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問:「古人曰:人人盡有。弟子在塵蒙,還有也無?」
本寂禪師曰:「過手來。」
僧過手,乃點指曰:「一、二、三、四、五,足!」
※ ※ ※
《太上清靜經》提及:「真常之道,悟者自得」,本文乃是《太上老君》特別強調欲使清靜真常之大道能夠獲得,乃是覺悟真理大道者才能真正取得擁有的,但體悟大道卻必須是眾生本身內心本性的覺悟。
真常之道,乃是直指清靜的心地。但是世間人本身遭受到太多宿累以來的業識所蒙蔽,加上生活環境中很多身心的濁垢所污染,長期以來造成世間人不容易察覺到,原來真如的本性自己就擁有,先天本有的清靜佛性真如,完全不必奔波在外頭尋尋覓覓,藉由外在的尋覓,想要尋得佛性所在,最後終是毫無所獲,只是這片原來的清靜地,良久以來遭受到塵囂污垢給蔽蓋住;唯一的辦法只有掀開宿累業識的塵蓋,才能促使本性之光明重新乍現,如此一來就很容易發現到,原來造成眾生業識塵蓋的東西太多,但於分別之下,不外乎貪、嗔、痴、慢、疑。
貪,容易促使眾生對於世間的種種,產生貪婪不能滿足的念頭,需索無度是最令人感到恐怖的。
嗔,憤恨的心,容易燒毀眾生的理智,心中起了嗔恚的念頭,看待任何事都將感到怨恨,清靜就很難得到了。
痴,迷昧的心,容易對人事物太過於執著,迷戀愛染等,完全無法自在。
慢,自大高傲的心態,認為別人都是不如自己的,總是以為所有人都應該聽從自己,只要自己的決定被他人所否決掉,就會暴跳如雷。
疑,充滿懷疑的心,不容易信任別人,縱然正法當前,亦覺得懷疑,完全不能夠信任,就這樣將所有人都當成是敵人一樣,認為別人都是錯的,認為別人會害自己,清靜真如的佛性豈能湧現。
一切業識即是緣於如此性迷,累積形成的業識塵垢,障礙住世間人的真如而難以自覺。清靜之道,圓明寂靜,盡虛空遍法界絲毫不勞向外尋找,僅須要細心冷靜的向自我內心深處去慢慢覺照,當一朝果真體會到並且有所領悟之時,就容易出淤泥而不染,雖然面對外境有許許多多的塵染,內心卻絲毫不掛意,因為一心持守清靜,故而不沾染任何塵垢,就好像是擦了蠟的車子不容易有污垢沾粘住一樣,於是所到之處皆得自在;縱然偶而受到塵垢之阻礙,卻不容易遭受到牽絆,尚且能夠長居真如之境域中。
一旦真如現居,那麼佛性光明便將永遠居住穩定,經常保持清靜不再遭受到干擾;因為諸種干擾全然屬於正常的,世間上之種種變化亦該視為正常的,能悟得此等真理,便能知道世間上毫無一物可供人我所執有。當一個人體會並融會貫通後,真如本性即將不斷湧現心性之光予以照見五蘊皆空,進而不假外相,真明空有,於是深入性理以彰顯微妙心法而將之展現出來,則已然獲得真空妙有的不二性德,一切諸種虛妄、妄思、妄念、…等都將不起作用。
修行之人,因為不斷的自我內省觀照,直至覺醒領悟真如本性之後,重新定居歸位之清靜真如的佛性,已經不容易再度退守離境;如此一來,便完全落實了「真常之道,悟者自得」的境界也。
清靜真詮-第四十三章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