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8日 星期一

相對無語

 

  黃龍禪師住在淨戒寺的時候,有一次,在那裏與洞山圓禪師相見,黃龍默然無語,兩人只是焚香對坐而已。


  從下午一直坐到深夜,洞山圓禪師起來道:


  「夜深了,妨礙你的休息。」


  完,就走了出去。


  第二天兩人各自回去,黃龍一回到自住的禪院時,首先迫不及待的向永首座問道:


  「你當初住在廬山的時候,認識洞山圓長老嗎?」


  「不認識,只聽過他的名字。」


  停了一會,永首座問道:


  「老師這次見到他,看他是什麽樣的人?」


  黃龍答道:


  「奇人!」


  首座退下以後,詢問侍者:


  「你跟老師見到洞山的時候,他們夜間談話,談些什麽?」


  侍者把實際情形,如兩人對坐,默然無語的話告訴首座,首座深深呼吸後,喟然大叫一聲:


  「疑殺天下人!」


  人與人之間,要用語言文字才能交換思想意見,有時語言文字,把理路越越混淆不清。禪,不立語言文字,禪師傳道,有時揚眉瞬目,有時棒喝笑罵,都是直截了當的教育。如黃龍、洞山二老,雖然無言,豈不已心心相印耶?老首座又何必多疑?不過,由疑亦能入禪也。


別為打翻的牛奶哭泣

 

  在華盛頓一所中學任教的伯利頓博士曾給他的學生上過一堂難忘的課。這個班多數學生為過去的成績感到不安。他們總是在交完考卷後充滿了憂慮,擔心自己不能及格,以致影響了下一階段的學習。


  一天,伯利頓在實驗室裡講課,他先把一瓶牛奶放在桌上,沉默不語。學生們不明白所學的課程和這瓶牛奶有甚麼關係,只是靜靜地坐著,疑惑地望著老師。


  伯利頓忽然站了起來,一巴掌把那瓶牛奶打翻在水槽中,同時大聲喊了一句「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


  然後,他叫同學們圍到水槽前仔細觀察「我希望你們永遠記住這個道理,牛奶已經流光了,不管你怎麼樣抱怨和傷心,都沒有辦法取回一滴。不過,如果你們要是事先想一想,加以預防,那瓶牛奶還可以保住,但是現在已經晚了,我們現在所能做到的,就是把它忘記,然後注意下一件事。」


※ ※ ※


  人生在世,要突破煩惱,開創快樂的人生,必須要調整觀念。人在生活中的煩惱與快樂,只在心頭的一念之差而已,萬事想得開、放得下、看得破;所以,道理必須要研究,才會了解人生之真諦。


  神秀大師:「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塵埃就是煩惱妄想,不要把煩惱妄想放在心頭,要隨時打掃乾淨,這樣一來,心靈就輕鬆,心裡就愉快。


  過去心,以往之事再回想、再度煩惱都變成多餘。未來心,因世事如棋,日日在變遷,提早煩惱亦是多損精神而無益;只有現在心是不得已。


  是故,掃心法曰:「風來疏竹,風去而竹不留聲;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事來心應,事去而心不留痕。」


寶德雜誌201期—述論:調整觀念



2025年4月27日 星期日

聖約翰與我的對話

 

蓮生/文


  在羅馬,我參訪的大教堂甚多,其中最具靈氣的大教堂,竟然是聖約翰大教堂。


  我一走入,便感應到靈氣迫人而來。


  我心神集中,靜默一會兒。


  遙見虛空中,有一道「光河」,河的中央出現一位頂著光環的聖者。


  我問:


  「聖者是聖約翰使者?或是施洗者聖約翰?」


  (在〈新約聖經〉中,有一位先知,是替耶穌施洗禮的聖約翰;另有一位聖約翰是耶穌的門徒,十二大弟子之一,所以聖約翰有二位。)


  聖者回答:


  「是施洗者約翰!」


  我一聽大喜,因為我知道「施洗者約翰」是一位大智慧的聖者,因此,我跟他一問一答。


  我問:


  「凡夫如何成聖?」


  他答:


  「凡夫要成聖者,須多多請教明悟之人,依明悟之人的話去做。」


  我問:


  「凡夫為何永遠凡夫,無法成聖?」


  他答:


  「無知,自以為是。」


  我問:


  「我看這世間,要找明悟之人並不容易,更何況生命短暫,智慧無涯,如何找呢?」


  他答:


  「世間之有少數明悟之人,你盧勝是少數之一,人們只要看你的書,自可依書,找到你明悟之人了。」


  我問:


  「我的書是智慧嗎?」


  他答:


  「你的書是光明的燈,指引人不生不滅。」


  我問:


  「為何仍有人不信,信了又退出,何故?」


  他答:


  「無知的人不會信。信了又退出,是因為自己的私心作祟,以智慧當世俗,而行其貪欲之念而已。」


  我問:


  「我如何能不捨一個眾生?」


  他答:


  「需要一點技巧,依他人之心而制宜。在這方面,聖者亦有缺失,我也曾流失信徒,聖主基督也曾流失信徒,佛陀也曾流失信徒,你自然也會流失信徒,這是必然,無須掛念。」


  我問:


  「聖者約翰,你何以現身?」


  他答:


  「眾多聖賢哲人,想藉著你的筆來對天下眾生話。」


  我問:


  「我當隱居否?」


  他答:


  「身隱而筆不隱。」


  我問:


  「我可以出來法否?」


  他答:「無知者輩,必攻訐你。雖然你吐露智慧的菁華,但,他們害怕。」


  我問:


  「我以何人為聖弟子!」


  施洗者約翰答:「居心正大光明者。」


  我合掌謝謝聖約翰。哈哈哈!兩人大笑。


盧勝文集189冊《神話與鬼話》聖約翰與我的對話


2025年4月26日 星期六

印第安草帽

 

  曾經有一個印第安部落長者,邊哂大陽邊快樂地編着草帽,一位美國商人想買他手中的草帽,問多少錢一個?長者回答五美元賣給你。


  過了一個星期,這個美國商人回來,你的草帽很受觀迎,我要訂一百個,總共多少錢?


  長者遲疑了一下,回答,那你每個就給十美元吧。美國商人不能理解,買多應該是批發價啊,為什麼反而更貴呢?


  長者笑著,我沐浴在陽光下編一個草帽,是一種享樂,而你讓我編一百個,我就要趕時間,受累,精神上非常痛苦,所以,你必須付給我更多,以彌補我失去的精神快樂。


※ ※ ※


  紅塵俗世,眾生迷愚者多,聰慧者少,造成眾生在人生旅途當中,經常會感覺到福祿逐漸減少,或者運勢無法開展,甚而陷入窘境,以致深深煩惱不已。


  眾生之所以福祿遲遲無法增長,最主要原因乃在於欲望太過於熾盛。日常生活之間,由於欲望太廣,使得有限的收入,必須不斷的支出,支出的範圍過於廣泛,積蓄自然就隨之不斷減少,形成辛苦工作大半輩子而本來應該有些存款與積蓄,但是出乎意料之外,存款不但沒見到增加,反而是日漸減少,狀況好一點的,只是讓每個月的收入與支山,形成平衡而已,這就是世間人心中之欲求而永無止盡的結果,才會讓手中的財福報一直流失掉。


  陽世間有石化業的龍頭曾經過:「福報不是你的收入有多少!而是你存款下來的有多少?」有福氣的人,不會讓自己成為一個喜歡追求物質享受的敗金之人,乃是會有規則、有理智的運用工作之收入,當省則省,當用則用,於生活上若是並非真有必要使用到的任何物品,對不隨意購買,能如此控制自己及約束自己的欲念,則福報便可持續增長,因為福報一直增加,乃更進一步能促使福祿回流於社會裡,因此有福者將於每一個月善用收入,除了固定支出之外,其餘的收入便分配一部份做為濟貧恤困之用途,讓自己的慈悲心念更增長一分,使自己的一分大愛精神流入社會的某些角落,進而發光、發熱。


  所謂:「收割之後,必隨後播種」,亦即隨時播下善的種子,讓種子萌芽,機緣成熟之時,福祿即能反覆形成,並使福報綿延不。然而人生的旅程中,由於本身平時之寡欲,運途自然能平坦順遂,生活上任何資源從不匱乏,乃是因為使用得當的結果。


  在十五年前,於廣東地區,乃有王氏,在某食品公司上班,或許從小生長於貧困家庭,知悉賺錢之不易,乃養成勤儉的習慣。反觀,現實的社會裡,可以觀見有不少貧人家的子弟,打從有了工作,每到發放薪資的時候,必定會開始大肆消費,有了這樣的習慣之後,自然造成積蓄不多的情形。


  然而王氏一介女流,卻未塗脂粉,僅是善於調養身體,使身體維持作息正常,亦常保持飲食清淡,雖無佳餚美饌之山珍海味,總是盡量能讓營養平均攝取,以維持身體健康。是以,王氏在勤勞與節儉之下,收入雖然不算多,但是有心存錢積蓄,經過一段時日,卻已累積一筆可觀的儲蓄。


  是以故,因為平時無太多與太大之物質欲望,日子過得樸實,生活中享受其清淡,於清淡中享受生活身心靈自在中,並且不忘隨緣隨份的行造種種善事;於是福德不斷增長,運勢燦爛非凡,乃因寡欲帶來的好處也。


增福開運寶鑑-第二十章  寡欲能增福開運


2025年4月24日 星期四

叫我說什麼?

 

  浙江天臺山,是佛教天臺宗的祖山。那年,一個自稱「豐干」的禪師來到天臺宗聖地——國清寺,住在了藏經樓後面的小院。他出入寺院,總是騎著一頭咆哮如雷、迅疾如風的大老虎。


  因此,國清寺的僧人敬而遠之,誰也不敢與他親近。然而,莫道虎威風,自有伏虎人。豐干禪師的猛虎坐騎見了寒山與拾得,比小貓還乖。


  拾得是豐干禪師從路邊拾的棄嬰,而寒山,不知他來自哪裡,連姓名也無人知曉,僅僅是因為他住在天臺山最高峰的寒岩上,人們就稱他「寒山」。


  登陟寒山道,寒山路不窮。


  溪長石磊磊,澗闊草濛濛。


  苔滑非關雨,松鳴不假風。


  誰能超世累,共坐白雲中。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不知是因為豐干瘋癲,寒山、拾得才拜他為師,還是青出於了藍而勝於藍,反正,自從有了這三個寶貝,國清寺就沒了一天清靜。


  寒山一身非僧非道的襤褸衣衫,時常對著空中叫喊:「好快活、好快活!」僧人們嫌他麻煩,就用禪杖打他,他卻拍掌大笑。


  一日,他和拾得一同問豐干禪師:「古鏡不磨,如何照燭?」


  他的意思是,未曾修行時,佛性如何作用?


  豐干禪師回答:「冰壺無映象,猿猴探水月。」


  寒山:「此是不照燭也,請師父重新。」


  豐干一笑:「萬德不將來,叫我什麼?」


  古鏡光潔,照天照地。寒山、拾得豁然大悟。


  寒山看到一群僧人將茄子串起來燒著吃,就用茄子串向一位僧人的脊背打了一下。那僧人自然回頭,寒山呈上茄子,也呈上了大好禪機:「這是什麼?」


  那僧不識機鋒,以為寒山在惡作劇,罵道:「你個瘋子!」


  寒山無可奈何地向旁邊的僧人


  「你看這傢伙浪費了我多少鹽醋。」


  是呀,他以茄子示現禪要,那僧懵懂,豈不是辜負了寒山一片心血。所幸,有伶俐的漢子找上門來了,名滿天下的趙州從諗禪師行來到天臺山,見到寒山、拾得之後道:「久聞寒山、拾得大名,到來只見兩頭水牯牛。」


  寒山、拾得聽了,果然拉開鬥牛的架勢,嘴裡還發出喝水牛的聲音。第二天,寒山和拾得問趙州來幹什麼?


  趙州來禮拜五百尊者。二人,五百水牛尊者。


  趙州追問「本來是羅漢聖僧,為什麼做五百頭水牛?」


  寒山大口叫:「蒼天,蒼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