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8日 星期六

如何修道

  有學僧問馬祖道一禪師說:「請問老師,如何修道?」

  馬祖道一禪師聽到學僧這麼發問,就搖搖頭說:「佛道不是用修的,如果真有一個佛道可修,即使修成了,也會有壞去的一天。可是如果不修的話,那與凡夫又有什麼兩樣呢?」

  學僧聽了,似懂非懂,又進一步問說:「那要如何才能通達佛道呢?」

  馬祖道一禪師回答:「自性人人本自具足,只要能在善惡事相上不起分別、無愛無瞋,這樣就可算是修道人了。如果修道只是一味地追逐善行、棄捨惡事及觀空入定,那麼這些都還屬於有作有為,是特意造作的;甚至,如果還向外馳求,那麼離道就更遠了。要知道,一念妄想,即是三界生死輪迴的根本,如果沒有這一念的執著妄想,便可去除生死的本源,獲得法王的無上珍寶。」

  學僧聽了馬祖道一禪師的開示,終於頓然有悟。

  「至理忘言,時人不悉,強習他法,以為功能,不知自性是個微妙大解脫門,具足一切妙用,從古至今,無少欠缺。猶如日輪,遠近斯照,雖及眾色,不與一切和合,靈燭妙明,非假鍛煉。為不了故,取於物象,但如捏目,妄起空華,枉自疲勞,若能返照,無第二人,舉措施為,無非實相。」

※ ※ ※

  人生落後天迷昧本真已久了,道雖然各自俱有,大地眾生皆有佛性之俱足,久而不能顯現,故須要求道,得明師之指點,顯露本來之面目也。

  至於道者,天命也,在天曰理,賦人曰性,人皆得天命而謂性,故曰,天命之謂性。

  既然,道則是理,理則是性,此性是天道之化名,所以性可謂佛也。

  性既是佛,故佛與性之名詞雖異,而本一也。

  人之生,本為道,為佛,還須求什麼道,學什麼佛否,這都是自家之物,何必向外覓道,向外覓佛,所謂以道覓道,以佛覓佛耳。

  因為人有道方可以成道,人有佛方可以成佛,所謂成道與成佛之名詞,這都是未達彼岸之假名詞,至於大地無眾生之時,那有佛之名言耳。

  其實求道二字是求知之義,為求知道耳,知有大道,知有天道之性,而使其恢復本來之面目,與天地合其德之謂求道之意義。

  故求道得道,並非真的求道,亦非真的得道,更非真的成道,故不是重新得來之道。

  人之性雖曰天理,而有三能也。因為理,理之動則是能,此能是人之生命力,萬物亦然,俱有生命力,與天地之理同性,因有生命力,為欲維持生命之本能,故有食,為欲延續生命之本能,故有色,為光大生命之本能,故有道。

  道為性之本,與宇宙之真理同在,這就是宇宙之同體此謂公,故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求食與色,此則為私,從其公則聖,從其私則凡,所謂求道之求知,乃欲明本識末也。

  孟子曰;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放什麼心耳,放失本來之天心,此天心若放失,只是求食與色,故道不現,為求到道之流露,當然就要求明師了。

  當今之世,人生不知自己有道,以為道是身外得來的,猶似魚之在水,不知有水,人之在道,不知有道,沉迷在物慾妄想之中,故以求道二字誘之於入道,再次第講解成全,使人人明其本體,至於全體之大用,表裏之精粗達到者,是謂復性之初也。

  人生本自有道,而不知有道,故要求道。

  人生本自有道,而不知道是何物,故要求道。

  人生本自有道,而不知如何現道,故要求道。

  人生本自有道,而不知悟道,故要求道。

  人生本自有道,而自己離開道,故要求道。

  人生本自有道,而自己不能見道,故要求道。

  人生本自有道,而自己不能明道,故要求道。

  人生本自有道,而自己不能體道,故要求道。

白陽天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