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在冷天遊泳時,大約有三種適應冷水的方法。
有些人先蹲在池邊,將水撩到身上,使自己能適應之後,再進入池子遊。
有些人則可能先站在淺水處,再試著步步向深水走,或逐漸蹲身進入水中。
更有一種人,做完熱身運動,便由池邊一躍而下。
據說最安全的方法,是置身池外,先行試探;其次則是置身池內,漸次深入;至於第三種方法,則可能造成抽筋甚至引發心髒病。
但是相反的,最感覺冷水刺激的也是第一種,因爲置身較暖的池邊,每撩一次水,就造成一次沁骨的寒冷。倒是一躍入池的人,由於馬上要應付眼前遊水的問題,反倒能忘記了周身的寒冷。
與遊泳一樣,當人們要進入陌生而困苦的環境時,有些人先小心地探測,以做萬全的准備。但許多人就因爲知道困難重重,而再三延遲行程,甚至取消原來的計劃。
又有些人,先一腳踏入那個環境,但仍留許多後路,看著情況不妙,就抽身而返。
當然更有些人,心存破釜沈舟之想,打定主意,便全身投入,由於急著應付眼前重重的險阻,反倒能忘記許多痛苦。
在生活中,我們該怎麽做呢?如果是年輕力壯的人,不妨做「一躍而下」的人。雖然可能有些危險,但是你會發現,當別人還猶豫在池邊,或半身站在池裏喊冷時,那敢於一躍入池的人,早已自由自在地來來往往,把這周遭的冷,忘得一幹二淨了。
在陌生的環境,由於這種敢於一躍而下的人較別人果斷,比別人快,較別人敢於冒險,因此,能把握更多的機會,所以往往是成功者。
蓮生/文
佛經裡面有四問四答,我覺得很微妙,是這樣的:
何物重如地?
何物高如山?
何物多如草?
何物快如風?
佛陀說:「戒律重如地,傲慢高如山,煩惱多如草,心念快如風。」
大覺悟者的佛陀果然非常人能及,戒律真的是很重要的,沒有比戒律更重的了。
所以《三藏》曰:「如來立教,其法有三,一戒律,二禪定,三智慧。然非戒無以生定,非定無以生慧。三法相資,不可或缺。」
再說,傲慢高如山,這一點連老行者,也容易犯,更何況是氣盛的年輕行者,「貢高我慢」正是行者之病。我覺照我自己,深深覺得慚愧啊!慚愧啊!修行愈久,愈是覺得膚淺,「貢高我慢」,真是蹧蹋自己的慧命。
提到煩惱,四根本不可得──
常少不可得。
無病不可得。
長壽不可得。
不死不可得。
當然,我們人生既然所受皆「苦」,覺照起來,什麼樣的事沒有煩惱,身苦、心苦、一切有為法皆苦,想要歡樂,結果是苦的,煩惱真的比草多!
何物快如風,答案是心念。
世人的心念,是連續不斷的意念,是無休也無止的,連睡覺作夢亦如此,念念無常。我說一切有為法,念念生滅,而不停住,快的像風一樣。
不要忘了,一念之間,是天堂是地獄,一念之間,已達三千大千世界,一念之間,六道輪迴,一切業全在心念,舉止全在心念也,心念無窮盡,業障無窮盡。
我們覺照什麼?
制心一處,看住這心念!
慎之!
盧勝彥文集164冊《一日一小語》覺照
在美國的田納西州,有個名叫亨利•白萊特的商人,一生中勤勞簡樸,是個行善不欲人知的大慈善家。直到臨死前仍然兩袖清風的他,並不是不善理財或拙於經商,完全是樂善好施的緣故。
他在有生之年,不在乎個人的玩樂享受,而把生活中所有的錢都拿來救濟貧苦民眾。他曾經幫助過七十九個貧家子弟讀完大學,撫養過五個孤兒,照顧過三家孤寡,直到其兒女唸完大學為止,以及救濟過無數的貧戶與病人。
默默行善的他,可不是家財萬貫的大富翁,在他的一生當中,不曾看過一齣百老匯上演的歌舞劇,也不曾到過紐約或拉斯維加斯等休閒場所,甚至沒有一套像樣的禮服。
即使如此,雖然有人譏諷他為心理變態,且有不正常的行善狂,但他仍是做自己該做的事,樂善好施而不改其志。
※ ※ ※
人性本乎善,為善即是不違背人之本性,若不如此,即是背道逆理也。然人身之得亦是因有餘善之來,才能轉為人身,如無善而作惡者,必依甚罪孽之情況而轉生其他之生靈,故才有「人身難得,東土難生」之話,此理即是說明「善」是一切之根本,是道之源頭,世人絕對不可淡視之。
世人就是這麼的愚癡,片善不為,專行惡事,或不知為善,專司於慾利之鑽求,到頭還是空無所有,無德不善,罪業滿身,現今社會如此之現象歷歷皆是,實在令人見之哀傷,這都是不明「道」之理所隱藏之禍根也。
有機有緣當必即刻以求善,為善不落人後,因這是人性靈根本之所在,不論何時、何地,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善事,這種心念是德之標杆,是善之高峰,也是固基本靈的最佳門道也,所以世人為善莫遲疑,千萬莫可徬徨,不知所依,那必會自行陷入空虛、不充實的人生,希能明悟之。
皇母慈音第四輯-為善莫遲疑
僧人問:「頭上寶蓋現,足下雲生時如何?」(修禪得道後怎麼樣?)
師彥禪師答:「披枷帶鎖漢。」(執著於修禪與得道,就如帶著枷鎖的人。)
僧人問:「頭上無寶蓋,足下無雲生時如何?」(不再執著於修禪得道又怎樣?)
師曰:「猶有枷在。」(不執著本身也是一種執著)
僧人不解,又問:「畢竟如何?」
師彥禪師說:「齋後睏。」(一切順其自然。)
※ ※ ※
法性是一個表徵「自然」、「正常」、「規律」的代名詞,簡而言之,法性就是「它是如此」,「它是自然地」,「它如此地發生」等意思。故,水在流動、風在吹拂皆是法性,它們是自然地存在。
例如在一條流向大海的河流中,有一根樹幹載浮載沉地隨順漂流,如果那樹幹不向此岸靠近,不向彼岸靠近,不在中途沈沒,不在高地擱淺,不被人抓住,不被非人抓住,不被漩渦抓住,內部不腐爛,則那根樹幹必將向大海低斜,而流入大海中,這就是水中浮木的法性,也就是自然的特性。
對一位修道者而言,也應具備此種正確的態度,因為修道就是一種循序漸進,功夫一個接一個自然產生的道次第,無須刻意去企求。故經云:「
戒行具足者,無須想:願我能離掉悔。因為戒行具足者,自然離掉悔。
遠離掉悔者,無須想:願我能得輕安。因為遠離掉悔者,自然生輕安。
已得輕安者,無須想:願我能生喜悅。因為已得輕安者,自然生喜悅。
已生喜悅者,無須想:願我能身安穩。因為已生喜悅者,自然身安穩。
已身安穩者,無須想:願我能覺喜樂。因為已身安穩者,自然生喜樂。
已覺喜樂者,無須想:願我能心專注。因為已覺喜樂者,自然心專注。
已心專注者,無須想:願我能見實相。因為已心專注者,自然見實相。
已見實相者,無須想:願我能離貪愛。因為已見實相者,自然離貪愛。
如此,道品自增上,道品自圓滿,最後由凡夫而到達解脫境界。」
由上述經典所述即可知,修行是依循一系列自然而合乎邏輯的順序在進展的,當修行功夫一個接一個完成,效果自然一個接一個產生,無須盼望或躁進。也不必企求或認定「我現在要悟道了」,或者「願我現在悟道」,因為當心靈經過上述必備次第的鍛鍊和淨化以後,如實知、如實見真理就必然水到渠成。
修道基本功-第卅六章 順法性
這是一個關於愛的教育,寬容和愛,比懲罰更能讓我們的孩子健康成長,家長們一定要學習。
這件事發生在一個法國家庭。
一天,孩子放學後,在客廳裏玩籃球,忽然,籃球打落書架上的一個花瓶,「咚」的一聲,花瓶重重地摔到地板上,瓶口摔掉一大塊。
這不是擺設品,而是祖上傳下來的波旁王朝時期的古董。
孩子慌忙把碎片用膠水粘起來,膽戰心驚地放回原位。
當天晚上,母親發現花瓶有些「變化」。
吃晚餐時,她問孩子:「是不是你打碎了花瓶?」
孩子靈機一動,說:「一隻野貓從窗外跳進來,怎麼也趕不走,它在客廳裏上躥下跳,最後碰倒架子上的花瓶。」
母親很清楚,孩子在撒謊,因為每天上班前,她會把窗戶一扇扇關好,下班回來再打開。
母親不動聲色地說:「是我疏忽了,沒有關好窗戶。」
就寢前,孩子在床上發現一張便條,原來是母親讓他馬上到書房去。
看到孩子忐忑不安地推門進來,母親從抽屜裏拿出一個盒子,把其中一塊巧克力遞給孩子:「這塊巧克力獎給你,因為你運用神奇的想像力,杜撰出一隻會開窗戶的貓,以後,你一定可以寫出好看的偵探小說。」
接著,她又在孩子手裏放了一塊巧克力:「這塊巧克力獎給你。因為你有傑出的修復能力,雖然用的是膠水,但是,裂縫粘合得幾乎完美無缺。不過,這是修復紙質物品的,修復花瓶不僅需要黏力更強的膠水,而且需要更高的專業技術。明天,我們把花瓶拿到藝術家那裏,看看他們是怎樣使一件工藝品完好如初的。」
母親拿起第三塊巧克力,說:「最後一塊巧克力,代表我對你深深的歉意,作為母親,我不應該把花瓶放在容易摔落的地方,尤其是家裏有一個熱衷體育的男孩子。希望你沒有被砸到或者嚇到。」
「媽媽,我……」
以後,這個孩子再也沒有撒過一次謊,每當他想撒謊時,三塊巧克力就會浮現在眼前。
※ ※ ※
世人對家庭教育皆非常用心,但有時妄想一蹴可幾,不知不覺施加太多壓力在子女或孫子女的身上。
天下父母心,遇到子女有過失,通常都是給予打罵,但從未給予明白訴說所犯的過失將來會如何,或別人會如何;因此,子女僅知道只要有做哪些事情,就會被打罵,於是有些子女乃開始養成一種習慣,只要不被父母發現就好,最後仍然不斷的造作許多錯誤。
其實「上行下效」、「身教重於言教」,一味嚴厲的打罵或許能收到短暫的效果,但以長遠的眼光看來,無非是「揠苗助長」,百害而無一利。讀書、做人是一項終身學習的功課,為人父母或長輩者當仔細思考,莫要為了短暫的表現而傷了家庭和樂,悟之可也。
蓮生/文
我曾經與「蓮極上師」在經行之中,談及「見聞覺知」及「非見聞覺知」的問題。
因為此二者,經常令行者,混淆。
分不清。
不解。
錯悟。
很多修行人,錯認「看見」、「聽聞」、「覺知」之心為真實心。
因此,真實心,反而被「見聞覺知」所覆蓋,走了修行的歧路。
黃蘗希運禪師說:
「只認定見聞覺知及施為動作,卻不知真實心非見聞覺知,如此,修行之路,絕對沒有入處。」
所以:
佛陀拈花。
傳大士拍板。
祖師楊眉豎目。
…………。
是接引行者的入處也。
所以,黃蘗希運禪師說:
「不可以見聞覺知處認本心,因為本心不屬見聞覺知,但是亦不離見聞覺知。但,千萬莫在見聞覺知上起見解,莫在見聞覺知上動念。亦莫離見聞覺知覓心,亦莫捨見聞覺知取法。」
(這一段文字,世人難解)
我用白話,解說如下:
「是用見聞覺知,去認取不是見聞覺知。正是見聞覺知去認取真如。」
黃蘗希運禪師說:
「不即不離,不住不著。」
(就是這樣)
對於「見聞覺知」,我們採取的是不即不離,不住也不著。
如此才能:
「縱橫自在。」
能夠悟及如此,自然能顯發「佛慧」。
證明了「真如佛性」。
這「真如」本身清淨,人皆有之,與諸佛一體而不異。
除卻「見聞覺知」的妄想分別,「真如」實無一物。
「常樂我淨」而已!
深入悟入,直下便是。圓滿具足,更無所欠。
。
有人問我:
「真如非見聞覺知是否?」
我答:
「不審。」
「真如實無一物否?」
我答:
「恆在。」
有人問我:
「如何用見聞覺知去見證非見聞覺知?」
我答:
「不住不著。如果住與著即生滅法。非見聞覺知是不生不滅法。」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大家:
「實無妙法可得。」(不知大家意會否?)
盧勝彥文集195冊《拾古人的牙慧》見聞覺知與非見聞覺知
無極皇母大天尊 降
詩曰:世有七寶人珍之,佛有法寶人棄之;
珍寶不能隨身帶,無常到時法隨身。
聖示:世人喜歡珍藏七寶,並且視之如命,佛有法寶,但世人卻棄之如蔽屣,莫不關心,莫不重視。珍寶不能隨身帶走,因屬「假」,但法寶卻可隨身帶,因屬「真」。假體之物,無常一到,轉瞬間成空,真有之物搶也搶不走,世人須明此理。今夜 娘便以「弗加沙王」為題,訓勉諸兒女。
「弗加沙王」
弗加沙王與瓶沙王乃二位要好之朋友,某日弗加沙王以「七寶華」贈送給瓶沙王,瓶沙王將之供養佛,並問佛,應以何物來回贈?佛言:「以《十二因緣經》來回贈。」瓶沙王恭敬書寫經文,來送與弗加沙王。
弗加沙王拿到經文後,便恭敬誦念,法喜充滿,逐讓位與太子,自己出家去也。他打算先到城外借宿一晚,明早入城再去見佛。
但佛見弗加沙王壽命只剩二日,見他從如此遙遠的地方來,又見不到佛,更無法聽佛說法,甚覺可憐。於是便化作一沙門,前往其投宿處,教其修學佛法之理。
弗加沙王嘿然心解,即得「三果阿那含果位」,逐辭別佛駕,明日入城乞食。有一牸牛護犢,以牛角衝撞弗加沙王之肚子,使其命喪街上,即時其神識即往生色界阿那含天。
娘以此故事訓勉諸兒女,當知「學佛修行」之好處,望能勉而行之。可,娘回。
本堂主席法主聖君 登台
聖示:今夜 母娘之懿訓,主在訓勉眾生應「及時」學佛修行,以免人生空過也,勉之。可,吾退。
全真月刊144期
舍衛國輔相的兒子名叫無惱(無害),相貌英俊,孔武有力,從學於婆羅門教團。
年輕的師母向他示愛被拒絕,於是搬弄是非誣陷他。師父一氣之下編出一種陰毒的邪法教他:七天之中斬首一千個人,積攢一千根血指,做成鬘飾,將來定生梵天。
無惱深信不疑,持刀外出,見人就殺。人們都叫他鴦掘摩羅。
第七天早晨,無惱已得九百九十九根血指,只少一根。人們都藏匿起來。
因為找不到可殺的人,無惱心急如焚,遠遠看見前來送飯的母親,竟欲加害!
此時,佛陀突然從附近經過。無惱發現是位沙門,急忙追趕,但怎麼也追不上,在後面喊:「沙門少住!」
佛陀回答:「我常自住,但汝不住。」
無惱又問:「云何汝住,我不住耶?」
佛言:「我諸根寂定,而得自在。汝從邪師,稟受邪教,變異汝心,不得定住。晝夜殺害,造無邊罪。」
無惱聞已,心意開悟,隨佛出家。(《賢愚因緣經》)
※ ※ ※
事理之正與邪,乃世人修持所必要認清者也,也因為有了依據,修持才有其明確的目標與證果,否則盲目的愚修,枉費心機,更是無道果可言也。
正理、正德者,乃是不偏心、無私心,公正正道為本,不有任何之缺失,正理即是天理,天理即是良心,良心就是正理,這裡頭名詞雖異,理則同一也。
然一個人在生活中,一切之言行都得依正理良心而行,當然每個人難免都會有錯失,既知有錯失,不要畏於善正,及時反省,如此之修持必可精進矣。
邪者不正,即是與前者剛好相反,私心、偏心、違背正義道理,違逆良知良心,這即是邪者之情況,同時也因如此,所以其必危害社會,昧著良心為非作歹,騙人錢財供自己花用,藉道之名,取眾生不義之錢財為自己所擁有,諸如等等都是邪惡之道,世人都應避而遠之,否則修則無益,且將陷落於萬劫不復之地。
修依正道正理而行外,還得在眾生之度化上下工夫,俾能同歸於善道,這更是功德之上乘,故盼世人經常以之勉勵自己,正宜其行。
皇母慈音第五輯-正邪之分
觀世音菩薩 降
菩薩:今夜,吾帶領宣筆出遊。
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菩薩聖安!
菩薩:賢生免禮!速坐穩蓮台。
邱生:〈師生二人步入蓮台,瞬間蓮台升空,穿越雲端,但見星光皎潔明亮,令人嘆為觀止。不一會兒時間,蓮台悄悄降落在一處鬧區之中,只見前方有不少年輕人聚集在一起,有說有笑,嘻笑胡鬧,時而大聲喧嘩,似乎歡樂不已。〉
菩薩:賢生啊!爾觀那前方人群盡是少年者,當知這些少年聚集在一起,看似歡樂不已,若是一言不和、情緒不穩,或是醉酒之後,往往歡樂與紛爭僅是一線之隔,容易衍生事端。
邱生:依菩薩所言,是指少年人相聚特別容易有狀況發生嗎?
菩薩:雖然並非多數如此,但總有一部分的少年人喜歡情緒用事,亦即是衝動的個性,現在是言語融洽,下一分鐘或許就大打出手,都是極有可能的。
邱生:聽菩薩之言,學生頗有同感,曾經就在學生身邊,親眼見過有數輛機車,原本眾人僅是在競速,後來竟彼此鬥毆起來,最後還逃給警察追,真是要不得。
菩薩:對的。時下更有不少年輕人動不動便喜歡耍脾氣,如若對家人要耍脾氣,最多也只是挨罵一番。但偏偏不少年輕人總是特別喜歡在心情不佳時,對旁人咆哮,要是遇上老實人也就不予計較。
萬一碰上了凡事不肯包容的人,恐怕要被怒斥一番,因為互相情緒發酵,終將引發鬥毆事件。如若彼此小傷,互相休養一段日子之後,也就無礙;但萬一因此產生重創,恐怕要痛苦一生,乃至從此抱憾終生都有可能。
邱生:為人處事,應該做到事事謙卑,時時禮讓,以及要求本身事事包容,才合乎禮制。
菩薩:賢生啊!可知「血氣方剛,戒之在鬥」是何人所言?
邱生:這不就是古代人傳下來的嗎?
菩薩:是古代之人所傳下來的,沒錯。但整句話:「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乃出自於孔老夫子之聖訓,傳承至今。
邱生:為何「血氣方剛」會掛在少年人的身上呢?
學生看到很多上了年紀的人也是經常在鬥口或爭鬥,並非少年人的專利啊!
菩薩:雖然各個年齡層,都有喜歡起紛爭、愛鬥狠之人,但少年人由於正值如日中天、血氣正旺的年紀,只要情緒上稍微控制不當,便非常容易爭執不下,然後破口大罵或是拳腳相向;凡此種種,都是因為情緒控制不當,甚而彼此不能忍氣吞聲之緣故。
有很多時候,種種紛亂事件都是沒有必要發生的,有時候就連看到眼前之人吃東西的模樣,都能夠因為心中不喜悅而任意滋事,故而少年人戒之在鬥。
邱生:原來如此。看來大眾確實有迫切急待修練,行持各自對待人事物的包容心,以及提升自我謙卑之心,才不會輕易與人產生鬥爭事件。
菩薩:某些上了年紀之人,之所以會發生鬥爭事件,大都是因為血氣受阻,一口氣悶著,影響到思緒,於是稍有不盡如意,就要大發雷霆。
所謂:「不吐不快」,就是在講上了年紀的人,氣血不順暢,悶著的那一口氣,若是不外吐,則身心不能舒暢;故而有不少高年紀者總是呼來喊出,甚至於彼此拉扯,為的就是不舒暢,又有旁人講話不中聽,於是才產生鬥爭,藉以消氣。
邱生:原來上了年紀的人,容易產生鬥爭,乃是因為血氣不暢的緣故,少年人爭鬥卻是因為血氣正直旺盛之際,所以才希望「戒之在鬥」。
菩薩:正是如此。少年人每達二十歲,稱為成年人,但是思想與體格還未完全發育成熟,故而二十歲大都必須透過兵役期,一則訓練軍事技能,以保衛國家,二則在軍旅生涯中磨練團體生活,學習如何才能合群的功夫,同時將血氣之剛強化做有用之處。
兵戎之操練,除了鍛鍊強壯的體格之外,便是為了練血化精,練氣化神,以達到精氣神能合而為一的境界,亦即勇、猛、準;最後,使血氣之勇轉化為合群之力,便是功夫到家。
是故,凡芸芸蒼生不可不明之。
邱生:感恩菩薩殷勤教誨眾生!但願普天之下的人們皆能夠實行菩薩之德訓,方不負菩薩救苦救難之悲願。
菩薩:時候不早,也該回道院。
道院已到,賢生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菩薩聖駕!
菩薩:可。停筆。吾回!
人生遊記-第十二回 血氣方剛戒在鬥
蓮生/文
本文仍然寫「溈山」「靈祐禪師」。
話說靈祐禪師在江西百丈禪師處。「司馬頭陀」自湖南來,告訴百丈說:「我在湖南,尋得一山,此山名『大溈』,是一千五百人善知識所居的道場。」
百丈禪師問:
「老僧可以去住持嗎?」
司馬頭陀答:
「非你所住持。」
百丈禪師問原因?
司馬頭陀說:「大禪師已是骨人,彼處是肉山,如果大禪師去住持,徒弟不會超過一千人。」
百丈禪師問:
「吾徒眾中,有人可以去住持否?」
司馬頭陀說:
「讓我觀察觀察。」
那個時候,有一位「華林覺」是首座弟子,百丈請「華林覺」至。問司馬頭陀,這位首座如何?司馬頭陀請「華林覺」咳嗽一聲,走幾步路。司馬頭陀說,不是這一位。
百丈禪師又喚來「靈祐禪師」,當時「靈祐禪師」是典座。司馬頭陀一見,便說:「這一位正是溈山道場的主人。」
百丈禪師夜召靈祐禪師入室,囑咐說:
「吾化緣在此。而溈山勝境,你當住持之,你接續吾宗,速速廣度後學。」
華林禪師知道後,說:
「我華林是首座,不能住持,而靈祐是典座,為何可住持?」
百丈禪師取出一淨瓶,對二人說:
「此淨瓶,不得喚作淨瓶,你喚它是什麼?」
華林禪師答:
「也不可以喚作木(木突)也。」
百丈禪師又再問靈祐禪師。
靈祐禪師不答話,上前踢倒淨瓶便出去了。
百丈禪師笑說:
「首座輸給典座了。」
於是「靈祐禪師」成了「溈山」的大住持。
˙
我在此提示聖弟子:
前面一則公案,非常「至要」,而且有「意思」。
司馬頭陀一定是一位高人,能知風水地理,具「妙觀察智」的。
能觀察山。
能觀察人。
百丈禪師測試兩位高徒,取一淨瓶。一位答,也不可以喚作木(木突)也。
(我評:九十分)
另一位,上前踢倒淨瓶。
(我評:一百分)
其實兩位都不錯,但,靈祐禪師更技高一等。為什麼?
華林部份──不可喚作木(木突),但,可能還有別名可喚。
靈祐部份──根本不須名字,無可喚者。(名字是人取的,方便而用而已)
所以,道可道,非常道。
所以,名可名,非常名。
「佛性」豈有名字?
我說,所謂盧勝彥,就非盧勝彥,因為非盧勝彥,才叫盧勝彥。
盧勝彥文集215冊《智慧大放送》踢倒淨瓶
在一百多年前,德法二國發生了戰爭。富有侵略野心的德軍,火力十分兇猛。
不久,法軍潰敗,鄰近邊界的一座小城被德軍所破,法軍及人民紛紛後撤,城裡只剩下一個小理髮店的老闆夫婦,因為年紀太大,行動不方便,所以沒有跟隨眾人一起逃走。
德軍進城以後,很快的就把這位理髮師逮捕,要他吐露法軍撤退的方向。
這位理髮師恐怕說出後會危害國家,每每回答說:「不清楚。」
德軍指揮官以軍刀抵住他的脖子,一定要他說出法軍的去向,否則夫婦遭害。理髮師沒辦法,就說出一個相反的途徑,而且還假裝成極為正確的樣子。
德軍指揮官一聽,欣喜萬分,趕緊率領大軍,沿著理髮師指示的方向,迅速推進,直到黃昏,仍不見法軍蹤影。
德軍指揮官這時知道中計了,便立刻退回城內,捉住理髮師鞭打逼問,但他依舊不肯吐露一句正確的消息。
德軍為了洩忿,就對他施以酷刑。在他臨死的時候,高呼著:「法蘭西萬歲!」
德軍指揮官愈加生氣,就一槍打去,而理髮師仍奄奄一息說道:「法蘭西得救了……」
由於理髮師守密愛國,使德軍耽誤了時勢;而法軍此時也趁機整編,不久便反撲回來,收復了這座城市,獲得很大的勝利。
法國政府由戰俘口中得知此事以後,便以他們藍、白、紅三色標幟,豎在他那家理髮店門前,以表揚他們的愛國行動。
法國所有的理髮店為了紀念這位可敬的愛國英雄,也紛紛豎起這種三色筒,爾後便傳遍了全球,竟成為理髮店的專門標幟了。
從前,有一個名叫鉤葛的獵人,生性殘暴,又不通情理。
一天早上,鉤葛帶了弓箭,領著自己養的一群獵狗到森林去打獵。路上遇見一位托缽的比丘,鉤葛很生氣的自語道:「今天要倒楣了,一大早就碰到一個光頭,我看今天什麼也獵不到了。」說罷,很生氣的往森林裡走去。
比丘捧著缽到村子裡走了一圈,找一個靜處,將乞到的食物吃了,準備返回寺裡。
這邊,鉤葛在森林裡打獵了一整天,毫無所獲,氣悶悶的帶著獵犬往回家的路上走,誰知又碰上了這位比丘,不禁火冒三丈,大罵道:「我一大早就碰見你這光頭,所以倒楣,連一隻小兔子也沒逮到,誰知回來又碰見你,不知又要倒什麼楣了。」說罷就要叫他的獵狗咬比丘,將比丘吃掉。
比丘趕緊說道:「有話好說,我並沒有得罪你,你不要衝動啊!」
鉤葛哪管三七二十一,就放開獵狗。比丘只得趕緊脫身逃命,跑到一棵樹下,爬了上去。鉤葛的獵狗咬不著他,只得在樹下徘徊繞圈子,對著樹上的比丘狂吠。
此時鉤葛趕到,他說:「今天你跑不掉了!」隨即拿起箭頭向上猛刺比丘的腳底,比丘哀哀求饒。鉤葛仍然不理,非得置他於死地,不肯罷休。
比丘雙手緊握樹枝,兩個腳底不停地閃躲鉤葛的矛頭,痛苦不堪。身上的袈裟漸漸鬆了,終至落下,從頭到腳將鉤葛罩住。
那些獵狗看到袈裟,以為是比丘,猛地撲過去,一下子將鉤葛咬得動彈不得。比丘見狀,趕忙折了一根枯枝向獵狗們丟去,獵狗抬頭看到樹上的比丘,才知道牠們咬了自己的主人,逃入森林。
比丘這才從樹上下來,看見袈裟沾滿了鮮血,鉤葛已然一命嗚呼,心中非常難過,他想:因為我的袈裟掉下的緣故,才使得獵人喪命。他懷疑自己是否犯了殺戒,因此來到佛前,將經過向佛陀稟告一遍。
佛陀安慰他說:「善哉比丘!你沒有絲毫過錯,那個獵人不應該傷害沒有過錯的出家人,他如此作為是自食其果;而且,他不止這一世傷害無辜,前輩子也是。」
佛陀因此又說了有關鉤葛前世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個醫生,為人醫病賺取醫藥費謀生。後來時運不濟,病人漸漸少了,醫生賺不到醫療費,貧窮潦倒。
有一天,這位醫生到鄉下,看到一群天真無邪的小孩在一起玩耍嬉戲,心裡於是起了一個不好的念頭:我要是能讓這些小孩都被蛇咬了,我就可以為他們醫治,而賺到很多醫藥費。
於是他將小孩子們帶到一棵樹下,在樹根的枯洞裡有隻睡著的蛇,蛇頭露在洞口,看起來就像蜥蜴的頭。醫生告訴小孩子們說:「這是蜥蜴,你們抓來玩沒關係。」
小孩不知道,就依著醫生的話,捉住蜥蜴的頸部,誰知當他握住之後,才發現原來是隻蛇,蛇身很快地纏住小孩的手肘。小孩非常害怕,情急之下將蛇往醫生的頭上丟去,這隻蛇立即纏住醫生的脖子,一口咬住醫生的頸部,醫生臉色發青,立刻中毒而死。
這個醫生就是鉤葛的前生。
「比丘們!一個人如果常常做出傷天害理、傷害無辜的事,終究會果報還諸自身,自作自受的;就像逆風揚起灰塵,終究還是會撲向自己的臉上。」佛陀說。
※ ※ ※
人何以有罪惡,犯罪之因素是欲、恚、怖、痴,佛法稱為四事,又稱四行。
欲是見甚麼想甚麼,求不得時就千方百計不擇手段,任何罪惡都做得出來。所以欲是罪惡之祖,沒有欲便不會生罪。
恚是起惡念而以武力奪得之謂。所以恚是欲之幫兇,比欲更可怕,欲之不得,便由恚而行事。
怖就是恐嚇。若有不從,以恐怖的手段對付,此之謂怖。
痴本來是作妄想解,痴念是也。但行痴的意義,就是識些少就以為全部都懂,由痴意而去判斷各事,明白多少就以為自己了不起,自以為是去自行自定。痴雖比前三惡為小,但其遺害亦不亞於前三惡,妄作胡為,不堪設想也。
雨華再集44-四事
從前,有兩位很虔誠、很要好的教徒,決定一起到遙遠的聖山朝聖。
兩人揹上行囊、風塵僕僕地上路,誓言不達聖山朝拜,絕不返家。
兩位教徒走啊走,走了兩個多星期之後,遇見一位白髮年長的聖者。
這聖者看到這兩位如此虔誠的教徒千里迢迢要前往聖山朝聖,就十分感動地告訴他們:「從這裡距離聖山還有十天的腳程,但是很遺憾地,我在這十字路口就要和你們分手了;而在分手前,我要送給你們一個禮物!」
「什麼禮物呢?就是你們當中一個人先許願,他的願望一定會馬上實現;而第二個人,就可以得到那願望的兩倍!」
此時,其中一教徒心裡一想:「這太棒了,我已經知道我想要許什麼願,但我不要先講,因為如果我先許願,我就吃虧了,他就可以有雙倍的禮物!不行!」
而另外一教徒也自忖:「我怎麼可以先講,讓我的朋友獲得加倍的禮物呢?」
於是,兩位教徒就開始客氣起來,「你先講嘛!」
「你比較年長,你先許願吧!」
「不,應該你先許願!」
兩位教徒彼此推來推去,「客套地」推辭一番後,兩人就開始不耐煩起來,氣氛也變了:「你幹嘛!你先講啊!」
「為什麼我先講?我才不要呢!」
兩人推到最後,其中一人生氣了,大聲說道:「喂,你真是個不識相、不知好歹的人耶,你再不許願的話,我就把你的狗腿打斷、把你掐死!」
另外一人一聽,哇,我的朋友居然「變臉」,竟然來「恐嚇」我!
好吧,你給我記住,你這麼無情無意,我也不必對你太有情有義,我沒辦法得到的東西,你也休想得到!
於是,這一教徒乾脆把心一橫,狠心地說道:「好,我先許願!我希望……我的一隻眼睛……瞎掉!」
很快地,這位教徒的一個眼睛「馬上瞎掉」,而與他同行的好朋友,也立刻「兩個眼睛都瞎掉」!
原本,這是一件十分美好的禮物,可以使兩位好朋友互相共享,但是人的「貪念」與「嫉妒」,左右了心中的情緒,所以使得「祝福」變成「詛咒」、使「好友」變成「仇敵」,更是讓原來可以「雙贏」的事,變成兩人瞎眼的「雙輸」!
※ ※ ※
天地造化,不獨同類互善,甚至一切眾生,亦視同一體。如此方不致有敵對行為,所謂水乳交融。水為乳之母,乳為水之次,本屬一體,一經相融,兩體互合,便無彼此之分,何況人與眾生,亦是同源同途,倘有敵視,真有水乳不如。
佛說:「一切眾生,同是一體」。眾生禍福,與我相同。能明此義,必知互愛。故佛門中,一切禱告,均以眾生為主,亦必迴向眾生始得有效。因我亦是眾生之一,眾生有福,我便有份。
佛理中,顯明記載要忘我。既知忘我,則任何慾念私見均不入心,自無互相敵視之理。因此,互愛之基,必從忘我做起,發達嗎?你發也好,我發也好,同是一體,何分彼此?能如此,大家忘我,沒有私慾,則天下太平。
雨華再集-26-互愛
蓮生/文
在歐洲大陸,我不喜歡住在英國、法國之中,我反而喜歡歐洲的小國度,像冰島、摩洛哥、瑞士、瑞典、芬蘭、盧森堡……。這些夢幻國家像花園,也比較平和。
文明古國的希臘、義大利,是有很多的歷史文物可以看。其實整個歐陸,歷史文物可以看的,實在不少。
大文豪「莎士比亞」,在《威尼斯商人》中說:「如果一個猶太人整了一個基督徒,基督徒該怎麼樣?報仇呀。如果一個基督徒整了一個猶太人,猶太人照基基督徒的榜樣,哼,也是報仇呀。」
在《舊約》〈申命記〉:「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
在《新約》,耶穌說:「有人打你的右臉,你連左臉也給他打,有人拿你的外衣,你連內衣也給了他。」
前者是報仇主義。
後者是忍辱主義。
在報仇主義中,猶太人做得很出色,希特勒在集中營毒殺猶太人,猶太人強盛之後,毒殺的主使者們,不管你跑到天涯海角,一個也逃不掉。
再說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人,你給我一拳,我就給你十拳百拳,以色列仍然奉行《舊約》的〈申命記〉中之所說。以色列猶太民族的特性是報仇主義。
阿拉伯人的回教,奉行的,也是報仇主義居多,你來我往,這世界怎能和平?恐怖主義在世界盛行,仍然是報仇主義做後盾。
我奉行的佛陀的忍辱主義,因為忍辱主義不是高調,去實行之,才有真正的和平,人間要溫馨,人生要平和,生活要安詳,唯有「忍辱波羅蜜」可行,恐怖主義就是報仇主義,防恐唯有忍辱,這是佛陀的明訓。
盧勝彥文集175冊《天涯一遊僧》在歐陸的沉思
從一九九四年開始,南非人格裏高便成天生活在不安中。因爲這一年,他曾看守了二十七年的要犯曼德拉順利當選爲南非總統。
格裏高常常回想起自己對曼德拉的種種虐待。那是在荒蠻的羅本島上,到處是海豹、毒蛇和其它危險動物。曼德拉被關在鋅皮房裏,白天要去采石頭,有時還要下到冰冷的海裏撈海帶,夜晚則被限制一切自由。
因爲曼德拉是政治要犯,格裏高和其他兩位同事經常侮辱他,動不動就用鐵鍬痛毆他,甚至故意往飯裏潑泔水,強迫他吃下……
到了五月,格裏高果然收到了曼德拉親自簽署的就職儀式邀請函。他知道自己遭報應的日子就要到了,曼德拉一定會在儀式上將自己羞辱一番然後羁押進大牢。
其他兩位同事也收到了邀請函,惶恐地找格裏高商量對策。三人都知道這場禍難終究躲不過去,只能硬著頭皮去參加。
就職儀式開始,年邁的曼德拉起身致辭,逐一歡迎來自世界各國的政要:「能夠接待這麽多尊貴的客人,我深感榮幸。可更讓我高興的是,當年陪伴我在羅本島度過艱難歲月的三位獄警也來到了現場。」
隨即,他把格裏高三人介紹給大家,並逐一與他們擁抱。
「我年輕時性子急脾氣暴,在獄中,正是在他們三位的幫助下,我才學會了控制情緒……」
曼德拉這一番出人意料的話,讓虐待了他二十七年的三人無地自容,更讓所有在場的人肅然起敬。人群中爆發出經久不息的掌聲。
儀式結束後,曼德拉再次走到格裏高的身邊,平靜地說:「在走出囚室,經過通往自由的監獄大門那一刻,我已經清楚,如果自己不能把悲傷和怨恨留在身後,那麽我其實仍在獄中。」
格裏高禁不住淚流滿面,那一刻他終于明白,告別仇恨的最佳方式是寬恕。
※ ※ ※
受辱者,欺凌怒罵,無端加我也;不怨者,無一毫瞋恨心、慍怒色也。昔賢云:人之凌我,與其能爭,不如能容:人之侮我,與其能防,不如能化。不能化其凶暴橫行,僅受而不怨,仍是己之德量不橫。
君子處世,務求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縱辱我者,令我萬分難處,亦當涵容順受,則人心廣大,天神喜悅,自然辱轉為寵,怨轉為恩。不惟養己之恢宏大度,並化人之凶暴橫行,必如此存心,方是大福德器量。
於宋末元初,有一陳勝如與張盛德,因在天上觸犯覺遊凡間,貪於塵情,一位仙家思遊戲紅塵,以濟世度人;另一位即思享人間冷暖。
因之太白金星於早期稟報至尊,即由玉旨打落凡間轉世,生於福建泉洲,皆在富戶人家。
所以兩人再由於思想讀書認識,而志相投。但陳勝如即因抱濟世度人之心,所以心腸慈善,勤讀詩書之外,望訪師覓道。
而張盛德迨至弱冠,風流倜儻,雖詩書滿腹,不求功名寸進,喜戲人間情調。但因其父管教嚴肅,雖涉足煙樓酒館,也不敢放肆。
所以常藉訪名師求學之名,遊山玩水,紅粉黛眉佳人結伴,也因如此,即早年完婚,生男育女,鼎受家業。
但家富如金山,謀財不善,輾轉十餘年,後家道中落,也必受人間勞碌奔波之苦。
再言陳勝如,勤學有志,即有所瞭,悟頓萌訪師覓道,立志即訪名山古剎,使能巧遇名師。有日至鍾山,恰遇仙人,華陽祖師(未修道前之凡人),兩人言談情投意合,雖同住數日之緣,即各自覓去處。
後來陳勝如獲千峰老人之摘傳,而再修成功果,但於未證道之前,曾至張盛德處訪問,當臨其家觀其情況,令人感慨。
雖是兒孫滿堂,但老態龍鐘,滿面皺紋,白髮霜霜。而陳勝如滿面清秀,體態健朗,恰似三十餘歲之人。
所以張盛德不能辨認陳勝如,而陳能知其張盛德之來龍去脈。也似陌生人之態以訪之,甚教以道勸化,希能解破迷津,望能度脫張盛德。
陳勝如因不忍隱瞞,所以自我介紹己之姓名,並提起往事。張盛德恍然大悟,甚有一信,因覺己之老邁,觀勝如如此之年青,甚感奇怪,有懷疑不信。
所以陳勝如即說明,自別後四處訪師求道,歷經風霜之苦,幸遇千峰老人收為徒,學道之概況。但張盛德面臨子女家計之困擾,諸事不如意,憂心忡忡,請勝如為其解危,俾挽困境。
因之勝如即以人力與天命之說,開悟盛德,何謂人力,乃指人生力量所及之處,亦即求生、求貴與富,於茫茫人海中奔波。有者高官顯爵,有則赤貧如洗,甚輪為乞丐,即明人力為生,謀財求食,與權勢名利,慼其體能為作。
天命者,賦於萬物,其生命與人之貴賤、壽、夭、四時八節,及生物之生化。所以人力受天命之制,富貴、貧賤、壽夭皆受天命之賜。若然人終生必受生、老、病、死苦之折磨,憂喜哀怒,貪愛瞋痴之制,即知天命賦之於人,終身難脫。因爾貪於俗情之戀,迷失本性,致使亡道受世情勞磨也。
於此時,盛德反問:「然人生受俗緣之業,此般難奈,但苦中有樂,樂中有憂,如爾所言,能不受天命所制否。」
勝如答曰:「天命雖難逃脫,但有大道可免受天命所制。」
盛德曰:「大道何物,有如此能耐?」
勝如曰:「大道承乎先天一炁,煉至高境可達脫売,亦即身外有身,不但不受天命所宰,甚可宰天命。」
盛德曰:「此道有術否?」
勝如曰:「當然有法訣,只礙於人心好慾逐假,甘受天命所制。人修大道,靜極不知有我有物,虛無只存一點靈明,不知生,不知死,生於世,死去何方,終無牽掛,所以至道玄妙,一靜可不食,神遊三界,任其來去,所以大道一就,一得永得。若仁者担憂子女之生途家計,以待人接物,人間之名利顯赫或衰微,甚憂死後何去何從。
故爾今不夠五十之年,受家計之累,已似蠟盡殘燭,好似近百之人。今爾力挽家道,望再顯達,但無計可施,實受天命所制,若肯隨我再入師門學道,可保爾免死。」
但盛德細思而想,如與爾學道,離家而別,於今家境子女何人可托。
勝如告以天有明命,兒孫自有兒孫福,不用掛懷。若再遲疑不決,恐怕歲月無情,當知始悔,誰也難救爾命,此時誰保爾兒女。
盛德經勝如開導,略有所悟,但一線情絲未斷,自謂家之妻妾尚年青貌美,豈不落為他人妻,心中躊躇。
勝如深明來意,真指而曰:「妻妾當大限來臨,她也各自分飛,雖然恩愛,終必有生離死別之期,由爾三思,若明悟之期,再到首陽山百戰觀找我。」
於是勝如跨此門檻之際,即呼勝如:「我願與爾同行,自此隱遁山林。後兩人歸返天界也。」
※ ※ ※
修道之人最怕者,乃牽累也,其如捆仙之索,可以捆住神仙,而令其不能動彈。終日迷迷糊糊,不知行道度世,只是一日空過一日,等待宿命盡時,大願未了,而墮落輪迴,方才悲傷,為時晚矣。
人生在世間,即稱為凡塵,則有塵業凡事牽累,此牽累者各種各般,人人不同,有人墮落夫妻恩愛之中,忘卻修行之路;有人落入名利之網,而不知了死超生之道;也有為私欲望而終日勤勞不息,欲等達成願望,再來修道,豈不知人之欲望無邊,其願望也無盡,何時能等心滿意足,再來修道也?
所以有心之修士,若欲向方寸之中下功夫,除了先革私欲之心外,必須要能將身上之牽累捨清,萬能精進,如何捨法?妻恩子愛,則換成夫妻同行同修,父子同修同敬,事業牽擾,則忙中偷閒,動中取靜,暗地用功夫,其他為家庭、為親朋、為子女之種種拖累,則已看開了,一超放開,而交予上天安排,如一衣一食,莫非天定,何必終日碌碌只為衣食?兒孫自有兒孫福,何必為兒孫作馬牛也。
若能一心修道、行道、證果,將來成道,九玄七祖同得超升,何其快樂也。若是只為妻子兒女而拖累,將來一同黃泉而歸,恐也難再相逢,若是只為凡事而勞心勞力,將來雙手撒開,絲毫不能帶走,又剩何物也?
所以願有智慧,有志向之修士,能捨開拖累,一志衝天,達成度人度己之宏願,回天常聚,享盡無窮之天倫之樂,其消遙也必定無比也。
了道秘要-第四品 捨牽累
觀世音菩薩 登台
詩曰:任勞任怨債相償。為要了因業免長。
奉勸世人知覺悟。堪除畜道去悲傷。
聖示:世人不知果報明察秋毫;佔人便宜一時雖有得逞,然則積累過多業端,此一因緣成熟,償人業債恐非僅以身外財物可抵,世人當應深思。可也,著書,賢生靈神出竅。
勇筆:弟子參叩菩薩蓮駕。
菩薩:賢生免禮,吾等出發。
勇筆:是。(隨行出堂)您老篇前開示,意有所指,今夜可是已有主題?
菩薩:然也,賢生貴堂法會方始圓功,吾就為賢生尋一主題。
勇筆:感恩您老體恤,弟子還真有點應付不來,人嘛!可還真不能不服老,要早十年,弟子可還活龍一條!
菩薩:呵呵!賢生在吾面前說起老來了,吾可是不知人間幾多歲月了!
勇筆:所以弟子是人,您老可是一位大菩薩;不過弟子比起家父來,可還算幸運,想想到了七十幾歲還在工作,是幸還是不幸?
菩薩:此所以令尊高証大天尊果位,賢生若服老,恐怕就得再回蟠桃園守林了。
勇筆:您老教訓得是,弟子牢騷而已,怎敢言老?今日您老主題在哪兒呢?好像又來到遊樂園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菩薩:要找隻駱駝,賢生想去沙漠嗎?
勇筆:呵!找駱駝!弟子這輩子還沒坐過,您老讓弟子試試如何?
菩薩:行!只要賢生不怕擔上「假公濟私」的罪業,就在前面,上去試試吧!
勇筆:(捏著鼻子吐舌頭!)您老也不要說得那麼嚴重,弟子只是好奇,順帶一提而已。不過您老怎還不調靈呢?這麼多隻駱駝,弟子找誰談?(原來已到駱駝的圈柵外,可是只見駱駝無動於衷,卻不見人影。啊!見到了,只見其中一隻駱駝緩緩屈下身子,長頸鹿般的頭頸就微曲趴在身右,此時見到一條身影緩緩從那駱駝走出來。)您老變戲法啊!還是故意要讓這情景列入書中?
菩薩:當然要使眾生知悉動物靈如何調出,及如何換成人身,以釋群疑。
勇筆:可是弟子沒見到那駱駝之靈如何轉換成人形。
菩薩:賢生漏掉了,駱駝之靈調出,仍是駱駝形象,只是甚小,剎那間即開始轉換人形;賢生當有看見其靈出竅之際,僅如人之大姆指大小之形像,然後逐漸長大,而變換形態亦在此際,故賢生以為一調靈即是人形。
勇筆:原來如此,感謝您老開示,現在弟子找那駱駝說話了。
駱駝:參叩菩薩聖駕!不勞您這位善生來找,罪靈請安了。
勇筆:嘿嘿!看不出來你還蠻懂禮數的,奇怪,你怎會知道眼前是位大菩薩呢?
駱駝:罪靈聽您二位對話,再笨也該懂了。
勇筆:說的是,那反而顯得我笨了。好吧!說說你是如何遭閻王大老爺判入畜道的?話可說在前頭,菩薩老佛爺帶著我來,正在著作寶書,以資警醒及勸化眾生;這是你將功贖罪,也是身在畜道而可造就無邊功德的良機,切莫隱瞞、捏造、胡說八道,錯失了良機可不要尤怨!
駱駝:感謝您這番苦心提點,罪靈先叩謝了,一定不敢隱瞞!罪靈已在駱駝畜道中轉了十一世,今世才有這良機,絕不會錯過。大老爺判文是這樣註明:說我三世之中多遊手好閒、不務正業,但食衣住行樣樣要花費,所以就加入不法集團。第一世是夥同同鄉之人在縣城中趕集販售貨物,宣稱是奇珍異物,譬如說東北人蔘、貂皮等等,江南錦緞、陶瓷等,但都是仿劣品高價賣出,人有識貨找來理論,我們仗著人多,反而打跑他們。第二世生在貧家,卻也不務正業,專門拐帶小孩出賣他鄉。第三世生為貧女,但愛慕虛榮,身入煙花,虛情假意訛詐財物。閻君大老爺以罪靈三世總計犯下一○七件騙詐害人之事,判處一○七世畜道。今世還好轉來台灣寶島,僅供人坐騎玩賞而已,第一至第七世都在沙漠地帶,不但要跋涉千里,還要讓人宰殺取駝峯的水份,真是苦不堪言!
勇筆:你倒是描述的詳盡,無需悲嘆,三世訛詐他人,今來償債,天道好還,絲毫不爽!所以今夜有功,閻君大老爺自有定奪。
菩薩:好了,不用悲傷,回去吧!
畜道沈淪錄-第十二回 騙詐害人轉駱駝
蓮生/文
呷呷!
我記得好像有這樣的文章:
有一個單身貴族,已經五十歲的男士,事業有成。
記者問:
「你已五十歲,為什麼不結婚?」
男士答:
「沒有找到合宜的。」
記者又問:
「怎麼樣的女生才是合適的?」
男士尷尬的說:
「能夠談話的。」
記者問:
「能夠談話的還不簡單嗎?」
男士說:
「不容易!不容易!不容易!」
記者想了想,終於恍然大悟,確實,能夠「交心談話」的人,太不容易了。
又:
康熙皇帝只找「容妃」談話。
容妃是知所進退的人,康熙皇帝把心中的話,向容妃述說。
後來。
不得已,容妃被廢了。
康熙皇帝想說說話,竟連一個說說話的人也沒有了。
這是康熙皇帝最大的遺憾與悲哀。
。
呷呷!
你知道嗎?
前面二則,像是帶著悲劇哲學的氣息,我這一生,弟子像廣大的海一般,但,你知道嗎?
我是很孤單的,在這個世界裡,找不到一個可以談談心的人嗎?
有一回。
我同你聊天,這一談,非常的密合,談得忘了有人在注意我們。
那人說:
「盧師尊同呷呷親密的交談,這一定有問題!」
天啊!
難道我們多交談幾句話,就會有問題嗎?我連一個談心的人,都不可以有嗎?
很多人把盧師尊與弟子分隔起來,不准盧師尊與人交談。
這樣子做。
對嗎?
。
呷呷!
在這一生之中,你是我最值得談談話的一個人了!
寫一首詩送給你:
。
你我的交往
不是酒
不是肉
。
我們的話深厚
談人生
談生活哲學
就是那麼的透
。
細看你的嬌
櫻桃吐出珠玉
又體貼
又無垢
盧勝彥文集238《對著月亮說話》想找一個人說說話
印度有一位哲學家,飽讀經書,富有才情,很多女人迷戀他。
一天,一個女子來敲他的門,說:「讓我做你的妻子吧!錯過我,你將再也找不到比我更愛你的女人了!」
哲學家雖然也很喜歡她,卻回答說:「讓我考慮考慮!」
哲學家用一貫研究學問的精神,將結婚和不結婚的好壞所在,分別羅列下來,卻發現兩種選擇好壞均等,真不知該怎麽辦。
於是,他陷入長期的苦惱之中,無論又找出了什麽新的理由,都只是徒增選擇的困難。
最後,他得出一個結論——人若在面臨抉擇而無法取舍的時候,應該選擇自己尚未經曆過的那一個。
不結婚的處境我是清楚的,但結婚會是個怎樣的情況,我還不知道。對!我該答應那個女人的央求。
哲學家來到女人的家中,問女人的父親:「你的女兒呢?請你告訴她,我考慮清楚了,我決定娶她爲妻!」
女人的父親冷漠地回答:「你來晚了十年,我女兒現在已經是三個孩子的媽了!」
哲學家聽了,幾乎崩潰。他萬萬沒有想到,向來引以爲傲的哲學頭腦,最後換來的竟然是一場悔恨。而後兩年,哲學家抑郁成疾。
臨終,他將自己所有的著作丟入火堆,只留下一句對人生的批注——如果將人生一分爲二,那麽我們前半段人生哲學應該是「不猶豫」,而後半段的人生哲學應該是「不後悔」。
從前有位紫清真人,當他求道時,每每遭逢諸多不順,萬分窮愁,而當他心將生退悔意時,便自默念曰:「修行這是聖賢英雄要超生了死的一件大事,我無論如何也不敢生退悔心!」
一日,他遊至古寺,日暮天寒,四無人煙,欲借廟中止宿,以爲和尚必定慈悲。誰知和尚見其衣衫襤褸,竟將他逐出門外。
紫清無奈,即在山門外露宿,和尚又命人以水潑濕階地。
是夜寒透肌骨,就在他將生退悔之心時,忽然一念覺醒,仍然豎起精神曰:「任隨上天如何磨折,此心總是堅定!」
這時恰遇陳泛九祖師,從空中雲遊,見一道白光衝上雲霄,知道他是有道根的法器,遂命童子引至洞府,傳以大道。
可見自古修道定有考驗:所謂「真道真考古難移,有情無情驗根基。」但若我們一心堅定,真心持恆,則也必然有成的。
※ ※ ※
人生各遇諸障,如不能心堅定,那必退卻向心力。修行如是,在道程定會逢遇種種逆境,此時如不能保有堅定心,恐會將原本修程給停頓,更可能受制於塵障,漸迷失,漸退道心,這等是非常可惜之事。
修行這條路,原本就非常艱難,若不能安住道心,跳脫諸障束縛,如何得證成就,所謂逆境就是證覺菩提境,端在一心澈悟,明智修者,遇諸逆境心所不動如山,唯是愚者,才會受到一切逆境牽掣。一字用心能脫諸煩惱痛苦,希修者從中參悟。
慈聖雜誌 第一三五期
天上聖母 登台
聖示:世人執念貪欲而讓自己陷入忙、盲、茫的漩渦裡,而難以自拔,「忙」碌的追求財物,「盲」目的追求物慾牽引,而「茫」然的了此一生,待魂至閻王前,方知悔恨遲矣。可、文筆靈體出竅。
文筆:徒兒叩見恩師聖安!恩師之言徒兒亦感慨良多,常看到新聞為了錢財,而不惜兄弟鬩牆、姐妹失和或因此而惹來殺身之禍。
聖母:此皆為貪念作祟也,準備上水雲靈遊著書之。(隨師登上水雲飛馳著……)文筆,今夜靈遊之目的地已到達,準備下水雲…
(此時水雲停在一熱鬧的小酒館裏,人聲沸揚,一群人喝酒猜拳著……。)
文筆:恩師!今夜訪遊的是何事呢?
聖母:徒兒、你可看見拿著酒杯在狂飲的人嗎?
文筆:徒兒看見因其喊拳輸了,所以要認輸喝酒。
聖母:此男子姓林,其與兄長一起合夥開設工廠,原本其兄長是負責公關與訂單,而其弟乃負責廠內之生產,兄弟在工作上甚為互補,所以工廠的業績蒸蒸日上,但因其兄長皆須喝酒應酬,日積月累而導致肝硬化,故無法再喝酒應酬,須靜養,起初其弟尚每月發薪水給兄長給付醫療費用及養家之生活費,但日子一久便心生不平衡,再加上其妻無賢德包容之心,在耳邊軟語挑撥說道:兄長又沒有付出,怎可坐享其成::。
故其弟漸漸的推諉工廠訂單較少,將給其兄的薪水扣一半,再過二個月便停發薪水及生活費用,其兄請求因身體不適,故無法再工作養家,且家中尚有幼兒就學中,遂請其弟看在兄長為此工廠付出的情分上,請幫忙度過難關。
但其弟聞言亦不為所動,反道而言,「雖然你有付出,但你也有賺到錢,而現在你無法為工廠付出,既沒有付出怎可坐享我的努力呢?」
其兄長聞言黯然淚下,再三請求其弟能看在兄弟的情份上,能資助其等之生活費,但其弟不改心意,再加上其妻之慫恿,而狠心拒絕之,其兄因生活壓力而四處打臨工、體力不支再加上鬱心,終而病倒撒手而歸,徒留其妻與一對幼小之兒女,故於冥王前控訴其弟之絕義,冥王查其因一念之貪,而枉顧手足之情,且其兄亦是為了工廠打拼而導致身體受損,理應更加照護為是,但卻為了錢財而拋棄手足之情,此為天地難容,故今夜其將因酒醉駕車而翻車以致車毀人亡之。
文筆:刻薄成家不久長,吃虧總有好收場,放寬一步樂無窮,好護心頭一點良。其弟因一念之差,將導致家破人亡,實令人唏噓不已!
聖母:若心被物役,則易種下幽冥之果,希世人能了悟,錢財乃身外之物,生死不相帶,唯有功過相隨身。
可、回院…。院已到,文筆、靈體入竅。吾回。
文筆:徒兒恭送恩師聖駕。
禍福一念間-第十四回 刻薄不久長
蓮生/文
昔日。
有人問我人生的奧密,他們以為我會答得很多,而且很玄很妙,會很高超非常。
但我回答:「無。」
又同樣有人問我生命旳秘密,他們亦然如此認為,我的回答將是別具意義的,非凡的,無窮的哲思。
但我只答:「空。」
這使我想佛陀在我心中,說的三句話:
「一切都會過去的!」
「一切都會沒有的!」
「一切都會空的!」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在「葉子湖」隱居閉關,我想起生命的「生、老、病、死」人人都是同一個模式,從出生走向死亡,生命不會倒退,也不會駐足昨日,苦、空、無常、無我。
生命只剩下思想,靈性的出口。
在娑婆世界,我看到國與國的爭,政治界,人與人的爭,這是爭什麼?莫名其妙。
難道這個國會永遠是你的?
難道這個首長的位置會是永遠你來當?
國與國要禮讓才有和平。
人與人要敬愛才有無爭。
這即是「降本流末」「平和相處」的道理啊!明知是「無」,明知是「空」,「和平無爭」才是真理,此時:
蒼生有福。
萬物吉祥。
眾生有養。
大家想一想,生命的秘密是什麼?人生的奧密是什麼?你自己去找,哪裡也找不到。一切都是無,一切都是空,我們愉悅的生活在「空無」之中,只有努力精進的思維修持,穩定的朝著「真佛」而前進,你會成佛,覺悟正智正覺,等自己覺悟了,這才是人生真正的價值及意義。
盧勝彥文集167冊《靜聽心中的絮語》人生的奧密
《孔子家語•致思第八》
孔子往北遊到了農山,子路、子貢和顏淵陪從在旁。
孔子向四面眺望了一會,長嘆一口氣說:「於此陳述自己的思想,沒有不可以說的。你們幾個談談各自的志向吧,我將從中選擇。」
子路於是走到前列說:「我希望用白羽裝飾起來的箭,把弓扯得像滿月一樣;用赤羽裝飾起來的旗幟,像日色一樣的燦爛。嗚鍾擊鼓的進軍號,上徹雲霄;眾多的旌旗,充滿於地。我獨當一面出來抵抗,一定能夠奪取廣闊的地方,拔下敵人的旗幟,割了敵人的耳朵,大奏凱歌。恐怕只有我能做到這一點,使子貢和顏淵跟著我幹。」
孔子聽了說:「多麼勇敢啊!」
子貢也走到了前列來說:「我希望齊國和楚國,在廣闊的原野上打起來,兩國的防禦工事,可以互相瞭望得到,兩國兵馬揚起的塵土,飛揚在一起,彼此拔出刀來,扭結在一起。於是我穿上白色的衣裳,戴上白色的帽子,在齊楚之間陳述自己的意見,把戰爭導致的利害關係加以推論,以解決兩國的兵患,恐怕也只有我能做得到。讓他們兩個跟著我來。」
孔子聽了說:「多麼能言善辯啊!」
顏淵卻避而不答,孔子問說:「回,來,怎麼唯獨你沒有志願呢?」顏淵回答說:「文、武兩方面的事,他們已經說了,我還要說什麼呢?」
孔子說:「雖然這樣,但各人談各人的志向,你還是談談吧。」
顏淵於是回答說:「我聽說過香草和臭草是不藏在一個器皿裡,堯王和桀王不領導一個國家,因為不是同一個類別。我願得遇聖明的君主,幫他施行禮治,以禮樂教育、感化百姓。使他們在城市里不必設防,兩國邊境不越境,將兵器鑄為農器,把軍馬放到平原大澤中去,百姓們沒有怨女曠夫的懮思,國家永沒有戰爭的災難。那麼,子路的勇力、子貢的巧辯,也就沒有用武之地了。」
孔子聽了嚴肅地說:「多麼好的道德啊!」
子路舉起手來說:「夫子您選擇哪一個呢?」
孔子說:「不損害財力,不危害百姓,又沒有浮誇的話,那麼要推姓顏的那個人了。」
【原文】:
孔子北遊於農山,子路、子貢、顏淵侍側,孔子四望,喟然而嘆曰:「於斯致思,無所不至矣。二三子,各言爾志,吾將擇焉。」
子路進曰:「由願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鐘鼓之音,上震於天;旍旗繽紛,下蟠於地,由當一隊而敵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執馘。唯由能之,使二子者從我焉。」
夫子曰:「勇哉!」
子貢復進曰:「賜願使齊、楚,合戰於漭瀁之野,兩壘相望,塵埃相接,挺刃交兵,賜著縞衣白冠,陳說其間,推論利害,釋國之患,唯賜能之。使夫二子者從我焉。」
夫子曰:「辯哉!」
顏回退而不對。孔子曰:「回!來,汝奚獨無願乎?」
顏回對曰:「文武之事,則二子者既言之矣,回何云焉?」
孔子曰:「雖然,各言爾志也。小子言之。」
對曰:「回聞薰蕕不同器而藏,堯桀不共國而治,以其類異也。回願得明王聖主輔相之,敷其五教,導之以禮樂,使民城郭不修,溝池不越,鑄劍戟以為農器,放牛馬於原藪,室家無離曠之思,千歲無戰鬥之患,則由無所施其勇,而賜無所用其辯矣。」
夫子凜然曰:「美哉德也!」
子路抗手而對曰:「夫子何選焉?」
孔子曰:「不傷財,不害民,不繁詞,則顏氏之子有矣。」
古時有位佛家修子,每天積極打掃佛寺,服務善信,大家都認為他一定能證得不錯的果位,可是這位佛家修子器量狹小,喜歡搶功,每天都在計算自己行多少善功。
當其六十五歲歸空時,蒙觀世音菩薩接引至聚善所等待。佛家修子請教菩薩,為何佛祖不直接帶他回西方極樂世界,反而由菩薩帶他到聚善所?
菩薩告訴他:「以汝累積之外功本可回到極樂世界,可惜內果未修,造下貪、嗔、痴三毒,口業、意業頗造,回天難矣!特帶汝至聚善所,準備再輪迴人道。下輩子,汝將管理佛寺藏經閣,廣泛閱讀,努力精研佛理,望汝能由佛理中找到證果回天的真理。」
菩薩說完,佛家修子立刻呱呱墜地,開始其另一段修行的人生。
※ ※ ※
修道人應首重心德的修為,應知心德之重要,何以故?凡俗者多有私心妄心,以至迷惑智昧,在迷惑下自會使心中佛性逐漸消失,此就可能致使心德不再,心念行為定都易偏離正道。
修行人是已受法薰習,故應明心德是累積內果必要,如不加強心德修練,那與凡夫何差乎?聖賢之德其內在心德是超越凡人,此就是修行人要學習的地方,但願世人都是心德具備之修行者,勉。
慈聖雜誌第104期
寧讓人,勿使人讓我;寧容人,勿使人容我。
真君子,喫人之虧,罔談彼短;大丈夫,成人之美,靡持己長。
謙恭,可以平人之怒氣;貪佞,必至啓人之爭端。
鑑古而觀之,曹瞞愈詐,愈顯關侯之義;秦檜越奸,越表岳帥之忠。
居必擇鄰,而學孟母之志;交必擇友,須效管鮑之心。
存心要公平,行事要樸實。勿取不義之財,莫受無因之物。
待人以謙和為首,治家以勤儉為先。
忍耐者,賜福之道;修身者,精神之基。
蔣幹因貪功,致誤大事;黃蓋能忍苦,而成奇勳。
志氣者,功名之本;酒色者,禍患之根。
子弟雖愚,詩書不可不讀;富貴雖極,因果不可不信。
香九齡能溫席,千秋傳為美談;融四歲能讓梨,萬古抄作書文。
立身須行方便,以體上天之慈;祖業務該謹守,嘗思成家之艱。
謹小慎微,則一生不失;輕舉妄動,則半事難成。
地不肥沃,勿論植物不長;人不逢時,莫恨得財不居。
巧言令色,豈是善良之輩;笑無喜容,應知落魄之徒。
處富好奢華,則富不久長;居貧不節儉,則貧無了期。
人雖親密,言莫過直,恐一朝失歡,則前言難悔;人雖失歡,語勿過惡,若一朝復好,則前語堪羞。
面諛之言,雖戲謔,情亦可諒;背後之語,雖閑談,怨愈增嫌。
凡事須關名節,凡語切莫輕言。守己安分,能忍能耐,命維聽天,庶乎無愧焉。
修緣寶典-修身格訓
蓮生/文
如果我們稍微注意一下自己的心念,你會發覺自己的心念,根本是「不住」的,也就是心念到處遊蕩。
不要以為心念只是白天遊蕩,其實夜夢也在遊蕩,我們稱這遊蕩是「幻想」、「妄想」、「夢想」等等。一般人心念遊蕩,只要不是邪思惡念,並不一定是壞事。發明家、文學家、藝術家也需要遊蕩的心念。
然而,很多人的心念遊蕩,並不一定有實質的意義,如同空思幻妄,不著邊際,在禪修者來說,這是一種漏失,也是很大的過失,必須加以限制。
我告訴大家,一個行者不應該忽略心念到處去遊蕩,一回兒上天,一回兒下地,一回兒美國,一回兒中國,心念跑來跑去,白天也累,夜晚也累,行者必須立刻省察。
如果一產生幻想,我們要專注,這是「幻想」。
如果一產生妄想,我們要專注,這是「妄想」。
如果一產生夢想,我們要專注,這是「夢想」。
如果一產生思想,我們要專注,這是「思想」。
我的意思是說,心念在遊蕩,你也要注意心念遊到哪裡去了,是怎麼樣的心念,如果沒有意義的胡思亂想,就要自制,把心念拉回來,專注的要「立斷」。
如果「飄去」的心念,是有意義的「思想」,要專注這「思想」,理出一個頭緒,記下來,這是一個「思想家」的結晶。所以一個行者,對自己的心念,保持「省察」、「清明」、「自制」。就算是心念出去遊蕩,也要專注著它。
如此,久久的練習下來,你就是實修的行者,「覺察力」和「禪定力」將會得到最大的進展。
盧勝彥文集156《清風小語》遊蕩的心念
無極皇母大天尊 降
詩曰:耄耄老者身孱弱,行動遲緩智力差;
子女耐心多關照,父慈子孝名遠揚。
聖示:娘見臺疆老年化情況比起世界各國不遑多讓,但忙碌的子女,常會輕忽父母或祖父母老化的症狀,無法及時適當的處理,只肯花錢請看護、外勞照料,居家照顧不便時就轉送療養機關。娘非責備諸兒女做得不好,只是希望諸兒女能將心比心,若是自己年老時,子女或親人願意多些耐心與關心在諸兒女身上,家庭不是會更和樂幸福嗎?娘今夜便以「體貼不方便的長者」為題,與諸兒女共同參研之。
「體貼不方便的長者」
高齡化的社會已到來,孩子生的少,年長者比例過高,加上國家節育政策行之多年,效果卓著,但大環境及政府政策卻不利年輕夫妻生育,使年輕人要照顧年老之長輩,已成為一項沈重的負擔。
家中長輩若能走能玩,能吃能喝,活動自如者,是家庭之福氣;難過的是,行動不便、失智、失能、長期臥床之長輩卻比比皆是。
誠如全真諸仙佛常示之內容;子孫應為長輩多行善消業,不殺生、吃全素、多放生,才能使家中長輩健康、長壽、少病災。不幸的是,沒有因果觀念的兒女比比皆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每天為照顧長輩忙的團團轉,工作無法持續,常得請假處理長輩的各種緊急狀況,造成家庭經濟陷入危機,娘心不忍也。
「孝順」非毫無頭緒。亂忙一通,多為長輩行善消業才是真正聰明的子孫,「未雨綢繆」,未來少花時間、少花金錢,長輩健康快樂,晚輩才會輕鬆愉快。
老年人退化本來不快,但業力催逼之下,睡眠品質差,腦神經衰弱,依賴安眠藥物;行動遲緩,易摔跤跌倒;記憶退化,說話顛三倒四,時空錯亂,無法與人正常溝通;牙齒鬆動,飲食營養失調;疾病纏身,家人需長期照料。老人的照護工作愈來愈吃緊,現在老人醫學門診應運而生,能給家人適當的醫療諮詢,望諸兒女善加利用。
娘見來堂叩問長輩身體狀況者日漸增多,除了為諸兒女之孝心感動外,娘忍不住提醒諸兒女,與其花大錢在長輩的醫療與照護上,不如在父母或長輩尚年輕時,多以其名義行善消業,待他們老年時,就能浪費較少的時間精力在病痛的折磨上,家庭必會更和樂,親人團聚也更有品質。可,娘回。
本堂主席法主聖君 登台
聖示: 母娘今夜之慈訓,為辛苦的修子打了一劑預防針,面對親眷及長輩的照料,已不是金錢、外勞、安養院能全盤解決的,當積極行善消業,才能改變整個家庭、家族或個人未來的命運。若汝等還是拼命的工作存錢,積累養老金,恐緩不濟急。當個人或家人、親眷業力來臨時,擋也擋不住,更嚴重者,甚至拖垮整個家庭。「晴天當積雨天糧」,每天辛苦賺來的錢如能用在行善積福消業上,則年輕人工作生活會更加順利,家中老小平平安安,全家人健健康康,這才是 母娘的好兒女。可,吾退。
全真月刊1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