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5日 星期三

希望再多讀些書

  晉平公作為一位國君,政績不凡,學問也不錯。他在七十歲的時候,依然希望多讀點書,多長點知識,總覺得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實在是太有限了。

  可是七十歲的人再去學習,困難是很多的,因此,晉平公對自己的想法總還是不自信,於是他去詢問他的一位賢明的臣子師曠。

  師曠是一位雙目失明的老人,他博學多智,雖然眼睛看不見,但心裡很亮堂。晉平公問師曠說:「你看,我已經七十歲了,年紀的確老了,可是我還很希望再讀些書,長些學問,又總是沒有信心,總覺得是否太晚了。」

  師曠回答說:「您說太晚了,那為什麼不把蠟燭點起來呢?」

  晉平公不明白師曠在說什麼,便說:「我在跟你說正經話,你跟我瞎扯什麼?哪有做臣子的隨便戲弄國君的呢?」

  師曠一聽,樂了,連忙說:「大王,您誤會了,我這個雙目失明的臣子,怎麼敢隨便戲弄大王呢?我也是在認真地跟您談學習的事呢。」

  晉平公說:「此話怎麼講?」

  師曠回答說:「我聽說,人在少年時代好學,就如同獲得了早晨溫暖的陽光一樣,那太陽越照越亮,時間也久長。

  人在壯年的時候好學,就好比獲得了中午明亮的陽光一樣,雖然中午的太陽已走了一半了,可它的力量還很強、時間也還有許多。

  人到老年的時候好學,雖然好像到了日暮時分,沒有了陽光,可他還可以借助蠟燭啊。蠟燭的光亮雖然不怎麼明亮,也很有限,但也總比在黑暗中摸索要好多了吧?」

  晉平公恍然大悟,高興地說:「你說得太好了,的確如此!我有信心了。」

※ ※ ※

  學無止境,知所先後,三字經上曰:「人不學,不知義」,就是說;一個人在少年時代,天資又相當好的話,如終日遊蕩,不讀經書,則對古今的事故,萬物的消長,會一竅不通,那裡會明瞭大義呢?這不是太可惜了嗎?做父母的不要放棄管教之責。

  古人苦讀而出人頭地者很多;就以晉朝時的車胤來說吧,他年輕時就很喜歡讀書,因家境貧困,經常買不起油點燈,夜晚無法讀書,他覺得長此下去,不知要浪費多少寶貴時光,一定要想辦法解決,有一個夏天的晚上,他看到一群螢火蟲一亮一亮的飛來飛去,便立即想到,如果抓幾十隻螢火蟲放在紗袋中,不是也可以照亮書本來讀書嗎?從此以後,他每夜都在螢火蟲尾端一亮一亮的閃光下讀書,勤奮不懈,有時一直到天亮,連睡覺也忘了,後來官至吏部尚書,封臨湘侯,這就是他苦讀出頭的成就。現在的學子,有的是錦衣玉食,燈火輝煌,而不用功讀書,祇是一知半解,說起來怎不令人感到羞愧呢?

  以修身之士而言:倘有不識字的文盲,無論年齡大小,都可從頭學起,只要你有恒心毅力,而又能不恥下問的隨時向旁人請教,那麼你的左右都有老師在;不久你就會突破難關,發生學習興趣,將來你雖不能為大學問家,看看報章書刊,一定不成問題,因為必須識得文字意義,才能了徹聖訓真理,此亦乃成道之捷徑也。

儒宗寶典第四卷-談:讀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