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的時候,桐城地方有一個張老員外,心存慈善,喜歡施捨。有一年,遇到荒收,米價上漲,一些狡猾奸詐的商人,看到這個情形,反而把米糧存積起來,不肯出售,老百姓們沒米吃,就起了大恐慌。政府官員向朝廷報告這個災情,卻一直沒有得到朝廷的回復和撥糧。
張老員外看了這個情形,很是憂急。於是,他就把家裏的存米半價出售,為的是讓百姓們有米吃。大家聽了這個消息,當然是快樂得不得了。但是,張老員外又想到一般貧苦的人,沒有錢買米,仍然在挨餓,所以,他又辦了一個施粥廠,受施的人隔天領餐券,統計了人數,煮著大量的粥,按照餐券發送,一日三餐,每餐白粥一大碗,鹹菜一小碟,許多人空著肚子來,吃得飽飽的回去,大家都稱頌張老員外是個活菩薩。而員外卻很謙虛地說:「荒年米價比較貴,半價出售是為了怕奸商乘機賺錢,害得大家沒有米吃,至於施粥的費用也不多,只要大家都有飯吃,我就覺得很安慰了。」
張老員外不斷地將米半價出售,又持續地施粥給窮人,家裏的錢也漸漸用完了,但是,荒收的現象不可能馬上平復,因此做善事當然不能半途中止,老員外心裏十分焦急,他想:「我這時候如果把救濟的事業停止了,一般貧民就會有餓死的可能,那我當初的救濟不就等於白費了嗎?救人必須救到底,現在我還有一部分家產,我應該把這些產業變賣了,繼續救濟鄉裏才是!」
張老員外想定了主意,就去和夫人商量,他的夫人也是十分賢德的,聽了他的話,非常贊成,並且說「積存產業給子孫,如果不是積德,萬一子孫不成才、沒出息,就算是金山銀山也會用盡;如果積德給子孫,雖然沒有留家產給他們,但是將來如果子孫好,還是會富裕起來的!田地房屋,就由你作主變賣,我也有許多珠寶首飾也一起賣了吧!」員外聽了,一直稱讚夫人。於是,兩人賣了值錢的東西,繼續做善事,直到饑荒的現象消除了,他們才停止。
張老員外過世後,到了第五代子孫張英,做到了宰相的職位,張英的兒子張廷玉,也繼續著父親的職位,以後的子孫,一代一代都有官職,家中也都有產業,這些都是員外救濟鄉裏的人,所積的德啊!也是因為他的好心,才能讓世代的子孫,享受祖先的福份,一代代都發達過好日子。
※ ※ ※
「有餘而施非難,不足施之為難。施所不欲非難,施己所愛甚難。」
末法時期,社會貧富差距甚大,富者心之所思能富上添富,貧者心之所念能一夜致富。觀現今社會,富者大多吝於布施,慳貪不仁,貧者亦不知精進勤奮,甘為墮落,那樣的社會,正是把貧富差距擴大,而富者永遠不超過三代,因子孫好逸惡勞之故,消福於不自知,有時甚至形成均貧社會,因為貧富皆不肯用心改進。
因福蔭而富者,量己之所能而斟酌,將其財富造橋鋪路,幫助貧困之人,何不為之呢?但仍有雖富實貧者,雖已得到許多財富,但是心胸狹窄,一吊錢打九結,此人俗云:「鐵公雞一毛不拔」,實可悲也,錢財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何必如此呢?此富謂之下乘之富,雖富實貧也。
人生在世,當明白人間錢財僅是一時的暫有暫用,就算擁有世間一切財富,到最後仍是一場空;無常一到,萬般帶不去,倒底哪一樣是可以打包隨身帶去的呢?若不是,空留財富又有何用?古人有云:「留財不如留德。」,子孫爭奪遺產時有所聞,如此財利障礙延及下代,應非好事!因此倘若財利有餘,不為財利所誘,善用錢財以行道,用以利益社會或廣施濟苦,如能遵照以上而行,富者之五代子孫仍能富有,因其功助善事,鋪路造橋,功德無量,此乃上乘之富也。
摘錄自《孝悌百喻故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