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日 星期四

見性

  月溪禪師,生於清光緒五年,童年體弱多病,六歲從汪維寅先生讀書,好學不倦,十二歲讀《蘭亭序》,至「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句,慨然有解悟。

  問汪先生,如何方能不死不生,汪告以:「子曰:‘未知生,焉知死?’此事須向學佛人求教。」

  月溪禪師乃問邑中學佛者,學佛者告以:「肉體有生死,靈性則輪回六道。」並授以《四十二章經》、《金剛經》。自是讀書之余,兼習佛經。

  及年長,到上海求學,曾遍參江浙名山梵刹,叩問諸大德,如何方能明心見性?凡所答案,皆未圓滿,有妙智和尚者,教以看「念佛是誰」話頭,讀《大智度論》。

  光緒二十三年,月溪禪師年十九,決志出家,父母勸阻,不聽,父母幼為訂婚,亦堅不娶。即於是歲,禮本境靜安和尚剃染受具,法名月溪。

  月溪禪師甫出家,勇猛精進,於佛前燃左無名及小二指,剪胸肉掌大,炷四十八燈供佛,併發三大願曰:

  一、不貪美衣美食,樂修苦行,永無退悔;

  二、遍閱三藏一切經典,苦心參禪;

  三、以修所得,演說示導.弘揚大法,廣利眾生。

  故於每日閱經外,誦佛號五千聲,以為日課。

  靜安老和尚告之曰:「如你所修,在家亦可,何必出家?要修向上一著法門,才是出家人本分大事。」乃教以參「萬法歸一,一歸何處」話頭,並授以《傳燈錄》、《五燈會元》、《指月錄》。

  月溪禪師讀之,有些知,有些不知,最喜臨濟語,而於如何用功,還是茫然。

  數年後,遊行參訪,於金陵遇開明尊宿、告以牛首山獻花岩鐵岩和尚,是悟後人。月溪禪師聞之,星夜往參,問鐵岩曰:「老和尚在此作什麼?」

  岩告曰:「穿衣吃飯打眠,遊山玩水。」

  師曰:「可惜你空過?」

  岩曰:「我可空過,你不可以學我空過。你若到那一片田地,亦可以學我空過。」

  師問曰:「如何是那一片田地?」

  岩豎一指對月溪禪師曰:「我不知道。」

  月溪禪師問曰:「我今將妄念斷盡,不住有無,是那一片田地否?」

  岩告曰:「否,是無始無明境界。」

  師問曰:「臨濟祖師說是無明湛湛,黑暗深坑,實可畏怖,是否?」

  岩曰;「是。」

  師問:「如何方法用功,方能明心見性?」

  岩告曰:「汝不可斷妄念,用眼根向不住有無、黑暗深坑那裡返看,行住坐臥不要間斷,因緣葉至,無明湛湛黑暗深坑囫的一破,就可明心見性。」

  月溪禪師聞此言,如飲甘露,由此日夜用功苦參,形容憔悴,骨瘦如柴。至某中夜.聞窗外風吹梧桐葉聲,豁然有所悟。

  其後即雲遊四方,遍參名山,隨緣講經說法,行化各方。國內各省及諸大名山,均有他的足跡。

※ ※ ※

  夫為人也,一生所求何事?歷代聖賢修為何事?莫哉【性命】乎。自古以來,無以詳述性命乎。何為性?何為命?

  性者,乃原始一點清靈之氣,即先天之氣,微妙玄通,深不可測,至清至靜,寂然不動,感而遂通,中庸雲:天命之謂性之性也。凡間謂之心,上天謂之靈,賦予人身謂之性。佛曰:佛性,儒曰:良心,乃天生所俱之至善,此性受於天,故曰天性,天性者乃循天理而行,是天與人之間之大道也。

  然而人有性即有命,有命即有性,人之性屬陽,人之命屬陰,一陰一陽謂之道,是性命之道也。人之性受七情之纏染與人之命受六欲之濁沾,即為凡神識性,由先天轉後天。然而須由斷七情,除六欲,方稱為性命雙修。

  聖賢由性命雙修而成方為聖賢。然性由命立,命由性修,若獨修性而不修命,或者修命不修性,皆不成也。由此可知修性煉命,性命雙修之重要,性與命缺一不可,修性者要改變氣質,除惡習,棄塵緣妄想,諸色相,始可神明入定,煉成大丹也。

  而人生在世,早晚必死,唯聖人深透此理,故借假修真,不以肉身求生而享樂,反以性體而求法,不憂肉身之死,而憂性身之壞,故老子曰:【吾身即無,吾有何患】。修身悟性,以期性命雙修,故行善功,立善德,其理於此也。

  故天下之修道者,必應性命雙修,方可達到清淨之本體,而成菩提之身。

明性傳真 述:性命雙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