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31日 星期一

在家修行與出家修行

  無相禪師在行腳時,因口渴而四處尋找水源,剛好看到不遠處,有一個青年在池塘裏踏水車。

  無相禪師向青年要了一杯水喝,青年以一種羡慕的口吻說道:「禪師,如果有一天我看破紅塵時,我一定會跟您一樣出家學道。不過我出家後,不想跟您一樣到處行腳居無定所,我會找一個隱居的地方,靜心參禪打坐,不再拋頭露面。」


  無相禪師含笑地問道:「哦,那你什麼時候會看破紅塵呢?」


  青年答道:「我們這一帶就屬我最瞭解水車的性質了,全村的人都以此為主要水源,若找到一個能接替我照顧水車的人,沒有了責任的牽絆,我就可以找自己的出路,就可以看破紅塵出家了。」


  無相禪師道:「你最瞭解水車,如果水車全部浸在水裏,或完全離開水面會怎麼樣呢?」


  青年說道:「水車的原理是靠下半部置於水中,上半部逆流而轉的原理,如果把水車全部浸在水裏,不但無法轉動,甚至會被急流沖走;同樣,完全離開水面也不能車上水來。」


  無相禪師道:「水車與水流的關係可說明人與世間的關係。如果一個人完全入世,縱身江湖,難免會被紅塵俗世的潮流沖走;假如完全出世,自命清高,不與世間來往,則人生必是漂浮無根,空轉不前的。因此,一個修道的人,要出入得宜,既不袖手旁觀,也不投身淹沒,使出世與入世兩者並立,這才是為人處世和出家學道的正確態度。」


  青年聽後,歡喜不已地說道:「禪師您這一席話,真叫我茅塞頓開啊!」


 ※ ※ ※
 

  出家可以修行,在家亦可修行。出家或在家,端看個人的願力與因緣。
 

  有些人在前(數)世中曾發了要出家修行之心願,若其因緣成熟即會想要出家修行。然而沒有發出家修行心願之人,雖然累世精進與護持,但出家的念頭不會現前,除非此生的因緣轉變。其實佛佛道同,法法平等,不論出家修行或在家修行,其目的都是為了成就道果,故出家在家僅在於心的無住,心有染著,在家出家都難修出成果來。
 

  經云:「菩薩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薩修如是業,是不為難;在家菩薩修是業者,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纏繞故。」優婆塞戒經有云:「在家之人發菩提心,勝於一切辟支佛果。出家之人發菩提心,此不為難,在家之人發菩提心,是乃名為不可思議。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纏繞故。」
 

  在家之人發菩提心時,從四天王乃至阿迦尼吒諸天,皆大驚喜,作如是言:「我今已得人天之師!」在家之人,於五欲生活之中能發菩提心,真不可思議,且在家而行菩薩道,遭遇的惡濁因緣甚多,故甚難行。但是難行能行,功德則以其難行而更豐碩,心智的長進就更速,證道成聖的時間就越短。
 

  在家居士要為事業、家庭、兒女……而忙碌,無法專業在修證上,但還是可從日常生活中落實修行。即是修人倫、多布施、行十善,而修人倫、多布施可積功纍德,行十善可不再造業。所謂十善者乃指:身三、口四、意三,身三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口四是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意三是不起貪、瞋、癡,如此一來,在家修行依然可以了生死也。
 

  古云:「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將相所能為。」故出家亦是不易,因為出家必須不求名利,不求聞達、遠離塵勞、斷絕欲愛、淡泊飲食、六親棄離,把全副精神,用於學習經論,修習禪定,專業修行,如此毫無物質享受的出家生活,非人人可以忍受。故出家眾必須是基於追求生命解脫,重精神甚於物質,才有可能長久出家修行、證果回天。
 

  然而出家眾一旦修有所成時,即可諸漏皆盡,永無煩惱。此後的出家生活是一無罣礙、清淨瀟灑,可比閒雲野鶴,枕泉漱石,閑觀流雲,諦聽松濤,與世無爭。不過出家是肩負弘法利眾的救世重任,故真修有成者必會不忍世人之受苦而四處弘揚教法、推動教義、點化眾生,以弘法為終生樂事,達到悲智圓滿的境界。
 

  然而出家與在家不可一分為二,互不相干,因為在家與出家是互為增上緣的。試想,若無在家修行者,則無具善根出家之人。而在家之人,能布施供養護持出家人;出家人能教導在家人薰修之道,故世人莫可被出家與在家之名相所困。在家與出家修行之目標一致,皆為解脫證果,只是出家與在家者之責任不同故也。

在家修行法要-第四章 在家修行與出家修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