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弟子公都子問他說:「告子說過:『人的本性沒有善和不善的分別。』也有人說:『人的本性可以是善良的,也可以是不善良的,因此周文王、周武王統治時期,人們的本性就越來越善良,周幽王、周厲王時期,人們的本性就變得越來越不善良了。』
也有人說:『有的人本性是善良的,有的人本性是不善良的。因此說,即使有堯這樣好的君主,也會出現象這樣壞的百姓;有瞽叟這樣不善的父親,卻又有舜這樣好的兒子;紂王如此殘暴卻坐上了君王,但是,卻有微子啟、王子比干這樣好的叔父和臣子。』如今,先生您說『人性本善』,難道他們說的都不對嗎?」
孟子說:「每個人他的本性都應該是善良的,這個是天生的趨向,所以說人性本善。對於那些不善良的人,並不是他們的本性不善良,這和本性是沒有關係的。每個人生下來就具有同情心,這是與生俱來不可改變的。每個人生下來就有羞恥心,這是人的本性。恭敬他人的心,每個人生下來也是有的。同樣是非之心,也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所謂同情之心就是仁,所謂羞恥之心就是義,恭敬之心就是禮,是非之心就是智。
如此說來,仁、義、禮、智並不是他人給予的,而是每個人天生帶來的,人性本善,至於那些不善良的人只不過是不向自己的內心索取仁、義、禮、智罷了。因此說:如果索取就會得到,不索取就會失去。人和人之間之所以會有差別,甚至會相差數倍、數十倍、數百倍,就是因為他們不向自己的內心探求的原因,善於探求的人則會越發善良,而不探求的人則會距離仁、義、禮、智越來越遠。
《詩經》說:『上天創造的人類以及任何事物都是有他的規律的,百姓的本性,就是喜歡良好的品德。』孔子是這樣評價這首詩的:『寫這首詩的人才是真正懂得道的人!因此天下的事物都是有它的規律的,百姓的本性就是喜愛良好的品德。』」
※ ※ ※
昔時先秦時期,有二位大思想家,即孟子與荀子;此二聖對人性之看法,是迥然而對立。孟聖曰:人性本善,荀聖曰:人性本惡。是以故,後世對人性之善惡所本,即乃依此二聖思想、學說而衍生。
吾今夜,不是論斷人性本善、或本惡,乃是闡述,不論人性本善或本惡,其本質是什麼?二聖對人性之主張,雖然對立,但取向有一共通點,即認同需要由仁義禮智等,加強教育。
因為,孟聖認為人本具仁義禮智等善性,只是需要加強教育;但是荀聖認定人性本惡,因此,必要加強道德仁智禮義等之教育。至此,二聖只是對於以在世上所行善惡之針砭,認定不論是善是惡,均需加強道德教育,否則,縱然人性本善,不知善為何物,若屬人性本惡,不知仁智禮義,不受道德束縛、規戒,則如脫韁野馬,世上盡皆惡人。
然則,人性之本質是什麼?眾生依二聖之主張、學說,恐亦不能完全明瞭。所以,吾直言論斷人性之善惡之本賦,乃來自夙世造作之業障。試看眾生,有仁慈悲憫者,有善良、知書達禮者,有寧捨自身性命而救人,但也甚多自私自利,更有凶心惡膽,為非作歹。雖然,此乃後天環境及學習過程中,重要之關鍵。但是,在出生之前,十殿輪轉之際,已經明確註成;今生因善惡業,所形成心地仁慈善良或窮極凶惡。換言之,人性本質上,在投胎之際,已形成善、惡之賦性,只不過,是窮凶極惡,或者善良慈悲,可在道德教育過程中,使此本性扭轉,或者薰陶學習而有改變。
因此人性本善或本惡,其關鍵是在投生所形成善惡業,職是故,眾生當下廣行善德,即是為未來世,形成性善之關鍵動能
拱衡雜誌第294期-述論:本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