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家有三兄弟,大哥叫"觀過念怨",他只會找別人的過錯缺點,然後去指責別人,老是記著別人對自己的種種不是,久而久之,他的人際關係當然會越來越差,人們也都疏遠迴避他。
二哥叫"觀光念閒",無論遇到什麼事情他都冷眼旁觀,不加理會,冷漠無情,久而久之人們也都不去理他,當他遇到困難的時候,也沒有人願意去幫助救濟他。
三弟叫"觀功念恩",他會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人,然後發現每一個人的優點,學習自己所沒有的東西,時常記著別人對他的恩惠,還懂得理解別人,久而久之,誰都願意和他交往,人們都視他如知己朋友一樣。
※ ※ ※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則勿憚改,改之為聖賢。我們平時若見他人有過惡、缺失之處,當隱而不揚,使其有反省自新之機。如若直接攻其所短,揭其瘡疤,則使人無地自容,而入於萬劫不復之地,不但於己無益,反而斷人改過之機,更造己之口業,故而言語之發,不可不慎。
又見他人有丁點善行,則不吝予以褒揚與奬勵,可使人心生歡喜而樂於繼續為善,可增人之性德,善行日趨精進,生生不息,又可造己之口德,添己之福壽,何樂而不為呢?
此乃當今社會所匱乏、所沒落者,大家當謹慎口業之造,起心動今以「揭善』為出發點,不但陰功深累,更可福蔭兒孫,也可減少社會動盪與不安也。
摘錄自全真月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