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彥回,南北朝時期人,是宋朝太常褚裕之的孫子。褚彥回自小便能處變不驚,胸懷大度,注重禮儀法度和德行修養,官至司空、驃騎將軍。
褚彥回娶了宋文帝之女南郡公主為妻,拜為駙馬都尉,後遷任秘書丞。
景和年間,山陰公主放任淫逸,她看到褚彥回後很喜歡,便告訴皇帝。皇帝將褚彥回召入內宮住了十天,公主晚上總來見他,一再逼迫,而褚彥回總是正襟而立,從天黑一直站到天亮,絲毫不為動心。
公主對他說:「您的鬍鬚像戟一樣,為甚麼沒有男人的情意?」
褚彥回說:「我雖然不聰明,但怎敢自惹禍端?」
宋明帝即位後,非常信任和依賴褚彥回,遷任其為吏部尚書。有人求官,在袖子裏秘密藏帶了一個金餅,請求同褚彥回單獨談事,然後拿出金餅說:「沒有人知道。」
褚彥回說:「你自然就能得到官位,不需要靠這個東西。如果一定要給,我不得不向上面報告。」
那人非常害怕,收起金餅走了。褚彥回後來向人說起這件事,但始終沒有洩露這人的名字。
明帝病危時將後事託付給褚彥回,並在遺詔中任其為中書令、護軍將軍,讓其輔佐幼主。高帝即位後,也非常禮遇和重用他。元徽三年,褚彥回進爵位為侯,服喪期滿,被改授為中書監、侍中。
當時淮水已屬北朝的領地,所以南方便吃不到淮水中的鰒魚,偶爾有人輾轉得到幾條,一條能賣幾千錢。有一次,有人送給褚彥回三十條鰒魚作為禮物,褚彥回雖然身居高位,但仍十分貧窮,有個門客建議把這些鰒魚賣了,說可以賺到十萬錢。
褚彥回臉上變色道:「我認為這是食物,不是財物,並且不知道它能賣錢,所以才接受的。雖然貧儉,但怎麼可以賣掉禮物來賺錢呢?」
他將這些魚都分給親人和朋友吃,沒幾天就吃完了。
褚彥回在四十八歲那年,年初便重病臥床,褚彥回知道自己壽命將盡,上表請求退位。武帝不准許,又加授其為司空、驃騎將軍。
不久,褚彥回就去世了,這位官位顯赫的重臣去世後家中沒有多餘的財產,欠債幾十萬,皇帝下詔賜贈棺木。
雖然沒有人知道和看見,但面對女色及不義之財,褚彥回卻能夠堅守道義和節操,拒色輕利,這就屬於我們神傳文化中所講的「暗室慎獨」。越是沒人知道越應該嚴格要求自己,也越能體現自己修德修身的功力是否紮實。
其實,上天在洞察一切,人的所謂「暗室」欺瞞不了神佛之「法眼」,只是自己損德、造業、折福罷了!
※ ※ ※
謹者,為求勤學之謂也。謹之於勤學者,為進道入德之方,勿敢一時之惰,時謹而不怠,學如猶不及之虞,此謹之於學。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學之目的,在於正言明理,宣道渡眾,以悟至精至妙之道理,不為邪說所蠱惑。故學之謹者,擇正而言,擇善而行也。
謹者,篤敬之謂也。謹篤而敬其事,為君子處世行道之本也。夫道本立而道生,道也者,路也,明心見性之路也。心之明也,無所縱欲,湛然清靜,此謂謹之於斯心者也。君子修身養性,心之在謹,是為收斂放肆之心。清心寡欲,寡欲而后清靜其心,則過患者,鮮矣。故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此之謂也。
謹者,慎獨也。心之動,行之謹,慎獨存誠,仰不愧,俯不怍,獨行不愧影,獨寢不愧衾,光明正大,現隱顯微,皆合乎謹。故中庸曰:「君子戒慎乎其所不賭,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慎獨之功夫,貴乎省察研幾,去惡存善。曾文正曰:「果能好善如好好色,惡惡如惡惡臭,力去人欲以存天理,則大學之所謂自慊,中庸之所謂戒慎恐懼,皆能切實行之,即孟子之所謂自反而縮,所謂仰不愧俯不怍,所謂心莫善於寡欲,皆不外乎是,故能慎獨,則內省不疚,可以對天地質鬼神,斷無行有不慊於心則餒之時!」
佛說仁義禮智信-第五節 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