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6日 星期三

無憶、無念、莫妄

 

  益州保唐寺無住禪師,初得法於無相大師。乃居南陽白崖山,專務宴寂。經累,學者漸至,勤請不已。自此垂誨,雖廣演言教,而唯以無念為宗。


  唐相國杜鴻漸出撫坤維,聞師名,思一瞻禮,遣使到山延請。


  時節度使崔寧亦命諸寺僧徒遠出,迎引至空慧寺。時杜公與戎帥召三學碩德俱會寺中。致禮訖,公問曰:「弟子聞金和尚無憶、無念、莫妄三句法門,是否?」


  師曰:「然。」


  公曰:「此三句是一是三?」


  師曰:「無憶名戒,無念名定,莫妄名慧。一心不生,具戒定慧,非一非三也。」


  公曰:「後句『妄』字莫是從心之『忘』乎?」


  曰:「從『女』者是也。」


  公曰:「有據否?」


  師曰:「法句經云:若起精進心,是妄非精進。若能心不妄,精進無有涯。」


  公聞疑情盪然。


  公又問:「師還以三句示人否?」


  師曰:「初心學人,還令息念,澄停識浪,水清影現。悟無念體,寂滅現前,無念亦不立也。」


※ ※ ※


  故修道者,必自煉心始,然煉於未發,尤貴煉於既發。如游心放心諸雜念心,皆既發之心也。而做使之寂然不動,殆必守其心、定其心、收其心。夫守心是守其未動時,定心是定其必動時,收心是收其已動時。收之不易,先要隨起隨收,收之愈疾,守之愈堅,守之愈堅,定之愈永,此乃我道門修心之妙!


  要使此心空無一物。蓋心者即先天一氣之真陽結成,故心屬火,非純陽無陰也。陽中自有真陰,故小形上有三數覆下,下有偃月載上,可見陽非陰不長,陰非陽不生,真陰從真陽,故以心名,所以動一毫妄念,心就短少一分真氣。一事入心,便添一種魔障,故心一起,即不以心名,是名曰「念」,念字之形,人有二心也。人有二心,不能專一,故百事無成,至於道更遠也!


  心為一身之主,有一無二,若起二心,是謂之念也!此念一萌,便生出許多虛妄之事,而心也不能作主,致使此身陷於沈溺,嗟乎!難以拔度也!


  修行念頭,細中有細,有一念之私,即有一毫渣滓在心,有一念之欲,心中即有一大魔障。蓋私欲一起,即失先天。必去私欲,方可存先天。先天者一氣也,私欲起則火動,火動則氣散,氣一散何有先天,又何以審火候?


  私重則氣敝,又何以復靈機?欲甚則氣枯,又何以得奧妙?其機如此,私念當除不當除?欲念當除不當除?妄念當除不當除?有私念者聽吾言必戒!有欲念者必戒!有妄念者必戒!總要將心養得寂然不動,然後念頭可滅,念滅則私盡,私盡則欲淨,欲淨則陽純,陽純而陰消也,真仙大佛,無不從中得來,皆於念頭處下手,不可視為具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