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佛陀和阿難尊者在前往娑掃國城托缽的途中,看見一行人因車子壞了,滿臉憂愁地坐在路旁。
佛陀即開示:「乘車時若捨離平坦的正道,而走在偏斜的路上,會導致車輪損壞。遠離正法亦是如此,若起惡念、行惡行亦會感愁憂、禍患,且要忍受生死輪回之苦。」
佛陀開示完,即入城托缽。當時,娑掃國城中有一位一百二十歲的梵志與一名年僅七歲的長者子往生,兩家人同時送喪,舉著五彩的幡旗,婦女、小孩們全都披頭散髮,親戚們啼哭悲泣,場面哀痛不已。
佛陀回到精舍後,藉由這個因緣,為比丘們開示:「人生短暫,活不到百年就死亡了,縱使壽命有超過百年之人,最後也難逃一死。因為想要保有一切,所以心懷恐懼。對於事物的貪愛心,源自於錯認一切都是恆常不變,殊不知無常總在左右。死亡猶如大海,一切都因之漂蕩、動搖,世間人誤以為有一個真實的我存在,應當以智慧心觀察真理,勿貪愛這個虛妄不實的我。」
「世間的快樂就像夢境一般,醒來後還能看見什麼?貪戀世間種種的人事物也是如此,當神識變滅時,還存在些什麼?曾經歷過的一切都已逝去,無論善惡已不複見。一切皆會捨離這個世間,唯有過去的聲名仍會存在。人們因為過於悲傷轉為憎恨,卻又念念不捨,貪執愛戀。若能捨離愛著,就可遠離恐怖,到達安詳自在之處。」
「比丘們莫起妄念,欲望會敗壞名聲,你們要時時觀照身口意三業。今為大眾開示無住的道理,應當依此修行,捨離愛憎、悲憂;當如蓮花般清淨無染,不執著也不希求,不聽聞偏邪之事,也無需從中求得解脫,沒有染汙之念,又怎會有貪著之心?當如蓮花般不著相,在污水中生長著,也無需離開污水。應如是修行,聞如未聞,修而無修。」
比丘們聞佛開示後,皆歡喜奉行。
出自《佛說義足經·卷上》
※ ※ ※
人之老去不過數十載,與天上之日明星辰比起來,連一道閃光都比不上。無奈世間凡夫,隨著時間一日一日過去,飽食終日不知何為,每日渾渾噩噩,虛度時光於吃喝玩樂之上,從來不知要改造自己前程。
更有一些眾生,以為自己可以建功立業,終日在名與利當中打轉,每日庸庸碌碌早出晚歸,不知修身學道。待有朝一日無常臨催,任憑家財萬貫,萬般成就盡皆成空,至此方嘆徒勞無功,始惱生前不知修身養性、造善培德,已是太遲。人生只是一場夢,一場好長好長的夢而已,待醒來時,已轉換另一個空間,無常來時,你又能帶走多少呢?人生一切事務僅是借看借用而已,那一個是你的?那一些又是你所能長久保存呢?
故世人當及時醒悟,借假修真,莫再虛度時光於世俗事務的追求上,此一秒下一秒是否無常來到都不知,等不到白頭就失去可貴的生命,待下輩子再來一次了。當每日規劃有意義的修行功課,誦經、念佛、反躬自省己過;在工作中度化他人,利用假日到佛堂、道場行無畏施,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度化罪苦眾生、與其結善緣,使其有解脫之機,凡此種種才可稱為一個踏實修行的在家眾,如此則回天有望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