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4日 星期二

造福的層次

 

造福的層次


無極皇母大天尊 降


懿示:諸賢卿及諸兒女免禮,賜坐!


詩曰:


春雨敲窗往事輕,中年夢醒見微明。


人生如布塗新彩,莫只畫中留姓名。


懿示:娘今日以「造福的層次」為題,供諸兒女悟勉。


  造福的層次


  有一位信徒問出家僧人:「師父,為什麽佛教一直教導布施、布施、布施?難道只有花錢才能得到善業嗎?」其實,這位信徒錯解了法義,因為,除了布施之外,還有不花錢又能造大善業的方法。


  昔時,有一位國王名為善見王,在他的治理下,穀米豐登,人民熾盛。首都拘舍婆提城,以金、銀、琉璃打造城門,城牆彫文刻鏤,城牆與城牆間則懸掛著寶鈴。


  當時天下太平人民富足安樂,善見王心自忖:「我本積何功德,修何善本,今日能獲此果報,福報巍如高山,深如大海呢?」他禪思後發現,原來是以三因緣,致此福報。哪三種因緣呢?一、布施,二、持戒,三、禪思。


  在《三皈五戒慈心厭離功德經》中記載,佛陀曾對給孤獨長者,布施的功德不如受三皈依,受三皈依的功德不如持五戒,持五戒的功德不如對眾生生起慈心,生慈心的功德又不如禪思()無常、苦、無我,而滅生死之苦。


  一般人都知道布施有很大的功德,但是卻不曉得「持戒」、「禪修」的功德,比布施更廣大。佛陀時期的茉莉皇后,常常供養僧團,然而她的布施功德,卻只有持戒功德的「十六分之一」。同樣的道理,持戒功德,也只有禪思()功德的「十六分之一」。因此,布施是小善業,持戒是中善業,禪思()才是大善業,因為,沒有任何善業比解善業更強大。


  榮華富貴從佈施而來,健康長壽從持戒而來,滅苦解從禪修智慧而來。沒有佈施積德,就不會有世間善業福報生起;而持戒守德本身即是一種修持善業行為,例如不殺生並以慈心延續他人壽命,自己當下就可以遠離嗔惱罣礙、心安自在,自然也延年益壽。如果一個人不知持戒時,即會造下大小不一的惡業,進而生各種阻礙,帶來諸多惡業的纏繞。


  在此,特舉一例明:


  有一位年輕人,出生在一個魚富足的漁村,父親和叔伯們都是以製造漁船為生,家族所生的漁船銷售至全國各地。因此,認識很多捕魚人家。


  讓他記憶最深刻的是,許多長年出海捕魚的人,年老或臨終前會出現明顯因果現世報應的情況。他曾親眼看見有的捕魚專業臨終時,身體皮膚不明原因,會變得猶如魚鱗一般一片片,每當落或抓破一片皮膚時,鮮血和膿水就不斷流出。有些人則是出現呼吸困難,就像拉網收魚時,魚群跳躍掙扎,難以呼吸一般。


  由於這種活生生的因果報應現象,過於深刻。因此自少年時期,即開始學習不殺生戒,直至他現今已出家修行四十餘年來,都完全沒有造作過任何的殺生行為,此福也將讓他福壽綿長,松柏齊肩。


  佈施可以棄除粗糙的煩惱,戒律可以棄除中等的煩惱,禪修可以棄除比較微細的煩惱,因此,每個人都應該修持布施、持戒、智慧禪修這三學,如此才能獲得三者的種種利益,福祿壽俱全。


虛原雜誌第29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