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7日 星期五

固執不通

 

  五代時,後周大臣柴榮,是一虔誠佛徒。當時朝庭窮困,百姓無以為生。


  柴榮建議將全國銅鑄佛像盡燬,以銅鑄幣。全國佛徒加以非議。


  柴榮說:「佛是不重自身,苟能救人,真身亦可捐獻,況銅鑄假身耶?」


 ※ ※


  心不明則昧,昧再受其惑則影響更大矣,然世人往往就是沉昧,無以開暢,故常因而困惑不已,造成甚多之煩惱,及導致罪業之來,實值惕醒也。


  人不可執念,執念則易昧於事理,同時,人在世間所學者亦屬有限,難以達到樣樣精通,在事理上一定有其不明之處,所以如遇有不知不明之處,當就教於他人,使得處世能夠順暢,不被事理所惑、所昧,造成難以收拾之地步。而且世人之念更當和諧,與人之間才不致於昧情、昧義、昧親等,這都是應注意之事也。又每個人更能隨時致力於道之勤修,不昧於先賢聖哲之理,以求己身心靈之清明,這些都是人生重要之事,諸如此類等如果能時加注意,不但不受任何之昧害,當然就沒有昧惑矣。


  試觀世人許許多多痛苦煩惱等事,無不出於昧惑而來,也就是說明己身不昧,則此等等煩憂自然就可煙消雲散矣,更可因而快快樂樂的生活。好比有疾當尋疾因之來,對症下藥,即可痊癒。又如有事情受阻受礙,尋出癥結之所在予以舒解,事就可擺平而無煩惱。又如病源屬於冤孽者,更當施善造功予以排除,則冤欠自可消除,亦可安康無恙。但如果不知醒悟,愚昧自己之執念,那當然得受其苦其煩之困擾,無法排解,故可知不可昧理、昧情、昧義、昧己之執念,否則將永遠生活於苦痛之中,終無美滿安詳可言也,世人宜多加以思悟改之。


第四十二章 昧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