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月18日至21日,75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在巴黎聚會,就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進行討論。會議期間,有人問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您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學到了您認為最主要的東西呢?」
這位白髮蒼蒼的獲獎者回答:「是在幼稚園。」
提問者愣住了,又問了一個問題:「您在幼稚園學到了什麼?」
科學家耐心地回答:「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錯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飯後要休息,要仔細觀察周圍的大自然。從根本上說,我學到的全部東西就是這些。」
這段話是耐人尋味的。如果我們把這位科學家在幼稚園學到的東西「昇華」一下,換成成人社會的詞語就會發現,這位科學家所認為最重要的東西就是要懂得分享有愛心、誠實正直有禮貌、生活規律講衛生等最基本的生活常識。而這些常識是由一個個好的習慣所支撐起來的,這些習慣從幼稚園就開始培養了。
成功的人和失敗的人之間,一個重要的區別,就在於他們的習慣。成功的人,往往具有並不斷培養自己的好習慣,改變自己的壞習慣;而失敗者恰恰相反,他們對於自己身上的一些壞習慣總是聽之任之,也懶得去培養好習慣。
英國科學家艾蒙斯曾說:「習慣不是最好的僕人,便是最壞的主人。」
當你不能成為習慣的主人時,那麼習慣就會成為你的主人了。一個被壞習慣帶著走的人,怎麼可能有成功的人生呢?
習慣是養成的,人盡皆知,好的習慣養成了,它一輩子皆聽你使喚,成了你最好的僕人。壞的習慣建立了,它終生牽制著你,叫你永遠不得自在與解脫,成了你最壞的主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