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4日 星期一

惡言隨風散

 

  聖菲力浦是16世紀深受愛戴的羅馬牧師,富人和窮人追隨著他,貴族和平民也都喜歡他,這一切都是因為他的善解人意。


  有一次,一位年輕的女孩來到聖菲力浦面前傾訴自己的苦惱。


  聖菲力浦明白了女孩的缺點,其實她心地倒不壞,只是她常常三道四,喜歡些無聊的閒話。這些閒話傳出去後,就會給別人造成許多傷害。


  聖菲力浦:「你不應該談論他人的缺點,我知道你也為此苦惱,現在我命令你要為此贖罪。你到市場上買一隻母雞,走出城鎮後,沿路拔下雞毛並四處散佈。你要一刻不停地拔,直到拔完為止。你做完之後就回到這裡告訴我。」


  女孩覺得這是非常奇怪的贖罪方式,但為了消除自己的煩惱,她沒有任何異議。


  她買了雞,走出城鎮,並遵照吩咐拔下雞毛。


  然後她回去找聖菲力浦,告訴他自己按照他的做了一切。


  聖菲力浦:「你已完成了贖罪的第一部分,現在要進行第二部分。你必須回到你來的路上,撿起所有的雞毛。」


  女孩為難地:「這怎麼可能呢?在這個時候,風已經把它們吹得到處都是了。也許我可以撿回一些,但是我不可能撿回所有的雞毛。」


  「沒錯,我的孩子。那些你口而出的愚蠢話語不也是如此嗎?你不也常常從口中吐出一些愚蠢的謠言嗎?然後它們不也是散落路途,口耳相傳到各處嗎?你有可能跟在它們後面,在你想收回的時候就收回嗎?」


  女孩:「不能,神父。」


  「那麼,當你想些別人的閒話時,請閉上你的嘴,不要讓這些邪惡的羽毛散落路旁。」


※ ※ ※


  「水深則流緩,人貴則語遲。」一般有地位或涵養之人,言談話大多平緩適中,謹言慎行。昔時之修行者,為息妄歸真,亦有針對自己習氣而專修「禁口」之對治法門,然而現今之人,多忽略了修口之重要性,常動輒率性胡謅,或背後中傷他人,或大放厥詞,肆意攻訐謾罵,甚至謗神謗法,此實乃造罪造業之舉。


  吾舉一例子明,台疆北部有一女子,平時不論是對丈夫、子女或旁人話時,總喜歡在言談中將「笨」字當口頭禪,雖然其並非每次真有惡意,但言者無意,聽者有心,故常讓當事人不悅、難堪。其實口頭禪乃是一種心理現象之反射,故此女子到了晚年時,即罹患老年癡呆症,性情丕變,容易動怒,記憶力幾乎喪失,然而有時又如三小孩般無理取鬧,常令子女們哭笑不得,身心俱疲。若以現代醫學而言,此乃是一種功能性退化之疾病,但卻不知其中亦有因果業力牽纏之捉弄。


  口業之報,如影隨形,如好大話者,易受冤枉、委曲;喜議論他人是非者,易受人厭;喜背後中傷他人者,易受誣陷;愛吹牛者,所言人不信受;愛狠話者,易遭橫禍;喜謊言者,易受人欺騙;喜挑撥離間者,易眷屬不合;愛謾罵他人者,亦受他人謾罵;喜嘲笑他人者,易諸事不順遂;喜發牢騷者,易運途乖舛;喜愛浮誇大話者,一生虛華;喜穿鑿附會胡謅者,易受貧病來折磨......等。


  「刀劍傷人痕易合,惡語傷人恨綿綿。」故世之人若能常語善行善,常宣揚真理,常口誦佛號、佛名,自我警惕,時時懺悔,凡事能包容善解,心寬念純,多讚揚他人好話,令自他安樂,則待身壞命終之後,自能往生善道,若能人人皆能如此,世風亦可以得撥亂反正之轉變也。


坤道與習氣-第三二章 女子喜憍矜自恣,輕易老小,無有上下,或醜言惡語不避親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