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日 星期三

斷除老、病、死的方法

 

濟公活佛 降


詩曰:忘卻虛功薄淡名,盼能尋路悟清明。

   此生回首樊籠久,勉己孜孜莫惰行。


聖示:吾今日降著:「證果之路」

   第三十章 斷除老、病、死的方法

 

  每個人都不喜歡老、病、死,然而衰老、疾病、死亡卻是每個人都要面臨的,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那麼,要如何才能斷除老、病、死呢?


  在《雜阿含‧三法經》中記載,世尊告訴諸比丘說:


  「有三種法,是世間人都不喜愛、不想念、不中意的,哪三種呢?就是老、病、死。……


  如果斷除三種法,就能遠離老、病、死,哪三種呢?


  就是貪、嗔、癡。


  如果斷除三種法,就能遠離貪、嗔、癡,哪三種呢?


  就是身見、戒取、疑法。


  如果斷除三種法,就能遠離身見、戒取、疑法,哪三種呢?


  就是不正思惟、習近邪道路、起懈怠心。


  如果斷除三種法,就能遠離不正思惟、習近邪道路、起懈怠心,哪三種呢?


  就是失去正念、心不正知、散亂心。


  如果斷除三種法,就能遠離失去正念、心不正知、散亂心,哪三種呢?


  就是掉舉、不律儀、犯戒。


  如果斷除三種法,就能遠離掉舉、不律儀、犯戒,哪三種呢?


  就是不信、難教、懶惰。


  如果斷除三種法,就能遠離不信、難教、懶惰,哪三種呢?


  就是不想見聖人、不想聞正法、好揭人短。


  如果斷除三種法,就能遠離不想見聖人、不想聞正法、好揭人短,哪三種呢?


  就是不恭敬、說暴戾語、向惡友學習。


  如果斷除三種法,就能遠離不恭敬、說暴戾語、向惡友學習,哪三種呢?


  就是無慚、無愧、放逸。為什麼呢?


  因為有慚愧心的緣故,所以不會放逸;


  因為不放逸的緣故,所以恭敬順語、親近善友;


  因為親近善友的緣故,所以樂見賢聖、樂聞正法、不揭人短;


  因為不揭人短的緣故,所以生信、說順語、精進;


  因為精進的緣故,所以不掉舉、住律儀、學守戒;


  因為學守戒的緣故,所以有正念、有正知、住於不散亂心;


  因為不散亂心的緣故,所以正思惟、習近正道、心不懈怠;


  因為心不懈怠的緣故,所以不執著身見、不執著戒取、度疑惑;


  因為不疑法的緣故,所以不起貪、嗔、癡;


  因為不起貪、嗔、癡的緣故,所以能斷除老、病、死。」


  本經列舉了斷除老、病、死的次第,第一步就是要有慚愧心,因為有慚愧心的人:


  一、在念頭生起時,會先思考、省察,它對自己、他人及社會眾生是否有傷害?若是無益且有害,就會打消此念頭。


  世上很多人邀請別人一起獵殺、偷盜、邪淫、欺騙、吸毒、飲酒,犯下惡的共業,雖然會一起墮落、受苦,他們也不會感到羞恥,這就是沒有慚愧心的人。


  二、要說話時,會先思考、省察,這句話說對自己、他人及社會眾生是否有傷害?若是無害且有益的,才會說出口。例如,一位有智慧的人,會邀請他人一起行善佈施,一起學守戒、禪修,成就善的共業。


  三、要行動時,會先思考、省察,這行為對自己、他人及社會眾生是否有傷害?若是無益且有害,就不會造作。


  有慚愧心的人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不會造惡,也不會犯戒,時時心念清淨、心安理得,自然容易修得禪定,開啟智慧。所以,佛陀稱「慚」和「愧」二法為世間的守護者,就是此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