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是別人,自己是自己
山上的寺院裏,有一小和尚向其師父請教:「師父,徒兒有一事不明白?」
師父:「嗯,是什麼事呢?」
小和尚說:
東街的大伯稱我為大師。
西巷的大嬸罵我是禿驢。
張家的阿哥讚我清心寡慾,四大皆空。
李家的小姐卻指摘我色膽包天,凡心未了。
師父笑而不語,指指身邊的一塊大石頭。之後又拿起面前的一盆花觀看。
小和尚略加沈思,當下大悟。
石頭是石頭。
花朵是花朵。
自己就是自己。
別人說的,由得別人去說,那只是別人的看法。
而己,根本不必因為別人的說三道四而煩惱。
※ ※ ※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都如同小斑馬,在人云亦云中迷失自我,活在「別人說」、「別人的評價」裡。例如:
在事業上,在意別人的評價與認同;
在社交圈,在意朋友的評價與認同;
在宗教圈,在意教友的評價與認同;
身為學生,在意同儕的評價與認同;
身為老師,在意學生或家長的評價與認同;
身為員工,在意同事或主管的評價與認同;……。
因此,絕大多數的人會用他人的標準,去束縛裝飾自我,有者四處旅行,分享美食,以表現出過著令人羨慕的生活。有者冠上各種頭銜,彰顯自己的成功。有者穿著名牌服飾、駕名車,突顯自己的財富、實力。有者加入各種宗教、社團、政黨、名流社交等以示存在感。然而在背地裡,卻是過著艱難曲折的生活。
若一個人能夠如理思維,就會發現以上種種只是虛幻的認同,只能暫時性的安慰自己,對內心世界根本就沒有幫助,甚至有時還會成為焦慮不安的來源。因為,當一個人除了苦於經濟壓力、生活壓力之外,還要苦於人情世故,帶著無奈、虛榮、虛偽的面具生活,無法面對真實的自己,自然沒有灑脫的日子可享。
故,只要能自律,能做好自己,即使被他人貼標籤,「我依然是我,後果依然是要自己來承擔」,如此一來,自然沒有恐懼、沒有焦慮、沒有患得患失、沒有障礙,沒有「我」的執著,也不會在意別人的評價,遠離不安和擔心,過著清靜無染的日子。
虛原雜誌289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