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道院副院尊觀音菩薩 登台
陳生:學生恭向恩師頂禮五叩首!
菩薩:賢生免禮!
陳生:為何「順境不足喜,逆境不足憂」?
菩薩:居於逆境中,周身皆鍼砭藥石,砥節厲行而不覺;處於順境內,眼前盡兵刃戈矛,銷膏靡骨而不知。
當你們處身逆境的時候,不要認為苦惱,打擊或是刺激,都只是一種考驗和激勵。其實,世人都是被自身的悲劇宿命所包圍,若是能突破自我的苦惱和限囿,天地是無限的寬大。
當你們處身順境的時候,也不要被愛慾歡樂的幻境所迷惑,耀眼的光芒,只是瞬間。其實,日起日落的長遠循環,都只在沉默和平靜中進行。
陳生:學生明白了。所以,現代人踏在生命道上,面對挫折,不知吸納而轉化,面對成功,不知自守而內斂,反而時時有一種難以克制和言明的無名的生命恐懼。
然而在經濟起飛的年代中,人們普遍受到各式各樣的壓力,導致於產生焦慮不安的恐懼心理,幾乎每一個人都免除不了,只是程度的強弱或顯隱而已。
菩薩:唐朝白居易,有一天去拜訪鳥巢禪師,他看到禪師住在秦望山一棵大樹上,便說:「禪師住的地方真是危險。」
禪師回答:「太守住的比我更危險。」
白居易問道:「弟子住鎮江街坊,何險之有?」
禪師回答:「薪火相交,識性不停,得無險乎!」
陳生:所以,不安是現代社會的生活本質,然而現代人沒有不安的驅策,反而會失去危機意識,失去臨事而懼、好謀而成的謹慎。
唐高宗時代,盧承慶位居尚書,負責督導與考評內外官吏。有一天,有位負責監運米糧的督運,因為遭遇到強風吹襲,損失了一些米糧,盧尚書便對督運說:「你監運米糧有所損失,給你中下等的考評。」督運聽罷,面色從容,也沒有答辯,便退到旁邊。
盧尚書看督運這個人頗有容人的雅量,便更改評定說:「我看你損失米糧,也是因為強風天災之緣故,並非你督導不周,改判你中中等。」督運一聽,更改評判,往上升一級,但是面容卻也沒有高興的樣子,他沒有做慚愧的表達,只是平心地看著。
盧尚書於是又開口說:「你這個人態度平正,攏絡和羞辱都影響不了你,給你中上等的考評吧!」
菩薩:哈!……。做人,寧守沉默,切忌多言逞舌;做事,但求拙樸,切莫投機取巧。低心下氣,恭和謹行,有浩然之氣,有反省之心。
可。停筆。 吾退!
陳生:謝謝菩薩慈悲!恭送恩師聖駕五叩首!
節操養正氣-第二章 順境不喜‧逆境不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