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裡,一個小和尚常被師兄弟欺負。一次,他與師兄弟們大鬧了一場,被師父趕出少林寺。
小和尚無法理解師兄弟們為什麼老是欺負他,更無法理解師父為什麼總是偏袒師兄弟。離開少林寺後,他萬念俱灰,什麼事也不想做,成天在野外遊蕩,就這樣過了整整一年。
一天,小和尚來到一條小河邊,一位仙風道骨的老者正坐在河邊的枯草堆上發呆。
小和尚走過去問:「您為什麼坐在這裡?」
老者說:「我無法過河。」
小和尚說:「這條河不深,應該很容易過去啊!」
老者說:「河雖然不深,但是水裡的石頭做錯事情了。」
小和尚不解地問:「石頭也會做事?它們做錯了什麼事情?」
老者說:「石頭上長滿青苔,我一踩上去就會滑倒,所以我過不了河!它們不應該長出那麼多青苔的!」
小和尚走到水邊看了看,那些石頭果然如老者所說,青青的,非常滑,人根本就無法從上面走。他看了看老者身旁的枯草,說:「老人家何必怪石頭做錯了事?只要我們在腳板上捆一些枯草,踩在石頭上就不會滑了!」
老者聞言大悅,連忙與小和尚一起拔了許多枯草捆在腳板上。在小和尚的攙扶下,兩人輕鬆過了河。
老者輕歎了一口氣說:「我已經在這裡坐了三個時辰。我一直怨恨那些石頭做錯了事,讓我過不了河,看來我這種只是責怪石頭,自己卻不想辦法過河的做法,本身就是一種錯誤啊!」
小和尚聽後,若有所思。從那以後,他打開了心結,調整心態,回到少林,致力於練武修學,終於成為一代著名武僧。
※ ※ ※
在我人心志間,若有對世間事執而不釋,時日既久,即會形成心病;因為「執」乃為一種心態:鍥而不捨。
我人之執通常是由「自我認知」而起,當下不自知,卻還以為眾人皆錯,只有我是對!久之、久之,即形成心靈之病象。所以,需要自我打破「自我之藩籬」,唯有先勘破以「我」為中心之認知,才能客觀走出此一執心。
尤其在人際中,不論親子或夫妻、朋友,乃至周遭有所互動之人,若不能打破此一自我為中心之心態,容易失去和諧之人際。更遑論在團體或修行之中,人人不能消除此一執念,自認擇善固執,那麼非常容易流於剛愎自用。願勉之!
拱衡雜誌第359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