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生/文
盧師尊到了「石牌」的「清淨同修會」,上了法座,說:
「吾師,吐登達爾吉上師,圓寂時,只說『清淨』二字,試問大眾,清淨是什麼?」
我說:
「法鼓山的聖嚴法師圓寂的偈,是『生死皆可拋』,我批為未達化境。為什麼?因為有生又有死,未達開悟,試問,拋什麼?」
我說:
「盧師尊圓寂時,原本只想說一『爽』字,我當然知道『爽』的真義,但唯恐世人還是大多數不懂,現在改了,我圓寂的偈,改成『沒干涉』,這『沒干涉』更是直接,佛與佛就等我這一句『沒干涉』,此句一出,才是真的,天上天下無如佛了。」
講了這麼多的廢話,仍然要問:
「清淨是什麼?」
我舉一食物的清淨:
美國食物,比日本清淨。
日本食物,比台灣清淨。
台灣食物,比印尼清淨。
印尼食物,比印度清淨。
我問:
「最清淨的食物是什麼?」
(請聖弟子以第一義諦答來)
*
金陵,淨德院,有位智筠禪師,我很欣賞他的「什麼是什麼?」
僧人問:「如何是射箭紅心一句?」
智筠禪師答:
「道什麼?」(偉大的回答)
僧人問:
「紛紛然覓尋不得時如何?」
智筠禪師答:
「覓尋什麼?」(偉大)
僧人問:
「如何是祖師的意?」
智筠禪師答:
「祖師有什麼意?」(偉大)
僧人問:
「諸聖皆入不二次門,如何是不二之門?」
智筠禪師答:
「什麼是諸聖?」(偉大)
僧人問:
「什麼是今古同去?」
智筠禪師答:
「同是什麼?」(偉大)
僧人問:
「學人為什麼禮拜?」
智筠禪師答:
「禮拜什麼?」(偉大)
這位「智筠禪師」喜歡用「反問句」,什麼是什麼?我很喜歡,他的反問,句句都是波羅蜜,只要一想,便會心。所以,我讚嘆「智筠禪師」很偉大,句句般若。
智筠禪師上堂,說:
「夫欲慕道,也須上上根器始得,造次中下,不易承當,何以故?佛法非心意識境界。」
大家看到否?
「佛法非心意識境界」這句話簡直太重要了!一般人學佛,只在「心」上用功夫,卻不一定知道「心」是什麼?或者只在「意識」上用功夫,卻不一定知道根本就不是意識。
聖弟子若明白。
「玄旨」就在手掌上了!
盧勝彥文集217冊《海灘上的腳印》清淨是什麼?
2017年4月29日 星期六
理念人生
二零零六年諾貝爾和平奬得主尤努斯 ,他扭轉了一億人的命運。尤努斯是一位經濟學博士,他曾獲美國華頓商學院評選為一九七九年來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二十五位經濟領袖之一。他放棄在美國的教授工作、放棄擁有豪宅的舒適生活,甚至離開妻女,回到孟加拉投入幫助脫貧的生活。
他目睹一位貧窮的婦女蘇菲亞跟富人借了五塔卡買竹子編織竹椅,只為了賺取零點五塔卡,相當於零點零二美元的利潤糊口。尤努斯感到氣憤,於是花了一週的時間調查這個村莊,到底有多少人過著像蘇菲亞般的生活。
答案令人震驚,有四十二位村民只借貸到二十七美元,尤努斯骳眉了,富人運用高利貸將貧窮綑綁在他們身上,他們根本無力脫離貧窮人生。而這群人,是擁有工作能力的人,於是他掏出二十七美元借給這些村民,村民看他的眼光像看到神一樣。
因為窮人沒有擔保品,銀行不願借給他們,尤努斯努力說服孟加拉銀行農業銀行,成立了「鄉村銀行」,借錢給窮人。他挑戰制度、挑戰文化,違反宗教風俗,放款給婦女,最後讓婦女擁有了知識與新觀念,自食其力的思考種子發芽、茁壯。
尤努斯做到了,憑他一個人的力量,改變一億人的命運;他不只見證了第三世界掙扎脫貧的歷史,而且改寫歷史。
※ ※ ※
在人之生活要能適情、適理,且能本良知理念行事實在不簡單,同時亦因所受教育及生活環境之差異,每個人當然呈現出不同之理念,所以各有其生活的方式與目標,造就不同之層次發展,亦因而導致社會成敗之因素也。
然理念的人生,不論其教育程度或是條件的差異,如果能確切的認知,也可平齊於某種的標的,因這標的是可以共同去實現與共同去努力的。如同慈懷眾生,利益黎庶,只要有心付出,這是沒有什麼差別的,反而有些教育程度高的做不到,都是那些看得開且教育程度低的有成就,這實在令人懷疑教育高者其所學何在?當然有些事情不能一概而論,有些教育程度高者,帶動程度低者在理想的人生旅程上邁進,這是程度低者所不及者也,這些暫且不予置評。
總歸言之,凡是能正確自身生活的理想,除了造就自己而外,更盼能藉以發揮,以求達所有眾生同歸於理想之境,這才是理念之人生也。盼世人能加以瞭解認定與施行。
心志歸向-第四十一章理念人生
他目睹一位貧窮的婦女蘇菲亞跟富人借了五塔卡買竹子編織竹椅,只為了賺取零點五塔卡,相當於零點零二美元的利潤糊口。尤努斯感到氣憤,於是花了一週的時間調查這個村莊,到底有多少人過著像蘇菲亞般的生活。
答案令人震驚,有四十二位村民只借貸到二十七美元,尤努斯骳眉了,富人運用高利貸將貧窮綑綁在他們身上,他們根本無力脫離貧窮人生。而這群人,是擁有工作能力的人,於是他掏出二十七美元借給這些村民,村民看他的眼光像看到神一樣。
因為窮人沒有擔保品,銀行不願借給他們,尤努斯努力說服孟加拉銀行農業銀行,成立了「鄉村銀行」,借錢給窮人。他挑戰制度、挑戰文化,違反宗教風俗,放款給婦女,最後讓婦女擁有了知識與新觀念,自食其力的思考種子發芽、茁壯。
尤努斯做到了,憑他一個人的力量,改變一億人的命運;他不只見證了第三世界掙扎脫貧的歷史,而且改寫歷史。
※ ※ ※
在人之生活要能適情、適理,且能本良知理念行事實在不簡單,同時亦因所受教育及生活環境之差異,每個人當然呈現出不同之理念,所以各有其生活的方式與目標,造就不同之層次發展,亦因而導致社會成敗之因素也。
然理念的人生,不論其教育程度或是條件的差異,如果能確切的認知,也可平齊於某種的標的,因這標的是可以共同去實現與共同去努力的。如同慈懷眾生,利益黎庶,只要有心付出,這是沒有什麼差別的,反而有些教育程度高的做不到,都是那些看得開且教育程度低的有成就,這實在令人懷疑教育高者其所學何在?當然有些事情不能一概而論,有些教育程度高者,帶動程度低者在理想的人生旅程上邁進,這是程度低者所不及者也,這些暫且不予置評。
總歸言之,凡是能正確自身生活的理想,除了造就自己而外,更盼能藉以發揮,以求達所有眾生同歸於理想之境,這才是理念之人生也。盼世人能加以瞭解認定與施行。
心志歸向-第四十一章理念人生
2017年4月27日 星期四
美女的苦惱
一女子很苦惱的問著禪師:「大師,我長得這麼漂亮,每天出門都被一群男人死纏著告白,我又很難拒絕別人,我該怎麼辦呢?」
禪師默默的從池塘裡鞠起一瓢水,潑在女子的臉上。
女子恍然大悟的說:「我懂了,您是要我心靜如水,對待世間萬物都以清澈的心態面對……是吧?」
禪師答:「喔!沒有這麼複雜……」
女子一面疑惑:「還有更簡單的方法?」
禪師雙眼低垂,單掌作禮,回答:「妳只要卸了妝,就可以了……。」
※ ※ ※
道本自然,人之性亦秉天之性而無做作,亦是含存自然無飾之性,此性就是本靈,即是本真也。奈何世人自降後天之後,此原本不飾之自我,漸次的受到各種欲利之薰染而變質,以致於想盡辦法去掩飾而失去原來之面目,實堪悲也。
就如同世人必在己身之打扮上,或是穿著上力求全美,而忽略了內在本質之好壞;女人則粉垢滿面,力求粧美,實在不切實際也。又婦德不修,粉飾外表再美麗,還是失去了意義。
真美不粉飾,才是道之本質所在,試看大自然之美何來之粉飾,如以人工造作者,就是比不上天然之美,這是有目共睹者也。故世人當知不論在何處得認明求得本真自我的純美,將所有之掩飾全予去除,赤祼祼的面對自己,使己身之本性本靈可達純真無瑕,希悟明之。
皇母慈音第四輯—不粉飾自我
禪師默默的從池塘裡鞠起一瓢水,潑在女子的臉上。
女子恍然大悟的說:「我懂了,您是要我心靜如水,對待世間萬物都以清澈的心態面對……是吧?」
禪師答:「喔!沒有這麼複雜……」
女子一面疑惑:「還有更簡單的方法?」
禪師雙眼低垂,單掌作禮,回答:「妳只要卸了妝,就可以了……。」
※ ※ ※
道本自然,人之性亦秉天之性而無做作,亦是含存自然無飾之性,此性就是本靈,即是本真也。奈何世人自降後天之後,此原本不飾之自我,漸次的受到各種欲利之薰染而變質,以致於想盡辦法去掩飾而失去原來之面目,實堪悲也。
就如同世人必在己身之打扮上,或是穿著上力求全美,而忽略了內在本質之好壞;女人則粉垢滿面,力求粧美,實在不切實際也。又婦德不修,粉飾外表再美麗,還是失去了意義。
真美不粉飾,才是道之本質所在,試看大自然之美何來之粉飾,如以人工造作者,就是比不上天然之美,這是有目共睹者也。故世人當知不論在何處得認明求得本真自我的純美,將所有之掩飾全予去除,赤祼祼的面對自己,使己身之本性本靈可達純真無瑕,希悟明之。
皇母慈音第四輯—不粉飾自我
2017年4月26日 星期三
留有餘地
本道院彌勒菩薩 登台
聖示:氣忌盛,心忌滿、才忌露。
陳生:學生恭向恩師頂禮五叩首!
彌勒菩薩:賢生免禮!
陳生:聰明只是耳聰目明的逞口舌、鬥急智,那只是官能的智慧,除了觸類旁通有遠見外,更需要內斂的良知、良能。現代人急於速成,缺少遠見,追求超薄短小的高密度、極密集的現實利益,也許是口若懸河地推銷術,也許是引證數據的管理學,其實都脫離不了人肉戰爭,你爭我奪的戰績,更只是在如來佛掌貪嗔痴的限界而已。
苛求別人,寬以待己,成了這一世代的標記;古中國留餘地給別人,已成絕響和笑柄。
彌勒菩薩:不留一點空間給別人,逼人死地,將也把自己迴旋的空間一起堵死,不久自己也將嚐到無餘地的報復,這不是智慧,這也不是才能,而是顯露出自以為是的傲慢啊!
陳生:嗯!刀起頭落,只是劊子手的快感,只是閉塞烈火的意識,更只是文化剝離後原始的蠻橫重現而已;所以,現代人缺少的只是那一份大智若愚的內練功夫。
孔文舉年僅十歲,跟隨父親到京城洛陽,當時管理百官行政的李元禮,也以才學聞名。要到李府拜訪的人,不是親朋好友,就是絕頂聰明的秀才,一般人是不准進出的。
有一天,孔文舉來到李府門口,被門吏擋住,十歲的孔文舉便對門吏說:「我是遠房親戚,特來拜訪。」門吏請孔文舉到客房。
正好李元禮與賓客談論詩書,聽說有親戚來訪,便命人奉茶賜座,對似乎未曾謀面的孔文舉說道:「你是哪房親戚?」
孔文舉毫不緊張的說:「你的祖先老子李耳和我的祖先聖人孔子,他倆有求道問禮的情誼,所以我們兩人也應該有這份情誼的。」
李元禮和賓客都沒有想到孔文舉竟然有如此機伶的回答。此時,大夫陳韋沖來訪,大家便把剛才的應答說一次。
陳大夫便當著大家的面前說道:「小時聰明,長大了也未必是好的。」
孔文舉不甘被輕視的回答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原來你小時了了,所以現在只是個小官。」
陳大夫被調侃的急促不安,賓客無不捧腹大笑。
彌勒菩薩:爾等謹記在心!調侃別人,樂在一時,在這個當下卻是有虧,虧心即為失啊!
有的人適合站在台前,有的人適合站在幕後,不管是在台前或幕後,都要盡其本份,每個人把自己的特點發揮出來,就是好事。所以,命理、鰲頭不要與人比,一山還有一山高,一切盡心就好。每個人的環境、境遇不同,盡其本份做到完善即可得。日常中得、失、罪、過、錯,隨傳隨到,隨叫隨到,一不小心則罪、過、錯就上身囉!
陳生:謝謝恩師慈悲!學生明白。在歷史長遠的洪流中,一個人百年的生命,其實只是上天兩手間火石相繫的瞬間火光而已,即發即滅;是以,人一出生,即是邁向死亡,在如此短暫的歲月中,爭長競短,真是太浪費、太無意義了。
彌勒菩薩:明白「道」,就得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啊!在無垠無盡的宇宙中,地球原只是一粒小石子,而每個人生存空間,更只是一粒小小細沙,較雌論雄,只是在自我畫限的蝸牛角間轉來轉去,成敗轉頭空,看歷史英雄人物,誰贏誰輸,都只是一陣煙塵,隨風散去,亦即是「萬象皆虛空,爭奪本惘然」。
陳生:是喔!人生的苦,出自爭奪,來自你上我下的積怨忿恨,源自於你富我賤的比勁較量之間。
彌勒菩薩:對!人,其實都在重蹈覆轍,在人性的黑暗面裡惡性循環,自苦自疾,難斷難了;所以,世人更該平淡自如,如清風的永在,如明月的永常也。
可。停筆。 吾退!
陳生:謝謝恩師慈悲!恭送恩師聖駕五叩首!
《道在日常中》第八章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聖示:氣忌盛,心忌滿、才忌露。
陳生:學生恭向恩師頂禮五叩首!
彌勒菩薩:賢生免禮!
陳生:聰明只是耳聰目明的逞口舌、鬥急智,那只是官能的智慧,除了觸類旁通有遠見外,更需要內斂的良知、良能。現代人急於速成,缺少遠見,追求超薄短小的高密度、極密集的現實利益,也許是口若懸河地推銷術,也許是引證數據的管理學,其實都脫離不了人肉戰爭,你爭我奪的戰績,更只是在如來佛掌貪嗔痴的限界而已。
苛求別人,寬以待己,成了這一世代的標記;古中國留餘地給別人,已成絕響和笑柄。
彌勒菩薩:不留一點空間給別人,逼人死地,將也把自己迴旋的空間一起堵死,不久自己也將嚐到無餘地的報復,這不是智慧,這也不是才能,而是顯露出自以為是的傲慢啊!
陳生:嗯!刀起頭落,只是劊子手的快感,只是閉塞烈火的意識,更只是文化剝離後原始的蠻橫重現而已;所以,現代人缺少的只是那一份大智若愚的內練功夫。
孔文舉年僅十歲,跟隨父親到京城洛陽,當時管理百官行政的李元禮,也以才學聞名。要到李府拜訪的人,不是親朋好友,就是絕頂聰明的秀才,一般人是不准進出的。
有一天,孔文舉來到李府門口,被門吏擋住,十歲的孔文舉便對門吏說:「我是遠房親戚,特來拜訪。」門吏請孔文舉到客房。
正好李元禮與賓客談論詩書,聽說有親戚來訪,便命人奉茶賜座,對似乎未曾謀面的孔文舉說道:「你是哪房親戚?」
孔文舉毫不緊張的說:「你的祖先老子李耳和我的祖先聖人孔子,他倆有求道問禮的情誼,所以我們兩人也應該有這份情誼的。」
李元禮和賓客都沒有想到孔文舉竟然有如此機伶的回答。此時,大夫陳韋沖來訪,大家便把剛才的應答說一次。
陳大夫便當著大家的面前說道:「小時聰明,長大了也未必是好的。」
孔文舉不甘被輕視的回答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原來你小時了了,所以現在只是個小官。」
陳大夫被調侃的急促不安,賓客無不捧腹大笑。
彌勒菩薩:爾等謹記在心!調侃別人,樂在一時,在這個當下卻是有虧,虧心即為失啊!
有的人適合站在台前,有的人適合站在幕後,不管是在台前或幕後,都要盡其本份,每個人把自己的特點發揮出來,就是好事。所以,命理、鰲頭不要與人比,一山還有一山高,一切盡心就好。每個人的環境、境遇不同,盡其本份做到完善即可得。日常中得、失、罪、過、錯,隨傳隨到,隨叫隨到,一不小心則罪、過、錯就上身囉!
陳生:謝謝恩師慈悲!學生明白。在歷史長遠的洪流中,一個人百年的生命,其實只是上天兩手間火石相繫的瞬間火光而已,即發即滅;是以,人一出生,即是邁向死亡,在如此短暫的歲月中,爭長競短,真是太浪費、太無意義了。
彌勒菩薩:明白「道」,就得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啊!在無垠無盡的宇宙中,地球原只是一粒小石子,而每個人生存空間,更只是一粒小小細沙,較雌論雄,只是在自我畫限的蝸牛角間轉來轉去,成敗轉頭空,看歷史英雄人物,誰贏誰輸,都只是一陣煙塵,隨風散去,亦即是「萬象皆虛空,爭奪本惘然」。
陳生:是喔!人生的苦,出自爭奪,來自你上我下的積怨忿恨,源自於你富我賤的比勁較量之間。
彌勒菩薩:對!人,其實都在重蹈覆轍,在人性的黑暗面裡惡性循環,自苦自疾,難斷難了;所以,世人更該平淡自如,如清風的永在,如明月的永常也。
可。停筆。 吾退!
陳生:謝謝恩師慈悲!恭送恩師聖駕五叩首!
《道在日常中》第八章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2017年4月25日 星期二
當我讀書時
蓮生/文
我喜歡——
每天抽出一點時間,靜靜的,在無人的一擾之下,讀書。
最好是小小空間。
坐著。
人不能進來。
精神統一。
進入書的三昧。
。
我讀的書,並沒侷限,只要是書,我都讀,從古典的讀到新潮。
從古代歷史,讀到現代史。
從文學讀到現代科技。
從讀經、讀律,讀到諸家大論。
詩。
詞。
歌。
賦。
有一段時光,我迷戀「傳記文學」。
有一段時光,我深入「密續」。
有一段時光,我研究大師們的著作。
千經百典,我內心切切的問:
「什麼時候,我可以把天下的書,全部讀完?」
後來,我終於知道,我所讀的書,只是大地的一粒「沙」。
也知道只是大海中的一滴「水」。
我摘的,只是天上的一顆「星」。
無數高山中的一座小「丘」。
。
我怎辦?
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
於是變成「隨緣」。
「隨順」。
「隨喜」。
我也不急躁了,只是拿到什麼書,我就看什麼書了。
我每天看。
每天讀。
每天摘要思索。
變成了我的精神營養。
我相信我會繼續讀書下去,我與書,亦步亦趨,漫遊在一片光明的書海之中。
以無比的喜悅。
預卜著心靈的豐收。
詩:
有誰信
我什麼書都讀
醫方明
工巧明
因明
聲明
內明
我知道它們的芳蹤
。
有誰知
我深深的入了經藏密續
借書之力
一舉入高空
。
我身心皆穩
我是雨後的夕陽紅
遠赴天宮
當我進入了三昧
已在碧霄中
盧勝彥文集251冊《剪一襲夢的衣裳》當我讀書時
我喜歡——
每天抽出一點時間,靜靜的,在無人的一擾之下,讀書。
最好是小小空間。
坐著。
人不能進來。
精神統一。
進入書的三昧。
。
我讀的書,並沒侷限,只要是書,我都讀,從古典的讀到新潮。
從古代歷史,讀到現代史。
從文學讀到現代科技。
從讀經、讀律,讀到諸家大論。
詩。
詞。
歌。
賦。
有一段時光,我迷戀「傳記文學」。
有一段時光,我深入「密續」。
有一段時光,我研究大師們的著作。
千經百典,我內心切切的問:
「什麼時候,我可以把天下的書,全部讀完?」
後來,我終於知道,我所讀的書,只是大地的一粒「沙」。
也知道只是大海中的一滴「水」。
我摘的,只是天上的一顆「星」。
無數高山中的一座小「丘」。
。
我怎辦?
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
於是變成「隨緣」。
「隨順」。
「隨喜」。
我也不急躁了,只是拿到什麼書,我就看什麼書了。
我每天看。
每天讀。
每天摘要思索。
變成了我的精神營養。
我相信我會繼續讀書下去,我與書,亦步亦趨,漫遊在一片光明的書海之中。
以無比的喜悅。
預卜著心靈的豐收。
詩:
有誰信
我什麼書都讀
醫方明
工巧明
因明
聲明
內明
我知道它們的芳蹤
。
有誰知
我深深的入了經藏密續
借書之力
一舉入高空
。
我身心皆穩
我是雨後的夕陽紅
遠赴天宮
當我進入了三昧
已在碧霄中
盧勝彥文集251冊《剪一襲夢的衣裳》當我讀書時
2017年4月24日 星期一
多言多敗;多事多患
孔子到東周觀光,前往瞻仰周的太祖後稷的祠宇。祠宇右邊階級之前,有一座銅鑄造的人像。
人像的口上被封了三重,他的背上,刻了銘文說:「這是古代說話非常謹慎的人。大家要警戒啊!不要多說,多說的往往多敗;不要多事,多事的每每多患。即使生活在安樂的環境中,也一定要戒慎恐懼。只有這樣,才不至於後悔自己的多言多事。
不要說沒有什麼損傷,那引起的禍患將要影響深長;不要說沒有什麼損害,那引起的禍患將要繼續擴大;不要說上天聽不到,天神正在觀察著你呢。
火剛冒煙的時候,你不去撲滅它,到了火勢很大的時候,又怎麼辦呢?水還是細流的時候,不去堵塞它,那麼最後就要擴大成為長江大河的;細微的線縷,如果不去撅斷它,有的就可能被織成大的網羅;最小的幼苗,如果不去拔除它,將來就非用斧頭不可啊。
假如真能慎之又慎,那就是致福的根基;多嘴多舌不是沒有損害,它正是致禍的門徑。橫暴的人往往得不到善終,好勝的人一定遇到強敵,盜賊憎恨主人,百姓埋怨上級。君子深知不可高高在上,所以要謙下一些;深知不可老是跑在前頭,所以退居後面。溫厚恭謹,戒慎仁德,會使人仰慕;堅持柔道,謙虛下人,人們永遠超越不了它。
大家都擁向那裡,只有我堅守此道;大家都到別的地方去,只有我不遷徙。把我的智慧藏在內心深處,在別人面前不顯露自己的技能,即使處於尊貴的地位,別人也不會傷害我的。江海雖然是低姿態,但卻能為百川之長,正是因為它處在卑下的地位啊!上天不論親疏,卻只扶助那些能居人下的人,要警戒呀!」
孔子讀完了這篇銘文,回頭對弟子們說:「你們年輕人要記住啊!這些說得很具體而又很中肯,說得合乎情理而又很有說服力。《詩經》中說『恐懼戒慎,好像下臨無底深淵,生怕跌了下去一樣;好像踩在薄薄的冰塊上,生怕陷了進去一樣。』這樣去要求自己,難道還怕嘴巴會招來禍害嗎?」
人像的口上被封了三重,他的背上,刻了銘文說:「這是古代說話非常謹慎的人。大家要警戒啊!不要多說,多說的往往多敗;不要多事,多事的每每多患。即使生活在安樂的環境中,也一定要戒慎恐懼。只有這樣,才不至於後悔自己的多言多事。
不要說沒有什麼損傷,那引起的禍患將要影響深長;不要說沒有什麼損害,那引起的禍患將要繼續擴大;不要說上天聽不到,天神正在觀察著你呢。
火剛冒煙的時候,你不去撲滅它,到了火勢很大的時候,又怎麼辦呢?水還是細流的時候,不去堵塞它,那麼最後就要擴大成為長江大河的;細微的線縷,如果不去撅斷它,有的就可能被織成大的網羅;最小的幼苗,如果不去拔除它,將來就非用斧頭不可啊。
假如真能慎之又慎,那就是致福的根基;多嘴多舌不是沒有損害,它正是致禍的門徑。橫暴的人往往得不到善終,好勝的人一定遇到強敵,盜賊憎恨主人,百姓埋怨上級。君子深知不可高高在上,所以要謙下一些;深知不可老是跑在前頭,所以退居後面。溫厚恭謹,戒慎仁德,會使人仰慕;堅持柔道,謙虛下人,人們永遠超越不了它。
大家都擁向那裡,只有我堅守此道;大家都到別的地方去,只有我不遷徙。把我的智慧藏在內心深處,在別人面前不顯露自己的技能,即使處於尊貴的地位,別人也不會傷害我的。江海雖然是低姿態,但卻能為百川之長,正是因為它處在卑下的地位啊!上天不論親疏,卻只扶助那些能居人下的人,要警戒呀!」
孔子讀完了這篇銘文,回頭對弟子們說:「你們年輕人要記住啊!這些說得很具體而又很中肯,說得合乎情理而又很有說服力。《詩經》中說『恐懼戒慎,好像下臨無底深淵,生怕跌了下去一樣;好像踩在薄薄的冰塊上,生怕陷了進去一樣。』這樣去要求自己,難道還怕嘴巴會招來禍害嗎?」
2017年4月23日 星期日
美女官爵
陳摶,別號扶搖子,是亳州真源(今河南周口市鹿邑)人。他五歲時還不會說話,人稱「啞孩兒」。
一天,他在水邊遊戲,遇到一個青衣婦人,自稱毛女。毛女將陳傳抱到隱山之中(今鹿邑尚有隱山遺址),喂了幾口瓊漿玉液(一說乳汁),陳傳從此心竅開爽,開口說話。毛女又將一本書投入他的懷內,並贈詩一首:
藥苗不滿笥,又更上危顛。
回首歸去路,相將入翠煙。
陳摶本不會說話,這天回到家中突然念出這四句詩來,父母大吃一驚,忙問從哪聽來的,陳摶說是毛女所教,並取出書來,原來是本《周易》。
陳摶好讀易經,手不釋卷,通曉了八卦大意,從此無書不看,飄飄然有出世之志。十八歲那年,父母雙亡,他於是拋散家財隱居山中。後來夢見毛女傳授他煉形歸氣、煉氣歸神、煉神返虛的大法,便遵命奉行。
士大夫們不遠千里慕名而來,陳摶卻側身而臥,不予理會。眾人見他鼾聲如雷,都紛紛歎息而去。
後唐明宗皇帝聽說了他的高名,御筆親書派使者持詔征他出山。陳摶不違抗聖旨,只得來到洛陽歇見天子。
見了天子,陳摶卻不拜,滿朝文武大驚失色,明宗卻不怪,感歎說「高士是不用禮數來對待的。」就將他送到禮賢賓館,釋心照料。
陳摶一無所用,早晚只在蒲團上打坐而已。明宗三番五次駕幸禮賢賓館,有時恰好逢他睡臥,也不敢驚動他,就回去了。明宗心理知道他是一個異人,對他愈加敬重,想讓他擔任要職,陳摶根本不答應。
丞相馮道向明宗建議說:「眼下正值風雪交加之際,陳摶獨座蒲團,必然寒冷。陛下可派一使者,帶上一壇佳釀,再選美女三人送他佐酒暖足。他如喝了酒,要了美女,不愁他不接受官爵!」
明宗點頭稱是,從宮中選出妙齡少女三人,和美酒送去,陳摶欣然收下,開杯暢飲,對送來的美女,也不推辭。明宗見了龍顏大歡。第二天派馮前去加封官爵,但只見三位美女在房中,早以不見陳摶蹤影。
馮問:「陳摶先生哪去了?」
美女說:「陳先生喝完酒倒頭便睡,五更時才醒,他說我們一夜辛苦,無物相贈,於是就提詩一首,讓我們回復天子,然後就飄然出門而去。」
馮只好領三個美女回朝見駕。明宗一看,那詩寫的是:
雪為肌體玉為腮,多謝君王送得來。
處士不興巫峽夢,空煩神女下陽臺。
明宗讀了詩,歎息不已,派人四處尋訪,毫無消息。
※ ※ ※
塵界五蘊最難釋,六慾最難降。世人都是七情六慾之眾,難免不能不受諸等相、諸等色、諸等等境給迷惑,日受其惑其擾,身心靈難得清靜,以致原本無染清靜心起了種種煩惱痛苦,如此現象若無法淨化、根除,恐使心靈墮入種種痛苦深淵,更致輪迴不息的因。
修行就是要洞悉以上種種迷障與礙及身心靈的原由,從覺悟了悟中覺醒,淨化,使身心靈真正達到清靜自在,因為靈神若受制在這些問題上,恐無法顯露原本自性,這個原本性乃無染濁無攀亦無執無有亦無無有。
修道人應重在內德內性的習修習練,悟得真正面目才能解脫。
慈聖雜誌-第一四四期
一天,他在水邊遊戲,遇到一個青衣婦人,自稱毛女。毛女將陳傳抱到隱山之中(今鹿邑尚有隱山遺址),喂了幾口瓊漿玉液(一說乳汁),陳傳從此心竅開爽,開口說話。毛女又將一本書投入他的懷內,並贈詩一首:
藥苗不滿笥,又更上危顛。
回首歸去路,相將入翠煙。
陳摶本不會說話,這天回到家中突然念出這四句詩來,父母大吃一驚,忙問從哪聽來的,陳摶說是毛女所教,並取出書來,原來是本《周易》。
陳摶好讀易經,手不釋卷,通曉了八卦大意,從此無書不看,飄飄然有出世之志。十八歲那年,父母雙亡,他於是拋散家財隱居山中。後來夢見毛女傳授他煉形歸氣、煉氣歸神、煉神返虛的大法,便遵命奉行。
士大夫們不遠千里慕名而來,陳摶卻側身而臥,不予理會。眾人見他鼾聲如雷,都紛紛歎息而去。
後唐明宗皇帝聽說了他的高名,御筆親書派使者持詔征他出山。陳摶不違抗聖旨,只得來到洛陽歇見天子。
見了天子,陳摶卻不拜,滿朝文武大驚失色,明宗卻不怪,感歎說「高士是不用禮數來對待的。」就將他送到禮賢賓館,釋心照料。
陳摶一無所用,早晚只在蒲團上打坐而已。明宗三番五次駕幸禮賢賓館,有時恰好逢他睡臥,也不敢驚動他,就回去了。明宗心理知道他是一個異人,對他愈加敬重,想讓他擔任要職,陳摶根本不答應。
丞相馮道向明宗建議說:「眼下正值風雪交加之際,陳摶獨座蒲團,必然寒冷。陛下可派一使者,帶上一壇佳釀,再選美女三人送他佐酒暖足。他如喝了酒,要了美女,不愁他不接受官爵!」
明宗點頭稱是,從宮中選出妙齡少女三人,和美酒送去,陳摶欣然收下,開杯暢飲,對送來的美女,也不推辭。明宗見了龍顏大歡。第二天派馮前去加封官爵,但只見三位美女在房中,早以不見陳摶蹤影。
馮問:「陳摶先生哪去了?」
美女說:「陳先生喝完酒倒頭便睡,五更時才醒,他說我們一夜辛苦,無物相贈,於是就提詩一首,讓我們回復天子,然後就飄然出門而去。」
馮只好領三個美女回朝見駕。明宗一看,那詩寫的是:
雪為肌體玉為腮,多謝君王送得來。
處士不興巫峽夢,空煩神女下陽臺。
明宗讀了詩,歎息不已,派人四處尋訪,毫無消息。
※ ※ ※
塵界五蘊最難釋,六慾最難降。世人都是七情六慾之眾,難免不能不受諸等相、諸等色、諸等等境給迷惑,日受其惑其擾,身心靈難得清靜,以致原本無染清靜心起了種種煩惱痛苦,如此現象若無法淨化、根除,恐使心靈墮入種種痛苦深淵,更致輪迴不息的因。
修行就是要洞悉以上種種迷障與礙及身心靈的原由,從覺悟了悟中覺醒,淨化,使身心靈真正達到清靜自在,因為靈神若受制在這些問題上,恐無法顯露原本自性,這個原本性乃無染濁無攀亦無執無有亦無無有。
修道人應重在內德內性的習修習練,悟得真正面目才能解脫。
慈聖雜誌-第一四四期
2017年4月22日 星期六
傷人害物之心
宋朝宰相李昉,在他辭官退隱之時,恰好遇到上元節,京城到處張燈結綵。
太宗皇帝令安車歡迎他,賜他坐於皇帝座榻旁邊,手中拿著御用酒樽,揀選最珍貴的果子賞賜,並說:「卿是一位善人君子,兩任在宰相位上,不曾有傷人害物的居心,這是朕最懷念卿的地方啊!」
李昉回到家中,訓戒子女說:「我在相位時,雖然沒有建立奇功偉業,讓國人驚動的地方;然而不曾隱蔽別人的好處,或者忘記提拔上進的人,也不在暗中欺騙別人,衡量自己的德性,謹守自己的本份,以上四點自認還可以。」
李昉接著說:「今日,承蒙聖上在群臣面前,以善人君子來稱呼我,我怎敢擔當聖上褒獎的話;故而今日我希望大家能夠實踐我所說的四點:對於君王要忠,對於親長要盡孝,謹守修持本份,自立自強。」
※ ※ ※
世人之心中常以為「德」乃高深難為之事,認為「德」非一般人所能做到之事,其實這種觀念是錯誤的,故而因不瞭解而導致行為上之偏差與失錯。
德者:就是只要秉持應該做的,且能安分的去做,正正當當的去行,不要危及他人,不要傷及他人,這就是德的所在。如一個人能安本分,在正常的生活規律上去行、去做,你就是在正德、在養德、在行德,久而久之就能正行正念,日積月累,你就是一位高德者。如一個人自小就能正品而行,到了晚年,也就是一位德高者。
所以說,德並非什麼高標準、做不到之事也,當然如果能在公益上或是眾生之普化上再下工夫,那進德之果更是高大,此種則可慢慢的去培育,不必人人都去進行,只要正己之德,則社會即能達于純樸安詳矣。
先正己之德,始可安己之身,這是連帶相關的,如不能正己之德,相關的必敗己之身,這也是不變之理,所以說能安分者,絕不會為非作歹之理,所以世人當明悟而行之,以為正己化人,求得真正美好之人生。
思歸覺路-第四十七章 正德安己
太宗皇帝令安車歡迎他,賜他坐於皇帝座榻旁邊,手中拿著御用酒樽,揀選最珍貴的果子賞賜,並說:「卿是一位善人君子,兩任在宰相位上,不曾有傷人害物的居心,這是朕最懷念卿的地方啊!」
李昉回到家中,訓戒子女說:「我在相位時,雖然沒有建立奇功偉業,讓國人驚動的地方;然而不曾隱蔽別人的好處,或者忘記提拔上進的人,也不在暗中欺騙別人,衡量自己的德性,謹守自己的本份,以上四點自認還可以。」
李昉接著說:「今日,承蒙聖上在群臣面前,以善人君子來稱呼我,我怎敢擔當聖上褒獎的話;故而今日我希望大家能夠實踐我所說的四點:對於君王要忠,對於親長要盡孝,謹守修持本份,自立自強。」
※ ※ ※
世人之心中常以為「德」乃高深難為之事,認為「德」非一般人所能做到之事,其實這種觀念是錯誤的,故而因不瞭解而導致行為上之偏差與失錯。
德者:就是只要秉持應該做的,且能安分的去做,正正當當的去行,不要危及他人,不要傷及他人,這就是德的所在。如一個人能安本分,在正常的生活規律上去行、去做,你就是在正德、在養德、在行德,久而久之就能正行正念,日積月累,你就是一位高德者。如一個人自小就能正品而行,到了晚年,也就是一位德高者。
所以說,德並非什麼高標準、做不到之事也,當然如果能在公益上或是眾生之普化上再下工夫,那進德之果更是高大,此種則可慢慢的去培育,不必人人都去進行,只要正己之德,則社會即能達于純樸安詳矣。
先正己之德,始可安己之身,這是連帶相關的,如不能正己之德,相關的必敗己之身,這也是不變之理,所以說能安分者,絕不會為非作歹之理,所以世人當明悟而行之,以為正己化人,求得真正美好之人生。
思歸覺路-第四十七章 正德安己
2017年4月20日 星期四
現代人的失眠
蓮生/文
記得有一位弟子,在一家大醫院遇見作家三毛(那時三毛尚未自殺)。弟子知道三毛到處演講人生問題。
弟子問三毛:「你可以幫我解決一個問題嗎?」
三毛問:「什麼問題?」
弟子回答:「我失眠久久!」
三毛嘆口氣回說:「那也正是我的問題啊!」
弟子怔住,三毛也無語。據我所知,我的幾位醫師朋友告訴我,安眠藥是全世界最大銷量的藥之一。
坦白說,我讀過《再見!失眠》這本書,但談到最後的辦法仍然是--「安眠藥」。
一句話:
「失眠,你的問題很多人忽略,但,在失眠的世界你擁有十分之三的大地。」
我知道失眠是「識」的問題。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合起來是一「識」,分開來是「八識」。
學佛者,如果能湛然空寂,圓明不動,對色不起愛憎,能分別善惡,不起亂想而得自在,隨諸根而應用自如,則能入「三昧」而得定,失眠問題可解決之。
如果不能,或境界不到,仍然是妄。也有可能會有「失眠」的問題。失眠是「識」的問題也。自性尚未解脫!未達畢竟空!
我寫詩:
失眠問題妙觀察
心若未平亂紛紛
不能圓滿必缺憾
得失之間自受苦
。
要學佛法須無相
真空之性無有壞
若真個無無住
這個才是佛真身
汝要隨風的腳步走
光亮則起
睡在陰暗處
盧勝彥文集172冊《隨風的腳步走》現代人的失眠
記得有一位弟子,在一家大醫院遇見作家三毛(那時三毛尚未自殺)。弟子知道三毛到處演講人生問題。
弟子問三毛:「你可以幫我解決一個問題嗎?」
三毛問:「什麼問題?」
弟子回答:「我失眠久久!」
三毛嘆口氣回說:「那也正是我的問題啊!」
弟子怔住,三毛也無語。據我所知,我的幾位醫師朋友告訴我,安眠藥是全世界最大銷量的藥之一。
坦白說,我讀過《再見!失眠》這本書,但談到最後的辦法仍然是--「安眠藥」。
一句話:
「失眠,你的問題很多人忽略,但,在失眠的世界你擁有十分之三的大地。」
我知道失眠是「識」的問題。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合起來是一「識」,分開來是「八識」。
學佛者,如果能湛然空寂,圓明不動,對色不起愛憎,能分別善惡,不起亂想而得自在,隨諸根而應用自如,則能入「三昧」而得定,失眠問題可解決之。
如果不能,或境界不到,仍然是妄。也有可能會有「失眠」的問題。失眠是「識」的問題也。自性尚未解脫!未達畢竟空!
我寫詩:
失眠問題妙觀察
心若未平亂紛紛
不能圓滿必缺憾
得失之間自受苦
。
要學佛法須無相
真空之性無有壞
若真個無無住
這個才是佛真身
汝要隨風的腳步走
光亮則起
睡在陰暗處
盧勝彥文集172冊《隨風的腳步走》現代人的失眠
2017年4月19日 星期三
執理成障
鳥巢禪師 降
詩曰:遠見深思熟慮深。觀心自在菩薩臨。
其中變化靈機動。物慾拋除慧似金。
《太上清淨經》提及:「遠觀其物,物無其物」,「遠」乃有深遠的意思,對於事物要深入其究竟處,也可以說是深處的意思。「物」乃泛指天地之間,無論有形、無形的萬物,萬物之間都順理而生,都賦有其真理,修行的時候,務必透徹其深遠之道理,讓內心深處不起絲毫障礙。
有時候,眾生非常容易被理字障住了自己,並且障礙到他人,因此,為了能夠解脫本身因為某些事理與物理,所障礙住內心自在,繼而成為理障,必須深入了解成為障礙的因素,從中加以拔除,才能恢復自心之逍遙。
通常眾生對於俗事塵凡的慾望產生之識障,都能輕易的解脫,但往往無法瞭解到自己是否被理字將心給束縛住,致使毫無出脫之日,唯有明白《中庸》所說:「君子之道,譬如行遠必自邇,譬如登高必自卑」,然而遠處之景,皆由近處起,其中原理可說是一理通萬理徹,萬法之理皆源自一理,此理再弄明白了,萬法便可同歸。
從前有一位禪修的師父,平日喜歡以奇妙表現來為徒弟們做巧妙開示。有一日,徒弟向師父誠心的請教:「師父啊!到底什麼事執著呢?它長什麼樣子?能不能為徒兒開示呢?」
師父回答:「好啊!明天一大早,我就拿執著給你看。」
徒弟聽到師父要拿執著給他看,非常高興,等待明天的到來,時間過得真快,天亮了,但是徒弟久等不到師父的到來,於是便急忙稟報師父說:「師父啊!您說今天一大早要拿執著給徒兒看,但徒兒等到現在,還沒看到。」
師父聽完徒弟的話後,二話不說便立即前往禪房外,投向一顆大樹的根部,並緊緊的抱住,隨後嚷道:「徒兒啊!救命!」
徒弟聽到師父呼喊救命,乃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便立即前往救援,但不論徒弟使盡九牛二虎之力,就是無法拉開師父的手,就在筋疲力盡之時刻,徒弟稟報師父說:「師父啊!我完全無法拉開您的手。」
此時,師父要徒弟馬上放下雙手,隨後自己再放開緊抱大樹的雙手,對徒弟言道:「原來放下,就沒事了。抱住大樹根是我的執著,將這個執著放下就沒事了。」此後,徒弟對於執著便有了更深刻的認知。
原來執著乃是因為某些事理,阻礙了自己的內心,久積成為理障,唯有「放下」,才能得到解脫。只要心中獲得解脫後,所有的物障、理障都無法阻礙自己也。
《清靜真詮》第十九章 遠觀其物,物無其物
詩曰:遠見深思熟慮深。觀心自在菩薩臨。
其中變化靈機動。物慾拋除慧似金。
《太上清淨經》提及:「遠觀其物,物無其物」,「遠」乃有深遠的意思,對於事物要深入其究竟處,也可以說是深處的意思。「物」乃泛指天地之間,無論有形、無形的萬物,萬物之間都順理而生,都賦有其真理,修行的時候,務必透徹其深遠之道理,讓內心深處不起絲毫障礙。
有時候,眾生非常容易被理字障住了自己,並且障礙到他人,因此,為了能夠解脫本身因為某些事理與物理,所障礙住內心自在,繼而成為理障,必須深入了解成為障礙的因素,從中加以拔除,才能恢復自心之逍遙。
通常眾生對於俗事塵凡的慾望產生之識障,都能輕易的解脫,但往往無法瞭解到自己是否被理字將心給束縛住,致使毫無出脫之日,唯有明白《中庸》所說:「君子之道,譬如行遠必自邇,譬如登高必自卑」,然而遠處之景,皆由近處起,其中原理可說是一理通萬理徹,萬法之理皆源自一理,此理再弄明白了,萬法便可同歸。
從前有一位禪修的師父,平日喜歡以奇妙表現來為徒弟們做巧妙開示。有一日,徒弟向師父誠心的請教:「師父啊!到底什麼事執著呢?它長什麼樣子?能不能為徒兒開示呢?」
師父回答:「好啊!明天一大早,我就拿執著給你看。」
徒弟聽到師父要拿執著給他看,非常高興,等待明天的到來,時間過得真快,天亮了,但是徒弟久等不到師父的到來,於是便急忙稟報師父說:「師父啊!您說今天一大早要拿執著給徒兒看,但徒兒等到現在,還沒看到。」
師父聽完徒弟的話後,二話不說便立即前往禪房外,投向一顆大樹的根部,並緊緊的抱住,隨後嚷道:「徒兒啊!救命!」
徒弟聽到師父呼喊救命,乃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便立即前往救援,但不論徒弟使盡九牛二虎之力,就是無法拉開師父的手,就在筋疲力盡之時刻,徒弟稟報師父說:「師父啊!我完全無法拉開您的手。」
此時,師父要徒弟馬上放下雙手,隨後自己再放開緊抱大樹的雙手,對徒弟言道:「原來放下,就沒事了。抱住大樹根是我的執著,將這個執著放下就沒事了。」此後,徒弟對於執著便有了更深刻的認知。
原來執著乃是因為某些事理,阻礙了自己的內心,久積成為理障,唯有「放下」,才能得到解脫。只要心中獲得解脫後,所有的物障、理障都無法阻礙自己也。
《清靜真詮》第十九章 遠觀其物,物無其物
不為你說
僧人問省念禪師:「世尊歸寂之後,佛法傳付給誰了?」
省念禪師說:「這個問題,沒人能回答。」
僧人又問:「世尊釋迦牟尼當時不說而說,說的是什麼?」
禪師回答:「縱是由滄海變化為桑田,總是不為你通告信息。」
僧人又問:「迦葉不聞而聞,聽到了什麼?」
師師回答:「聾子徒然豎起耳朵。」
※ ※ ※
自古修道者,惟口口相傳,而無文字記載,故玄機不在千經萬典之中。古之成道者,只留露頭隱尾之聖經,今為恐後代之眾生,錯入邪教,乃留存於經書,以為大道之路徑也。
昔日,佛在雪山傳道,只提一朵鮮花明月,在眼前搖動,兩三回,為之點道。莫怪自古大道最秘,不敢漏明者何?因教徒常犯皈戒,上蒼震怒,故仙佛渡人,暗指玄機,而不能輕漏,恐怕受天譴之故,致大道不能宏開。
欲遇真明師,是難中加難,若無外功積得多,皈戒守得全者,至道難凝。名雖皈依三寶,而五戒無守,真理難明,大道不成,反墜六道苦輪矣。
省念禪師說:「這個問題,沒人能回答。」
僧人又問:「世尊釋迦牟尼當時不說而說,說的是什麼?」
禪師回答:「縱是由滄海變化為桑田,總是不為你通告信息。」
僧人又問:「迦葉不聞而聞,聽到了什麼?」
師師回答:「聾子徒然豎起耳朵。」
※ ※ ※
自古修道者,惟口口相傳,而無文字記載,故玄機不在千經萬典之中。古之成道者,只留露頭隱尾之聖經,今為恐後代之眾生,錯入邪教,乃留存於經書,以為大道之路徑也。
昔日,佛在雪山傳道,只提一朵鮮花明月,在眼前搖動,兩三回,為之點道。莫怪自古大道最秘,不敢漏明者何?因教徒常犯皈戒,上蒼震怒,故仙佛渡人,暗指玄機,而不能輕漏,恐怕受天譴之故,致大道不能宏開。
欲遇真明師,是難中加難,若無外功積得多,皈戒守得全者,至道難凝。名雖皈依三寶,而五戒無守,真理難明,大道不成,反墜六道苦輪矣。
2017年4月18日 星期二
三利三害
春秋時,楚國的賢相孫叔敖上任時,很多官員和老百姓都前來祝賀,但是有一個穿著粗布衣服,帶著白帽子的老者,最後來向孫叔敖弔喪。
孫叔敖整理好衣帽,鄭重地接見了他,對老者說:「今天我擔任了很高的職務,大家都來祝賀,您老卻來弔喪,大概有什麼事情要對我說吧!」
老者說:「一個人當了大官,對人驕傲,老百姓就會離開他;官職高又獨攬大權,國君就會討厭他;薪俸多卻不知足,禍患就會降臨到他頭上。」
孫叔敖恭敬地向老者拜了兩拜說:「我誠懇地接受您的指教,還請您再提點意見。」
老者說:「地位越高,態度越要謙遜,官職越大,越要小心謹慎,薪俸已很豐厚,就不應當再多取財物。你能按照這三條辦事,就可以把楚國治理好。」
孫叔敖三次擔任楚國的丞相,心裡卻一次比一次謙卑;每每增加俸祿時,施捨出去的財物就會更多;地位愈尊貴時,就愈恭敬謹慎。楚國文人、百姓對他都十分愛戴。
※ ※ ※
敬者,莊重之謂也。莊重立心敬,發於中心之敬,是則心敬莊重,修身正己,行道則正。荀以正理處世,教眾生以禮,則眾生不敬而自敬;若教眾生不以禮,則眾生無以敬之。故敬之道,先求自己,而后求諸人,非求自己而求諸人者也。心莊則體自舒,心肅則容自敬,內心達於外形,內外相通,方能致敬。故威儀嚴肅,並非敬之道也,然致敬須由此入門。
敬者,恭之謂也。敬之為恭者,恭謹敬心,以達君子之誠敬,士志於仕,受之於祿,勞而無怨,勤而無恨,存心以敬,發之心,而恭敬其貌,必見之於外,內外一誠,以盡斯禮,敬之至矣。恭敬之於禮者,溫溫寬柔,進退有序,絲毫不苟。禮曲禮曰:「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何胤云:「在貌為恭,在心為敬;又通而言之,恭敬是一。」
敬者,謙也。史記樂書:「君子以謙讓為禮。」心有謙遜之德,外必有合乎中道之禮儀,故曰:謙,美德也。過謙者,懷詐也,謙不中禮,謙不中節,所損甚多,唯合禮節而得中道,則善矣。謙之功大矣!心不妄念,身不妄動,口不妄言,謙謙柔順,卑以自牧,專誠一致,以道為行,以德為立,以善為志,故曰:當仁不讓。
謙之於處世,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內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事父母兄長,以至於妻子,弟妹,無不以謙敬繫之,故謙敬者,此君子之所以宜家者也。
佛說仁義禮智信-
孫叔敖整理好衣帽,鄭重地接見了他,對老者說:「今天我擔任了很高的職務,大家都來祝賀,您老卻來弔喪,大概有什麼事情要對我說吧!」
老者說:「一個人當了大官,對人驕傲,老百姓就會離開他;官職高又獨攬大權,國君就會討厭他;薪俸多卻不知足,禍患就會降臨到他頭上。」
孫叔敖恭敬地向老者拜了兩拜說:「我誠懇地接受您的指教,還請您再提點意見。」
老者說:「地位越高,態度越要謙遜,官職越大,越要小心謹慎,薪俸已很豐厚,就不應當再多取財物。你能按照這三條辦事,就可以把楚國治理好。」
孫叔敖三次擔任楚國的丞相,心裡卻一次比一次謙卑;每每增加俸祿時,施捨出去的財物就會更多;地位愈尊貴時,就愈恭敬謹慎。楚國文人、百姓對他都十分愛戴。
※ ※ ※
敬者,莊重之謂也。莊重立心敬,發於中心之敬,是則心敬莊重,修身正己,行道則正。荀以正理處世,教眾生以禮,則眾生不敬而自敬;若教眾生不以禮,則眾生無以敬之。故敬之道,先求自己,而后求諸人,非求自己而求諸人者也。心莊則體自舒,心肅則容自敬,內心達於外形,內外相通,方能致敬。故威儀嚴肅,並非敬之道也,然致敬須由此入門。
敬者,恭之謂也。敬之為恭者,恭謹敬心,以達君子之誠敬,士志於仕,受之於祿,勞而無怨,勤而無恨,存心以敬,發之心,而恭敬其貌,必見之於外,內外一誠,以盡斯禮,敬之至矣。恭敬之於禮者,溫溫寬柔,進退有序,絲毫不苟。禮曲禮曰:「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何胤云:「在貌為恭,在心為敬;又通而言之,恭敬是一。」
敬者,謙也。史記樂書:「君子以謙讓為禮。」心有謙遜之德,外必有合乎中道之禮儀,故曰:謙,美德也。過謙者,懷詐也,謙不中禮,謙不中節,所損甚多,唯合禮節而得中道,則善矣。謙之功大矣!心不妄念,身不妄動,口不妄言,謙謙柔順,卑以自牧,專誠一致,以道為行,以德為立,以善為志,故曰:當仁不讓。
謙之於處世,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內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事父母兄長,以至於妻子,弟妹,無不以謙敬繫之,故謙敬者,此君子之所以宜家者也。
佛說仁義禮智信-
2017年4月17日 星期一
「說好話」確實很重要
蓮生/文
有人說:
成功要靠四種人:
一、高人指點。
二、貴人相助。
三、旁人推荐。
四、個人奮鬥。
除了「個人奮鬥」之外,其他的,全是需靠外人,所以「結交」高人、貴人旁人、很多人,是非常重要的。
又:
飯店的廣告:
「您來吃飯,我們才有飯吃!」
(好話)
父母是教科書,朋友是參考書。
自己是一本尚未完成的書。
(好話)
愛情是享受。
婚姻是要忍受。
(也算好話)
又:
我們要常常說「對不起!」、「謝謝你!」、「你的人眞是太好了!」、「看見你,是我的福氣!」、「你是一位非常優秀的人!」、「有你眞好!」、「你是一位很高貴的人!」、「你眞的非常美好!」、「你眞是天才!」
…….。
我告訴大家,這些好話,並不一定是眞心話,但,你不得不說。我們,的才能再優秀事:本事非常高,也需賴眾人的支持及捧場。
其實「說好話」尚嫌不足。
要勤懇,要取悅他人。
這種所需的費用不一定很高,但,所値出乎意料的大又好。
這成就的事功,全是你「說好話」得來的。
你只要能「說好話」就成功了一半。
因爲:「這世間的人,全是跟著感覺走的。」
但是:
我想到我自己,那不得不悲哀,我這個是一個刻板的人,直言直說。
我不能把壞的說成好的。
我不能把醜的說成美的。
我不能劣的說成優秀的。
我不能低才說成是高才的。
我不能把無理的說成有理的。
……。
這就是我的缺陷,我一生的缺陷,我不會巧言令色,我無法克服我的缺陷,不懂去奉承權貴。
我有:
怪癖。
異行。
古怪。
我有這些的瑕疵。我怎辦?
詩:
不懂寫豔詞
只會拿筆當成劍
讓很多人很多人討厭
就是這副模樣
愛現
説好話有限
虛偽令心靈疲倦
天哪我幾時才會懂得説好話
收斂了
我的缺陷
盧勝彥文集237冊《少少心懷》「說好話」確實很重要
有人說:
成功要靠四種人:
一、高人指點。
二、貴人相助。
三、旁人推荐。
四、個人奮鬥。
除了「個人奮鬥」之外,其他的,全是需靠外人,所以「結交」高人、貴人旁人、很多人,是非常重要的。
又:
飯店的廣告:
「您來吃飯,我們才有飯吃!」
(好話)
父母是教科書,朋友是參考書。
自己是一本尚未完成的書。
(好話)
愛情是享受。
婚姻是要忍受。
(也算好話)
又:
我們要常常說「對不起!」、「謝謝你!」、「你的人眞是太好了!」、「看見你,是我的福氣!」、「你是一位非常優秀的人!」、「有你眞好!」、「你是一位很高貴的人!」、「你眞的非常美好!」、「你眞是天才!」
…….。
我告訴大家,這些好話,並不一定是眞心話,但,你不得不說。我們,的才能再優秀事:本事非常高,也需賴眾人的支持及捧場。
其實「說好話」尚嫌不足。
要勤懇,要取悅他人。
這種所需的費用不一定很高,但,所値出乎意料的大又好。
這成就的事功,全是你「說好話」得來的。
你只要能「說好話」就成功了一半。
因爲:「這世間的人,全是跟著感覺走的。」
但是:
我想到我自己,那不得不悲哀,我這個是一個刻板的人,直言直說。
我不能把壞的說成好的。
我不能把醜的說成美的。
我不能劣的說成優秀的。
我不能低才說成是高才的。
我不能把無理的說成有理的。
……。
這就是我的缺陷,我一生的缺陷,我不會巧言令色,我無法克服我的缺陷,不懂去奉承權貴。
我有:
怪癖。
異行。
古怪。
我有這些的瑕疵。我怎辦?
詩:
不懂寫豔詞
只會拿筆當成劍
讓很多人很多人討厭
就是這副模樣
愛現
説好話有限
虛偽令心靈疲倦
天哪我幾時才會懂得説好話
收斂了
我的缺陷
盧勝彥文集237冊《少少心懷》「說好話」確實很重要
2017年4月15日 星期六
戰城南
「戰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鳥可食。為我謂烏,且為客豪。野死諒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卷三,樂府歌辭,戰城南
在城南進行戰爭,然後戰死在外城以北,死於荒野,無人埋葬也沒關係,反正烏鴉會將屍體吃掉。請幫我跟烏鴉說,請為我們嚎哭一番吧,我們士兵們戰死於野外,想必也無人幫我們埋葬,到時候我們死屍勢必難逃被禽鳥啄食的命運。
此詩作者已經不可考,這首詩乃是屬於〈鐃歌十八曲〉之一,〈鐃歌十八曲〉所寫主題,都以戰爭為主,而詩中則描述了戰爭過後的淒涼景象。
漢代的戰爭是幾乎不曾間斷的,翻開史書,動輒見到匈奴掠奪漢土,殺掠了幾千人的記載。自尚武好戰的漢武帝掌權後,開始對邊患採取強硬的態度,征伐不斷,為了捍衛國土,任用衛青、霍去病等將軍,屢屢派兵出征,每次戰爭,死傷皆甚慘重。
因為戰事不斷,民生疲敝,最後使得漢朝內部虛弱,《漢書》描述當時天下變得虛耗,甚至出現了人民相食的慘狀,最後漢武帝發現了自己好戰的個性,使得國家元氣大傷,因而下詔罪己,偃息戰鼓,與民休息。
這首詩反映了漢代戰爭頻仍的慘況,以及人民對戰爭的厭惡。詩中描述了死屍遍野,受烏鴉啄食的慘況,並道出了而除了死亡之外,戰爭對經濟與物資的影響也甚鉅。在詩中,詩人點出了戰爭的另一項影響:不只是戰死的屍體堆積無數,死傷慘重,也因為橋樑上修築了堡壘,通道被阻塞,無法前往耕作,影響了農作物收穫量。無奈的人民要想為國家盡忠出力,也沒有辦法,這也是為甚麼戰爭導致整個國家民生疲敝的原因。
這首漢朝的樂府別出心裁之處在於,從戰死亡靈的角度出發,以無奈的口吻,請前來啄食屍體的烏鴉先為戰死的士兵嚎哭一番,做為哀悼儀式,並悲涼地表示:「反正無人會來收屍,我們左右都逃不過您的利嘴。」死者已死,這首詩歌所描述的不是戰時的浴血場景和受傷的痛苦,而是戰爭過後,屍橫遍野的淒涼場景。
以描述屍體及想像亡靈著手,披露了戰爭的殘酷與無奈,記錄了因戰爭而生靈塗炭的後果,而民生社稷的諸多損失亦不在話下。平民百姓對於戰爭的觀感,已然明白宣於紙表。
著名的唐代詩人杜甫的三吏、三別記載了唐代安史之亂中所見所聞,其中的〈石壕吏〉,也反映出了戰爭造成家破人亡的現象: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踰牆走,老婦出看門。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辭;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杜甫傍晚投宿在石壕村,聽到半夜有吏卒前來捉人,老公公跳牆逃走,老婆婆前去應門,說三個兒子都效力於國家了,只剩下還在吃奶的孫子跟孫子的母親,若是真的要什麼人力,就讓老婆婆我到軍中煮飯吧。聽老婦人說完,彷聽到低聲啜泣的嗚咽聲。而當天亮杜甫離開這個家庭時,只剩下老爺爺跟他道別了。杜甫藉由記載側耳所聽聞,反應出戰爭時人民被逼迫貢獻戰力,致使家庭破碎。
著名美國搖滾樂手巴布狄倫所寫〈敲敲天堂之門〉(Knocking On Heaven's Door)這麼敘述著一位垂死士兵的獨白:
「媽媽,請幫我把徽章取下。我已經用不到它了。天慢慢的黑了,黑得我幾乎要看不見。敲敲,敲敲天堂之門……媽媽,請幫我將槍放到地上吧,我再也無法對他們開槍了,那片寬廣的烏雲越來越接近,我想我正在敲那通往天堂的門,敲敲,敲敲天堂之門……」
這首反戰歌曲藉由士兵死前的呢喃,突顯了戰爭造成的不必要死亡,每一個戰士背後都有一個家庭,都有企盼他們歸來的家人,都是珍貴的個體。能與家人相守,安平順逐,命終天年,這在太平時刻,被視為理所當然的人生,卻在戰時成為著望。一個完整的家庭會被拆散,一個生命必需被迫持槍對向另一個陌生人?或者成為餓殍,遭逢曝屍荒野的命運?對戰爭的無奈控訴。
古今中外,人們所冀求的不就是「和平」二字而已。
中文經典一百句。古詩源
在城南進行戰爭,然後戰死在外城以北,死於荒野,無人埋葬也沒關係,反正烏鴉會將屍體吃掉。請幫我跟烏鴉說,請為我們嚎哭一番吧,我們士兵們戰死於野外,想必也無人幫我們埋葬,到時候我們死屍勢必難逃被禽鳥啄食的命運。
此詩作者已經不可考,這首詩乃是屬於〈鐃歌十八曲〉之一,〈鐃歌十八曲〉所寫主題,都以戰爭為主,而詩中則描述了戰爭過後的淒涼景象。
漢代的戰爭是幾乎不曾間斷的,翻開史書,動輒見到匈奴掠奪漢土,殺掠了幾千人的記載。自尚武好戰的漢武帝掌權後,開始對邊患採取強硬的態度,征伐不斷,為了捍衛國土,任用衛青、霍去病等將軍,屢屢派兵出征,每次戰爭,死傷皆甚慘重。
因為戰事不斷,民生疲敝,最後使得漢朝內部虛弱,《漢書》描述當時天下變得虛耗,甚至出現了人民相食的慘狀,最後漢武帝發現了自己好戰的個性,使得國家元氣大傷,因而下詔罪己,偃息戰鼓,與民休息。
這首詩反映了漢代戰爭頻仍的慘況,以及人民對戰爭的厭惡。詩中描述了死屍遍野,受烏鴉啄食的慘況,並道出了而除了死亡之外,戰爭對經濟與物資的影響也甚鉅。在詩中,詩人點出了戰爭的另一項影響:不只是戰死的屍體堆積無數,死傷慘重,也因為橋樑上修築了堡壘,通道被阻塞,無法前往耕作,影響了農作物收穫量。無奈的人民要想為國家盡忠出力,也沒有辦法,這也是為甚麼戰爭導致整個國家民生疲敝的原因。
這首漢朝的樂府別出心裁之處在於,從戰死亡靈的角度出發,以無奈的口吻,請前來啄食屍體的烏鴉先為戰死的士兵嚎哭一番,做為哀悼儀式,並悲涼地表示:「反正無人會來收屍,我們左右都逃不過您的利嘴。」死者已死,這首詩歌所描述的不是戰時的浴血場景和受傷的痛苦,而是戰爭過後,屍橫遍野的淒涼場景。
以描述屍體及想像亡靈著手,披露了戰爭的殘酷與無奈,記錄了因戰爭而生靈塗炭的後果,而民生社稷的諸多損失亦不在話下。平民百姓對於戰爭的觀感,已然明白宣於紙表。
著名的唐代詩人杜甫的三吏、三別記載了唐代安史之亂中所見所聞,其中的〈石壕吏〉,也反映出了戰爭造成家破人亡的現象: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踰牆走,老婦出看門。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辭;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杜甫傍晚投宿在石壕村,聽到半夜有吏卒前來捉人,老公公跳牆逃走,老婆婆前去應門,說三個兒子都效力於國家了,只剩下還在吃奶的孫子跟孫子的母親,若是真的要什麼人力,就讓老婆婆我到軍中煮飯吧。聽老婦人說完,彷聽到低聲啜泣的嗚咽聲。而當天亮杜甫離開這個家庭時,只剩下老爺爺跟他道別了。杜甫藉由記載側耳所聽聞,反應出戰爭時人民被逼迫貢獻戰力,致使家庭破碎。
著名美國搖滾樂手巴布狄倫所寫〈敲敲天堂之門〉(Knocking On Heaven's Door)這麼敘述著一位垂死士兵的獨白:
「媽媽,請幫我把徽章取下。我已經用不到它了。天慢慢的黑了,黑得我幾乎要看不見。敲敲,敲敲天堂之門……媽媽,請幫我將槍放到地上吧,我再也無法對他們開槍了,那片寬廣的烏雲越來越接近,我想我正在敲那通往天堂的門,敲敲,敲敲天堂之門……」
這首反戰歌曲藉由士兵死前的呢喃,突顯了戰爭造成的不必要死亡,每一個戰士背後都有一個家庭,都有企盼他們歸來的家人,都是珍貴的個體。能與家人相守,安平順逐,命終天年,這在太平時刻,被視為理所當然的人生,卻在戰時成為著望。一個完整的家庭會被拆散,一個生命必需被迫持槍對向另一個陌生人?或者成為餓殍,遭逢曝屍荒野的命運?對戰爭的無奈控訴。
古今中外,人們所冀求的不就是「和平」二字而已。
中文經典一百句。古詩源
2017年4月14日 星期五
郎山布鼓與空手韋馱
南通境內有郎山,山上有位郎山大聖的廟宇,香火很盛,這近馳名。適有一位孝子,因其母病,百治不效,禱於郎山大聖,懇求大聖為母治病,倘能醫癒,願至郎山與大聖燒頭遍香,報答神恩。
大聖果然神通廣大,體念孝子之誠,將其母治癒。這位孝子,稟明老母,即赴郎山還願。五更起身上山,到了山上,太陽東昇,大聖面前之香,早已不知上了多少。
孝子一看,曉得來的晚了,於是即借宿在半山一個茅棚中,準備明早趕燒頭遍香。
第二天一早便到山門,山門方才開了,孝子即忙進去燒香,抬頭一看,大聖面前的香,已燒到三分之一啦!
孝子問裡邊的執事人:「香是你燒的麼?」
答:「不是,是外邊香客來燒的。」
孝子想:莫非還有人為燒頭遍香起身更早?
第三日孝子早早到山門等候,等了好久才開山門,孝子即忙進去給大聖燒頭遍香,豈料大聖面前的香已燒好,
問執事人:「香是誰上的?」
答:「不知。」
孝子返回宿舍發愁,願還不了,怎麼下山見老母呢?坐在小茅棚中,咳聲嘆氣,
棚中住著一位老比丘,問孝子為何咳聲嘆氣,孝子將不能與大聖燒頭柱香事告之。
比丘曰:「想與大聖燒頭柱香,明天你穿老僧的鞋去,就可以燒頭柱香啦!」
孝子依比丘之言,果然明早還原而回,交還比丘的僧鞋,並致謝意。
問日:「何以穿你的鞋,就可以得燒頭遍香?」
比丘日:「大聖是不受穿皮革的人所撓頭柱香的,你達次上山不得還願者,正是因為你穿的是皮底鞋之故。」
孝子方才明白,於是又上山去,遊至聖寺鐘鼓樓,看見一面大鼓。孝子手指大鼓向大聖問口:「吾穿了皮底鞋,你不受吾的頭遍香,難道你這鼓不是牛皮的麼?不許吾穿皮底鞋,卻許你用皮做鼓?」
言畢,只聽得彭然一聲,這面牛皮大鼓立刻爆了個粉碎,孝子遊畢下山。
且說郎山大聖,自被孝子指責後,自己撕碎了鼓上的牛皮,將護法韋馱喚至面前,囑日:「你暗中跟隨監視著這個孝子,他幾時有了錯事,你就用鞭打他。」
韋馱受命監視這位孝子,而這位孝子三年來一言一行,無有行差踏錯,不覺暗讚這位孝子的品德,又急自己不能回山覆命。
有一天,見孝子吃飯,將飯中帶穀殼的米檢出,放在桌面上,韋馱暗想:如果你將它扔了,這就是暴珍天物,吾就一鞭打死你,好回山交旨了!
那知孝子將穀殼裡的米剝出來吃啦,吃剩穀殼才拋了,韋馱嘆服,無法打他,又暗跟他好久。
這日孝子探親去,行到半路上,天氣又熱又乾,口渴的孝子心如火燒。半路上無水,只見路旁有一瓜田,田已有瓜,尚未成熱,孝子即進瓜田摘瓜而食。
韋馱暗想:這回你偷人的瓜,吾可以打你了!
焉知孝子吃完了瓜,估價所合之瓜應值二十文,他從懷中取出四十文,拴在摘過的瓜柄上,因未得主人許可,自己摘食,所以多給一倍的錢。
韋馱嘆氣說:「要這鞭何用!」乃將手中的鞭扔了,空手回山。
大聖見韋馱空手而回,即問:「你鞭哩?」
韋馱說:「三年找不到孝子的一點錯處,總不能打他,要鞭何用?所以吾將鞭扔啦!」
大聖一聽說:「好啦,吾的鼓用帆布做上吧!」
所以郎山布鼓和空手韋馱,至今猶然。徜能檢身如孝子者,神都被感化,況不能化人乎。
※ ※ ※
俗諺常云:「神仙打鼓有時錯,腳步踏偏啥人無!」簡明字義,分明導示,凡為人者,絕非十全十美,縱如神仙亦有考慮失周嚴之際,況乎凡人哉!有錯無妨,重在知過能改,聖賢與平凡人同受教育,唯二者之分別,在於聖賢知錯能改,謙沖自牧,時時懺愆悔過,期能再創完美,登峰造極,方能德養群倫也!然而,平凡人所作所為,則異於前述,有錯犯過不知虛心檢討,反而彌天撒謊,企圖掩遮自瑕,待事跡敗露,紙包不住火之刻,卻來一笑置之,若無他事般,此行不亦使人嘆乎!
古德常云:「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社會、國家、世界之進步,即在此是非、有無、對錯中換得進步。有非方知何為是、因無便欲生來有、因錯方能反省以求對,在一退一進中,便促成人類社會、國家、世界之跨步邁前也!反觀現今社會,吵吵鬧鬧,無是非、無對錯之論,欠缺靜心思維、自省檢討之能力。故,紛亂失序,導致停滯不前,實惜哉!嘆哉!
吾人等立足於世,當謙虛自持、時時自省、刻刻探討,見他人對自己有微詞,即應懺念己行,修正偏差,以符正軌,切勿掩飾自過,以造完美之假象,若為如此,便喪失人格價值也!學聖習賢非難事,一切當以自己為根基,勿思他人過,當忖己之違,不斷檢討、不停自省,必能換得神人褒欽也!
因此,「善莫大焉」何來善也?不亦為古德所云之:「一日三省吾身!」此方為真修養、真心德哉!今夜由過錯之檢討、自省,闡來人心之修養,務要謙恭而持,明白是非,檢討求進,必可臻達清明和善之樂境也!
悟道箴言-述:「謙恭自牧,必臻清和」
大聖果然神通廣大,體念孝子之誠,將其母治癒。這位孝子,稟明老母,即赴郎山還願。五更起身上山,到了山上,太陽東昇,大聖面前之香,早已不知上了多少。
孝子一看,曉得來的晚了,於是即借宿在半山一個茅棚中,準備明早趕燒頭遍香。
第二天一早便到山門,山門方才開了,孝子即忙進去燒香,抬頭一看,大聖面前的香,已燒到三分之一啦!
孝子問裡邊的執事人:「香是你燒的麼?」
答:「不是,是外邊香客來燒的。」
孝子想:莫非還有人為燒頭遍香起身更早?
第三日孝子早早到山門等候,等了好久才開山門,孝子即忙進去給大聖燒頭遍香,豈料大聖面前的香已燒好,
問執事人:「香是誰上的?」
答:「不知。」
孝子返回宿舍發愁,願還不了,怎麼下山見老母呢?坐在小茅棚中,咳聲嘆氣,
棚中住著一位老比丘,問孝子為何咳聲嘆氣,孝子將不能與大聖燒頭柱香事告之。
比丘曰:「想與大聖燒頭柱香,明天你穿老僧的鞋去,就可以燒頭柱香啦!」
孝子依比丘之言,果然明早還原而回,交還比丘的僧鞋,並致謝意。
問日:「何以穿你的鞋,就可以得燒頭遍香?」
比丘日:「大聖是不受穿皮革的人所撓頭柱香的,你達次上山不得還願者,正是因為你穿的是皮底鞋之故。」
孝子方才明白,於是又上山去,遊至聖寺鐘鼓樓,看見一面大鼓。孝子手指大鼓向大聖問口:「吾穿了皮底鞋,你不受吾的頭遍香,難道你這鼓不是牛皮的麼?不許吾穿皮底鞋,卻許你用皮做鼓?」
言畢,只聽得彭然一聲,這面牛皮大鼓立刻爆了個粉碎,孝子遊畢下山。
且說郎山大聖,自被孝子指責後,自己撕碎了鼓上的牛皮,將護法韋馱喚至面前,囑日:「你暗中跟隨監視著這個孝子,他幾時有了錯事,你就用鞭打他。」
韋馱受命監視這位孝子,而這位孝子三年來一言一行,無有行差踏錯,不覺暗讚這位孝子的品德,又急自己不能回山覆命。
有一天,見孝子吃飯,將飯中帶穀殼的米檢出,放在桌面上,韋馱暗想:如果你將它扔了,這就是暴珍天物,吾就一鞭打死你,好回山交旨了!
那知孝子將穀殼裡的米剝出來吃啦,吃剩穀殼才拋了,韋馱嘆服,無法打他,又暗跟他好久。
這日孝子探親去,行到半路上,天氣又熱又乾,口渴的孝子心如火燒。半路上無水,只見路旁有一瓜田,田已有瓜,尚未成熱,孝子即進瓜田摘瓜而食。
韋馱暗想:這回你偷人的瓜,吾可以打你了!
焉知孝子吃完了瓜,估價所合之瓜應值二十文,他從懷中取出四十文,拴在摘過的瓜柄上,因未得主人許可,自己摘食,所以多給一倍的錢。
韋馱嘆氣說:「要這鞭何用!」乃將手中的鞭扔了,空手回山。
大聖見韋馱空手而回,即問:「你鞭哩?」
韋馱說:「三年找不到孝子的一點錯處,總不能打他,要鞭何用?所以吾將鞭扔啦!」
大聖一聽說:「好啦,吾的鼓用帆布做上吧!」
所以郎山布鼓和空手韋馱,至今猶然。徜能檢身如孝子者,神都被感化,況不能化人乎。
※ ※ ※
俗諺常云:「神仙打鼓有時錯,腳步踏偏啥人無!」簡明字義,分明導示,凡為人者,絕非十全十美,縱如神仙亦有考慮失周嚴之際,況乎凡人哉!有錯無妨,重在知過能改,聖賢與平凡人同受教育,唯二者之分別,在於聖賢知錯能改,謙沖自牧,時時懺愆悔過,期能再創完美,登峰造極,方能德養群倫也!然而,平凡人所作所為,則異於前述,有錯犯過不知虛心檢討,反而彌天撒謊,企圖掩遮自瑕,待事跡敗露,紙包不住火之刻,卻來一笑置之,若無他事般,此行不亦使人嘆乎!
古德常云:「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社會、國家、世界之進步,即在此是非、有無、對錯中換得進步。有非方知何為是、因無便欲生來有、因錯方能反省以求對,在一退一進中,便促成人類社會、國家、世界之跨步邁前也!反觀現今社會,吵吵鬧鬧,無是非、無對錯之論,欠缺靜心思維、自省檢討之能力。故,紛亂失序,導致停滯不前,實惜哉!嘆哉!
吾人等立足於世,當謙虛自持、時時自省、刻刻探討,見他人對自己有微詞,即應懺念己行,修正偏差,以符正軌,切勿掩飾自過,以造完美之假象,若為如此,便喪失人格價值也!學聖習賢非難事,一切當以自己為根基,勿思他人過,當忖己之違,不斷檢討、不停自省,必能換得神人褒欽也!
因此,「善莫大焉」何來善也?不亦為古德所云之:「一日三省吾身!」此方為真修養、真心德哉!今夜由過錯之檢討、自省,闡來人心之修養,務要謙恭而持,明白是非,檢討求進,必可臻達清明和善之樂境也!
悟道箴言-述:「謙恭自牧,必臻清和」
2017年4月13日 星期四
小事惹禍
一根火柴棒價值一到一毛錢,一棟房子價值數佰萬元......。但是一根火柴卻可以摧毀一棟房子,可見微不足道的潛在破壞力,一旦發作起來,其攻堅滅頂的力量,無物能抵禦。
要疊一百萬張骨牌,需費時一個月,但要倒骨牌卻只消十幾秒鐘。
要累積成功的實業,需耗時數十載,但要倒閉,卻只需一個錯誤決策。
要修養被尊敬的人格,需經過長時間的被信任,但要人格破產卻只需要做錯一件事。
一根火柴棒,是什麼東西呢?
它就是下列四項:
一、無法自我控制的情緒。
二、不經理智判斷的決策。
三、頑固不冥的個性。
四、狹隘無情的心胸
檢查看看,我們隨身攜帶幾根火柴棒?
※ ※ ※
娑婆世界,乃是一個聖凡同居的世界,並且智者鮮少,迷愚者卻如同過江之鯽;因此,許多事情都無法理智,造成原本簡單的事情,必須大費周章,甚至有如燙手山芋一般,任誰碰上了都極其為難。為了消除社會的動盪,唯有人人從自己做起,克服本身不佳的思惟,克制自己不良的行為,就能平息生活上的擾亂。
時下經常傳聞彼此互不相識者,僅因行車上提醒前車之駕駛人,要注意後方有人會撞到人,就這樣一句話,便引來前車駕駛人的不滿,進而做出惡意傷人之舉動;像這樣明明本身錯誤在先,受到他人輕言婉語之提醒,要注意後方人車,卻因為自我情緒失控,衍生出無理智的傷害他人之行為,此等事件皆於一念之間而已。
一念偏差,經常鑄成大禍,不但如此,眾生若不能勤於修持自我克制的功夫,就好像才剛發生不久之事件,原本很要好的友人,僅因言語上的不佳,便引來對方的不悅,找來其他朋友前往自己好友家中,原本只想給好友一個教訓,卻因自我克制力不足,最後還是鬧出人命;受害者亦因為自我克制不佳,招來這等遺憾之禍患,這是任誰都預想不到的事情。
以上事例,眾生既然置身在這個世道上,豈能不做好自我的克制,這個克制並不單單僅止於行為上,很多時候有些突發性暴力的行為,都是因為心理上的報復心態太過旺盛,才會由心理傳導負面的思想,繼而情緒波動,再由負面的情緒發酵,衍生出種種惡劣的行為出來。但這些惡劣行為本就不該有,只因為自我克制力太差,所以產生出來一連串的劣等行徑。
眾生因為自我克制力差,造成他人人身自由以及生命財產產生危害,這是態度不佳、情緒失控所造作出來的。其實,事情影響的層面可大可小,哪怕僅是微小的摩擦,都必須加以避免衝突的衍生才對。
奉勸世間人,和平得之不易,每一個人都應該設法維護和平的氛圍,世間才有吉祥可言;否則災禍遍佈於社會,吉祥就遠離人群也。
寶德雜誌第167期 -述論:自我克制
要疊一百萬張骨牌,需費時一個月,但要倒骨牌卻只消十幾秒鐘。
要累積成功的實業,需耗時數十載,但要倒閉,卻只需一個錯誤決策。
要修養被尊敬的人格,需經過長時間的被信任,但要人格破產卻只需要做錯一件事。
一根火柴棒,是什麼東西呢?
它就是下列四項:
一、無法自我控制的情緒。
二、不經理智判斷的決策。
三、頑固不冥的個性。
四、狹隘無情的心胸
檢查看看,我們隨身攜帶幾根火柴棒?
※ ※ ※
娑婆世界,乃是一個聖凡同居的世界,並且智者鮮少,迷愚者卻如同過江之鯽;因此,許多事情都無法理智,造成原本簡單的事情,必須大費周章,甚至有如燙手山芋一般,任誰碰上了都極其為難。為了消除社會的動盪,唯有人人從自己做起,克服本身不佳的思惟,克制自己不良的行為,就能平息生活上的擾亂。
時下經常傳聞彼此互不相識者,僅因行車上提醒前車之駕駛人,要注意後方有人會撞到人,就這樣一句話,便引來前車駕駛人的不滿,進而做出惡意傷人之舉動;像這樣明明本身錯誤在先,受到他人輕言婉語之提醒,要注意後方人車,卻因為自我情緒失控,衍生出無理智的傷害他人之行為,此等事件皆於一念之間而已。
一念偏差,經常鑄成大禍,不但如此,眾生若不能勤於修持自我克制的功夫,就好像才剛發生不久之事件,原本很要好的友人,僅因言語上的不佳,便引來對方的不悅,找來其他朋友前往自己好友家中,原本只想給好友一個教訓,卻因自我克制力不足,最後還是鬧出人命;受害者亦因為自我克制不佳,招來這等遺憾之禍患,這是任誰都預想不到的事情。
以上事例,眾生既然置身在這個世道上,豈能不做好自我的克制,這個克制並不單單僅止於行為上,很多時候有些突發性暴力的行為,都是因為心理上的報復心態太過旺盛,才會由心理傳導負面的思想,繼而情緒波動,再由負面的情緒發酵,衍生出種種惡劣的行為出來。但這些惡劣行為本就不該有,只因為自我克制力太差,所以產生出來一連串的劣等行徑。
眾生因為自我克制力差,造成他人人身自由以及生命財產產生危害,這是態度不佳、情緒失控所造作出來的。其實,事情影響的層面可大可小,哪怕僅是微小的摩擦,都必須加以避免衝突的衍生才對。
奉勸世間人,和平得之不易,每一個人都應該設法維護和平的氛圍,世間才有吉祥可言;否則災禍遍佈於社會,吉祥就遠離人群也。
寶德雜誌第167期 -述論:自我克制
2017年4月12日 星期三
日本旅行見聞
蓮生/文
日本旅行見聞,蓮生活佛盧勝彥閱讀「真佛報」第一七一期,白石先生寫的報導,其中有一小段:「活佛說,曾由於疏忽把一條褲子遺落住宿旅館,在下一間旅館,很快收到用禮盒精緻包好歸還的失褲。」
此段文字,並未偏差,但我覺得有必要補充說明事情的經過:
當我住宿在第一家旅館時,發覺自己的內褲破了一個大洞。於是在即將離開的時候,收拾衣櫃的衣物,就將破洞的內褲留下。
我的原意是﹕破洞內褲已不能穿,服務生一看見,就會收拾拋棄。
於是,出發隨團旅遊一整天,看塔看廟。
夜晚,投宿在第二家旅館,這旅館與第一家旅館,車程三小時遠。到了旅館門前,旅館經理,手捧著用禮盒精緻包好的破洞內褲歸還給我。
我一接到破洞內褲,一時心中感動莫明,令我對日本旅館的服務印象深刻。
旅館經理說:
當服務生一見內褲,便報告了櫃台,櫃台人員便聯絡了旅行社,旅行社告訴該團人員將會投宿在另一家旅館,於是旅館人員將內褲包裝好,很迅速的用專車,載著內褲,緊急送達第二家旅館,在我們還沒有到達之前,破洞內褲已先到達了。
對於這件事,我記憶甚深,因此,我對於日本旅行,覺受上是比較有安全感。
此次,日本旅行,曲姓女弟子也遺失錢包,結果是他人撿到,送交櫃台,櫃台再送還給曲小姐,曲小姐很感謝,要送小費給撿到的人。
撿到的日本人說:
「日本人撿到東西,要送櫃台或交番(派出所),別人的東西,我們不能要,這是應該做的,小費更不能收。」
原則上說來,日本當然有小偷及強盜,但是跟世界各國比起來,日本的小偷及強盜少多了。日本的治安,在世界各國之中,是尚稱良好的。
盧勝彥文集第134冊《非常好看》日本旅行見聞
日本旅行見聞,蓮生活佛盧勝彥閱讀「真佛報」第一七一期,白石先生寫的報導,其中有一小段:「活佛說,曾由於疏忽把一條褲子遺落住宿旅館,在下一間旅館,很快收到用禮盒精緻包好歸還的失褲。」
此段文字,並未偏差,但我覺得有必要補充說明事情的經過:
當我住宿在第一家旅館時,發覺自己的內褲破了一個大洞。於是在即將離開的時候,收拾衣櫃的衣物,就將破洞的內褲留下。
我的原意是﹕破洞內褲已不能穿,服務生一看見,就會收拾拋棄。
於是,出發隨團旅遊一整天,看塔看廟。
夜晚,投宿在第二家旅館,這旅館與第一家旅館,車程三小時遠。到了旅館門前,旅館經理,手捧著用禮盒精緻包好的破洞內褲歸還給我。
我一接到破洞內褲,一時心中感動莫明,令我對日本旅館的服務印象深刻。
旅館經理說:
當服務生一見內褲,便報告了櫃台,櫃台人員便聯絡了旅行社,旅行社告訴該團人員將會投宿在另一家旅館,於是旅館人員將內褲包裝好,很迅速的用專車,載著內褲,緊急送達第二家旅館,在我們還沒有到達之前,破洞內褲已先到達了。
對於這件事,我記憶甚深,因此,我對於日本旅行,覺受上是比較有安全感。
此次,日本旅行,曲姓女弟子也遺失錢包,結果是他人撿到,送交櫃台,櫃台再送還給曲小姐,曲小姐很感謝,要送小費給撿到的人。
撿到的日本人說:
「日本人撿到東西,要送櫃台或交番(派出所),別人的東西,我們不能要,這是應該做的,小費更不能收。」
原則上說來,日本當然有小偷及強盜,但是跟世界各國比起來,日本的小偷及強盜少多了。日本的治安,在世界各國之中,是尚稱良好的。
盧勝彥文集第134冊《非常好看》日本旅行見聞
2017年4月11日 星期二
人心比天高
本道院彌勒菩薩 登台
聖示:古聖先賢說:「物忌全盛,事忌全美,人忌全勝。」意思是說,事物忌諱到達極點,事情避免極其完美,人則忌諱飛黃騰達。又說:「儘前行者地步窄,向後看者眼界寬。」一味向前進,不留餘地,不知轉圜,道路就越走越窄;目光深遠,及時回頭,眼界就越放越寬。
陳生:學生恭向恩師頂禮五叩首!
彌勒菩薩:賢生免禮!
陳生:世人缺少滿足於現狀而心中充滿感恩的心,很多人更是充斥在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功利色彩漩渦中,從不自覺,而且沾沾自喜,真不知道是得還是失!
彌勒菩薩:當然是失,捨得捨得,有捨才有得。給自己退一步迴旋的空間,更是給別人莫大的方便,一切禍福有時。你們是不能去面對,應附加諸於身的是好是壞,並不是你們有所準備,它才來的;是以,三省的功夫當自省,獨坐觀心內自照,靜時常思己身過,他人是非莫揚記。
陳生:謝謝恩師慈言!學生明白。
清者,潔靜;靜者,不動;亂者,心猿意馬。
雲遊四海的呂洞賓,有一日雲遊到元陽山景明觀,他看看地勢可以修煉,便定居下來。喜歡喝酒的呂洞賓,有一次下山看見一家小店,店小婦人正賣著酒,便走進去喝個痛快。
第二天又再去,滿以為可以再喝個痛快,卻見店小婦人嘟著嘴說:「昨天酒都讓你給喝光了,還沒補貨,哪兒有酒賣?」
呂洞賓眉頭一皺,心生一計,說道:「屋後有一口井酒,怎不賣我喝?」
店小婦人心想:「井水能當酒賣,那就好了。」
店小婦人走到屋後,汲上一杓來嚐嚐,呂洞賓暗自得意,店小婦人則半信半疑,嚐過一口好酒,剎時香醇美酒滿溢,店小婦人一回頭,桌前的客人早已不見蹤影。
店小婦人心滿意足之餘,忙向空中遙拜指點的仙人,從此小店生意興隆。井水變美酒,遠近馳名。
三年後,潛心修煉的呂洞賓,偶然又來到酒店,才想起施法變酒的往事,昔日的小店,今天已成為金碧輝煌的大酒樓,而昔日的店小婦人成為珠光寶氣福態的店女主人。
呂洞賓四處一看,今非昔比,人來人往,熱鬧不凡。
待店小二送來酒,呂洞賓長飲之後,便對店小婦人說道:「生意還真好!」
呂洞賓滿心以為可以得到感激與讚美的話,想不到的是,卻只聽見店小婦人冷淡的說:「好什麼好!門樓不夠高,人潮不夠多,還缺餵豬的槽。」
呂洞賓聽後,知道小婦人貪婪不足,抬頭一望,便在樓牆上題了一首詩:
天高不為高,人心第一高。
井水當酒賣,還說缺豬槽。
然後,呂洞賓離開。說也奇怪,從此以後,井水還是井水,再也沒出酒,而小婦人也因此含恨氣病而死。
彌勒菩薩:所謂:「人心不足蛇吞象」,自己經常是自己最大的敵人,生命在矛盾中成長,而自己也陷入在侷限的禁錮中,整個天地之間只有自己看不清自己,只有自己最不了解自己。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不傳習乎!」期望諸子藉由故事的啟發,時常作為想思,讓自己愈來愈潔靜也。
陳生:謹聽恩師慈言!在修道旅程中能夠更上一層樓。
彌勒菩薩:可。停筆。 吾退!
陳生:謝謝恩師慈悲!學生恭送恩師聖駕五叩首!
道在日常中 -第九章 目光深遠‧及時回頭
2017年4月10日 星期一
常保赤子心
有一個老禪師收養了一個童子,這童子天真爛漫,不懂佛門規矩,有時還摸著老禪師的光頭撒嬌嬉鬧。
後來有個行腳僧來到寺裡寄宿,就叫住那童子,嚴詞峻句,教他一些寺院裡的禮儀。
到了晚上,老禪師從外面回來,這童子馬上上前行禮問安。
老禪師很驚訝,便問:「誰教你的?」
那童子回答:「新來的和尚。」
老禪師找到行腳僧,冷冷質問:「我這童子養了兩三年了,怪可愛的,誰讓你教壞他啊!」
※ ※ ※
「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為不可,是以真心為不可也。夫童心者,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卻童心,便失卻真心,失卻真心,便失卻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復有初矣。」
赤子之心,無私無雜念,一片純真,世人爾等可知過去爾也如此乎?人皆有童年,童年最美,因無貪欲,故做任何事皆覺得可愛、美妙哉!為何此童真之心,漸漸而失乎?不外乎欲念所染也!務要革除私欲,以靜而行,體悟天道,體悟師教箴言,從「心」出發,尋回那顆迷失的童心也!
宗教與天道不離生活,生活中能體悟出道之貴、之妙,方為真信仰也!道在何處?即在那份赤誠之心。老子云:「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咱家殷盼子女等,速尋回如嬰兒、如小兒般之赤誠、之心忱矣!
悟道箴言-常保赤子心
後來有個行腳僧來到寺裡寄宿,就叫住那童子,嚴詞峻句,教他一些寺院裡的禮儀。
到了晚上,老禪師從外面回來,這童子馬上上前行禮問安。
老禪師很驚訝,便問:「誰教你的?」
那童子回答:「新來的和尚。」
老禪師找到行腳僧,冷冷質問:「我這童子養了兩三年了,怪可愛的,誰讓你教壞他啊!」
※ ※ ※
「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為不可,是以真心為不可也。夫童心者,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卻童心,便失卻真心,失卻真心,便失卻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復有初矣。」
赤子之心,無私無雜念,一片純真,世人爾等可知過去爾也如此乎?人皆有童年,童年最美,因無貪欲,故做任何事皆覺得可愛、美妙哉!為何此童真之心,漸漸而失乎?不外乎欲念所染也!務要革除私欲,以靜而行,體悟天道,體悟師教箴言,從「心」出發,尋回那顆迷失的童心也!
宗教與天道不離生活,生活中能體悟出道之貴、之妙,方為真信仰也!道在何處?即在那份赤誠之心。老子云:「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咱家殷盼子女等,速尋回如嬰兒、如小兒般之赤誠、之心忱矣!
悟道箴言-常保赤子心
2017年4月9日 星期日
不報仇就是報仇
晉朝時,劉淮曾任河內太守,向雄是他的部屬,某次因一件公事沒處理好,雖與向雄無關,但劉淮仍打了向雄一頓板子,還將他革職。
之後兩人都在朝為官,彼此見了面互不交談。晉武帝司馬炎知道後,命令向雄去見劉淮,希望藉此回復他們之前上司和部屬間的和睦關係。
向雄勉強去見劉淮,卻明白對劉淮說:「我只是奉帝命前來,但我們之間的君臣之義早已斷絕,實在不必再有瓜葛。」
當晉武帝聽說兩人仍然不和,生氣地責問向雄,向雄就引子思這段話,並對武帝說:「我對劉淮,沒把他當作仇人,沒有故意挑起事端就已經很萬幸了,怎麼可能和他恢復舊有的上下友好關係呢?」
晉武帝聽了向雄的話,只好作罷。
※ ※ ※
眾生心,千變萬化,日常之間的起心動念,非常容易處於浮躁當中,難以自制,使得處理事情多有差錯,則造成事倍功半的狀況。
人生在世,無法獨自生活,因此,便有了團體之存在,既然有團體,便產生了人際關係方面的對待。「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眾生的過失,有可能因為某一件事,或某人的一句話,而影響到自己的心情,有時自己便因此在情緒上產生複雜化之思緒;於是,可能一整天思惟上都對這件事掛懷不去,造成無心做事,卻又得硬著頭皮做到底的慘況,形成事情確實有做,但讓外人看起來全是有瑕疵的,既做不好事情,又得重新修改,如此便事倍功半。
凡是遇到以上之狀況,無法釋懷,而且在情況允許之下,應該自己向職場主管或老闆請個假,藉以緩衝,並讓身心獲得緩和的空間;不然的話,別人造成的錯誤,到頭來反而形成是自己的錯誤,就非常冤枉了。
普天之下,有不少行業,尤其是服務性質的行業,根本無法立即請假去緩和充斥於身心之怨氣,那又該如何是好?只能當日咬緊牙根,勉強面對那位造成自己怨戾不下的同事,盡量將其視而不見,以降伏一些心中的怨戾之氣。等待隔日,或找機會讓自己出門去接近大自然,以消減累積在心中的一股怨氣,否則別人永遠不知道其失誤,但自己早已成為團體裡面的問題份子,其實真正的問題份子只不過是那一位同事。不過,人家說過的話,隨後便拋諸腦後,而自己卻撿他人的錯誤在摧殘自己,實在也沒有必要;但人非聖賢,又豈有不記仇的,只是這個仇恨不能造成心結,一旦仇恨形成心結,則將來只要見到那個人就火冒三丈,如此氣壞身子也沒人知悉。
眾生在處理情緒的方法非常多,或可藉由看些輕鬆的電影來平息心中的不滿,或可藉由靜思,讓鳥鳴聲及蟲叫聲,來清淨自己身心,調節情緒,或可藉由獨自旅行,讓沿途的風俗、民情逐漸淡化自己心中的不滿,甚至遠離工作環境一段日子,使情緒完全平復下來,再重回職場,如此一來,人、事、物必能恰到好處。
願勉時下青年,找出適合自己調節身心與情緒的良方,避免因別人的一句話,使自己惱亂不止,甚而影響情緒、睡眠或工作效率。
寶德雜誌112期-述論:淨心可明智
之後兩人都在朝為官,彼此見了面互不交談。晉武帝司馬炎知道後,命令向雄去見劉淮,希望藉此回復他們之前上司和部屬間的和睦關係。
向雄勉強去見劉淮,卻明白對劉淮說:「我只是奉帝命前來,但我們之間的君臣之義早已斷絕,實在不必再有瓜葛。」
當晉武帝聽說兩人仍然不和,生氣地責問向雄,向雄就引子思這段話,並對武帝說:「我對劉淮,沒把他當作仇人,沒有故意挑起事端就已經很萬幸了,怎麼可能和他恢復舊有的上下友好關係呢?」
晉武帝聽了向雄的話,只好作罷。
※ ※ ※
眾生心,千變萬化,日常之間的起心動念,非常容易處於浮躁當中,難以自制,使得處理事情多有差錯,則造成事倍功半的狀況。
人生在世,無法獨自生活,因此,便有了團體之存在,既然有團體,便產生了人際關係方面的對待。「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眾生的過失,有可能因為某一件事,或某人的一句話,而影響到自己的心情,有時自己便因此在情緒上產生複雜化之思緒;於是,可能一整天思惟上都對這件事掛懷不去,造成無心做事,卻又得硬著頭皮做到底的慘況,形成事情確實有做,但讓外人看起來全是有瑕疵的,既做不好事情,又得重新修改,如此便事倍功半。
凡是遇到以上之狀況,無法釋懷,而且在情況允許之下,應該自己向職場主管或老闆請個假,藉以緩衝,並讓身心獲得緩和的空間;不然的話,別人造成的錯誤,到頭來反而形成是自己的錯誤,就非常冤枉了。
普天之下,有不少行業,尤其是服務性質的行業,根本無法立即請假去緩和充斥於身心之怨氣,那又該如何是好?只能當日咬緊牙根,勉強面對那位造成自己怨戾不下的同事,盡量將其視而不見,以降伏一些心中的怨戾之氣。等待隔日,或找機會讓自己出門去接近大自然,以消減累積在心中的一股怨氣,否則別人永遠不知道其失誤,但自己早已成為團體裡面的問題份子,其實真正的問題份子只不過是那一位同事。不過,人家說過的話,隨後便拋諸腦後,而自己卻撿他人的錯誤在摧殘自己,實在也沒有必要;但人非聖賢,又豈有不記仇的,只是這個仇恨不能造成心結,一旦仇恨形成心結,則將來只要見到那個人就火冒三丈,如此氣壞身子也沒人知悉。
眾生在處理情緒的方法非常多,或可藉由看些輕鬆的電影來平息心中的不滿,或可藉由靜思,讓鳥鳴聲及蟲叫聲,來清淨自己身心,調節情緒,或可藉由獨自旅行,讓沿途的風俗、民情逐漸淡化自己心中的不滿,甚至遠離工作環境一段日子,使情緒完全平復下來,再重回職場,如此一來,人、事、物必能恰到好處。
願勉時下青年,找出適合自己調節身心與情緒的良方,避免因別人的一句話,使自己惱亂不止,甚而影響情緒、睡眠或工作效率。
寶德雜誌112期-述論:淨心可明智
2017年4月8日 星期六
無諍三昧
蓮生/文
釋迦牟尼佛的精神之一是:
「無諍」。
這個精神,在很久很久以前,早就遭佛教徒給遺忘了,不只遺忘,很少有人提及。
而在俗世人間,這兩個字,似乎沒有什麼作用,莫不是諍來諍去。
孟子曰:
「吾豈好辯,吾不得已也!」
連聖人亦如此,何況其他!
佛陀看出,諍有多害:
一、不公平。
二、揭露瘡疤。
三、揚惡。
四、污辱。
五、得罪。
六、報復。
七、無所不用其極。
八、毀損。
佛說:
「與對手爭執,你我均受損。」
佛說:
「在爭執之中,理智完全喪失,此時,只有不公平的手段。」
佛說:
「別無他益。」
我自己感覺到,在小小的教界,「無諍」蕩然無存。
佛教教派各立山頭,互不來往,彼此攻訐的,多的是。
甚至有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的幼稚舉止,舉之不勝。
也有專門鬥爭他人的幫派集團,除自己之外,專門攻擊他人。這些都是「無可奈何」的事,真是攑動千江水。
由於悟後。
早就明白「無諍三昧」了。
因而只有「不回應」了。
我早知:
「不落言詮。」
「勿流於言說。」
「語言無用。」
我們行者,修的是身清淨、口清淨、意清淨。
修行全在于提升及淨化。言語及文字也是一樣的,勿進入「鬥爭」的陷阱。
在我的內心世界,我趨向「心平氣和」。我想我的說法及寫作,要清淨婉轉,來表達我的善意、誠意、情意。
我無諍。
你無諍。
他無諍。
一片祥和。
詩:
教界吹起了一陣風
諍而不是淨
大家爭紅
.
何必白眼相向
口沫紛飛
忘卻了如來的教義
欣喜相逢
.
門派紛紛而立
均言最勝
讓我蹙起了眉峰
盧勝彥文集244冊《心的悸動》無諍三昧
釋迦牟尼佛的精神之一是:
「無諍」。
這個精神,在很久很久以前,早就遭佛教徒給遺忘了,不只遺忘,很少有人提及。
而在俗世人間,這兩個字,似乎沒有什麼作用,莫不是諍來諍去。
孟子曰:
「吾豈好辯,吾不得已也!」
連聖人亦如此,何況其他!
佛陀看出,諍有多害:
一、不公平。
二、揭露瘡疤。
三、揚惡。
四、污辱。
五、得罪。
六、報復。
七、無所不用其極。
八、毀損。
佛說:
「與對手爭執,你我均受損。」
佛說:
「在爭執之中,理智完全喪失,此時,只有不公平的手段。」
佛說:
「別無他益。」
我自己感覺到,在小小的教界,「無諍」蕩然無存。
佛教教派各立山頭,互不來往,彼此攻訐的,多的是。
甚至有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的幼稚舉止,舉之不勝。
也有專門鬥爭他人的幫派集團,除自己之外,專門攻擊他人。這些都是「無可奈何」的事,真是攑動千江水。
由於悟後。
早就明白「無諍三昧」了。
因而只有「不回應」了。
我早知:
「不落言詮。」
「勿流於言說。」
「語言無用。」
我們行者,修的是身清淨、口清淨、意清淨。
修行全在于提升及淨化。言語及文字也是一樣的,勿進入「鬥爭」的陷阱。
在我的內心世界,我趨向「心平氣和」。我想我的說法及寫作,要清淨婉轉,來表達我的善意、誠意、情意。
我無諍。
你無諍。
他無諍。
一片祥和。
詩:
教界吹起了一陣風
諍而不是淨
大家爭紅
.
何必白眼相向
口沫紛飛
忘卻了如來的教義
欣喜相逢
.
門派紛紛而立
均言最勝
讓我蹙起了眉峰
盧勝彥文集244冊《心的悸動》無諍三昧
2017年4月7日 星期五
你放對地方嗎
何謂天才,就是放對地方的人才;反過來說,你眼中的蠢材,很可能也只是放錯地方的人才。
例如:你和一位土著被困在非洲叢林,既無食物,也無水喝,那麼你將把這位土著當作「天才」,因為他懂得各種求生的技巧。
相反地,如果把他帶到辦公室要他使用電腦,那麼情況將會完全不同,你可能會認為他是「白癡」。
的確,天生我材必有用。
有些科學家連音階都抓不準;有些畫家連一封信都寫不好,可是他們「把自己放對地方」,所以成就非凡。
史蒂芬.史匹柏就是個例子,他因為高中的成績非常差,沒有任何電影科系願意准許他入學。
相反的,他走進電影工作室,認真學到了他所需的技能。
今天,他不但製作了許多評價極高的影片,更成為家喻戶曉的大導演。
畢卡索剛出道時原本想當詩人,結果他的詩被極具鑑識能力的絲泰茵夫人評得一文不值,他因而回心轉意。
幸好有這位貴婦的提醒,否則這世界不就少了一位大畫家了嗎?
其實,所有的人事物原本都是美好的,只是所屬的地方適不適合而已。
如美味的湯汁滴到襯衫上即變「骯髒」,原本含在口中的食物,只要吐出來就變得「嘔心」,把它吞下去反而「有營養」。
即便是骯髒污穢的垃圾,只要放對地方(埋在土裡),也能滋養大地,開出美麗的花朵,長出能夠帶給我們健康的食物。
這世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或一件東西,是沒用或卑賤的,任何人或物,只要放對了地方,都會成為有用的「可造之材」。
希望你也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人生舞台,並且盡情歡唱生命之歌。
心田甘露:生命的最高境界,即是選對舞台,走出自己的路,然後盡情地發揮獨特的才華與能力。
※ ※ ※
人生在世,人人各有其使命與地位,一部精密之儀器,少不得一顆螺絲釘,平時大家都忽略螺絲釘的重要性,總認為螺絲釘很卑賤,但是儀器少了螺絲釘,受到震動,就會逐漸的影響平穩性,進而逐漸的會失去精準度及銳利度。
有云:「泉水煮茶好滋味,大樹乘涼正相宜;天生萬物各有義,勸君切莫自詆毀。」普天之下,並沒有任何一個人特別高貴或是特別卑微,唯一有分別的,只是工作性質的差別而已。確實社會上有太多人在於功成名就或平步青雲之後,便忘卻了往昔的奮鬥精神,更忘卻了自己原本也是微不足道的人物;如今,偶有機遇或是貴人提拔使然,有所成就,乃心生驕傲,高高在上,倒忽略了對低處起步者的關懷與疼惜。
然而置身位處於低處者,久而久之,似乎逐漸的缺乏自信心及缺乏上進心,總是得過且過的迷茫度日,根本不肯利用有餘時間去學習本職技巧或其它技能,就這樣耗掉每一分秒,到頭來,別人早已身擁不少技能,自己還只是毫無所獲的一個人。
因此,眾生又該如何去表現自己的能力呢?其實,都是適宜最重要。許多人往往好高騖遠,但又缺乏技能基礎,因而無法適任,到最後才來覺得自己非常痛苦、壓力甚大,此乃本身缺乏能力,卻枉求有此階位,導致自己苦惱不已。
待人接物,種種應對進退,都要合乎時宜,就像煮茶,必須取用泉水,才能煮出茶的好滋味,若想要乘涼,就必須在大樹下,才能受到樹蔭;想乘涼卻在小樹旁,甚至到樹苗旁乘涼,這可是愈來愈熱而不會涼的。做人做事也是一樣的,必須有豐厚的經驗及學習成長,才能輕易的做好每一件事,尤其是要人人都立在合適的位置上,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世間上,若是有領導能力、有策劃能力者,將其放在其它雜事上,反而將只會做事的人卻放到管理位置上,到頭來只會使得事倍功半,甚至於毫無一事可成的敗局。
是以故,事事合宜,能力則可順暢也。
寶德雜誌116期-述論:位宜則猛
例如:你和一位土著被困在非洲叢林,既無食物,也無水喝,那麼你將把這位土著當作「天才」,因為他懂得各種求生的技巧。
相反地,如果把他帶到辦公室要他使用電腦,那麼情況將會完全不同,你可能會認為他是「白癡」。
的確,天生我材必有用。
有些科學家連音階都抓不準;有些畫家連一封信都寫不好,可是他們「把自己放對地方」,所以成就非凡。
史蒂芬.史匹柏就是個例子,他因為高中的成績非常差,沒有任何電影科系願意准許他入學。
相反的,他走進電影工作室,認真學到了他所需的技能。
今天,他不但製作了許多評價極高的影片,更成為家喻戶曉的大導演。
畢卡索剛出道時原本想當詩人,結果他的詩被極具鑑識能力的絲泰茵夫人評得一文不值,他因而回心轉意。
幸好有這位貴婦的提醒,否則這世界不就少了一位大畫家了嗎?
其實,所有的人事物原本都是美好的,只是所屬的地方適不適合而已。
如美味的湯汁滴到襯衫上即變「骯髒」,原本含在口中的食物,只要吐出來就變得「嘔心」,把它吞下去反而「有營養」。
即便是骯髒污穢的垃圾,只要放對地方(埋在土裡),也能滋養大地,開出美麗的花朵,長出能夠帶給我們健康的食物。
這世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或一件東西,是沒用或卑賤的,任何人或物,只要放對了地方,都會成為有用的「可造之材」。
希望你也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人生舞台,並且盡情歡唱生命之歌。
心田甘露:生命的最高境界,即是選對舞台,走出自己的路,然後盡情地發揮獨特的才華與能力。
※ ※ ※
人生在世,人人各有其使命與地位,一部精密之儀器,少不得一顆螺絲釘,平時大家都忽略螺絲釘的重要性,總認為螺絲釘很卑賤,但是儀器少了螺絲釘,受到震動,就會逐漸的影響平穩性,進而逐漸的會失去精準度及銳利度。
有云:「泉水煮茶好滋味,大樹乘涼正相宜;天生萬物各有義,勸君切莫自詆毀。」普天之下,並沒有任何一個人特別高貴或是特別卑微,唯一有分別的,只是工作性質的差別而已。確實社會上有太多人在於功成名就或平步青雲之後,便忘卻了往昔的奮鬥精神,更忘卻了自己原本也是微不足道的人物;如今,偶有機遇或是貴人提拔使然,有所成就,乃心生驕傲,高高在上,倒忽略了對低處起步者的關懷與疼惜。
然而置身位處於低處者,久而久之,似乎逐漸的缺乏自信心及缺乏上進心,總是得過且過的迷茫度日,根本不肯利用有餘時間去學習本職技巧或其它技能,就這樣耗掉每一分秒,到頭來,別人早已身擁不少技能,自己還只是毫無所獲的一個人。
因此,眾生又該如何去表現自己的能力呢?其實,都是適宜最重要。許多人往往好高騖遠,但又缺乏技能基礎,因而無法適任,到最後才來覺得自己非常痛苦、壓力甚大,此乃本身缺乏能力,卻枉求有此階位,導致自己苦惱不已。
待人接物,種種應對進退,都要合乎時宜,就像煮茶,必須取用泉水,才能煮出茶的好滋味,若想要乘涼,就必須在大樹下,才能受到樹蔭;想乘涼卻在小樹旁,甚至到樹苗旁乘涼,這可是愈來愈熱而不會涼的。做人做事也是一樣的,必須有豐厚的經驗及學習成長,才能輕易的做好每一件事,尤其是要人人都立在合適的位置上,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世間上,若是有領導能力、有策劃能力者,將其放在其它雜事上,反而將只會做事的人卻放到管理位置上,到頭來只會使得事倍功半,甚至於毫無一事可成的敗局。
是以故,事事合宜,能力則可順暢也。
寶德雜誌116期-述論:位宜則猛
2017年4月6日 星期四
金屑入目
白居易詩名震天下,文章冠九州,是百年罕見的大才子,又得到當朝天子的賞識,可謂春風得意。因此,他在惟寬禪師面前說起話來也鋒芒畢露,咄咄迫人。
白居易問:「禪宗號稱『不立文字』。你是禪師,為什麼還要說法?」
面對這無理的問難,惟寬禪師寬容一笑,說道:「佛的最高智慧,體現於身是為『律』;講說於口,是為『法』;作用於心,就是『禪』。律、法、禪,這三者之間是三而一,一而三,應用雖有三種,其源流卻是一致。這就如同江、河、淮、漢,四條江同不同,但水的性質無多大差別。因此,在悟的人看來,律就是法,法不離禪。白翰林你何必要在它們中妄加分別呢?」
白居易聽了惟寬一翻話後,略微思索了一會兒,說:「既無分別,那麼,用什麼來修心呢?」
惟寬禪師說:「禪心空靈,無論垢與淨,一切都不要思量。」
接著說了一首偈子:
心本無損傷,云何要修理?
無論垢與淨,一切勿起念。
到這裡,白居易就更不懂了。惡的是不該想,難道善的念頭也不該思量嗎?
惟寬禪師問:「白翰林,金屑是不是很貴?」
白居易摸不著頭腦了。他不太明白惟寬禪師的用意,只好據實而答:「金銀珠寶,金子排在所有貴重財物之首,當然很珍貴了。」
惟寬禪師問:「金屑既然珍貴,將它放入你眼中會如何?」
俗話說,眼睛容不得一粒沙子。不管是金沙石沙,落入眼中都只有一個結果--難受。
惟寬禪師不緊不慢地說:「禪心無念,無住,猶如人的眼睛,任何東西都不能存留。金屑雖然貴,落入眼裡也會成病。」
惟寬禪師接著說了一首偈子:
如人眼睛上,一物不可住。
金屑雖珍貴,在眼亦為病。
惟寬禪師所說的道理,白居易雖然懂了,但他還有一點疑惑:「既不修心,也不思慮,還不能起心動念,這與凡夫有何區別?」
惟寬禪師答:「凡夫虛妄執著,局限於自己的見解,以自己的標準衡量一切,所以煩惱不斷。若是除去無明與執著就是真正的修行。而真正修行的人,既不能太勤快,又不能太倦怠。過份勤快近於執著,倦怠則落入愚癡。這就是修禪的心法要領。」
白居易從此深信佛法。他在寫給神照禪師的詩說:「心定如水隨形應,口似懸河逐病治。曾向眾中先禮拜,西方去日莫相遺。」
他對禪宗更是崇敬十分,為政之余精誠研究。
※ ※ ※
心之無住處者,不罣礙萬物一切,一住著善惡,有無陰陽、內外、天地,造化之中,不住空、亦不住不空,不住乾、亦不住於坤,不住坎、亦不住於離,不住於一切處。
這個不住一切處,則是無住著之心;無住著之心,便是禪心,便是佛心,便是道心,便是聖賢菩薩之心。其心非青非赤,不長不短,非垢非淨,不生不滅,自然而然,六慾全無,三毒俱滅,任萬物之所淆,其外相不能潛入。
所謂心不住著,定而能靜之意,命基永固,性根自在,到如此,神通道竅,入玄達靈,二六時中,將靈台之上,打掃清淨,當即此意也。
關聖闡道篇-心無住處
白居易問:「禪宗號稱『不立文字』。你是禪師,為什麼還要說法?」
面對這無理的問難,惟寬禪師寬容一笑,說道:「佛的最高智慧,體現於身是為『律』;講說於口,是為『法』;作用於心,就是『禪』。律、法、禪,這三者之間是三而一,一而三,應用雖有三種,其源流卻是一致。這就如同江、河、淮、漢,四條江同不同,但水的性質無多大差別。因此,在悟的人看來,律就是法,法不離禪。白翰林你何必要在它們中妄加分別呢?」
白居易聽了惟寬一翻話後,略微思索了一會兒,說:「既無分別,那麼,用什麼來修心呢?」
惟寬禪師說:「禪心空靈,無論垢與淨,一切都不要思量。」
接著說了一首偈子:
心本無損傷,云何要修理?
無論垢與淨,一切勿起念。
到這裡,白居易就更不懂了。惡的是不該想,難道善的念頭也不該思量嗎?
惟寬禪師問:「白翰林,金屑是不是很貴?」
白居易摸不著頭腦了。他不太明白惟寬禪師的用意,只好據實而答:「金銀珠寶,金子排在所有貴重財物之首,當然很珍貴了。」
惟寬禪師問:「金屑既然珍貴,將它放入你眼中會如何?」
俗話說,眼睛容不得一粒沙子。不管是金沙石沙,落入眼中都只有一個結果--難受。
惟寬禪師不緊不慢地說:「禪心無念,無住,猶如人的眼睛,任何東西都不能存留。金屑雖然貴,落入眼裡也會成病。」
惟寬禪師接著說了一首偈子:
如人眼睛上,一物不可住。
金屑雖珍貴,在眼亦為病。
惟寬禪師所說的道理,白居易雖然懂了,但他還有一點疑惑:「既不修心,也不思慮,還不能起心動念,這與凡夫有何區別?」
惟寬禪師答:「凡夫虛妄執著,局限於自己的見解,以自己的標準衡量一切,所以煩惱不斷。若是除去無明與執著就是真正的修行。而真正修行的人,既不能太勤快,又不能太倦怠。過份勤快近於執著,倦怠則落入愚癡。這就是修禪的心法要領。」
白居易從此深信佛法。他在寫給神照禪師的詩說:「心定如水隨形應,口似懸河逐病治。曾向眾中先禮拜,西方去日莫相遺。」
他對禪宗更是崇敬十分,為政之余精誠研究。
※ ※ ※
心之無住處者,不罣礙萬物一切,一住著善惡,有無陰陽、內外、天地,造化之中,不住空、亦不住不空,不住乾、亦不住於坤,不住坎、亦不住於離,不住於一切處。
這個不住一切處,則是無住著之心;無住著之心,便是禪心,便是佛心,便是道心,便是聖賢菩薩之心。其心非青非赤,不長不短,非垢非淨,不生不滅,自然而然,六慾全無,三毒俱滅,任萬物之所淆,其外相不能潛入。
所謂心不住著,定而能靜之意,命基永固,性根自在,到如此,神通道竅,入玄達靈,二六時中,將靈台之上,打掃清淨,當即此意也。
關聖闡道篇-心無住處
2017年4月5日 星期三
分封土地
在漢朝開國,劉邦打下天下分封了一百多個功臣,都有封地,給他們很多田宅。
這一百多個功臣經過了一百年,漢朝的史學家突然想說:我去了解看看,這一百個功臣的後代,經過一百年後是什麼樣的情況?結果這個史學家非常驚訝,這一百多個功臣的後代,基本上都已經沒落了,很多已經流落街頭在討飯。其中只有幾個人的後代還很好。
其中有一個人叫蕭何,當初在分封土地的時候,蕭何要了一塊很貧瘠的土地。因為貧瘠的土地,你只要不耕作就沒飯吃,他深謀遠慮,希望他的孩子以後懂得勤勞節儉。其他分封很好的地,好吃就懶做,而且好的地你喜歡,別人也喜歡,就會引來很多人覬覦,很多人的設計陷害。
所以蕭何看得到,不要留錢給子孫,更重要的是要留智慧傳給子孫,還有留榜樣給子孫。
司馬光先生曾經提過,「留錢給子孫,子孫未必能守得住;留書給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於冥冥之中留陰德,以為子孫長久之計」。
《易經》有一句很重要的教誨,「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陰德一定可以庇蔭後代。陰德不只在往後可以庇蔭後代,當我們在行善,當我們在立身行道的過程,已經給下一代最好的身教。所以,這是有智慧的父母會這樣去抉擇。
※ ※ ※
「福於心造」,這句話含藏無限之深意,亦即是要造福自己,全憑己心,但此亦得由「正念」起始,所謂之正念,乃全靠誠善而來,如此堅心造功立德而行,則真正之後福才會隨之而來也,如非如此,惟有造罪造業一途也。
世人在日常生活中,首先須正念自己,也就是得時常灌輸自己有正念之存心,絕不可有褊頗,那就會因而積功累德矣,更可因而擴及到你所接觸的人,加以感化之,更重要的是不必遺留太多之錢財給兒孫,這並非賜兒孫之福,可能亦會導致子孫之禍源,當時常教育子女以「正念」而面對世塵的一切,以正念來生活,端正自己,有此種之灌輸,就是真正給予子女的無邊後福也,此種之心態必須常存自己之心頭力行之,不止可造就自己,更是真正予以兒孫之真福也。
在人生的過程中,就是因為不能把持住這種觀念,才會造成今日社會之動盪不安而人心惶惶,不只損德、敗德,更是罪孽重重也,希能醒悟行之。
皇母慈音-正念灌輸
這一百多個功臣經過了一百年,漢朝的史學家突然想說:我去了解看看,這一百個功臣的後代,經過一百年後是什麼樣的情況?結果這個史學家非常驚訝,這一百多個功臣的後代,基本上都已經沒落了,很多已經流落街頭在討飯。其中只有幾個人的後代還很好。
其中有一個人叫蕭何,當初在分封土地的時候,蕭何要了一塊很貧瘠的土地。因為貧瘠的土地,你只要不耕作就沒飯吃,他深謀遠慮,希望他的孩子以後懂得勤勞節儉。其他分封很好的地,好吃就懶做,而且好的地你喜歡,別人也喜歡,就會引來很多人覬覦,很多人的設計陷害。
所以蕭何看得到,不要留錢給子孫,更重要的是要留智慧傳給子孫,還有留榜樣給子孫。
司馬光先生曾經提過,「留錢給子孫,子孫未必能守得住;留書給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於冥冥之中留陰德,以為子孫長久之計」。
《易經》有一句很重要的教誨,「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陰德一定可以庇蔭後代。陰德不只在往後可以庇蔭後代,當我們在行善,當我們在立身行道的過程,已經給下一代最好的身教。所以,這是有智慧的父母會這樣去抉擇。
※ ※ ※
「福於心造」,這句話含藏無限之深意,亦即是要造福自己,全憑己心,但此亦得由「正念」起始,所謂之正念,乃全靠誠善而來,如此堅心造功立德而行,則真正之後福才會隨之而來也,如非如此,惟有造罪造業一途也。
世人在日常生活中,首先須正念自己,也就是得時常灌輸自己有正念之存心,絕不可有褊頗,那就會因而積功累德矣,更可因而擴及到你所接觸的人,加以感化之,更重要的是不必遺留太多之錢財給兒孫,這並非賜兒孫之福,可能亦會導致子孫之禍源,當時常教育子女以「正念」而面對世塵的一切,以正念來生活,端正自己,有此種之灌輸,就是真正給予子女的無邊後福也,此種之心態必須常存自己之心頭力行之,不止可造就自己,更是真正予以兒孫之真福也。
在人生的過程中,就是因為不能把持住這種觀念,才會造成今日社會之動盪不安而人心惶惶,不只損德、敗德,更是罪孽重重也,希能醒悟行之。
皇母慈音-正念灌輸
2017年4月4日 星期二
陰人大告陰狀
蓮生/文
我看見有三、四位陰間的鬼物,披頭散髮,穿著腐爛的衣服,渾身惡臭,相貌凸眼裂齒,向冥王「喋喋不休」的控訴。
冥王說:「真有其事?」
鬼物們紛紛點首。
冥王命令陰史,放錄影帶。
錄影帶是陽間的名詞,陰間早就有了,陰間就叫「孽鏡台」。
這下好了,這鏡一出,也不用辯論,更不用對質,如影隨形,一一呈現。
冥王看了大恕。
喝叫:「把這不學無術的地理師,眼睛給塗上大便!」
我這一聽。
大驚駭!因為這位堪輿的地理師,我是認識他的,他是鍾XX。
●
事情是這樣的:
這位鍾地理師,對堪輿的學問「一知半解」,卻出來替人看風水。
鍾地理師,善於宣傳,竟成名師(非名師),到處看陽宅、陰宅,賺了不少錢,然而這些錢,全是孽鏡錢。
我說,這樣的地理師,看陽宅「虎卵」一下,還是可以的。
但,看「陰宅」,一點也馬虎不得,因為葬不好,陰人不爽,會告陰狀的。
鍾地理師將臨命終人,葬於:
「破敗地」。
「陰濕地」。
「殘氣地」。
這些被葬的陰人,當然不服,一定會找地理師的麻煩,一定會控訴地理師,叫地理師吃不完而兜著走,麻煩大了。
我說過,地理堪輿五大因素:
「龍」─ ─ 地氣。
「穴」─ ─ 地氣聚散處。
「砂」─ ─ 周遭環境。
「水」─ ─ 流動吉凶。
「向」─ ─ 生命磁向。
這鐘地理師父,對有無「地氣」尚且不明白,竟然膽大包天,替人葬陰宅,葬在無地氣處,葬在懸崖處,葬在斷坑處,葬在水濕處,葬在浮沙處,葬在澗谷處。...........
於是,陰人恕吼,冥王大怒。
●
這位鍾地理師,在冥王的一聲令下,從此眼睛就瞎了,被大便塗上了眼睛,成了盲目的地理師。
地理師尚活著,但陰間地獄的變現,卻成了道道地地的瞎子。
地理師去診所。
「找不到原因。」
地理師去找專科檢查。
「查無原因。」
然而,他紿終不知道,他的「目盲」,其實就是「盲目」替人葬陰宅的結果。
我知此事,想救他,找冥王理論。
冥王答:「盧勝彥,你救了鍾地理師,是可以的,但,誰救這些被陷害的陰人?」
我啞口。
我現在正式在此奉勸,那些只看過二、三本堪輿書的人,未得真明師指點的人,請勿亂看風水地理,否則恐會遭受禍害。
我有一個問題,問大家,如果汝家陽宅、陰宅均不佳,又怕請到「盲師」來改風水,汝是學佛者,如何自己改風水?這個問題請回答。
盧勝彥文集第187冊《地獄變現記》陰人大告陰狀
我看見有三、四位陰間的鬼物,披頭散髮,穿著腐爛的衣服,渾身惡臭,相貌凸眼裂齒,向冥王「喋喋不休」的控訴。
冥王說:「真有其事?」
鬼物們紛紛點首。
冥王命令陰史,放錄影帶。
錄影帶是陽間的名詞,陰間早就有了,陰間就叫「孽鏡台」。
這下好了,這鏡一出,也不用辯論,更不用對質,如影隨形,一一呈現。
冥王看了大恕。
喝叫:「把這不學無術的地理師,眼睛給塗上大便!」
我這一聽。
大驚駭!因為這位堪輿的地理師,我是認識他的,他是鍾XX。
●
事情是這樣的:
這位鍾地理師,對堪輿的學問「一知半解」,卻出來替人看風水。
鍾地理師,善於宣傳,竟成名師(非名師),到處看陽宅、陰宅,賺了不少錢,然而這些錢,全是孽鏡錢。
我說,這樣的地理師,看陽宅「虎卵」一下,還是可以的。
但,看「陰宅」,一點也馬虎不得,因為葬不好,陰人不爽,會告陰狀的。
鍾地理師將臨命終人,葬於:
「破敗地」。
「陰濕地」。
「殘氣地」。
這些被葬的陰人,當然不服,一定會找地理師的麻煩,一定會控訴地理師,叫地理師吃不完而兜著走,麻煩大了。
我說過,地理堪輿五大因素:
「龍」─ ─ 地氣。
「穴」─ ─ 地氣聚散處。
「砂」─ ─ 周遭環境。
「水」─ ─ 流動吉凶。
「向」─ ─ 生命磁向。
這鐘地理師父,對有無「地氣」尚且不明白,竟然膽大包天,替人葬陰宅,葬在無地氣處,葬在懸崖處,葬在斷坑處,葬在水濕處,葬在浮沙處,葬在澗谷處。...........
於是,陰人恕吼,冥王大怒。
●
這位鍾地理師,在冥王的一聲令下,從此眼睛就瞎了,被大便塗上了眼睛,成了盲目的地理師。
地理師尚活著,但陰間地獄的變現,卻成了道道地地的瞎子。
地理師去診所。
「找不到原因。」
地理師去找專科檢查。
「查無原因。」
然而,他紿終不知道,他的「目盲」,其實就是「盲目」替人葬陰宅的結果。
我知此事,想救他,找冥王理論。
冥王答:「盧勝彥,你救了鍾地理師,是可以的,但,誰救這些被陷害的陰人?」
我啞口。
我現在正式在此奉勸,那些只看過二、三本堪輿書的人,未得真明師指點的人,請勿亂看風水地理,否則恐會遭受禍害。
我有一個問題,問大家,如果汝家陽宅、陰宅均不佳,又怕請到「盲師」來改風水,汝是學佛者,如何自己改風水?這個問題請回答。
盧勝彥文集第187冊《地獄變現記》陰人大告陰狀
2017年4月3日 星期一
慎終追遠
本道院副院尊觀音菩薩 登台
聖示:天地,是一切生命的根本;祖先,是種族的起源。沒有天,沒有地,哪裡來的生命?沒有你們的列祖列宗,又怎會有你們的子子孫孫呢?喝一杯水時,總要想到這水從哪裡來?對於賜予生命,留下典範的老祖宗,故而不能不「飲水思源」。
陳生:學生恭向菩薩頂禮五叩首!
菩薩:賢生免禮!
陳生:中國人最懂得感恩,自然最看重對祖先的祭祀,就連堂堂一朝天子的唐太宗,於祭靈時,看到父母生前所穿的衣服,也忍不住嚎啕大哭,長跪不起。
故而祭祀時,莊嚴肅靜的氣氛,就是要使我們省思自己的言行是否對得起老祖宗,也因此有了一股無形的力量在督促我們奮發向上。
菩薩:古人在祭拜祖先之前,甚至會將自己關在一間安靜的小屋裡,只吃些淡食,喝些清水,有時三天,有時七天,一心一意的想念亡者生前的言語舉止,這也是通常所說的「齋戒」。
陳生:所以,《朱柏廬治家格言》說道:「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已經說明「緬懷祖先」及「慎終追遠」的重要意義。
治家除了要修養自己以外,更要追懷祖先,顧及後代。祖先雖已遠離我們而去,祭拜時仍應誠心誠意的感念他們所留下的教誨,並時時以不要做出對不起祖先的事來警惕自己。
菩薩:然也。孝是做人的根本,維繫家庭的基本倫理,祭祀可以孕育世人感恩敦厚的心,這也是一切倫理道德的根本。
陳生:修道為何要修內功呢?
菩薩:在道場叫:修道,在家也叫:修道,在社會也叫:修道;所以,修者改也,要改正、改善,就要知道錯誤之所在,予以遷善改過,並且積極涵養自己。
所謂:「內功」,就是要培德,把在家的角色扮好,做父親要盡父親養家的責任,子女要盡孝順父母的責任。每個人都負有一個使命而來,不管是什麼身份、什麼角色,都有應盡的責任及應盡的義務。這責任、義務要如何去做,全在於你們自己的心。
語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雖然身在憂患的困境當中,時時刻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凡事謹慎小心,反而得以周全,甚而更讓這土壤孕育出豐碩的果實、豐收的稻穗。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就得看你們自己如何去培德!如何去實行!
陳生:諸佛菩薩要我們時時刻刻都要順乎天地之情、天地之理,自然而然,天地應乎人心;是以,待人處事是修道第一要務。
世人有沒有修養,從我們日常生活的待人處事之中,就可以看出端倪。生活就是道,道就是生活,只要將道應用在生活上,就是修道了。
菩薩:然也。修道不是奇奇怪怪的,也不是困難的事,只要你懂得,就可時時應用,這就是「道」。
本來,人是不用修道的,只因貪嗔痴慾望太多才要修,修就是整理,把心整理乾淨,這就是「修」。道在日常生活之中,一呼一吸、動靜之間,皆要合乎道理。凡夫與佛的自性並無差別,只在迷與悟之間;是以,迷者眾生,悟者成佛。
修道,就是必須立志,依你的願,盡你的心,依照天理做事,與人情世故無關;同時,修道要見道成道,敬老尊賢,重義氣,知禮儀,把「道」確實實行在日常生活當中。與諸子共勉也。
可。停筆。吾退!
陳生:謝謝菩薩慈悲!學生恭送菩薩聖駕五叩首!
寶德雜誌132期
聖示:天地,是一切生命的根本;祖先,是種族的起源。沒有天,沒有地,哪裡來的生命?沒有你們的列祖列宗,又怎會有你們的子子孫孫呢?喝一杯水時,總要想到這水從哪裡來?對於賜予生命,留下典範的老祖宗,故而不能不「飲水思源」。
陳生:學生恭向菩薩頂禮五叩首!
菩薩:賢生免禮!
陳生:中國人最懂得感恩,自然最看重對祖先的祭祀,就連堂堂一朝天子的唐太宗,於祭靈時,看到父母生前所穿的衣服,也忍不住嚎啕大哭,長跪不起。
故而祭祀時,莊嚴肅靜的氣氛,就是要使我們省思自己的言行是否對得起老祖宗,也因此有了一股無形的力量在督促我們奮發向上。
菩薩:古人在祭拜祖先之前,甚至會將自己關在一間安靜的小屋裡,只吃些淡食,喝些清水,有時三天,有時七天,一心一意的想念亡者生前的言語舉止,這也是通常所說的「齋戒」。
陳生:所以,《朱柏廬治家格言》說道:「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已經說明「緬懷祖先」及「慎終追遠」的重要意義。
治家除了要修養自己以外,更要追懷祖先,顧及後代。祖先雖已遠離我們而去,祭拜時仍應誠心誠意的感念他們所留下的教誨,並時時以不要做出對不起祖先的事來警惕自己。
菩薩:然也。孝是做人的根本,維繫家庭的基本倫理,祭祀可以孕育世人感恩敦厚的心,這也是一切倫理道德的根本。
陳生:修道為何要修內功呢?
菩薩:在道場叫:修道,在家也叫:修道,在社會也叫:修道;所以,修者改也,要改正、改善,就要知道錯誤之所在,予以遷善改過,並且積極涵養自己。
所謂:「內功」,就是要培德,把在家的角色扮好,做父親要盡父親養家的責任,子女要盡孝順父母的責任。每個人都負有一個使命而來,不管是什麼身份、什麼角色,都有應盡的責任及應盡的義務。這責任、義務要如何去做,全在於你們自己的心。
語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雖然身在憂患的困境當中,時時刻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凡事謹慎小心,反而得以周全,甚而更讓這土壤孕育出豐碩的果實、豐收的稻穗。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就得看你們自己如何去培德!如何去實行!
陳生:諸佛菩薩要我們時時刻刻都要順乎天地之情、天地之理,自然而然,天地應乎人心;是以,待人處事是修道第一要務。
世人有沒有修養,從我們日常生活的待人處事之中,就可以看出端倪。生活就是道,道就是生活,只要將道應用在生活上,就是修道了。
菩薩:然也。修道不是奇奇怪怪的,也不是困難的事,只要你懂得,就可時時應用,這就是「道」。
本來,人是不用修道的,只因貪嗔痴慾望太多才要修,修就是整理,把心整理乾淨,這就是「修」。道在日常生活之中,一呼一吸、動靜之間,皆要合乎道理。凡夫與佛的自性並無差別,只在迷與悟之間;是以,迷者眾生,悟者成佛。
修道,就是必須立志,依你的願,盡你的心,依照天理做事,與人情世故無關;同時,修道要見道成道,敬老尊賢,重義氣,知禮儀,把「道」確實實行在日常生活當中。與諸子共勉也。
可。停筆。吾退!
陳生:謝謝菩薩慈悲!學生恭送菩薩聖駕五叩首!
寶德雜誌132期
2017年4月2日 星期日
毘婆尸等經
從久遠劫以來,世間陸續出現了許多「佛」,然而這些佛所證的真理有沒有不同?所證的真理內容為何?是如何證得的?對於這些問題,經中所述甚詳。如《雜阿含》第三六六經中記載:
有一次,佛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說:「毘婆尸佛(過去七佛之第一佛)未成就正等正覺前,獨自在一靜處,專精禪思,作如是念:『陷入苦難的世間都在生生又死死,但眾生對於超越老死之上的解脫道,卻又無法如實知曉。』
因此,即自觀察:『是什麼因緣有此老死呢?』經過正思惟觀察後,洞察而悟知,是『有了出生之故,才會有此老死。』
接著又正思惟:『是什麼因緣有此出生呢?』經過智慧觀察後,洞察而悟知,是『緣於有之故,才會有生。』
接著又正思惟:『是什麼因緣有此有呢?』經過智慧觀察後,洞察而悟知,是『有了(執)取之故,才會有有。』
接著又正思惟:『是什麼因緣有此(執)取呢?』經過智慧觀察後,洞察而悟知,是『緣於接觸而讓感受、貪愛盲目增長,應當知道!緣於貪愛,而會有執取;緣於執取,而會有有;緣於有,而會有生;緣於生,而會有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會有純大苦聚集。』
譬如:緣於燈油、燈心,而能燃燈一樣,若時時增添燈油、整治燈心,則那盞燈定會常久照明,會熾然而不會息滅的。」……。
如是,尸棄佛(過去七佛之第二佛)、毘舍浮佛(過去七佛之第三佛)、拘留孫佛(過去七佛之第四佛)、拘那含牟尼佛(過去七佛之第五佛)、迦葉佛(過去七佛之第六佛)等諸佛,都一樣像如是之闡說!……。
從本經中可知,毘婆尸佛(過去七佛之第一佛)是以十二因緣之順逆觀察而覺悟成佛,而其餘之過去佛也是因為發現因緣法而成佛,故,一、佛所證的真理皆相同。二、佛所證的真理內容皆是十二因緣法。三、佛皆是無人教導而自己證悟的。所以佛沒有高下、優劣之分,也沒有等級之分。
佛陀常講說他只是發現本來就存在的真理,如《雜阿含》第二九六經記載:「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安定、規律持續,那是如來(佛陀自稱)自己所覺知,而成就正等正覺,然後為人演說,開示顯發,謂:緣無明,而有行;……乃至緣生,而有老死。」
在《雜阿含》第二八七經中記載,佛陀說:「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作是念:『何法緣故,而有老死?』即正思惟,經過智慧觀察後,洞察而悟知,是『生有故,而老死有;生緣故,而老死有。』……並於發現因緣法後,作是念:『我得古仙人道、古仙人逕、古仙人道跡,古仙人從此跡去,我今隨去。』……」
綜合經典所言可知,佛陀是沒有老師教導而自悟者,不是經由任何更高一層的神或佛加持、灌頂所得到。而聽聞佛陀(老師)之教法修證解脫者(聲聞弟子),則稱為阿羅漢(與佛陀境界一樣,但不稱為佛)。
故,除非佛法已在人間消失殆盡,否則,在尚有佛法流傳的世間,是不會有第二尊佛的,此時,若有人自稱為佛者,即是未證說證的大妄語者,世之人不可不知。
經典的智慧-第十六章 毘婆尸等經
有一次,佛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說:「毘婆尸佛(過去七佛之第一佛)未成就正等正覺前,獨自在一靜處,專精禪思,作如是念:『陷入苦難的世間都在生生又死死,但眾生對於超越老死之上的解脫道,卻又無法如實知曉。』
因此,即自觀察:『是什麼因緣有此老死呢?』經過正思惟觀察後,洞察而悟知,是『有了出生之故,才會有此老死。』
接著又正思惟:『是什麼因緣有此出生呢?』經過智慧觀察後,洞察而悟知,是『緣於有之故,才會有生。』
接著又正思惟:『是什麼因緣有此有呢?』經過智慧觀察後,洞察而悟知,是『有了(執)取之故,才會有有。』
接著又正思惟:『是什麼因緣有此(執)取呢?』經過智慧觀察後,洞察而悟知,是『緣於接觸而讓感受、貪愛盲目增長,應當知道!緣於貪愛,而會有執取;緣於執取,而會有有;緣於有,而會有生;緣於生,而會有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會有純大苦聚集。』
譬如:緣於燈油、燈心,而能燃燈一樣,若時時增添燈油、整治燈心,則那盞燈定會常久照明,會熾然而不會息滅的。」……。
如是,尸棄佛(過去七佛之第二佛)、毘舍浮佛(過去七佛之第三佛)、拘留孫佛(過去七佛之第四佛)、拘那含牟尼佛(過去七佛之第五佛)、迦葉佛(過去七佛之第六佛)等諸佛,都一樣像如是之闡說!……。
從本經中可知,毘婆尸佛(過去七佛之第一佛)是以十二因緣之順逆觀察而覺悟成佛,而其餘之過去佛也是因為發現因緣法而成佛,故,一、佛所證的真理皆相同。二、佛所證的真理內容皆是十二因緣法。三、佛皆是無人教導而自己證悟的。所以佛沒有高下、優劣之分,也沒有等級之分。
佛陀常講說他只是發現本來就存在的真理,如《雜阿含》第二九六經記載:「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安定、規律持續,那是如來(佛陀自稱)自己所覺知,而成就正等正覺,然後為人演說,開示顯發,謂:緣無明,而有行;……乃至緣生,而有老死。」
在《雜阿含》第二八七經中記載,佛陀說:「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作是念:『何法緣故,而有老死?』即正思惟,經過智慧觀察後,洞察而悟知,是『生有故,而老死有;生緣故,而老死有。』……並於發現因緣法後,作是念:『我得古仙人道、古仙人逕、古仙人道跡,古仙人從此跡去,我今隨去。』……」
綜合經典所言可知,佛陀是沒有老師教導而自悟者,不是經由任何更高一層的神或佛加持、灌頂所得到。而聽聞佛陀(老師)之教法修證解脫者(聲聞弟子),則稱為阿羅漢(與佛陀境界一樣,但不稱為佛)。
故,除非佛法已在人間消失殆盡,否則,在尚有佛法流傳的世間,是不會有第二尊佛的,此時,若有人自稱為佛者,即是未證說證的大妄語者,世之人不可不知。
經典的智慧-第十六章 毘婆尸等經
2017年4月1日 星期六
1x1x1x1
在一場國立大學EMBA、高階企業經理人的演講中,我提到簡單的數字遊戲:1x1x1x1
一乘一,乘以十次,答案會變多少呢?
答案很簡單,當然是「一」。
可是──1.1 x 1.1 x 1.1 x 1.1
也就是1.1乘1.1,乘以十次之後,答案會變多少呢?
我想,答案就不容易算了!
我問學員,有人猜十,有人猜八……正確答案多少呢?
你要不要用計算機算一下?答案是「2.85…」。
假如每天進步一點點,日積月累,積極、不斷地進步、再進步,那麼「乘以十次」之後,答案就變「二點八五…」可是,如果每天懶散一點、懈怠一點、沒有目標、無所事事……
0.9 x 0.9 x 0.9 x 0.9
亦即,「0.9」乘以十次以後,答案會變多少呢?
我問學員,有人答:「0.8」,有人答「0.7」……正確答案是多少呢?
請你親自用計算機算一下好嗎?
相信你的印象會更深刻!答案是「0.31」
啊?「0.9」自乘十次以後,會變「0.31」而已呀?這,就是「積極」與「懈怠」截然不同的命運!
有人在自我生命中,加入了「正向」、「積極」、「堅持」、「永不放棄」的因子,每天努力朝向自己的目標前進,那麼,他們的成績就愈來愈亮麗,業績愈來愈加倍!
可是,有些人個偷懶、萎靡、沒有目標、不願積極行,那麼他們的命運,可能就是極普通,甚至是「倒退魯」的景象。
人,也是一樣,想要有精彩的人生,就必須以實際行動,積極的用生命來交換!
所以,「少年時要狂,目標遠大、胸懷天下;青年時要闖,要勇於行、創新,成為生命的勇敢戰士!」因為,「上半輩子不猶豫,下半輩子才能不後悔!」
出自《力量來至渴望》
一乘一,乘以十次,答案會變多少呢?
答案很簡單,當然是「一」。
可是──1.1 x 1.1 x 1.1 x 1.1
也就是1.1乘1.1,乘以十次之後,答案會變多少呢?
我想,答案就不容易算了!
我問學員,有人猜十,有人猜八……正確答案多少呢?
你要不要用計算機算一下?答案是「2.85…」。
假如每天進步一點點,日積月累,積極、不斷地進步、再進步,那麼「乘以十次」之後,答案就變「二點八五…」可是,如果每天懶散一點、懈怠一點、沒有目標、無所事事……
0.9 x 0.9 x 0.9 x 0.9
亦即,「0.9」乘以十次以後,答案會變多少呢?
我問學員,有人答:「0.8」,有人答「0.7」……正確答案是多少呢?
請你親自用計算機算一下好嗎?
相信你的印象會更深刻!答案是「0.31」
啊?「0.9」自乘十次以後,會變「0.31」而已呀?這,就是「積極」與「懈怠」截然不同的命運!
有人在自我生命中,加入了「正向」、「積極」、「堅持」、「永不放棄」的因子,每天努力朝向自己的目標前進,那麼,他們的成績就愈來愈亮麗,業績愈來愈加倍!
可是,有些人個偷懶、萎靡、沒有目標、不願積極行,那麼他們的命運,可能就是極普通,甚至是「倒退魯」的景象。
人,也是一樣,想要有精彩的人生,就必須以實際行動,積極的用生命來交換!
所以,「少年時要狂,目標遠大、胸懷天下;青年時要闖,要勇於行、創新,成為生命的勇敢戰士!」因為,「上半輩子不猶豫,下半輩子才能不後悔!」
出自《力量來至渴望》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