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萬曆三十八年的秋天,袁中道的哥哥袁宏道過世,他傷心欲絕,再加上功名失意,疾病纏身,因此心灰意冷、意志消沉,決定趁著自己病情稍微穩定時,到玉泉山遊覽。
袁中道在山上遠眺、聽泉,慰藉自己苦悶的心靈,並在山光水色之中,領悟了極富深意的人生哲理。
他描述自己最初聽到泉聲的心情:「初如哀松碎玉,已如昆弦鐵撥,已如疾雷震霆、搖盪川獄,故予神愈靜,則泉愈喧也。」意思是說剛開始聽泉水流動的聲音,就像松樹枯敗倒地、玉飾掉落破碎等聲響,時而沉悶、時而尖銳,有時又像雷聲震地、撼動川嶽般的巨響,所以即使自己想讓心神平靜下來,泉水聲卻反而更喧鬧。
這是因為袁中道的情緒,影響他對外在環境的感覺,心浮氣躁的結果,就是連原本沒有七情六慾的自然景物,都好像在為他悲鳴。
不過當他心念一轉,情緒漸漸平靜之後:「泉之喧者入吾耳而注吾心,蕭然泠然,浣渥肺腑,疏瀹塵垢,灑灑乎忘身世而一死生,故泉愈喧,則吾神愈靜也。」這時候的泉水聲,又變成可以洗滌塵垢、淨化心靈的悅耳音樂,因此即便泉水聲仍然喧鬧不已,但是他的心神卻能更君平靜。
人的心緒感情是多變的,對自然山水的感受也是多方位的,才會讓自然景物產生千變萬化的姿態。換句話說,因為人類無限的情感,造就了自然山水的無限變化,所以明代張維樞在〈西湖紀游記〉中感嘆:「騷人墨客,往往饕風淒雨而困頓約結,其胸懷必乞靈於天清日霽,雲淡風輕,方能馳逖覽於峰巒,暢幽襟於寥廓也。」意思也是指文人總喜歡從大自然中尋求情感的寄託,卻常在淒風愁雨中跟著困頓憂慮起來,但他們何嘗不企盼天高氣爽、雲淡風輕的風景?言下之意,其實就是他們的心境使然啊!
人類本來就是七情六慾的動物,觀看外界的景物,也常因心情的轉變而有不同的感受,無論是憂煩還是開朗,都能試著欣賞大自然「因我而變」的各種美感!
※ ※ ※
《太上清靜經》提及:「常應常靜,常清靜矣」,根據《太上老君》對本文的意思是說,讓大家知道真常的功能之後,就可以應物,並且能夠獲得本性了。
緊接著就要大家持之以恆,保持寂靜的心境以應對諸般事物,自然就能夠經常居住於清靜之地了。清靜之道,乃是必須在日常生活中逐步落實的,從心地一步一步腳踏實地的做,並不能只用於嘴巴講講就想要充當算數,亦並非僅僅將真常用於學術的研究推理而已,更不能只把真常拿來做為互相爭論的工具,必須應用在待人接物之間,活用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時刻;果真能實踐行持,就距離清靜之境界不遠了。
保持真常,持之以恆,久而久之,必能促使內心永住清靜中,這個清靜,如同六祖慧能大師所提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真常本體,原本無名相可立,既然無名相可立,自然塵埃也就無處可沾附染著了,能保持這樣的心境,自然就能夠常住於清靜之地而不退轉。
日常生活當中,有太多時候很容易出現一些原本並不應該有的煩惱,只因為眾生尚未體悟到「大道本來一物皆無」,萬物只不過是因緣和合所產生的短暫現象罷了,何苦執著其間,讓自己產生煩惱;由於煩惱不斷增長,內心就將煩惱視為痛苦,一旦體悟到一切萬物皆是假相合成,必能將心轉化至真常,當真常啟用並保持不退轉後,就可以永遠居住於清靜之地,從此無波無濤,寂靜安然也。
清靜真詮-第廿六章 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