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0日 星期日

春風冬陽

無極皇母大天尊 降


詩曰:活潑守禮有秩序,循規蹈矩不呆板;

   勤勉自勵誦佛號,智慧善巧度化人。


聖示:娘見現代修子因嚴守身、口、意三業,不敢任意造惡。此原為好事一樁,但長期下來,除了約束自己,也用很多規矩去約束周圍的人。有些眾生因此對修行人有所誤解,覺得修行人過得很嚴肅、呆皮,每天吃青菜還面帶寒霜,令人難以親近。若勉強得和修行人在一起生活,又常被修行人嘮叨,一點也不得清淨。「嚴謹」是修行人對自己的要求,卻不能以「嚴肅」的態度對待眾生。和他人在一起,要讓人如沐春風,又如溫暖各陽,想多曬一會兒。娘今夜便以「春風冬陽」為題,與諸兒女共同參研之。


  「春風冬陽」


  明朝有位出家師父,年輕時縱情聲色。有一天,年輕人剛與朋友喝完酒走在回家的路上,剛好看到一位出家人剛托完缽準備回佛寺。出家人臉色祥和、面帶微笑,沒有急躁、沒有慍怒,在早晨的陽光照耀下,身上的袈裟似乎蒙上一圈金色的光芒。年輕人覺得出家人好美,令人不忍將眼珠轉開,連轉頭都是不必要的動作。


  一路上,出家人和周圍的群眾鞠躬點頭,口念「阿彌陀佛」,連跑跳的孩子也會停下來,跟著師父念「阿彌陀佛」,沒有一絲的勉強與笑鬧。路上的猫、狗、牛、羊經過,師父也為牠們恭念「阿彌陀佛」,祈禱牠們早日脫離畜牲道。師父走路輕柔,連腳下的螞蟻也不忍傷害;蚊、蠅靠近他,他也不揮走。他的出現令人著迷,大家都放下手邊的工作,欣賞師父的從容與優雅。


  酒醉的年輕人邁著顛顛斜斜的步伐往出家師父靠近,旁人聞到他身上的酒氣皆紛紛走避,出家師父不但不以為意,反而伸手攙扶,以免年輕人跌倒。年輕人雙眼迷濛盯著出家師父看,打量著師父有何神力,何以如此吸引眾生的目光。年輕人看著出家師父滿臉的皺紋,笑起來像個純真的孩子,當他開口念出佛號時,年輕人感覺自己似乎聽到寺院的大鐘「嗡嗡」作響,腦筋無法運轉,直到出家師父走遠了,他還是沒回過神。年輕人認為這場邂逅是因為酒醉神智不清,自己一臉的呆樣,所以讓人看了笑話。


  第二天,年輕人一早即在出家師父經過的路上等待,想看己己清醒時,師父會不會對自己有影響。親切的師父仍對每位眾生微笑念佛號,場景又和昨天一樣。年輕人故意擋住師父的去路,並伸手推了師父,只見師父被推後也不在意,微笑對著年輕人念完佛號,就繞過他的身旁走了,眾人原想看場好戲,不禁有些失望散場了。年輕人覺得出家師父一定是做表面工夫的人,在佛寺裡可能不像外面一般莊重。


  第三天,年輕人故意去佛寺參拜,還準備了豐盛的素齋,想看看師父如何反應。師父看到他,微笑念佛招呼後開始打掃佛寺、誦經、打坐,除了輕聲佛號,沒有其他的聲音。整個偌大的寺院沒有吵雜,不管年齡大小,數十位師父不用交談,每個人皆有自己的工作及功課,大家面容安詳,似乎在佛祖的座下修行,好似天堂一般。年輕人見師父表裡合一,似乎看不出什麼破綻,也覺得出家的生活挺有趣的。


  年輕人回家稟告父母想去佛寺住幾天,父母見他願遠離狐受狗友冷靜幾天,就很高興為他打包行李。這一去,年輕人就順順利利的住了下來,沒有任何不適應。到了第二年,在師父及父母的同意下,年輕人出家了,他看到修的「真、善、美」,找到解脫輪迴的方法,得到人間之淨土。


  娘以上述實例勸喻諸兒女,修行人是不會給人壓力,別人反而更喜歡靠近;修行人沒有滿腹經論,卻能用一句佛號震懾人心;修行人提升自己的身、心、靈,使眾生見賢思齊,願追逐修行者的腳步。


  「度化眾生」是一門「春風冬陽」的學問,急躁不得、勉強不得,若非眾生心服口服,否則仍會隨波逐流。願諸兒女多修少言,以修行豐富自己的氣質及內涵,讓眾生如沐冬陽與春風。可娘回。


本堂主度法主聖君 登台


聖示: 母娘今夜之慈訓,令人聞之動容。汝等常以為講經說法、召開法會……等活動能度化眾生,想不到修行人的一抹微笑、一句佛號,就能度化年輕人跟著出家修行。這樣的氣質絕非一蹴可及,一定得靠長期的反躬自省,才能悟得三味真火;看盡人世間的苦難與冷暖,才能顯露「真」、「善」、「美」之微笑,眾生看了只有喜悅、只有讚嘆。汝等應「學而時習之」,多要求自己身、口、意之精進,但對待眾生多些慈悲、多些寬容、多些體諒,減少他人對修行之壓力與恐懼,相信度化他人即可不著痕跡,水到渠成。可,吾退。


全真月刊141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