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日 星期五

除閑名

 

  洞山禪師感覺自己即將離開人世了。這個消息傳出去以後,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連朝遷也派人急忙趕來。


  洞山禪師走了出來,臉上洋溢著淨蓮般的微笑。他看著滿院的僧眾,大聲:「我在世間沾了一點閑名,如今軀殼即將散壞,閑名也該去除。你們之中有誰能替我除去閑名?」


  忽然,一個前幾日才上山的小和尚走到禪師面前,恭敬地頂禮之後,高聲道:「請問和尚法號是什麼?」


  話剛一出口,所有的人都投來埋怨的目光。有的人低聲斥責小沙彌目無尊長,對禪師不敬,有的人埋怨小沙彌無知,院子裡鬧哄哄的。


  洞山禪師聽了小和尚的問話,大聲笑:「好啊!現在我沒有閑名,還是小和尚聰明呀!」於是坐下來閉目合十就此離去。


  有多少人為了名利終其一生,世上能做到捨棄名利的人又有幾個呢!


※ ※ ※

  

  有心學道者眾,為何均無法得之?全在於時而妄念存心,無法去之故也,造成道修的莫大阻礙。妄念之生,在於名利之難忘,如能將名利看破,道修即有所得,且能有所突破。


  「名是造物之忌,利是人情之所必爭。」名利之害,甚於刀劍之傷人,何以呢?刀劍傷人之時,可明見而避之;名利之殺人,死而不悔。故學道之人,當對名利有所了悟,將好強逞勝之心忘盡,暗暗潛修,直到道明德正,昇華入境。


  名利之為物,最易使眾生迷癡,使人而親,使人而熱,使人不煩其勞,使人一刻不忘,使道修之人敗德,使執法之人枉死,這就是名利之大害也。


  天下之大害,含藏於大利之中,世人往往不覺,其實並非不覺,而是受利之所昏、所惑也。然利與害常隨緣而生,如見有利之時而明其害,妄念即可息矣。君子積德,德可養身,亦可榮身,德高則望眾,名利不求而自至;小人積財,財雖可養身,但財多則慾更多,無以止息,罪孽由而生焉!世人不可不慎其害乎。


迷途知返,思歸覺路-第三九章 摒除名利,回歸道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