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仙之一的呂洞賓,為唐朝人,本名呂喦,字洞賓,別號純陽子,又號「回道人」,又稱麻衣道者。
他曾經兩舉進士不第,因遊歷長安時,遇到了他的尊師,正陽仙師鍾離權,而傳授他道法仙術。
呂洞賓跟隨鍾離學道三年,是學道奇才,一天,鍾離對呂洞賓說:
「你修業屆滿,可是三千功德、八百行願尚未完成,我傳給你點石成金術,方便救世濟人!」
呂洞賓謝謝並曰:「太好了!但敢問此術有何缺點?」
鍾曰:「點石成金後凡石如真金,俗眼難辨,但五百年會變回石頭,不復為金。」
呂洞賓說:「那我就不要學這個法術,因為我會害到五百年後的人!」
鍾師大喜:「光是你這一分善念,已圓滿三千功德與八百行願,我現在就傳給你點石成金術。」
從此,呂洞賓在二十年間道業精進,而且也順利習得奇術備以濟世。
※ ※ ※
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德」乃是萬物遵循自然,合於「道」而行的自然品性或本性,「德」從「道」,而道法自然,故亦可說:「德法自然」。
德不能參雜太多的人為因素,一旦德參雜過多的人為因素在其中,「德」馬上就會變質、變味,故合於「道」之準則的即是「有德」,違反「道」之準則的就是「失德」,修真者既要修道,更要積德。
「清淨經」有云:「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明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其實上古時期並無「修道」之說,因上古聖賢所作所行乃流於天理,放之於天下,其一動一靜妙契天然,留給後世許多遵循之法。
然而在科技昌明之時代裏,一位沒有信仰的人,只憑著先天本性的善良與後天習俗觀念而行,在隨著年齡逐漸增長的過程中,思慮欲念不斷萌生,其先天本性會漸漸被後天觀念與社會習俗所取代,尤其經過「酒、色、財、氣」之誘惑後,會消解其生命元真,人之觀念會變得自私、私己,易背道而馳,並習以為常,故一位沒有信仰之人,其道德觀念是不牢固的、是無法與宇宙真知相契合,隨著社會潮流的衝擊更會不斷下滑。
「德法自然」,並非指順其自然行事,而是要遵循自然的規律法則修行。「西升經」有云:「修之於身,其德乃真。」意即真正的「德」是要透過個人的體現,而「道」的價值取向就是要落實於修身中,故人之修道必須以德為根基,才能成道證道也。
自然之道-第三章德與道之關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