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9日 星期四

苟信不繼,盟無益也

  在《三國演義》中,先有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的桃園結義,後有袁紹為盟主的十八路諸候討伐董卓,前後有者強烈的對照關係。


  劉備、關羽、張飛的結盟,表面上「雖為君臣」,實際上三人「恩若兄弟」,更發下「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


  於是在關羽敗走麥城,遭到孫的擒斬後,劉備跟張飛基於結義兄弟的情誼,憤然為關羽復仇。當年盟誓的效力,沒有隨時間而消失,足見三人之誠心誠意。


  反觀十八路討伐董卓的聯盟相當大,「諸路軍馬,多少不等,有三萬者,有一二萬者,各領文官武將,投洛陽來」,都是為了聲援「清君側」討伐董卓的號召。


  他們訂下盟約:「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紹等懼社稷淪喪,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必無二志。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鑒之!」


  然而在接下來的戰役中,每路諸侯皆懷有私心且不斷盤算,如當袁紹派孫堅與董卓作戰時,盟軍中的濟北相鮑信,怕孫堅奪了首功,於是不聽安排,暗中部署手下與呂布對戰而吃了敗仗。


  當孫堅需要糧草時,袁術聽信讒言,不使孫堅有功而坐大,不發糧草,導致兵敗。


  當孫堅發現傳國玉璽,卻想獨占,導致盟軍部出現紛爭,終究瓦解失敗,印證了「苟信不繼,盟無益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