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9日 星期四

騎牛歸家

  福州長慶大安禪師,別號懶安,百丈懷海禪師之法嗣,俗姓陳。

  幼年入道,頓拂塵蒙。元和十二年於建州浦城縣鳳棲寺受具足戒。後受業于黃檗山,學習律乘。

  但是,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他深感所學於自己的真實受用不大,嘗自念言:「我雖勤苦,而未聞玄極之理。」於是振錫孤遊。

  在前往洪州的路上,大安禪師碰到一位老父點化他說:「師往南昌,當有所得。」

  於是,大安禪師便逕自來到洪州百丈山,參禮百丈懷海禪師。

  初禮百丈禪師,大安禪師便問:「學人欲求識佛,何者即是?」

  百丈禪師道:「大似騎牛覓牛。」

  大安禪師又問:「識得後如何?」

  百丈禪師道:「如人騎牛至家。」

  大安禪師進一步問:「未審始終如何保任?」

  百丈禪師道:「如牧牛人,執杖視之,不令犯人苗稼。」

  大安禪師由此領悟佛旨,安心住山,再不向外馳求了。

※ ※ ※

  修身者,乃修回人之本性,因性之所存乃身之所安,安於其身惟心,其靜而淨,淨而明,為性之體之至善至理也。及其動也,不暴不燥,如如然然純於中和,道德經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不爭無尤之德,乃為人之天性。

  孩兒之期,無不知愛其親,敬其兄,渾渾、然然、純純,雖有終日號而嗌,不兮乃和之至。及其長大,其聲色物慾惑其心,觸於眼、耳、鼻、舌、身、意,心不能靜,操動慾念,行以僥倖狡詐漸熾,終日以作攘竊盜,形形色色,惡劇爭演,節義之風無存,其性乃以日漓,乃至不可收拾也。

  老之死,其天賦明朗之性,染塵而污,污而濁,濁而沉,流浪苦海,焉然上升於天?故鬼為何?倘若在世能善養其性,聿修乎德,雖然壽終身死,而性不亡,其靈氣明朗而自升,故曰神,謂之和哉。經云,死而不亡,或壽、或神、或鬼,由於人之慾與靜之分別也。

  所謂善養其性,乃靜其心,靜於其心,在乎止其慾,止慾之工夫無他,在止於眼、耳、鼻、舌、身、意,非禮勿動,勿使煩擾其心,故修性之本,在乎止其慾、靜其心而矣。心靜誠一,靈性感通,活活潑潑,動者必以中,行者必以善,不偏不倚,心得護正,心若有偏,念動而陰,心竅閉而不中,所通者,皆為地之戶,陰霾鬼崇,妖邪之氣遍爾,雖曰:無災亦災,無凶亦凶。若有心得乎靜,復回本性之善,不求吉而自吉,真性常喜常足,潔清明朗之氣,尚接太和之氣,氣聚靈臺,故學者悟之必明。

  何謂道?易曰:一陰一陽謂之道。經曰:道也者,有清、有濁、有靜、有動。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動靜交於人,物生焉。有曰:妙動妙靜,交而真物生。是故,清者性之源,濁者命之基,修練性命之道,即在靜淨其心,善養其命也。靜養之訣在乎澄其心,六慾不生,和心明而後性靜,心未澄,身觸六慾,慾之至動,七情擾動其心,不得清靜矣。太上清靜經曰:「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清也者,何而得清,曰「練」,練也者,何而得練,曰「靜」,靜也者,在乎禪,則於在坐,練理禪坐,而禪坐在練心,練心則去濁得清,濁之不去,未得真禪。禪者示單,心有妄動,而不得性靜,故禪示單,只其心也。單者惟一,自性所安之處,禪於在坐,坐者雙人坐戊己土,真靜之坐,非戊己土難獲真靜。既得真靜,始得其妙,妙者,妙無所得,惟惟在練,練者,毋矜、毋躁、毋偏、毋急也。

  矜也者,何以使之無,曰「平」也;躁也者,何以使之釋,曰「靜」也,偏也者何以使之泯,曰「正」也;急也者,何以使之緩,曰「忍」也。如是工夫,總歸於空、虛其心而已矣。心不空,萬緣擾其心,心不虛,無以為靜,故靜者,必然馴於不動之心也,使無雜念,恒久其修,不失乎中和矣。

  善養其性,求其放心,修之者,必明於心禪或身禪否。心禪,二六時為中庸,發之於物,則二六時為中和。孔夫子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而行住坐臥、待人接物,應如是觀。

  身禪,則惟呼惟吸,以氣為主,一無所知,念無所止,本性弗靜,不悉應而無所住。自性一無所明,惟益肉身為强壯,自性弗明,焉能性超大地之外。

  故修之者,悟之乎道,修之者,明心見性,是謂得之,得之和哉,得乎大道至理也。願修道者,必須內外兼修,性命雙修,之上乘也。今揮此篇,應天下蒼生,見悟修持也。

警世箴言-談修身之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