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五燈會元》卷六載,有一位無名僧人,誦《法華經》,當他誦到「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這句經文時,忽生疑問,久思不決,行住坐臥都在用心參究,還是一無所得。
一個春日的夜晚,窗外月光皎潔,無名僧正在參房用功,忽然聽到黃鶯啼叫,心中疑團頓消,豁然大悟。於是他便接著前兩句經文,作偈曰:「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春至百花開,黃鶯啼柳上。」
《法華經》是《妙法蓮華經》的簡稱,「妙法」意為佛陀所說教法微妙無上;「蓮華經」比喻經典的純潔無瑕。《法華經》以大乘佛教般若理論為基礎,集大乘佛教思想之大成。惠能南宗禪創造性地汲取法華精髓,並在其基礎上進行不立文字的禪悟體證,所謂「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經誦三千部,曹溪一句亡」(《壇經》)。
本則偈頌的前兩句直接來自《法華經·方便品》。「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世間萬法都是因緣合和而成,都是虛幻不實的存在,在這生生滅滅,變化萬端的表像背後,有一個永恆寂滅的實相。參禪悟道就是要透過這紛紜雜亂的現像,去證悟如如不動的實相。
另一方面,對「寂滅相」的證得又不能離開現像界,僧肇說:「若以無相為無相,無相即為相。捨有而之無,譬如逃峰而赴壑。」(《般若無知論》)如果執著於「無相」,那麼「無相」就成了「有相」,仍不能見道。
「春至百花開,黃鶯啼柳上。」如果說一、二兩句是斬斷人們對「有相」的攀援,那麼這兩句則是破除人們對「無相」的執著,啟發參禪者於紛紜變的現像界中,體悟當體即空,如如不動的宇宙實相。春天來到,百花盛開,黃鶯啼鳴,但這並不是對「寂滅相」的破壞,而是以動的形式表征著永恆的寂滅相。
《宗鏡錄》卷二五有句話說:「若不達無相即相,則是取相凡夫。若了相即無相,則成唯心大覺。既不可取相求悟,亦不可離相思真。不即不離,覺性自現。」這則偈頌的前兩句是啟發人們「不可取相求悟」,後兩句則是啟發人們「不可離相思真」。
「春至百花開,黃鶯啼柳上」,正是「不即不離,覺性自現」的生動寫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