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8日 星期日

自覺反照

 

  有一位風塵女子向一位森林派元老請教,她想學佛,她之前已經找過好幾位師父問過了,那些師父都一直認定她必須離開風月場所的工作,才可以靜心學佛。


  這次她坦白跟元老:「師父,我知道我是沒辦法戒除我在男人身上貪得無厭的心態,這是我求生的本能,我只會做這個,其他的、我沒有信心可以養活自己,所以請別叫我離開風月場所。」


  元老靜聽後回答:「好,你可以繼續做你喜歡做的事情也可以同時學佛。」


  這女子聽完後非常高興的感謝元老,元老繼續:「但是你要遵守的是保持覺醒,無論你在做什麼。」


  一個星期後女子滿臉苦惱回來見元老:「師父,我發現一件很糟糕的事情,每當我保持覺醒的時侯,無法開口跟男人要錢,如果我要錢的話,就表示我沒有保持覺醒。」


  前幾天,見到幾位一直都捧場的客人,但在我保持覺醒的時候,我的貪念和虛榮心消失了。那些錢對我來,只不過是過眼雲煙,我如果貪圖這些不是很愚昧無知嗎?但是當我失去覺醒狀態的時侯,金錢的誘惑、虛榮的幻象又回來了……。」


  元老回答:「我完全不在乎你貪得無厭,而是你必須做一個決定,你想不想擁有自己的意識,保持覺醒?」


  女子皺起眉頭,又舒緩反復了好幾次,最後她:「我在保持覺醒的時侯覺得自己很自在、很寧靜,沒有煩惱也沒有痛苦,我找回我自己,這個體驗是美好的,得保持永久,我想,那個貪念又恐懼得失的心態並不得我失去意識。」


※ ※ ※


  制苦在先制貪,不貪則無求;無求者,不爭不求;既無爭求,則瞋心不起;若不貪瞋,自無「慢、疑」等邪見,但一切總在「制心」。


  斷苦求樂,總在心得其主,先認識自己主人公,為學佛最初之決定。學佛不是「求佛」,是「求己」,求己只在「制心」。


  煉「此心」如佛不二,制止其三毒,自然發明慧,三毒非慧不能制,能制三毒,即是「發慧」。法中即含有戒,一切「念佛、修密、禪觀」都是法,亦都是戒,總歸是「制心」。


  古人云:「制心一處,無事不辦」。佛一切法,為度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若真明覺之人,於妻財子祿亦不厭棄、亦不貪求;隨緣而取,隨祿而用。正有時,不當作永久想;喪失時,明本來不實,不懊喪依戀,這苦自然而減、自然而滅。


  眾生之所以謂眾生,以有「煩惱障覆」也,煩惱本來不有,只是自生自障,此緣於迷而不覺,故要「學佛」。學佛者,求「覺」也、求「明心見性」也。把「此心」由黑暗轉光明,由煩惱轉清淨,由生死轉涅槃,由糊塗轉大覺,由執著轉自在。


  學佛即以「攝心」為主,則捨自心之外,一切都屬緣助,舉凡研究經論,持名修法等,非屬正文,只是副業。


虛原雜誌20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