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3日 星期三

國民之德

 

  《孔子家語》卷二˙好生第十,有這麼一則故事。


  周文王時代,有虞、芮兩小國為了爭田地的所有權而訴訟,多年都沒有結果。於是兩國人民相約說:「周文王是位仁者,何不請他來為大家主持公道!」便一同前往文王之國境。


  當他們到文王的國境內,只見耕田的人都互讓田界,走路的人會互相讓路;到了文王的朝廷,觀察到在朝的卿、大夫、士等 都是各司其職,各盡其力,各守其分。


  虞、芮兩國的君主見了都嘆口氣說:「唉!我們都是沒有氣度之輩,不配到有胸襟氣度的君子之邦。」便慚愧地一同回去了。後來雙方據理力爭的田地竟成了閒田,而不再爭訟。


  孔子曾經稱讚文王說:「從這一點看來,文王的道德,是無法超越的!不用下令而百姓自然依從,不必特別教導而遠近皆無不聽命。真是聖人的至德啊!


 ※ ※


  蓋,自周轍東,王綱墜,千乘爭霸,百乘闘雄,民心陷溺,道德淪亡,是時吾問道於夫子,曰:天道無私,惟德是親,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敢問天心好德,未知德者結果若何。


  子曰:燈有油則明,油盡則滅;人有德則興,德盡則滅,此循環之理也。或曰:善不及惡之榮者,何也?景行錄云:為善不興,祖上有果因,因盡則興;為惡不滅,祖上有積德,德盡則滅。


  鑒古而觀今,上品之人,不教而自善;中品之人,教而後善,下品之教而亦不善,誠不謬也。不教自善則聖,教而後善則賢,教而亦不善則愚。


  願眾須知,善者福之源,惡者禍之根也。目不視非禮之色,耳不聽非禮之聲,口不道非禮之言,足不踐非禮之地,友不交無義之人,心不貪無因之物,親君子,遠小人,而不得果報者,吾不信也。


天降明燈 道德第一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