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0日 星期五

踢倒淨瓶

蓮生/文


  本文仍然寫「溈山」「靈祐禪師」。


  話說靈祐禪師在江西百丈禪師處。「司馬頭陀」自湖南來,告訴百丈說:「我在湖南,尋得一山,此山名『大溈』,是一千五百人善知識所居的道場。」


  百丈禪師問:


  「老僧可以去住持嗎?」


  司馬頭陀答:


  「非你所住持。」


  百丈禪師問原因?


  司馬頭陀說:「大禪師已是骨人,彼處是肉山,如果大禪師去住持,徒弟不會超過一千人。」


  百丈禪師問:


  「吾徒眾中,有人可以去住持否?」


  司馬頭陀說:


  「讓我觀察觀察。」


  那個時候,有一位「華林覺」是首座弟子,百丈請「華林覺」至。問司馬頭陀,這位首座如何?司馬頭陀請「華林覺」咳嗽一聲,走幾步路。司馬頭陀說,不是這一位。


  百丈禪師又喚來「靈祐禪師」,當時「靈祐禪師」是典座。司馬頭陀一見,便說:「這一位正是溈山道場的主人。」


  百丈禪師夜召靈祐禪師入室,囑咐說:


  「吾化緣在此。而溈山勝境,你當住持之,你接續吾宗,速速廣度後學。」


  華林禪師知道後,說:


  「我華林是首座,不能住持,而靈祐是典座,為何可住持?」


  百丈禪師取出一淨瓶,對二人說:


  「此淨瓶,不得喚作淨瓶,你喚它是什麼?」


  華林禪師答:


  「也不可以喚作木(木突)也。」


  百丈禪師又再問靈祐禪師。


  靈祐禪師不答話,上前踢倒淨瓶便出去了。


  百丈禪師笑說:


  「首座輸給典座了。」


  於是「靈祐禪師」成了「溈山」的大住持。


˙

  我在此提示聖弟子:


  前面一則公案,非常「至要」,而且有「意思」。


  司馬頭陀一定是一位高人,能知風水地理,具「妙觀察智」的。


  能觀察山。


  能觀察人。


  百丈禪師測試兩位高徒,取一淨瓶。一位答,也不可以喚作木(木突)也。


  (我評:九十分)


  另一位,上前踢倒淨瓶。


  (我評:一百分)


  其實兩位都不錯,但,靈祐禪師更技高一等。為什麼?


  華林部份──不可喚作木(木突),但,可能還有別名可喚。


  靈祐部份──根本不須名字,無可喚者。(名字是人取的,方便而用而已)


  所以,道可道,非常道。


  所以,名可名,非常名。


  「佛性」豈有名字?


  我說,所謂盧勝彥,就非盧勝彥,因為非盧勝彥,才叫盧勝彥。


盧勝彥文集215冊《智慧大放送》踢倒淨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