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2日 星期六

從「無相佈施」到「無相念佛」

蓮生/文

  宋姓弟子問: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佈施,所謂不住色佈施,不住聲、香、味、觸、法佈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佈施,不住於相。這段文字出自《金剛經》,我們了解是無相佈施,請問師尊,今之世人,有誰做到了?」


  宋姓弟子問:


  「在巿面上,有一本書,名『無相念佛』,我讀完,覺得寫的甚深,無法深入如何念佛才是無相念佛?」


  「請問師尊,如何念佛?才算是無相念佛?又有誰,達到無相念佛的境界?」

*     *     *
  我的答覆如下:

  所謂「無相佈施」是:


  無佈施之人。


  無受佈施之人。


  無佈施之物。


  (這即是「無相佈施」的三輪體空)


  認真的說:


  也就是把佈施的我,受佈施的人,佈施的東西。


  看成了虛幻的假相,根本不放在心上,也就是不住心之義。這種善行,是超世間的善行,是性空智慧的善行。


  佛陀說:


  「若菩薩不住相佈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然而,我個人發覺,無相佈施,也是相當難的。


  現今世人組織的佈施功德會甚多,大部份全在「有相佈施」上,例如:


  「榮譽董事」。


  「刻碑立名」。


  「著上名衣」。


  ………。


  全是為了「善名」之久遠也。尤其發給做善事的「牌」、「狀」等等。


  宋姓弟子問我:


  「誰做到了無相佈施?」


  我答:


  「大菩薩。無名無姓的大菩薩。」

*     *     *
  從「無相佈施」到「無相念佛」,我依「無相」來解析:

  無念佛的人。


  無念佛的對象。


  無念佛的色、聲、香、味、觸、法。


  (這即是「三輪體空」的念佛)


  我覺得類似禪宗的:


  「無心。」(非心)


  「無佛。」(非佛)


  「無物。」(非物)


  這實在是太深了,決不是一般「念佛人」能達到的功夫。


  如果把「無相念佛」解釋成「最深意識」的念佛。或是「不著相」的念佛,這還令人有些明白。


  宋姓弟子問:「有誰達到了無相念佛的境界?」


  我答:


  「無念如來、無想如來、無聲如來、無相如來。」


盧勝彥文集第196冊《清涼的書箋》從「無相佈施」到「無相念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