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時,抓週的風俗已存在:「兒生一期為制新衣,盥浴裝飾,男則用弓矢紙筆,女則用刀尺針縷,並加飲食之物及珍寶服玩,置之兒前,觀其發意所取,以驗貪廉智愚,名之為試兒。」
嬰兒於週歲時,長輩拿出代表各行各業的工具,將各種物品擺放於嬰孩面前,讓嬰孩隨意抓取三次,以測試或推算小孩將來之命運及前途。民俗稱為:抓週,台灣方言叫做:度睟。
週歲當天,祭拜神明與祖先之後,在神壇前準備一個米篩,裡面放12/14樣物品,讓寶寶任意抓取物品。其象徵意義如下:
花生:長壽。書:學者。印章:官員。筆墨:作家或畫家。算盤(計算機):經商或金融業。錢幣或元寶:財富。雞腿:有口福。尺:設計或建築師。蔥:聰明。芹菜:勤快。蒜:精打細算。稻米:農業。刀劍:軍警武官。聽筒:醫護工作。鐵鎚:技術人員。球棒:運動家。麥克風:歌星或演說家。比例尺:建築業、裁縫、土木工程師或服裝設計師。
據說,投胎之前,地府判定因果業報及福報,並判定職業類別,每個人的手上皆握有自己的職業類別的信物;因此,潛藏於意識之中,乃成為抓週之基本原理。
寶德雜誌第104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