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鈴還須系鈴人
有個行為惡劣的青年人,經常虐待自己的父母。有一次,他患了寒症,在昏昏沉沉之中,他魂不守舍,已是走出了自己的家們,不知不覺之中就到了陰曹地府。
他碰上一位官,恰好生前是他的老鄉。這位冥官便細心地為他查了半天生死薄,皺著眉頭對這位惡少說:「你經常欺壓虐待父母,犯的是忤逆不孝之罪,根據冥司的條律,你犯的這個罪是要下湯鍋的。不過,你的壽數還沒到,你先回去,到了時候再說。」
惡少聽罷,惶死萬狀,咕咚一下跪了在地上磕頭,求這位老鄉無論如何也要幫助找個解脫之計。
那冥官卻連連搖頭,說:「你犯的這個罪過太大了。甭說我這芝麻大的冥官兒,就是大慈大悲的佛祖釋迦牟尼來了,怕也無能為力!」
惡少一聽,頓時放聲大哭,連連磕響頭,肯求不已。
那冥官沉思良久,說:「你先起來。你聽說過這麼一個故事沒有?有位老禪師登壇講經,未開講之前,先向眾僧徒提個問題:有頭老虎的脖子下拴了個金鈴鐺,問誰能把它解下來?眾僧徒聽了膛目結舌,個個一籌莫展。
這時候,有個不起眼的小和尚走來,老禪師就用這話來問他,小和尚說:何不讓拴鈴人去解?這就叫『解鈴還須系鈴人』。
如今,你忤逆了自己的父母,只有去向父母懺悔恕罪,痛改前非,也許能有免罪的希望!」
冥官說罷,便派遣一名鬼卒將他送回陽間。他霍然驚醒,出了一身大汗,病也全好了。
從此,他洗心從善,誠心贍養父母,孝順具道,最終活了個七十多歲,得以壽終正寢。
※ ※ ※
結者,打結;心結,即是心之打結。喻心之想不開,或自以為是而執著、而固執不化、而我行我素而自若,此皆屬心之障礙也。
心結者,心礙、執著也;即是起心念而執礙於心、而難予解開心念。心結起於無明,然易患者,則以較聰明、或心量較狹隘居多、或較淺見者亦易受左右,甚有者心結重重而不自知、或難解、或打死結(執固不化)而無以解開矣。
人無有不生心結,亦無不受心結所礙所害,致而引生諸多變化而影響人之運命甚矣!凡修而易患心結心礙而不察,輕者,阻道不前,無以精進;重者,執固不化,滯死道心,即停滯道程、滯死己心佛。可鑑患心結者,乃最礙害己身心靈之靈明與修持,誠屬修之大忌、之大障礙,慇切修者最須注意己心態,應時存戒慎恐懼之心以防患之。
何生心結?存有成見、偏見、或好爭求與好執己見之心態使然。全屬理念之不苟同,即主在對人事物情理之觀點有所差別對立,而心生是非對錯之爭持,而使之不平不悅,甚而氣憤難抑,或付諸暴力傾向。然把執念耿在心頭而不去不化者,大多會另覓己適之道場,有者依己想法而自修,有者就難再以真心行功立德,然人無德行,就無功可言,寡德微功者,道果停滯不長矣,那談何內外雙修呢?爾此讓己心不能平衡、釋懷之念,即是「心結」。
凡心存有我相我念者,就有心結,只在大小多寡與易不易患之差別耳!故凡未能澈悟道之真諦者皆易受蠱惑而迷昧,或遐道外求,或妄心內迷,或受我識重,或主見強,或自尊高,或心量窄,或脾氣大,或秉性劣等皆屬易患心結心礙而不自知,而終難自行覺醒者多。
何以解不開?主在心念鬱結而昧靈難明。原因礙在執己是人非,執理者有如鑽進牛角尖似的。然全在心礙者個性與情緒化之關而會引生諸多不良心態:如摒棄、抹煞、排斥、否定別人一切,或起爭執、誹謗、記恨、不滿等,此皆近乎執念不化。故只要一念有滯,萬般皆礙,影響一人身心與行徑實深。
修道,首重修人道,是以,若是輕忽或有違待人處事,或罔顧人倫之做人道理,皆屬乖逆正道之行舉,此將越修越趨執我相而狹隘心地,恐越修越自閉。人與人相處,尤應重視「人際、忍辱、尊重、親和」諸要項來修涵,才能消弭己秉性、劣根性與習性等,才不會老突顯自我意識而執己見或失衡。也唯能學會「謙卑」自己,與能肯定、尊重、禮儀待人,否則將塑造自我個性之自滿、自負、自大,亦將益形傲慢、膨脹、槓高而孤僻、孤立自己,而隔絕與人往來。心只有我,我者乃心之障、之結,修有所執而偏失矣。
「心若固執,無解;心有結,平心靜氣就可打開。」要修,就一定要把心「平靜」下來,不靜則怎麼進修?如何長進?更談何淨靈呢?爾能心平心靜者則智慧與日生焉!其實人能「誠信」,就能臻昇己天性之「摯誠」,摯誠者心明、心真。爾能持抱明心、真心、愛心之心懷而力行善愛於人間者,乃人性之昇華,更能活出生命之價值,可謂已修回本真心、顯現本天性矣。共勉之!
修回真心(第一輯)-八 心結最礙害修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