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3日 星期四

人而無禮,胡不遄死

 

  《韓詩外傳》有一則談禮的故事。


  某日,齊景戈喝醉了,他摘下髮冠、解開衣帶,彈起琴來。他對左右侍奉的人:「仁者也會像我這樣作樂嗎?」


  侍者們回答:「仁者也人啊,怎會不作樂呢?」


  齊景公心情大好,派人去請晏子來,晏子於是穿著朝服來到國君面前。


  景公:「你也同我飲飲酒歡樂吧!」


  晏子回答:「您這話實在太過了!齊國裡身高五尺以上、力氣勝過您和我的人多得是,他們之所以不敢犯上,是因為害怕逾越了禮節。要知道天子無禮,則無法守住社稷;諸侯無禮,就無法守住國家;做人無禮,就沒有立場差使下屬;做人家的下屬若是無禮,就沒有能力侍奉上位。《詩經》中有句話:『人而無禮,胡不遄死!』(人要是無禮,還不如死了算了!)」


  景公聽了面露慚愧之色,馬上更換朝服,與晏子敬酒。


※ ※ ※


  禮者理也,是五德之中,做人所應遵守的道理,而非他物,所以自古以來,上自國家元首,下至民間士庶,或一個社會之,或一個家庭之中,必也尊卑有別,老幼有分,以為一定秩序者,諺曰:有禮則治,無禮則亂,誠哉是言乎。


  先聖有鑑及此,故教人以禮法,使上下老幼,父子君臣,彼此之間,一舉一動,能自曲折周旋,以赴於禮,不敢須臾離身者。


  然今人謂古人之禮,太過迂煩,迂煩者,所以柔人氣骨也。今人之禮,雖簡易,簡易者,適足以蕩人之性也。盖氣骨柔則易制,性情蕩則難返,禮之去身,猶水之氾濫,以舊防為無用而壞之者,必有水患,以舊禮為無用而去之者,必有大亂。挽近世界干戈不靜,國際動軛用武,未始非視先賢禮教為廢紙,所以由起也。盖圥聖制禮,教人非禮物視,非禮勿聽,非禮勿動,非禮勿言,循循善誘,使民日遷善而不自知,學禮旦不奚,況言戰乎?


益世錦囊 禮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