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7日 星期六

最後一面

  「弘一大師」原名李叔同,是名垂大江南北的音樂家,他曾致力於文學、藝術、音樂、戲劇、圖畫、金石等等。

  是一位才子。

  於三十九歲看破紅塵、遁入空門,發願不見一切眷屬。在出家十數年中,總是將天津家人的信件退回,絕不生拆閱之念。

  弘一不但斷絕了與家人的往來,甚至閉關時也不願接見訪客,說道:「弟子出家,妻子幼兒都拋棄不顧,還管得了什麼朋友呢?」

  他的傳記中最令人感動的,是有一段:

  弘一在自己的寮房裡,正在讀《華嚴疏鈔》,忽聽有個婦人來要見他,他已知道是妻子誠子來了,這給他吃了一驚,但瞬間便平復了那種突然而來的起伏情緒。

  而後有個僧人來對他說:「弘一師兄!上海…您的夫人…」

  話未完,弘一起身向他深深一躬:「阿彌陀佛,慚愧!」

  「她要見您最後一面!」

  弘一搖搖頭。

  「難道不成嗎?」

  弘一垂目示意,嘴角邊浮出一絲淒涼的抑鬱:「師兄!我出家不久,恐業力牽絆,斷失佛種,因此禮佛發願,不見一切眷屬,此時一切眾生均無不是同體之親,再存個夫妻父子之情,豈不是留一條地獄之根!」

  「哦!」這位僧人睜大了眼:「這倒是確實的見地!」

  「拜請師兄,請她回去,弘一恕難接待,未來際,她自會體念此中因緣。」

  僧人走了,弘一心底一陣酸楚,悲從中來,便直起身走到明間佛像前,焚上一柱香,翻開《地藏菩薩本願經》為懺除自己宿業,為消除誠子的積欠,虔誠地持誦一卷。

  「願一切有情,共生安養,同圓種智,佛陀的光輝,照耀這苦難的世間……。」

  祈禱畢,大師掩卷,默然良久。

  為了生死大事,為了與佛發願,連妻子的最後一面也不見,怎不令人肅然?

  對弘一而言,發心為渡芸芸苦難眾生,他的無情事實上是為了多情;為了憐憫世人受此無常之苦而捨身獻佛。

  「人,活在世間,猶如在夢中。生不知來,死不知去。徒為名利或私情而殫精竭力,梯山踏海,行盡世界數萬里,也不過同在枕上做一個夢那般虛幻而已!」

※ ※ ※

  世人在血氣方剛之時,馳損六慾,無所不為,待血氣耗盡身亡,人生在世就是子孫滿堂亦無法替代,縱有家財萬貫,難買不死。試問誰人不怕死?在世有生之年當戒慎之,若死期來臨,無法解脫。又何人不怕病?待病入膏肓則難醫治矣。天下萬物,何物比生死更寶貴;天下萬事,何事比生死更為事大。

  世人都希望長生不死,不想有死日,然生、老、病、死,循環不已,只在於早死與晚死之別耳!欲尋長生不老之法無他,全在正心持道,把塵世四苦、五蘊看淡,把牽纏數十年之世情廢棄,堅志修道,了悟生死大事。

  未死當作已死之想,試問世人有何人、何事、何物而放不下呢?斂元氣,理養身性,了悟生死大事,持道堅志不二,在有生之年不但可健壯而長壽,若假體身亡,一點真靈亦可飛昇返本。大道寶貴,速速向修,了悟真機,速修性命,死期來臨,真靈可超矣。

摘錄自迷途知返,思歸覺路-第五一章 明悟生死,大道勤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