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盛頓一所中學任教的伯利頓博士曾給他的學生上過一堂難忘的課。這個班多數學生為過去的成績感到不安。他們總是在交完考卷後充滿了憂慮,擔心自己不能及格,以致影響了下一階段的學習。
一天,伯利頓在實驗室裡講課,他先把一瓶牛奶放在桌上,沉默不語。學生們不明白所學的課程和這瓶牛奶有甚麼關係,只是靜靜地坐著,疑惑地望著老師。
伯利頓忽然站了起來,一巴掌把那瓶牛奶打翻在水槽中,同時大聲喊了一句︰「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
然後,他叫同學們圍到水槽前仔細觀察︰「我希望你們永遠記住這個道理,牛奶已經流光了,不管你怎麼樣抱怨和傷心,都沒有辦法取回一滴。不過,如果你們要是事先想一想,加以預防,那瓶牛奶還可以保住,但是現在已經晚了,我們現在所能做到的,就是把它忘記,然後注意下一件事。」
※ ※ ※
人生在世,要突破煩惱,開創快樂的人生,必須要調整觀念。人在生活中的煩惱與快樂,只在心頭的一念之差而已,萬事想得開、放得下、看得破;所以,道理必須要研究,才會了解人生之真諦。
神秀大師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塵埃就是煩惱妄想,不要把煩惱妄想放在心頭,要隨時打掃乾淨,這樣一來,心靈就輕鬆,心裡就愉快。
過去心,以往之事再回想、再度煩惱都變成多餘。未來心,因世事如棋,日日在變遷,提早煩惱亦是多損精神而無益;只有現在心是不得已。
是故,掃心法曰:「風來疏竹,風去而竹不留聲;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事來心應,事去而心不留痕。」
寶德雜誌201期—述論:調整觀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