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6日 星期六

災劫頻繁‧援之以道

 

災劫頻繁‧援之以道


本道院副院尊 觀音菩薩  登台


聖示:提高修為,闡揚倫理,應從生活的省察、善心的擴充、性情的涵養等三方面著手。


陳生:學生恭向菩薩頂禮五叩首!


菩薩:賢生免禮!


陳生:每一個人的性情皆是不同的,有的溫柔、有的倔強、有的靈巧、有的敦厚,這是因為環境的感染以及宿世之輪迴所累積來的;因此,修道即在於改變不良的性情。


菩薩:是的。孟子主張「性善」,乃是先天性,由於歷代的輪迴,累積種種的氣質,就如告子所的「性有善有惡」,即是遺傳性,到了今生,加上環境的薰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如同荀子所的「性惡」,應是傳染性。


陳生:所以,「性情」兩字,「性」是先天之性,「情」是受到外來刺激與感觸所生的七情。因此,當厭惡或喜歡一個人時,要仔細的想一想,因為人與物並無好壞,只是自心喜惡的分別而已。


菩薩:對的。當厭惡一個人時,如果往其好處想,就不會那麼厭惡了;若喜愛一個人,如果只看其壞處,那就不會那麼喜愛了。


     
這是對人的性情涵養而言,性如清水,但是受了氣稟和物慾的關係,就好比清水和濁水混合在一起,因此而變成濁了。


諸子謹記!若要使其澄清,最好的方法就是過濾,過濾就是格物的功夫。


道德是一種修養,而不是權力。道德只適合拿來約束自己,但是並不適合拿來壓制別人。對己一個「真」字,對人一個「誠」字,不要把自己捧得高高在上,不要把別人貶得低低在下,眼睛不要長在頭頂,嘴巴不要生在背後。


凡事謹言慎行,謹己口出之那,謹己驕泰之行為,謹己火爆之脾氣,謹己無心之過錯。慎心隱微之所發,慎心苟且之所忽,慎心懈怠之所變,慎心名利之所纏,慎心半途之所輟,慎心乖戾之所叛。


陳生:人生就像一篇文章,要緊的是其容,而不在乎其長短。以上字句簡易,是我們進德修業的最佳借鏡。總之,做人要老實、誠實、踏實,才能成就偉大。做事要多看、多聽、多學,才能成就大事。


菩薩:善言是無形的表現,提高人格。善行是有形的言語,廣告人品。你們應知微細的善惡業,如影隨形,將會生出廣大的苦樂。因而對於微小的善業也應勵力行持,勿以善小而不為;對於微小的惡業,也應勵力斷除,勿以惡小而為之。一點真心,按圖索驥,終見本來面目。


陳生:謝謝菩薩慈悲!三個和尚同喝一桶水,第一個和尚用玉盞倒一杯水飲下,感覺自己富貴許多;第二個和尚用瓷碗盛起一碗水喝下,感覺自己貧賤許多;第三個和尚用雙手捧起起一汪水喝下,然後痛快的:「又甘又甜。」為什麼?一桶水,三個人喝出了不同的味道,生了不同的感受呢?


菩薩:這就是心態的力量。人,在喧囂繁雜、五彩繽紛的工作生活中,只有保持心世界的平和,淡然安定,才能避免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擾與誘惑。


陳生:現在世界各地災劫頻繁,正是孟子所曰:「天下溺,援之以道」的時候。我們不應侷限於一隅而安,應發願盡心竭力將道德延續,傳播此救劫之福音。


菩薩:近年來,仙佛時常大聲疾呼天時緊急、災劫臨邇,清算訊息經常在世界各地的災劫中藉人、藉事提醒你們。但是,遍觀世間,言者諄諄,聽者藐藐。


陳生:人間雖是好風光,誰能安享長久。我們卻是茫昧而自得,彷如燕雀安,以為可以永保安康。孰不知時局丕變,隨時可能風狂雨暴、雷電交加。


三年前,苦口婆心地勸導大家必須精進不懈怠,有些人聽進心坎裡了,開始精進不懈,有些人有聽沒有懂,依然故我,我行我素,孰不知,冤親眷屬〈冤欠、殺業、靈障〉、六親眷屬、祖靈、嬰靈、倒房等已經跟前隨後了。


因緣還沒有成熟的人,即使大聲地跟他們講道理,大聲地呼喚他們,想救他們,想讓他們明白,他們也聽不到,真理進不了他們的耳


菩薩:生命,其實是相當短暫的,一下子年輕,一下子又變老了,好像一場夢一樣;但是,這夢裡面要怎麼做,是要看自己呀!


陳生:學生明白。我們的「多」,都是正向的,而且越多越好,只嫌不多,財、錢、快樂、朋友。在這麼多當中,我們的心永遠嫌不。「少」呢?病痛、煩惱、災難、壞人、仇恨,當然我們希望它少,最好是沒有。


     
從小到現在,我們的心為這個「多」和「少」,每天起起伏伏,斤斤計較,波動多少次,為了它難過,為了它開心、快樂、煩惱、痛苦。


菩薩:所以到了現在,一切物質都有了,很心滿意足,但是此刻的心,還是會衡量多少!無形當中永遠都在衡量,沒有辦法平衡。是以,別讓外在一切來影響心情,讓自己來決定人生,無論是行為、思想、言語,決定將來要怎麼做,才是最根本也。


可。停筆。  吾退!


陳生:學生聽明白了。謝謝菩薩指導!學生恭送恩師聖駕!


寶德雜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