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日 星期四

學道守戒

  參閱《瀟湘錄》的記載。


  台山的和尚法志出遊,走到淮陰,遇到一個漁夫禮貌地堅持邀請他去作客。


  法志跟著漁夫來到一間草屋之中,對他很尊敬,安排的飯菜很講究。


  法志覺得很奇怪,便問漁夫說:「你以捕魚作為職業,本來是殺生的人。為什麼看見和尚這麼恭敬呢?」


  漁夫回答說:「我從前在會稽山上遇見過雲遠上人為眾人講述佛法,曾經跟著聽過一段時間,領悟到佛家教義的神聖高深。從那以後,看見和尚就高興得不得了。」


  法志覺得更加奇怪,苦勸漁夫改換職業,漁夫說:「我雖然聽到了好的道理,卻留戀這個打漁的職業,也就好比和尚是僧人,都不能嚴格地遵守戒律,罪過是一樣的;既然如此,又有什麼可懷疑的呢?」


  和尚聽後,慚愧地準備離開,再回頭看時,發現漁夫變成一隻大黿,慢慢走進淮水,那間草屋也消失了。


 ※ ※


  學道之人,必須守戒,若不守戒,無以道成。人一生之年均以情欲用事,習染已久,一旦改過,求得清淨,並非易事。況且紅塵滾滾,迷障重重,非立定決心無以為功也。


  欲求清淨,首以守戒為先,淨修三業,三業者何?身、口、意業是也。不殺、不盜、不淫,是淨修身業;無妄言、無綺語、無兩舌、無惡口,是淨修口業;除貪、除嗔、除癡、除邪念,是淨修意業也。而四勿-視、聽、言、動,是守戒之至也。克伐怨欲,是無憲之不行,乃守戒之初也。君子有三戒,蓋謂常守慎獨之心,一生不為血氣所使。又君子有九思,蓋謂君子之心常惺惺,不守戒而無所不戒,宜攝心為戒,戒而後能定,由定而生慧。淨修三業是禪門之戒,四勿與九思為儒之戒,學道之人不得不刻刻遵行,已到家之人,不得不樁樁掃卻。


  學道之下手工夫在於守戒,戒不守則品德乖張,學道之患也。若能虛心置腹,以戒律而修,則可業消斷絕,神氣歸根而入道矣。


回心思道-第四十章 學道守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