不起之處。」
﹙二﹚
我承認自己是一個平平凡凡的法師。也承認自己並沒有什麼了不起。
我寫的書,我說的話,均無法把「真理」解析得一清二楚,我祇是知道「它」,但無法寫出「它」及說出「它」。
我祇能如此描寫:「一切的根源,廣大而無邊,是無限的,也是無窮的,天地間萬事萬物生長的表現。」
我亦明白,我是愈來愈「無知」。
我是愈來愈「愚蠢」。
無法表達一切的道理,無法將心中所悟的說個明白,無法解釋出來,所以變成:「我所知道的,就是什麼都不知道。」
我現在所擁有的是:「什麼都不知道了。」
﹙三﹚
有二則「玉琳國師」的法語,我很喜歡:
第一,「衲僧家不為小毀小譽所動,方是具正見正行的,一切去其計功謀利之心,方許一切真實,無時無事不快樂。」
第二,「余平生無甚長處,祇不記古今隻言片字,生平亦有自負處,不學他諸方佛法,噫,安得不記人言句者,聆我斯言乎,書付行岳,以示千百年知音者。」
我的領悟,如下:
第一,我已無為無事,也無動心事,也就無時無事不快樂,心是既明且虛,連毀譽均無。
第二,我愈是體會古人的隻言片字,愈學愈是「無知」。愈是知識廣博,愈是離「道」愈遠。我是愈學佛法,愈是「蠢」得可憐。
這大概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吧!所謂究竟的真理,不是言語所能言說,也不是心思所能思念。
其實「真如」,其說也未必中:「真是真實不虛,如是如常不變,合真實與如常二義,謂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是法界相性真實如此之本來面目,恒常如此不變不異,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即無為法。亦即一切眾生的自性清淨心,亦稱佛性、法身、如來藏、實相、法界、法性、圓成實性等。」起信論說:「一切諸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省略……)
盧勝彥文集第74冊《無形之通》來客之言
2019年7月8日 星期一
不識字老師
那年代的留美學生,暑假打工是唯一能延續求學的方式。仗著身強體壯,這年我找了份高薪的伐木工作。
在科羅拉多州,工頭替我安排了個夥伴-一個碩壯的老黑人,大概有六十多歲了,大夥兒叫他「路瑟」。他從不叫我名字,整個夏天在他那厚唇間,我的名字成了:「我的,孩子。」
一開始我有些怕他,在無奈下接近了他,卻發現在那黝黑皮膚下,有著一顆溫柔而包容的心。
我開始欣賞他,繼而在那個夏日的結束,他成為我一生中難忘的長者,帶領著年輕無知的靈魂,看清了真正的世界。
有一天,一早我的額頭被卡車頂桿撞了個大包,中午時,大拇指又被工具砸傷了,然而在午後的烈陽下,仍要揮汗砍伐樹枝。
他走近我身邊,我搖頭抱怨:「真是倒楣又痛苦的一天。」
他溫柔地指了指太陽:「別怕,孩子。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兒,總有下山的一刻。在回憶裡,是不會有倒楣與痛苦的。」我倆在珍惜中,又開始揮汗工作,不久太陽依約下山了。
一次,兩個工人不知為什麼爭吵,眼看捲起袖子就要揮拳了,他走過去,在每人耳邊喃喃地輕聲說了句話,倆人便分開了,不久便握了手。
我問他施了什麼「咒語」,他說:「我只是告訴他倆:你們正好都站在地獄的邊緣,快退後一步。」
午餐時,他總愛夾條長長的麵包走過來,叫我掰一段。有次我不好意思地向他道謝,他聳聳肩笑道:「他們把麵包做成長長的一條,我想應該是方便與人分享,才好吃吧。從此我常在午餐中,掰一段他長長的麵包,填飽了肚子,也溫暖了心坎。
伐木工人沒事時總愛滿嘴粗話,刻薄地叫罵著同事以取樂,然而他說話總是柔順而甜美。我問他為什麼?
他說:「如果人們能學會把白天說的話,夜深人靜時,再咀嚼一遍,那麼他們一定會選些柔軟而甜蜜的話說。」這習慣到今天我仍承襲著。
有一天他拿了封文件,叫我替他讀一讀,他咧著嘴對我笑了笑:「我不識字。」
我仔細替他讀完了文件,順口問他,不識字的他,怎麼能懂那麼些深奧的道理。
那黝黑粗壯的老人,仰望著天說道:「孩子,上帝知道不是每個人都能識字,除了聖經,祂也把真理寫在天地之中,你能呼吸,就能讀它。」
「路瑟」也許不在了,然而,我記不得世上曾有多少偉人,卻永遠忘不了他。
※ ※ ※
社會大眾居家生活中,多少都會接觸到自己以外之人,在應對進退上,該保持包容心。
譬如:路上行走,難免會遇到路人不注意時碰撞我人,此時該放下,想想對方並非故意撞我,設身處地的正向思惟就不會口無遮攔破口大罵,如果不夠包容別人的不慎,就很容易向對方罵出不堪入耳的言詞,這都足以傷害到對方的心靈,甚至旁人聽了心情也跟著不好,旁人聽了不堪入耳的言語心情隨之激動起來,這並不是一件好事。是以,很多時候,眾生自我情緒管控不好,所說出來的話語,都是讓人無法接納的言詞,甚至是人人不得記取的詞句,罵人的話,有哪一句能與人討論,辱人的詞彙又豈能增長善知識呢!
過去的智者,能夠極藝術的罵人不帶髒字,使被罵者還誤以為在誇獎自己,事後或當事人幾經思索,或經懂得國學與文學造詣程度高的人間接告知涵意,就算對方想氣惱,想興師問罪早失去機會。古德們遇到想表達不滿對方時,常會引經據典,引用某些事例故事,講故事讓對方明白自己現在的想法及看法,像這樣彼此增長知識、增長智慧,這樣罵人的藝術,為今人所缺。
現代人遇到對他人不滿時,年紀稍長的以長輩關係斥責別人,動不動就氣急攻心,自己動肝火傷害自己的身體,影響身體器官產生對機能有害之元素,一把無名火傷肝,肝火旺則易傷害腦機能,連帶傷害胃機能,久而久之,對身體畢竟不好,並且對方將相對起無明、惱怒,這種情況對雙方都非常不好又破壞和氣。
眾生若是動不動就發脾氣,非常容易沖犯到別人或被別人所沖剋,或刑害到別人,乃至被別人所刑害,甚至彼此刑害,如同別人不小心碰撞到我人,我人總是滿腦子認為對方是故意撞我的,產生負面思惟,未經思慮脫口而出每一句都是謾罵、譏嘲別人的話;若是所罵者較不能夠接受刺激,恐怕本身要為一句情緒話,被對方反嗆,若對方亦是情緒中人,聽到負面話,能不被對方揪著打〈遭剋〉乎;若雙方勢均力敵,將兩敗俱傷〈沖犯〉,自己強勢對方則被爾所刑害,我人難包容被撞的小事,或不能包容被罵小事,引來被毆、毆人、互毆的禍事,豈不是「禍患無門,唯人自召」乎!
(省略……)
日常沖剋與刑煞 - 第三十一章 居家生活之沖剋、刑害
在科羅拉多州,工頭替我安排了個夥伴-一個碩壯的老黑人,大概有六十多歲了,大夥兒叫他「路瑟」。他從不叫我名字,整個夏天在他那厚唇間,我的名字成了:「我的,孩子。」
一開始我有些怕他,在無奈下接近了他,卻發現在那黝黑皮膚下,有著一顆溫柔而包容的心。
我開始欣賞他,繼而在那個夏日的結束,他成為我一生中難忘的長者,帶領著年輕無知的靈魂,看清了真正的世界。
有一天,一早我的額頭被卡車頂桿撞了個大包,中午時,大拇指又被工具砸傷了,然而在午後的烈陽下,仍要揮汗砍伐樹枝。
他走近我身邊,我搖頭抱怨:「真是倒楣又痛苦的一天。」
他溫柔地指了指太陽:「別怕,孩子。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兒,總有下山的一刻。在回憶裡,是不會有倒楣與痛苦的。」我倆在珍惜中,又開始揮汗工作,不久太陽依約下山了。
一次,兩個工人不知為什麼爭吵,眼看捲起袖子就要揮拳了,他走過去,在每人耳邊喃喃地輕聲說了句話,倆人便分開了,不久便握了手。
我問他施了什麼「咒語」,他說:「我只是告訴他倆:你們正好都站在地獄的邊緣,快退後一步。」
午餐時,他總愛夾條長長的麵包走過來,叫我掰一段。有次我不好意思地向他道謝,他聳聳肩笑道:「他們把麵包做成長長的一條,我想應該是方便與人分享,才好吃吧。從此我常在午餐中,掰一段他長長的麵包,填飽了肚子,也溫暖了心坎。
伐木工人沒事時總愛滿嘴粗話,刻薄地叫罵著同事以取樂,然而他說話總是柔順而甜美。我問他為什麼?
他說:「如果人們能學會把白天說的話,夜深人靜時,再咀嚼一遍,那麼他們一定會選些柔軟而甜蜜的話說。」這習慣到今天我仍承襲著。
有一天他拿了封文件,叫我替他讀一讀,他咧著嘴對我笑了笑:「我不識字。」
我仔細替他讀完了文件,順口問他,不識字的他,怎麼能懂那麼些深奧的道理。
那黝黑粗壯的老人,仰望著天說道:「孩子,上帝知道不是每個人都能識字,除了聖經,祂也把真理寫在天地之中,你能呼吸,就能讀它。」
「路瑟」也許不在了,然而,我記不得世上曾有多少偉人,卻永遠忘不了他。
※ ※ ※
社會大眾居家生活中,多少都會接觸到自己以外之人,在應對進退上,該保持包容心。
譬如:路上行走,難免會遇到路人不注意時碰撞我人,此時該放下,想想對方並非故意撞我,設身處地的正向思惟就不會口無遮攔破口大罵,如果不夠包容別人的不慎,就很容易向對方罵出不堪入耳的言詞,這都足以傷害到對方的心靈,甚至旁人聽了心情也跟著不好,旁人聽了不堪入耳的言語心情隨之激動起來,這並不是一件好事。是以,很多時候,眾生自我情緒管控不好,所說出來的話語,都是讓人無法接納的言詞,甚至是人人不得記取的詞句,罵人的話,有哪一句能與人討論,辱人的詞彙又豈能增長善知識呢!
過去的智者,能夠極藝術的罵人不帶髒字,使被罵者還誤以為在誇獎自己,事後或當事人幾經思索,或經懂得國學與文學造詣程度高的人間接告知涵意,就算對方想氣惱,想興師問罪早失去機會。古德們遇到想表達不滿對方時,常會引經據典,引用某些事例故事,講故事讓對方明白自己現在的想法及看法,像這樣彼此增長知識、增長智慧,這樣罵人的藝術,為今人所缺。
現代人遇到對他人不滿時,年紀稍長的以長輩關係斥責別人,動不動就氣急攻心,自己動肝火傷害自己的身體,影響身體器官產生對機能有害之元素,一把無名火傷肝,肝火旺則易傷害腦機能,連帶傷害胃機能,久而久之,對身體畢竟不好,並且對方將相對起無明、惱怒,這種情況對雙方都非常不好又破壞和氣。
眾生若是動不動就發脾氣,非常容易沖犯到別人或被別人所沖剋,或刑害到別人,乃至被別人所刑害,甚至彼此刑害,如同別人不小心碰撞到我人,我人總是滿腦子認為對方是故意撞我的,產生負面思惟,未經思慮脫口而出每一句都是謾罵、譏嘲別人的話;若是所罵者較不能夠接受刺激,恐怕本身要為一句情緒話,被對方反嗆,若對方亦是情緒中人,聽到負面話,能不被對方揪著打〈遭剋〉乎;若雙方勢均力敵,將兩敗俱傷〈沖犯〉,自己強勢對方則被爾所刑害,我人難包容被撞的小事,或不能包容被罵小事,引來被毆、毆人、互毆的禍事,豈不是「禍患無門,唯人自召」乎!
(省略……)
日常沖剋與刑煞 - 第三十一章 居家生活之沖剋、刑害
2019年7月7日 星期日
水之德性
孔子觀賞著向東流去的水,子貢見了向夫子問道:「君子一見到大水便要前去觀賞,這是為何呢?」
孔子回答說:「因為它川流不息而且週遍,使生命生生不息卻不以為自己有什麼恩德,像是有很高的『德性』。不管它流向低處還是流向屈折,姿勢低下,但一定按自己的水道去走,這就像是『義』。
水勢盛大,永沒有窮竭,又像是『道』。它奔流直瀉,到很深的溪谷也毫無懼色,這如同是『勇』。它能作為衡量地平面的標準,公平公正,又像是『法』。水盛滿後,不需用什麼去刮平,自然平正、端正,這像是『正』。
它柔美而略呈透明,可流入到細微的地方,這又有些像『明察』。不論從哪裡發源,它一定是向東流去,不變其志,這又如它的『志向操守』。它流出流入,一切東西因此變得潔淨,像是它善於教化和感化。
水的德性有這麼好,所以君子見到水一定要前去觀賞啊!」
※ ※ ※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水是世人最喜好引以為借鏡及效仿之物件,水之所以稱為上善之類,因其利萬物、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所以水的形態萬變,可以成為人的圭臬。
利萬物—水是天下萬物的必需品,但是水不因受人重視,而改變謙卑的態度。反而因受萬物所用而生生不息,因此世人引為借鏡,人所以存在價值,就是可供國家社稷所利用,因而人當以受用為榮。
不爭—水以不傷外物而自利。比如,欲往大海,分流遭遇巨石以改道,而不與之爭道;再如,遇容器而改變型態,總是不因客觀環境改變其本質。因此引申至做人處世上,人與自然爭地,與他人爭利,縱使一時獲勝,但得利的永遠是不爭的一方。
處眾人之所惡—水雖是萬物所必需,但其非因此成為獨裁者,反而默默付出,即使卑下骯髒之下水道,只要可以通往大海,水也不退縮。因此引申至世人營謀事上,成功並非偶然,成功是由最低下的學習功夫起始,當經驗因學習而成長,成功就有希望。
修學行持乃至於做人處事,皆應學習水的上善,當欲成功的人,學會了利萬物、不爭,且可處眾人之所惡,仙神必然加以垂佑;反之,好高騖遠、不學習,便想一步登天的人,縱然有再佳的機會,亦是與成功擦肩而過。
《財祿因果論》前言
孔子回答說:「因為它川流不息而且週遍,使生命生生不息卻不以為自己有什麼恩德,像是有很高的『德性』。不管它流向低處還是流向屈折,姿勢低下,但一定按自己的水道去走,這就像是『義』。
水勢盛大,永沒有窮竭,又像是『道』。它奔流直瀉,到很深的溪谷也毫無懼色,這如同是『勇』。它能作為衡量地平面的標準,公平公正,又像是『法』。水盛滿後,不需用什麼去刮平,自然平正、端正,這像是『正』。
它柔美而略呈透明,可流入到細微的地方,這又有些像『明察』。不論從哪裡發源,它一定是向東流去,不變其志,這又如它的『志向操守』。它流出流入,一切東西因此變得潔淨,像是它善於教化和感化。
水的德性有這麼好,所以君子見到水一定要前去觀賞啊!」
※ ※ ※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水是世人最喜好引以為借鏡及效仿之物件,水之所以稱為上善之類,因其利萬物、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所以水的形態萬變,可以成為人的圭臬。
利萬物—水是天下萬物的必需品,但是水不因受人重視,而改變謙卑的態度。反而因受萬物所用而生生不息,因此世人引為借鏡,人所以存在價值,就是可供國家社稷所利用,因而人當以受用為榮。
不爭—水以不傷外物而自利。比如,欲往大海,分流遭遇巨石以改道,而不與之爭道;再如,遇容器而改變型態,總是不因客觀環境改變其本質。因此引申至做人處世上,人與自然爭地,與他人爭利,縱使一時獲勝,但得利的永遠是不爭的一方。
處眾人之所惡—水雖是萬物所必需,但其非因此成為獨裁者,反而默默付出,即使卑下骯髒之下水道,只要可以通往大海,水也不退縮。因此引申至世人營謀事上,成功並非偶然,成功是由最低下的學習功夫起始,當經驗因學習而成長,成功就有希望。
修學行持乃至於做人處事,皆應學習水的上善,當欲成功的人,學會了利萬物、不爭,且可處眾人之所惡,仙神必然加以垂佑;反之,好高騖遠、不學習,便想一步登天的人,縱然有再佳的機會,亦是與成功擦肩而過。
《財祿因果論》前言
2019年7月5日 星期五
多和陌生人說話
在美國紐約的時代廣場上,有一位步履很不靈便的銀髮老婦,整日在廣場上踱來踱去,無論是酷暑還是嚴冬,無論是麗日當頭還是細雨紛紛,她沒有一天,不在廣場上出現。
有人認為她是在活動筋骨,也有人認為這是位無家可歸的老人。可是直到有一天,報紙上登出了這位老人的照片和事蹟,人們都驚呆了。原來這位老人不是在活動筋骨,也不是無家可歸,她是在來來往往的人群中搜尋面帶焦慮、心事重重、需要幫助的無助者。
見到獨自亂跑的小朋友,她就上前問一句:「小東西,是不是找不到家了,需要我幫忙嗎?」
見到滿眼憂鬱的女孩,她就上前問一句:「孩子,有什麼不開心的事嗎,說出來吧,或許我能幫助你。」
見到心事重重滿臉沮喪的年輕人,她也會主動上前打個招呼:「遇到困難的事了吧?用不用我給你出出主意?」
報紙詳細介紹了這位老人的事蹟,她救助過因長期失業感到前途迷茫而企圖自殺的青年男女,送還過離家出走的學生和迷途的智障老人,還曾成功地勸說過走投無路的犯罪分子去投案自首。
報紙還特意找到了一位曾被這位老人救助過當時想要自殺的男人,他現在已經是一家跨國公司的高級部門經理。
他在回憶當時的情形時說:「聽到她關切的問話後,我竟然撲到了她的懷裏大哭了一場,當時我感到她像是母親、像是祖母。」
在她的勸導下,他對生活重建了信心,時時刻刻地記著老人當時說的話:「只要好好地活著,一切都有希望。」
在這位老人的影響下,紐約成立了一個自發性的銀髮老人救助組織,他們的唯一口號就是──「多和陌生人說話」。
現在越來越多的退休老人加入了這個行列,像那位老婦人一樣,走上街頭用他們那雙見多識廣的眼睛,去搜尋那來來往往的人群,一旦發現有可能需要救助者,他們就會主動上前,去和陌生人說話。
有人認為她是在活動筋骨,也有人認為這是位無家可歸的老人。可是直到有一天,報紙上登出了這位老人的照片和事蹟,人們都驚呆了。原來這位老人不是在活動筋骨,也不是無家可歸,她是在來來往往的人群中搜尋面帶焦慮、心事重重、需要幫助的無助者。
見到獨自亂跑的小朋友,她就上前問一句:「小東西,是不是找不到家了,需要我幫忙嗎?」
見到滿眼憂鬱的女孩,她就上前問一句:「孩子,有什麼不開心的事嗎,說出來吧,或許我能幫助你。」
見到心事重重滿臉沮喪的年輕人,她也會主動上前打個招呼:「遇到困難的事了吧?用不用我給你出出主意?」
報紙詳細介紹了這位老人的事蹟,她救助過因長期失業感到前途迷茫而企圖自殺的青年男女,送還過離家出走的學生和迷途的智障老人,還曾成功地勸說過走投無路的犯罪分子去投案自首。
報紙還特意找到了一位曾被這位老人救助過當時想要自殺的男人,他現在已經是一家跨國公司的高級部門經理。
他在回憶當時的情形時說:「聽到她關切的問話後,我竟然撲到了她的懷裏大哭了一場,當時我感到她像是母親、像是祖母。」
在她的勸導下,他對生活重建了信心,時時刻刻地記著老人當時說的話:「只要好好地活著,一切都有希望。」
在這位老人的影響下,紐約成立了一個自發性的銀髮老人救助組織,他們的唯一口號就是──「多和陌生人說話」。
現在越來越多的退休老人加入了這個行列,像那位老婦人一樣,走上街頭用他們那雙見多識廣的眼睛,去搜尋那來來往往的人群,一旦發現有可能需要救助者,他們就會主動上前,去和陌生人說話。
2019年7月4日 星期四
輕生的念頭
蓮生/文
曾經有人問我:「盧師尊,你真實告訴我們,你有過自殺的念頭嗎?」
我回答:「有。」我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大家,我小學六年級的時候,就曾經自殺過一次。」
「嚇!」大家全大吃一驚。
我又坦白的告訴大家:「家弟盧昭蓉,就是喝下氫酸鉀,自殺身亡的。」
眾人一聽,全部怔懾住了。
我說:
根據名心理學家分析,人類有自殺傾向的人,佔的比例不是少數。有輕生念頭產生的人,那更是比比皆是。
還好,一般輕生的念頭一產生,馬上被理智一下子給打消了,否則那還得了,人類幾乎全自殺光了。
我最近寫了好幾篇文章,奉勸世人,不要有輕生的念頭,不可自殺。
我是通靈人,知道自殺之靈,其苦數倍於其他之靈,自殺死後,很難超生,罪業更重。那是殺生重罪,五戒第一條。
就算自殺之靈,業障消除,轉世為人,也是「聾啞眼盲」殘障之人,或腦,或手,或腳,殘缺不全,生活在世間,痛苦倍甚!
大凡自殺而死,實無法嬴得世人的同情!
說不定令那些欲除掉你的人,更撫手稱快。親者痛,仇者快,有何益哉?你死掉是白死的。
「走投無路,怎麼辦?」
我說:「尋找『當下』的快樂吧!人生之路要高高興興去走完。」
「被差辱,壓力大,很痛苦,怎麼辦?」
我說:「佛陀教我們,忍辱波羅蜜,忍過了,就可以到達彼岸。」
我現在想,只要不死,快樂和幸福還是會來。但一死了,就連希望都沒有。所以,還是勿輕生才是。
盧勝彥文集158冊《孤燈下的思維》輕生的念頭
曾經有人問我:「盧師尊,你真實告訴我們,你有過自殺的念頭嗎?」
我回答:「有。」我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大家,我小學六年級的時候,就曾經自殺過一次。」
「嚇!」大家全大吃一驚。
我又坦白的告訴大家:「家弟盧昭蓉,就是喝下氫酸鉀,自殺身亡的。」
眾人一聽,全部怔懾住了。
我說:
根據名心理學家分析,人類有自殺傾向的人,佔的比例不是少數。有輕生念頭產生的人,那更是比比皆是。
還好,一般輕生的念頭一產生,馬上被理智一下子給打消了,否則那還得了,人類幾乎全自殺光了。
我最近寫了好幾篇文章,奉勸世人,不要有輕生的念頭,不可自殺。
我是通靈人,知道自殺之靈,其苦數倍於其他之靈,自殺死後,很難超生,罪業更重。那是殺生重罪,五戒第一條。
就算自殺之靈,業障消除,轉世為人,也是「聾啞眼盲」殘障之人,或腦,或手,或腳,殘缺不全,生活在世間,痛苦倍甚!
大凡自殺而死,實無法嬴得世人的同情!
說不定令那些欲除掉你的人,更撫手稱快。親者痛,仇者快,有何益哉?你死掉是白死的。
「走投無路,怎麼辦?」
我說:「尋找『當下』的快樂吧!人生之路要高高興興去走完。」
「被差辱,壓力大,很痛苦,怎麼辦?」
我說:「佛陀教我們,忍辱波羅蜜,忍過了,就可以到達彼岸。」
我現在想,只要不死,快樂和幸福還是會來。但一死了,就連希望都沒有。所以,還是勿輕生才是。
盧勝彥文集158冊《孤燈下的思維》輕生的念頭
常思退步,終得安閒
甘受人欺,有子自然大發;常思退步,一身終得安閒。
白話:
甘心忍受欺辱,逆來順受的人,後代一定發達;常退一步為他人著想,知足常樂者,必然一生過得安閒自在。
說明: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更精確地說,人生會有許多逆境乃是必然,所以,每個人要學習的,不是如何逃避逆境,而是如何處理逆境,轉化逆境。
對一般凡夫而言,他們所尊崇的,不外乎是富貴壽善;所樂意者,不外乎是身得安逸,口得厚味,形得美服,目得好色,耳得悅聲。若得不到時,則大憂以懼,因此患得患失,「與憂俱生,久憂不死」,真是何苦呢?
清朝大學士張英回覆的家信:「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即是以淡泊致遠、少與人爭作為處世哲學,其子張廷玉後來成為三朝老臣,就是甘受人欺,有子自然大發最佳例證。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人生中的遭遇,如果能退一步、換個角度來思考,就可以多出一些迴轉的時間和空間,讓自己可以更理智判斷,達到海闊天空的心境。
例如昔時清河人胡常與汝南人翟方進,二人常在一起研讀經書。後來胡常雖然先當了官,但聲譽卻遠不如翟方進,胡常因此心生嫉妒,當與別人有所議論時,總是藉機貶損翟方進,以抬舉自己。
翟方進聽到這些傳聞之後,不但沒有爭辯,反而想出了一個退讓的方法。即每當胡常召集門生、講解經書時,翟方進就主動派自己的門生到胡常那裏去請教疑難問題,並且虛心專注學習,註記重點。
過了一段時間,胡常終於明白這是翟方進有意推崇自己,於是內心十分不安,以後在官場上就不再貶損而是讚揚翟方進,翟方進的退讓智慧也使他與胡常化敵為友。
人間的智慧 - 第卅二章 甘受人欺,有子自然大發;常思退步,一身終得安閒。
白話:
甘心忍受欺辱,逆來順受的人,後代一定發達;常退一步為他人著想,知足常樂者,必然一生過得安閒自在。
說明: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更精確地說,人生會有許多逆境乃是必然,所以,每個人要學習的,不是如何逃避逆境,而是如何處理逆境,轉化逆境。
對一般凡夫而言,他們所尊崇的,不外乎是富貴壽善;所樂意者,不外乎是身得安逸,口得厚味,形得美服,目得好色,耳得悅聲。若得不到時,則大憂以懼,因此患得患失,「與憂俱生,久憂不死」,真是何苦呢?
清朝大學士張英回覆的家信:「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即是以淡泊致遠、少與人爭作為處世哲學,其子張廷玉後來成為三朝老臣,就是甘受人欺,有子自然大發最佳例證。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人生中的遭遇,如果能退一步、換個角度來思考,就可以多出一些迴轉的時間和空間,讓自己可以更理智判斷,達到海闊天空的心境。
例如昔時清河人胡常與汝南人翟方進,二人常在一起研讀經書。後來胡常雖然先當了官,但聲譽卻遠不如翟方進,胡常因此心生嫉妒,當與別人有所議論時,總是藉機貶損翟方進,以抬舉自己。
翟方進聽到這些傳聞之後,不但沒有爭辯,反而想出了一個退讓的方法。即每當胡常召集門生、講解經書時,翟方進就主動派自己的門生到胡常那裏去請教疑難問題,並且虛心專注學習,註記重點。
過了一段時間,胡常終於明白這是翟方進有意推崇自己,於是內心十分不安,以後在官場上就不再貶損而是讚揚翟方進,翟方進的退讓智慧也使他與胡常化敵為友。
人間的智慧 - 第卅二章 甘受人欺,有子自然大發;常思退步,一身終得安閒。
2019年7月2日 星期二
隨緣應世
珍子是日本人,她們家世代采珠,她有一顆珍珠是她母親在她離開日本赴美求學時給她的。
在她離家前,她母親鄭重地把她叫到一旁,給她這顆珍珠,告訴她說:
當女工把沙子放進蚌的殼內時,蚌覺得非常的不舒服,但是又無力把沙子吐出去,所以蚌面臨兩個選擇,一是抱怨,讓自己的日子很不好過,另一個是想辦法把這粒沙子同化,使它跟自己和平共處。於是蚌開始把它的精力營養分一部分去把沙子包起來。
當沙子裹上蚌的外衣時,蚌就覺得它是自己的一部分,不再是異物了。沙子裹上的蚌成分越多,蚌越把它當作自己,就越能心平氣和地和沙子相處。
母親啟發她道:蚌並沒有大腦,它是無脊椎動物,在演化的層次上很低,但是連一個沒有大腦的低等動物都知道要想辦法去適應一個自己無法改變的環境,把一個令自己不愉快的異己,轉變為可以忍受的自己的一部分,人的智能怎麼會連蚌都不如呢?
尼布爾有一句有名的祈禱詞說:上帝,請賜給我們胸襟和雅量,讓我們平心靜氣地去接受不可改變的事情;請賜給去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請賜給我們智能,去區分什麼是可以改變的,什麼是不可以改變的。
※ ※ ※
隨緣就是隨環境順其勢而行,不與之違逆。如山林翠竹,虛心俯順風勢而不與風逆,風過之後才回復原態,因而風雖烈而竹仍可不摧也。
有人懷疑,他人叫你犯罪違規,亦要隨緣耶?總之任何事,非出自本心,而又不為名利所關者,亦不妨隨緣心默,此又何妨?不滿現實不能隨綠,就是佛法之絆足石。故對事對法,不能固執,一有執著,便失活力,難以精進也。
任何事情都能順其自然發展,不能勉强,這是佛家思想;任何事情都需遵守規律、本分去做,不能妄貪身外之事,這是儒家思想。「隨緣」和「素位」四個字可以說是為人處世的秘訣,如同渡過大海的浮囊。
在她離家前,她母親鄭重地把她叫到一旁,給她這顆珍珠,告訴她說:
當女工把沙子放進蚌的殼內時,蚌覺得非常的不舒服,但是又無力把沙子吐出去,所以蚌面臨兩個選擇,一是抱怨,讓自己的日子很不好過,另一個是想辦法把這粒沙子同化,使它跟自己和平共處。於是蚌開始把它的精力營養分一部分去把沙子包起來。
當沙子裹上蚌的外衣時,蚌就覺得它是自己的一部分,不再是異物了。沙子裹上的蚌成分越多,蚌越把它當作自己,就越能心平氣和地和沙子相處。
母親啟發她道:蚌並沒有大腦,它是無脊椎動物,在演化的層次上很低,但是連一個沒有大腦的低等動物都知道要想辦法去適應一個自己無法改變的環境,把一個令自己不愉快的異己,轉變為可以忍受的自己的一部分,人的智能怎麼會連蚌都不如呢?
尼布爾有一句有名的祈禱詞說:上帝,請賜給我們胸襟和雅量,讓我們平心靜氣地去接受不可改變的事情;請賜給去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請賜給我們智能,去區分什麼是可以改變的,什麼是不可以改變的。
※ ※ ※
隨緣就是隨環境順其勢而行,不與之違逆。如山林翠竹,虛心俯順風勢而不與風逆,風過之後才回復原態,因而風雖烈而竹仍可不摧也。
有人懷疑,他人叫你犯罪違規,亦要隨緣耶?總之任何事,非出自本心,而又不為名利所關者,亦不妨隨緣心默,此又何妨?不滿現實不能隨綠,就是佛法之絆足石。故對事對法,不能固執,一有執著,便失活力,難以精進也。
任何事情都能順其自然發展,不能勉强,這是佛家思想;任何事情都需遵守規律、本分去做,不能妄貪身外之事,這是儒家思想。「隨緣」和「素位」四個字可以說是為人處世的秘訣,如同渡過大海的浮囊。
2019年7月1日 星期一
我常自教兒
謝安是東晉著名的宰相,最大功績在於抵禦北方外族前秦苻堅大軍南下,讓中國免於「被髮左衽」。
然而或許忙於政治,使謝安對子女的教育沒有那麼盡心盡力。
他的妻子有一天正在教導子女的時候,看到謝安又閒閒地晃來晃去,就忍不住質問他:「怎麼從不見你教小孩呢?」
妻子的詢問或許帶點抱怨,可是謝安直接回答:「我每天做的事就是在教小孩!」
妻子無以言對,只能認命地摸摸鼻子繼續教誨小朋友了。
※ ※ ※
觀現今紅塵世間,庸庸碌碌,終日為三餐奔波勞苦,有時候就連自己在做些什麼都不清楚。若問人生在世究竟為的是什麼?或許有人會說為了三餐的溫飽,或許有人會言道為的是金錢與名利,這樣的人真的是不知曉生活在人世間的目的與理想!
人生在世,不單單只是為了求三餐的溫飽與名利權勢而已,人活著乃在於學習更多的知識學問,以及人際間的相互合作,共同創造出和諧且進步的社會,這才是人生的目的。
而身為家庭的一份子,尤其是為人尊長的須要對家中的兒女做好家庭教育,盡好長輩該有的本份,使其成為一個富有學問與知識的好青年,切不可因忙於工作或者因發展自己的事業而疏忽了兒女。若因一時的疏忽而造成兒女的生活不正常,交友無擇選之能力,那麼日後恐將會淪為社會的一個不良份子,所以對兒女的調教不得不慎也;所謂「養不教,父之過」,其理即在於此。
故而,做好健全且有規劃的分層家庭教育乃有其必要性,當兒女的年齡達到另一個層次的時候,便開始對其實施不同之教育,使其能真正的吸收而消化成為自身的知識,也才能在日後面臨不同的考驗與抉擇時,能適當的處理,這才算是有了好的家庭教育。
世風集錄-家庭篇:第八章 教養
然而或許忙於政治,使謝安對子女的教育沒有那麼盡心盡力。
他的妻子有一天正在教導子女的時候,看到謝安又閒閒地晃來晃去,就忍不住質問他:「怎麼從不見你教小孩呢?」
妻子的詢問或許帶點抱怨,可是謝安直接回答:「我每天做的事就是在教小孩!」
妻子無以言對,只能認命地摸摸鼻子繼續教誨小朋友了。
※ ※ ※
觀現今紅塵世間,庸庸碌碌,終日為三餐奔波勞苦,有時候就連自己在做些什麼都不清楚。若問人生在世究竟為的是什麼?或許有人會說為了三餐的溫飽,或許有人會言道為的是金錢與名利,這樣的人真的是不知曉生活在人世間的目的與理想!
人生在世,不單單只是為了求三餐的溫飽與名利權勢而已,人活著乃在於學習更多的知識學問,以及人際間的相互合作,共同創造出和諧且進步的社會,這才是人生的目的。
而身為家庭的一份子,尤其是為人尊長的須要對家中的兒女做好家庭教育,盡好長輩該有的本份,使其成為一個富有學問與知識的好青年,切不可因忙於工作或者因發展自己的事業而疏忽了兒女。若因一時的疏忽而造成兒女的生活不正常,交友無擇選之能力,那麼日後恐將會淪為社會的一個不良份子,所以對兒女的調教不得不慎也;所謂「養不教,父之過」,其理即在於此。
故而,做好健全且有規劃的分層家庭教育乃有其必要性,當兒女的年齡達到另一個層次的時候,便開始對其實施不同之教育,使其能真正的吸收而消化成為自身的知識,也才能在日後面臨不同的考驗與抉擇時,能適當的處理,這才算是有了好的家庭教育。
世風集錄-家庭篇:第八章 教養
不增不減度眾生
蓮生/文
不增不減度眾生
我先舉一例子:
往昔。
觀世音菩薩發大誓願度眾生。
經過了無數歲月。
菩薩非常的歡喜,便想知道到底度了多少的眾生?菩薩自己算記。
但,觀世音菩薩發覺:
眾生一個也沒有少。
眾生一個也沒有增。
事實證明,菩薩多年的努力,多年的苦口婆心,多年的慈悲應化,全是白費功夫。
觀世音菩薩大駭。
於是:
毀了自己的誓言,不再度眾生了!
觀世音菩薩,因為毀了誓言,頭破三分,腦分八瓣,身子全碎裂。
阿彌陀佛知道此事,便很快的趕來救他,因為觀世音菩薩是阿彌陀佛的弟子。
阿彌陀佛將所有碎裂的身子,從新組合在一起,吹了一口氣。
觀世音菩薩復活了!
變化成「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
以上,這個例子,請大家三思。
有人問盧師尊:
「盧師尊!您是不是在度眾生?」
我答:
「是!」
人問:
「度了多少?」
我答:
「沒有。」
人問:
「既然沒有,又如何是度眾生?」
我答:
「因為沒有,沒有眾生得度,這才叫度眾生!」
人問:
「不明白!」
我答:
「叫明白的人,來聽!」
●
人問:
「地藏王菩薩度眾生,誓言,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否?」
我答:
「是。」
人問:
「地獄會空否?」
我答:
「不空。」
人問:
「地獄不空,那地藏王菩薩,豈不能成佛?」
我答:
「成!」
人問:
「那是很矛盾耶!」
我答:
「叫明白的人,來聽!」
人問:
「什麼是明白的人?」
我答:
「開悟的人。」
●
我在這篇文字中,已教導大家,什麼是開悟?開悟是什麼?
以幻度幻,不增不減。
盧勝彥文集254《至尊的開悟》不增不減度眾生
不增不減度眾生
我先舉一例子:
往昔。
觀世音菩薩發大誓願度眾生。
經過了無數歲月。
菩薩非常的歡喜,便想知道到底度了多少的眾生?菩薩自己算記。
但,觀世音菩薩發覺:
眾生一個也沒有少。
眾生一個也沒有增。
事實證明,菩薩多年的努力,多年的苦口婆心,多年的慈悲應化,全是白費功夫。
觀世音菩薩大駭。
於是:
毀了自己的誓言,不再度眾生了!
觀世音菩薩,因為毀了誓言,頭破三分,腦分八瓣,身子全碎裂。
阿彌陀佛知道此事,便很快的趕來救他,因為觀世音菩薩是阿彌陀佛的弟子。
阿彌陀佛將所有碎裂的身子,從新組合在一起,吹了一口氣。
觀世音菩薩復活了!
變化成「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
以上,這個例子,請大家三思。
有人問盧師尊:
「盧師尊!您是不是在度眾生?」
我答:
「是!」
人問:
「度了多少?」
我答:
「沒有。」
人問:
「既然沒有,又如何是度眾生?」
我答:
「因為沒有,沒有眾生得度,這才叫度眾生!」
人問:
「不明白!」
我答:
「叫明白的人,來聽!」
●
人問:
「地藏王菩薩度眾生,誓言,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否?」
我答:
「是。」
人問:
「地獄會空否?」
我答:
「不空。」
人問:
「地獄不空,那地藏王菩薩,豈不能成佛?」
我答:
「成!」
人問:
「那是很矛盾耶!」
我答:
「叫明白的人,來聽!」
人問:
「什麼是明白的人?」
我答:
「開悟的人。」
●
我在這篇文字中,已教導大家,什麼是開悟?開悟是什麼?
以幻度幻,不增不減。
盧勝彥文集254《至尊的開悟》不增不減度眾生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