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在秦朝末年,漢高祖劉邦和西楚霸王項羽,大戰好幾回合後,終於取得天下。
他光榮返回故鄉的時候,想要到父母親的墳墓上去祭拜,卻因為連年的戰爭,使得一座座的墳墓上長滿雜草,墓碑東倒西歪,有的斷落,有的破裂,而無法辨認碑上的文字。
劉邦非常的難過,雖然部下也幫他翻遍所有的墓碑,可是直到黃昏的時候還是沒找到他父母的墳墓。
最後劉邦從衣袖裡拿出一張紙,用手撕成許多小碎片,緊緊捏在手上,然後向上蒼禱告說:「爹娘在天有靈,現在風刮得這麼大,我將把這些小紙片,拋向空中,如果紙片落在一個地方,風都吹不動,就是爹娘的墳墓。」
說完劉邦把紙片向空中拋,果然有一片紙片落在一座墳墓上,不論風怎麼吹都吹不動,劉邦跑過去仔細瞧一瞧模糊的墓碑,果然看到他父母的名字刻在上面。
劉邦高興得不得了,馬上請人重新整修父母親的墓,而且從此以後,每年的清明節一定到父母的墳上祭拜。
後來民間的百姓,也和劉邦一樣每年的清明節都到祖先的墳墓祭拜,並且用小土塊壓幾張紙片在墳上,表示這座墳墓是有人祭掃的。
※ ※ ※
每到清明倍思親,自古聖哲皆從孝門出,一代忠良無不是孝字堅定者,始有忠義之膽魄。
論及祭祖,乃是至聖先師孔夫子最為重視之項目,子曰:「事死如生」,不但強調為人必須恭敬長輩,對於已過世之先人,亦該視同其生前一樣,絲毫不得馬虎,因為先人對我有劬勞養育之恩,不敢輕易或忘。眾生面對父母、尊長必須以恭敬之心,虛心的聆聽父母、長輩所交待的每一件事、每一句話,不得隨意忤逆;忤親之言,尚且不能言之,何況逆親之行為,更該自制。
現今科技昌明,眾生欲供養父母不難,但欠缺赤誠的恭敬心,有些眾生認為有長期拿錢給父母生活,應該就足夠了;若僅是物質的供給,父母看不到兒女的真心及恭敬心,雖然物質不缺乏,但心靈上常留空虛無奈,偶而想要見子女都是奢望,像這樣的「孝」,其實是打折扣的。
眾生年少時,為了就業而出外工作,或為了本身之理想而辭別雙親出外奮鬥,或為了懸壺濟世而與遠離親長,甚至有種種目標心願而不能長伴父母左右,使父母心中難免存在無奈。一朝功成名就,卻是「子欲養而親不待」,追思唯有夢中尋,事親僅剩墓中清;父母生前,無法善孝,父母別世後,想要知恩圖報,卻有心而無處可報恩,乃該視同父母在生一樣,為父母清理墓地或塔位,令父母得以有一個比較安適的空間。
往昔,至聖孔夫子遍觀世間之生老病死苦,於是推廣「事死如生」的精神,令眾生在痛失親長時,尚有報孝空間;雖然父母已離世,但其恩德永不絕,身為子女應常緬懷父母之恩德。至於祖先牌位,應常恭敬供養,對於先人,更該依節為其清理墓地,以報父母生前教養之勞苦,雖然親長已天人永隔,但遺骸總是力圖清淨。
是故,清明祭祖必須存有恭敬之心。
寶德雜誌118期 專題:清明祭祖‧首要敬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