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30日 星期五

冤有頭,債有主

  河北高陽縣城內,有農夫某甲,家小康。子舅無賴,常向農夫借貸,不遂所求,即行偷竊。

  一日傍晚,農夫全家正晚膳,共見其舅,頭戴白巾,入大門轉向驢房而去。疑舅行竊,命兒童尾窺之。


  童入驢房,舅已不見,只見老驢產下白頭小驢,回稟其父。農夫知舅投驢,命童子赴舅家看,以證其實。


  童子奔至舅家,舅已荷粮赴集鎮。童子亦趕至集鎮,見群人圍樹下,童子插首人隙以窺之,見其舅頭戴白巾,發痧臥斃。奔回報信,遂證明子舅投驢是實。


  隔年驢長,負糧趕集,童子執鞭隨之。路上有挑瓦盆趕集者,驢似有意,觸翻其筐,瓦器盡碎。物主扭童子賠償,童問損失若干,曰:「壹千文」童子許賣糧賠償,物主放童子。


  童子趨驢前,抱驢首痛擊之,且罵曰:「舅父為還債來,今又負債去耶。」


  挑瓦盆者笑問之,曰:「稱驢為舅何謂也?」童子以實告。問舅姓名,童子以告。


  挑瓦盆者,搖首稱奇,回顧聽眾曰:「某年余與童舅經商,欠錢壹千文,今日所碎之盆,恰值千文。伊既來索債,我亦不求賠償。」遂捨童子挑空筐而去。


  高陽人類能言之。(《出苦飛航》.何侃如)


※ ※ ※


  一個人累劫生死輪迴,不知造下多少罪孽?冤愆不少,此種之積怨,如不消解,就是累贅,身有負擔,性靈將永遠無法清明。如同一個人負債纍纍,生活怎會舒暢愉快呢?此乃理之然也。


  是故,消冤解孽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惡因由自己招惹來的,誰會放過你呢?必須由自己設法去解決。冤孽不去,必受纏擾,而讓你永遠在迷途裡打轉,難以跳脫。而冤孽中,什麼最為嚴重?即是殺孽之債,此股怨氣永遠圍繞在你身邊,常相左右,總希望向你討回公道,導致你生活不如意,受病之折磨,血光不斷,讓你一生走來寢食難安,昏頭轉向,無以寧日,如能體悟明白這個道理,就得趕快處理。首先當知道修持進德,每日誦經持咒不斷,靠神力予以排解,或造大功德迴向,久久自可化解矣。


  所謂:「冤有頭,債有主。」每個人有每個人不同的冤孽,要能知而及早化解,更盼不可舊債未清,新債又來,那必永遠沒完沒了,牽扯不清而沉淪,故趕快知修,行功立德,迴向冤親債主,做個乾淨賢良之人,做個明白逍遙之人。


迷途知返.思歸覺路 -第二二章 消冤解孽,去離迷途

2017年6月28日 星期三

念力宗

蓮生/文

  念就是「思念」。

  念力是五力之一,「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

  我們明白六念是:

  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密教又稱「念力宗」。

  思念有沒有力量,一名醫師說:

  「有一個人,進醫院做全身檢查,這個人進來時,會說會笑,一切正常。但檢驗報告一出來,是癌症末期,壽命只剩幾個月,這個人馬上腳軟,無法行走,全身癱瘓,不能飲食,嚇得臉色發白。」

  醫師說:

  「這是念力!」

  為何會如此?

  身子與心靈是要互相協調的,心靈若安定,身子就安定,心靈一震盪,身子跟著完了。

  心有病,心病無藥可治,身心關聯太大。

  身體要健康,不但身體的保養重要,心靈的保養更重要,現代醫學已注意到「躁鬱症」、「憂鬱症」、「精神病」、「妄想症」等等,這心力太重要了。

  密教講「念力」。

  淨土講「一心不亂」。

  佛講:「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寫一首詩:

  人都是自己捉弄自己
  先在自己腦海裏胡言亂語
  想念大紊亂
  種種糢糊多變的情緒

  修行就是修念力
  意味著拋棄人間的垃圾放下自己
  集中一個方向來努力
  無窮盡的孕育
  穿梭過虛空與大氣

盧勝彥文集第168冊《孤獨的傾訴》念力宗

公車式的職場生涯

在大公司的職場生涯,像乘坐一台公車。







我們知道它有起點和終點,卻無法預知沿途的經歷。






 有的人行程長,有的人行程短。





有的人很從容,可以欣賞窗外的景色。






有的人很窘迫,總處於推搡和擁擠之中。





然而與懸掛在車門上、隨時可能掉下去的人相比,似乎又感欣慰。





獲得舒適與優雅,座位是必不可少的機會,因此總被人們爭搶。





有的人很幸運,一上車就能落座。






有的人很倒楣,即使全車的人都坐下了,他還站著。







有時別處的座位不斷空出來,唯獨身邊這個毫無動靜。








而當你下定決心走向別處,剛才那個座位的人卻正好離開。








為了坐上或保住座位,有的人漠視良心,甚至傷害他人。









有的人卻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不得不將到手的座位讓給他人。







有的人用了種種的方式,經歷了長長的等待,終於可以坐下。







但這時他已經到站了。







下車的一刻,他回顧車廂,也許會為區區一個座位而感慨,自以為大徹大悟。







其實即使重新來過,他依然會去爭搶,因為有時如果不坐下,連站的位置都沒有。






除非你永遠不上車,而這並不由自己決定。







到站的人下了,車上的人還在。







依然熙熙攘攘,依然上上下下。

2017年6月27日 星期二

修道與身體

  無根禪師有一次忽然入定三日,被人誤以為圓寂了,就將他的身體火化。過了幾天,無根禪師的神識要出定,卻找不到他的身體,寺裡的人都聽到他以悲慘的聲音自言自語:「我在那裡呢?我的身體在那裡呢?」尤其到了夜晚,無根禪師尋找身體的聲音更加悲切,鬧得全寺上下不安。

  後來,無根禪師的好友妙空禪師知道了這件事,便特地趕來,對大家說:「今天晚上,我就住到無根禪師房裡,和他好好談談。請替我準備一盆火及一桶水,我要讓他了解什麼是『我』。」


  夜深時,找身體的無根禪師來了,悲傷地叫著:「我呢?我的身體呢?」


  妙空禪師安詳地說:「好朋友,你在泥土裡。」


  無根禪師就鑽進土裡東找西找,找很久都找不到,憂愁地說:「土裡面沒有我呀!」


  妙空禪師又說:「那可能在空中,你到虛空中找找看。」


  無根禪師又到虛空中找了很久,最後悽切地說:「虛空裡也沒有我,我究竟在那裡呢?」


  妙空禪師指著水桶說:「大概是在水裡吧。」


  無根禪師穿梭自如地潛入水桶中,不久又哀傷的出來說:「水裡沒有我啊,我究竟在那裡?」


  妙空禪師指著火盆問:「你在火裡面?」


  無根禪師就進入火中,還是沒有找到。


  這時,妙空禪師嚴肅地對無根禪師說:「你能夠入土、下水,也能進入熊熊的火中,更能自由自在的出入虛空,你還要那個渾身骯髒、處處不自由的色殼子做什麼呢?」


  無根禪師聽後,猛然有省,從此不再吵鬧著找「我」了。


  真我不是色身,因為色身有礙有病,色身是無常之物;真我是法身,法身遍滿虛空,充塞法界,乃「亙古今而不變,歷萬劫而常新」之體。禪者證悟真心,應與法身相應,而無根禪師念念不忘臭皮囊,焉能解脫?所幸有同參妙空禪師方便開示,終於讓無根禪師找回真我。


※ ※ ※


  無極老母曰:修道有一個密不可分的附屬,也是必要的條件,那就是要有一具軀體。換句話說:修道離不開身體。這句話乍聽起來像是執相了,因為修道就是要脫離這個軀體的束縛,為什麼軀體反而成了修道的必要條件呢?


  肉體的我,是個基本因素,在反璞歸真的過程中是個開頭,所以對於肉體當然不能稱之為假我,因為你如果否定肉體我,那麼真我又何在?又如何去反璞歸真?又為什麼要反璞歸真呢?因為有一個肉體我,所以才須要反璞歸真。這種看似矛盾的理論,其實卻是一個至理的源頭,所以肉體的我,可以稱之為假體,絕不能稱之為假我,因為假體是有靈性暫寄的軀殼,就像一間房子,是個死的建築物,因為有了主人,它才顯出有生氣的道理一樣。


  儒家的克己復禮,強調人本;道家的無為,講究清靜;佛家的戒律,主張苦修。這都是提示我之重要性。可是數千年來,歷代:儒家卻將思想主流,偏入了仕途進取的階梯;道家的思想,偏于高深難解;佛門卻閉關自守,固步自封。因而各家奧義未能普遍深入人心,而使一些精髓湮沒,殊為可惜!


  娘今講明瞭修道離不開身體的重要性後,再談到既然修道必須要有身體配合,而身體的組成又離不開感官,有了感官,又產生情緒、欲望,那麼要如何打破這一關呢?老子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這個身,即是指感官,也因此身而有了欲望。太極學的觀點,主張欲為後天性,可是這個後天性又有其所必然而致,換句話說:也是隱伏在後天性的潛意識中。欲是心理不平衡,心理也是軀體組成的重要結構,所以首要就是要注重平衡功夫。精、氣、神的平衡尤為重要,也就是說要打破這一關,必須使精氣神平衡,可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困難,因為你如果能永遠心理平衡,則永無疾病,就可以長生了。


  道家有性功之說,佛門有禪靜之學,這都是一種平衡的功夫。世有研究哲學者嘗言心,可是他們都不知道心之外,尚有良知與良能,雖然一切變化源於心,可是這平衡作用是屬於良知、良能。克欲首在良知,而良知的動力,卻是良能,不要以為同樣屬於心的主宰而輕忽了。建房子的講究材料、技朮,與偷工減料都能完成,可是結果卻是絕對迥然不同的。概略的講解了身體對修道的重要性,娘在下期再繼續講解不能壓榨肉體,以作結論。


道心秘藏第三章第五節 修道與身體

2017年6月26日 星期一

達瑪第諾經

南海古佛  降

詩曰:綾羅綢緞罩俗身  兒女成群憒鬧氛
        若是遵得四證淨  依然凡聖擁祥禎
 
聖示:吾今日降著:「經典的智慧」
 
  第廿五章   達瑪第諾經
 
  凡夫輪迴生死無有止境,即使一時一地之間,有殊勝的因緣修行,也每每因為所遇的善知識(師父)功夫不足,或受到環境影響,或自己缺乏判斷力,或實踐力不足……等,而迷失或退墮。也可能因為壽命終了,導致終其一生,修行沒有結果,因此,證得須陀洹果(初果),就是修行者最重要的保障。

  因為證得須陀洹果(初果)之後,絕對不會退轉,也不會再墮入三惡趣(地獄道、鬼道、畜生道),未來最多從天上、人間轉生七次,就必定證得阿羅漢果,達到涅槃解脫。而且證得初果之後的人間生活,也不會影響家庭和樂。

  在《相應部》相應五三經中記載:

  有一次,世尊住在波羅奈國的鹿野苑。

  那時,優婆塞達瑪第諾與五百位優婆塞去見世尊,禮敬世尊後,坐在一旁。達瑪第諾優婆塞對世尊這麼說:「世尊!為了對我們在漫漫長夜中能夠得到利益與安樂,請世尊教誡我們,請世尊訓誡我們。」

  世尊說:「達瑪第諾!你們應當要這樣學習:『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隨時記住,那些如來所說之意義深奧、遠離世間苦惱而與空性相應的經典。』達瑪第諾!你們應當要這樣學習。」

  達瑪第諾說:「世尊!這對於居住在兒女成群、嘻笑憒鬧的家庭裡,穿著輕軟華麗的衣服,享受著迦尸的檀香,配戴著花縵、塗香料、噴香水,享用著金銀錢財的我們,是不容易的。請世尊為持守五戒的我們,教導更上的法門。」

  世尊說:「達瑪第諾!那麼,在這裡,你們應該這麼學習:對於佛具備不動搖的信念(不壞淨):『像這樣,那位世尊是應供養、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人天師、佛陀、世尊。』

  「對於法,具備不動搖的信念(不壞淨):『法由世尊善巧地解說,此時此地即可親見,當下就可以遠離種種身心熾熱的燃燒。法沒有時效限制—不論什麼時代,都可以通達涅槃。法需要親自觀察檢驗,智者當會自行證知。』

  「對於僧伽,具備不動搖的信念(不壞淨):『世尊的聲聞僧伽循著善良、正直、真實、完善的方法修習。向須陀洹道,得須陀洹果;向斯陀含道,得斯陀含果;向阿那含道,得阿那含果;向阿羅漢道,得阿羅漢果。如是四雙八士才是世尊的聲聞僧伽,應該佈施、禮遇、供養、尊重,這是世間無上的福田。』

  「他對於聖者所珍惜的戒律,不毀壞、不缺斷、不玷污、不雜染,進而脫離輪迴惡道的恐怖。戒為智者所讚嘆,持戒者不執取世間的貪愛,戒可以循序導向於禪定。達瑪第諾!你們應該這麼學。」

  達瑪第諾說:「凡世尊所教導的四項須陀洹(初果)之法,我們都具備了,我們符合那些法,我們在有生之年將永遠保持此法。」

  世尊說:「達瑪第諾!你們很幸運啊!達瑪第諾!你們很有福氣啊!達瑪第諾!你們當可記說為須陀洹果(初果)。」

  此經記載,達瑪第諾是一位持守五戒的在家居士,因為具備了對佛、法、僧、戒四個堅定而不可動搖的特質,也就是「四不壞淨」,所以佛陀授記其為須陀洹果(初果)。雖然他過著優渥的在家生活,但因貪、嗔、癡減弱,而且已經進入道果法流,所以不會放逸,仍然可以一方面享受過去善業帶來的福報生活,一方面過著隨順法流的禪思生活。

經典的智慧-第廿五章   達瑪第諾經
 

2017年6月25日 星期日

空空如也

蓮生/文

  如來的三法印:


  諸行無常。

  諸法無我。
  涅槃寂靜。

  我有一個想法,「空空如也」!


  讀《金剛經》的體悟更多:


  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無施者、無受者、無施受之物。


  無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無法,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無住,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真名菩薩。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無福德,如來說得福德多。


  無所得,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一偈: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二偈: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三偈:


  身空。

  心空。
  法空。
  性空。

  我的想法仍然是「空空如也」!空、空、空、空、空。

  ●
  我從一切佛法中學習到:

  制欲而不為欲所制。

  制心而不為心所制。
  制人而不為人所制。
  制法而不為法所制。

  我用的是:


  觀察。

  留意。
  掌握。
  理解。

  最後得出來的答案,仍然是:「空空如也!」


  我走過很多修行的路子,發覺如何修行,都免不了他人的苛評。


  走這條也不是。


  走那條也不是。


  走東也不是。


  走西也不是。


  不是、不是、不是、不是、不是……。


  終於,我明白了。空空如也是我的中心思想。


  不用戒懼。


  身空、心空、法空、性空,便沒有恐懼了!

  ●
  我填一首詩詞:

  修行修的是什麼路

  我這個行者
  只在諸法中隨步
  這也算是人間遊戲處

  誰知根本無所住
  今日講的是真實語
  回首來時
  如何能夠去回顧
  就算得也未得
  就算證也未證
  唯佛知我未辜負

盧勝彥文集第190冊《無所謂的智慧》空空如也


2017年6月24日 星期六

剝削人力,轉生大象

濟公活佛 降

詩曰:古寺經聲越矮牆,耳聞會意最清涼。

   木魚鐘磬空靈渡,歸燕春山送夕陽。

聖示:一個人平時沒有學會「放下」,臨命終時要放下恩愛、財產、事業、成就是難上加難,故在平時能一點一滴學習「放下」,養成不與人爭,一切隨緣,萬事不計較,則內心就能漸達寵辱兩不驚,形影心境皆是空的境界,如此又哪會還有罣礙呢?


濟佛曰:徒兒隨為師上蓮台,準備出發著書。


王生曰:徒兒遵命!


(此時濟佛口念真言,堂外現出蓮台,師徒二人上了蓮台,快速飛往目的地。)


王生曰:叩問恩師!徒兒看有些人天性樂觀開朗,有些人總是愁眉苦臉,甚至有憂鬱之傾向,尤其是有憂鬱傾向者不容易改變其思維邏輯,這是不是因為環境所造成的結果呢?


濟佛曰:其實環境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主要因素乃是「業力」之關,此業力就是一般人所謂的「習氣」、「個性」,習氣、個性是宿世因果所化現,且習氣、個性深植於人的潛意識之中,故要改變習氣、個性乃是一項非常艱鉅的工作,因此常有人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一個人時時刻刻都很開心,情緒穩定,即是因為他善業很強;而一個人常常眉頭緊鎖,左驚右怕,即是因為有業力躲在胸口。其實悲觀的人也有自知之明,總會想方設法想要擺脫悲觀,但常常功虧一簣,此就是業力作祟之關。


若要改善此現象,可從拜佛懺悔、持念佛號、恭誦經典做起,再則就是要多接觸正面、光明的信息,因為人的嘴巴吃五味,鼻子吸五氣,意識也吸收各種思想、情緒,正面、光明的能量吸收多了,就趣向善道,負面、黑暗的能量吸收多了,就趣向偏道,尤其是電視媒體、報章雜誌談論政治、八卦、殺戮……等之內容,能不看不聽,就能馬上獲益,效果不可思議也。


王生曰:叩謝恩師之說明!業力真是無處不在,徒兒看有的人業障很重,幹苦力活很有力氣,但叫他拜佛就沒有力氣,誦經跪都跪不住,好像要了他的命一樣,所以每個人應該要時時清淨業力,清淨身心,未來靈性才能更上一層樓。


濟佛曰:然也。


(師徒二人談論間,蓮台已抵達印度北部一古城。)


濟佛曰:目的地已到,徒兒下蓮台。


王生曰:徒兒遵命!下了蓮台,看到前方有好幾隻大象在憩息,象背上有用繩索固定的長方形籐椅,籐椅上有坐墊,大象身上則披紅掛綠的,打扮得異常絢麗,叩問恩師,我們今日是要先觀光再著書嗎?


濟佛曰:聖務在身,可沒那麼多閒情逸致,今日是要訪談你眼前的大象,待為師將一隻大象的元靈調出,你訪問他為何會墮入象身之因由,以做為世人之警惕。


(此時濟佛以佛扇一搧,大象之元靈隨即被調出,並現出一男子之形象。)


王生曰:先生您好,因為今日濟公活佛恩師奉旨領我訪遊著書勸化世人,而我看您身為大象卻身披美麗裝飾,甚為好奇,不知您是以何因由轉為象身,可否簡略說明作為著書案例,積一些功德。


(男子經濟公活佛點化後,隨即娓娓道出)


男子曰:我是一隻馴養象,也是「工作象」,我現在每天的工作,就是載觀光客從山腳前往山頂遊古城、逛神廟,我外表看似悠哉,但其實是辛勞又不自在,不過比以前有稍微好一點。因為我以前是在伐木場搬運木材,工作粗重又吃不好,是為主人鎮日工作的奴隸,晚上還被鏈條拴住,而主人根本只把我當成賺錢的機器看待。


我這一生會淪落到此地步,乃是因為我前世為一木炭廠之主人,為了生意常常要雇工伐木,搬運木頭,或看顧木炭場,然而我卻巧使喚人,對雇用的人常用各種名目剋扣工錢,甚至藉故不給報酬,完全沒有憐憫那些工人賣力工作後,只是為了得到些許工資,以養家活口,而我卻從中賺取黑心錢,只知自己在生活上能吃香喝辣的享受,因此死後轉生大象。平時吃的是飼料和草,幹的卻是重體力活,而且還得任勞任怨,真是悔不當初。


濟佛曰:世間有錢或有權之人,在工廠企業或家中,打罵、虐待、剝削雇工和下屬,或佔其便宜,而被打罵者或懼其權力,或害怕失去工作而噤聲,或無處申訴。如此欺人者,待其福報盡了,除墮入地獄受苦外,還會轉生牛、象,以償宿債,希世人莫可作威作福,以免悔之晚矣。


(此時濟佛佛扇一搧,男子之元靈又重返大象體內。)


濟佛曰:好了!今日就訪談至此,我們回去吧!


王生曰:徒兒遵命!


(此時師徒二人上了蓮台,蓮台往虛原堂飛回。)


濟佛曰:虛原堂已到,徒兒下蓮台。可,吾回。


因緣與果報-第二十四章 剝削人力 轉生大象


2017年6月23日 星期五

鶴立雞群

  有一個僧人名唐玄奘,他剛剃髮的時候,在法門寺修行。法門寺是個香火鼎盛的名寺,每天晨鐘暮鼓,香客如流。

  玄奘想靜下心神,潛心修道,但法門寺法事應酬太繁,自己雖苦苦習經多年,但談經論道起來,自己遠不如寺裡的許多僧人。


  有人勸玄奘說:「法門寺是個名滿天下的名寺,水深龍多,納集了天下的眾多名僧,你若想在僧侶中出人頭地,不如到一些偏僻小寺中參禪靜坐,這樣,你的才華便會很快光芒迸露了。」


  玄奘自忖許久,覺得這話很對,便決意辭別師父,離開這喧喧嚷嚷的法門寺,尋一個偏僻冷落的深山小寺去。於是玄奘就打點了經卷、包裹,去向方丈辭行。


  方丈明白玄奘的意圖後,問玄奘:「燭火和太陽哪個更亮些?」


  玄奘說:當然是太陽了。


  方丈說:「你願做燭火還是太陽呢?」


  玄奘認真思忖了好久,鄭重地回答說:「我願做太陽!」


  於是方丈微微一笑說:「我們到寺後的林子去走走吧!」


  法門寺後是一片鬱鬱蔥蔥的松林。方丈將玄奘帶到不遠處的一個山頭上,這座山頭上樹木稀疏,只有一些灌木和零星的三兩棵松樹。


  方丈指著其中最高大的一棵說:「這棵樹是這裡最大最高的,可它能做什麼呢?」


  玄奘圍著樹看了看,這棵松樹亂枝縱橫,樹幹又短又扭曲,玄奘說:「它只能做煮粥的薪柴。」


  方丈又信步帶玄奘到那一片鬱鬱蔥蔥密密匝匝的林子中去,林子遮天蔽日,棵棵松樹秀頎、挺拔。


  方丈問玄奘說:「為什麼這裡的松樹每一棵都這麼修長、挺直呢?」


  玄奘說:「都是為了爭著承接天上的陽光吧。」


  方丈鄭重地說:「這些樹就像芸芸眾生啊,它們長在一起,就是一個群體,為了一縷的陽光,為了一滴的雨露,它們都奮力向上生長,於是它們棵棵可能成為棟樑。而那遠離群體零零星星的三兩棵樹,一團一團的陽光是它們的,許許多多的雨露是它們的,在灌木中它們鶴立雞群,沒有樹和它們競爭,所以,它們就成了薪柴啊!」


  玄奘聽了,便明白了。玄奘慚愧地說:「法門寺就是這一片莽莽蒼蒼的大林子,而山野小寺就是那棵遠離樹林的樹了。方丈,我不會再離開法門寺了!」


  在法門寺這片森林裡,玄奘苦心潛修,後來,終於成為一代名僧。他的枝葉,不僅伸過雲層,伸過了天空,而且,承接了西天輝煌的佛光。


  是的,一個成才的人是不能遠離社會這個群體的,就像一棵大樹不能遠離森林。


※ ※ ※


  靜坐乃修持者靜悟養身之法,其主要目的乃找回「本性」,故過程中透過煉心、淨心,而回歸純淨湛然是也。


  然而一個人若為了遠避人群逃開塵世,而入深山索居,並不一定可以見性明心,為何如此呢?因為一個人若不遇境、不遇物,離眾獨居,那怎知其靜為「真靜」?故靜坐可養身靜心,但卻不一定可悟道。道修之來是在內外接觸之狀態下,不受情愛、名位、利祿所擾,而跳脫出來。故「悟」來自於實踐中獲得,「道」亦是生活之一種體悟。


  所以修持者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除了學習怡然的生活外,又能不離眾而讓己身生活昇華,此方是修者正確之「道」。其實一般修持者靜坐,不外乎求得心之淨、心之清,然而若要靈清靈淨,可從廣閱善書刊物、持誦經典或廣行善功中,潛移默化的淨己之靈,並非只有靜靜坐著就有所得。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只要人們能回歸自然、適應自然,莫有稀奇古怪的妄念一堆,則可得順心寧靜的生活了。

2017年6月21日 星期三

好生之德

  三國時,魏國的將軍鄧艾出征,進駐涪陵,空暇時出遊,看到樹上有一隻鳥正啣食在餵小鳥,便彎弓搭箭對準了射去,以占卜吉凶。

  弓弦響起,那隻鳥聞聲驚避,躲過了這一箭,但是因為不忍離開小鳥而飛到鳥巢旁邊。


  鄧艾一箭不中,又再射一箭,結果射中了這隻鳥,但牠仍舊掙扎著,把東西餵給幾隻小鳥,又啣了一些東西放在巢邊,好像是在教小鳥們要自已取食的樣子,然後很哀痛地達叫了幾聲就斷氣從樹上掉了下來。


  他的雛鳥們從樹上的巢裏伸出頭來不停的悲鳴,鄧艾看到這種情形,就把弓丟在地上,嘆了一口氣說:「我違背物性,恐怕在人世不久了吧!」


  母子本天性,慈母劬勞,凡有人性者,無不感動,鄧艾殺機一開,卻使他們母子分離,後來征蜀雖立大功,卻為鍾會所嫉,誣告他謀反,而被司馬昭令監軍衛瓘所殺。可見善惡之報,自有因果。


※ ※ ※


  物與人同化,人與物同體,豈可相互傷殘,好生惡死,彼此一理,己之所不欲,焉可加害於物命,而自招其禍。故當以天為心,以物為己,以理為心,物為胞與,殘殺之心,自可止矣。


  人與物皆天命也,亦即是人與物命乃同天地造化所成,好生惡死之情況相同,不可因粗心、戾心、縱心、焚心、妒心、險心、仇心、惡心、暴心、虐心等而加以殘害,情何以堪!惡貫滿盈,自取滅亡。


  天好生而惡殺,人好殺而惡生,天心好而人心殊,更當明理而慎戒,莫可背道而違心,壽物壽己,福祿綿長,簡數語為序。


生靈的悲悽-序

一字口訣

蓮生/文

  我,盧師尊常說「一」字口訣,我覺得「一」字,有四義,且讓我寫一寫,大家讀一讀。


  我說:


  一就是真。


  天地就是一,整個字宙就是一,山河大地也是一。


  佛說:


  幻化。


  但由幻化修真也,也就是以假修真。


  中立不倚,是正。


  正也是真。


  所謂:


  身清淨、口清淨、意清淨。


  此乃:


  端莊嚴肅。


  大氣凜然。


  守正無偏。


  是真是一。


  我說:


  一就是靜。


  精神統一。


  萬事歸一。


  制心於一。


  一就是渾然太極也,有了一,就能入於「靜」。


  如鏡磨垢。


  如修面壁。


  五蘊歸一。


  心情師一。


  六欲歸一。


  如此萬緣湛湛然而寂靜。


  不睹。不聞。


  眼、耳、鼻、舌、身、意,全歸於一。


  不二法門。


  主一主靜。


  此乃聖人心法,佛法口訣。


  我說:


  一就是純。


  所謂凡夫,就是不純,俗念就是濁,五濁世界就是凡夫。


  由凡入聖。


  要先去濁存純。


  這始終至誠,就是道心,道心就是守一存純,一絲不苟。


  天心非純而不凝。


  氣不純,則非真,則非靜,則非一。


  其德三三,必無純效。


  修真養性,必然是:


  純精。


  純氣。


  純神。


  如次純極則妙來,純者放光,稍涉不純,則不能成。


  至誠亦純也。


  至道亦純也。


  至心亦純也。


  光明亦純也。


  我說:


  一就是一。


  道就是一。


  一就是道。


  主一是要,勿墜旁門,必入外道。


  一就是竅。


  太空渾然,一心一德,佛階可到。


  不二法門,就是「一」。


盧勝彥文集249《來自佛國的語言》一字口訣

2017年6月20日 星期二

千萬買鄰,百萬買宅

  語見《南史。呂僧珍傳》

  呂僧珍是一個品格高尚、學識豐富的人,當時,很多人都以能接近他為榮。


  有個叫宋季雅的人,原來是南康邵的太守,退休後,特地在呂僧珍的隔壁買了一棟居宅,買好後,便興玫勃勃地去拜會呂僧珍。


  呂僧珍便問他居宅的價錢,宋季雅說:「一千一百萬!」呂僧珍很奇怪,這房子也不怎麼特別豪華,怎會這麼貴呢?


  宋季雅說:「一百萬買宅,一千萬買鄰。」


  「千萬買鄰,百萬買宅」便成了諺語,意思是好鄰居比住宅貴重十倍。


※ ※ ※


  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智。」孔老夫子有說:鄰里之間,有深厚的仁風與樸實、純真之風氣存在,那真是太好了;如果不能居住到仁風厚實的地方,那怎麼能算是明智呢!


  世間人,若是發現有仁風深厚的居民與地區,卻不能夠盡快搬遷與之相處在左右之間,豈能夠獲得真實的智慧呢!普天之下,欲尋找到一處仁風醇厚而地方人人心地善良、純樸之處,並不容易;雖然如此,在這廣大的社會裡,卻仍然有仁德忠義之人們散佈在社會的各個角落裡。由於社會上就是有了這些仁心志士,才促使世間增添不少善氣,人間有仁人志士,真是美妙極了。


  無奈是眾生,雖然經常面對鄰里間有惡劣之鄰居,卻往往只能默默承受,卻不能儘快挑選善風氣的地區,於短時間內儘快搬遷,與仁義之鄉的人們當鄰居,如此豈能說是有智慧的人呢?就因為缺乏智慧,總是認為不久後應該會改善,但是事實經常證明,惡鄰行徑已經成為自然習慣,並不容易改善;反而自己的言行舉止從原本的良好,逐漸染著,隨後使自己的言行形成惡質,讓自己最後也變成別人眼中的惡鄰居。


  昔時,孟母三遷,除了替孟子尋覓優良的生長環境以及學習成長的優良空間之外,更是替自己尋覓能夠安穩、能夠有互助合作的鄰里,這樣自己在處理任何事務上就有更多良好的助力;本身原有之仁心仁德,亦能不斷的隨著優良鄰居的仁諄風氣,編織成密密麻麻深厚的仁風厚德風尚,而本身的智慧便從中不停的啟發萌芽茁壯。此後自身之言行舉止必然充滿內涵,更中規中矩,因為世上智者,一旦遇到了好鄰居,便迫不及待的想前往那仁鄉義處定居下來,使自己與家人在那仁義淳樸當中薰陶,久而久之,自身亦必有厚實,能行仁,可佈道。


  時代進步,但人心卻反而退步了;民智普開,但道德卻淪亡了。此時,小家庭林立,造成仁人志士被隔離於四處,仁心淺薄者,便容易隨社會惡風氣而變調,讓自己隨波逐流,最後同流合污者多,甚至最後孤立者不少。因此,凡遇有仁人志士出現,當匯聚成流,一旦因緣際會,便該使仁風善德漸進鄰里左右,行之久遠,仍能擁有一股強而有力的清流力道,志可斷金,千秋永沐於仁風德範之間也。


寶德雜誌119期-述論:里仁

2017年6月19日 星期一

各人生死各人了

  在佛世時代,阿難尊者是佛陀的常隨弟子,他對於佛陀所說過的法,都能夠憶持不忘,因此被譽為「多聞第一」。

  有一天,阿難尊者請教佛陀說 :「佛陀,這麼多年來,弟子一直隨侍在您的身邊,那麼,弟子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像佛陀您一樣福慧圓滿呢?」


  佛陀一聽,並沒有直接回答阿難尊者,反而是招呼他在一旁先坐下來,自己則拿出剛才托缽所得的飯菜吃了起來。


  過了一會兒,佛陀開口問阿難尊者:「我已經吃飽了,你吃飽了沒有?」


  阿難尊者一臉不解地看著佛陀,疑問地說:「佛陀,阿難還沒有吃,怎麼可能會飽呢?」


  佛陀微笑說:「是啊!你只是看著我吃飯,當然是我飽,而你沒有飽。修行佛道也是一樣的道理,不是只有看著我修行,你就能得道,必須自己身體力行,才能漸次到達目的地,別人是絲毫替代不得的呀!」


  佛經上說:「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生死各人了。」有些事情是別人不能代替的,就像生老病死,別人也都不能代替的啊!要斷煩惱、要開悟、要得道,問別人都沒有用,這都要靠自己自我承擔。


  常有一些人把問題推給別人,總是問:怎麼樣子才能開悟?怎麼樣子才能安心?事實上,別人怎麼能替我們開悟、替我們安心呢?有些事情,人家會給我們一點助緣,但不是全部都靠別人的,有些重要的問題,還得要靠自己去解決哦!


※ ※ ※


  佛途廣闊,似無邊際,其實法門只有三度,簡單非常,能把握此三門,可以立地成佛。


  所謂三法門者,就是領悟、智慧、實踐,三者不能缺一。因為佛學是直觀的、經驗的、不是依循的,尤其不是權威的,故領悟為最大關鍵。學佛不必以他人之見為己見,只要直觀下去,用自己心得去領悟,而智慧便出,以他人之見為己見,則本人之智慧,必受蒙蔽。因為他人領悟所得,乃他人之見解,其究竟性別人一定不大清楚,言語文字,每多詞不達意,惟有自己領悟,才是真理。


  學佛之領悟等於江風,智慧等於舵工,實踐等於船帆,佛學就等於一艘船。欲船之航行,必先有江風之吹送,然後把定舵,揚起帆,船無有不前進者。試想江風、舵工、帆,三者缺一,其可得乎?許多船,有舵工,有江風,而無帆者甚多,殊深可惜!其實最難得者為江風,江風不常有,未必常得江風之來。而最易得者為帆。今每多反是,真不知究竟何在?


  許多人以為佛學只憑自己去領悟,恐防有錯,此點表面上似乎有理,但駛帆是另一件事,把舵又是另一件事。有了舵工,斷不會駛錯路之理。有了智慧,自可決斷,無須介懷。而且佛門如海,無論從那一邊泊船都可上岸。條條是路,處處是岸。行錯了,認為行不通,可以轉一個彎便得。雖然行錯路要轉彎,亦勝於要靠人帶路也。自己走自己的路,無有不通之理,何足憂為?


雨華再集31-佛路

2017年6月18日 星期日

救人危難積陰德

本院關聖帝君 登台

詩曰:一分關懷一分心。隨時皆可利世人。

   見人危難伸援手。如花吐蕊散芳芬。

聖示:在日常活中常見有些人,因一時疏忽或因業力之關,造成許多憾事,若能在此時伸以援手救人危難,將可消弭一些即將發生之憾事也。普願仁人君子發同理心多一分關懷,將可為人世間增添許多溫暖也。可,智筆靈出。


智筆:叩見恩師聖安!


關帝:免禮,速隨為師靈遊著書也。(與師步出院外,隨即登上蓮台,隨即升空往北而馳…不久即停於半空中…)


智筆:恩師,今夜蓮台為何如此快速的停於空中而不動呢?莫非目的地已到!


關帝:然也。


智筆:此時蓮台底下是車流不息的高速公路,著書對象何在呢?


關帝:待為師化景,賢生即可明瞭,只見恩師咒語輕喃,隨即化現一場景。(只見一小男孩騎一輛玩具車騎上高速公路,身旁之車輛快速通過,此時有一汽車駕駛見此情形立即撥打電話向警察求救…不久警車隨即趕到,將小男孩帶回…。)


智筆:真是危險啊!這位小男孩之親人也太疏忽了吧!差一點就發生憾事。


關帝:然也,此小男孩趁著其母親午睡之時,溜出門外騎上玩具車出外遊玩,若非善心人士向警察求救,將發生憾事也。


智筆:現今工商業發達,而人與人之關係越行冷漠疏離,若能人人多一分關懷,將可為人世間增添許多溫情,減少許多憾事啊!


關帝:然也。


智筆:那不知此位善心人士之『功過簿』上如何錄記呢?


關帝:錄記一千伍佰大功,增添貴人一等,化一車關。


智筆:此位善心人士只是發一分善心打一通電話,不止消弭了小男孩即將發生的車關災劫,也為自己增添了無量的功德,真是利人又利己啊!


關帝:當然,猶如『贈花於人,手有餘香。』在此五濁惡世常會發生許多之急難,普願仁人君子發慈悲心懷同理心,來為此世界盡一分心,不止可消弭一些憾事,也增添人世許多溫暖,如家暴案件或火災之情形…只要你多一分善心代為求救,撥打一通電話向警政單位求助,你的善心與付出皆功不唐捐也。今時已晚,著書至此,吾等回院…院已到,智筆靈入。可,吾回。


智筆:恭送恩師聖駕。


言行功過錄-第十九回 救人危難積陰德

2017年6月17日 星期六

「轉化」是口訣

蓮生/文

  我曾經提到我的車牌號碼,這是一個很鮮明的故事。


  以前我的一部白色「賓士」,車牌號碼是:


  「五四六」。


  人說:


  「我死了」。


  非常的不吉利。


  後來,我給它轉化:


  「五四六」變成:


  「無事了」。


  一切安啦!


   這是「轉化」的一個好例子。


  我這一生,順緣不少,但,逆緣也相當多,但都過去了。

  凡遇見「逆緣」的,我常常如此想:


  「一切都會過去的!」


  「時間會淡化一切!」


  「死了!什麼也沒有!」


  這好像消極些,但想一想,也就放下不少。


  我舉些例子:


  病了——讓你知道健康最重要,一心只想病好,其他妄想皆拋,這是好事。


  老了——身衰體弱,這也是好事,你不會犯戒了,乖乖求往生佛國吧!


  死了——這更是好事,讓你知道,一死萬事休,爭名爭利爭地位等等,一切皆死,讓你知道,無所得。


  情傷——這是好事,讓你知道,世事無常,一切都在變化。


  毀謗——這是好事,讓你修「忍辱」,最終修成「無生法忍」。


  挫折——這是好事,讓你更發奮圖強,生生不息。


  入獄——這是好事,唯有如此,身口意最清淨,又能守戒,又能閉關。


  如此:


  凡一切順緣,是好。


  凡一切惡緣,是好。


  「轉化」是一個很大的口訣!


  修道也是轉化:

  順化是:


  虛空化神,神化為氣,氣化為形,形生萬物。


  逆化是:


  忘形以養氣,忘氣以養神,忘神以養虛,忘虛而養道。


  瑤池金母說:


  精神何處漏失,就從何處收回。


  長生之道是:


  八十歲修成六十歲,六十歲修成四十歲,四十歲修成二十歲,二十歲修成童子。


  此乃返老還童。


  再還下去就是神仙。


  學佛亦然:


  凡夫變君子,君子變聖人,聖人變菩薩,菩薩變成佛。


  變就是轉化。


  功夫全在火候:


  冷到極點,水結為冰。


  熱到極點,金化為水。


  修身口意清淨,會「本尊相應」。


  修氣脈明點,會「成佛作祖」。


盧勝彥文集249《來自佛國的語言》 「轉化」是口訣

2017年6月15日 星期四

蜜蜂與蒼蠅

  它是一隻普通的蒼蠅,在垃圾堆裡化蛹成蠅。垃圾堆是城市代謝廢料的集合體,然而對於蒼蠅來說,這裡卻是天堂。這裡有著豐富的食物,它們每天不費吹灰之力便可填飽肚子,剩餘的時間便是彼此追來逐去,嬉戲玩耍。

   那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日子,一輛垃圾車像往常一樣,將滿滿一車垃圾倒在地上。蒼蠅們爭先恐後地圍攏過去,想從中發現更新鮮的美味。它夾雜在大夥中間,然而在落到垃圾堆上的刹那,某樣東西突然令它眼睛一亮。


   那是一幅舊畫,畫上,一隻蜜蜂在花叢中飛來飛去。那美麗的膚色、纖細的腰肢和輕盈的舞姿,都讓這只蒼蠅羡慕不已。還有蜜蜂的工作環境,總是那麼花香四溢,馥鬱芬芳。


  它再瞅瞅自己,生活的這片天地總是亂糟糟、臭烘烘的。更讓它惱火的是,幾乎所有的生靈都對蜜蜂大加讚賞,而對蒼蠅卻鄙夷不屑甚至怒駡唾棄。


   這只蒼蠅不服,它覺得命運太不公平了。於是,它找到造物主,要求他把自己變成一隻蜜蜂。


   造物主見這只蒼蠅如此勇敢,對它的行為大加讚賞,然後真的把它變成了一隻蜜蜂。


   看著自己一夜之間變成另外一個樣子,它大喜過望,哼著歌兒,輕快地飛進了花叢。


   「大家好!」它快樂地和其他的蜜蜂打著招呼。


   「你好,歡迎你加入我們的隊伍。」蜜蜂友善地沖它擺了擺觸鬚,卻並沒有停下飛舞的腳步。此時它才發現,原來這些蜜蜂在花叢中飛舞並不是玩耍,而是在採集花粉。


   接下來的日子,它像一隻真正的蜜蜂那樣,每天早出晚歸,採集一囊花粉,送回蜂房,放下,然後再飛出來,馬不停蹄地飛向另一朵花。工作單調乏味不說,每天累個半死,卻只能得到一點點食物。


   一天兩天,它還覺得新鮮,可到了第三天,它就受不了了。趁大家都在忙碌地工作,它悄悄地溜開,飛回到了垃圾堆裡。


   它以為一切還可以重新再來,不料,落在垃圾堆上它才發現,那裡早已不再適合它:那些曾經在它是只蒼蠅時的遍地食物,根本無法與它身上這套蜜蜂的消化系統相相容。


   最終,它餓死在了垃圾堆上。


   當它的靈魂重新來到造物主身邊時,造物主問它:「下一世,想做蜜蜂還是蒼蠅?」


   「蒼蠅!」它毫不猶豫地回答。


※ ※ ※


  時代漸轉變,今時社會人們各個可說生活無憂,不同往昔農業社會,但也因每個人生活水平漸高,年輕一代又頗受父母的寵愛,故使青少年一代較難有勤儉自勵的心。 


  有道是:「少年不努力,老來徒傷悲」,故古人已知人們的怠墮心會使生活直落困境,唯是努力打拚才能安頓生活。又俗有云:「一勤天下無難事,先苦後甜,富貴萬年」,此也道出人之勤奮,定能改變惡劣環境。 


  年輕人在十八歲起至三十五歲之間,十七年是少壯期,此段時間若不加以勤奮,那恐在三十五歲後,身體隨著日子的消逝,體力精力退卻,要再努力恐就有多少阻礙。 


  是以時下少年宜珍惜眼前,把握眼前擁有。世俗人不也常說:少年就是本錢嗎?蓋人需知自我鼓勵,這是改變人生的源動力,而能惜福再積福之人,富貴自會延綿不斷。 


  願每一年輕一代自我醒悟,莫將現有的福報花盡,等到老時想再擁有福報可就難矣。


慈聖雜誌131期

2017年6月14日 星期三

無生之意

  永嘉玄覺禪師,六祖慧能大師之法嗣,俗生戴,溫州人。玄覺禪師童年即出家。博通三藏,精於天臺止觀法門,日常于四威儀中,常住禪觀。後因讀誦《維摩詰經》,發明心地,但沒有人為他印證。

  一個偶然的機會,六祖慧能禪師的弟子東陽玄策禪師,前來永嘉,拜訪了玄覺禪師,二人相談甚歡。玄策禪師驚訝地發現,玄覺禪師雖然出身于教下,但是他的出語卻暗合祖師禪之妙旨,於是便問:「仁者得法師誰?」


  玄覺禪師道:「我聽方等經論,各有師承。後於《維摩經》,悟佛心宗,未有證明者。」


  玄策禪師一聽,便乘機點撥道:「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以前,無師自悟,是可以的),威音王已後,無師自悟,盡是天然外道。」


  玄覺禪師於是央求玄策禪師道:「願仁者為我證據。」


  玄策禪師道:「我言輕。曹溪有六祖大師,四方雲集並是受法者。若去,則與偕行。」


  玄覺禪師於是隨同玄策禪師,跋出涉水,來到曹溪,參禮六祖大師。


  初見六祖,玄覺禪師並不禮拜,而是繞床(禪座)三匝,然後振錫而立。


  六祖見玄覺禪師這種氣概,便故意試探道:「夫沙門者,具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大德自何方而來,生大我慢?」


  (凡出家修行者,當具德行典范,來賓對主人更當有禮貌與尊敬;你道樣不是有點近於傲慢無禮嗎?)


  玄覺禪師道:「生死事大,無常迅速!」


  (男子漢大丈夫,了生死,斷輪回乃是天地第一等大事,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那有閑功夫理會這些繁文褥節、無謂的禮貌呢?)


  六祖道:「何不體取無生,了無速乎?」


  (無生即是自性本體,眾生之真常靈性;歷劫常住不壞;你何不去證悟那無生真面目,如來真實義;直了成佛,還樣不是較快嗎?)


  玄覺禪師道:「體即無生,了本無速。」


  (靈性既然常住不壞,即是不生不滅,所謂生死,只不過性海浮漚罷了,五蘊浮雲空去來,三毒水泡虛出沒。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人生如夢,夢中的景像;那一樣不是千真萬確?無始劫之生死流浪,一朝證悟;尤若一覺醒來,此時卻什麼都不見了,六道輪回,生生死死,皆如過眼煙雲;已消失得無影無蹤。證悟這本性以後,未見其始,不見其終,歷劫尤如一剎那,自性既無生滅,故無遲速。)


  六祖一聽,便印可道:「如是!如是!」


  玄覺禪師這才具足威儀,大展禮拜,然後準備告辭。


  六祖挽留道:「返太速乎(你回去不是太快了點嗎)?」


  玄覺禪師道:「本自非動,豈有速耶?」


  [自性本來無來無去,哪有快慢之分?]


  六祖於是便追問道:「誰知非動?」


  [你說本自非動,那麼究竟是誰在知道非動的?]


  玄覺禪師道:「仁者自生分別。」


  [能知和所知,都是您自己在妄生分別。]


  六祖道:「汝甚得無生之意。」


  [這句話看起來是首肯之語,卻暗中藏鉤。若存有絲毫的法執或者說有所得心在,即被它鉤卻喉嚨。]


  玄覺禪師道:「無生豈有意耶?」


  六祖道:「無意誰當分別?」


  [此處的「無意誰當分別」和前面的「誰知非動」。都是殺人刀活人劍。既能殺人又能活人。]


  玄覺禪師道:「分別亦非意。」


  [此處的「分別」非前七識之妄想分別,乃「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之現量直觀,亦即《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六祖見玄覺禪師見悟透徹,不留痕跡,遂讚歎道:「善哉!善哉!少留一宿。」


  於是,玄覺禪師便答應在曹溪住一晚上。時人因此而稱他為「一宿覺」。


  得到六祖的印可之後,第二天,玄覺禪師便下山,回到溫州,在那裡開法接眾。一時學者輻湊,法席興盛。


  玄覺禪師生前著有《證道歌》一首及「禪宗悟修圓旨」一篇,後由慶州刺史魏靖編緝並作序,自淺入深,共成十篇,合曰《永嘉集》,刊行於世。千百年來,該書一直被人珍為叢林瑰寶,堪當修行人的指路明燈。


  玄覺禪師圓寂于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十月十七日,春秋四十九歲,諡無相大師。


  永嘉大師的《證道歌》與三祖的《信心銘》、牛頭法融禪師的《心銘》以及六祖《壇經》中的幾首《無相頌》,言簡而意賅,見地圓融而透徹,是修行用功的絕佳指南。無論是修禪修淨還是修密,若能具此正法眼藏,修行必能少走彎路。現時代的學佛者,雖去聖日遙,若能將這些偈頌爛熟於心,時時提撕,時時品味,必能大開智慧之眼,免被他人所瞞。現按詩韻及義理,將《證道歌》分為六十三節,附於次,供讀者背誦:


  1.君不見,絕學無為閑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2.法身覺了無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五陰浮雲空去來,三毒水泡虛出沒。


  3.證實相,無人法,刹那滅卻阿鼻業。若將妄語誑眾生,自招拔舌塵沙劫。


  4.頓覺了,如來禪,六度萬行體中圓。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5.無罪福,無損益,寂滅性中莫問覓。比來塵鏡未曾磨,今日分明須剖析。


  6.誰無念,誰無生,若實無生無不生。喚取機關木人問,求佛施功早晚成。


  7.放四大,莫把捉,寂滅性中隨飲啄。諸行無常一切空,即是如來大圓覺。


  8.決定說,表真乘,有人不肯任情徵。直截根源佛所印,摘葉尋枝我不能。


  9.摩尼珠,人不識,如來藏裡親收得。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顆圓光色非色。


  10.淨五眼,得五力,唯證乃知難可測。鏡裡看形見不難,水中捉月爭拈得。


  11.常獨行,常獨步,達者同游涅槃路,調古神清風自高,貌悴骨剛人不顧。


  12.窮釋子,口稱貧,實是身貧道不貧。貧則身常披縷褐,道則心藏無價珍。


  13.無價珍,用無盡,利物應機終不吝。三身四智體中圓,八解六通心地印。


  14.上士一決一切了,中下多聞多不信。但自懷中解垢衣,誰能向外誇精進。


  15.從他謗,任他非,把火燒天徒自疲。我聞恰似飲甘露,銷融頓入不思議。


  16.觀惡言,是功德,此即成吾善知識。不因訕謗起冤親,何表無生慈忍力。


  17.宗亦通,說亦通,定慧圓明不滯空。非但我今獨達了,恒沙諸佛體皆同。


  18.師子吼,無畏說,百獸聞之皆腦裂。香象奔波失卻威,天龍寂聽生欣悅。


  19.游江海,涉山川,尋師訪道為參禪。自從認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關。


  20.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縱遇鋒刀常坦坦,假饒毒藥也閑閑。


  21.我師得見燃燈佛,多劫曾為忍辱仙。幾回生,幾回死,生死悠悠無定止。自從頓悟了無生,于諸榮辱何憂喜。


  22.入深山,住蘭若,岑崟幽邃長松下。優遊靜坐野僧家。閑寂安居實瀟灑。


  23.覺即了,不施功,一切有為法不同。住相佈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


  24.勢力盡,箭還墮,招得來生不如意。爭似無為實相門,一超直入如來地。


  25.但得本,莫愁末,如淨琉璃含寶月。即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終不竭。


  26.江月照,松風吹,永夜清宵何所為。佛性戒珠心地印,霧露去霞體上衣。


  27.降龍缽,解虎錫,兩鈷金環鳴歷歷。不是標形虛事持,如來寶杖親蹤跡。


  28.不求真,不斷妄,了知二法空無相。無相無空無不空,即是如來真實相。


  29.心鏡明,鑒無礙,廊然瑩徹周沙界。萬象森羅影現中,一顆圓光非內外。


  30.豁達空,撥因果,莽莽蕩蕩招殃禍。棄有著空病亦然,還如避溺而投火。


  31.舍妄心,取真理,取捨之心成巧偽。學人不了用修行,深成認賊將為子。


  32.損法財,滅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識。是以禪門了卻心,頓入無生知見力。


  33.大丈夫,秉慧劍,般若鋒兮金剛焰。非但能摧外道心,早曾落卻天魔膽。


  34.震法雷,擊法鼓,布慈雲兮灑甘露。龍象蹴踏潤無邊,三乘五性皆醒悟。雪山肥膩更無雜,純山醍醐我常納。


  35.一性圓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


  36.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來合。一地具足一切地,非色非心非行業。


  37.彈指圓成八萬門,刹那滅卻三祇劫。一切數句非數句,與吾靈覺何交涉。


  38.不可毀,不可贊,體若虛空勿涯岸。不離當處常湛然,覓即知君不可見。


  39.取不得,捨不得,不可得中只麼得。默時說,說時默,大施門開無壅塞。


  40.有人問我解何宗,報導摩訶般若力。或是或非人不識,逆行順行天莫測。吾早曾經多劫修,不是等閒相誑惑。


  41.建法幢,立宗旨,明明佛敕曹溪是。第一迦葉首傳燈,二十八代西天記。


  42.法東流,入此土,菩提達磨為初祖。六代傳衣天下聞,後人得道何窮數。


  43.真不立,妄本空,有無俱遣不空空。二十空門元不著,一性如來體自同。


  44.心是根,法是塵,兩種猶如鏡上痕。痕垢盡除光始現,心法雙忘性即真。


  45.嗟末法,惡時世,眾生福薄難調製。去聖遠兮邪見深,魔強法弱多怨害。聞說如來頓教門,恨不滅除令瓦碎。


  46.作在心,殃在身,不須冤訴更尤人。欲得不招無間業,莫謗如來正法輪。


  47.旃檀林,無雜樹,郁密森沈師子住。境靜林間獨自遊,走獸飛禽皆遠去。


  48.師子兒,眾隨後,三歲便能大哮吼。若是野幹逐法王,百年妖怪虛開口。


  49.圓頓教,勿人情,有疑不決直須爭。不是山僧逞人我,修行恐落斷常坑。


  50.非不非,是不是,差之毫釐失千里。是則龍女頓成佛,非則善星生陷墮。


  51.吾早年來積學問,亦曾討疏尋經論。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


  52.卻被如來苦訶責,數他珍寶有何益。從來蹭蹬覺虛行,多年枉作風塵客。


  53.種性邪,錯知解,不達如來圓頓制。二乘精進勿道心,外道聰明無智慧。


  54.亦愚癡,亦小騃,空拳指上生實解。執指為月枉施功,根境法中虛捏怪。


  55.不見一法即如來,方得名為觀自在。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夙債。


  56.饑逢王膳不能餐,病遇醫王爭得瘥。在欲行禪知見力,火中生蓮終不壞。勇施犯重悟無生,早時成佛於今在。


  57.師子吼,無畏說,深嗟懵懂頑皮靼。只知犯重障菩提,不見如來開秘訣。


  58.有二比丘犯淫殺,波離瑩光增罪結。維摩大士頓除疑,猶如赫日銷霜雪。


  59.不思議,解脫力,妙用恒沙也無極。四事供養敢辭勞,萬兩黃金亦銷得。粉骨碎身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憶。


  60.法中王,最高勝,恒沙如來同共證。我今解此如意珠,信受了者皆相應。


  61.了了見,無一物,亦無人,亦無佛。大千沙界海中漚,一切聖賢如電拂。假使鐵輪頂上旋,定慧圓明終不失。


  62.日可冷,月可熱,眾魔不能壞真說。象駕崢嶸謾進途,誰見螳螂能拒轍。


  63.大象不游於兔徑,大悟不拘於小節。莫將管見謗蒼蒼,未了吾今為君訣。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19.永嘉玄觉禅师悟道因缘

2017年6月13日 星期二

清心是閒.無求是安

本道院副院尊觀音菩薩 登台

聖示:人生在世,人間事離不了善惡是非,既然有善惡是非,就要以理來做判斷;所以,理為善惡的公平者,理為是非的評判者。


陳生:學生恭向恩師頂禮五叩首!


菩薩:賢生免禮!


陳生:菩薩慈悲!近日以來,乃是因為節慶關係或氣候因素,怎麼使人感受到生活過得很不舒暢?


菩薩:汝說呢!


陳生:我說,當然是與節慶有關係囉!但是這樣說,又怕世間不信宗教的人嘩然道:「太過迷信啦!」


   前些天,孩子從南部回來,要求我帶他們去遊樂園玩,理由很簡單,就是因為從來不曾去過,所以想要去。出門時,一切安好,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出遊,豈知才進遊樂園園區,快樂的想瘋狂一下子而已;剎那間,孩子便說有一股陰冷寒氣穿過背脊,瞬時就有遊客暈倒在他們面前了,還真是非常掃興的假日。


   之後,孩子吐了一整天,結果開心不起來了,只好連夜趕緊逃回南部。


菩薩:哈!…。凡人以色香味觸感官的享受,以為身心之樂;以富貴榮華、權勢名位,以為是人生之樂。其實,凡人都以假樂為真樂,故招來無數的煩惱和苦根,而不自覺,仍然在昏昏沉沉之中。


   煩惱是由無知、無名、執著、妄心者而起,無知者,事理不通;無明者,心性不明;執著者,為相所束,虛幻不實。


陳生:哎!…。假如沒有嚐到苦果的苦,怎麼會知道甜果是甜的呢?看起來,苦與樂本是一體兩面,是相對待的。


菩薩:是。生命不能在暝睡中消逝,歲月也不能在忙與盲中埋葬。


   是以,尋找生活中的一些感動,在樹影之間,在風雨之後,在枯枝換上綠葉,在殘花結成果實,在天地的沉靜中,有他細微的驚喜,在大地的吸納中,更有他給細心觀察品味人的驚艷與讚嘆。


陳生:所以,人生於天地之間,卻是對天地最陌生的一群。


菩薩:然也。雲起雲落,風來雨去,人們把生命說成枯萎的一片過客落葉,在戲夢人生的遊戲規劃裡,卻獨少了一條回歸自然天地的樂園旅程。


   一朵雛菊,一株綠草,一座墨綠的遠山,一片輕盈的浮雲,不必爭,就是你們的,不必買,你們可以無窮無盡的擁有。是以,生命中,何者是閒?清心便是閒,歲月裡,何者是安?無求便是安。


   可。停筆。 吾退!


陳生:謝謝恩師慈悲!今晚又上了寶貴的一課囉!學生恭送恩師聖駕五叩首!


寶德雜誌159期

2017年6月12日 星期一

十種有助禪定的「念」

蓮生/文

  人問:


  「禪定功深令人嚮往,如何才能在平時幫助禪定功力增強?」


  我答:


  「十種念!」


  人問:


  「哪十種?」


  我答:


  念佛──念佛時,觀佛的莊嚴,令自己清淨。


  念法──念法時,明佛之智慧,令自己得佛慧。


  念僧──念僧時,知僧之戒律,令行為不偏差。


  念戒──念戒時,戒行一切具足,令心定不移。


  念施──念施時,自利利他,增長自己功德。


  念天──念天時,諸天護持,不會著魔入邪。


  念死──念死時,一切皆空空,令貪念止息。


  念身──念身時,知身不固,息貪瞋痴。


  念息──念息時,知一息不來,一切烏有。


  念寂靜──念寂靜時,知人生本相,即刻開悟。


  人問:


  「有人說念天與佛法無干涉?」


  我答:


  「諸天護持佛法,也護持修學佛法的人,如何可以不敬天?」


  人問:


  「這十念和四念處,有何不同?」


  我答:


  四念處是:


  觀身不淨等同念身,不淨觀,息為己也。


  觀受是苦等同念寂靜,增長出離心。


  觀心無常等同念戒,增長定力。


  觀法無我,等同念死,我及我所皆無,可以開悟。


  人問:


  「四念處,有其他意義嗎?」


  我答:


  「觀身不淨──我空。」


   觀受是苦──教空。


   觀心無常──心空。


   觀法無我──性空。」


  我又說:


  「文殊菩薩說:


   身空。


   心空。


   法空。


   性空。」


  人問:


  「為什麼要學習這一些呢?」


  我答:


  「淨化!」


  人問:


  「修禪定,為何你說要從數息入手?」


  我答:


  數息是基礎,修氣第一是數息。


  注意息入,注意息出,息長息短,息遍全身,息法是專一。


  由息產生:


  喜樂。


  妙樂。


  法樂。


  大樂。


  無漏。


  拙火。


  這是金剛乘的修法,「氣、脈、明點」直至光明,明心見性。


盧勝彥文集252冊《三摩地玄機》十種有助禪定的「念」

2017年6月11日 星期日

子孫賢貴

  焦公,是東京人,因為焦家三代以來都是缺嫡子,(也就是元配所生的兒子)於是他就到各地經商,到處訪求高明之人,向他們求問其中的因果。

  後來遇到了一位年老的僧人,這位老僧就告訴他說:「沒有兒子的原因有三種。第一是祖宗和自己都沒有積功累德。第二是夫妻的年命,恐怕有犯了禁忌。第三是自己不保養精神,妻妾有血寒的毛病。」


  焦公就說:「積功累德,夫妻的年命,都可以受持;但是血寒的毛病,有什麼方法可以治呢?」


  老僧說:「這個不難,你只要先積功累德,然後再調養身體,三年以後,到五台山來,我會傳授異方給你。」


  焦公從此以後,就時時行方便,種種作陰功,這樣的積功累德過了三年,就逕自前往五台山去拜訪那位老僧。


  但是沒有遇到老僧,卻忽然見到一位行童,手裡拿著一卷書,就向焦公說道:「老和尚教我傳話給你,你積功累德三年圓滿之後,就回家合藥,至誠恭敬服下,必定會有富貴的子孫,隨著你的心念而降生在你家中。」


  後來焦公果然就生了焦員外。但是焦員外生的兒子就不肖,焦員外悔恨自己為何損德到如此的地步,也就逕自前往五台山,見到了行童。


  行童說:「老和尚教我傳話給你,說你何必來問呢?但只要依照你父親焦公的所行,認真的積功累德,那麼家中的子孫,就是愚笨的,自然也會變為賢能;貧窮的,也會變成富有了。」


  焦員外說:「貧窮的,後來變成了富有,這自然是他的命;但是愚笨,是他的天性本來如此,這是無法改變的啊!你怎麼說愚笨的,能夠使他變為賢能呢?」


  行童說:「從前後周燕山的竇禹鈞,生有五個兒子,初生的時候,都是健康不佳,而且還形體不全;後來因位竇燕山至誠的積功累德,五個孩子都變好了,而且全都考取了功名,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啊!」


  焦員外聽了之後,就向行童道謝返回家去,拼命的積功累德,而且深信不疑;二十年後,兒子不但有了好幾個,而且個個都是貴子啊!


※ ※ ※


  善者明道修身,惡者心邪不正。世間人都不知一個道理就是積善養品,為惡穢身,凡人的行為舉止如是背離良知,那所做的事必會形成禍害到子女,何以故?


  因如是心不正,行為偏,此等任何人都無法認同與接受,這等自身所作惡行當隨之迫害子女的顏面,也會因所作所為讓子女被人另眼相待,東家長西家短,是以一個有德行之人與無德行之人受人恭敬程度是相差甚遠。


  說至此要如何能讓子女們顏面沾光,福報受蔭,這就要在其長者平時為人至善,行為恭敬,和不斷的行善積福,幫助周遭之人此等品德定是福增被蔭子孫。現代人能從自我的內涵修養處世真的較有鮮少,皆大多是迷失在貪嗔痴三毒中。


  對以上種種世人實要好好的反思,不論如何左思自身,右思子女都能因自身的行為拖累到任何人,要做個好榜樣,這才能讓每一個人恭敬。


慈聖雜誌112期

2017年6月10日 星期六

出人頭地

  憨山大師八歲時,因要方便上學讀書,大師之母便將其寄宿於隔河之親戚家裏,並警誡憨山專心讀書,每月只可歸家一次。

  有一次,憨山放假回家,到了要上學離去的時候,但卻捨不得離開母親,扭計不肯離去,其母於是大怒,一路打一路趕,趕到河邊,憨山不肯上船,其母便提起憨山的髮髻,將憨山拋落河中,然後不顧而去。


  其時憨山之祖母在埸,急急叫人救起,送回家裏。母親一見便火從中來:「此不肖子不浸死留來何用?」再打再趕。


  憨山在這個時候便覺得母親太恨心,自此不再思家。


  祖母也怪責,其母便流淚道:「固當絕其愛,乃能讀書耳。」


  到了憨山十歲時,因母親督課甚嚴,便問母親讀書有何用處,母曰:「做官」


  憨曰:「做何等官?」


  母曰:「從小做起,有本事便可做到宰相之位。」


  憨曰:「做了宰相之後呢?」


  母曰:「罷官。」


  憨曰:「辛苦一輩子,最後還是要罷,那做它何用呢?有沒有不罷的?我只想做個不用罷的。」


  母曰:「有!出家為僧。」


  憨曰:「出家為僧有甚好處呢?」


  母曰:「僧人是佛弟子,行徧天下,自由自在,做得好還可以成佛作祖,但怕你沒此福氣矣!」


  憨曰:「這個好!我要作這個。但要甚麼福氣呢?」


  母曰:「世上做狀元、宰相的常有,但出家作佛祖豈常有耶!」


  憨曰:「我有此福,恐母不能捨耳。」


  母曰:「你有此福,我即能捨。」


  「行盡世間天下路,惟有修道不誤人。」


※ ※ ※


  人生百歲古來少,先出少年後出老,中間光景不多時,又有閒愁與煩惱,世上財多用不盡,朝內官多做不了,官大財多能幾時,惹得自己白頭早。


  月過中秋月不明,花到三秋花不好,花前月下能幾時,不如且把金樽倒,荒郊高低多少墳,一年一度埋青草。


  人自呱呱落地,在紅塵中安身,自小就受到種種的污染,酒色財氣,貪嗔癡愛,牽纏罣礙,丟不開、斬不斷、捨不得,總在火坑裡徘徊,成為輪迴的種子,跳脫不出來。


  試想人的一生,大多受親情的牽擾,為了生活而奔波,為貪名利的暢旺,用心計較,想闖出個名堂來出人頭地,待筋疲力盡,大限一到,空手來,空手而回,前業未除,還增添了不少的罪孽,白來了一趟,多麼划不來,就因為如此,生生死死,世世沉淪,無以自拔。


  塵凡一切,皆是虛假,世人均知,但總割捨不下,主要是缺乏徹底明悟之心,這裏發願,他處輕了,信心不足,毅力不夠,浮浮沉沉,沒有目標,不知何處是歸鄉?因而隨波而去,令人嘆息!今世為人,機會難得,快快立下志向,拋開塵擾,不陷迷途,重整自己,步自己該走的路。


  現今三曹普度大開之際,遍地慈舟,再不醒覺,不上法船,更待何時?是故速速立下願力,堅定意志,努力勤修,去除罪障,修己兼度人,同邁光明之大道。


迷途知返.思歸覺路-第二三章 迷途醒覺,堅志勤修

2017年6月9日 星期五

少小檢言行,長大言行規

  敬姜教子嚴格,也很注重文伯的教育,要求他要慎擇嚴師賢友。

  一日,文伯退朝回家,看望母親時,見到敬姜正在織布,於是說:「我身為魯國大臣,又是貴族,母親還要親自織布,傳出去,別人恐怕會怪我沒有好好侍奉母親。」


  敬姜嚴肅回答:「我們魯國要亡了吧,竟然讓你這不懂得為官之理的人在朝中任職。人勞動才會去思考,辛勞之人則易萌發善心;安逸易放縱,進而忘記善念,生出惡心,過往的歷史不都是如此嗎?先生訓示說:『在上位的君子操勞心力,一般百姓勞動體力,不可懈怠,貪圖安逸,以廢棄先人的功業。』你卻問:『為什麼不讓自己過得安逸?」依你這樣的想法在朝為官,我真擔心穆伯要絕後,我們家的祭祀即將中斷啊!」


  後來,文伯去世時,敬姜憑靠在他的床邊,一時沒哭,說:「以前這孩子活著的時候,我以為他會成為一個有才德又賢能的人,所以我一直沒到過他辦公的地方,去觀察他的言行。現在他死了,不見他的朋友和眾臣落淚,倒是他的妻妾們痛哭失聲。看來這個孩子對於禮,一定有很多荒廢缺失之處吧!」


  敬姜沒哭,是因為她讓兒子去侍奉孔子,但當孔子要離開魯國時,文伯送行沒送到城郊,贈禮也不送家中的珍寶;再加上他生病時,沒有士人來探望,死時身邊只有家眷、妻妾,卻沒有士人為他流淚,可見文伯只寵婦人,對士人的禮數則多有不周到之處,所以敬姜不哭,明白無私的指出兒子的缺失。


※ ※ ※


  在《玉皇育德真經》提及「少小檢言行,長大言行規」,教育乃是必須從幼童開始著手,為人父母的對於子女的言行舉止、待人態度,都要從幼小時期予以細心觀察檢視,適時給予規範,長大成人之後,才會知道做人的規矩。


  眾生對於子女要多予關心,並非給足物質生活就叫關懷子女,亦非給多少金錢任憑子女花用就叫有慈愛,真正的關愛子女,必須隨時注意子女在待人接物上,是否有合符禮儀節度。觀察子女和同學之間,言談中所表現的態度,究竟有無禮貌恭謙,或是態度上是否顯得不屑一顧或不喜悅;若有此等情形,都該儘快循循善誘、諄諄教誨,使子女能明白同學之間的所謂情誼,哪怕是同學行為有所不佳時,自己都該表現出恭謙風度,不能在態度上,對他人有不屑一顧的表現,要培養成接納他人的紳士精神,將來步出社會,必能自我規律,人際關係方面才能處世得宜。


  大眾在教養子女上,要留意子女與長輩們的相處上,在言語態度或說話內容方面,是否有對長輩觸犯忤逆或不恭敬的地方,在談吐方面,有無對長輩們冷嘲熱諷;一旦發現子女有對長輩不恭敬,或是說話沒大沒小,對待長輩於態度上沒禮貌,都必須適時的給予糾正,並用婉轉的語氣,讓子女知道必須轉換好態度。若是在子女對長輩說話不禮貌時,就給予斥責謾罵;如此一來,恐怕容易讓子女內心不好受,怨念反而增生,原本可以改善的能度,就因為被父母斥責,而感到自尊心受損,下不了台,從此更不喜歡該位長輩,這樣就不好。


  昔時,眾生於居家生活,父母親便教育子女要聽從老師們的指導,在學校時,師長們便教育學生在家要孝順父母,教學相長之下,人們恪遵孝道,對於師長們更是恭敬尊重,從做父母的到為人子女的,無不是對師道尊重有加,這就是言行從小要予以調整,才能成為良好生活習慣。當崇尚禮節、持守規矩成為一種生活態度時,言行舉止必定合乎中道、中肯,言正行直是為真生活。


  奉勸眾生,不斷觀察子女們的待人接物精神以及對待長上之禮節,若是發現有失禮之處,當予以道理的薰陶,讓子女們知道同理心對待他人,再給予善加引導子女,了解要如何待人接物,做到言而有義行之有道也。


寶德雜誌141期-述論:少小檢言行‧長大言行規

2017年6月7日 星期三

你與我關起門

蓮生/文

  吉州,資福,如寶禪師。


  人問:「如何是應機之句?」


  如寶禪師不發一語。


  僧人問:「如何是玄旨?」


  如寶禪師答:「你與我掩起門。」(妙答)


  僧人問:「魯祖面壁,做什麼?」


  如寶禪師答:「沒交涉。」


  僧人問:「如何是從上真正法眼?」


  如寶禪師答:「蒼天!蒼天!」


  僧人問:「借問有何妨?」


  如寶禪師答:「困。」


  僧人問:「這箇還受也無?」


  如寶禪師答:「未曾取土栽虛空。」


  僧人問:「如何是衲僧急切處?」


  如寶禪師答:「不過如此。」


  僧人問:「學人未問已前,請師道。」


  如寶禪師答:「噫!」


  僧人問:「如何是一塵入正受?」


  如寶禪師作入定勢。


  僧人問:「如何是諸塵三昧起?」


  如寶禪師答:「你問阿誰。」(妙答)


  僧人問:「如何是一路涅槃門?」


  如寶禪師彈指一聲。


  又展雙手。


  僧人問:「如何領會?」


  如寶禪師答:「不是秋月明,子自橫行八九。」


  僧人問:「如何是和尚家風?」


  如寶禪師答:「飯後三碗茶。」


  如寶禪師有一天,拈起蒲團,示眾,說:「諸佛菩薩,入理聖人,皆從這裡出。」便擲下蒲團。

  又擘開胸,說:「為什麼?」


  眾人無對。


  僧人問:「學人進入叢林,一夏將末,未蒙和尚指教,願禪師提拯。」


  如寶禪師答:「老僧住持已來,未曾瞎却一人之眼。」


  盧師尊回台灣,為《盧勝彥的機密檔案》一書,簽名會。

  二○一○年三月四日晚,大燈文化吳淑美師姐,對我說:


  「此書在出版後,第四周,已衝上暢銷排行榜第一名。」


  眾人大喜:「第一名耶!」


  我問一位弟子:


  「如果不是第一名,是什麼?」


  那位弟子怔住,不知如何回答。


  我在這裡問聖弟子:「如果不是第一名,是什麼?」


  我對如寶禪師與僧人的對話,其中的一句「你與我關起門」頗有欣喜,玄旨是什麼?


  「你知我知。」


  「你不知,我不知。」


  「知啥知啥。」


  盧師尊的書,暢銷排行榜第一名耶!


  叫我第一名,如果不是第一名,應該怎麼說才是?


  請問:「第一名,和你與我關起門,有何交涉?」會嗎?


盧勝彥文集215冊《智慧大放送》你與我關起門

功名威赫歸掌上

  相傳在明朝的時期,泉洲有一位秀才叫做梁炳麟,這位泉洲秀才要赴京去會考。

  在考試結束後,梁秀才自覺得這次的會考非常的滿意,於是心情愉快的回泉洲去等待放榜,途經揚洲借住在一間禪寺裡,就在晚上睡覺時就夢到了福祿壽三仙在唱詞做樂,詞意優雅、清晰可聞。到了第二天,梁秀才起床自以為是得了吉兆,就到附近的一間天公廟去抽籤,結果梁秀才抽中的是上上簽。


  簽中寫著:


  三篇文章入朝廷 中得三頂甲文魁


  功名威赫歸掌上 榮華富貴在眼前


  他當下以為一定可以高中這次的狀元了,就興致勃勃的回到泉洲等待佳音傳來,但好景不常,就在放榜的當時,梁秀才竟然是名落孫山。此時的梁秀才心灰意冷,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神明要作弄他呢?


  後來因受到名落孫山的影響,梁秀才就借刻木偶演戲來發抒自己的情感,並自創戲文,演給鄉親們娛樂,沒想到確也因此而大受鄉親的歡迎和喜愛,而在泉洲一帶造成轟動,常有人辭千里走路來看梁秀才演戲。梁秀才心裡找到了寄託,也從此無意於仕途的發展。


  有一天,梁秀才正在演出一齣文狀元的戲時,突然間想起從前抽籤的簽詩:「功名威赫歸掌上,榮華富貴在眼前」,才知道簽詩中有深遠的含義。


※ ※ ※


  夫,人生於世,本來已判其終生之禍福窮達,按以言之,世知出生凡塵,四肢五官週全,乃人所同,而其富貴、貧賤、壽笑、即各異。如嬰兒落土,其生之命運已定,若生於富貴家,其生不貴也富;生於賤貧之所,即受勞磨饑寒窘迫,為生計即生疑慮。同異之生,此境貴賤懸殊,此與生具有謂之命運。


  有如在世,就業經商,一航風順,有者到處碰壁,求職無門,經商虧本者,此歸因於命運作祟。然俗云:人定勝天,所謂皇天不負苦心人,在其生途饑餓乃不失其志,不作奸犯科,本天地良心,特人誠敬,實踐力勤,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亦即一旦有業,必盡力而為,不偷懶,不暗室虧心,該為則為,其至能為人之所不能為,含辛茹苦,並知勤儉,待人忠誠,不欺詐,知守倫理道德良心,雖賤而志立節守,故必存。所以人低賤也,必受上器重,若然自愛貫徹始終,謀生有著落,若能再行善立德,也可由賤而貴,不然即受命運安排,淪落下賤終生。


  然而命運貴者,本可榮享終生無憂,但因人有閒佚思淫佚,少不學不知義,即不思敬上惜下,由己嬌生慣養,不學無術,加上生無憂慮,學不立志也,因此即是非不別,善惡莫辨,家教不嚴,放蕩心性,其親在可有人約束其行為,不至越軌,尚能依於運命之福蔭。一朝雙親不在,由己掌握,自然取捨遑遑,又因好樂,即與狐群狗黨相處,由值此之時,一受慫恿誘惑,自然不知利害生死之處。隨其所使,終因不學無術,理家掌財,無道必受家敗人散之厄。


  所以命運及人,則有幸與不幸,但後天之努力勤勉,力克千辛萬難,終有出人頭地,由賤而貴。有因好淫,家富如山,坐食山崩,營繕不得其道也,必由貴而賤。然而世上有終生碌碌而無遠志,清心如願者,此隨命運之所使,但因心無片善,反而常使暗箭傷人,即好事不為,歹事做盡,若此者可居一時之幸存,終必拆開其假面具,受人所恥,自然走頭無路。


  亦有人窮志高,甘受清淡之生,不煩屈志於惡勢力,尊天理行天道,並喜施捨,甘受貧困之折磨,此種人清高若出污泥而不染,其生不富而貴。若知修身養性學道,必從其所願。如不學道,亦受世敬仰而尊。


警世箴言- 說命運與努力

2017年6月6日 星期二

江西龍王

  根據《高僧傳》的記載,當時安息國的王子,名叫世高,世稱安世高,出家修行,是位得道高僧。

  安世高法師的一個佛門同學,持戒修行,喜歡布施,而且對於經典通達,經意講得好。由於他在托缽的時候,托缽的飯菜不合口味,心裡就難過。只因有分別之心,有這麼一點毛病,歸空之後,上天派任為江西省宮亭湖龍王。


  這位龍王很靈驗,有求必應,你去拜它、供養它,你在旅途上,必然一帆風順。可是它的嗔恨心很重,往來行船的人,要是不去拜它,它就會把你的船弄翻。


  所以,這間龍王廟香火鼎盛,周圍百里的地方百姓都來拜它,都來供養它。


  由於宮亭湖龍王在世之時明經好施,所以它的福報很大,它在享受人間煙火之福報。可是它知道福中有禍,曉得自己在此造下的這些罪業,死了之後,必定墮落地獄。


  幸好,他的同學安世高法師是位道德高深的得道高僧,已然知道宮亭湖龍王的處境,便到宮亭湖去度它。它知道了,便託夢給廟裡面的廟祝,告訴他,明天它有一個同學要來看它,要好好地招待他。


  第二天,安世高法師果然來了,這個廟祝就告訴他,龍王託夢要大家恭恭敬敬地迎請他。他進了大殿給它誦經,然後請它出來讓大家看看。


  起初,龍王不好意思出來,安世高法師說:「一定要出來,讓大家知道業因果報,這就是你的真正懺悔,教化眾生。」


  龍王聽了,只好現形出現,原來是一條長角的大蛇。然後,它把這個寺廟裡面所有的財產都送給安世高法師,請他去建一個寺廟。不久之後,這位龍王就死了。所以那個地方叫做:蛇村,這個古跡現在還在。


  當時,安世高法師帶著這些財物到南昌去建廟,這個廟叫做大安寺,這是宮亭湖龍王自己布施的功德。安世高法師離開之時,預定走的是贛江,船還沒有離開湖邊,大家看到一位穿白衣服的年輕人站在船頭上,向安世高法師拜了三拜,然後就消失了。


  安世高告訴大家,那個年輕人就是宮亭湖龍王,他已經脫離龍族之身,投生忉利天了。


※ ※ ※


  嗔恨二字,如蛇如蠍,又惡又毒。嗔心一起,於人無益,於己有損,輕者心意煩躁,重則肝目受傷。嗔恨若結心胸,積久成蠱,傷生損命,為禍甚烈,外而損人,內而壞己,卻無醫可治。故修真之道,首要除嗔改態,嗔除而心氣平,態改而情緣空,若嗔不除,態不改,已墮輪迴生死之海,既欲腰纏十萬貫,又欲騎鶴上揚州,雖神仙對面,應必冷笑不理睬矣。


  夫學道者能如天之量、地之厚、海之寬,便是無事仙人,保生妙訣,與道相鄰,大有便宜。世間糊塗學人,不知嗔恨之害事甚大,或境遇不順而生嗔,或所謀不遂而生嗔,或因物有失而生嗔,或嫉人之能而生嗔,或情性不投而生嗔,或衣食不足而生嗔,或為觸犯而生恨,或記人小過而結恨,或求人不應而有恨,或人不順己而積恨。凡此嗔恨等病,總由自己昏愚,無有真心學道使然。


  華嚴經中有云:一個嗔恨的念頭,就會生起九十二種業障,所以有人修道多年沒成就,此即原因之一。因為嗔是失諸善法之根本,墮諸惡道之因緣。嗔是法樂之怨家,善心之大賊;惡口之府藏,禍患之刀斧。其實嗔毒之根在於「我相」,若無「我相」,就沒有生嗔之人,故心生嗔恨者,乃是因為外境不順從我,污衊了我,冤屈了我,欺負了我,侵害了我之關。一個人若能「無我」,則一切煩惱,自然就像除去了根一樣,而隨之消滅,故世間真是「萬法本閒,唯人自鬧」啊!


  吾勸真心學道者,速將嗔恨關口打通,學個無心道人,輕也過去,重也過去,低也過去,高也過去。因物付物,隨事應事,船過水無痕,則何有嗔恨害事呢?否則,生嗔生恨,陰毒暗惡凝滯心中,真性早昧,妄想明道,難矣。


修道基本功-第十章 化嗔恨

2017年6月5日 星期一

作威以防怨

  子產說:「人們認為好的,我就去推行;他們厭惡的,我就改掉它。這是我的老師,為何要毀掉它呢?我聽說盡量為善可滅損怨恨,卻沒聽說要弄威權可以防止怨怒。」

  子產這段話是對鄭國大夫然明說的,因為當時鄭國人習慣在工作之餘到鄉校聚會,同時議論執政者施政的好壞得失,於是大夫然明對子產說:「將鄉校廢除掉如何?」


  子產反問說:「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並說了這段話。他還對然明說:「擺出威勢不見得能很快制止議論,要堵住百姓的嘴巴就好像要防堵河川的流水一般,到時後反而會造成河川潰決,當洪水沖破的決口大,傷害的人必然很多,身為執政者的他根本無法挽救;不如就河川有個小決口,再用導引的方式讓水流通暢。」所以他以很正面的態度來看待群眾的批評,並將這些意見作為治國的良機,以匡正他的過失。


  從子產說出:「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可見他的恢宏氣度,能容忍他人的批評意見,並進而以批評做為施政參考。


  而他不毀鄉校的另一個原因則在不忍見以強硬手段防堵民意後造成「傷人必多」的局面,從此可見他的仁心。是以孔子評論道:「從子產不毀鄉校這件事看來,有人要說他是不仁的人,我是不信的。」


  至於然明聽了子產的解釋後,肯定子產是個有遠見,能成就大事的人,鄭國有了他就有了依靠,且將不只是少數幾位大臣得到好處而已。

2017年6月4日 星期日

太上道祖註解《道德經》3/3





  治國章第五七 第五七講 治國之道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以正治國:治理國家要以正道的方法,不要以奇巧的方法。

以奇用兵:只有在用兵的時候,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用奇巧的方法。

以無事取天下:因為治理天下,要使百姓平安無事,才可以取得天下百姓的心。

何以知然哉,以此:我為什麼知道這個道理呢?就是以下的道理,給我的啟示。

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比如,治理國家,如果發布禁忌太多的政令,就不能便民,人民於無法順利工作,無法順利工作,農工商生產就要少了,所以人民就會越來越貧窮。

人多利器,國家滋昏:如果人民擁有太多利害的殺人武器,打殺的事件,自然就多,因此要治理人民,就會愈感到混亂。

人多技巧,奇物滋起 :如果人民有技巧的居心時,一些邪惡又奇怪的事物,就越來越多。

法令滋彰,盜賊多有:在法令設得很多的時期,就是道德仁義失落的時候。道德仁義失落的時候,盜賊恐怕就要越多了。

故聖人雲,我無為而民自化:所以,上古的聖人曾說,只要我渾全天理,順天應人,人民就會自我約束,自我導化。

我好靜而民自正:只要我虛心恬淡,不妄動,不縱欲,人民就會自然歸於清正。

我無事而民自富:只要我不施禁忌太多的政令,去擾動百姓的行動與安寧,就是便民,然後人民自然康富。

我無欲而民自樸:只要我不貪慕享樂,人民自然也會歸於純樸。



  察政章第五八 第五八講 治國方針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燿。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治國的方針,若能以寬大為懷的胸襟,人民反而過得淳樸安定知足。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治國的方針,若是私智自用,嚴刑苛罰,人民反而狡詐多端,憂慮不安。

禍兮福所倚:因此災禍的裡面,已經隱藏了幸福的到來。譬如說,發生過災禍的人,才知道幸福的可貴,因此才知行功立德,去追求永恆的幸福之道。

福兮禍所伏:幸福的裡面,也潛伏著災禍,比如說沒發生災禍的人,他不知珍惜幸福,反而為非作歹,奢侈浪費,造下罪業,一日因緣成熟,災禍就要臨頭了。

孰知其極,其無正耶:但是,像這種禍福循環,物極必反的道理,有誰能夠了解他的究竟,有誰能在無形中去認識這些真理呢?

正復為奇:所以,人心不古,本來是正直的道理,人卻認為那是奇怪的理論。

善復為妖:本來是善的教導,人們卻認為那是妖怪的行為。

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因此世人迷昧於邪正善惡的分別,這種日子,已經很久了。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所以唯有聖人,他為人的方針,能夠在保持方正之中,又沒有銳利的棱角去割傷他人。

廉而不刻 :他為人清廉,可是在處事方面,又很厚道,絕不疾惡太嚴,或苛刻太甚。

直而不肆:他為人正直,可是絕不直率得過於放肆。

光而不耀:他心性光明,可是絕不炫耀(於)他人,這就是聖人德性深厚的原因啊!



  長生章第五九 第五九章 治人事天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治人事天,莫如嗇:治理世人,以及事奉上天,最好的方法,就是精神不妄泄。

夫惟嗇:因為精神不妄泄,就能夠心德全備,心德全備,就好像回復到自己的本性。

是謂早服:像這種事,就像每個人起床之後,要穿衣服一樣,是首要的事。

早服謂之重積德:所以起床穿衣服,也是我們早已習慣的事,而且每個人一生當中,都是不斷的做。我們的德性,如果能像起床穿衣服一樣,累積下來的德性,一定是深厚的。

重積德,則無不克:一個德性深厚的人,他要治理人,要事奉上天,就沒有不能勝任的。

無不克,則莫知其極:既然是沒有不能勝任的,就難以估計他力量的極限!

莫知其極,可以有國:像這種力量難以估計的人,也就可以擔負治理國家的重任了。

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有這種人來治理國家,就像國家的褓母一樣,能夠率天下之道,治理天下當然可以長久了。

是謂深根固蒂:就好像根深牢固的樹,就能結出結實的果子。

長生久視之道:如果以這個道理,去實行於修身養命方面,這種人無形的生命,也可以長久的生存在人們的眼前,讓人崇敬奉養朝拜,因為治國與修身是一樣的道理呀!



  治國章第六十 第六十講 純樸祥和的世界



  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治大國若烹小鮮:治理大國家,就好像在烹煎小魚一樣,不能常常去翻動它,否則就會將一條魚煎得破碎不堪。治理國家也是一樣,不要常常去變動政策,否則人民也會因政策的變來變去,而難以適應,感到煩悶。所以這都是為政的人,因為失去誠信,使人民對遵守法律,也失去信心的結果。

以道蒞天下:因此為政的人,如果能以道的無為,清正誠信,去治理百姓的話,自然能夠達到和氣致祥的目的。

其鬼不神:連惡鬼的作亂,也難以顯出神奇的靈應。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但惡鬼難以顯出神奇的靈應,就是威靈的神明,也不會去傷人,因為百姓都是善人,神愛善人,尤所不及,怎會去傷人呢?

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所以,非但威靈的神明不傷害人,就是聖人在世的時候,看到人民善氣祥和,他也不必慨嘆,人生[生或是心之誤寫]不古,更不必使出浩然正氣,去傷害一些為非作歹的偽君子。

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如果能夠達到,無形的鬼神,與在世的聖人,都不傷害人,這就是天下德性感交的時候,也好像天下之人,都回歸到本來天真與純樸的世裡,那樣的祥和與清靜。



  第 六 十 一 章:



  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為下。



大國者下流:大國該學大海的卑下自處,雖是居於下流

天下之交:但是唯有居於下流,才能成為百川眾流交會的歸處。

天下之牝:就好像天下的雌性動物。

 牝常以靜勝牡:常以柔弱的靜定自處,但是卻能勝過雄性動物的剛強躁動。 

以靜為下,故大國以下小國:這就是以靜定為下,反而能勝剛強躁動的原因。所以說,大國若能以謙卑自處,更以誠信有禮對待小國。

 則取小國,小國而下大國:就可以取得小國的信服,更能取得小國的歸向之心,小國若能謙卑自處,更以誠信有禮對待大國。

則取大國:就能取得大國的信任,更取得大國的崇敬之心。

故或下以取:所以無論是大國謙下以求小國的信服。

或下而取:或是小國謙下以求大國的信任。

 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大國為政的最終目的,只不過是愛護天下百姓,既然天下百姓皆是安定純樸,治理大國的使命也算是達成了。

 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小國治理百姓的最終目的,不過是願意侍奉人民,使其過得平安無事,因此他對大國的要求,也只是希望大國能將小國平等看待而已。 

夫兩者各得其所欲:所以無論是大國或是小國,如果要達到這種目的,首先就要以謙卑自處。

故大者宜為下:而且最要緊的,就是大國應該,首先以謙卑低下做為模範,能夠這樣,天下自然太平了。



  第 六 十 二 章: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道者萬物之奧:道是萬物之中,最精微最奧妙的東西。

善人之寶:善人經常視為修身養命的至寶。

不善人之所保:就是不善的人,也會依賴道來保障自己,例如俗語說,盜亦有道,就是最佳的左證,可見壞人有時候,也要仰仗道來保護自己。

 美言可以市:所以有時候,當你講出一句話,合於道的至善美言,就可博取別人的欽佩。 

尊行可以加人:這就是說,只要你合於大道行事,有尊貴的行持,就能高人一等。 

人之不善:人往往有迷昧的時候,而做出不善的事。

何棄之有:可是只要你有改過向善的心,誰不會原諒你呢?誰還會遺棄你呢?但是最怕你的懺悔之心不誠,良知不堅,本性不改,力行不恆,所以才會自棄棄人,為人所棄。 

故立天子,置三公:所以說,如果你不以道而行,即使得到世間的一切,如擁有了至上的王位,又設置了文武百官,前呼後擁。

 雖有拱壁,以先駟馬:兩手又擁有希世珍寶的美玉,乘坐富麗堂皇的馬車,如此的尊榮華貴。

不如坐進此道:還不如體悟大道,深入道心,來得實在永恆。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所以古代的聖人,才如此的尊貴大道,這是為什麼呢? 

不曰求以得:無不是因為,日日求於大道,日日行於大道,如果不這樣做,便要背道而行,一旦背道而行,就要造下罪業了。

有罪以免耶:一旦造下罪業,難道可以免受因果的懲罰嗎?

 故為天下貴:所以,道實在是天下最貴的了。



  第 六 十 三 章: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為無為:聖人處事,不是為了欲望而處事,也不是為了貪得而處事,更不是為了私利而處事,純是為了大公無私而處事。

事無事:聖人的行事,不以心機而行事,不為功業行事,不為名利行事,心性中純然,虛無為懷而行事。

 味無味:聖人的品味,不是為了情欲而品味,不是為了滿足欲望而品味,更不是為了貪欲而品味,純然是以自然淡泊無味而品味。 

大小多少:可是凡人的心靈欠缺,常常以大為小,以多為少,而聖人的心境就不同了,他心靈中一切具足,不缺少一物,因此聖人能以小為大,以少為多。 

報怨以德:所以聖人的心靈是萬德具備,心中無怨。假使有人誤會他,對他產生憤恨的心理,他還能以德報怨,絕不懷有報復之心。

圖難於其易:因此,如果你想學聖人的作為,必先從容易的事做起,能將容易的事做好,才能將困難的事情做好。

為大於其細:要做大事情也是一樣,先從細小的小的事情先做好,能先從細小的事情做好,大的事情才能做好。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所以說,要做天下的難事,必先從容易的事情開始。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要做天下的大事,必先從細小的事情開始。

 是以聖人,終不為其大:因此聖人,他總是先從細小容易的事情開始做起,而不是一下子,就想做大事業。

故能成其大:所以,他最後根基穩固,終於能成就大事業,可是凡人他輕視心性的修養,他們以為那是小事情,但是小事情都做不好,怎能成就大事業呢?

 夫輕諾,必寡信:這就好像一個人,馬馬虎虎點頭答應的事,這個人一定沒當做一回事,沒當一回事的答應,必然是缺少信用的。

多易,必多難:還有,如果把事情看得很容易,而且事先一點也不准備的,到時候發生的困難反而越多。

是以聖猶難之,故終無難:所以聖人,開始的時候,先把每一件事都認為困難,事事戒慎自己,時時反省自己,最後反而天下無難事了。



  第 六 十 四 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其安易持:國家安定的時候,為政的人,容易保持治理的大事。

 其未兆易謀:為什麼呢?因為一切紛亂的事情還沒發生的時候,如果有違反正常的事情,剛要發生,便能一目了然。能夠一目了然,才容易找出圖謀的對策。 

其脆易判:就好像說,一件事情剛要形成的開始,總是比較脆弱的,比較脆弱的東西,總是容易分化。

其微易散:也比如說,微小的東西,容易散失,尚未凝結的事物,容易分散。 

為之於未有:所以,要做好一件事,一定要綢繆於事情未發展的開始。

治之於未亂:治理國家也是一樣,要在尚未混亂之前,就先做好治國的基礎。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好比,一棵兩人合抱的大樹木,它的成長,也是從一粒細小的種子開始萌芽。

九層之台,起於累土:一棟九層樓高的平台,也是從一畚箕一畚箕的泥土累積起來。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要走千裡的路程,也是要從腳底踏出第一步。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因此行為超出以上過程的人,一定會失敗的,因為他太執著太任性,太執著太任性的人就是缺德,缺德的人就會失去一切。

 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所以聖人,了解這種道理之後,他就守住渾全的德性,不與人紛爭,也不執著得失之心。既然不執著得失之心,所以也沒有失落的痛苦。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但是世人常在快要成功的時候,只因一時的松懈而遭到失敗。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因此,能夠將最後關頭,當做開始一樣謹慎的人,他就不會失敗。

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所以,聖人所欲求的,是一般人所不欲求的。譬如聖人欲求的是自在解脫,而不是貴重的金銀財寶。

 學不學:聖人所學的,是一般人所不喜歡的,好比聖人所學的是內在生命的哲學,而不是追求虛榮浮華,賣弄心機。

 復眾人之所過:所以聖人他只是想,回復到自己的本性良知,提醒世人不要胡作非為,違背自己的良知而已。

 以輔萬物之自然:這就是聖人將所要做的事,先去了解先去實行,然後他才能輔佐萬物,回歸自然純樸。

而不敢為:因此,聖人他的任務太大了,世人的注目也太深了,所以他更不敢胡作非為,而亂了修己治人的方針啊!



  第 六 十 五 章: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古時候,了解以道治國的人,不教人民鬥智機巧。

將以愚之:而教人民純樸敦厚,為什麼呢?

 民之難治,以其智多:因為國家之所以難以治理,就是人民的智謀太多。

 故以智治國:所以如果以智謀來治理國家的人,等於教人民互相鬥智。一旦上下互相鬥智,自然兩敗俱傷,在兩敗俱傷之下國家,就要要亂了。

 國之賊:因此這種教人民鬥智的辦法,實在是教人民為賊呀! 

不以智治國,國之福:反過來說,倘若在上的人,不以智巧治國,人心自然純樸,人民生活自然安定無爭,這才是國家的福祉。

知此兩者:所以,如果有人知道以上兩種道理的人。 

亦楷式,能知楷式,是為玄德:就可成為治理國家的模範,能夠成為治國家模範的人,就是有玄妙德性的人。

 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當玄妙德性發輝到更深更遠的時候,在外表看來似乎與世俗的軌道相反。

然後乃至於大順:其實這正是使人民更歸於純樸,歸於和諧的妙境啊!



  第 六 十 六 章: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汪洋的江海之所以能成為百川眾流之王。

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就是它善於處在低下的地位,使百川眾流之水,無論淨穢皆能容納,所以才能成為百川之王。

是以聖人欲上民,以其言下之:聖人他能夠高居萬民之上,就是他心口一致,而且先謙自己的言語,自稱為下。 

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所以,如果你也想居於別人的先前,那麼你必須先尊重所有的人,尊重所有的人,所有的人才會尊重你,反之你輕視所有的人,所有的人就輕視你。 

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聖人就是知道這些道理,所以他雖然居於上位,可是他處處謙虛為懷,使居於下方的人民,都不感到威重的心理厭力。

 處前而民不害:所以聖人雖居於所有人的先前,可是人民會自然的崇敬,不會去嫉妒他,或是加害他。

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而且天下的人都樂於推舉他,而不討厭他。

 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這就是他不與人相爭,所以天下人也就沒有人能勝過他了。



  第 六 十 七 章: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天下人都說,我把道講得很大,其實看不出道有什麼能力,根本不像很大的樣子。

 夫惟大,故似不肖,若肖:不錯!就因為道很大,所以才不像任何東西,如果它某一種東西的時候。

久矣其細也夫:豈不是,很久以前就被人認為,那是一件很細小的東西嗎?

我有三寶,保而持之:但是在修身處事方面,我有三項要訣,只要你持有它,就是你身中之道了。

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那就是第一,慈祥的愛心。第二,節儉純樸。第三,不敢自高自傲於別人的先前。

夫慈故能勇:因為慈愛才能產生勇氣,就好比一位母親,為了兒子的生活,必須背負自己責任的勇氣,這就是慈愛所發輝的勇氣。

 儉故能廣:因為節儉自己的精神不妄泄,所以才能精神飽滿,使先天之氣轉,五氣朝元,三花聚頂,元神復位,然後天地任我邀游,更能發輝廣大的救人救世大事業。

 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因為謙虛卑下的美德,才能受人尊敬擁載,像這種德性的發輝,正是大器晚成的寫照。

 今舍其慈且勇:可是現在有人舍棄了慈祥的愛心,而好勇鬥狠且好出風頭。 

舍其儉且廣:舍棄了節儉純樸,而荒淫無度且浪費光陰。

舍其後且先:舍棄了謙虛退讓,而好爭好鬥,且瞧不起人。 

死矣:像這種人,就是自己想要快一點邁向死亡之路了!

 夫慈以戰則勝:所以說,抱著天性慈祥的正氣,才是永恆的勇氣,此種勇氣才有真實的力量,以此種力量去對付逞強邪惡之輩的擾亂,才能得到真正的勝利。

 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而且以慈愛來防守,就能得到鞏固,因為慈愛本是上天所賦的本性,盡到天賦的本性,天下之人就會擁護愛載。能夠得到擁護愛載,在上位的人自然能夠得到鞏固的支持了。



  第 六 十 八 章: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善為士者不武:最佳的勇士,絕不會誇張自己的武力,也不會逞強好鬥,更不會顯出凶狠的樣子。

善戰者不怒:最好的戰士,是時時保持太和之氣,以及養精蓄銳,絕不會輕易就暴躁發怒。

善勝敵者不爭:最會打勝仗的將帥,是最不想要宣布和敵人交鋒打戰。如果宣布與敵人交鋒打戰,也是為了早日和平著想。

 善用人者為之下:最會用人的長官,常常關懷部下,為部下著想,如此的信誠關照,才能讓部下信服擁載。

是為不爭之德:以上這些都是不與人相爭的美德。 

是為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也是用人的真正力量,這就是配合天地之德,順其古道,所表現的極致啊!



  第 六 十 九 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無兵。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軍事專家有一句箴言,我不敢主動先向對方挑戰,只有在對方已經開始攻擊的情況下,才起而應戰,我不敢以殘暴好殺之心,去爭強爭霸,我只想保全固有的國土,使戰爭早日平靜。

 是謂行無行:這樣的打仗,雖然國軍士氣高昂,可是去沒有殺氣騰騰的凶惡。 

攘無臂:雖然高舉著臂膀,高呼著口號,可是卻沒有凶殘暴虐的模樣。

 仍無敵:雖然互相打仗,可是卻沒有不共載天的深仇,要懷恨在心,因此這種人,不是為了好殺好戰而打仗,只是為了正義,為了和平而打仗,像這種慈愛光輝的打仗,才能使軍民全心全力以赴,也是勝利的像征。 

執無兵:所以說,這種戰爭雖然手裡拿著兵器,可是,這正是正義之手,不是殺人的凶手。

禍莫大於輕敵:災禍的發生,都是好戰好殺的人所引起的,而這種人也是過份輕敵的人,殊不知輕視敵人就是失敗的主因,因為再小的國家,只要全國上下團結一致,軍民同心,這種力量的韌力,就遠勝凶殘暴虐的好戰之軍。為什麼呢?因為一個是順天行事,一個是逆天行事,差別就在於此。

輕敵幾喪吾寶:因此輕敵的人,就會失去陸拾柒章所講的,慈愛節儉,不敢為天下先,這三項寶貝。失去這三項寶貝,以國家來說,等於等於失去國家的命脈。 

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所以說,不以好殺好戰去打仗,而以順天行事,悲憫蒼生出戰的國家,它到最後,才能得到真正的勝利。



  第 七 十 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我的言論,實在很簡單,你們應該容易了解,而且又容易做到才對。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可是現在天下的人,本性已經迷昧了,所以才不了解我的道,又難以遵照我的道去做。

 言有宗,事有君:因為我所說的言論,都有個宗旨,我所說的事情也都有個含意。 

夫惟無知,是以不我知也:可是你們就不了解這些宗旨,又不了解這些含意,這都是你們受到耳目見聞所染已久的原因,所以才不知道我所說的話,更不知道我所講的道理,更不了解我的心意。

 知我者希,則我貴矣:因此,真正了解我道的人,的確太少了,大概是我所說的道太珍貴了吧!

是以聖人被褐懷玉:因此聖人就好像一位,身外披著破舊衣服的人,可是內卻懷有寶玉,別人怎麼會知道呢?



  第 七 十 一 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知不知上:已經了解道,卻認為自己還不了解道的人,是真正了解道的上等人。

不知知病:尚未了解道,就志得意滿,而且還自吹自擂,自以為了解道的人,就是得了高傲誇張的病症。

夫惟病病,是以不病:唯有先知先覺的人,了解高傲誇張是一種病,所以以後,才不會再犯上這種病。

 聖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是以不病:聖人就是這種人,所以以聖人就沒有這種病,因為他知道高傲自取是一種病,所以聖人就不患這種病了。



  第 七 十 二 章: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民不畏威,則大畏至矣:做什麼事,都胡作非為,而且又毫無畏懼的人,比較大的災禍,很快就要降臨,這正是自尋的罪惡之途,也是自尋的毀滅之路。 

無狹其所居:因為你們不要把你以後的去路,狹窄起來,應該要開闊你的心胸,就好像四海之內皆兄弟,無處不是我的居所,無處不是我的歸處一樣的廣闊。

 無厭其所生:而且你們不要厭棄真我,應該趕快去修身立命,使真我,不生不死,不來不去,自在解脫。

夫唯不厭,是以不厭:因為唯有這樣不厭棄自己的真我,天地萬物,也才不厭棄你。

 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所以聖人只求明心見性,而不受外在的一切蒙敝本性。

 自愛不自貴:這就是聖人愛惜真我的大生命,不受因果輪回的拘束,因此他不貴重身外的榮華富貴,以及人間的虛情假愛。

 故去彼取此:這就是聖人看輕假身,而求真我的解脫。



  第 七 十 三 章: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勇於敢則殺:凡是想表示自己勇敢,而殘暴好鬥,又胡作非為的人,必會遭到殺身之禍。 

勇於不敢則活:凡是不敢輕舉妄動,又不逞強好鬥的人,就可以明哲保身。

 此兩者或利或害:以上兩種人,一種是對自己有利,一種是對自己有害。

天之所惡:這就是上天的本意,討厭剛強好鬥的人。 

孰知其故:可是有誰能夠知道它的原因呢?

是以聖人猶難之:就是聖人,也難以了解這些道理,但是冥冥之中,就好像有這個定數,有這種感應。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相信,你看吧!天的法則,天的造化,它經常不與萬物相爭,可是它從古代到現在,無論你怎樣與他相爭,到最後還是它得到勝利。 

不言而善應:這好像,上天雖然不說話,可是它有一種不可抗拒的感應。 

不召而自來:不用你去安排與召請,它自然就降臨下來。

 坦然而善謀:而且報應較快的,反而知道警惕,知道懺悔反省;報應較晚的,罪惡就愈深,罪惡愈深的;災禍就愈慘,像這種因果報應,好像上天早就謀算好了。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這就是上天散布下來的因果羅網吧!它就是那麼的廣闊,那麼的稀疏,可是對因果報應,都絲毫沒有漏失呀!



  第 七 十 四 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民常不畏死:政治家如果施行暴政,老百姓一定不堪暴政的摧殘,如果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也不怕死了,就想起來革命反抗。

 奈何以死懼之:到了這個時候,執政的人才想以殺人去威脅百姓,有何用呢?

若使人常畏死:因此,如果百姓生活在安定的時候,他是怕死的。

 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在這個時候,如果有人為非作歹,執政的人以政治清明的作風,把這些為非作歹的人抓起來,審判死刑,還有誰敢再來送死?

 常有司殺者殺:但在暴政之下,一切情形就不同了,常常遇有在司法官的命令之下,劊子手才殺人的。

而代司殺者殺:也有一些不是司法官命令之下,也不是劊子手,就亂殺人的。

 是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希有不傷其手矣:就好比一位不是砍柴的木匠,也要代替別人去砍柴,這種代替別人去砍柴的事,少有不砍傷自己的手啊!



  第 七 十 五 章: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也,是以飢:暴政之下,執政的人只顧自己縱欲玩樂,對人民失去仁義禮智信,在這個時候,課稅必然超過人民所得,人民在入不敷出,又勞力用盡的情況下,自然就飢餓不堪了。

 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也,是以難治:這就是執政的人,失去仁義禮智信的原因,所以人民也跟著奸詐虛偽,等到這個時候,要治理百姓,就困難重重了。

 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輕死:一旦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人民也就不怕死了,這都是在上位的人,縱欲玩樂過份奢侈的原因,才使人民不怕死的結果。

 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所以,唯有清心寡欲,恬淡虛靜,才是真正貴重他自己的生命。自奉太深,縱欲太深,反而是輕視自己的生命。



  第 七 十 六 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兵。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人在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死了之後,身體才變成堅硬。 

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萬物也是一樣,你看花草樹木,它在活著的時候,也是柔軟的,只有死了之後,它才變得堅硬。

 故堅強者死之徒:由以上的道理,可以知道,如果守住剛強頑固的人,就是想快點邁向死亡的人。

柔弱者生之徒:反而謙退柔弱的人,才是走向永生之路。 

是以兵強則不勝:因此逞強於兵力,喜歡戰爭的國家,往往得不到勝利。 

木強則拱:就好像樹木強大的,反而要遭受砍伐。

 強大處下,柔弱處上:所以說,經常自誇強大的人,反而使人討厭,讓人看不起他;而以讓退柔弱自處的人,反而讓人崇敬擁戴。



  第 七 十 七 章: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天之道,其猶張弓乎:天道的微妙,就好像拉開弓箭,准備射擊的情況。

 高者抑之,下者舉之:目標在高的地方,弓弦要往下拉,目標在低的地方,弓弦就要往上拉。

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距離較短的,拉開弓箭的力量就要小一點,距離較遠的,拉開弓箭的力量就要大一點。

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天道的微妙,也是如此,物極必反,循環不已。萬物總是在平衡又調合的情況下,生生化化,調節運轉。

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而奉有余:可是世人就不是這樣了,比如在為人處事方面,常常去做錦上添花這些虛偽的事,而救濟貧困這些實質的工作,卻少有人要去做。

 孰能以有余奉天下:所以有誰能夠將有余的精神與財力,奉獻給天下貧困的人呢? 

唯有道者:我想只有道德的人才做得到吧!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因此聖人體悟大道,還不敢仗恃自己的能力。 

成功而不居,其不欲見賢耶:順天行道也不想自居其功,這是聖人他不願處處誇耀自己的能力,將自己的長處去補助天下百姓的不足。這於是聖人所行的天道啊!



  第 七 十 八 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



天下莫柔弱於水:天下最柔弱的東西,沒有一樣能超過水了。

 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先:水雖然柔弱,可是如果有其它堅強的東西去攻擊它,它總是得到最後的勝利。如石頭丟到水裡,就被它涵蓋,因為它有包涵性;如火遇到它,就會被撲滅,因為它有化解性;如泥土遇到它之後,就變得柔軟,因為它有柔韌性;如木材浸在水裡,就會腐爛,因為它有滲透性;如鋼鐵浸在水裡,就會生鏽,因為它有浸蝕性;

 以其無以易之也:而且,它無論在什麼地方,柔弱低下的本性絕不更改,因為它有平等性。

 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以上這些都是代表著,柔能勝剛,弱能勝強的原理。

 天不莫不知,莫能行:像這樣的事實,天下沒有一個人不知道的,可是世人就很少有人,能夠學習水的榜樣。

 是以聖人雲,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之不祥,是謂天下王:所以聖人說,能夠承受全國人民的污穢與侮辱之人,才稱得上國家的主人翁。能夠承受全國災難的重擔,才稱得上天下之王。

 正言若反:你看像這種卑下委屈的話,就是聖人柔弱的真正本性,但是卻能得到反面的益處呀!



  第 七 十 九 章: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和大怨必有余怨:世人好勝之心甚強,私心過重,所以常常為了某些不如意的事情,發生爭執,或是結下仇恨,像這種事情,都是雙方自負心甚強,才產生的結果。因此,縱然在某種機緣下,有人出面調解了恩怨,可是雙方仍然有些不愉快的心情,隱藏心中,還是難以化解的,所以這種和解,只是勉強的和解。

安可以為善:像這種勉強的和解,難道可算是完善的結果嗎? 

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故有德司契:所以唯有聖人的心虛靜恬淡,不與世人紛爭計較,如果有恩於世人,也不惦念心懷,就好像放款的官員,盡管發出款項,沒有舍不得的念頭,也沒有回報的思想,這就是有德之士的作為。

 無德司徹:可是世人的心就不同了,就好像是催討債款的人,借多少討回多少,一點也不放松。這不就好像無德的人,布施了一些金錢財物,心裡就一直惦念著回報嗎!

 天道無親:所以只有上天的德性,是最令人欽佩了,因為它養育萬物,是不分親疏貴賤,同樣的施予恩惠,因此行善之人的心境,應該學習上天的德性!

 常與善人:然後,你就是上天的知己,跟它一樣,擁有一顆大公無私的心了。



  第 八 十 章: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小國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如何回復到純樸的世界呢?應該像人民很少的小國家一樣,大家都過著純樸和諧的生活。

 使民重死,而不遠徙:在這個時候,人民安居樂業,相處無事,就會尊重自己,也不想到處搬家了。

雖有舟車,無所乘之:這個時候雖然有船有車,也沒有人爭先恐後想去乘坐,

 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就是武裝的兵器,也不知道要放在那裡。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這時候,人民吃飯都覺得甘甜,粗衣都覺得華麗,居家都覺得安樂,風俗習慣都覺得樂趣。

鄰國相望,雞犬之音相聞:鄰近的邦國,互相遠望都覺得友好,聽到雞鳴狗吠的聲音,都覺得調合。

 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這時候,人民生活滿足,就是活到老也是沒有怨言,更不想搬家了。



  第 八 十 一 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信言不美:信實的話,不是花言巧語,所以聽到耳裡,總是不悅耳動聽。

美言不信:花言巧語的話,雖然動聽,可是不一定是從心裡講出來的,因此這種話,總是缺乏信用實在。

善言不辯,辯言不善:美好的事物,良善的言語,不必去費口舌爭辯。費了口舌爭辯的事情,便非良善的言語,也非美好的事物。

 知者不博:求真的大智慧者,社會知識不必廣博,廣博反而得了知障,這就是聖人守一而萬事畢的原理。

 博者不知:所以,求得外在廣博的知識,不一定就是真知的大智慧者。因為追求外在的形像,越追越遠,越追越迷,而且永遠無法探求真正的答案。

聖人不積:因此,聖人不必追求外在的知識,更不必追求物欲來占為己有。 

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以與人己愈多:他只是奉獻自己的力量去幫助人,去禮讓人,然而他卻沒有想到自己所做的結果,反而受人來欽佩,讓人來崇敬。不但如此,另一方面更使祂的博愛精神,留在世人的心靈中,刻下了永恆的追思和懷念。 

天之道,利而不害:因此祂好像上天的道理,只是利益萬物,而不去侵害萬物。 

聖人之道,為而不爭:聖人的道理,只是負擔調合大自然的使命,而並不與人群相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